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公众号黑智

概要:在北美的四大AI巨头公司中,李开复的总结是:Google有大牛优势;Facebook做得更深,但没有平台化意识;微软在试着聚拢自己的实力;“四大AI公司中,有3家不认为亚马逊是AI公司,但其实亚马逊是做得非常厉害的”。

在过去的一个月中,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在北美跑了一圈。他见了不少投资人,访问美国的几大AI巨头公司,了解它们在做什么,也和深度学习的三位大牛Hinton,LeCun,Bengio进行了交流。12月11日,李开复以“预见2018”进行了主题分享,向黑智等媒体,总结了他的北美见闻和心得。

李开复说,人工智能发展大概有四波浪潮:互联网AI化、商业AI化、实体世界感知AI化,以及全自动AI化。它们同时发生、没有先后顺序,但是,都会给未来经济带来巨大的商机。

在北美的四大AI巨头公司中,李开复的总结是:Google有大牛优势;Facebook做得更深,但没有平台化意识;微软在试着聚拢自己的实力;“四大AI公司中,有3家不认为亚马逊是AI公司,但其实亚马逊是做得非常厉害的”。

人工智能的热潮带动了投资的热度,李开复也认为,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AI项目确实贵了”,泡沫是存在的,而到了明年年底左右,会有一批公司倒掉。

此外,李开复还分享了美国AI的发展状态、中美的差距,以及创新工场在AI领域的布局。

以下为李开复的演讲内容:

人工智能的四波浪潮

AI有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暂且不做讨论,因为现在没有基础。弱人工智能即针对某一个领域用大量的数据、做出比人更强大的判断,这件事情正在发生,它会创造巨大的价值。据普华永道推测的人工智能带来的价值,最保守的财务领域,人工智能也将在2030年为中国带来20%左右的GDP增长。

创新工场分析认为,人工智能有4波浪潮。之所以称之为浪潮是因为它们同时发生、没有先后顺序,并且都会带来巨大的商机。第一波是互联网AI化、第二波是商业AI化、第三波是实体世界感知AI化,最后是全自动AI化。

“互联网AI化”是以数据作为能源和燃料的,数据越多,发展就越快。人类有史以来,结构化标志的数据最多的就是互联网,因此现在的七大巨头都聚集在互联网领域。它们在过去20年中,累积了大量的数据,也形成了这样一个闭环:推动AI的发展→更好的挖掘数据→AI发展的更好→雇更多人→收集更多的数据。

比如说,每次我们在百度、在朋友圈打开一篇文章,在淘宝购买产品,每个行为都被捕捉和标注。我们发现淘宝广告、今日头条的推送越来越精准,这都是AI发挥的作用。现在这个领域创业已经很难创了,现在你在这个领域创业做新APP要靠流量,因此你将很难成为AI公司。但已有的流量公司要转AI却很容易,譬如今日头条、快手。

第二波AI浪潮是“商业智能化”。除了BAT、互联网公司,还有谁有数据?一些非互联网公司(医院、物流公司)。它们因为商业模式的原因,累积了一套数据,这些数据足够大,激活后也会在商业流程产生价值。让已有的数据产生价值,并进入商业,做得最好的肯定是金融。在这个领域,创新工场投资了追一科技。

第一、第二波的AI浪潮,是把已有的数据开发出来赚钱;第三波AI浪潮“实体世界感知AI化”则是先收集数据然后产生价值,比如安防。购物中心的摄像头就是把真实的世界捕捉起来,用这些数据产生有价值的应用。

创新工场的OMO,线上线下融合,就是通过传感器的普及,将世界整个数字化。这方面我们投了Face++、小鱼在家、OMO典型的无人商店,还有AI玩具等。

第四波“全自动AI化”不仅要采集数据,AI还要“动”起来,譬如科幻片的机器人、无人驾驶。硬件的发展比软件要慢很多,因此它不会很快发展起来。

现在全世界都相信,无人驾驶时代终将到来,虽然现在还未发生。我们也非常看好它,但我们关注更多的可能不是技术,而是社会将如何接受它、法律、理赔等等问题如何解决。在这个领域我们投了三个公司,方向都不同。我们深信,AI一定是在采集大量的数据基础上,实现技术迭代。我们投的公司都是快速上路采集数据的公司,比如说驭势科技现在在做景区、机场等环境下低速的无人驾驶,“跑”起来,采集数据。

而这四波AI浪潮累计起来,对人类的价值将是巨大的。

AI应用的条件

AI的应用需要五个条件:海量数据、客观标注、单一领域、超大计算量、顶尖的工程师。

AI不能跨领域,大的计算量还需要很厉害的人去调整数据。因此无论是做科研,还是做一个应用型公司,都要解决这几个问题。

AI目前最大的挑战,一个是平台化,另外一个就是GPU的性能。

美国的AI状态

过去5周里,我去美国跑了一圈,见了一些投资人,Google、Facebook等互联网巨头,也和深度学习的三位巨头Hinton、LeCun、Bengio进行了交流,了解了一下美国的AI状态。现在就分享一下我的见闻。

在美国,我看到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美国AI工业界,普遍认为AI有巨大的价值——机会巨大、价值巨大、责任也巨大。责任巨大是因为AI未来面临很多挑战,譬如安全、隐私以及AI带来的失业问题。关于AI毁灭人类的言论,我认为绝对过激了。但是,有意思的是,美国几大巨头只讲人类未来非常美好,仿佛AI只有好的一面,没有坏的一面。譬如他们说,AI只有取代一些工作,人类经济才可以增长,而不认为存在失业问题。

现在美国的AI公司只想开开心心地挣钱,不想承担舆论的指责。

美国有四大AI公司。其中三家(Google、Facebook、Microsoft)并不认为亚马逊是AI公司,但事实上亚马逊做得非常厉害。微软在试着聚拢它的实力,但AI做得最好的是Google。现在的共识是,如果说全世界有100个AI高手,那么至少有一半在Google。谷歌有Jeff Dean,有李飞飞。谷歌做AI的三个部门(Google大脑、Google云、DeepMind)是在合作加竞争的状态下往前冲,但彼此因为商业利益、研究基础的不同,往前冲的规则又不太一样。在这个基础上,它们可以做相对不用恪守谷歌传统规则、价值观的一些事情,但不是说它会做坏事。大家对谷歌的实践能力、力量以及特别巨头的数量,都非常尊重、甚至畏惧。

Facebook的深度研究非常精彩。Facebook不仅有AI研究部门,还有AI产品部门。这两大部门都在做顶尖研究,同时快速推广研究在Facebook的使用。但Facebook没有平台的策略。平台Google是最强的,Facebook却好像没有特别大的平台意识。

总体来说,这几家公司各有优势。在大牛方面Google是领先的,Facebook则做得很深。

此外我还见了三位AI大牛,他们对未来AI再上一个台阶的乐观超过我们的想象。AI再上一个台阶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严格看待今天AI的能力,其实大部分还在做判断、识别、预测、分类这样的决策,但人的智慧则是在思维、逻辑、对话、理解、交流上特别重要。其实我们很多现在的AI应用都跳过了这些,我们眼睛能看到什么东西,弄起来再说,而并没有很深地去想:我要从这个地方开车到那个地方,我要策划各种东西,我碰到什么状态怎么反应,那个人的计划什么,发生什么事我应该怎么样……这一整套更深的思维,而不是“判断是什么”,然后“怎么做”。而这三位大牛,则在很多场合中,对其抱有乐观的态度。

这其中的原因,可能一方面代表着深度学习已经足够成熟、可以让业界发挥它的工程力量,让它产品化、工业化、市场化;另一方面,由于学校研究机构没有企业那么多机器,数据量也不足,那就不搞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此外,我体会到,他们三个人最重要的意思是,要突破人工智能,不能纠缠于“面前的东西是猫还是狗”这样的问题,我们需要更深层的智慧。他们怀着一定的责任感,想要继续把技术推到更高的层次。

而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分水岭。这里有三部分。把已有的技术产品化,BAT这类公司都会去做。第二批人在研究如何让深度学习更好,譬如用增强学习、迁移学习,可以在更少的数据量的基础上,判断得更精确,能够实现机器的自我学习等等,在已有的基础上一小步一小步地推进。这其中的大部分工作是在科研界进行。第三部分就是我们真的要思考人类的智慧是怎么来的,怎么能够继续做下一个深度学习。

从历史角度来说,我们应该庆幸,人工智能能够百花齐放,进入各种领域。如果问过去50年,人工智能哪方面的价值最大?那我认为,深度学习占了50%。那么下个阶段,我们是不是能继续研发,将人工智能带进更接近人类智能的状态?

中国VS美国的实力差距

下面我想讲一下中美在AI方面的差距。其中在AI人才方面,中美差距很大。这一方面有的人会感到绝望,但目前中国的学术水平在不断上升。我们也在跟教育部、高校沟通,培养更多的年轻的AI工程师。

另一方面,中国相比美国,有更大量的数据。我国的移动互联网、共享单车、移动支付……这些新业务产生巨大的数据,可以推动做出更好的AI。因为AI吃数据,大量的数据推动很棒的技术。未来创业速度更快、产生数据更快,应用AI机会更多,AI也成为了投资风口。

最后一点是政府推动AI发展。我国在2013年人工智能发展规则上,清晰描述在2020年要跟上全球AI技术应用、2030年要成为全球主要的AI创新中心。无论是双创带来八千家孵化器或高铁在6年成为全球最大的高铁国家,中国的执行力非常强。在十九大演讲中,人工智能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我们非常看好中国AI的发展,但肯定存在AI泡沫。

美国也有白皮书,但是谈更多需要思考的问题,问题放在桌面上,而不是当作一个任务实现。

虽然中国的政策、数据很先进,但美国的科技还是领先。因此,我们希望可以连接中美,把看到有希望的技术带回来。

创新工场3.0:VC+AI

创新工场成立于2009年,至今已经8年了。2009年正好处于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交界口,我们坚决认为科技创业的力量刚刚开始,因此我们成为了看互联网VC,后来越来越多的公司参与进来。我们也逐渐在上海、硅谷、深圳创办了办公室,还成立了人工智能工程院。

8年来,创新工场投资的轮次和金额差别很大,但我们的本质出发点没有变——我们要成为最懂技术的投资人、为创业者提供最棒的服务。最初创新工场投了很多天使轮,后来逐年越来越少,目前天使轮只占小部分投资,主要投资A、B轮,做早中期投资。

此外,我们的投资方向与过去也有所调整,调整的主要原因是我们要发挥出我们的技术优势发挥,更好的布局赛道,用更好的方法,帮助帮助创业者成长。目前,创新工场管理资金规模已经超过百亿规模。

创新工场的优势是我们能更好的预测趋势、在蓝海成为红海之前,重点投资。在2016年人工智能浪潮之前,在一点不热2012年我们就投了项目、2014年投最多。因此进去的足够早,我们当时投的项目回报非常好。为了扩大影响,我们还桥架中美以及建更大的场地。

在AI领域我们有很懂技术的投资队伍、提前布局AI赛道。我们还建立了AI工程院,做商业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做AI+项目,帮助创新工场判断项目、判断AI。此外,我们做全世界人工智能的竞赛、教育,帮助推动AI的产业。我们在美国办了顶级科学家的交流会,在美国做了很多的投资案子。

目前创新工场的每一个领域都有投资负责人,Peter加入领导黑科技团队、美国合伙人主要是引导机器人团队、我和汪华主要看无人驾驶、郎春晖负责金融。目前,我们主要看现阶段3到5年成熟的技术,10年之后的技术我们非常谨慎的投资。譬如自然语言理解。很多人都说说自然语言理解突破了,现在我告诉大家目前多领域、人类1/10人类自然语言理解离我们很遥远。

创新工场在践行VC+AI的概念。我们相信AI会让世界更美好,我们也愿意分享AI所带来的机会、挑战。

Q&A:

问:现在很多投资人觉得AI项目估值都太高了,那你认为,当下的AI有泡沫吗?

李开复:AI项目确实贵了,中国的项目是硅谷的一倍,AI项目是硅谷的一倍,我们说真实的AI,不谈忽悠,忽悠可能一文不值。硅谷是东岸、加拿大的一倍,确实单个AI项目估值很高。是不是估值比硅谷贵一倍就不合理?其实不是,也看领域。但是整体高一倍确实有点过高。

AI项目(融资热)是今年上半年开始的,融资差不多够18个月花,明年底估计有一批公司倒掉。

问:你如何看待中国缺少顶尖AI技术人才,因此很难出现原创性的技术创新这个问题?

李开复:我们把AI分为三类:一是做操作、但不懂细节就可以实现的AI,这类中美是一样;二是能够在现有理论基础上做一些延伸,譬如把深度学习做一些算法,这方面美国领先一些,但中国成长也很快,可能两三年就可以赶上了;三是突破式地做前人不可想象的东西这样的人,中国和美国特别巨大。除非教育的进步,否则这个落差很难追赶。

但也不用太担心,这一类顶级学者都是为了分享知识而生存,他们发明了东西就很快的发出论文,这种快速迭代的这种突破性的理论专家乐于分享。因此,即便这一类人在中国是较少,也不太特别影响我们AI产业界。

未来智能实验室致力于研究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未来发展趋势,观察评估人工智能发展水平,由互联网进化论作者,计算机博士刘锋与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石勇、刘颖教授创建。

未来智能实验室的主要工作包括:建立AI智能系统智商评测体系,开展世界人工智能智商评测;开展互联网(城市)云脑研究计划,构建互联网(城市)云脑技术和企业图谱,为提升企业,行业与城市的智能水平服务。

  如果您对实验室的研究感兴趣,欢迎支持和加入我们。扫描以下二维码或点击本文左下角“阅读原文”

李开复:明年会有一批AI公司倒闭相关推荐

  1. 李开复对话Yoshua Bengio:AI技术的下一个突破

    7月23日,在SGInnovate主办的"深度科技(Deep Tech)造福人类"活动上,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与Element AI联合创始人Yoshua Bengio进行 ...

  2. DNSPod十问李开复:为什么我们对AI既期待又害怕?

    李开复博士,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院长.2009 年创立创新工场,2016 年秋季创办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此前担任过谷歌中国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微软全球副总裁,苹 ...

  3. 创新工场李开复看2018趋势:AI项目估值中国是硅谷一倍,明年一批公司会倒掉

    过去5周,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在北美转了一圈,目的是了解美国AI的发展现状.他密集拜访了美国投资人,以及Hinton,LeCun,Bengio三大深度学习研究领域的传奇人物. 他发现AI领域有两批朝着 ...

  4. 李开复:为什么我认为“AI+”有四阶段

    李根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编者按:这是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在2019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的主论坛演讲. 此前对于AI开启的行业赋能,已经被很多次阐释.验证并不断产 ...

  5. 李开复:不是言AI必称中美,而是欧洲太堂吉诃德

    李根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欧洲的AI,掉队了吗? 现如今,当我们谈论前沿科技,特别是人工智能进展,言必称中美,仿佛忘了太平洋两岸之外的那个欧罗巴. 而且欧洲的AI并 ...

  6. 言论丨李开复:2018中国最大AI红利是政策

    创新工场董事长.创新工场AI工程院院长李开复博士,谈到了他对2017年AI宏观发展的看法,以及对后续AI竞争格局的判断. 以下为原文: △ 创新工场董事长.创新工场AI工程院院长李开复最大变量 如果你 ...

  7. 李开复对话李飞飞:AI要理解人类的情感,还早着呢

    来源:创业家 第48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瑞士达沃斯召开,主题为"在分化的世界中打造共同命运".达沃斯当地时间1月23日中午,在MIT的午餐会上,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与李飞飞(Goo ...

  8. 全球首次!AI研制新药物仅需18个月,李开复梁颕宇:AI医疗已突破,但只打1分...

    金磊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比DeepMind的AlphaFold,要更加完整." "传统新药研发需10年,它却只用了18个月.&quo ...

  9. 李开复:有三个AI专家就能估值7亿的时代过去了

    近日,在极客公园与哔哩哔哩联合举办的Rebuild 2020科技全明星峰会上,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分享了AI带来的挑战和机会. 谈及AI创业公司,李开复表示,有三个AI专家就能估值7亿.靠AI ...

最新文章

  1. Don’t Use the Win32 API PostThreadMessage() to Post Messages to UI Threads(翻译)
  2. android系统学习笔记十一
  3. 【J2ME 2D 游戏开发系列】◣HIMI游戏开发启蒙教程◢JAVA零基础学习J2ME游戏开发全过程!...
  4. hdu 2531 Catch him
  5. Qt Creator 使用技巧
  6. 前端学习(3287):Aop2
  7. 关于异常:HttpURLConnectionImpl cannot be cast to javax.net.ssl.HttpsURLConnection的解决办法
  8. 【Linux】kali2019安装docker
  9. 博客搬家到CSDN:http://blog.csdn.net/yeweiouyang
  10. python elif可以单独使用_elif可以单独使用。( )_学小易找答案
  11. Atitit 数据出入管理法v3 目录 1.1. 边界检查:web边界和sql边界 1 2. 检查条目 1 2.1. 数据种类检查 整数 小数 字符串(带长度,字符白名单校验) 1 2.2. 字符黑
  12. 最新黑马程序员全套视频-.net视频,大家赶紧来下载吧,看图片水印上的QQ加我索取视频教程
  13. shell 脚本中常用的列表
  14. (转)JS事件循环和宏任务和微任务
  15. vb.net设置分辨率和缩放比例_配置高不一定性能强,Win 10做好这些设置才能“6到飞起”!...
  16. Dockerfile MAINTAINER和LABEL指令 语法解析
  17. 查看服务器的ip地址
  18. 阿里云盘映射webdav操作
  19. epson连接计算机后无法打印,EPSON针式打印机连接正常无法打印解决
  20. 进入51.com个人主页

热门文章

  1. 跨年之际,中文版畅销书《TensorFlow深度学习实战大全》分享,直接送!
  2. 2019年度最全IT吃瓜指南
  3. 真,数学之美!用数学方式打开Facebook新Logo!旋转变换?
  4. SAP MM公司间STO里的一步法转库?
  5. SAP PM 初级系列24 - 发料到维修工单
  6. SAP PM入门系列3 - 设备主数据里无‘检验类型‘栏位,那何处定义维护订单可以触发检验批?
  7. SAP PM IW33里查看维护订单相关的维护计划
  8. 「GAN」如何生动有趣地对GAN进行可视化?Google的GAN Lab请了解
  9. 一篇文章,带你读懂人脸识别技术
  10. 「模型训练」如何迁移学习一个小网络到移动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