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开发的同学,在一般的互联网公司会很少接触到分布式,甚至本地事务都不一定经常用,全是靠DB来做支持,或者通过Mybatis,一旦接触到分布式,就一定离不开核心点——分布式事务,本章就来唠唠看大厂这些分布式事务的基础和核心原理是什么?

1、基础概念

1.1、什么是事务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你去小卖铺买东西,“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就是一个事务的例子,交钱和交货必须全部成功,事务才算成功,任一个活动失败,事务将撤销所有已成功的活动。

明白上述例子后,再来看事务的定义:

事务可以看做是一次大的活动,它由不同的小活动组成,这些活动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

要清楚事务的前提,先了解本地事务是什么。

1.2、本地事务

在计算机系统中,更多的是通过关系型数据库来控制事务,这是利用数据库本身的事务特性来实现的,因此叫数据库事务,由于应用主要靠关系数据库来控制事务,而数据库通常和应用在同一个服务器,所以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的事务又被称为本地事务。

回顾一下数据库事务的四大特性 ACID:

A(Atomic):原子性,构成事务的所有操作,要么都执行完成,要么全部不执行,不可能出现部分成功部分失 败的情况。

C(Consistency):一致性,在事务执行前后,数据库的一致性约束没有被破坏。比如:张三向李四转100元, 转账前和转账后的数据是正确状态这叫一致性,如果出现张三转出100元,李四账户没有增加100元这就出现了数 据错误,就没有达到一致性。

I(Isolation):隔离性,数据库中的事务一般都是并发的,隔离性是指并发的两个事务的执行互不干扰,一个事 务不能看到其他事务运行过程的中间状态。通过配置事务隔离级别可以避脏读、重复读等问题。

D(Durability):持久性,事务完成之后,该事务对数据的更改会被持久化到数据库,且不会被回滚。 数据库事务在实现时会将一次事务涉及的所有操作全部纳入到一个不可分割的执行单元,该执行单元中的所有操作 要么都成功,要么都失败,只要其中任一操作执行失败,都将导致整个事务的回滚。

1.3、分布式事务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软件系统由原来的单体应用转变为分布式应用,下图描述了单体应用向微服务的演变:

分布式系统会把一个应用系统拆分为可独立部署的多个服务,因此需要服务与服务之间远程协作才能完成事务操作,这种分布式系统环境下,由不同的服务之间通过网络远程协作完成事务称之为分布式事务,例如用户注册送积分事务、创建订单减库存事务,银行转账事务等都是分布式事务。尤其是在一个原子操作中,跨库插入数据的过程,属于分布式事务。

那么只要基于网络的情况下,就会出现不稳定,报文丢失,网络浮动较大,从而会容易导致应用节点通信的时候出现不稳定的场景,就容易出现在一个功能操作中,又要扣积分,又要下单库存等很多操作组合,这些操作都可能在不同的服务,应用上,一旦出现某些异常,就可能要涉及到集体回滚,数据如何保证一致性?

我们知道本地事务依赖数据库本身提供的事务特性来实现,因此以下逻辑可以控制本地事务:

begin transaction;
//1.本地数据库操作:张三减少金额
//2.本地数据库操作:李四增加金额
commit transaction;

但是在分布式环境下,会变成这样:

begin transaction;
//1.本地数据库操作:张三减少金额
//2.远程调用:让李四增加金额
commit transaction;

可以设想,当远程调用让李四增加金额成功了,由于网络问题远程调用并没有返回,此时本地事务提交失败就回滚了张三减少金额的操作,此时张三和李四的数据就不一致了,变成张三本地-100,本地事务回滚正常,而李四远程+100,在其他的库里并没有回滚,莫名其妙+100块??

有人说把1和2都用做Spring的本地事务@Transactional实现,这样是不是可以呢?表面上看起来,张三-100块,然后远程调用李四+100,假设李四调用成功了,但是因为网络问题导致李四的返回数据迟迟拿不到,而李四+100的操作已经commit了,即便出现问题,也是整个事务方法出现异常,回滚只会回滚张三-100,变成+100还原,李四却+100无法回滚,这样就出问题。

因此在分布式架构的基础上,传统数据库事务就无法使用了,张三和李四的账户不在一个数据库中甚至不在一个应用系统里,实现转账事务需要通过远程调用,由于网络问题就会导致分布式事务问题。

1.4、分布式事务产生的场景

典型的场景就是微服务架构微服务之间通过远程调用完成事务操作。 比如:订单微服务和库存微服务,下单的同时订单微服务请求库存微服务减库存。 简言之:跨JVM进程产生分布式事务。

或者单体系统访问多个数据库实例,当单体系统需要访问多个数据库(实例)时就会产生分布式事务。 比如:用户信息和订单信息分别在两个MySQL实例存储,用户管理系统删除用户信息,需要分别删除用户信息及用户的订单信息,由于数据分布在不同的数据实例,需要通过不同的数据库链接去操作数据,此时产生分布式事务。 简言之:跨数据库实例产生分布式事务。

多服务访问同一个数据库实例 比如:订单微服务和库存微服务即使访问同一个数据库也会产生分布式事务,原因就是跨JVM进程,两个微服务持有了不同的数据库连接进行数据库操作,此时产生分布式事务。

2、分布式事务基础理论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分布式事务的基础概念。与本地事务不同的是,分布式系统之所以叫分布式,是因为提供服务的各个节点分布在不同机器上,相互之间通过网络交互。不能因为有一点网络问题就导致整个系统无法提供服务,网络因素成为了分布式事务的考量标准之一。因此,分布式事务需要更进一步的理论支持,接下来,我们先来学习一下分布式事务的CAP理论。

在讲解分布式事务控制解决方案之前需要先学习一些基础理论,通过理论知识指导我们确定分布式事务控制的目标,从而帮助我们理解每个解决方案。

2.1、CAP理论

2.1.1、理解CAP

CAP是 Consistency、Availability、Partition tolerance三个词语的缩写,分别表示一致性、可用性、分区容忍性。

为了方便对CAP理论的理解,我们结合电商系统中的一些业务场景来理解CAP。

如下图,是商品信息管理的执行流程:

商品服务网主库写,从库读

整体执行流程如下:

1、商品服务请求主数据库写入商品信息(添加商品、修改商品、删除商品)

2、主数据库向商品服务响应写入成功。

3、商品服务请求从数据库读取商品信息。


        C - Consistency: 一致性是指写操作后的读操作可以读取到最新的数据状态,当数据分布在多个节点上,从任意结点读取到的数据都是最新的状态。

上图中,商品信息的读写要满足一致性就是要实现如下目标:

1、商品服务写入主数据库成功,则向从数据库查询新数据也成功。

2、商品服务写入主数据库失败,则向从数据库查询新数据也失败。

如何实现一致性?

1、写入主数据库后要将数据同步到从数据库。

2、写入主数据库后,在向从数据库同步期间要将从数据库锁定,待同步完成后再释放锁,以免在新数据写入成功 后,向从数据库查询到旧的数据。

分布式系统一致性的特点:

1、由于存在数据同步的过程,写操作的响应会有一定的延迟。

2、为了保证数据一致性会对资源暂时锁定,待数据同步完成释放锁定资源。

3、如果请求数据同步失败的结点则会返回错误信息,一定不会返回旧数据。


A - Availability : 可用性是指任何事务操作都可以得到响应结果,且不会出现响应超时或响应错误。

上图中,商品信息读取满足可用性就是要实现如下目标:

1、从数据库接收到数据查询的请求则立即能够响应数据查询结果。

2、从数据库不允许出现响应超时或响应错误。

如何实现可用性?

1、写入主数据库后要将数据同步到从数据库。

2、由于要保证从数据库的可用性,不可将从数据库中的资源进行锁定。

3、即时数据还没有同步过来,从数据库也要返回要查询的数据,哪怕是旧数据,如果连旧数据也没有则可以按照 约定返回一个默认信息,但不能返回错误或响应超时。

分布式系统可用性的特点:

所有请求都有响应,且不会出现响应超时或响应错误。


P - Partition tolerance :通常分布式系统的各各结点部署在不同的子网,这就是网络分区,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由于网络问题而导致结点之间 通信失败,此时仍可对外提供服务,这叫分区容忍性。

上图中,商品信息读写满足分区容忍性就是要实现如下目标:

1、主数据库向从数据库同步数据失败不影响读写操作。

2、其一个结点挂掉不影响另一个结点对外提供服务。

如何实现分区容忍性?

1、尽量使用异步取代同步操作,例如使用异步方式将数据从主数据库同步到从数据,这样结点之间能有效的实现松耦合。

2、添加从数据库结点,其中一个从结点挂掉其它从结点提供服务。

分布式分区容忍性的特点: 分区容忍性分是布式系统具备的基本能力。

2.1.2、CAP的组合方式

在分布式系统中,P是一定存在的,即分区容错性,系统不存在单点。

在业界,所有分布式事务场景中不会同时具备CAP三个特性,因为在具备了P的前提下C和A是不能共存的。

比如: 下图满足了P即表示实现分区容忍:

本图分区容忍的含义是:

1)主数据库通过网络向从数据同步数据,可以认为主从数据库部署在不同的分区,通过网络进行交互。

2)当主数据库和从数据库之间的网络出现问题不影响主数据库和从数据库对外提供服务。

3)其一个结点挂掉不影响另一个结点对外提供服务。


如果你这个时候想实现C,也就是数据一致性。在数据同步的时候,为防止向从数据库查询不一致的数据则需要将从数据库数据锁定,待同步完成后解锁,如果同步失败从数据库要返回错误信息或超时信息。

如果要实现A,则必须保证数据可用性,不管任何时候都可以向从数据查询数据,则不会响应超时或返回错误信息。

你想想,我既要保证数据一致性,资源全部上锁保证同步完成,又要保证必须时刻可用,既然数据库直接数据同步了,自然数据肯定在那个时候就不能用了,缓存除开。

通过分析发现在满足P的前提下C和A存在矛盾性。即使你做到了,系统也会几乎不可用。


所以在生产中对分布式事务处理时要根据需求来确定满足CAP的哪两个方面,到底是AP还是CP。

1)AP: 放弃一致性,追求分区容忍性和可用性。这是很多分布式系统设计时的选择。

例如: 上边的商品管理,完全可以实现AP,前提是只要用户可以接受所查询的到数据在一定时间内不是最新的即可。 通常实现AP都会保证最终一致性,后面讲的BASE理论就是根据AP来扩展的,一些业务场景 比如:订单退款,今日退款成功,明日账户到账,只要用户可以接受在一定时间内到账即可。

2)CP: 放弃可用性,追求一致性和分区容错性,我们的zookeeper其实就是追求的强一致,又比如跨行转账,一次转账请求要等待双方银行系统都完成整个事务才算完成。

那有人问,有没有CA呢,最low的单体就是CA,不存在分区,即单体服务,自然而然数据库和服务在一个节点上比较常见,不考虑网络等因素,要么全挂,要么一直保持在线,但是这个一定不是分布式系统!!

2.1.3 总结

通过上面我们已经学习了CAP理论的相关知识,CAP是一个已经被证实的理论:一个分布式系统最多只能同时满足 一致性(Consistency)、可用性(Availability)和分区容忍性(Partition tolerance)这三项中的两项。

它可以作为我们进行架构设计、技术选型的考量标准。对于多数大型互联网应用的场景,结点众多、部署分散,而且现在的集群规模越来越大,所以节点故障、网络故障是常态,而且要保证服务可用性达到N个9(99.99..%),并要达到良 好的响应性能来提高用户体验,因此一般都会做出如下选择:保证P和A,舍弃C强一致,保证最终一致性。


2.2、BASE理论

那么我们经常说的除了CAP,还有常说的BASE理论

1、理解强一致性和最终一致性

CAP理论告诉我们一个分布式系统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一致性(Consistency)、可用性(Availability)和分区容忍 性(Partition tolerance)这三项中的两项,其中AP在实际应用中较多,AP即舍弃一致性,保证可用性和分区容忍性,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很多场景都要实现一致性,比如前边我们举的例子主数据库向从数据库同步数据,即使不要一致性,但是最终也要将数据同步成功来保证数据一致,这种一致性和CAP中的一致性不同,CAP中的一致性要求在任何时间查询每个结点数据都必须一致,它强调的是强一致性,但是最终一致性是允许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每个结点的数据不一致,但是经过一段时间每个结点的数据必须一致,它强调的是最终数据的一致性。

2、BASE理论介绍

BASE 是 Basically Available(基本可用)、Soft state(软状态)和 Eventually consistent (最终一致性)三个短语的缩写。BASE理论是对CAP中AP的一个扩展,通过牺牲强一致性来获得可用性,当出现故障允许部分不可用,但要保证核心功能可用,允许数据在一段时间内是不一致的,但最终达到一致状态。满足BASE理论的事务,我们称之为“柔性事务”。 基本可用:分布式系统在出现故障时,允许损失部分可用功能,保证核心功能可用。

如,电商网站交易付款出现问题了,商品依然可以正常浏览。

软状态:由于不要求强一致性,所以BASE允许系统中存在中间状态(也叫软状态),这个状态不影响系统可用性,如订单的"支付中"、“数据同步中”等状态,待数据最终一致后状态改为“成功”状态。

最终一致:最终一致是指经过一段时间后,所有节点数据都将会达到一致。如订单的"支付中"状态,最终会变 为“支付成功”或者"支付失败",使订单状态与实际交易结果达成一致,但需要一定时间的延迟、等待。

经过这些理论知识的抨击,熟悉,我们下一章开始正式进入分布式事务的解决方案!!

分布式事务篇——第一章:分布式事务前言相关推荐

  1. 《深入理解分布式事务》第一章 事务的基本概念

    <深入理解分布式事务>第一章 事务的基本概念 文章目录 <深入理解分布式事务>第一章 事务的基本概念 一.事务的特性 1.原子性 2.一致性 3.隔离性 4.持久性 二.事务的 ...

  2. 《深入理解分布式事务》第二章 MySQL 事务的实现原理

    shua# <深入理解分布式事务>第二章 MySQL 事务的实现原理 文章目录 一.Redo Log 1.Redo Log 基本概念 2.Redo Log 基本原理 3.Redo Log ...

  3. pg事务篇(二)—— 事务ID回卷与事务冻结(freeze)

    一. 什么是事务ID回卷 前篇文章留下了一个问题,旧事务不应看见新事务修改结果,txid通过比较大小来判断是否可见,任何事务只可见txid<其自身txid的事务修改结果.但txid是无符号的32 ...

  4. 第二篇第一章概述及第二章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重点在于表格...

    2019/1/4 [录播]2018一消精华班-实务-一级消防工程师-环球网校 http://v.edu24ol.com/?type=lesson&id=178923&gid=16157 ...

  5. 第一篇第一章燃烧的基础知识

    2019/1/3 [录播]2018一消精华班-实务-一级消防工程师-环球网校 http://v.edu24ol.com/?type=lesson&id=178941&gid=16157 ...

  6. 分布式事务篇——第二章:分布式事务解决之2PC剖析

    前面已经学习了分布式事务的基础理论,以理论为基础,针对不同的分布式场景业界常见的解决方案有2PC. TCC.可靠消息最终一致性.最大努力通知这几种.本文主要着重剖析2PC的方案和落地!! 1.什么是2 ...

  7. MinIO分布式专题(第一章、一文教你搭建MinIO单机版)

            市面上有很多的分布式存储方案,比如FastDFS,MongoDB,或者目前云厂商的存储 比如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等,但是对于很多企业不愿意上云,于是业内就出现了很多 的方案,而本章 ...

  8. 分布式数据库实战第一节 分布式数据库的前世今生

    开篇词 吃透分布式数据库,提升职场竞争力 你好,我是高洪涛,前华为云技术专家.前当当网系统架构师和 Oracle DBA,也是 Apache ShardingSphere PMC 成员.作为创始团队核 ...

  9. java程序设计基础篇_Java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篇) 第一章

    第一章 计算机.程序和Java概述 1.1 引言 什么是程序设计呢? 程序设计就是创建(或者开发)软件,软件也称为程序. 1.2 什么是计算机 计算机是存储和处理数据的电子设备,计算机包括硬件(har ...

最新文章

  1. 实战:基于深度学习的道路损坏检测
  2. Git使用sublime_text作用默认编辑器
  3. python os模块是什么_python常见模块之os模块
  4. 学python需要什么-想要学人工智能需要学些什么python的知识
  5. batocera游戏整合包_星露谷物语绅士mod整合包
  6. gson json转map_Java几种常用JSON库性能比较
  7. 转载------------java equals 方法
  8. 数据结构与算法学习笔记之 从0编号的数组
  9. wampserver橙色如何变成绿色_实验室如何自建数据库和网站主页
  10. mouseover 和 hover 方法
  11. 消费券或可让消费增速超过8%
  12. 遇到RAID5阵列硬盘出现问题的情况该如何解决?
  13. Project-Euler-045思维
  14. 使用Java语言打印一个爱心图案
  15. 小红书美妆报告:18岁以下群体对美妆消费量提升158%
  16. 微信整合CRM系统的好处
  17. 基于单片机的运动监测控制系统设计
  18. 痛苦的事, 伤心的事, 一生只需要一次, 别折腾, 别忘痛- 人生, 软件, 所有人皆如是!...
  19. 微型计算机的一般工作过程,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20. 电信新势力,TIP/CORD能颠覆电信设备商吗?

热门文章

  1. 终于有人把 Python 讲清楚了!
  2. 发布 128 核 Altra Max,自研内核,明年推出 5nm 处理器,“性能怪兽”Ampere 搞大事?...
  3. 免费丨AI内行盛会!2021北京智源大会带你与图灵奖和200+位大牛一起共话AI
  4. 干货!仅有 100k 参数的高效显著性检测方法
  5. 别再说学不会:超棒的Numpy可视化学习教程来了
  6. 技术流 | 手把手教你用Python设计一个命令行界面
  7. 2018最后一个月的Python热文Top10!赶紧学起来~
  8. AI一分钟 | 传许家印已投资贾跃亭FF;腾讯将发布可接收微信的智能音箱;阿里确认研发自动驾驶技术
  9. 一款高颜值的MySQL管理工具:Sequel Pro
  10. 聊一聊Java 泛型通配符 T,E,K,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