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TCP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的过程和理解

  在讲解之前先来熟悉一下TCP报文头部


  源端口、目标端口:计算机上的进程要和其他进程通信是要通过计算机端口的, 而一个计算机端口某个时刻只能被一个进程占用,所以通过指定源端口和目标 端口,就可以知道是哪两个进程需要通信。源端口、目标端口是用16位表示的, 可推算计算机的端口个数为2^16个。

  序列号:表示本报文段所发送数据的第一个字节的编号。在TCP连接中所传送的字节流的每一个字节都会按顺序编号。由于序列号由32位表示,所以每2^32个 字节,就会出现序列号回绕,再次从 0 开始。

  确认号:表示接收方期望收到发送方下一个报文段的第一个字节数据的编号。 也就是告诉发送方:我希望你(指发送方)下次发送的数据的第一个字节数据 的编号为此确认号。

  数据偏移:表示TCP报文段的首部长度,共4位,由于TCP首部包含一个长度可 变的选项部分,需要指定这个TCP报文段到底有多长。它指出 TCP 报文段的数 据起始处距离 TCP 报文段的起始处有多远。该字段的单位是32位(即4个字节为 计算单位),4位二进制最大表示15,所以数据偏移也就是TCP首部最大60字节。

  URG:表示本报文段中发送的数据是否包含紧急数据。后面的紧急指针字段(urgent pointer)只有当URG=1时才有效。

  ACK:表示是否前面确认号字段是否有效。只有当ACK=1时,前面的确认号字段才有效。 TCP规定,连接建立后,ACK必须为1,带ACK标志的TCP报文段称为确认报文段。

  PSH:提示接收端应用程序应该立即从TCP接收缓冲区中读走数据,为接收后续数据腾出空 间。如果为1,则表示对方应当立即把数据提交给上层应用,而不是缓存起来,如果应用程序 不将接收到的数据读走,就会一直停留在TCP接收缓冲区中。

  RST:如果收到一个RST=1的报文,说明与主机的连接出现了严重错误(如主机崩溃),必 须释放连接,然后再重新建立连接。或者说明上次发送给主机的数据有问题,主机拒绝响应, 带RST标志的TCP报文段称为复位报文段。

  SYN:在建立连接时使用,用来同步序号。当SYN=1,ACK=0时,表示这是一个请求建立连 接的报文段;当SYN=1,ACK=1时,表示对方同意建立连接。SYN=1,说明这是一个请求 建立连接或同意建立连接的报文。只有在前两次握手中SYN才置为1,带SYN标志的TCP报文 段称为同步报文段。

  FIN:表示通知对方本端要关闭连接了,标记数据是否发送完毕。如果FIN=1,即告诉对方: “我的数据已经发送完毕,你可以释放连接了”,带FIN标志的TCP报文段称为结束报文段。

三次握手过程


  1.第一次握手:客户机将标志位SYN置为1,随机产生一个值seq=x,并将该数据包发送给服务器,客户机进入SYN_SENT状态,等待服务器确认。

  2.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数据包后,由标志位SYN=1知道客户机请求建立连接,服务器将标志位SYN和ACK都置为1,ack=x+1,随机产生一个值seq=y,并将该数据包发送给客户机以确认连接请求,服务器进入SYN_RCVD状态。

  3.第三次握手:客户机收到确认后,检查ack是否为x+1,ACK是否为1,如果正确则将标志位ACK置为1,ack=y+1,并将该数据包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检查ack是否为K+1,ACK是否为1,如果正确则连接建立成功,客户机和服务器进入ESTABLISHED状态,完成三次握手,随后客户机与Se服务器之间可以开始传输数据了。

四次挥手


  1.第一次挥手:客户机发送一个FIN,用来关闭客户机到服务器的数据传送,客户机进入FIN_WAIT_1状态。

  2.第二次挥手:服务器收到FIN后,发送一个ACK给客户机,确认序号为收到序号+1,则服务器进入CLOSE_WAIT状态。

  3.第三次挥手:服务器发送一个FIN,用来关闭服务器到客户机的数据传送,服务器进入LAST_ACK状态。

  4.第四次挥手:客户机收到FIN后,客户机进入TIME_WAIT状态,接着发送一个ACK给服务器,确认序号为收到序号+1,服务器进入CLOSED状态,完成四次挥手。

  注意:TCP连接时全双工的,每个方向都必须要单独进行关闭。这一原则是当一方完成数据发送任务后,发送一个FIN来终止本方向的连接,收到一个FIN只是意味着发送方向上没有数据流动了,即不会再收到数据了,但是在这个TCP连接上仍然能够发送数据,直到另一方向也发送了FIN,这个循环才会终止。首先进行关闭的一方将执行主动关闭,而另一方则执行被动关闭。

简述TCP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的过程和理解相关推荐

  1. 清楚了解TCP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的过程中各标志的含义

    本次内容:首先要了解什么是三次握手四次挥手,以及为什么是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并且观察TCP协议中各标志,并说明. 构建合适的拓扑结构:搭建出客户端(client)-服务器(server) 配置好基本的 ...

  2. 简述TCP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为了准确无误地把数据送达目标处,TCP 协议采用了三次握手策略. 1.1 TCP三次握手漫画图解 如下图所示,下面的两个机器人通过 3 次握手确定了对方能正确接收和发送消息(图片来源:<图解 H ...

  3. TCP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超级易理解

    文章目录 前言 一.TCP/IP 协议族 二.TCP的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三次握手 四次挥手 三.常见面试题 拓展 前言 大佬的思想,小猿只是总结搬运工. 一.TCP/IP 协议族 在互联网使用的各种协 ...

  4. TCP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的过程及原因

    一.TCP的连接建立--三次握手 1.最初两端的TCP进程都处于CLOSED(关闭)状态.A主动打开连接,B被动打开连接 2.B的TCP**服务器进程创建传输控制块TCB(Transmission C ...

  5. 硬不硬你说了算!近 40 张图解被问千百遍的 TCP 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面试题

    来自:小林coding 每日一句英语学习,每天进步一点点: 前言 不管面试 Java .C/C++.Python 等开发岗位, TCP 的知识点可以说是的必问的了. 任 TCP 虐我千百遍,我仍待 T ...

  6. 握手失败_拜托了,看完这篇别再问我什么是TCP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TCP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的问题在面试中是最为常见的考点之一.很多读者都知道三次和四次,但是如果问深入一点,他们往往都无法作出准确回答. 三次握手如何建立连接? 三次握手建立链接 从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到, ...

  7. TCP 三次握手 和 四次挥手

    概述 我们都知道 TCP 是 可靠的数据传输协议,UDP是不可靠传输,那么TCP它是怎么保证可靠传输的呢?那我们就不得不提 TCP 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三次握手 下图为三次握手的流程图 下面通过我 ...

  8. TCP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的过程?

    TCP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的过程? 如下2幅图 如下2幅图

  9. 网络协议-网络分层、TCP/UDP、TCP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网络的五层划分是什么? 应用层,常见协议:HTTP.FTP 传输层,常见协议:TCP.UDP 网络层,常见协议:IP 链路层 物理层 TCP 和 UDP 的区别是什么 TCP/UDP 都属于传输层的协 ...

最新文章

  1. 怎样才可以过大学英语六级啊,有没有好点的方法?【转载】
  2. 聊聊技术写作的个人体会
  3. 用matlab交互式的选取图像特定区域数据
  4. [算法系列之二十六]字符串匹配之KMP算法
  5. 显著性目标检测matlab代码_显著性目标检测代码全汇总!(包含2D、3D、4D以及Video)...
  6. java解析vue对象数组,Java数组
  7. leetcode53. 最大子序和详解——pygo
  8. stage java_Stage 1 - Course 1 - JAVA基础知识
  9. 使用UnityShader实现2D流光效果
  10. 为何国内“程序员”是秃头代名词?来看看国外程序员的一天
  11. 学号20189220余超 2018-2019-2 《密码与安全新技术专题》第七周作业
  12. PostgreSQL远程数据库连接 PostgreSQL pg_hba.conf 文件简析
  13. 怎样做个微信图文链接广告宣传活动?
  14. 在计算机网络中 使用术语 来表示,计算机一级填空题复习资料
  15. CSDN文章,知乎回答等网页保存为PDF文件
  16. 算法导论-动态规划-钢条切割问题
  17. 2021ccpc桂林小结
  18. 一文讲透需求管理(方法+模型工具)
  19. oracle 10g rac 配置物理dataguard系列4,配置 Oracle 10g RAC primary + RAC physical standby dataguard...
  20. Mac备忘录无法同步

热门文章

  1. memmove函数以及memmove模拟实现
  2. C#体育彩票选号器案例
  3. 接着首发!2023全国1卷数学压轴题解析
  4. 华为mpls vpn跨域C-1方案配置案例
  5. keytool使用大全:p12(PKCS12)和jks互相转换等
  6. 用Visual C#获取系统信息四法
  7. No qualifying bean of type ‘java.lang.String‘ available: expected at least 1 bean which qualifies
  8. 为什么要写博文,如何写博文
  9. VUE值$refs的使用
  10. 国内互联网可用时间服务器地址(NTP时间服务器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