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SNS时代的寂寞经济学

一、越是现代化,人与人的隔阂越深刻

一句“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如一声霹雷响彻整个互联网,简直“石破天惊逗秋雨”,道出了万千中国人的心声。在其之后,则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一批“寂寞党”,“哥聊得不是天,是寂寞”“哥玩的不是游戏,是寂寞”“哥拍的不是片,是寂寞”。一时间,寂寞二字甚嚣尘上。

经典经典,诚然诚然!如果说要为2009年的互联网最有影响力的草根人物颁奖,那么“寂寞党”的创始大哥则应该无可厚非的当仁不让。

要感谢这么有创意的大侠,是他道出了万千中国人隐藏在内心最深处的却最不愿承认的话——寂寞。21世纪的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们,也许正处于深不见底的寂寞之中。

一位印度圣哲曾说,孤独是与生俱来的,不孤独才是短暂的。多少年来,我们都在与孤独做斗争,部分的因为如此,我们渴望爱情,我们需要朋友,我们渴望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物质经济成为人们生活的目的、移民城市、缺乏文化、缺少人文关怀、信任缺失等一系列因素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刻。公司里的权力争夺和勾心斗角、公共交通中的熟视无睹、邻居中的互不认识和朋友中缺少往来,使得我们越来越习惯于以冷漠的面孔来对待生物,越来越习惯于面对冰冷的机器,我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简单,越来越寂寞。

二、真的勇士,敢于直面寂寞的人生

于是,为了消除寂寞,我们或是带着面具在聚会中海阔天空的畅谈,或为心仪者绞尽脑汁百般讨好,或是在QQ群里与陌生人嬉笑怒骂,或是在游戏中借助虚拟的角色快意恩仇——这一切无不是我们摆脱寂寞的可掬憨态。

然而,上面的方式也许并不过瘾。没关系,一切都有了新变化——自从SNS横空出世,天上掉下个“微博客”。我们打发寂寞有了新的方式,这种方式让我们与现实如此接近,因而更加刺激。

我们是在开心、人人上不停的添加好友、发布文章、上传相片、互相留言、到处乱踩、半夜偷菜、买卖朋友、更新状态等等等,我们在微博上不停的发布诸如“我在西单了”“西单的MM好漂亮”“看中了一件me&city的外套,可惜囊中羞涩”等毫无意义毫无经济价值的牢骚,我们唠叨来,唠叨去,花了大把的时间,浪费的大好光阴,目的是为了什么?

联系朋友的目的只是最浅层次的需求。基于六度理论和150原理的SNS让我们有了跟朋友更紧密接触的方式,我们可以找到大学、高中、小学、甚至幼儿园的朋友,我们还可以找到朋友的朋友,甚至如果我们愿意,我们可以找到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如果南美洲的猩猩也有个账号的话,我们也可以与它成为朋友。

获得注意力是一个自欺欺人的谎言。当然,人都有获得注意力的需求。然而,只有那些以通过获得注意力而获得经济利益的人才有那么强烈的动机和持久的坚持——大多数人都没有。很多人只是不知道该干什么,无聊时才在SNS上到处乱逛。

打发寂寞才是更深层次的需求——我知道现在可能还是会有很多人不承认——但我们还是勇敢的面对事实吧。鲁迅先生说,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我说,真的勇士,敢于直面寂寞的人生。十分坦诚的说,近期我写这么多文章的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我在冰天雪地无依无靠的北国的夜晚显得十分的孤单和寂寞。

三、一个伟大的商业模式需要从根本上把握人性

对人心理需求的把握是创造一个伟大商业模式。有人说,毕业于哈佛大学心理学的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正是发现了人们对交友的需求而创造了facebook——这一被认为最有可能挑战google的商业模式。然而我认为,人们最深层次的心理需求是对寂寞的恐惧。

只有对人性的根本上的把握才能创造出伟大的商业模式。营销鬼才史玉柱的“脑白金”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案例。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泛滥也是房地产商对中国老百姓“安土重迁”“金窝银窝,不如自家草窝”“安得广厦千万间,大批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几千年来“居者有其屋”的传统观念的淋漓尽致的利用和绑架。

我们看到寂寞经济已经在人性的沃土上茁壮成长、枝繁叶茂。从最初的网络游戏,到在论坛上不停的灌水,到在聊天室里把妹妹,到现在的SNS上不停的发布消息、偷菜等,寂寞经济已经将“宅”时代的我们全部包围——寂寞已经成为全社会的通病,寂寞已经被人用来当做赚钱的工具。

而为了打发寂寞,我们乐意付钱。于是SNS才有了赚钱之道,偷菜、钓鱼、抢车位、给QQ头像换衣服、养个QQ宠物,不一而足。

而SNS又成了一些名人或企业赚钱的方式。正是利用其数以百万计的跟随者和听众,他们在其SNS上,微博上大谈某款产品之好,连续的更新状态,获得你的注意,其实只是广告的另一种形式——单纯的人们又被精明的商家利用了——然而,这正是其商业模式成功之处和赚钱之道。

第二论:SNS的发展趋势

从最早的简单的个人信息展示、到发文章传相片、到改状态、到玩游戏、到送礼物……SNS上的创新可谓层出不穷。作为一个真实世界的网络联系平台,笔者认为未来SNS将呈现以下七大趋势:

1.     商业化:广告将漫天飞

很多人都在质疑SNS的盈利模式,实际上,互联网经济时代一切盈利模式都是建立在庞大的用户群体基础上。只要有海量的用户做后盾,还愁什么赚钱的道儿。目前来说,几大SNS平台都积累了相当量级的用户群,未来要考虑的事情自然是如何尽最大可能的利用这些用户群产生价值。

价值的产生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来自前段付费,即用户付费。主要实现的方式是通过游戏、礼物等实现,如送礼物需Q币、校内豆等方式——前端收费的创意实在太伟大了——要从免费心理严重的中国互联网使用者身上拔毛比登天还难,但多亏腾讯。

二是后向付费,即是广告主付费。广告主付费又有多种方式。一是广告推送,即利用SNS上用户庞大的信息进行数据库营销,判断顾客属于哪种类型,将广告精确推送至其页面——这种方式的广告精确度将比门户广告大得多,有效地多。二是植入广告,在游戏中植入产品的广告,已经不少见;三是商家注册SNS账号,变成一个“人”,与其追随者互动。现在人人网上已经有湖南卫视、新华社等这样的商家注册。

2.     垂直化:基于一个细分客户群体的SNS

基于细分客户群体的SNS将遍地开花。不同的社区人群,如果是校园关系你可以上校友,如果是同一个爱好你可以上Q吧,如果是一个展现式的需求你可以应用QQ空间,有很多细分化的需求,包括购物、买车、购房,它满足了人们多维度的细分化的市场需求和核心业务需求。

3.     小组化:类似于豆瓣的兴趣小组

目前,SNS上兴趣小组还很少或者没有。但豆瓣的成功模式告诉我们,兴趣小组将能有效增强SNS的互动性。

SNS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寻找朋友,是交友。寻找朋友大部分建立在原有的人际关系圈,而交友则需要拓展新的交际圈。那么兴趣爱好则是一个必然的突破点。毕竟,一群臭味相投的人在一起总是比较适合彼此的口味。

4.     线下化:从线上到线下

其实小组化是线下化的基础。毕竟每天在SNS上虚拟对话不是一件十分爽的事情,线下更具体的看看是猫是狗,才是最直接的方式。

线下化的一个延伸含义是活动化。也就是说,像豆瓣一样,有许许多多由某个人或者小组发起的活动。只有通过活动,线下才具有实质的意义。豆瓣经常有很多有意思的活动,比方说郊外摄影、看某个非主流的电影等等。笔者就非常喜欢到豆瓣的同城找类似的活动玩。

5.     企业化:企业SNS将发芽成长

为什么SNS只能个人用?企业不可以用吗?将SNS与商业系统融合,实现对企业的知识管理、流程管理和业务管理,实现企业内部员工更充分的互动、增进了解,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企业SNS的出现,将能极大的方便企业进行管理。ERP,CRM之类的成熟软件在未来,也将融入SNS理念,在一个中型以及大型的公司内部,SNS将得到很好的应用,可以促进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并且企业的知识管理也将在SNS平台上得到很好的发扬光大。

目前,笔者的一个哥们正在建立一个这样的网站,将首先以校园社团管理为切入点实现类似的功能。(www.zuzhi.com)

6.     移动化:手机SNS

这个趋势简直是毋庸置疑的吧,因为这就是未来互联网的发展方向,实现随时随地的信息分享。

7.     个人化:个人自己建立的SNS网站

淘宝的成功在于让每个人都有了几乎零成本在网上开店的平台。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让每个人都能零成本的建立自己的SNS网站?我们需要这样的一个平台,在这里,你可以免费建立自己的SNS网站,成立自己的王国,汇集你的臣民(朋友),成为一个真正的平台的运营者。

第三论:构建浅关系时代人际关系演变的立体模型

一、浅关系时代

不可否认我们现在处于一个“浅关系时代”。

什么是“浅关系时代”?还是举几个例子来说。首先,在学校食堂吃饭,你同桌坐着一个人,你绝不会跟其聊天攀谈——除非你对她有其它的想法。其次,调查显示大多数人的QQ都处于隐身状态,大多数人QQ里的经常联系人不会超过QQ好友的二十分之一——想想吧,你有多久没跟QQ里的多少人说话了?再次,数数你的挚友有多少个,你真的全面的了解他/她吗,他又真的全面的了解你吗?

于是,人际关系便形成了这样的一个怪圈。首先,你不敢去认识其他人;其次,你认识的人也没有很好的交流;再次,即使你的好友也不可能了解你很多,不可能是你的伯牙子期;最后,你觉得很孤单。

这就是浅关系时代——人与人之间真诚的交流沟通越来越少,每个人的心灵越来越封闭,防范的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观念让我们穿上厚厚的铠甲,再加上时间的紧迫、人情的冷淡,使我们的圈子越来越小。我们可能跟很多人见过面,但记住的人真不多;我们可能跟很多人聊过天,但也只是形势需要疲于应付,了解的程度也仅限于蜻蜓点水。

在浅关系时代,人际关系是一个顶角非常小的金字塔形状,可能95%以上的人都是陌生人,4%的人是陌生的熟悉人或者熟悉的陌生人,而只有真正不到1%的人属于熟悉的人。不信的话请到你的开心网去看看,有多少人你叫不上名字也没见过,有多少你虽然叫得出名字却不可名状他任何一个特点,还剩下多少是你真正了解的?

二、 人际关系演变的立体模型

咨询公司3info提到了一个人际关系演变模型,我很赞同,但想做一些修改。我认为,要了解任何人,最开始都是从点开始,到面接触,再到深度的了解,这就变成了一个立体的模型。3info的模型是一个平面的模型,还没有到立体的阶段。在3info的模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从陌生人到熟悉的陌生人/陌生的朋友再到熟人圈子三个阶段。

3info认为SNS在其中的一个作用是让陌生人成为朋友,P2P的沟通方式让一般朋友成为熟人。我觉得,如果说的更深一点,SNS让人找到了更多的点来突破关系,P2P的方式则让人全面的接触。那么还差什么?没错,深度的了解!只有有了深度了解的方式,人际关系接触的立体模型才成立。

其实像SNS这样的社区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而告之”的平台,只是这个平台的听众是可能对我们感兴趣的朋友,或者通过拐弯抹角的关系而加为好友却实际上一点都不认识的“二姨的姐夫的姑父的侄子的朋友”——它只是一个自我广告的平台,广告的内容则是我们所发布的个人信息。如果有看客们对广告内容感兴趣,则点击之,留下一两句评价——当然,正是在这样的互动中有了了解的突破点。

所以SNS解决的问题是我们交流的第二个问题,即:即使有了朋友,有了P2P即时沟通方式,我们也不会与朋友沟通。有了SNS,利用SNS的推送功能,我们的一举一动就自然到了朋友那,那么朋友就不用来调查户口了,不用再问“你今天干吗了?”

三、 深度沟通的方式

3info认为,“象开心网这样的互联网社区无法很好的让用户间发展更深入的关系:一方面社区基于网站,无法保证沟通的频率,现有的社区都是非即时交流沟通居多;另一方面社区主要以群体沟通为主,二人间沟通功能较弱。”

我深为同意。还记得笔者在上篇文章中《SNS未来的发展趋势——二论SNS与微博客》中提到的吗?小组化和线下化将成为SNS的发展趋势。基于兴趣的小组化让SNS上的陌生朋友找到共同的爱好,寻找到突破人际关系的引爆点;线下化的方式则让人有了更具体的接触,小组化和线下化的方式应该是结合的。有了小组化和线下化,那么就为未来的更深层次的了解做好了准备,这样,人际关系发展的方式才得到了完善。

第四论:天翼社区与139社区的定位与服务要求

中国人民做什么事情向来是蜂拥而上,比如房地产热了,大家都去炒房;股市热了,大家都去炒股。如今SNS在一夜之间也热了,于是一夜之间冒出数千家SNS网站,各个SNS网站都摩拳擦掌,想要圈住一批用户圈住一笔银子。这不,运营商也建立了自己的SNS网站,移动早就推出了139社区,后来又改版,增加了139说客,强化了微博客功能,电信则推出了天翼社区。

因为有了其原有的庞大的用户群基础,运营商做什么事情都显得比别的公司更有优势;再加上SNS能有效提高用户的粘性,所以运营商做SNS也是一件明智的事情。但在SNS严重同质化的今天,运营商的SNS网站该如何定位?目标市场是谁?又该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1.     定位与细分市场

接触运营商来看,个人觉得移动对定位和细分市场的理念还把握的好一点,像动感地带、神州行、全球通都有很好的定位和细分市场,但电信在这方面的能力则还处于一个幼儿级的水平。举个例子来说,天翼Live是电信新开发的产品,在描述其定位时,一位电信资深人士说,天翼live的定位就是对天翼用户开放的IM,服务于189用户。个人认为,这样的定位实在没能理解其定位思想精髓。

去年11月11号,定位大师艾·里斯到上海参加《销售与市场》举办的活动,在活动中,里斯先生再次强调,定位就是寻找消费者心智中的空白。里斯先生认为,定位是从企业的外部到内部,即先了解消费者是谁,消费者要什么等;而传统的4P理论则是从企业内部到外部,即我们是谁,我们能提供什么。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

运营商要做好SNS,首先就得为其SNS平台精确定位。现在的SNS同质化很严重,用户交朋友、玩游戏、展现自我的需求已经得到满足。那么,消费者还有什么需求需要填补?个人认为消费者还缺少一个网上的家园,就像在现实中我们每个人有几个平方来睡觉看电视吃饭休息等,能随心所欲的得到我们需要的东西;但在网上,我们却还缺乏这样的家园,在这个家园中,我们能获得感兴趣的新闻,能和好友互动交流,能找到朋友,能看电影、听音乐,能发邮件玩游戏……

那么基于消费者这样的需求,定位自然就出来了,运营商的SNS就是做用户的网上家园!(可参见笔者《给我一个更换天翼live的理由》http://labs.chinamobile.com/mblog/118669_33984)。

移动139社区的目标市场主要是年轻人群,那么电信的目标市场是谁呢?我觉得应该是信息达人。为什么是信息达人呢?这是因为信息达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离不开网络;年轻时尚;对信息的接受程度强;活跃度高;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希望短平快,拒绝麻烦!

他们从一个网站换到另一个网站过于麻烦,在搜狐上看体育,新浪上看新闻,环球企业家看商业,用网易的邮箱,上开心网,在优酷上看视频,迅雷上看电影,登录不同的账号,不停的切换页面,多麻烦呀!现在,有了电信的SNS,你可以一网打尽,定制新闻,上189邮箱,上天翼高清看电影,用天翼live和朋友交流,还有一系列电信提供的服务,一键搞定,勿需重复登录,简单明了,多方便!

2.     应该提供的服务和功能

l          应该成为运营商所有服务的综合平台

前文说了,运营商的SNS应该具备的功能,如邮箱、定制新闻、影视、IM等。其实目前的139社区还提供了很多功能。

一是强化了微博客的功能,发挥了短信“收听”功能,有效的将异步信息变成了同步信息,提高了互动性,也增强了用户粘性。这应该是139社区一个最大的亮点。

二是充分利用了移动MM商城优势,提供了很多应用游戏,将来有一天用户可能就能直接将MM的游戏应用在自己的页面上。

三是提供了“关系雷达”,方便了用户进行关系管理。

四是可以通过139社区进入移动的其他服务。

电信天翼社区的推出,应该来说还不错,比原来的产品有了很大的改进。其中最闪亮的一点就是将其他的电信产品都融合进来,契合了笔者前面所说的“网上家园”的概念。如在天翼社区上,用户不仅能实现一般SNS的功能,还有爱音乐、爱说(类似微博客)、爱影视、爱动漫、爱联系(通讯录),可以无缝登录189邮箱(移动还不能登录139邮箱,可悲),天翼live、社区、号码百事通、网上营业厅等,应该说用户只要上了SNS,就能一号登录电信所有的服务。但移动在这方面做的就要差很多,可能是移动过分强调了139说客的功能.

应该说,运营商在做用户“网上家园”这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如果再能纵横捭阖,和强势的互联网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更将如虎添翼。但最最关键的是,谁先认识到消费者的这种需求,谁能进行最有效的进行市场宣传和推广。

今日且闲话到此,明天继续深度剖析运营商的SNS社区。

第五论:天翼社区与139社区功能大畅想

前几天一篇文章讨论了天翼社区与139社区的定位与功能(http://labs.chinamobile.com/mblog/118669_38523 ),当然只是我自己的一些猜想。今天再次对运营商网站的功能畅想一番。由于139社区已经比较成熟,而中国电信的天翼社区尚在完善之中,因此主要以天翼社区为讨论对象。

一件产品一项服务要吸引用户,必然有其致命的吸引力。我们用iphone因为它很炫的操作,很酷的外观,很多的应用;我们用QQ,因为在它上面有我们几乎所有的人脉关系,我们用人人开心网,因为他们是我们最先接触的最大的SNS。

还记得最初开心网是怎么赢的客户的吗?首先是精确的定位——白领市场;其次是另一个让SNS风靡的杀手锏——游戏。正是那在整个中国吵翻天,并闹出不少匪夷所思的惊人事件之后(这有可能是开心网的炒作),开心网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有更多人加入这个平台。

现在,当朋友找够了,游戏玩腻了时,还有什么功能能牵动消费者的心呢?实话说来,目前运营商的SNS社区并没有特别吸引人之处。对于那些老的校内网和开心网用户,缺少足够的吸引力。虽然如此,没有类似偷菜一样的杀手锏,我觉得电信还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SNS的功能。

1. 网络硬盘

我们现在在网络上传输文件时都遇到过速度太慢,网络中断等问题。目前,网络文件传输体验最好的是QQ,QQ提供了超大的邮箱、上传超大文件、中断之后续传等功能,满足了文件传输中的大部分功能。

但网络文件传输只是将一个文件传给另一个文件,如果我要从一个地方访问我的另一台电脑时怎么办呢?比方说从家里的电脑访问公司的电脑,或者从朋友的电脑访问我电脑里的资源,看电影、听音乐、看文件等。那怎么办呢?

几年之前市场上有这样一种移动硬盘,可以将电脑上的资料同步的移动硬盘里。今天,云计算逐步流行,我们是否可以将移动硬盘也省去,将电脑上的资料同步到网络硬盘呢?我们看到微软即将提供这种功能,其最新产品live mesh或许不久就将面市。

对于电信企业来说,提供网络硬盘的服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电信有全国最大的IDC机房,我们可以通过判断用户的ip地址归宿地,通过云存储技术,把用户文件存储在离用户最近的IDC,提高用户的下载和上传速率。

2. 建立俱乐部,强化用户感知

笔者在《SNS未来的发展趋势》(http://labs.chinamobile.com/mblog/118669_37721 )中曾语言,线下化将是SNS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

三大运营商目前都有自己的贵宾俱乐部,但俱乐部成员之间并没有多少共同之处,也缺乏沟通交流。利用SNS网站,加强贵宾俱乐部的建立,由电信资助举办一些高级的活动,如电影首映式的观礼、抽取世博会门票等,加强VIP客户的回馈和沟通;同时,建立各种各样的俱乐部,建立兴趣小组,举行线下的活动,将大大提高用户在SNS网站的粘着度,也让用户与电信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3. 打造企业圈子

运营商有无数的政企客户,每个政企客户又有无数的员工。如果能在运营商的SNS网站上为企业开通子SNS平台,让企业拥有独立的SNS空间。对内,能发布公司信息,进行公司管理,员工之间进行沟通;对外,能推送企业最新动态,进行营销推广,与用户进行互动,进行广告精准推送,那么将吸引到大量的优质用户。

4. 加强数据挖掘,提高增值业务的精确推送

我记得淘宝网总裁曾经说,服装设计师可能知道今年最流行什么款式什么颜色,但我可以告诉你,中国女人今年最喜欢哪款服装,因为我知道这款服装被流量了5000万次,被购买了300万次;内衣生产企业知道今年要生产多少件 内衣,但我可以告诉中国女性的胸部有多大,因为我知道淘宝上卖出的内衣各个尺寸分别的比例是多少。

最近看一篇新闻报道说,每一条用户信息的价值是0.6美元。多值钱的信息啊。这样想想,我们每个人可能在开心、人人网上创造了无数GDP了。SNS网站上有大量的个人信息,如果能对这些信息进行深度的挖掘,判断每个顾客可能感兴趣的增值业务,然后通过关联的手机,向其进行短信和电话营销,这将极大的提高顾客价值。

第六论:以真实社区为基础的SNS

1. 以真实社区为基础的SNS

校内网的用户主体是学生,开心网的主要人群是白领,5Gme集中了IT人士,摩尔庄园针对儿童市场,51.com则更多是90后的嬉戏地。校内网用户的共同场所是校园,开心网用户的共同场所是公司,组织网以企业、团体为基础。那么还有什么社会基础没被开发呢?我的答案是以真实社区为基础的SNS。

以真实社区为基础的SNS将真实的个人与社区、周边物业、生活环境结合起来,打造一个网上的虚拟社区、甚至虚拟城市,为用户提供贴身的、实用的、真实的SNS服务。其最大的好处或者说最大的诱惑就是可以精确定位顾客所在的位置,向顾客精确推送其所需要的服务。

2. 分类信息提供商

诸如大众点评网、58同城网、口碑网等分类信息提供商的出现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与出行。在这些网站上,我们选择自己所在的城市,选择我们的需求,就会查找到我们感兴趣的美食、酒店、×××,我们还能交换技能、同城交友。

但毕竟,分类信息提供还是一种被动的选择,而不是一种主动的推送。

3. 电信号百服务(118114)、移动12580

当我们触及不到网络时,我们可以致电118114或是12580,有意思的是,通过定位,118114和12580能知道你现在所在的位置,从而为您提供周边的酒店、餐饮、鲜花、银行等位置服务,还能优先推荐和其具有合作关系的店铺。

118114和12580虽然在一定的程度上实现了主动的推送,但却增加了使用成本——顾客需要打电话向其咨询。

4. 以真实社区为基础的SNS能带来什么

(1)为用户:真实的关系,方便的服务

以真实社区为基础的SNS不仅能实现一般SNS交友、分享信息的功能,更因为其基础真实性,将有效的加强邻里互动。当然这不是本文的重点。最关键的是它能为用户带来方便。

我们看到现在很多居民小区都有便民服务墙,或者是楼道上写着“通下水道电话***”“无烟灶台电话***”,这其实就是一个信息版。以真实社区为基础的SNS将这些信息都搬到你的SNS主页上,向您精确推送您所需要的服务,您所在小区周围的餐厅、银行、酒店、公交车站、医院、家政服务等,方便您的生活。

(2)为企业:有效的曝光,精确的推送

以真实社区为基础的SNS将商家、企业的信息通过数据挖掘、精确营销的方式推送到用户主页上。比方说北京SOHO现代城的用户的页面上显示的就是SOHO旁边的餐厅、电影院、花店等信息,根据客户的使用特点,还有可能偏重推送其他方面的信息,如对年轻的女性可能推送附近商家的打折信息,对写了很多日志的用户可能推送附近书店的信息等。

(3)为SNS网站:后向收费,更多盈利

虽然表面上风风光光红红火火,但现在几乎所有的SNS网站都处于赔本赚吆喝的阶段。究其原因则是始终没有发挥互联网最大的特点——后向收费。现在的SNS收入两大来源一是广告二是游戏。我没有具体的数据说明哪者占主要。但SNS后向收费的潜力自然还亟待开发。以真实社区为基础的SNS将有效的实现后向收费——分类信息提供网站的成功足以证明。

5. 对电信运营商的启发

目前运营商在大力建设信息化小区,通过提供大量的增值服务来吸引和留住用户。对运营商来说,首先,做以真实社区为基础的SNS网站能满足其目的,能为其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其次,电信运营商有能力做这样的网站,电信有118114,移动有12580,有着丰富的愿意后向付费的商家,他们也有SNS平台,只需对其平台进行重新定位和功能改造;最后,电信运营商还能从这样的SNS中发现下一个黄金宝库。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lingxuanpku/403306

凌轩:SNS与微博客深度研究相关推荐

  1. 天翼社区与139社区的定位与服务要求—四论SNS与微博客

    中国人民做什么事情向来是蜂拥而上,比如房地产热了,大家都去炒房:股市热了,大家都去炒股.如今SNS在一夜之间也热了,于是一夜之间冒出数千家SNS网站,各个SNS网站都摩拳擦掌,想要圈住一批用户圈住一笔 ...

  2. 微博客之后有可能是“切客”

    几年前,如果你没有博客,你Out了:去年,如果你没有微博客,你也Out了.那么,2010年又会流行什么客呢?从一些大城市的流行趋势来看,微博客之后红火的可能是"切客". " ...

  3. 曹国伟:微博客将改变媒体发展形态

    9月10日至12日,2009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大连世界博览广场举行.新浪网与大连万达集团于9月11日晚9点共同主办"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新浪万达之夜.新浪财经做现场全程报道,以上图片为新浪首 ...

  4. 微博客传播特性及盈利模式分析

    以饭否等一批专业微博客网站兴起为起点,以新浪推出微博产品为市场引爆契机,现在微博客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上最为流行的产品之一.虽然诞生时间不长,在将来微博客的整个发展史上可能刚处于导入期阶段,但微博客的发 ...

  5. 收藏的博客 -- 深度学习AI框架与数学基础

    需要的数学基础: 数学课本 有了基础的<概率/统计>.<线性代数>.<微积分>知识,就可以上手深度学习的算法和实践了.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工程实践,慢慢觉得大多数时间都 ...

  6. 微博客时代来临,明星、企业借势营销

    11/23/2009 1:56:24 PM 297,166姚晨 275,799李开复 236,702微博小秘书 233,596头条新闻 229,788黄健翔 208,547李宇春 193,276俞敏洪 ...

  7. 凤凰网退出微博客领域意味着剩者为王

    今天下午有消息报道,称凤凰网将退出微博客领域(凤凰网拟放弃微博业务 开发团队已解散),看来微博客领域的竞争已经到了一个阶段,剩者为王再次被证明是对的. 我觉得在未来一两年,微博客领域将只剩下两三家微博 ...

  8. TokenGazer深度研究 | Cosmos:Staking带来投资策略多样化,代币权重集中问题凸显...

    2019年4月2日,TokenGazer发布了区块链深度研究Cosmos报告.当前TokenGazer往期的项目评级报告.深度研究报告.加密货币月报等均已收录在官方网站:www.tokengazer. ...

  9. 2021-2027年中国医疗护理行业深度研究及发展趋势报告

    [报告类型]产业研究 [报告价格]4500起 [出版时间]即时更新(交付时间约3个工作日) [发布机构]智研瞻产业研究院 [报告格式]PDF版 本报告介绍了中国医疗护理行业市场行业相关概述.中国医疗护 ...

最新文章

  1. c# namespace不能和class的name 相同
  2. 新世纪英汉词典 | 今日最佳
  3. Appium+PythonUI自动化之webdriver 的三种等待方式(强制等待、隐式等待、显示等待)
  4. 目标检测之两阶段算法--Fast R-CNN详解
  5. 好奇怪呀后面加什么标点_好奇怪,为什么开发商就不能把这款好户型打造得更完美些呢?...
  6. 四个数学软件主要特点
  7. 如何设计沉浸式游戏引导界面?你要知道的七大点
  8. Linux服务器搭建项目运行环境
  9. 深度分解服务业细分领域O2O
  10. 常用颜色对应RGB颜色图
  11. 内网渗透笔记——二层发现
  12. 王思聪麾下的HR,被刷屏了!
  13. C++实现Kingdomrush小游戏
  14. php 可以编辑treegrid,浅谈EasyUI中编辑treegrid的方法_jquery
  15. 计算机科学引论2013中文版,(完整版)计算机科学引论(2013影印版)考试重点
  16. MTK FAQ解决方案官方资料介绍(MT6765/MT6762/MT6761芯片平台)
  17. Sigmetrix.GDT.Advisor.V2.3.1.For.Creo.1.0-3.0 CETOL.v8.1.for.WILDFIRE2.0-3.0 Proe公差分析软件
  18. WPF路线图白皮书: 2015及未来
  19. 动态网页制作怎么这么难
  20. Java、JSP网上宠物服饰销售系统

热门文章

  1. html input鼠标提示,input输入框鼠标焦点提示信息
  2. 为什么要学Python爬虫?Python爬虫找工作需要做哪些准备?
  3. 开源CMS系统列表-转自Wikipedia
  4. np.linspace() 函数用法
  5. 我要通过!(PAT)
  6. 【HTML5】渐变工具
  7. 在service的方法上加@AutoWire注解
  8. 运维应该知道的Linux命令
  9. 中谷教育python精讲_中谷教育Python视频教程资源推荐
  10. 使用python转换netCDF与GeoTIF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