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苹果公司制造可以装入口袋的电脑之前,制造的是可以放在桌上的电脑。有些是真正的大家伙,有些是不是太轻便的便携式电脑,还有一些居然呈立方形。但是第一台Macintosh对电脑行业的重要性不亚于车轮对穴居人的重要性,它拉开了苹果公司被顶礼膜拜膜拜的时代。

  1984年1月22日美国橄榄球超级杯期间,第一款Macintosh出现在一分钟长的广告片上,两天后上市销售。在长达25年的时间里,千万用户心甘情愿地被它及此后的一系列苹果电脑所牢牢束缚。

  技术在过去25年发生了许多变化,而苹果公司常常处在我们如今习以为常的技术进步的中心。为了庆祝Mac诞生25周年,本文进行了回顾,从中选出10款苹果电脑:它们不但改变了苹果公司的发展进程,还改变了世人工作及通讯的方式。第一个选择自然是第一款Mac。

  

一、Macintosh(1984年)

  原版Mac彻底改变了电脑行业,它采用紧凑的一体化设计、创新的鼠标和用户友好的图形用户界面(GUI)。就像车轮一样,Mac为普通人带来了方便。

  上世纪80年代早期的大多数电脑完全通过文本命令来控制,只有少数电脑高手才知道如何使用它们。没错,苹果公司早在1983年推出的售价为9995美元的Lisa最先采用GUI,但售价为2495美元的Mac却是第一台引起普通人注意的电脑,如今普通人不用学习很深奥的命令行语言就能使用电脑了。

  有了鼠标,配以基于模仿真实世界中“桌面”概念的用户界面,用户就能使用Mac自带的两个应用程序:MacWrite和MacPaint,处理其他竞争电脑闻所未闻的任务。桌面出版就这样诞生了。使用Adobe Systems公司授权的Postscript软件,苹果公司得以销售苹果Laserwriter打印机,这帮助引入了“所见即所得”(WYSIWYG)设计理念,艺术家们就能把他们在Mac的9英寸黑白显示屏上看到的作品精确地打印出来。

  有必要提一下,第一批Mac配备了128KB内存,采用8MHz处理器。评论人士对早期Mac的态度并不总是很友好,不过几位设计人员从新颖的角度评价了引起主流用户注意的这第一款电脑(Folklore.org收集了相关内容。)

  原版Macintosh 128k(浑身打上苹果的烙印,采用GNU FDL 1.2许可证):

  原版Macintosh电脑在1984年发布,采用了紧凑的一体化设计、创新鼠标和用户友好的图形用户界面。它配备128KB内存,采用8 MHz处理器。

二、PowerBook 100系列(1999年)

  1991年10月21日,苹果公司推出了新的便携式系列,这个系列包括PowerBook 100、140和170。这三款从“好、较好、最好”不等的机型是苹果公司与索尼公司合作开发及设计的结晶,配备10英寸黑白显示屏,采用的设计成为所有电脑厂商随后推出的所有笔记本电脑设计的蓝图。

  苹果公司早期开发的便携式Macintosh(取了个贴切名字:Macintosh Portable) 重量达16磅,不是太轻便。但是Macintosh Portable倒是为移动计算领域引入了轨迹球,轨迹球最初位置是在键盘右边。

  PowerBook系列设计的键盘尽量后靠液晶显示屏,这样用户有地方可以搁手掌。这还便于苹果公司把轨迹球放到掌托中央。这种设计便于左撇子或右撇子用户都可以操纵电脑。

  PowerBook系列还采用了目标磁盘模式(Target Disk Mode),这种模式让一台笔记本电脑使用内置SCSI端口连接至另一台Macintosh时,可以作为硬盘使用。该系统还采用时尚的深灰色,一改PC行业的传统颜色:米色。

  PowerBook 100系列在推出后的第一年就为苹果公司赚了10亿美元,时至今日还能感受到它的影响力。如果你使用的笔记本电脑在手掌之间采用轨迹球或触控板,得感谢PowerBook 100这种设计(如果你用触控板,得感谢PowerBook 500。这款机型在1994年上市。)

  PowerBook 100(采用GNU FDL 1.2许可证):

  PowerBook 100(1991年发布)是苹果公司第一款大获成功的笔记本电脑,它采用10英寸彩色显示屏以及放在掌托中央的轨迹球。

三、Power Mac G3(1997年)

  之所以说Power Macintosh G3代表苹果公司开始进入新的时代,是因为这是首席执行官Steve Jobs重返公司后推出的第一款电脑。他立即取消了原先与第三方电脑厂商谈成的克隆机许可证;还把苹果公司的产品系列从几十款机型,大幅精简为仅仅几个核心产品。

  Power Mac G3标志着苹果公司从此开始采用基于行业标准的部件以削减成本;摩托罗拉公司的G3芯片其性能比早期的芯片组有所改进,同时大幅降低了功耗。

  第一批Power Mac G3的颜色是米色,芯片速度以233 MHz起步。G3芯片组后来成了苹果公司全线电脑系列的基石,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两年后推出速度更快的G4处理器。实际上,G3的多个变种被苹果公司一直使用到2003年。

  Power Mac G3:

  1997年发布,标志着苹果公司首次使用基于行业标准的部件来削减成本。摩托罗拉的G3芯片其性能比早期的芯片组有所改进,同时大幅降低了功耗。

四、iMac(1998年)

  iMac这款电脑为苹果公司扭转命运立下了汗马功劳,其独特外观和靓丽色彩立即在消费者办公桌上和通俗文化史上都占得了一席之地。就硬件规格而言,iMac采用了当时极为普遍的G3处理器,但不像苹果公司的其他电脑,它没有原有端口。

  iMac改用了通用串行总线(USB),这项技术为连接外设提供了即插即用的便利,还提供了热交换功能。尽管因缺少原有端口而饱受诟病,但USB市场围绕iMac繁荣起来。大多数早期的USB产品都采用与iMac风格相吻合的白色塑料和半透明颜色(半透明颜色的热潮并不仅限于此;从USB集线器到George Foreman烤架,每样东西都沾上了iMac风格的明亮色调。)

  另一个有争议的变化就是iMac没有软驱。这是第一款不再支持软驱作为标准配件的电脑,而14年之前原版Macintosh还在为软驱技术大作广告。但它确实提供了4GB硬盘和15英寸彩色显示屏,价格仅售1299美元。

  原版iMac能够大行其道,与硬件规格没太大关系,而是与类似太空蛋的可爱外形有关。一下子,电脑不只是屈居在家庭办公室的米色箱子;作为一个设计元素,它很适合放在起居室摆显。苹果公司充分利用了紧凑、一体化的设计,甚至推出了“Simplicity Shootout”广告,吸引平常不会考虑购买电脑的潜在用户。

  虽然后来的每一次改动增添了新的硬件特色和性能以及多种新的颜色,但iMac的形状慢慢变成了如今很普遍的平板显示屏式。综观其一生,iMac总是凭借其易于设置的优点和独创的漂亮外观而一直备受关注。

  原版iMac(采用cc-by-sa 2.0许可证):

  原版iMac(1998年发布)回归Mac的一体化设计,这次采用了半透明蓝色外壳,后立即成为通俗文化的一个偶像。

五、PowerBook G3“Wallstreet”(1998年)

  这款精致的苹果笔记本电脑是采用G3芯片组的苹果便携式系列的第二代产品,也是最早使用当时尺寸很大的14.1英寸显示屏的笔记本电脑之一,采用了更轻便、更加兼顾美学的设计。苹果公司甚至四处散发宣传这款电脑的海报。

  这款电脑不但造型别致、曲线优美,还是苹果公司有史以来发布的扩展性最强的笔记本电脑之一,含有两个而不是一个扩展坞,可容纳电池、光驱或Zip驱动器等第三方附件。虽然左边的扩展坞专门为电池而设计,但PowerBook G3的热交换特性意味着可以动态调整硬件配置。它立即成了一个经典。

  虽然Wallstreet机型当时在设计、用途和功能方面起点很高,但随后的Pismo让这个机型达到了顶峰。Pismo在2000年2月发布,它继承了Wallstreet这前一个机型的所有优点和外观,采用了更轻更薄的外壳,还有AirPort无线联网功能、一个FireWire 400端口以及速度大大提升的硬件。因为Wallstreet设计为后来发布的Pismo奠定了基础,它得以入围苹果公司的十大Mac。

  PowerBook G3“Wallstreet”(采用GNU FDL 1.2许可证):

  同在1998年发布,它是最先采用14.1英寸显示屏的笔记本电脑之一,代表了当时在设计、用途和功能方面的高起点。

六、iBook(1999年)

  1999年7月,Jobs展示了iBook G3(仍采用G3芯片),从而把苹果公司所谓的四象限产品(four-quadrant product)战略补充完整。采用聚碳酸酯外壳的iBook其设计灵感源自苹果公司面向消费者的台式机:不久前宣布的iMac,旨在可以塞入到背包。它采用了独特的蛤壳外形、坚固的塑料外壳以及醒目的蓝色或橙色橡胶镶边。

  与iMac一样,iBook也丢弃了所有的原有端口,改用USB;而且再次与iMac一样,它也配有把手。这还是第一款不用锁扣的苹果话柄电脑,2008年的机型仍把这个特色作为一个亮点来宣传。它最先配备了苹果公司的圆形无线充电器,这样电源线可以绕起来而不弄乱。

  最重要的是,它是有史以来第一款具有无线联网功能的主流型消费类设备,Jobs在1999年的Macworld博览会上展示了这项功能,显得并不激动。这项名为AirPort的功能源自苹果公司采用朗讯公司的无线技术,可迅速实现无线联网,不必手忙脚乱。无线技术从此出现在了笔记本电脑上。

  原版iBook(采用cc-by-sa 2.0许可证):

  设计灵感源自iMac,1999年发布的iBook采用了独特的蛤壳外形、坚固的塑料外壳以及醒目的蓝色或橙色橡胶镶边。

七、Power Mac G4 Cube(2000年)

  这个小精灵是苹果公司比较有争议的产品之一,不过作为苹果的亮点产品之一,它完全值得一提。Cube只在2000年和2001年销售;不过在短暂期间,Cube不但屡获设计大奖,还被现代艺术博物馆所收藏。

  Cube实际上是8英寸立方的主机,悬挂在10英寸的透明丙烯酸酯外壳里面。Cube采用了垂直光驱,配备了触摸传感器;被按动以开启电脑时,会发出闪动的白光。内部元件通过巧妙地使用对流气流来冷却,因为从Cube顶部通风口出来的热空气其实可以把冷空气通过丙烯酸酯外壳的底部和背部开口抽过来。

  Cube还是苹果公司迄今为止最紧凑的台式机,采用了塔式机的G4处理器,大小只有塔式机的四分之一。遗憾的是,Cube价格高昂:比苹果公司的塔式机贵了200美元,还没有扩展功能,因而成了大多数人只看不买的商品。早期有传闻称丙烯酸酯外壳出现裂纹也有损Cube的声誉。

  即便如此,Cube还是显示了苹果公司大胆追求先进设计、又彰显工艺水平的精神。Cube仍然不乏大批拥趸。

  Power Mac G4 Cube(采用cc-by-sa 2.0许可证):

  2000年发布,因价格过高而没有得到许多Mac买家的热捧,但其创新设计还是让它在现代艺术博物馆占有一席之地。

八、基于英特尔芯片的iMac(2006年)

  在这款iMac上市前六个月,苹果公司做出了当时不可思议的决定:宣布将永远弃用PowerPC架构,改用英特尔公司的酷睿双核(Core Duo)处理器平台。苹果公司提到了性能和节能方面的改进,声称要不是这次转变,根本不可能设计出更轻薄、功能更强大的电脑。之前传闻已久的PowerBook G5一夜之见消失了。

  2006年1月10日,Macworld博览会期间,苹果公司宣布其新款iMac将是第一批采用英特尔芯片组的台式机。为了竭力证明尽管内部系统出现了变化、但Mac仍是Mac,苹果公司原封不动地保留了iMac的硬件特色、价格和机壳(2004年苹果公司把电脑内部器件做到平板显示屏里面。)不过,性能要比之前的iMac高出三四倍。

  买家可以在该机器上运行Windows,或使用第三方软件以虚拟方式运行,或使用苹果公司的Boot Camp软件以本机方式运行,这样如果用户和公司从PC改用Mac,可以得到保障。 

  虽然后来采用更新的铝外壳,但这款平板iMac的一体化基本造型仍然是苹果竞争对手看齐的标准。

  附带提一下:iMac不是在2006年Macworld博览会上露面的惟一基于英特尔芯片的Mac。Jobs当时还展示了15英寸的MacBook Pro。Mac发烧友喜欢这款笔记本电脑,尽管讨厌其名称,还是争相购买。

  基于英特尔芯片的iMac:

  2006年发布,率先改用英特尔的酷睿双核处理器平台,并提升了性能和节能效果。

九、MacBook Air(2008年)

  苹果公司在去年的Macworld博览会期间推出了MacBook Air,终于涉足超便携式电脑领域,这是自该公司在2006年停止生产12英寸的PowerBook G4以来,首次涉及这个小众市场。(相比之下,原来12英寸的PowerBook G4更像是一块砖头。)

  原版Air没有内置光驱,也没有扩展卡槽,不含FireWire端口,只有一个USB端口。尽管Air的硬件特色乏善可陈,不过精湛技术足以弥补这个缺点,这款机型采用了极其轻薄的设计。Air是第一款配备固态硬盘选件的Mac,采用了特殊设计的英特尔处理器(无论购买的是1.6 GHz还是1.8 GHz机型),从而把芯片的封装尺寸减少了60%,同时仍提供了相当高的性能。

  Air整机包括13英寸显示屏,这让Apple有空间使用全尺寸键盘,不至于为了外观而牺牲打字舒适程度。这款造型独特的电脑还采用了比较大的新触控板,触控板还支持多点触控功能。

  Air最不同寻常的地方是采用了新的技术进步:由于使用铝材料,整机异常轻盈而坚固。由于Air的机身采用单片铝设计而成,苹果公司设计出了第一款“一体式”(unibody)的笔记本电脑。

  新的设计工艺还减少了生产期间的材料浪费;Air所用材料比之前的机型更容易回收。同样这种工艺设计如今应用于苹果公司的所有笔记本电脑上,包括最新款:17英寸MacBook Pro。1月6日宣布的MacBook Pro定于1月底之前摆上货架。

  MacBook Air:

  2008年初发布,这个杰作融合了轻薄设计和精湛技术。

十、iPhone/iPod Touch(2007年)

  苹果的这两款超便携式设备尽管严格上来说不是电脑,但运行精简版的Mac OS X,因而事实上成了小得足以塞入口袋的Mac。由于计算硬件变得更小巧、更节能,移动版本的OS X会成为苹果公司产品路线图当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

  第一款iPhone在2007年的Macworld博览会上宣布,近六个月后一经发布,立即在移动领域刮起了一场风暴。iPhone采用了最初并不出现在Mac OS X桌面版上的技术,比如核心动画(Core Animation),iPhone的用户界面在移动行业的地位尤如原版Macintosh在电脑行业的地位。

  由于之后多次更新了iPhone软件,iPhone及同类产品 iPod Touch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特性,也越来越稳定;去年夏季推出了App Store及成千上万个应用程序后,终于承担起了作为一款真正平台的使命。

  与1984年的第一台Macintosh一样,iPhone也重新设定了竞争标准,还提高了消费者的期望。由于与PC和Mac集成、内置无线联网功能、软件功能以及完全重新考虑的软件接口,iPhone/iPod Touch平台浓缩了苹果公司25年来的设计理念。

  原版iPhone:

  2007年发布,运行精简版的Mac OS X,因而事实上成了小得足以塞入口袋的Mac――这项创新为计算未来指明了道路。

历史上最伟大的十款经典苹果机相关推荐

  1. PC上十款经典的3D次世代游戏

    伴随着索尼公司的Play Station 3和微软公司的XBox 360的发布,游戏进入了高画质高品质时代,由于两台游戏机都是八核心高速处理器,所以在游戏品质上面相比与传统PC游戏更是上了一个大台阶. ...

  2. 电子工程师标配十款经典RF射频器件

    RF射频器件对非射频领域的工程师来说并没有那么悬乎,说白了就是一种可发生高频交流变化电磁波的器件,目前的应用非常广,如智能手机.GPS.手持设备等. 下面这篇文章肯定不会让你失望,让你更清楚的了解RF ...

  3. 中国历史上的女子的十二种结局

    案例一:不过如此 梁祝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凄美的爱情故事, 因为它不是墓穴阴森森地合上,故事就带着凛冽之气地结束,它化了蝶,象征着高尚的爱情挣脱封建主义牢笼,以另外的方法获得自由,双宿双飞去.这个开放式 ...

  4. 网络高手必备十款经典软件

    你是网络高手,或你想成为网络高手,看看下面的十款软件中你在用的有那几款?今天给大家推荐十款非常好用的软件,让你的生活充满效率. 1.代理软件:ip代理大师 此软件是网络高手必备的,不管是想申请多个qq ...

  5. 小时候玩的10款经典街机游戏,如今我们都在玩什么?

    很多的人的童年,都是伴随着游戏度过的.尤其是8090后.今天就列举10款经典的大型街机游戏,跟大家一起回忆一下童年时光,不信没有你玩过的! 1.<拳皇> 小时候小编最喜欢的大型对战格斗型街 ...

  6. 【Java】十款经典游戏的Java版本(开源)

    转自 http://blog.csdn.net/qq_32353771/article/details/53899167 开源Java小游戏 前言 看到标题可能有人要笑我,用Java写游戏?没办法,毕 ...

  7. 中国历史上最牛气的十大豪言壮语

    1.秦始皇南巡,仪仗万千威风凛凛.刘邦道:大丈夫生当如此.项羽道:彼可取而代之. 比较是人类心理的共性,相信当时还有许多人 有类似的想法或许也说过类似的nb话,但只有这两句流下来了,因为他俩这样去做了 ...

  8. python没有pygame_Python制作十款经典的童年游戏(附源码)

    不知道行友们每年六一是怎么度过的,行哥的童年是在游戏世界里度过.这里行哥分享一下十个python可以制作的经典游戏,看看有没有你的菜,代码链接放在文末 对了以下游戏皆是小学六年级的代码水平 如有不适, ...

  9. python创意游戏-Python制作十款经典的童年游戏(附源码)

    不知道行友们每年六一是怎么度过的,行哥的童年是在游戏世界里度过.这里行哥分享一下十个python可以制作的经典游戏,看看有没有你的菜,代码链接放在文末 对了以下游戏皆是小学六年级的代码水平 如有不适, ...

最新文章

  1. 越来越多杂志用webp存储图像,这个工具可以在线转成PNG
  2. 一些当前 Node.js 中最流行 ES6 特性的 benchmark (V8 / Chakra)
  3. 中国银行业100强发布,头部名企为何选择永洪科技?
  4. 查看linux显示文件大小,Linux下查看占用最大的文件和文件夹大小
  5. 为or、in平反——or、in到底能不能利用索引?
  6. getClass().getProtectionDomain().getCodeSource().getLocation().toURI().getSchemeSpecificPart()返回内容解析
  7. R语言学习笔记(九)聚类分析
  8. 给定一个N位数,得到一个N-k位的数中最小的数
  9. testng入门教程10 TestNG参数化测试
  10. 从零开始学习python编程-从零开始学Python程序设计 PDF 完整影印版
  11. linux 0.11 内核学习 -- sched.c,调度进程。
  12. 烟台市计算机二级培训机构,烟台市2020年3月计算机二级报名时间|网上报名入口【12月20日9:00开通】...
  13. AVX AVX2 To enable them in other operations
  14. raid控制器2大厂商阵营并购史
  15. web程序中的用户注册
  16. python 连接MySQL
  17. 基础知识(HTML + CSS)整理
  18. php+js扫码枪实现签到的功能
  19. M001: MongoDB Basics Chapter 3: Deeper Dive on the MongoDB Query Language学习记录
  20. IDEA 使用SequenceDiagram插件绘制时序图

热门文章

  1. linux nbu客户端配置,NBU服务器连不上客户端的相关推荐_ChinaUnix论坛
  2. 西部数据硬盘支持linux,西数ZoneFS系统纳入Linux,改善SMR硬盘可靠性问题
  3. Python数据可视化 Pyecharts 制作 Graph 关系图
  4. 利用计算机运算符编写检索式,计算机信息检索过程中常用的检索表达式
  5. 微信小程序因视频播放不合规问题解决
  6. Bounding-box regression in RCNN/Faster-RCNN/SSD
  7. android组件模板,提高效率必备神器 ---- Android Studio模板详解
  8. 东南大学计算机学院 智能制造,东南大学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面向工业互联网的智能云端协作关键技术及系统”项目启动...
  9. QT Creator构建HelloWorld出现Qt\Tools\QtCreator\bin\jom.exe“退出,退出代码 2错误解决
  10. 10 年了,这个程序员社区终于被收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