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routing)是指分组从源到目的地时,决定端到端路径的网络范围的进程[1]  。路由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第三层——网络层的数据包转发设备。路由器通过转发数据包来实现网络互连。虽然路由器可以支持多种协议(如TCP/IP、IPX/SPX、AppleTalk等协议),但是在我国绝大多数路由器运行TCP/IP协议。路由器通常连接两个或多个由IP子网或点到点协议标识的逻辑端口,至少拥有1个物理端口。路由器根据收到数据包中的网络层地址以及路由器内部维护的路由表决定输出端口以及下一跳地址,并且重写链路层数据包头实现转发数据包。路由器通过动态维护路由表来反映当前的网络拓扑,并通过网络上其他路由器交换路由和链路信息来维护路由表。

路由器是一种典型的网络层设备。它在两个局域网之间按帧传输数据,在OSI/RM之中被称之为中介系统,完成网络层责在两个局域网的网络层间按帧传输数据,转发帧时需要改变帧中的地址。它在OSI/RM中的位置如图1所示。

一、原理与作用

路由器(Router)是用于连接多个逻辑上分开的网络,所谓逻辑网络是代表一个单独的网络或者一个子网。当数据从一个子网传输到另一个子网时,可通过路由器来完成。因此,路由器具有判断网络地址和选择路径的功能,它能在多网络互联环境中,建立灵活的连接,可用完全不同的数据分组和介质访问方法连接各种子网,路由器只接受源站或其他路由器的信息,属网络层的一种互联设备。它不关心各子网使用的硬件设备,但要求运行与网络层协议相一致的软件。路由器分本地路由器和远程路由器是用业连接网络传输介质的,如光纤、同轴电缆、双绞线;远程路由器是用业连接远程传输介质,并要求相应的设备,如电话线要配调制解调器,无线要通过无线接收机、发射机。

一般说来,异种网络互联与多个子网互联都应采用路由器来完成。

路由器的主要工作就是为经过路由器的每个数据帧寻找一条最佳传输路径,并将该数据有效地传送到目的站点。由此可见,选择最佳路径的策略即路由算法是路由器的关键所在。为了完成这项工作,在路由器中保存着各种传输路径的相关数据――路径表(RoutingTable),供路由选择时使用。路径表中保存着子网的标志信息、网上路由器的个数和下一个路由器的名字等内容。路径表可以是由系统管理员固定设置好的,也可以由系统动态修改,可以由路由器自动调整,也可以由主机控制。

1.静态路径表

由系统管理员事先设置好固定的路径表称之为静态(Static)路径表,一般是在系统安装时就根据网络的配置情况预先设定的,它不会随未来网络结构的改变而改变。

2.支态路径表

动态(Dynamic)路径表是路由器根据网络系统的运行情况而自动调整的路径表。路由器根据路由选择协议(RoutingProtocol)提供的功能,自动学习和记忆网络运行情况,在需要时自动计算数据传输的最佳路径。

二、路由器的优缺点

1.优点

适用于大规模的网络;

复杂的网络拓扑结构,负载共享和最优路径;

能更好地处理多媒体;

安全性高;

隔离不需要的通信量;

节省局域网的频宽;

减少主机负担。

2.缺点

它不支持非路由协议;

安装复杂;

价格高。

三、路由器的功能

(1)在网络间载获发送到远地网段的报文,起转发的作用。

(2)选择最合理的路由,引导通信。为了实现这一功能,路由器要按照某种路由通信协议,查找路由表。路由表中列出整个互联网络中包含的各个节点,以及节点间的路径情况和与它们相联系的传输费用。如果到特定的节点有一条以上路径,则基于预先确定的准则选择最优(最经济)的路径。由于各种网络段和其相互连接情况可能发生变化,因此路由情况的信息需要及时更新,这是由所使用的路由信息协议规定的定时更新或者按变化情况更新来完成。网络中的每个路由器按照这一规则动态地更新它所保持的路由表,以便保持有效的路由信息。

(3)路由器在转发报文的过程中,为了便于在网络间传送报文按照预定的规则把大的数据包分解成适当大小的数据包,到达目的地后再把分解的数据包包装成原有形式。

(4)多协议的路由器可以连接使用不同通信协议的网络段,作为不同通信协议网络段通信连接的平台。

(5)路由器的主要任务是把通信引导到目的地网络,然后到达特定的节点站地址。后一个功能是通过网络地址分解完成的。例如,把网络地址部分的分配指定成网络、子网和区域的一组节点,其余的用来指明子网中的特别站。分层寻址允许路由器对有很多个节站的网络存储导址信息。

在广域网范围内的路由器按其转发报文的性能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中间节点路由器和边界路由器。尽管在不断改进的各种路由协议中,对这两类路由器所使用的名称可能有很大的差别,但所发挥的作用却是一样的。

中间节点路由器在网络中传输时,提供报文的存储和转发。同时根据当前的路由表所保持的路由信息情况,选择最好的路径传送报文。由多个互连的LAN组成的公司或企业网络一侧和外界广域网相连接的路由器,就是这个企业网络的连界路由器。它从外部广域网收集向本企业网络寻址的信息,转发到企业网络中有关的网络段;另一方面集中企业网络中各个LAN段向外部广域网发送的报文,对相关的报文确定最好的传输路径。

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路由器工作原理。

例:工作站A需要向工作站B传送信息(并假定工作站B的IP地址为120.0.5),它们之间需要通过多个路由器的接力传递,路由器的分布如图2所示。

其工作原理如下:

(1)工作站A将工作站B的地址120.0.5连同数据信息以数据帧的形式发送给路由器1。

(2)路由器1收到工作站A的数据帧后,先从报头中取出地址120.0.5,并根据路径表计算出发往工作站B的最佳路径:R1-R2-R5-B;并将数据帧发往路由器2。

(3)路由器2重复路由器1的工作,并将数据帧转发给路由器5。

(4)路由器5同样取出目的地址,发现120.0.5就在该路由器所连接的网段上,于是将该数据帧直接交给工作站B。

(5)工作站B收到工作站A的数据帧,一次通信过程宣告结束。

事实上,路由器除了这一功能外,还具有网络流量控制功能。有的路由器仅支持单一协议,但大部分路由器可以支持多种协议的传输,即多协议路由器。由于每一种协议都有自己的规则,要在一个路由器中完成多种协议的算法,势必会降低路由器的性能。因此,我们以为,支持多协议的路由器性能相对较低。用户购买路由器时,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需要的网络协议的路由器。

近年来出现了交换路由器产品,从本质上来说它不是什么新技术,而是为了提高通信能力,把交换机的原理组合到路由器中,使数据传输能力更快、更好。

交换(switching)是按照通信两端传输信息的需要,用人工或设备自动完成的方法,把要传输的信息送到符合要求的相应路由上的技术的统称。交换机根据工作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广域网交换机和局域网交换机。广域的交换机(switch)就是一种在通信系统中完成信息交换功能的设备,它应用在数据链路层。交换机有多个端口,每个端口都具有桥接功能,可以连接一个局域网或一台高性能服务器或工作站。实际上,交换机有时被称为多端口网桥。[1] 
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交换概念的提出改进了共享工作模式。而HUB集线器就是一种物理层共享设备,HUB本身不能识别MAC 地址和IP地址,当同一局域网内的A主机给B主机传输数据时,数据包在以HUB为架构的网络上是以广播方式传输的,由每一台终端通过验证数据报头的MAC地址来确定是否接收。也就是说,在这种工作方式下,同一时刻网络上只能传输一组数据帧的通讯,如果发生碰撞还得重试。这种方式就是共享网络带宽。通俗的说,普通交换机是不带管理功能的,一根进线,其他接口接到电脑上就可以了。[1] 
在今天,交换机以更多的却是以应用需求为导向,在选择方案和产品时用户还非常关心如何有效保证投资收益。在用户提出需求后,由系统集成商或厂商来为其需求来提供相应的服务,然后再去选择相应的技术。这点是在网络方面表现尤其明显,广大用户,不论是重点行业用户还是一般的企业用户,在应用IT技术方面更加明智,也更加稳健。此外,宽带的广泛应用、大容量视频文件的不断涌现等等都对网络传输的中枢--交换机的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1] 
据《2013-2018年中国交换机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中显示:随着网络的发展从技术驱动应用,转为从应用选择技术;网络的融合也从理论走向实践;网络的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交换网络的智能化提供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网络将在综合应用、速度和覆盖范围等方面继续发展。
交换机工作于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交换机内部的CPU会在每个端口成功连接时,通过将MAC地址和端口对应,形成一张MAC表。在今后的通讯中,发往该MAC地址的数据包将仅送往其对应的端口,而不是所有的端口。因此,交换机可用于划分数据链路层广播,即冲突域;但它不能划分网络层广播,即广播域
交换机拥有一条很高带宽的背部总线和内部交换矩阵。交换机的所有的端口都挂接在这条背部总线上,控制电路收到数据包以后,处理端口会查找内存中的地址对照表以确定目的MAC(网卡的硬件地址)的NIC(网卡)挂接在哪个端口上,通过内部交换矩阵迅速将数据包传送到目的端口,目的MAC若不存在,广播到所有的端口,接收端口回应后交换机会“学习”新的MAC地址,并把它添加入内部MAC地址表中。使用交换机也可以把网络“分段”,通过对照IP地址表,交换机只允许必要的网络流量通过交换机。通过交换机的过滤和转发,可以有效的减少冲突域,但它不能划分网络层广播,即广播域。

端口

交换机在同一时刻可进行多个端口对之间的数据传输。每一端口都可视为独立的物理网段(注:非IP网段),连接在其上的网络设备独自享有全部的带宽,无须同其他设备竞争使用。当节点A向节点D发送数据时,节点B可同时向节点C发送数据,而且这两个传输都享有网络的全部带宽,都有着自己的虚拟连接。假使这里使用的是10Mbps的以太网交换机,那么该交换机这时的总流通量就等于2×10Mbps=20Mbps,而使用10Mbps的共享式HUB时,一个HUB的总流通量也不会超出10Mbps。总之,交换机是一种基于MAC地址识别,能完成封装转发数据帧功能的网络设备。交换机可以“学习”MAC地址,并把其存放在内部地址表中,通过在数据帧的始发者和目标接收者之间建立临时的交换路径,使数据帧直接由源地址到达目的地址。

传输

交换机的传输模式有全双工,半双工,全双工/半双工自适应
交换机的全双工是指交换机在发送数据的同时也能够接收数据,两者同步进行,这好像我们平时打电话一样,说话的同时也能够听到对方的声音。交换机都支持全双工。全双工的好处在于迟延小,速度快。
提到全双工,就不能不提与之密切对应的另一个概念,那就是“半双工”,所谓半双工就是指一个时间段内只有一个动作发生,举个简单例子,一条窄窄的马路,同时只能有一辆车通过,当有两辆车对开,这种情况下就只能一辆先过,等到头儿后另一辆再开,这个例子就形象的说明了半双工的原理。早期的对讲机、以及早期集线器等设备都是实行半双工的产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半双工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zhanglong68/p/6528880.html

路由器原理及作用以及交换机相关推荐

  1. 【转载】路由器的原理与作用

    路由器是一种典型的网络层设备.它是两个局域网之间接帧传输数据,在OSI/RM之中被称之为中介系统,完成网络层中继或第三层中继的任务.路由器负责在两个局域网的网络层间接帧传输数据,转发帧时需要改变帧中的 ...

  2. 网络基础 — 路由器的原理和作用

    路由器的原理和作用 路由器的原理 基本概念: 路由器是用于连接多个逻辑上分开的网络,所谓逻辑网络是代表一个单独的网络或者一个子网路由器是一种典型的网络层设备.它 在两个局域网之间按帧传输数据,在OSI ...

  3. 路由器的原理与作用 及简单静态路由配置小白看了都秒懂(华为路由器)

    路由器(华为) 一.路由器的原理与作用 1.路由表的形成 2.静态路由表 3.动态路由 二.路由器的优点与缺点 1.优点 2.缺点 三.路由器的功能 1.选路功能 2.网络互联 3.数据处理 4.网络 ...

  4. 中继器,集线器,交换机,网桥,网关,路由器的功能作用及区别

    中继器,集线器,交换机,网桥,网关,路由器的功能作用及区别 两台计算机连接:两台电脑通过两块网卡构成"双机互连",两块网卡之间一般是由非屏蔽双绞线来充当信号线的.由于双绞线在传输信 ...

  5. 计算机网络路由选择协议,IP路由选择协议原理和作用

    IP路由选择协议原理和作用 (2008-10-20 19:26:17) 标签: 杂谈 IP路由选择 如果目的主机与源主机直接相连或都在一个共享网络上,那就直接把包发送到目的主机, 如果不是,那把ip数 ...

  6. 到底什么是 路由器(router)、交换机(switch)

    路由器,是连接因特网中各局域网.广域网的设备.它工作再OSI参考模型中的网络层,它的操作对向为数据包,在收到数据包之后,它会根据路由器中存在的路由表找到最佳的路径,实现数据包的转发. 工作过程:从接收 ...

  7. Tracert 命令的原理与作用

    1. Tracert 命令的原理与作用 Tracert命令诊断实用程序通过向目标计算机发送具有不同生存时间的ICMP数据包,来确定至目标计算机的路由,也就是说用来跟踪一个消息从一台计算机到另一台计算机 ...

  8. 网络技术——路由器原理与测试

    网络技术--路由器原理与测试 下列练习项目实验搭建详细过程配置与说明 练习1:实现静态路由传输协议 练习2:实现默认路由传输协议 a.开启远程登录控制路由器 1.路由器 1.1.路由器工作原理 1.2 ...

  9. nbtstat命令linux_NBTSTAT和Tracert_命令的原理与作用

    NBTSTAT 和 Tracert_ 命令的原理与作用 1. Tracert 命令的原理与作用 Tracert 命令诊断实用程序通过向目标计算机发送具有不同生存时间的 ICMP 数据包, 来确定至目标 ...

最新文章

  1. 《精通移动app测试实战:技术、工具和案例》图书目录
  2. boost::weak_ptr相关的测试程序
  3. 1.QT中播放视频,录音程序的编写
  4. aix么把占用的端口释放掉_AIX 环境下Telnet返回提示所有端口已经被占用,处理方法...
  5. IDEA背景颜色及背景图片设置
  6. access查询女教师所有的信息_access数据综合查询
  7. JDK1.8优雅的集合排序(集合的排序)
  8. Word限制编辑忘记密码怎么解锁
  9. 毕设——基于SpringBoot的电影荐评系统
  10. antd4.0中Form使用initialValue
  11. 舞蹈链算法与数独求解
  12. autocad application 版本
  13. 总体和个体,样本和样本值
  14. 架构基本概念和架构本质
  15. 解决git clone提示Permission denied publickey 问题
  16. 【Canvas】js如何设置canvas绕图形中心旋转
  17. 软件设计的不同模型:瀑布式、快速原型法以及迭代式
  18. 基于PHP的协同办公系统设计
  19. 快手直播如何引流?快手直播引流怎么做?快手直播推广如何精准吸粉?​
  20. VBA实战(11) - 工作表(Sheet) 操作汇总

热门文章

  1. Android测试分析3
  2. 在VS中巧用文件系统来发布网站
  3. WinAPI: midiOutGetNumDevs - 获取 MIDI 输出设备的数目
  4. 我是怎么通过技术白手起家创业 续2
  5. VMware vSphere@cloudstack基本功能测试报告
  6. 【Python学习系列二十三】Scikit_Learn库降维方法(矩阵分解)-PCAFA
  7. 【正一专栏】我的高考作文——在广州的乡下生活
  8. 离线轻量级大数据平台Spark之MLib机器学习库Word2Vec实例
  9. Elasticsearch 2.0以上版本根据条件批量删除Java如何实现
  10. Python 入门篇-用Notepad++编写出第一个python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