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视学算法”,选择加"星标"或“置顶

重磅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晓查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智能音箱、扫地机器人等物联网设备已经走入我们的生活。可是,你知道全球第一台物联网设备诞生于何时吗?

它的出现甚至被万维网还要早。早在1982年,全球第一台物联网(IoT)设备就出现了。

这台IoT设备是一个在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可以监控库存的自动售货机。它不仅可以远程查看可乐的库存,还能知道机器中的可乐是否冰冷,以免用户跑了很远却买不到冰可乐的情况。

但直到1999年,英国学者Kevin Aston才首次提出了IoT的概念。2017年,人们又提出AIoT的概念,将AI技术与物联网结合起来。

在近日的CCF C³活动上,小米公司副总裁崔宝秋将这段物联网历史娓娓道来。

CCF C³活动是CCF CTO Club发起的,面向企业技术专家的热门技术和战略分享会,第一站在京东分享了关于智能客服的相关技术,第二站来到小米讲述智能家居的发展趋势。

小米AIoT的语音与NLP

在崔宝秋博士介绍完IoT的历史后,他与小米AI实验室主任、NLP首席科学家王斌博士一起做了主题为“AIoT生态、平台与技术”的报告。

小米最知名的AIoT设备便是小爱音箱,王斌博士通过小米的语音降噪技术,说明了神经网络+硬件在小爱同学的唤醒、语音指令识别上的重要作用。

在语音方面,小米2019年吸引来语音识别大牛Daniel Povey加入,小米团队也正在打造下一代语音识别工具库Kaldi。

语音识别是AIoT感知层面的功能,在认知层面需要NLP技术的支持。

这方面小米的NLP已经具有离线翻译、智能问答等多项能力。为了让AI翻译能够方便在手机上离线使用,小米将AI翻译模型压缩到原来的1/15,质量仅损失5%。

最后,王斌介绍了小米在AIoT开源上的工作,包括:小米自然语言处理平台MiNLP、在移动端使用的机器学习框架MACE、针对IoT设备的MACE Micro。

其中MACE Micro是在去年小米开发者大会上开源的,这是一个用于微控制器的AI框架,可以在功效1毫瓦、成本0.1美元的边缘设备上运行,让更多AIoT设备可以在端侧拥有AI能力。

最后王斌认为,未来的IoT发展趋势是:多模态感知与理解、跨设备迁移学习、智能空间感知、多设备协同。

未来AIoT设备多种多样,如何让一种模型在不同设备上都能快速部署,并通过协同工作提升智能水平,现阶段仍是一个难题。

让机器具有嗅觉

接下来,CCF会士、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主任、长聘教授徐迎庆博士做了“学科交叉与设计创新”的报告。

徐迎庆教授介绍了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以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部分科研工作。

虽然这些研究还未用于智能家居,但是看起来相当黑科技,比如“电子鼻”。

现在因为CV与NLP技术的发展,机器已经拥有了视觉和听觉能力。而徐迎庆教授团队的工作,是让机器拥有嗅觉。

这一课题不仅需要计算机技术,还需要材料、化学、物理学、认知心理等多项学科的交叉,从而赋予机器和人相似的嗅觉,使机器通过嗅觉理解人的行为。

目前,徐教授的团队已经开发出了第二代电子鼻,体积比一颗纽扣电池还小,并具有了识别水果鲜花气味的功能。

甚至,他们还开发了一种能保存气味的相机,将图像和气味信息一起储存起来。

此外,徐迎庆教授团队还在进行音乐可视化与梦境可视化的工作,可以从做梦期间的数据获得健康值和压力值。

关于CCF CTO Club和C3活动

CCF C³活动是CCF CTO Club发起的,面向企业技术专家的热门技术和战略分享会。

在此次活动中,CCF副理事长周明在开场致辞过程中,官宣了C³活动的LOGO及其含义:

CCF CTO Club首字母:覆盖领域(Computer, Communication and Control);

目标:Connection, Culture and Continuum;

怎么搞好:Capability,Creativity and Colorfulness。

在本场活动上,小米崔宝秋接受了CCF秘书长唐卫清博士颁发的CCF C³活动承办单位感谢牌。

最后,第二场C³报告结束后举办了承办单位旗帜交接仪式,揭晓了下一次活动承办单位是搜狗,具体时间是4月16日晚上6:30-9:30。

回看地址:
https://dl.ccf.org.cn/audioVideoZx/detail.html?id=5370840569300992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特色内容激励计划签约账号【量子位】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点个在看 paper不断!

相机居然能存储气味,未来智能家居会是什么样? | CCF C³相关推荐

  1. 未来智能家居的方向是小米模式还是华为模式呢?

    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智能家居逐渐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大家以往一直认为是遥不可及甚至有点陌生的东西,现如今已经普及到越来越多的家庭里面了. 而目前市面上大家最耳熟能详的大概是由苹果主导的智能家居Ho ...

  2. 未来智能家居方向是什么模式?小米?华为?智汀?

    智能家居慢慢走进大众视野当中,比如大品牌小米米家.华为等,还有小众品牌智汀等.虽然品牌众多,人们的选择也多,但真正了解智能家居的人,能在智能家居的具体落地部署方案得心应手的人,却少之又少.至于未来智能 ...

  3. 智能科技对家居生活的影响,未来智能家居的发展方向

    随着人工智能平台的推出,当今社会也逐步进入到了智能化时代,未来随着大量的人工智能产品逐渐实现落地应用,人们在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都会接触到大量的智能体,这些智能体也会起到更多积极的作用. 未来的智能 ...

  4. 未来智能家居24小时

    [编者按]电的发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太多的便利,并且引发了家用电器爆发的狂潮.比如,给漆黑的长夜送去光明的电灯.用于保存食物的冰箱和丰富家庭娱乐的电视机,这些家用产品都离不开居民用电.而随着技术的发展 ...

  5. OpenWrt 未来智能家居系统、物联网的底层核心

    前言: 很多参加"跟着佐大学OpenWrt开发"培训班的学员对OpenWrt未来的发展方向很迷茫,所以写此文谈一下我对OpenWrt未来趋势的看法. 随着OpenWrt的流行,Op ...

  6. 智能家居市场展现蓬勃发展态势,未来智能家居发展趋势如何?

    在5G.物联网以及互联网家装市场的快速发展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中国智能家居市场展现蓬勃发展态势.据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电子设备与系统研究中心所述,中国智慧家庭市场规模正以每年20%-30%速度增长 ...

  7. 从智能音箱发展,看智能家居的未来

    科技的发展,引领着时代的进步.自近代工业革命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随着科技的发展而提升.而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5G通信等技术的出现,万物互联.智能家居等新生活方式也开始进入人类的世界. 由技术的组合进 ...

  8. 智能家居行业步入死胡同 未来何去何从?

    9月,某品牌在京召开了智能家居战略发布会,大喊包含"单品.整合.开放"三大要素的IOC产品战略.这把响铃的注意力再次拉回到这个"看似热闹,实则不温不火"的领域. ...

  9. 物联网核心安全系列——智能家居与数据安全问题

    智能家居的出现给用户带来便利,比如最新的家庭自动化技术,包括智能能源管理.遥控门锁和室内视频监控等.所有的这些功能都可以很方便地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网络门户来控制.但智能家居的隐私问题也让专家和用 ...

最新文章

  1. Map-Reduce和分片集合
  2. 再不用担心DataRow类型转换和空值了(使用扩展方法解决高频问题)
  3. 工作总结21:阅读代码之axios
  4. mysql driver 读写分离_Mysql主从复制和读写分离实践
  5. mysql8双机热备高可用配置
  6. 使用TFS存储项目文档
  7. 计算机应用基础山东大学,山东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8. 哎,老了之display-box
  9. 编辑器、编译器和IDE的区别
  10. Maven安装与配置教程
  11. golang 支付宝小程序 登陆
  12. php省市区地址匹配,PHP简单实现正则匹配省市区的方法讲解
  13. GDAL+Python实现栅格影像处理之栅格矢量化及矢量栅格化
  14. [matlabpython]01——sort排序的相关内容
  15. ios客户端学习-UIButton
  16. 菜鸟柳--23种设计模式初学记录笔记(二)装饰者设计模式
  17. SCTP-流控制传输协议
  18. linux 如何把某个文件夹下的可执行文件全局使用
  19. 【猿创征文|Unity开发实战】—— 2D项目1 - Ruby‘s Adventure 游戏地图绘制(2-1)
  20. android什么牌子的电视机,国内品牌电视以安卓系统为主

热门文章

  1. 上传图片并生成缩略图
  2. LeetCode实战:二叉树中的最大路径和
  3. 利用BP神经网络教计算机进行非线函数拟合
  4. 动漫风格迁移 AnimeGANv2 ,发布线上运行 Demo
  5. 边缘加速创新和AI应用,Xilinx推出Kria自适应系统模块产品组合
  6. 转型AI成功几率有几分?太真实了......
  7. 激发企业大“智慧” | 深度赋能AI全场景 揭秘你不知道的移动云
  8. 好莱坞科幻新片《b》,钦定 AI 机器人出演女主角!
  9. 云厂商和开源厂商“鹬蚌相争”,他却看到了开发者的新机会
  10. 读完这45篇论文,“没人比我更懂AI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