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在参与CSDN《新程序员》有奖征文,本次活动的地址为:《新程序员》有奖征文

文章目录

  • 从学好C语言开始
  • 稀里糊涂就进入实验室
  • 从烙铁杀手到主要程序员
  • 竞赛中的坎坷
  • 大学中我的建议
    • 1. 绩点很重要
    • 2. 从事本专业或许是你最容易的选择

聊聊我自己吧,这一路是怎么走来的。
如果你有兴趣,我讲给你听。

从学好C语言开始

2011年,刚上大学的时候,大家还是很迷茫的。特别是大一的时候,面对十几门课程的时候,完全没有想法。

也不知道哪个重要,哪个不重要。唯一的做法就是雨露均沾,学习时间平均分配。

其中有一门课程就是《C语言程序设计》,刚开始学习的时候,也是一脸懵逼。

这是啥?这有啥用?这用来干啥?

一个班四十来号人,基本上都是这个状态,面对老师的提问,一脸懵逼。

唯一与众不同的是,我们的丁同学,面对老师的提问,对答如流。

我们都惊呆了。

后来,私下沟通后,再咨询班助、老乡等学长学姐后,才逐渐了解。

  • 课程有主次,想要考研保研的,按学分排;
  • 想要毕业找好工作的,专业课优先;
  • 除了专业课之外,毕业工作的很多东西,课堂上是不会教的,那么就需要自学

从此,学习有了目标。当时的我,因为自身和家庭等因素,并不想考研,只想毕业后找个好工作,高薪的工作。

所以,我就很务实,专业课学的非常认真,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

我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这里稍微写几个当时的专业课。

  • C语言程序设计
  • C++语言程序设计
  • 线性电子线路
  • 非线性电子线路
  • 逻辑与数字电路
  • 计算机原理
  • 微机原理
  • 单片机原理
  • 信号系统

另外,别忘了数学基础

  • 高等数学
  • 线性代数
  • 数字信号处理
  • 数据结构

有些课程记得不太清了,按记忆简单写了一些。这些课程,明面上用的多的是C/C++,顶多再加上一个单片机吧。

但是,并不代表其他课程不重要。他们给你构建了软件设计的底层逻辑,让你有一个稳健扎实的基础。

这就是科班出身和非科班出身的具体差别所在。那些非科班出身的,经过培训出身的程序员,很难有这么长的一段时间给你打基础。

扯远了,回归正题。

当时认识到《C语言程序设计》的重要性的时候,课余时间就开始花时间学习。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很快就进入状态了。

课堂上面也不再是丁同学,一家独大了。我小康同学也能偶尔露把脸了。

一堂课,分两节。第一节讲理论(PPT),第二节实操,自己撸代码。

当时一个班级40个人,大约四分之一有10个人是女生。女生学号先排,男生再排。我学号14,比较靠前,所以在机房里面,我对面的电脑位置是女生。

可能是天赋不错,也可能确实有用心和花时间了,每次实操我都很快就做出来了。

但是,对面的女生就不行了。不一会就哀号连连,为什么编译报错,为什么运行不出来,老师快来帮我看看,康XX过来帮我看看。

来了来了来了,我帮你手把手看,我帮你一个一个看。我现在的女朋友就是其中一个,当时我也不晓得她啥时候看上我了,也许就是这时候吧。

咦,大家都说程序员,工科生,谈恋爱难,真的难吗?

稀里糊涂就进入实验室

当时大学期间的学习习惯和自律性,确实还不错,应该是高三的习惯顺延下去的,游戏也打的很少。

就这么学到大二的时候,几门专业课都学得比较拔尖。

然后就稀里糊涂的被当时教《电子线路》的陈老师邀请加入他组建的实验室。

应该每个学校都有少数几个这样的老师,

  • 他相对年轻,富有拼劲
  • 他要求严格,教学风格独树一帜
  • 他有目标和追求,下课不会马上回家,而是常呆实验室和或者教研室

当时被这个富有好评的老师认同,心里还是非常开心的。

也很果断答应了他几个要求:

  • 加入实验室后,要经常来实验室
  • 大学四年不能去其他实验室
  • 实验室交代的任务要坚决完成

这一个答应,直接决定了我大学后面几年的道路。

从烙铁杀手到主要程序员

毕竟我的本专业是电子信息工程,从嵌入式硬件开始,到嵌入式软件。最后软硬件通吃。

刚开始加入实验室,也是按照标准流程走

  • 原理图设计
  • PCB画板
  • 印刷、腐蚀、打孔、焊接
  • 代码编写和调试

一条龙到底,我很快就发现,我唯一的爽点在最后一步,代码编写和调试。

前面几步让我头疼万分,没有半点兴趣。

特别是焊接,老是焊不好,追求完美的我会跟它死磕到底。最后的结果,不仅是焊盘掉了,而且连烙铁都嗝屁了。

一度被陈老师戏称烙铁杀手,但因祸得福。

这也直接导致我后续工作重心的转移。直接到了最后一步,代码编写和调试。

从此我走上了人生的快车道。单片机、嵌入式、Android App等等,自学成才,逐渐成为实验室的主要程序员,一线码农。

这里又提到了一个关键词:自学

不要以为加入一个靠谱的实验室,榜上一个靠谱的老师或大神,你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不,你错了。

大概率你都要靠自学;到哪你都要靠自学;不花钱的你基本都要靠自学。

原因很简单,老师和学长学姐大概率是不会的,就算会也没时间手把手教你,能偶尔帮你回答几个问题,就很不错了。

这时候或许就有童鞋发话了,那我为啥还要待在实验室,都是自学,在宿舍,或者去图书馆,不是更加自由,不受限制。

话是没错,但是实验室有两个好处

  1. 环境和氛围,近朱者赤
  2. 资源和眼界,项目资源丰富,见多识广

所以,总而言之,有利有弊。没有绝对的好,只有相对的好。

竞赛中的坎坷

大学期间完成了不少陈老师交代的任务和项目,项目数一只手数不过来。

还发表了一篇论文,在国内的核心期刊《信号处理》。

还算不错,那时候的学弟学妹都喊我师兄~

除此之外,自己也参加了不少竞赛,那时候我参加的竞赛的也是抱有功利心。

  1. 是因为竞赛拿奖,学院有钱拿,综合素质分能加分
  2. 以后毕业找工作,简历加上一条,某某比赛省一等奖/国一等奖,那可以增色不少

功利心没有错,使人发奋上进。功利心也有错,使人蒙蔽了双眼,不遵从本心。

这就使得我在竞赛的路上并不顺畅,走了弯路。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为例,我第一次参赛选题的时候,不是问我自己喜欢哪类题目,而是问陈老师,哪类题目容易拿奖!

简直太功利!我至今想起来都懊恼不已。

当时,陈老师和实验室擅长“电源类”题目,对该类题目比较有经验。我也就从善如流,按照“电源类”题目进行准备。

但是其实“电源类”题型并不适合我,该题型偏硬件,只有简单软件辅助。难以发挥我的长处。

我适合的是“仪器类”和“控制类”。

如果我当时遵从本心,按照重在参与、玩的开心的想法参加比赛,选择“仪器类”或者“控制类”的题目,准备比赛的话。我可能会 的很开心,可能也会获得更好的名次

还有一点是不要急,心态要稳。我第二次参赛的时候,选了仪器类,这次都很稳,很顺利,做的很快也很出彩。

但是,还是被坑了。

在校内老师筛选的时候,其他基本没毛病,就一个很简单的指标有问题:峰峰值,我的峰峰值只有仪器峰峰值的一半。

我当时就蒙了,怎么可能,马上就要提交封箱了,赶紧改个代码,结果*2,然后提交封箱。

最后到了福州测评的时候,一测,其他基本没毛病,就一个很简单的指标有问题:峰峰值,我的峰峰值是仪器峰峰值的两倍。

我认真一看,又生气又懊恼。什么原因呢?

原来是输入源的问题,学院老师输入的单极性,但是题目要求和福州测评是双极性。我自己自测也是双极性。

原因是学院老师搞错了,而我因为时间紧,心态没控制住,没有追根究底,病急乱投医,结果瞎*2。

当时的我坐在测评的位置上,呆若木鸡,堪称绝望。

顺带说几个,我认为含金量比较高,值得参加的比赛

  •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 大学生蓝桥杯程序设计大赛
  • 大学生飞思卡尔智能车大赛
  • 大学生ACM程序设计大赛
  • 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大学中我的建议

发现不知不觉,已经好几千字了。

夜已深,本博文就在这里收尾吧,最后再给几个建议,给如今的在校大学生。

1. 绩点很重要

简单的说,成绩还是很重要的。

不要因为竞赛和项目,耽误了你的成绩,至少别挂科。

别听别人说的,不挂科的大学不圆满,狗屁,自欺欺人。

原因很简单:

  • 找工作的,大公司都会看你的大学成绩单
  • 考研保研的,那绩点就更不用说了

2. 从事本专业或许是你最容易的选择

本专业,我是指理工科专业,从事研发类岗位,不限软件研发、硬件研发、机械结构研发等。

大学中很多同学一开始不愿意从事本专业的开发工作。大概有一半以上的人不愿意。

因为嫌开发工作单调、嫌开发工作辛苦、嫌开发工作天天对着电脑,嫌开发工作掉头发。

所以,大四毕业找工作的时候,不少的同学想着做销售、做管培、去考公等等。

但是这些工作真的好做吗,销售真的好做吗。大家都说销售赚钱,但赚到钱的终归是少数,大多数都是炮灰。

现实中是,很多非理工类专业的人想转行到IT行业做开发。

这真的是:围墙外的人想进来,围墙里面的人想出去。

有不少同学,毕业后找工作,绕了一大圈。

突然发现,从事本专业是他最容易的选择。特别是男生。

因为是科班出身,如果有不错的绩点,再稍微修饰一下的项目经验,五千起步的开发工作(厦门城市),并不是很难。

而且工作只要对着电脑敲代码,不用到处跑,不用到处碰壁,不用风餐露宿。(同学原话)

所以,毕业半年到一年多之间的时间里,陆陆续续又有不少同学转行到软件开发里来。

所以,我给这些类似同学的建议是:不要一开始就排斥,不要一开始就否定,既然到最后都要端着碗说真香,那还不如中间多做一点尝试,深入一些尝试,结局会更好呢

本博文就聊到这,下次有时间,我们接着聊。
后面的故事更精彩。

觉得好,就一键三连呗(点赞+收藏+关注)

我的程序人生——初识代码,从学好C语言开始相关推荐

  1. 程序人生 | 谁动了我的代码?

    已经夜里十一点了,周锦峰仍端坐在办公桌前,盯着屏幕上的代码死命地挠头. 明天就要上线了,代码却依然没有完全通过.周锦峰很疑惑,明明上周五刚刚做了集中测试,当时全都没问题的,按理说这周代码的改动也不多啊 ...

  2. 20篇高质量程序人生文章分享,做开发不仅仅只有代码

    我一直觉得,我们做开发,不应该只有代码,合上公司的电脑脱离了公司的产品需求就脱离了程序,而应该结合软件的程序思维去更多的思考我们所处的生活和空间,从而指导自己面对更多的未曾见过的人与事,这可能就是我理 ...

  3. 【程序人生】一个程序员不敲代码改写专栏了,三个月收入……

    ❤️欢迎订阅专栏<程序人生>,分享职业路线,职场干货.仅前50名免费❤️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前言 哈喽,大家好,我是一条. 2021-04-24,我发布了这篇<是的,我离职了!&g ...

  4. 程序人生 - 开发程序不写代码,而是靠拼图?

    [导语]:Blockly 是 Google 开源的基于 web 的可视化程序编辑器,用户可以将一些定义好的图形块拼接在一起,用来构建应用程序. 简介 Blockly 是一个向 Web 和移动应用程序添 ...

  5. SegmentFault 技术周刊 Vol.21 - 程序人生(二):2016 这一年

    在第 18 期社区周刊<程序人生>1 中,我们汇总图灵访谈.SegmentFault 内部程序员访谈.社区开发者的编程之路和工具利器等,分享 2016 这一年里,社区开发者们的日常.其中提 ...

  6. 一名中专生的坎坷程序人生

    现在IT界流行写自传(不要嘲笑我,我是跟着潮流走.布什总统开始伊拉克战争的那句经典:Let's go).我也以我的程序人生写一写我的程序人生之路吧(各位前辈,不要扔鸡蛋),以作为自勉.虽然我还是一名c ...

  7. 程序人生路上的新阶段

    引言 不知不觉中,大学时光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二,我从大学才开始接触编程,刚接触的时候深感计算机语言的奇幻.对于Java语言的"万物皆对象",我更是十分喜欢.中国道家文化里就有&quo ...

  8. 程序人生:大学十年——林锐

    程序人生:大学十年--林锐 作者简介:林锐,男,1973年2月出生,博士.1997年在浙江大学计算机系学习时获浙江省第五届青少年英才奖(少年.学生组)一等奖.现为上海贝尔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高级研发工程 ...

  9. 【程序人生】:程序员练级攻略

    月光博客6月12日发表了< 写给新手程序员的一封信>,翻译自< An open letter to those who want to start programming>,我 ...

最新文章

  1. iovec结构体定义及使用
  2. java中的Queue队列的用法
  3. 漫步最优化二十七——二次插值法
  4. zoj 3629 Treasure Hunt IV
  5. matlab除法不对,matlab中除法的使用,错误使用 / 矩阵维度必须一致
  6. hp台式计算机u盘启动设置,hp惠普品牌机设置u盘启动教程
  7. 单模光纤最大传输距离为多少_单模光纤传输距离是多少?
  8. 新华三智慧计算联盟,集结!
  9. Excel数值函数(3):对“自动筛选”的结果求和、平均值、极值等
  10. Linux CentOS(常用命令)
  11. 安装包制作工具NSIS (NullSoft Scriptable Install System)
  12. 程序员把妹指南之电脑配置篇
  13. 昆明世博园装mysql_昆明世博园太美丽了
  14. C# 建一个Windows 服务 定时发邮件
  15. Swift基础入门知识学习(12)-枚举(列举)-讲给你懂
  16. linux服务器网卡重启后会还原,详解CentOS重启后resolv.conf被重置的解决方案
  17. 新浪微博iOS客户端架构与优化之路
  18. IBookReader初体验
  19. 债市、股市、汇市、利息四者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20. 重建 nextcloud 索引,通过非 nextcloud 客户端(手机、PC、网页端)途径放入 nextcloud 目录的文件

热门文章

  1. 阿里开源新一代单元测试 Mock 工具!
  2. 关于《Robust outlier detection based on the changing rate of directed density ratio》的阅读笔记
  3. Web前端HTML+CSS全套(1~20)
  4. AWS 中文入门开发教学 28- 链接Rout53和freenom - 设置托管区(Hosted Zone)和名字服务器(NS)
  5. win10输入法频繁自动中英文切换的问题
  6. TI Sitara系列AM4376/AM4379 ARM Cortex-A9高性能低功耗处理器设计的工业级核心板
  7. 「快学springboot」SpringBoot多环境配置文件
  8. 中兴推“小兴看看”,诠释智能家电的真谛
  9. centos6.8经典实用大全、教程
  10. python视觉识别库_机器视觉、模式识别库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