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前言
  • 一、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原理简介
    • 1.原理推导
    • 2.多波长叠加
  • 二、Virtualab仿真
    • 1.光路设置
    • 2.仿真与Parameter run
  • 三、7.6.1.18版本的操作区别
  • 四、结果展示
    • 1.多波长观察
    • 2.Parameter Run观察

前言

本篇为大创团队的第一篇集体作品,针对物理光学的基础实验–杨氏双缝干涉团队做出了探索和尝试。

一、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原理简介

在普通单色光源前面放一个开有小孔S的屏,作为单色点光源.在S的照明范围内再放一个开有两个小孔S,S的屏.按惠更斯原理,S,S作为两个次波源向前发射次波(球面波),形成交叠的波场.在较远的地方放置一接收屏,屏上可以观测到一组几乎是平行的直线条纹.

熟悉的朋友到这里应该就有所回忆,可以直接移步实验部分,不熟悉的朋友我们再回顾一下具体的推导和相关公式。
详细参考见: link

1.原理推导

设SS1=R1SS_1=R_1SS1​=R1​,SS2=R2SS_2=R_2SS2​=R2​用ϕ0\phi_0ϕ0​ 代表点波源SSS的初相位,则次波源S1S_1S1​,S2S_2S2​的初相位分别为ϕ10=ϕ0+2πR1λ\phi_{10}=\phi_0+\frac{2\pi R_1}{\lambda}ϕ10​=ϕ0​+λ2πR1​​,ϕ20=ϕ0+2πR2λ\phi_{20}=\phi_0+\frac{2\pi R_2}{\lambda}ϕ20​=ϕ0​+λ2πR2​​,从而
ϕ10−ϕ20=2πλ(R1−R2)\phi_{10}-\phi_{20}=\frac{2\pi }{\lambda}(R_1-R_2)ϕ10​−ϕ20​=λ2π​(R1​−R2​),
由此可见,两次波之间的相位差与ϕ0\phi_0ϕ0​无关.
令双孔间距为ddd,屏幕与双孔屏间的距离为DDD,屏幕上横向观测范围为XXX,我们设d2≪D2d^2\ll D^2d2≪D2 (这被称为远场条件),即缝的间距相对于观察屏与缝的距离不值一提,X2≪D2X^2\ll D^2X2≪D2(这被称为傍轴条件)观察屏上条纹分布的观察范围相对于观察屏与缝的距离也不值一提。

光程差为r1−r2=δ=dsinθ≈dxDr_1-r_2=\delta=dsin\theta\approx \frac{dx}{D}r1​−r2​=δ=dsinθ≈Ddx​可以得到相位差为2πλ(r1−r2)=2πdλDx\frac{2\pi}{\lambda}(r_1-r_2)=\frac{2\pi d}{\lambda D}xλ2π​(r1​−r2​)=λD2πd​x干涉条纹的形状,即等强度线是一组纵向(即与纸面垂直)的平行直线。上图把条纹平铺在纸面上了。
干涉条纹的间距Δx\Delta xΔx定义为两条相邻亮纹(强度极大)或两条暗纹(强度极小)之间的距离。可令相位差为2π2\pi2π,求得Δx=λDd\Delta x=\frac{\lambda D}{d}Δx=dλD​
明纹的位置:x=±kDλdk=0,1,2⋯x=\pm k\frac{D\lambda }{d} \ \ \ \ \ \ k=0,1,2\cdotsx=±kdDλ​      k=0,1,2⋯暗纹的位置:x=±(2k+1)Dλ2dk=0,1,2⋯x=\pm (2k+1)\frac{D\lambda }{2d} \ \ \ \ \ \ k=0,1,2\cdotsx=±(2k+1)2dDλ​      k=0,1,2⋯

2.多波长叠加

若光源中包含λ1\lambda_1λ1​和λ2\lambda_2λ2​ 两条谱线,则屏上有两套间距不等的条纹同时存在,它们非相干地叠加在一起。我们会在下一部分仿真多波长的谱线对其进行比较。

若光源发出的是白光,则在中央零级的白色亮纹两侧,对称地排列着若干条彩色条纹。

二、Virtualab仿真

1.光路设置

首先,新建一个空的文件,在其中添加一个高斯波。

双击进入属性面板,可以在此处设置光的波长,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波长为633nm的红光。

接着,在器材库中,添加双缝

双击进入面板,进行编程设置处理后,设置双缝的缝宽和缝间距。

下一步,添加观察屏。

双击下方的距离框,设置它的空间位置。

对于2D的探测器,我们可以默认属性设置如图。

复制一个探测器,将其设置为1D探测器,位置设置相同。

但要注意,要将属性中的后一项改为1,即可实现观察一行的双缝干涉情况。

至此,就完成了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的光路搭建。

2.仿真与Parameter run

点击运行,对于理想的光学器件,我们可以使用Classic Field Tracing 进行仿真来节约仿真运行的时间。

到这,我们便得到了杨氏双缝干涉的图像。

要获取杨氏双缝干涉图像随参数设置不同而变化的具体情况,则需要用到New Parameter Run的功能。

点击Next。

接着就可以就需要改变的参量进行勾选设置,包括它的范围及步数(也就是需要设定前三列的参量)。

点击Next,直至出现这个界面,即可点击Go开始运行。

运行结果如图,双击想要看的探测器,即可获取到相应的动态图像。

点击播放键,即可看到图像的动态变化情况。

至此,本次仿真就结束了。

三、7.6.1.18版本的操作区别

在坚持不懈的摸索中还是发现了7.6.1.18打开杨氏双缝实验的正确方式。
1.首先我们需要采用stored function元件。

光源这里做小些。

我们保证其他设置与试用版相同。连接好光路。

2.关键在于如何导入双缝的函数。我们在库的边界响应这里寻找。

找到双缝,打开预览。

在这个窗口激活的情况下操作。

在菜单栏上有控制操作这一栏,选择创建谐波场。

默认即可。

出现了如下窗口,我们在这个窗口激活的情况下接续操作。

在控制操作栏中创建传递函数,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关键所在了。

出现了这个窗口。创建成功。

3.选定传递函数
把我们创建好的传递函数导入进去。


然后我们点击运行。

成功得到干涉条纹。

如此便不需要编程模块也能实现了。

四、结果展示

1.多波长观察

若要观察多波长光源的干涉现象,需要改变高斯波的属性。
双击进入属性面板,在Spectral Parameters中可选择Triplet of Wavelengths,可以在此处设置每个波长和所占功率比。本次试验中分别设置了473nm、532nm、635nm的三种波长,功率比均为1。

设置完成后,按前一个部分相同的方式使用Classic Field Tracing进行仿真。得到组合光的干涉图像:


此后我们可以分别对这三种光作为单一波长光源逐一仿真,得到三幅一维图像再放入一幅图中进行对比。
以473nm的蓝光为例:

选中蓝光的图像后点击窗口中的Manipulations,点击创建数值数据数组转换。

得到转换后的数据阵列视图32(对应27号图)(在数据视图中可以看到具体点的坐标)

如此重复三次得到三种光的可组合图像,选择其中一幅图在Manipulations窗口中点击Edit Subsets,在其中选择append Subsets from another Data Array。


此后选择需要叠加观察的图像。在此,我们得到34叠加至32的图像35。


如果需要看到两条不同的曲线在一幅图中的对比,需要点击多图模式。

可得到

此后可以设置此幅图的属性。

本实验中将所有点不显示得到光滑曲线。


一次只可组合两幅图像,因此可以在得到的新图后重复上述操作。
得到三图叠加后的图像:

2.Parameter Run观察

在使用Parameter Run功能后可看到,随着缝宽的增加,干涉现象变化如下:

随着观察屏与双缝距离增大时,干涉现象变化如下:

本篇由大创团队成员:唐艺恒、扶杨玉、黄一诺、李思潼、明玥共同完成。

本篇采用市面上流通比较广的试用版和7.6.1.18版本进行实验和演示,增强了适用性。

VirtualLab基础实验教程-1.杨氏双缝干涉相关推荐

  1. VirtualLab基础实验教程-2.牛顿环

    目录 前言 一.牛顿环实验原理简介 1.现象介绍 2.公式推导 3.特点总结 二.Virtualab仿真 1.搭建光路 2.通道设置 3.探测器与编辑窗的设置 4.透射型牛顿环 三.7.6.1.18版 ...

  2. VirtualLab基础实验教程-7.偏振(2)

    文章目录 前言 一.波片与双折射晶体的简介 1.典型器件的琼斯矩阵示例: (1).线偏振器: (2).波片 2.双折射晶体 二.VirtualLab仿真 1.相移元件 2.双折射晶体 三.效果展示 1 ...

  3. VirtualLab基础实验教程-7.偏振(3)

    文章目录 前言 一.会聚偏振光的干涉 二.VirtualLab仿真 1.光路搭建 2.亮十字 三.效果展示 1.改变入射光偏振方向 2.改变入射光波长 3.改入射光源为平面波 总结 前言 本篇为大创团 ...

  4. VirtualLab基础实验教程-5.泊松亮斑

    文章目录 前言 一.泊松亮斑实验原理简介 1.现象 2.半波带理论 3.公式 二.Virtualab仿真 1.搭建光路 2.探测器窗口大小确定 三.结果展示 1.改变圆屏半径 2.改变探测器位置 3. ...

  5. VirtualLab基础实验教程-3.迈克尔逊干涉仪

    目录 前言 一.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原理简介 二.Virtualab仿真 1.搭建光路 2.属性设置 三.7.6.1.18版本的操作区别 四.结果展示 1.等倾干涉 2.等厚干涉 3.等倾等厚结合 附 ...

  6. VirtualLab基础实验教程-4.单缝衍射

    文章目录 前言 一.单缝衍射实验原理简介 1.衍射简介 2.半波带分析法 3.公式 4.影响衍射的因素 5.矩孔衍射 6.讨论Y轴条纹分布 二.Virtualab仿真 1.搭建光路 2.探测器的关键之 ...

  7. VirtualLab基础实验教程-7.偏振(1)

    文章目录 前言 一.偏振与极化的简介 1.分类: 2.产生方法: 二.Virtualab仿真 1.搭建光路 (1)线偏光转圆偏光 (2)右旋圆偏光转左旋圆偏光 2.如果不用raw data detec ...

  8. VirtualLab基础实验教程-8.傅里叶变换(1)

    文章目录 前言 一.傅里叶变换是什么 1.公式变换 2.角谱函数(频谱) 3.透镜的傅里叶变换性质 4.全息 二.VirtualLab仿真 1.傅里叶基础 2.全息记录 3.全息重现 4.全息再现仿真 ...

  9. 计算机硬件实验教程pdf,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实验教程答案(重庆大学)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实验教程答案(重庆大学)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实验教程答案 实验一:简单程序设计实验 (1)编写一个 32 位无符号数除法的程序,要求将存放在 NUM1 中的 32 位无符号数与存放 ...

最新文章

  1. javer的表结构设计
  2. python 中cookie_Python 处理Cookie的菜鸟教程(一)Cookie库
  3. 学习笔记(十三)——vim编辑与linux命令
  4. vs服务器连接xp系统,xp系统远程连接服务器
  5. 微服务设计、拆分原则
  6. Java0steam_Java学习 - Stream 使用
  7. oracle pga建议值,Oracle PGA作用
  8. 小程序navigator跳转路径url写法
  9. 国外资源下载速度太慢怎么办
  10. YUM命令常见报错以及解决办法
  11. .net ajax 保存文件,.net ajax式上传文件
  12. 本来都对象棋失去兴趣了, 是特殊的原因让我又开始从侧面搞象棋方面的擦边的游戏...
  13. 军棋java_军棋规则及走法
  14. Spring 整体结构
  15. [收藏] 抽奖活动的高可用、高并发优化
  16. CSDN上新啦!编辑器新增发文助手功能【8月22日】
  17. 传统OA厂商举步维艰
  18. 简历翻译中译英多少钱
  19. 读吕林根之《解析几何》
  20. SGX-用于独立执行的创新指令集和软件模型(翻译)

热门文章

  1. 友盟第三方QQ登录,报错注意,使用友盟社会化组件的微博SSO功能,需要按照文档要求在xcode设置url scheme!
  2. Android集成友盟社会化分享
  3. 卡萨帝发布5+7+N高端智慧成套方案 打破行业3大“现实”
  4. pc端实现微信扫码登录
  5. 在 Win7/Win8下使用 VirtualBOX虚拟机安装 OS X 10.11 El Capitan 及 Xcode 7.0
  6. Win7怎么设置计算机窗口,win7纯净版电脑中切换窗口显示的数目如何设置
  7. 从一个实际问题来入门数据分析(一)
  8. TypeScript基础JavaScript补漏
  9. 哈工大三本计算机考研,这3位考研前辈的经历,说的就是我了!_哈工大考研论坛...
  10. 海信电视全记录:葡萄牙不敌摩洛哥止步八强,C罗潸然泪下掩面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