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适合有一定心理承受能力的成年人阅读)

在描绘寄生生物的科幻作品中,恐怕《寄生兽》会是最有意思的一个。

《寄生兽》中,来自宇宙的寄生生物大规模感染人类,他们蚕食人类的大脑,并寄生于头部,完全操控失去意识的躯体,继续捕食其它人类。

而主角的右手在偶然中被错误的寄生,随后人类与寄生虫相互影响,两者的思想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人类变得更加冷酷镇定,而寄生虫也渐渐有了人性。

这部作品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我们都清楚地知道,那也不过是科幻作品,其中的某些逻辑甚至经不起推敲,随意变形的能力简直是无稽之谈。

我们熟悉的寄生虫无非就是那些偷偷钻进体内,好吃懒做靠着宿主过活的低等小生物,虽然有些种类的寄生虫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巨大的伤害,但最多也就是一个巨大的拖累,所以啃老族也被叫做“社会寄生虫”。

然而,寄生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这些寄生生物不仅吸血吃肉,还能控制宿主的思想,将它们变为自己的傀儡。

 

在非洲、巴西、泰国、巴西等热带雨林地区,存在着一种神奇的寄生真菌,这种真菌的孢子遍布在各种植物表面,树生的蚂蚁在外出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很容易接触到它们,并毫不知情地带回巢穴。

当蚂蚁回到巢穴,会将这些真菌传染给自己兄弟姐妹。孢子通过酶进入到体内,被感染后,蚂蚁渐渐失去了自主能力,完全被真菌所操控,成为了一只“僵尸蚂蚁”。

寄生真菌通过释放生物碱操控“僵尸蚂蚁”,它们会离开巢穴,离开蚁群,寻找高度合适的树叶。在“僵尸蚂蚁”生命的最后几个小时里,它会爬到树叶的背面,用下颚死死咬住树叶中央的叶脉,在叶脉上留下特殊的死亡印记,等待生命最终的绽放。

这种寄生真菌操控着蚂蚁为自己寻找到温度湿度最合适的地方,完成了菌株的萌发,释放出孢子,生生不息地延续这一过程。这一循环已经持续了4800万年,有考古学家在树叶化石的背面发现了来自“僵尸蚂蚁”死亡前的咬痕。

当人们一位僵尸真菌的寄生手段已经足够高明的同时,却发现,僵尸蚂蚁死亡后生长出来的不止一种真菌。

原来还有另一种真菌专门寄生这种僵尸真菌,在蚂蚁死亡后会破坏绝大多数的僵尸真菌,剧情堪比谍战大片。也正因为这两种真菌的对抗,让被感染的蚂蚁处于一个正常的水平,长治久安。

可怜的蚂蚁除了要遭受真菌的控制外,还会受到某些线虫的感染。一种线虫感染了蚂蚁之后,会让蚂蚁的腹部变得通红,而且还能让蚂蚁主动抬高腹部,在远处看起来就像是成熟的小型浆果。

对红色颇为敏感的鸟类会误将被感染的蚂蚁吃下,那么这种线虫就找到了一个更美好的宿主。

既然讲到了线虫自然不得不提起大名鼎鼎的铁线虫。很多小时候爱抓蟋蟀螳螂的朋友可能比较清楚,这两种昆虫都是很多寄生虫的忠实宿主,铁线虫估计是最常见也最恐怖的一种。

铁线虫感染螳螂后,先会在其体内生长,并逐渐控制它的行为。等到铁线虫长为成虫后,便会控制螳螂让它对水产生强烈的欲望,最终让宿主跳入水中淹死,而铁线虫则进入了它自己的繁殖天堂。

若是宿主在进入水源前发生了意外,失去了行动能力,就会发生恐怖的一幕,铁线虫会从宿主的腹部蠕动破题而出,这就是韩国电影《铁线虫入侵》的灵感来源。

同样惊悚的还有一种双盘吸虫,它本寄生在鸟类的消化系统内,产出的虫卵通过鸟类的粪便排出,落到植物上能感染经过的蜗牛。在蜗牛体内这些虫卵孵化成尾蚴,数百只活跃的尾蚴寄生在蜗牛的消化系统,并形成一条带有花纹的管道,直通蜗牛的长眼睛。

此时的蜗牛已经变成了一具傀儡,不再有恐惧的知觉,而且爱爬上枝头,无所事事地游荡。双盘吸虫则会在蜗牛的眼柄中疯狂蠕动,闪烁着它的斑纹,吸引鸟类来捕食,以完成它生命的轮回。

说了这么多似乎都是离生活比较遥远的,接下来的这个例子可能很多人在无意中都接触过。

有人在从市场买回来的螃蟹中发现了一些异样,有些螃蟹的腹部长了一个大大的组织,不认真看的话还以为那是螃蟹的卵,奇怪的是不论公母似乎都会长有这样一个奇怪的部分。

那其实是一种寄生虫爆出螃蟹体外的卵巢!这种寄生虫专门寄生螃蟹,因此得名蟹奴,它通体柔软,雌雄同体,几乎没有什么行动能力,只有极其发达的生殖腺。

蟹奴幼体

幼体的蟹奴只是漂浮在水中的小型软体动物,一旦它找到一只螃蟹,便会疯狂地寻找蟹壳上的缝隙,将自己的躯体全部注入螃蟹体内,抛弃原本的表皮。

进入螃蟹体内后,蟹奴会长出分支状的细管,逐渐蔓延到螃蟹的各个部分,包括肌肉、内脏甚至是神经系统,吸取螃蟹营养的同时,完全侵占螃蟹的大脑。如果以唯心主义的观点来看,此时的螃蟹已经死去了,它不再蜕壳长大,不再发育生殖器,完全成为蟹奴的傀儡。

蟹奴不断生长,直到生殖腺发育,爆出螃蟹的体外,等待其他蟹奴幼虫赐予它宝贵的精子(雌雄同体),螃蟹就在蟹奴的操控下,穷尽一生为蟹奴养儿育女,最终一同死去。

被蟹奴寄生的螃蟹由于体内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蟹肉,因此被煮熟后蟹肉会发臭,不能食用,认真想一想你是不是曾经吃过这样的螃蟹呢?

被寄生的蟹肉

除了这些简单生物能被寄生虫控制思想外,当然也有寄生虫能够控制高等动物,甚至是人类!

爱猫人士也许会听说过弓形虫引起的疾病,但肯定不知道弓形虫的势力有多么强大。弓形虫是一种单细胞微生物,其最终宿主正是猫科动物,它寄生在猫的小肠内,产出囊合子(类似卵)随粪便排出,经过1-5天后才具有感染能力(清洁得当的话,感染几率较低),几乎能传染所有温血动物,常见的家畜都是弓形虫的宿主。

刚地弓形虫

有意思的是,弓形虫在感染老鼠后,能劫持树突细胞,在老鼠体内来去自如,无视免疫系统,甚至能突破血脑屏障,改变老鼠的多巴胺分泌机制,对冒险的行为提供多巴胺奖励,让其对冒险充满欲望,失去对捕食者的恐惧,更容易被猫捕食,这样一来弓形虫就找到了最终宿主,完成使命。

千百万年来,弓形虫都遵循这样的繁殖轨迹,将猫科动物这种顶级捕食者作为最终的宿主是在是高明,可是人类出现了。

人类感染弓形虫的比例远超出你我的想象,全世界约有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人曾感染过弓形虫,在喜食未完全烹饪的欧美地区,这个比例会更高,法国的比例高达88%。幸运的是,弓形虫大多为隐形感染,并没有临床症状,除了对胎儿有害外,正常人几乎无害。

刚地弓形虫

那么问题出现了,大量人类成为弓形虫的宿主,可弓形虫依旧遵循着祖辈的繁衍路径,它只知道猫科动物站在食物链的最顶层,怎么会理解半路杀出来神一般的人类。它依旧影响着我们的大脑,也许它会将我们改造得和那些老鼠一样,但也许会是另一种效果。

换句话说,弓形虫可能长久以来一直影响着人类的文化。有多种研究显示弓形虫感染与当地的性格特征有一定的关系。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心理学及神经科学教授盖理·温克博士称,弓形虫会让男性性格外向,而女性则会变得多虑且滥交,有自杀倾向。

如果这个说法被证实的话,那人类依靠冒险和进取精神所取得的科学进步多半得归功于寄生虫,细思恐极。

更有较为罕见的急性弓形虫感染出现了幻视幻听以及意识模糊的症状,这不禁让人怀疑起宗教起源,那些见到上帝、大天使的经历,以及死而复生的神迹,也许都只是寄生虫在作怪。

世界充满了寄生现象,所谓控制思想的寄生虫其实也并没有什么神秘的,其动机无非就是驱使宿主做出更利于自身繁殖的行为,正如前面的那些例子,有许多都是让初级宿主主动暴露自己,吸引捕食者捕食,达到更换高级宿主的目的。

人类也并不缺少这样的行为,你看那些天文学家,不是整天对太空发送信号,祈求有朝一日能被其他高等生命发现嘛。

好像哪里不对!

_____________

内容为【SME】公众号原创,己获授权

猜你喜欢

  • 热文:1高分文章 2不可或缺的人 3图表规范

  • 一文读懂:1微生物组 2寄生虫益处 3进化树

  • 必备技能:1提问 2搜索  3Endnote

  • 文献阅读 1热心肠 2SemanticScholar 3geenmedical

  • 扩增子分析:1图表解读 2分析流程 3统计绘图  4功能预测

  • 科研经验:1云笔记  2云协作 3公众号

  • 系列教程:1Biostar 2微生物组  3宏基因组

  • 生物科普 1肠道细菌 2人体上的生命 3生命大跃进  4细胞的暗战 5人体奥秘

写在后面

为鼓励读者交流、快速解决科研困难,我们建立了“宏基因组”专业讨论群,目前己有国内外100+ PI,1200+ 一线科研人员加入。参与讨论,获得专业解答,欢迎分享此文至朋友圈,并扫码加主编好友带你入群,务必备注“姓名-单位-研究方向-职称/年级”。技术问题寻求帮助,首先阅读《如何优雅的提问》学习解决问题思路,仍末解决群内讨论,问题不私聊,帮助同行。

学习16S扩增子、宏基因组科研思路和分析实战,关注“宏基因组”

看完这些能控制大脑的寄生虫,你会怀疑人类!相关推荐

  1. 地球5000年变化全景动画——看完叹了口气:整个世界安静了

    世界地图看历史 原始链接:https://v.qq.com/x/page/m0161ck7o0r.html ,在线最高1080p高清观看. 中国历史地图看完默默流泪!历尽坎坷 原始链接:https:/ ...

  2. 农民工看完都会了!java线程池面试问题

    正文 模块(Module).组件(Component).包(Package),这些概念对于我们技术同学并不陌生,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其要义. 深入理解之后,我才发现,其背后的深意是分类思维.而这种分 ...

  3. 怎样发量暴增_发量少怎么办如何增加发量?看完你就明白了

    发量少怎么办如何增加发量?看完你就明白了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很多疾病都跻身于医学界,脱发就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是脂溢性脱发!之前我们讲到过,脂溢性脱发从中医角度来看主要是分为临泣穴脱发和百会穴脱 ...

  4. 烟酰胺与nmn哪个好,nmn烟酰胺单核苷酸的不可替代性,看完醒悟

    烟酰胺与nmn哪个好,nmn烟酰胺单核苷酸的不可替代性,看完醒悟!烟酰胺单核苷酸(NMN)和烟酰胺(NAM)它俩的区别在哪?美国W+NMN12000有话说! 烟酰胺单核苷酸就是我们常说的NMN,烟酰胺 ...

  5. 看完刘未鹏的暗时间之后的感悟

    引言:偶然间在某乎上闲逛,看到一篇帖子推荐暗时间,感觉上不错,就去网上找了找资源,down下来看看,写的还不错,两天看完了,以下是对书中内容的一些思考. 大脑 生活中的错误观念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 ...

  6. 如果是初学C语言请看完 一些成功人士的心得

    转自程先的专栏     今天,我能够自称是一个混IT的人,并能以此谋生,将来大家能一次谋生,都要感谢两个人:克劳德.香农和约翰.冯.诺依曼,是他们发现了所有的数字化信息,不论是一段程序,一封email ...

  7. 孩子学计算机最佳年龄,孩子上兴趣班的最佳年龄汇总,看完你就知道了!

    爸爸妈妈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各种兴趣班也应运而生,在读五年级的侄子暑期班报了四种,这并不是同龄人中最多的:在幼儿园教学的闺蜜则告诉我,大部分中班孩子家长已经开始给孩子报班. 大家都报班了!到底 ...

  8. 数据可视化ECharts的七大常用图表,看完就会用(1)

    本文的后半部分:数据可视化ECharts的常用图表,看完就会用(2) 文章目录 数据可视化 什么是数据可视化? 数据可视化的好处 数据可视化的实现方式 ECharts ECharts的特性 一个ECh ...

  9. 看完押井守的电影,你就已经是凯撒了,你该知道如何避开凯撒的悲剧,却也可以去享受凯撒的光辉文明

    看完押井守的电影,你就已经是凯撒了,你该知道如何避开凯撒的悲剧,却也可以去享受凯撒的光辉文明. 科幻电影主要都是以科学事件或发明为背景,大致有三种:一种是以奇观取胜的暴力动作片:一种是充满哲学反思和人 ...

最新文章

  1. 打印正整数n之内的斐波那契数列
  2. 第一章 基础算法 【完结】
  3. arm交叉编译bluez-5.25
  4. sqlite.interop.dll 请确保此文件可以访问_不用数据线,一秒让电脑和iphone快速传文件...
  5. [HNOI2010 Planar平面图判定]
  6. SAP Spartacus delivery mode continue button单元测试失败原因分析
  7. Servlet使用适配器模式进行增删改查案例(EmpDaoImpl.java)
  8. 商品管理后台发布商品时,规格值组合的前端交互的实现逻辑
  9. java 文件转换字符串_java字符串文件互相转换
  10. 分布式消息队列RocketMQ与Kafka架构上的巨大差异之1 -- 为什么RocketMQ要去除ZK依赖?...
  11. 「学习记录」《数值分析》第二章计算实习题(Python语言)
  12. php l框架,一个很简单的PHP框架lyue
  13. Linux运维基础软件
  14. 四种常见的XML解析方式
  15. 如果你想学好Py thon,我这里有几本电子书想送你
  16. (邀请函)澳大利亚堪培拉留学报告会面签会12月12号在北京理工大学举办
  17. markman高效的设计稿标注、测量工具
  18. 15. cookie、session、token
  19. 三至六世紀浙東地區的經濟發展
  20. img标签图片的刷新,删除

热门文章

  1. 大专生质问马云:你说招聘从不看文凭,为什么我投阿里石沉大海
  2. Ubuntu MySQL
  3. C++程序中常用的sprintf
  4. 【LeetCode | 二叉树前、中、后序遍历{迭代法}实现】
  5. 数字加密c语言程序_大厂程序员整理的 C++ 资源大全,不私藏了,都送给你们吧...
  6. CLINS: 基于激光-惯性系统的连续时间轨迹估计(IROS 2021)
  7. 显著性目标检测代码全汇总!(包含2D、3D、4D以及Video)
  8. 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三维重建研究总结
  9. 重磅直播|立体视觉之立体匹配理论与实践​
  10. 单目3D物体级SLAM | CubeSLAM: Monocular 3D Object SL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