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 演讲

编辑: ∑Gemini

来源:数据实战派

人物介绍:

罗杰·科恩伯格(Roger Kornberg),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主席,斯坦福大学温泽医学教授。因对“真核生物转录的分子基础”的研究,获得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

罗杰•科恩伯格分享观点 图|WLF独家

作为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的主席,罗杰·科恩伯格坚信着,科学在未来可以拯救人类。而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也正秉持着倡导基础科学、支持下一代科学家的愿景,推进全世界范围内的科学事业。本次演讲中,罗杰重点围绕基础科学和年轻科学家培养话题,以与新冠病毒息息相关的医学案例展开分享,得出通用结论,指导各个科学领域。

罗杰首先以仅有100年左右历史的现代医学为切入点。相较于物理、化学等几个世纪以来的愈发明了的探索,医学领域在科学发展中其实经历过长时间的迷茫——从前,人类疾病被归因于体液的不平衡,其治疗方法是放血和强效泻药,这样令人难以置信的论断,与如今象征着人类智慧前沿的现代医学似乎有着云泥之别。

罗杰明确指出:“如果说20世纪是物理学的时代,那么21世纪就是生物学的时代,尤其是人类生物学。”这并不是贬低物理学研究的连续性和重要性,恰恰相反,学科间的界限其实正在消失。

罗杰参加WLF科学态度大师讲堂 图|WLF独家

“如果我问你们,上世纪医学的重大进步是什么?”

跟随罗杰的讲述,我们回顾了一份“成就清单”:用于诊断和治疗的X光、很大程度上根除了细菌疾病的抗生素、用于早期发现癌症和其他疾病的非侵入性成像、作为大多数新药基础的基因工程等等。而在这些医学进步背后的共同点其实是:它们均是为了求知而得到的偶然发现,在一开始并未带着任何应用的目的,也没有考虑过某一种具体的疾病。过去的经验与直觉恰恰相反:要解决一个医学难题,不要直接研究它,而是追求对自然的好奇,那么其余的东西就会随之而至,基础研究才是这一切的关键。

接下来,罗杰详细地讨论了以上案例对科学研究的指导意义——X光是由荷兰一位纺织商的独子威廉·伦琴(Wilhelm Röntgen)发现的。18岁时,他因拒绝举报同学画了一幅老师的讽刺漫画而被学校永久开除,但他仍然坚持从事学术工作。1895年,伦琴在维尔茨堡大学担任物理学教授时,正在研究阴极射线管中的放电效应。他偶然注意到实验室附近的荧光屏上有微弱的光,但此时阴极射线管是被黑色硬纸板完全覆盖的,基于此,他将阴极射线管发出的辐射成为X光。没过多久,在伦琴偶然将材料置于射线管前以测试其阻挡光线能力时,他在荧光屏上看到了自己手的骨架。一两年后,X光应用于医学;1901年,伦琴被授予首个诺贝尔物理学奖。

罗杰(右二)仔细确认活动流程 图|WLF独家

类似的,青霉素首次出现在科学界的视野范围内,也是基于亚历山大·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一位细菌学教授,在偶然验证中得出的结论。而在弗莱明第一篇描述青霉素的论文成果问世时,他从未对其医疗用途抱有任何希望。整整十年后,霍华德·弗洛里(Howard Florey)和恩斯特·钱恩(Ernst Chain)才开始在牛津大学的实验室里研究溶菌酶及其细菌细胞壁。二人的发现历程在重温弗莱明关于青霉素的论文后,才逐渐明朗起来,他们很快发现了青霉素在医学上的巨大潜力,最终促成了包括大学、政府机构、基金会和制药公司在内的数十个机构的合作,最后消灭了细菌疾病。正如我们所知,弗莱明、弗洛里和钱恩共同获得了194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最后一个,可能也是最了不起的一个例子,源自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生活和工作。所有人都知道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量子理论,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些纯推理的成果,其实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息息相关。相对论其实也是我们手机中使用的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基础。在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后不久,英国数学家保罗·狄拉克(Paul Dirac)将其应用至量子力学的新兴领域,这使得狄拉克预测了反物质的存在,而这一发现促成了数年后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的发展——即:正子扫描,一种重要的非侵入性成像方法。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图|newscientist

这些案例并不是孤立的,它们恰恰说明了罗杰在此前提到的一般规律:要解决难题,不要直接攻克它,而是追求对自然的好奇,解决办法自然会出现。而罗杰也再次强调:钻研基础研究。三个丰富的故事和案例不仅聚焦于基础研究的关键作用,也阐明了科学发现的过程:科学成果总是由那些自由探索和追随科学之路的人来完成,发现是进步的动力,是通向未来的桥梁。而发现的本质是无法被计划的,它们来源于无目标的研究,来自意外的收获。罗杰总结到:“能够导向伟大成果的唯一途径是:有才能的人无拘无束地追求者知识本身。”

罗杰(左)抵达论坛现场 图|WLF独家

虽然长达几个世纪的科研经验证明了罗杰的观点,但这一重要事实常常被渴望更多、更直接利益的人士所遗忘,这也是基础科学在发展中所遇到的困境。现实情况常常使人恐惧:比如开发抗癌疗法的制药公司,其实经常被迫在两种药物间做出选择,而这一衡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选择背后,往往是股东投出了盈利的一票。以美国为例,罗杰指出,美国癌症研究的年度预算只有50亿美元,不到软饮料年度支出的10%。相较于有着明确研究方向和初步证据支持的研究内容,这些一开始不知道能够得到什么发现的基础研究,不会得到资源的偏爱。

那么在罗杰所描述的美国体系中,发现如何产生?答案是冒险。科学家们将现有研究项目资金的一部分用于试验新想法,成则有望得到进一步的支持,而失败可能会使得科学家甚至无法继续先前的研究。

罗杰(左)参加第三节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 图|WLF独家

越是如此,罗杰越强调,发现的本质就是未知,不能被计划和安排所抹杀,它们不应该经由评估后被排到末位。面对诸如此类并不罕见的现象,政府的作用尤为重要,解决这一困境,需要的是为人类福祉有着长远考虑的政府。各国都应该建立起合理的知识框架和投资框架,吸引国内外的重要人才,形成一个雇佣年轻科学家的市场。这不仅仅是为了留住青年才俊的才能,也是为了鼓励他们从事科学研究——选择科学事业,代表了巨大的牺牲和对科学的热爱,更应该得到重视。年轻人的思想里,总是踊跃着对科学进步来说,最重要的发现。

最后,罗杰进一步表明基础研究之于人类的重要性——基础研究还有更重要的目的,探索欲和求知欲本就是人类本性的一部分。它是物种进化的重要因素,激励着我们去探索更遥远的月球和宇宙空间,而对人类内部空间的探索同样宏大而艰巨,这就是人类精神的最好表征。

未来智能实验室的主要工作包括:建立AI智能系统智商评测体系,开展世界人工智能智商评测;开展互联网(城市)云脑研究计划,构建互联网(城市)云脑技术和企业图谱,为提升企业,行业与城市的智能水平服务。

  如果您对实验室的研究感兴趣,欢迎加入未来智能实验室线上平台。扫描以下二维码或点击本文左下角“阅读原文”

罗杰·科恩伯格:基础科学——人类进步的希望相关推荐

  1. 倘若马克·扎克伯格 15 年前没有辍学......

    2004 年,在哈佛大学主修计算机和心理学二年级的马克·扎克伯格,在突发奇想中使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创建出了如今知名的社交平台--Facebook.随后,他为了更全身心地投入 Facebook 的维护与 ...

  2. 扎克伯格AR野心:下个十年,远程「闪现」,不出家门跑到朋友家聊天

    来源:cnbc&新智元 编辑:小匀 随着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产品的风头越来越足,周一,Facebook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表示,到2030年 ...

  3. 鏖战5小时,44对1,扎克伯格被参议员怒怼,结果他坐着就赚了28亿美元

    Facebook8700万名用户个人信息未经允许而被共享的泄密门还在继续发酵,在正式道歉以后,扎克伯格还是没躲过议员的传唤.美国东部时间4月10日下午2点15分,美国参议院商务.科学与交通委员会和参议 ...

  4. 扎克伯格竟然要建“法院” !了解一下?

    点击上方"程序员大咖",选择"置顶公众号" 关键时刻,第一时间送达! 据国外媒体报道称, Facebook CEO 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 ...

  5. “元宇宙”概念引爆科技界:扎克伯格说它将颠覆人类社会,英伟达也来“搅局”?| 硅谷速递

    "我们前几天又投了一个Metaverse相关的公司,这个概念最近越来越火,感觉下一个风口要来了."这可能是目前华尔街投行工作的小伙伴常常提及的.的确,近期国内外科技创投界都在热议一 ...

  6. “科幻感”十足,扎克伯格说它将颠覆人类社会

    本文转载自硅星人. "但凡人能想象之事,必有人能将其实现." "我们前几天又投了一个Metaverse相关的公司,这个概念最近越来越火,感觉下一个风口要来了." ...

  7. 【马斯克为 AI 怼上扎克伯格】人工智能威胁人类文明,历史争论总结

    马斯克谈"AI 威胁"又成新闻头条,这次怼他的是扎克伯格 Facebook CEO 马克·扎克伯格在线上与其他大人物公开互动并不常见.当他这样做的时候,一般都很友善,并且经过编排, ...

  8. AI一分钟 | 美国国会传唤扎克伯格:来,就5000万用户数据泄露案作证;菜鸟无人车路测视频曝光

    整理 | 明明 出品 | AI 科技大本营(公众号 ID:rgznai100) 一分钟AI 微软推出新一代语音交互技术,可预测人类即将说的内容 创业公司 Affectiva 发布情感AI软件,可用于汽 ...

  9. 扎克伯格凌晨放大招,说几句话能造世界的那种

    杨净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你能想象,这样一个元宇宙世界,是用AI造出来的吗? 这是扎克伯格Meta最新AI黑科技--BuilderBot. 在今天凌晨官方放出的Demo中可 ...

最新文章

  1. ctf xor题_从一道CTF题目谈PHP中的命令执行
  2. 论文阅读:DENSELY CONNECTED CONVOLUTIONAL NETWORKS
  3. 思科路由器 DHCP配置
  4. header python 环境信息_通过Python扫描代码关键字并进行预警!这样就不会出BUG了吧?...
  5. JAVA地址连接状态检测工具类
  6. IHttpModule接口事件执行 获取Session .
  7. JS实现页面字体繁简转换
  8. 入职Apifox研发组三个月,我领悟了30个高效开发方法
  9. 【Nodejs】使用request批量下载MP3,文件数量内容都没问题
  10. 高级计量经济学及stata应用 学习笔记③ 长面板
  11. 【博闻强记】eclipse背景色的更改
  12. java抽象类重载_012 JAVA 抽象类、接口、String类的基础了解
  13. 快速寻找研究方向+发文章的方法!!按头安利!
  14. 3ds max捕捉工具教程_3DS Max教程的终极收藏
  15. 冬青看世界:“银河战舰“它叕来了,鲤鱼又将跃龙门?
  16. Android TabLayout基本使用及完美调整指示器位置的技巧
  17. 删除计算机用户时拒绝访问权限,win10打开管理员账户拒绝访问怎么办
  18. Matlab求解定积分/不定积分/微分
  19. 基于python的验证码自动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
  20. 苹果 iOS 应用 TestFlight 内测版下载地址汇总(8月16日更新)

热门文章

  1. 虎虎生威且看今朝 | 数据派优秀志愿者风采展
  2. 中国新冠研究登上Science封面,全球首次揭示新冠病毒人体蛋白受体结构
  3. 【NLP招聘动态】太难啦!面试官盘点NLP近五年招聘动态
  4. 新年来临,给大家送上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相关书籍,这可能是中奖率最高的一次送书活动...
  5. 研究生论文盲审、查重再加码!毕业或将变的更加困难...
  6. 2021年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公示!潘云鹤院士获最高成就奖
  7. NTT 高级科学家:光子是深度学习的未来!
  8. 提前半年博士毕业,一作发顶刊论文11篇,这位“科研学霸”的秘诀是?
  9. 学术圈要炸锅:论文作者和审稿人串通欺骗盲审,ACM Fellow发文痛斥!顶会“想中就中”...
  10. 一文详述Attention最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