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的基本理论(重要)

学习概述

学习的内涵

学习的实质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的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改变

  • 学习不仅指学习后所表现的结果,而且还包括从不会到会的过程
  • “行为”,既包括可观察的外显行为,也包括不能直接观察的内潜行为
  • 学习的行为变化是由经验引起的,所说的“经验”是个体在后天活动中获得的,那些由遗传、成熟或机体损伤等导致的行为变化,比如吞咽、身体发育、残疾行为等,不能称之为学习
  • 学习的行为变化是比较持久的
  • 所说的“行为变化”,既包括由坏向好的变化,也包括由好向坏的变化

学生学习的特点

  • 学习的一般特点

    • 学生学习知识技能主要是掌握前人所积累起来的各种学科知识,即间接接受知识
    • 学生的学习是他们的世界观、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
    •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
  • 大学生学习的特点
    • 学习具有较高层次的职业定向
    • 学习具有更突出的主观能动性:有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学习的内容有较大的选择性
    • 学习途径具有多样性
    • 学习具有研究和探究的性质

学习的分类

从学习主体来说:

  • 动物学习
  • 人类学习
  • 机器学习

从学习结果说,心理学家加涅将学习分为五种类型

  • 言语信息:掌握以言语信息传递的内容,学习结果是以言语信息表现出来的,帮助学生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 智慧技能:分为辨别、概念、规侧、高级规侧(解决问题)等,而辨别技能是最基本的智慧技能。智慧技能的学习帮助学生解决“怎么做”的问题,用以对外界的符号、信息进行处理加工
  • 认知策略:学习者用以支配他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有内在组织的才能,这种才能使学习过程的执行控制成为可能
  • 态度:对人、事物及事件所采取的行动。包括对家庭、社会关系的认识,对某种活动产生的情感等。
  • 动作技能:动作技能又称运动技能,如体操运动、写字技能,它也是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

口诀:加胭脂人太晕

从学习意识水平来说,美国心理学家阿瑟·雷伯将学习分为:

  • 内隐学习: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某种知识,学习了某种规则
  • 外显学习:有意搜寻或把规则应用于刺激物领域的学习

从学习性质与形式来说,奥苏贝尔根据以下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进行分类:一个维度是学习进行的方式,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另一个维度是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 接受学习:将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以结论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传授,学生接受
  • 发现学习: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不直接呈现,需要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探索、发现而获得
  • 机械学习:当前的学习没有与已有知识建立某种有意义的联系
  • 有意义学习:当前的学习与已有知识建立起实质性的、有意义的联系

从学习内容来说,我国学者一般把学习分为:

  • 知识的学习
  • 技能的学习
  • 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

一般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本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学理论。它重点研究学习的性质、过程、动机以及方法和策略等。学习理论主要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联结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学习过程是有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系从而获得新经验的过程(与环境进行刺激而强化的过程)

  • 桑代克的试误说

    • 猫开笼取食实验
    • 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学习三定律(重点)
    • 准备律(预习)
    • 练习律(练习)
    • 效果律(正负效果都会加强这种联结)是最重要的学习定律
    • 贡献:学习联结说以实验研究为基础,提出了西方最早、最系统的学习理论。他用刺激一反应之间的联结取代了传统观念之间的联结,提出学习无需意识参与的观点,受到后来的行为主义者的关注
    • 缺陷:机械论和简单化,抹杀了人类学习的主观能动作用,也把复杂的学习过程简单化了
  • 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经典条件反射实验(狗进食的摇玲实验)

    • 反射一般分为两大类:
    • 无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先天遗传的,不学而能的反射
    • 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后天获得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
    • 第一信号系统: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物理性的条件刺激(注意普通的声音也属于第一信号系统)
    • 第二信号系统: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以语言为中介的条件刺激
    • 经典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 获得与消退

        • 条件反射的获得是指条件刺激(如铃声)反复与无条件刺激(如食物)相匹配,使条件刺激获得信号意义的过程,亦即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
        • 条件反射的消退是指在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
      • 刺激泛化与分化
        • 刺激泛化指的是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
        • 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老鼠迷箱实验

    • 斯金纳是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

    • 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

    •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

    • 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种: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 应答性行为: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经典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

    • 操作性行为: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作出的随意反应,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

    • 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

    • 强化

      • 正强化: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

      • 负强化: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

      • 强化的作用

        • 逃避条件作用: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
        • 回避条件作用:当预示厌恶刺激即将出现的刺激信号呈现时,有机体也可以自发地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的出现,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
        • 回避条件作用与逃避条件作用都是负强化的条件作用类型
    • 消退

      • 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
      • 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
      • 消退是减少不良行为、消除坏习惯的有效方法
    • 惩罚

      • 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体罚、谴责等),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
      • 惩罚与负强化有所不同,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惩罚则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慨率。惩罚的运用必须慎重,惩罚一种不良行为应与强化一种良好行为结合起来,方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 程序教学

  •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不满于极端行为主义的观点,在吸取了认知学习理论观点后,形成了一种认知一行为主义的模式。形成了很有特色的社会学习理论
    • 交互决定论
      • 班杜拉反对环境决定论和个人决定论的观点,他认为,个体、环境和行为三者都是作为相互决定的因素而起作用的,它们彼此之间的影响都是相互的。强调在社会学习过程中行为、认知和环境三者的交互作用
    • 观察学习
      • 班杜拉认为由直接导致的所有学习现象,都可以在替代的基础上发生,即都可以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结果而实现
      • 观察学习,又称替代学习,是指通过对他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者矫正原有的行为反应,而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作为观察者并没有外显的操作
      • 观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另一重要来源
      • 观察学习的分类
        • 直接的观察学习:它是对示范行为的简单模仿,如幼儿的大部分模仿行为
        • 抽象性观察学习:它是指观察者从对他人行为的观察中获得一定的行为规则或原理,从而能根据这些规则或原理表现出某种类似的行为
        • 创造性观察:指观察者通过对各个不同榜样的行为特点进行新的组合,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行为方式
      • 观察学习的过程
        • 注意过程:即观察者注意并知觉榜样情景的过程
        • 保持过程:观察者记住从榜样情景了解的行为,以表象和言语形式将他们在记忆中进行表征、编码以及存储
        • 复制过程:观察者将头脑中有关榜样情景的表象和符号概念转为外显的行为
        • 动机过程:观察者因表现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到奖励
      • 强化的分类
        • 直接强化: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
        • 替代性强化: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
        • 自我强化:人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由此强化或处罚自己

认知学习理论

认知派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S一R联结,而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建认知结构;学习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反应习惯,而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当有机体当前的学习依赖于他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情境时,学习受主体的预期所引导,而不是受习惯所支配

  • 苛勒的完形一顿悟说(格式派)

    • 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
    • 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苛勒认为,学习过程中问题的解决,都是由于对情境中事物关系的理解而构成一种“完形”来实现的
  • 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 托尔曼是认知主义的先驱,他提出的认知学习理论和内部强化理论对现代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他提出的主要观点包括:
    • 学习是有目的的,是期望的获得
    • 学习是对完形的认知,是形成认知地图的过程,建立“目标—对象—手段”三者相联系的认知地图
  •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重点)

    • 布鲁纳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因此,他的理论常被称为认知一结构论或认知发现说

    • 布鲁纳认为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

    • 学习观

      • 学习的实质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
      • 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 教学观

      • 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 提倡发现学习
      • 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结构/程序/强化) 口诀:冻结城墙
        • 动机原则:动机不能太强不能太弱 基本动机:好奇内驱力、胜任内驱力和互惠内驱力
        • 结构原则: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
        • 程序原则:教材的难度和逻辑上的先后顺序
        • 强化原则:反馈
  •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

    •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及条件: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
    •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 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
      • 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愿望)
      • 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 有意义学习的类型:
      • 表征学习:最低层次的一种学习方式,指学习一个符号或一组符号所代表的事物和意义。简言之,就是学习单词所代表的意思
      • 概念学习: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或本质特征,是区分事物的关键。概念学习的实质就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
      • 命题学习:学习以命题形式表达的观点的新意义
    • 意义的同化: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
    • 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
      • 逐渐分化原则:应首先传授最一般的,包摄性最广的观念,再具体分化
      • 整合协作原则
      • 先行组织者策略:知识之间的“桥梁”
    • 接受学习
  • 学习的信息加工论观点

    • 加涅提出

    • 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执行控制”和“期望”

    • 学习过程的八个阶段

      • 动机阶段:把学习者的期望与实际学习活动联系起来,并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 了解阶段:在该阶段,学习者的心理活动主要是注意和选择性知觉。在知觉过程中,学习者会依据他的动机和预期对信息进行选择,把注意放在那些和自己的学习目标有关的刺激上
      • 获得阶段:获得阶段指的是所学的东西进入了短时记忆,也就是对信息进行了编码和储存。教师要帮助学习者采用较好的编码策略,以利于信息的获得
      • 保持阶段:经过获得阶段,已编码的信息将进入长时记忆的储存器,这种储存可能是永久的
      • 回忆阶段
      • 概括阶段
      • 操作阶段
      • 反馈阶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是一个特定的学习理论,而是许多理论观点的统称。它是对学习的认知理论的一大发展。它的出现被人们誉为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
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亚杰、斯腾伯格、卡茨、维果斯基等。

  • 知识观

    • 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也不是最终答案,而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
    • 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并不能拿来就用,一用就灵,而是要针对具体情景进行再创造
    • 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但并不意味着每个学生对这些命题都会有同样的理解,因为理解只能由学生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 学生观

    •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强调学生的巨大潜能
    •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每个人在自己的活动和交往中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化的、独特性的经验,每个人有自己的兴趣和认知风格,所以,在具体问题面前,每个人都会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形成自己的理解,每个人的理解往往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不能忽视学生的差异性)
  • 学习观

    •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
    • 学习的主动建构性: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们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 学习的社会互动性:学习者是通过对某种社会文化的参与而内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的工具的过程,这一过程常常需要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
    • 学习的情境性:知识存在于具体、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之中,不是一套独立于情景的知识符号,只有通过实际应用活动才能真正被人理解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人本主义一方面反对行为主义把人看作动物或机器,另一方面也批评认知心理学虽然重视人类的认知结构,但忽视人类情感、态度、价值等对学习的影响,人本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强调人有发展的潜能,有自我实现倾向。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为基础,其代表人物罗杰斯对学习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论述。

  • 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自行选择学习材料、自己安排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情境
  • 学生中心的教学观:教师角色是“助产士”或“催化剂”
  • 人本注意学习理论对新课改的启示:略

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的基本理论(重要)相关推荐

  1. 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重要)

    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重要)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这种动力机制表现为推力.拉力和压力三种动力因素之间的 ...

  2.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的学习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的学习 知识学习概述 知识的表征 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知识就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是人 ...

  3. 高等教育心理学:学生的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高等教育心理学:学生的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个性倾向性--需要.冬季.兴趣 需要 需要是指人体和社会生活中所必要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需要是产生行为的原动力,欲求不满足是激起人们行动的普遍原因 需要的种 ...

  4. 高等教育心理学:学生的认知发展

    高等教育心理学:学生的认知发展 认知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指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即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是人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特征与内在联系的心理活动.它由人的感觉.知觉 ...

  5. 高等教育心理学:教师职业心理(完) 不是特别重要

    高等教育心理学:教师职业心理(完) 不是特别重要 教师的心理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 学生喜欢的教师特征 心理学家认为,教师要充当知识传授者.团体的领导者.模范公民.纪律的维护者.家长的代理人.亲密朋友. ...

  6. 高等教育心理学: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高等教育心理学: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问题解决的性质与过程 问题与问题解决 问题及其种类 问题: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研究者倾向于将问题分为两类: 有结构的问题(界定清 ...

  7. 张拳石:深度学习可解释理论的统一体系与去芜存菁 | 青源 Talk 第 14 期

    活动议程 日期:3月17日(周四) 时间 主题 14:30-14:35 开场简介 许志钦 上海交通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院/数学科学学院长聘教轨副教授,青源会会员 14:35-15:20 深度学习可解释理论 ...

  8. 深度学习语义分割理论与实战指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机器学习实验室] 深度学习语义分割理论与实战指南 1 语义分割概述 2 关键技术组件 2.1 编码器与分类网络 2.2 解码器与上采样 2.2.1 双线性插值(Bilinear I ...

  9. 深度学习语义分割理论与实战指南.pdf

    深度学习语义分割理论与实战指南 V1.0 版本已经完成,主要包括语义分割概述.关键技术组件.数据模块.经典分割网络与架构.PyTorch基本实战方法等五个部分. 获取方式: 扫描关注下方公众号回复 语 ...

  10. 小强软件测试_小强老师零基础学习软件测试视频教程 理论篇+自动化篇+工具篇+实战等零基础课程...

    小强老师零基础学习软件测试视频教程 理论篇+自动化篇+工具篇+实战等零基础课程 1.jpg (53.32 KB, 下载次数: 0) 2017-10-5 09:33 上传 2.jpg (49.08 KB ...

最新文章

  1. 814. Binary Tree Pruning
  2. 92. Reverse Linked List II
  3. java安装后在哪里打开_冷却塔声屏障安装后降噪效果不理想,原因出在哪里?...
  4. 文件管理服务器数据库,Oracle数据库服务器参数文件管理教程
  5. 计数问题(洛谷-P1980)
  6. 将python中的小数直接进位的函数_python保留小数位的三种实现方法
  7. 好程序员web分享图片标签、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
  8. 《亿万僵尸》优优卡评测:用你智慧的大脑,制定一套战争策略,把僵尸一举歼......
  9. idea格式化代码小技巧
  10. php免杀教程【绝对原创】
  11. Android 源码编译步骤实录
  12. 华为服务器虚拟化:Fusion Compute基础教程
  13. 摩斯电码/密码入门简介
  14. node 常用 npm 命令
  15. 为什么程序员容易猝死
  16. Windows 2003 工作手册
  17. DMOZ分类目录对网站推广的作用
  18. windows7经典开机音乐_Windows 7正式退休,微软出手,网友含泪告别情怀:感谢11年陪伴...
  19. http://www.apkbu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4440
  20. 微信公众号实现模板消息推送

热门文章

  1. 计算机技能大赛简讯内,【报道】2010学西城区职业高中计算机排版技能竞赛简讯...
  2. 高等数学 —— 数列的极限
  3. 老虎证券爬取港股(对小米股价的实时显示和报警)
  4. wsl 搭建 ubantu环境
  5. 基于Python的搜索引擎检索日志数据分析
  6. 回文数五位和六位c语言,特殊回文数
  7. 《阿凡达》超越《泰坦尼克号》冠影史(图)
  8. SQL中的comment语法
  9. 文本溢出隐藏显示...和英文换行
  10. 如何查看网卡带宽是千兆还是百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