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常用排序方法大全

/*
=============================================================================
相关知识介绍(所有定义只为帮助读者理解相关概念,并非严格定义):
1、稳定排序和非稳定排序
简单地说就是所有相等的数经过某种排序方法后,仍能保持它们在排序之前的相对次序,我们就
说这种排序方法是稳定的。反之,就是非稳定的。
比如:一组数排序前是a1,a2,a3,a4,a5,其中a2=a4,经过某种排序后为a1,a2,a4,a3,a5,
则我们说这种排序是稳定的,因为a2排序前在a4的前面,排序后它还是在a4的前面。假如变成a1,a4,
a2,a3,a5就不是稳定的了。

2、内排序和外排序

在排序过程中,所有需要排序的数都在内存,并在内存中调整它们的存储顺序,称为内排序;
在排序过程中,只有部分数被调入内存,并借助内存调整数在外存中的存放顺序排序方法称为外排序。

3、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所谓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
一个算法的空间复杂度,一般是指执行这个算法所需要的内存空间。
================================================================================
*/

/*
================================================
功能:选择排序
输入:数组名称(也就是数组首地址)、数组中元素个数
================================================
*/
/*
====================================================
算法思想简单描述:

在要排序的一组数中,选出最小的一个数与第一个位置的数交换;
然后在剩下的数当中再找最小的与第二个位置的数交换,如此循环
到倒数第二个数和最后一个数比较为止。

选择排序是不稳定的。算法复杂度O(n2)--[n的平方]
=====================================================
*/
void select_sort(int *x, int n)
{
int i, j, min, t;

for (i=0; i<n-1; i++) /*要选择的次数:0~n-2共n-1次*/
{
   min = i; /*假设当前下标为i的数最小,比较后再调整*/
   for (j=i+1; j&lt;n; j++)/*循环找出最小的数的下标是哪个*/
   {
    if (*(x+j) &lt; *(x+min))
    {   
     min = j; /*如果后面的数比前面的小,则记下它的下标*/
    }
   }  
   if (min != i) /*如果min在循环中改变了,就需要交换数据*/
   {
    t = *(x+i);
    *(x+i) = *(x+min);
    *(x+min) = t;
   }
}
}

/*
================================================
功能:直接插入排序
输入:数组名称(也就是数组首地址)、数组中元素个数
================================================
*/
/*
====================================================
算法思想简单描述:

在要排序的一组数中,假设前面(n-1) [n>=2] 个数已经是排
好顺序的,现在要把第n个数插到前面的有序数中,使得这n个数
也是排好顺序的。如此反复循环,直到全部排好顺序。
直接插入排序是稳定的。算法时间复杂度O(n2)--[n的平方]
=====================================================
*/
void insert_sort(int *x, int n)
{
int i, j, t;

for (i=1; i<n; i++) /*要选择的次数:1~n-1共n-1次*/
{
   /*
暂存下标为i的数。注意:下标从1开始,原因就是开始时
第一个数即下标为0的数,前面没有任何数,单单一个,认为
它是排好顺序的。
   */
   t=*(x+i);
   for (j=i-1; j>=0 && t<*(x+j); j--) /*注意:j=i-1,j--,这里就是下标为i的数,在它前面有序列中找插入位置。*/
   {
    *(x+j+1) = *(x+j); /*如果满足条件就往后挪。最坏的情况就是t比下标为0的数都小,它要放在最前面,j==-1,退出循环*/
   }

*(x+j+1) = t; /*找到下标为i的数的放置位置*/
}
}

/*
================================================
功能:冒泡排序
输入:数组名称(也就是数组首地址)、数组中元素个数
================================================
*/
/*
====================================================
算法思想简单描述:

在要排序的一组数中,对当前还未排好序的范围内的全部数,自上
而下对相邻的两个数依次进行比较和调整,让较大的数往下沉,较
小的往上冒。即:每当两相邻的数比较后发现它们的排序与排序要
求相反时,就将它们互换。
下面是一种改进的冒泡算法,它记录了每一遍扫描后最后下沉数的
位置k,这样可以减少外层循环扫描的次数。

冒泡排序是稳定的。算法时间复杂度O(n2)--[n的平方]
=====================================================
*/

void bubble_sort(int *x, int n)
{
int j, k, h, t;
for (h=n-1; h>0; h=k) /*循环到没有比较范围*/
{
   for (j=0, k=0; j<h; j++) /*每次预置k=0,循环扫描后更新k*/
   {
    if (*(x+j) > *(x+j+1)) /*大的放在后面,小的放到前面*/
    {
     t = *(x+j);
     *(x+j) = *(x+j+1);
     *(x+j+1) = t; /*完成交换*/
     k = j; /*保存最后下沉的位置。这样k后面的都是排序排好了的。*/
    }
   }
}
}

/*
================================================
功能:希尔排序
输入:数组名称(也就是数组首地址)、数组中元素个数
================================================
*/
/*
====================================================
算法思想简单描述:
在直接插入排序算法中,每次插入一个数,使有序序列只增加1个节点,
并且对插入下一个数没有提供任何帮助。如果比较相隔较远距离(称为
增量)的数,使得数移动时能跨过多个元素,则进行一次比较就可能消除
多个元素交换。D.L.shell于1959年在以他名字命名的排序算法中实现
了这一思想。算法先将要排序的一组数按某个增量d分成若干组,每组中
记录的下标相差d.对每组中全部元素进行排序,然后再用一个较小的增量
对它进行,在每组中再进行排序。当增量减到1时,整个要排序的数被分成
一组,排序完成。
下面的函数是一个希尔排序算法的一个实现,初次取序列的一半为增量,
以后每次减半,直到增量为1。

希尔排序是不稳定的。
=====================================================
*/
void shell_sort(int *x, int n)
{
int h, j, k, t;

for (h=n/2; h&gt;0; h=h/2) /*控制增量*/
{
   for (j=h; j<n; j++) /*这个实际上就是上面的直接插入排序*/
   {
    t = *(x+j);
    for (k=j-h; (k>=0 && t<*(x+k)); k-=h)
    {
     *(x+k+h) = *(x+k);
    }
    *(x+k+h) = t;
   }
}
}

/*
================================================
功能:快速排序
输入:数组名称(也就是数组首地址)、数组中起止元素的下标
================================================
*/
/*
====================================================
算法思想简单描述:

快速排序是对冒泡排序的一种本质改进。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一趟
扫描后,使得排序序列的长度能大幅度地减少。在冒泡排序中,一次
扫描只能确保最大数值的数移到正确位置,而待排序序列的长度可能只
减少1。快速排序通过一趟扫描,就能确保某个数(以它为基准点吧)
的左边各数都比它小,右边各数都比它大。然后又用同样的方法处理
它左右两边的数,直到基准点的左右只有一个元素为止。它是由
C.A.R.Hoare于1962年提出的。
显然快速排序可以用递归实现,当然也可以用栈化解递归实现。下面的
函数是用递归实现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改成非递归的。

快速排序是不稳定的。最理想情况算法时间复杂度O(nlog2n),最坏O(n2)
=====================================================
*/
void quick_sort(int *x, int low, int high)
{
int i, j, t;

if (low &lt; high) /*要排序的元素起止下标,保证小的放在左边,大的放在右边。这里以下标为low的元素为基准点*/
{
   i = low;
   j = high;
   t = *(x+low); /*暂存基准点的数*/

while (i&lt;j) /*循环扫描*/
   {
    while (i&lt;j && *(x+j)>t) /*在右边的只要比基准点大仍放在右边*/
    {
     j--; /*前移一个位置*/
    }

if (i<j)
    {
     *(x+i) = *(x+j); /*上面的循环退出:即出现比基准点小的数,替换基准点的数*/
     i++; /*后移一个位置,并以此为基准点*/
    }

while (i&lt;j && *(x+i)&lt;=t) /*在左边的只要小于等于基准点仍放在左边*/
    {
     i++; /*后移一个位置*/
    }

if (i&lt;j)
    {
     *(x+j) = *(x+i); /*上面的循环退出:即出现比基准点大的数,放到右边*/
     j--; /*前移一个位置*/
    }
   }

*(x+i) = t; /*一遍扫描完后,放到适当位置*/
   quick_sort(x,low,i-1);   /*对基准点左边的数再执行快速排序*/
   quick_sort(x,i+1,high);   /*对基准点右边的数再执行快速排序*/
}
}

/*
================================================
功能:堆排序
输入:数组名称(也就是数组首地址)、数组中元素个数
================================================
*/
/*
====================================================
算法思想简单描述:

堆排序是一种树形选择排序,是对直接选择排序的有效改进。
堆的定义如下:具有n个元素的序列(h1,h2,...,hn),当且仅当
满足(hi>=h2i,hi&gt;=2i+1)或(hi<=h2i,hi&lt;=2i+1)(i=1,2,...,n/2)
时称之为堆。在这里只讨论满足前者条件的堆。

由堆的定义可以看出,堆顶元素(即第一个元素)必为最大项。完全二叉树可以
很直观地表示堆的结构。堆顶为根,其它为左子树、右子树。
初始时把要排序的数的序列看作是一棵顺序存储的二叉树,调整它们的存储顺序,
使之成为一个堆,这时堆的根节点的数最大。然后将根节点与堆的最后一个节点
交换。然后对前面(n-1)个数重新调整使之成为堆。依此类推,直到只有两个节点
的堆,并对它们作交换,最后得到有n个节点的有序序列。

从算法描述来看,堆排序需要两个过程,一是建立堆,二是堆顶与堆的最后一个元素
交换位置。所以堆排序有两个函数组成。一是建堆的***函数,二是反复调用***函数
实现排序的函数。

堆排序是不稳定的。算法时间复杂度O(nlog2n)。

*/
/*
功能:***建堆
输入:数组名称(也就是数组首地址)、参与建堆元素的个数、从第几个元素开始
*/
void sift(int *x, int n, int s)
{
int t, k, j;

t = *(x+s); /*暂存开始元素*/
k = s;   /*开始元素下标*/
j = 2*k + 1; /*右子树元素下标*/

while (j&lt;n)
{
   if (j&lt;n-1 && *(x+j) &lt; *(x+j+1))/*判断是否满足堆的条件:满足就继续下一轮比较,否则调整。*/
   {
    j++;
   }

if (t&lt;*(x+j)) /*调整*/
   {
    *(x+k) = *(x+j);
    k = j; /*调整后,开始元素也随之调整*/
    j = 2*k + 1;
   }
   else /*没有需要调整了,已经是个堆了,退出循环。*/
   {
    break;
   }
}
*(x+k) = t; /*开始元素放到它正确位置*/
}

/*
功能:堆排序
输入:数组名称(也就是数组首地址)、数组中元素个数
*/
void heap_sort(int *x, int n)
{
int i, k, t;
int *p;

for (i=n/2-1; i>=0; i--)
{
   sift(x,n,i); /*初始建堆*/
}
for (k=n-1; k&gt;=1; k--)
{
   t = *(x+0); /*堆顶放到最后*/
   *(x+0) = *(x+k);
   *(x+k) = t;
   sift(x,k,0); /*剩下的数再建堆*/
}
}

void main()
{
#define MAX 4
int *p, i, a[MAX];
/*录入测试数据*/
p = a;
printf("Input %d number for sorting :\n",MAX);
for (i=0; i&lt;MAX; i++)
{
   scanf("%d",p++);
}
printf("\n");

/*测试选择排序*/

p = a;
select_sort(p,MAX);
/**/

/*测试直接插入排序*/

/*
p = a;
insert_sort(p,MAX);
*/

/*测试冒泡排序*/

/*
p = a;
insert_sort(p,MAX);
*/

/*测试快速排序*/

/*
p = a;
quick_sort(p,0,MAX-1);
*/

/*测试堆排序*/

/*
p = a;
heap_sort(p,MAX);
*/

for (p=a, i=0; i&lt;MAX; i++)
{
   printf("%d ",*p++);
}
printf("\n");
system("pause");

C语言常用排序方法大全相关推荐

  1. PythonStock(13):使用stockstats计算股票中的16个常用指标方法大全

    前言 使用Python开发一个股票项目. 项目地址: https://github.com/pythonstock/stock 相关资料: http://blog.csdn.net/freewebsy ...

  2. JS常用属性方法大全

    JS常用属性方法大全 1.输出语句:document.write(""); 2.JS中的注释为: 3.传统的HTML文档顺序是:document->html->(hea ...

  3. python如何给字符串排序_Python语言字符串排序方法

    本文主要向大家介绍Python语言字符串排序方法了,通过具体的内容向大家展示,希望对大家学习Python语言有所帮助. 一般情况下,python中对一个字符串排序相当麻烦:一.python中的字符串类 ...

  4. c语言的5种常用排序方法

    c语言的5种常用排序算法 1.冒泡排序(最常用) 冒泡排序是最简单的排序方法:原理是:从左到右,相邻元素进行比较.每次比较一轮,就会找到序列中最大的一个或最小的一个.这个数就会从序列的最右边冒出来.( ...

  5. 算法学习:常用排序方法

    排序是我们的日常开发中经常会遇到的需求,例如,在商品的列表页面,我们可以根据各种维度(销量.价格.人气等)对商品的展示顺序进行改变. 所以,对各个排序的性能的了解也是基础且重要的.我们先对排序这一块进 ...

  6. 100天精通Python(数据分析篇)——第62天:pandas常用统计方法大全(含案例)

    文章目录 一.常用统计方法与案例 1. 求和(sum) 2. 求平均值(mean) 3. 求最小值(min) 4. 求最大值(max) 5. 求中位数(median) 6. 求众数(mode) 7. ...

  7. r语言 tunerf函数_R语言︱常用统计方法包 机器学习包(名称、简介)

    一.一些函数包大汇总 转载于:http://www.dataguru.cn/thread-116761-1-1.html 时间上有点过期,下面的资料供大家参考 基本的R包已经实现了传统多元统计的很多功 ...

  8. pvrect r语言 聚类_R语言常用统计方法包+机器学习包(名称、简介)

    上期帮大家盘点了一下R中常用的可视化包,这期将简要盘点一下关于统计分析与机器学习的R包,并通过简要介绍包的特点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可视化包. 本文作者为"食物链顶端"学习群中的小伙伴 ...

  9. R 多变量数据预处理_R语言常用统计方法包+机器学习包(名称、简介)

    上期帮大家盘点了一下R中常用的可视化包,这期将简要盘点一下关于统计分析与机器学习的R包,并通过简要介绍包的特点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可视化包. 本文作者为"食物链顶端"学习群中的小伙伴 ...

最新文章

  1. html怎么写三段平行文本,试论实用文体翻译中平行文本的使用
  2. (JavaWeb)会话跟踪技术Cookie和Session(重点)
  3. SQL SERVER 数据库邮件配置
  4. 可自动定时切换的选项卡/滑动门导航代码
  5. windows终止处理程序( __try __finally) 简单解析
  6. html文件如何放到服务器上_对网盘泄露说不,自己数据放到自己服务器上,用群辉搭建个人网盘...
  7. iOS常用于显示几小时前/几天前/几月前/几年前的代码片段
  8. 蓝宝石英语怎么读_黑金和蓝宝石
  9. 前端学习(1189):事件基本使用
  10. 64位程序怎么判断指针是否有效_和微信大佬聊了一夜,他告诉我为什么指针被誉为 C 语言灵魂?...
  11. 7个Python实战项目代码,让你感受下大神是如何起飞的!
  12. Linux系统刻盘失败,linux下如何刻盘
  13. QGraphicsObject Error: Class declarations lacks Q_OBJECT macro.
  14. webstorm缩进两个字符
  15. 高质量web前端后台模板
  16. 六天八小时能否主张加班费?
  17. TCP之快重传与快恢复
  18. MySQL的10大经典错误
  19. Chatbot-检索式模型介绍(三)
  20. 密码(Password)

热门文章

  1. 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智能车参赛与防疫承诺书
  2. 关于第十六届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 华南赛区补赛办法
  3. 朋友圈里的一张组合逻辑图
  4. AI视觉组培训第二弹——入门篇
  5. 成绩统计自动计算表格_电气计算太慢?62套自动计算EXCEL表格,一键下载秒出结果...
  6. java 发送邮件_老板要实现SpringBoot发送邮件?大神发了这篇文章后,今晚准点下班...
  7. angularjs与java_关于angularjs与java结合,获取后台数据并解析的问题
  8. 如何用python写程序设置当前打印机为默认打印机_从Python打印到标准打印机?
  9. pthread_mutex_lock 和 pthread_mutex_unlock
  10. linux下用c 开发web,用C一步步开发web服务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