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米”们可能已经知道了,美国电信公司威瑞森(Verizon)25日宣布,同意以48.3亿美元收购雅虎公司的核心互联网业务,雅虎将被整合到威瑞森旗下的美国在线(AOL)。

曾经领跑互联网的巨人,终于到了谢幕的时刻。

48.3亿美元是什么概念?

2000年,雅虎巅峰市值曾接近1300亿美元;

苹果目前市值是5000亿美元,腾讯超过2000亿美元;

今年6月,微软收购领英(LinkedIn)的价码是262亿美元。

不管与巅峰的自己还是与后起之秀相比,雅虎的出售都堪称贱卖。

书单君相信,对于老网民来说,雅虎是一个在记忆中占有特殊地位的名字。

曾经,它是整个互联网世界的“门户”,上网先要上雅虎。撇开雅虎电邮、雅虎搜索不说,中国的新浪、网易这些门户网站,起初也是仿照雅虎来搭建的。

然而近十年,雅虎的受欢迎程度持续下降,逐渐远离了世人的目光。大概很多人和书单君一样,直至雅虎“死讯”传出,才从记忆中打捞出那个名字,然后发出一声轻轻的慨叹:哦,雅虎啊,可惜了……

是啊,曾经那么强大的互联网巨头,怎么说不行就不行了呢?

大公司的兴衰背后,一定折射出社会与时代的变迁,也一定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原因。

所以,为了探究这个问题,书单君这几天特意读了两本与雅虎有关的书——《浪潮之巅》(第2版)和《拯救雅虎:玛丽莎·梅耶尔传》

前者不必说,是讲述信息产业历史和硅谷传奇的经典。后者则披露了雅虎的内幕故事——它突如其来的成功和缓慢而痛苦的衰落。

书单君一边看一边感慨痛心,因为雅虎这21年,简直就是一部大公司自己把自己作死的历史。

●● ●

曾经,它远不止“牛逼”那么简单

这么说吧,要是没有雅虎,互联网可能根本不是现在这样子。

互联网早在雅虎出现之前,就已存在了多年。只不过,它最初是由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出钱,为美国大学的教授和学生提供的特权。

当时,网上的免费内容少得可怜,访问数据库的费用高得惊人。

怎么用商业模式维持运营费用,让大众也能用上互联网呢? 最初,这种商业模式是“美国在线”主导的。它发展付费的拨号用户,把互联网像电话网一样运营。可以预见,如果这样发展下去,互联网最多会成为第二种家庭电话。

幸运的是,雅虎出现了。

1994年,还在斯坦福大学读书的杨致远和戴维·费罗,出于对互联网的浓厚兴趣,悄悄地做出了一个分类整理和查询网站的“指南”,并把它放到斯坦福大学的校园网上供免费使用。没想到,“指南”迅速爆红。

大家在上网时,先访问他们的“指南”,再进入别的网页。很多人觉得,这种方式新鲜又高效,简直太酷了。

为了正式给网站指南取名,杨致远和费罗特意去翻了字典,他们一眼相中了“yahoo”这个单词,它的意思是“一个笨拙的、粗鲁的或蠢笨的人”。

好玩,易记,奇怪,就是这种感觉

访问量越来越大,斯坦福大学的服务器无法承载,只好请杨致远和费罗等人把雅虎搬走。

既然学校呆不下去,不如自己干! 1995年,利用网景公司赠送的一台服务器,雅虎公司正式成立,杨致远还成功从红杉资本融资了200万美元。

和美国在线的模式不同,雅虎的服务是免费的,他们把上网费留给电话公司和宽带公司去挣,自己专心把门户做好,吸引流量,通过广告来挣钱。

我们今天说起来好像很简单很容易,但要知道,这可是第一种成功的互联网商业模式!雅虎为全世界的互联网公司树立了榜样,各类网站相继出现,人类真正进入了信息爆炸的时代。

吴军博士是这样评价雅虎公司的: “一百年后,如果人们只记得两个对互联网贡献最大的人,那么这两个人很可能是杨致远和戴维·费罗。

他们对世界的贡献远不止是创建了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门户网站雅虎公司,更重要的是制定下了互联网这个行业全世界至今遵守的游戏规则——开放、免费和营利。

正是因为他们的贡献,我们得以从互联网上免费得到各种信息,并通过互联网传递信息,分享信息,我们的生活因此得以改变。

也许一百年后雅虎公司会不复存在,但是人们会把它们俩和爱迪生、贝尔及福特相提并论。”

然而,根本没用一百年,雅虎在经历了短暂巅峰后,本就先天不足的它便因后天“作死”,又苦无良医,在下滑的路上一去不返……

●● ●

定位摇摆,一生悲剧

正像刚才说的,雅虎诞生于偶然,而非深思熟虑、精心谋划的产物。所以,它是“先天不足”的:缺乏清晰的定位和推动公司成长的硬实力。

雅虎甚至一直都不清楚:

自己是应该像媒体公司那样,制造和购买内容,通过雅虎网站吸引消费者?

还是像产品公司那样,用搜索、电子邮件、图片存储等网络软件工具吸引用户?

这就要说到公司的基因问题了。

有些公司,比如Google、思科、英特尔等,都是业界技术上的领袖,公司基因里就是技术文化。 然而,你至今都不知道有哪一项技术上的重要发明是雅虎的。他们的技术基因缺到了什么程度?

举个栗子

雅虎从做网站分类指南起家,这种分类是怎么实现的呢?并非主要是靠计算机算法,而是靠人工!甚至在成立了公司之后,他们也是雇几个大学生干这个活,技术含量几乎没提高。

这甚至成了雅虎的一种传统。吴军在《浪潮之巅》中说,直到2011年,雅虎仍然会手工地调整搜索结果,就像传统媒体的编辑工作。这在完全用计算机排名的Google看来,简直不可理喻!

所以,相比之下,雅虎更多拥有的是媒体基因。

从一开始,杨致远就是完全照搬的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商业模式。用好内容吸引流量,再通过品牌广告变现。

1997年和1998年,雅虎开始快速扩张服务和产品线——聊天室、分类广告、邮箱、旅行、运动、游戏、电影、拍卖、购物…… 到2000年,他们拥有的各色产品和服务已达到400种,市值也达到了巅峰的1280亿美元。

然而,随着互联网泡沫的破裂,流量开始变得很不值钱。2001年,雅虎又发现,搜索广告(竞价排名)有机可图。别看都是广告变现,传统的品牌广告和搜索广告却有实质上的不同。

前者是媒体品牌的竞争,雅虎在这方面有绝对优势。后者则是技术竞争,是Google的强项。 可是,当时的雅虎CEO塞梅尔做了一个事关大局的错误判断:在搜索技术上与Google一拼,夺回搜索之王。

缺乏技术基因,却要强行和拥有技术优势的对手死磕,结果可想而知。

●● ●

扶持强敌、错失宝贝、自废武功

雅虎自己作死的道路上,有些事情现在看来,是那么的诡异和有戏剧性。

先讲个故事

2000年,雅虎的员工已经有4000人,可其中只有6个人做搜索业务。搜索团队的主管曼波很抓狂,要求再招一批人,研发雅虎自己的算法搜索产品。

然而,管理层拒绝了他,而是让他找一个最好的搜索供应商。于是,曼波找到了当时山景城新创办的一家小公司,决定用他们的搜索技术。

那家小公司很激动,这可是个大赚一笔的机会。

他们专门打了个电话给雅虎,询问在宣布合作消息的当天,雅虎的联合创始人杨致远和戴维·费罗能否到这家小公司露个面,讲个话,毕竟“致远和费罗跟我们的创始人还是斯坦福的校友呢”。

雅虎接电话的那位年轻女士,保持着大公司的礼貌,并强调会把这件事当作最紧要的事来办。结果如何呢?

杨致远和费罗甚至都没有知道这件事。

因为那位接电话的雅虎员工的上司根本不看重这次合作,直接让下属礼貌而坚定地拒绝了那家小公司的请求。

对雅虎来说,这当然只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可是之后,这家小创业公司成长为了互联网行业最令人瞩目、最有价值的公司,它的名字叫: Google。

而和Google的这次合作,雅虎表现出了大公司的慷慨: 第一,Google为雅虎提供搜索服务,每产生一次搜索请求,雅虎都要付钱。 第二,雅虎允许Google把自己的标识放在搜索结果页面上。

这无异于是Google的免费广告。消费者们发现,原来雅虎搜索突然变这么好用,都是因为这个叫“Google”的东西呀。

于是,数以百万的网络用户转战Google,再也不回雅虎搜索了。 苦心经营自己内容的雅虎,就这样给一家“内容都是别人的”公司做了嫁衣。

事儿还没完。一年后,也就是2001年,雅虎终于意识到:他们得有自己的搜索。

于是,2002年,时任雅虎CEO塞梅尔去了Google,问它是否考虑出售。 Google说,10亿美元吧。

塞梅尔于是跟财务团队商量,看到底值不值这个钱。财务团队告诉他:10亿美元简直太便宜了!

于是塞梅尔回到Google,说我们准备拿出10亿美元收购你们。

可是Google的CEO拉里·佩奇说:抱歉,现在改成30亿美元了。

塞梅尔只好再一次和团队开会,依然得到了许可,他又一次回到Google。

这一次,价码变成了60亿美元。塞梅尔疯了,他对员工们说:“见鬼,这事压根儿办不成!” 实际上,雅虎不是拿不出100亿,只是他们终于明白:Google根本不会出售自己。

事实也是如此,当时Google已经在疯狂盈利了,他们正准备着上市。

这种狗血的事,碰见一次就够了,但雅虎又遇到了第二次。

2004年,一个20岁的小伙子在哈佛大学的学生公寓里做了个网站,很快就被雅虎就注意到了。雅虎认为,它将来可能成为互联网最具价值的资产,现在值得收购。

于是,2006年,还是那位雅虎的CEO塞梅尔,去见了这个小伙子,提出收购,而且网站可以作为雅虎的子公司独立运营,小伙子来当最高负责人。

小伙子一开始不太情愿:我还想看看自己能把这网站搞成什么样呢。不过,他的董事会和其他管理层都表示反对,希望促成收购。

于是,小伙子说,好吧,不过雅虎要出10亿美元。之前,雅虎董事会通过的收购价格是12亿美元,比10亿美元的报价还高,所以,达成交易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这时候,塞梅尔觉得,他似乎可以把价格再压低些。于是他告诉那个穿得跟大学生没两样的小伙子:10亿有点难,8.5亿吧。 小伙子一言不发,脸色很难看。不到30分钟后,他就离开了会议室。

第二天,他和雅虎联系,说不想再谈了。这个小伙子的名字叫:马克·扎克伯格。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类似的作死,在雅虎的发展历程中绝不止一两次。

2009年,雅虎更是自废武功。

时任CEO卡罗尔以省钱为理由,放弃雅虎的自主搜索引擎,采用当时还不如雅虎搜索的微软Bing;之后,又将雅虎经营多年的搜索广告系统和微软不成形的广告系统合并。

这简直相当于先后自断左手和右手。

●● ●

连换6个CEO,却无一个灵魂人物

先天不足,又后天作死,雅虎要想活下去,只能寄希望于能力超强的灵魂人物了。 可偏偏,雅虎换起CEO来如同走马灯,在互联网公司中早已成为奇葩一景。

起初,两位创始人杨致远和费罗都是理工男,对管理公司并无多大兴趣,投资方红杉资本也觉得,应该找专业人士来管理公司。

于是,从创立到2012年,雅虎先后换了五任CEO,每一位都是响当当的来头,均被寄予厚望,可上任后,他们干得都不咋地。

甚至,除了第三任CEO杨致远外,这些来自各行各业的高管,有的根本就不懂互联网、不懂雅虎。

第一任CEO蒂姆·库戈:出身摩托罗拉的职业经理人

平心而论,库戈倒并未犯下太大的错误,最为人诟病的,也就是让雅虎花了太多的钱在并购上。

第二任CEO特里·塞梅尔,华纳兄弟的前CEO

塞梅尔叱咤媒体界,但对技术却一窍不通。他在2001年入职时仍不会发邮件,甚至不怎么会登陆雅虎网站。

传统媒体的思维让塞梅尔对互联网公司如何创收摸不到头脑,甚至只是按照传统传媒公司的做法,对服务收费。

第四任CEO卡罗尔·巴茨,软件巨头欧特克前CEO

巴茨也对互联网行业缺乏经验,数次被下属天花乱坠的演讲所打动,过分高估产品的前景。

第五任CEO斯科特·汤普森,Paypal前总裁

他更加不堪,因为学历造假,只干了5个月就走人了。

直到2012年,雅虎迎来了他们的第6任CEO——玛丽莎·梅耶尔,她懂技术,也懂互联网,此前是Google的副总裁。

在 Google 任职期间,梅耶尔就表现出色,她对众多应用面极广的产品(包括搜索引擎、Gmail 和 Google 地图等)都产生过不小的影响力。

虽然当时的雅虎因业务不明确、盈利模式过时、向移动互联网转型滞后等问题饱受诟病,但外界仍对梅耶尔抱着很大的期待。

梅耶尔也确实全力以赴:已有6个月身孕的她冲锋在前,每天只睡4小时,还亲自带队打造移动端产品、主导对全球最大的轻博客网站 Tumblr 的收购……

然而,行政事务耗费了她大量的精力,高层招聘也出现失误,加之雅虎自身的沉疴旧疾,这位被寄予拯救雅虎重任的美女CEO,终究也没能力挽狂澜……

●● ●

雅虎的故事讲完了,不知道“书米”们心里怎么想,反正书单君是感慨万千。

一家开创了新时代的伟大公司,它的没落和衰亡中,竟然充满了那么多可叹甚至让人痛惜的戏剧性: 它累计收购过一百多个公司,在一个垃圾网站身上花过57亿美元的冤枉钱,却因不愿拿出10亿美元而错过了Facebook;

它曾见证了互联网从门户网站,到搜索,到社交媒体,到移动应用的历程,结果却没再抓住老本行门户网站之外的哪怕一个机会;

它曾买下Flicker、Tumblr这样红极一时的新产品,却都没能让它们成为自己的续命仙丹…

到底为什么呢? 书单君想到了八个字: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雅虎的迅速崛起,依靠的毕竟是互联网发展中的一个临时性机会,它抓住了机会,但机会不等于实力。

就像青春期的孩子,身体急速成长,心智却远未成熟,甚至对自己发生的变化都懵懂茫然。

一家公司其实就是社会机体中的一个器官组织,有生长和成熟,也有衰老和死亡。当它消耗着社会机体大量资源,却不再能提供更多价值时,它就应该死去了。

只不过,对于雅虎这样开启了互联网时代的巨人,虽然倒下,但英名不朽。

互联网行业群雄逐鹿时代相关推荐

  1. 互联网行业进入焦虑时代,如何才能做到攻守有道?

    如果说2018年 4 月是短视频的"谎言"(抖音&快手盛世之下的危机--"外强中干"),那么 5 月的第一周就是属于腾讯的"小时代" ...

  2. 大势与云梯:后疫情时代,属于互联网行业的新出海时代

    在这个春天,我们似乎比以往更清晰嗅到了全球产业市场风起云涌的味道. 在全球疫情的连锁影响下,越来越多分析师.数据报告中心和科研机构开始预测接下来世界经济的重大变化.美股熔断.航运受限,各主要经济体对2 ...

  3. 互联网行业内卷的时代,12点前睡觉有错吗?

    刚看到一篇文章,有人吐槽实习生的: 引发了互联网从业者的激烈讨论,本文整理了一部分回答. 回答一 作者:鸑鷟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2711492/a ...

  4. 杂谈 | 移动互联网行业迎来存量经营时代(一)——宏观环境

    前两天收到摩拜的短信说"全橙免费日续约三天",昨天听说ofo的押金悄悄地涨到了199,共享单车这块蛋糕确实诱人,也不知道最后会被如何瓜分,既然身为互联网行业未来的从业者,虽然是吃瓜 ...

  5. 卫星互联网行业深度报告:战火早已熊熊燃烧

    来源:万联证券 1.低轨卫星加速建设,协同 5G 与地面通信互补融合 1.1 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未来蓝海无限. 卫星互联网是基于卫星通信的互联网,通过一定数量的卫星形成规模组网,从而辐射 全球,构 ...

  6. 元宇宙iwemeta:互联网行业年底清算,税收优惠门槛抬高,阿里巴巴多交41亿税款

    阿里主动多交40亿元税收!!!! 阿里主动多交40亿元税收!!!! 阿里主动让利 国家多交40亿元税收!!!! 其税收标准,以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充和资产的提升. 在这样的优惠待遇下,阿里巴巴和腾讯等企业 ...

  7. 2015年我国互联网行业概况及现状分析

    互联网是近年来继报纸.广播.电视后新生的另一种媒体.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脑在家庭中也越来越普及了.互联网的功能也越来越广泛了.从最初的技术领域应用发展到今天的娱乐休闲应用.网络本身就具有比传统媒体来得更 ...

  8. 在互联网行业Java程序员的工资标准是多少呢?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领域的发展前景呈上升趋势,很多人都想跳槽到互联网行业,最多的就是java技术岗,那么在互联网行业Java程序员的工资标准是多少呢? Java程序员的工资标准是多少?Java程 ...

  9. 计算机互联网行业高校,9家互联网巨头最青睐的重点大学汇总,网友:比各种排名强太多了...

    每到6月,高等教育领域就要迎来两件头等大事,一个是高考大战,另一个则是大学生毕业:和大学生毕业挂钩一起的话题,那肯定就是大学生就业了,毕竟大学辛辛苦苦的学习了四年,无非就是希望大家能够高质量就业. 现 ...

最新文章

  1. python版本选择-【小白学python】之一:版本选择
  2. 【linux】虚拟机安装centos后ping ip地址出现错误:Network is unreachable
  3. uos系统不激活能用吗_国产统一操作系统UOS真的能代替window系统吗? UOS上手体验...
  4. 经典C语言程序100例之六一
  5. 操作系统: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概述
  6. Android studio中的NDK开发之NDK环境变量的配置(图文教程)
  7. c语言基础回顾 —— 其他知识点
  8. 母版页和母版页子页面中的jquery对服务器控件元素的操作
  9. 金山办公科创板过会 雷军有望迎来实控第三家上市公司
  10. 【Siddhi 5】Siddhi 5 源码编译
  11. zabbix items复制
  12. C++为什么要引入这几种强制类型转换?
  13. script片段在前导致对下文的html元素引用失效
  14. php算数组内值的总和,怎样使用array_sum() 计算数组元素值总和
  15. Envi监督分类,主要是随机森林分类
  16. 苹果公司为什么储备那么多现金?
  17. 微信小程序跳转微信小店
  18. 冯东阳:知名博主博客发软文广告,你怎么看?
  19. 五个招数告诉你怎么让网站内容快速让百度收录
  20. 小红书自研KV存储架构如何实现万亿量级存储与跨云多活

热门文章

  1. 【第170期】给@Steve的简历分析:不自卑,但我确实在仰望
  2. ub和lb在matlab的意思,“ IB”和“ UB”到底是什么意思?
  3. 为什么黑客都用python-为什么黑客都用Python
  4. UE4 大世界场景制作与性能优化
  5. java实现一个基于文本界面的项目——客户信息管理系统
  6. C语言整型量包括哪些,C语言中的整型量
  7. 振兴会杜振国分析目前传统基建板块的情况
  8. Spring 一览众山小
  9. Tomcat的性能与并发量
  10. 蓝桥杯——2018第九届C/C++真题[省赛][B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