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信息管理学期末复习

文章目录

  • 题型
  •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管理
  • 第二章 信息交流(*)
  • 第三章 信息分布
  • 第四章 信息获取
  • 第五章 信息组织
  • 第六章 信息检索
  • 第七章 信息服务
  • 第八章 信息系统
  • 第九章 信息机构及管理
  • 第十章 信息政策与信息法律

题型

单选、名词解释、填空、判断改错、简答、论述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管理

  1. 信息的定义

    • 本体论定义: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信息的存在不以主体的存在为前提)

    • 认识论定义: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没有主体,就不能认识信息)

  2. 信息的特征

    • 信息存在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 信息产生的广延性和无限性
    • 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递性
    • 信息对物质载体的独立性
    • 信息对认识主体的相对性
    • 信息对利用者的共享性
    • 信息的不可变换性和不可组合性
    • 信息产生和利用的时效性
    • 可伪性
  3. 数据、信息、知识及智能四者的关系

    • 数据+背景=信息
    • 信息+经验=知识
  4. 社会信息化的定义,发展的三个层次、四个阶段

    • 社会信息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定现象,在这种现象出现时,人类对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而对物质和能源的依赖程度相对降低

    • 社会信息化发展的三个层次

      1. 通过自动控制、知识密集而实现的生产工具信息化
      2. 通过对生产行业、部门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自动化控,制而实现的社会生产力系统信息化
      3. 通过通信系统、咨询产业以及其他设施而实现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活的全面信息化
    • 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四个阶段

      1. 建立并普及信息工业阶段
      2. 建立与发展先进的通信系统阶段
      3. 企业信息化阶段
      4. 社会生活的全面信息化
  5. 信息管理的定义(狭义,广义)及其内涵(三个要素,两个对象,基本特征)

    信息管理的概念:

    • 狭义:对信息本身的管理,即采用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对信息进行组织、控制、存贮、检索和规划等,并将其引向预定目标
    • 广义:不单单是对信息的管理,而是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人、信息、机器、机构等)进行合理的组织和配置,已实现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信息要求。

    信息管理的内涵:

    • 三要素:信息、技术、人员
    • 两个对象: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
    • 基本特征:规划、组织、控制
  6. 霍顿信息生命周期管理模型 (六阶段)

    1. 创建(生产/发布):·规范的机构发布、网络自由度和随意性
    2. 信息采集:手工or自动
    3. 信息组织:筛选、分析、标引等
    4. 信息存储:共享、保护、备份、恢复
    5. 信息利用:价值实现、满足需求等
    6. 信息清理:老化、销毁/回收
  7. 信息资源管理的定义

    信息资源管理是信息管理的一种延伸和发展,是用技术、经济、人文对信息进行管理的产物,也是从经济学资源配置和管理中高层战略需求的角度对信息活动进行资源性质的管理。

第二章 信息交流(*)

  1. *信息交流(狭义)的定义:*不同时间或空间上的认知主体(人或由人组成的机构、组织)之间相互交换信息的过程,是宇宙中多的信息交流中,最先进、最高等而又最复杂的信息交流方式

  2. 信息交流过程有哪些规则?(了解一下)

    • 信息交流过程,必须有一个信息传递者(Sender,S),一个信息接收者(Receiver,R)
    • 信息交流过程是单向传递(S->R)、时间不可逆的过程。
    • 信息交流是基于交流双方的目的行为
  3. 信息交流的条件与要素(六点)

    • 信息发送者(S)
    • 信息接收者(R)
    • 交流通道:交流双方的感官系统(基本通道),其他通道仅仅是感官通道的扩展、延伸或变换。
    • 符号体系:载体。包括语言、文字、手势、计算机语言、信物、旗语等
    • 知识信息库:人脑知识信息的总称
    • 支持条件:信息交流得以实现的保障
      • 自然条件:光、电、声、空气在传导信息时的作用
      • 技术条件:通讯技术、存贮、处理技术等
      • 社会条件:法律、政策、经济条件、信息机构等
  4. 信息交流的模式(核心内容、 观点):

    • 申农-维弗模式

      • 模型具有抽象性。侧重语法信息的表达,对语义和语用信息关注较少。
      • 模型基于单向传递。未考虑反馈调节。

    • 拉斯韦尔的5W模式

      • 优点:注重信息本身的内容和交流传播的效果

    • 施拉姆模型

      1. 第一个模型:

      1. 第二个模型:

      1. 第三个模型:

      1. 第四个模型:

    • 维克利的S-C-R模式

      • S-R-C强调的是人本社会传播,涉及到许多人文因素,如社会地位和认知对个人吸收信息的影响。

    • 米哈依洛夫广义的科学交流系统模式

      • 将科学交流分为正式交流非正式交流

        • 正式交流:依法组织,具有正规合法渠道,受法律保护,是社会组织机构运行的必要条件。(例如正规的科学文献为媒介的科学交流)

        • 非正式交流:自有资源的交流。(科学研究者之间的对话、书信、座谈等)

    • 不需要死记硬背,记住核心内容、特点,能够判断给出的观点出自于哪个模式

  5. 信息栈的定义

    信息栈是信息链的节点,即信息从S到R流通过程中所经过的环节,进行信息的存储、转换、处理和传递

    S到R的直接交流可以称之为**“零栈交流**”。其余可以称为“栈交流”。

  6. 专业信息服务的信息传递模式的含义

    • 多向被动传递

      • 概念:事先没有确定的接受者,是A面向整个社会开展的信息服务。
      • 举例:图书馆提供借阅、检索服务,网站信息服务等
    • 单项被动传递
      • 概念:由S或A向特定的R提供的信息咨询服务,R提问,S或A被动
      • 举例:信用评估机构提供信用评估报告、心理咨询、技术咨询等
    • 多向主动传递
      • 概念:S或A针对整个社会的需要将自己生产或收集到的信息主动传递给事先未确定的接受者(R)
      • 举例:网上提供的各种目录,索引,文摘等工具
    • 单项主动传递
      • 概念:S或A将信息传递给事先确定的接受者(R)
      • 举例:根据用户需求建立的专题数据库和跟踪推送服务等
  7. 网络环境下的正式交流与非正式交流的划分标准

    • 信息源角度:信息是否经由专职人员加工整理,划分成正式交流信息和非正式交流信息

    • 信息交流渠道角度:信息交流是否有专职人员参与,划分成正式信息交流和非正式信息交流

第三章 信息分布

  1. 马太效应及各定律内容的文字表述、贡献

    • 马太效应

      • 文字描述: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进步和成功,就会产生一种积累效应,就会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更大的进步和成功。
      • 在文献信息分布中的表现:核心趋势、集中取向
      • 贡献:
        • 积极作用:

          • 产生信息分布的富集现象,提供选择捷径
          • 产生核心信息源
        • 消极作用:

          • 过分注重核心信息源,忽略分布在其他信息源中有用的信息
          • 青睐名人,拒绝新人
    • 布拉德福定律(信息内容的离散分布规律)

      • 文字描述:如果将科技期刊按其刊载某专业论文数量多寡,以递减顺序排列,则可分出一个核心区和相继的几个领域,每区刊载的论文量相等,此时核心期刊和相继区域期刊数量成1:n: n… 的关系。

      • 贡献:

        • 解释了文献集中与分散规律
        • 提出了核心期刊的概念
    • 齐夫定律(信息内容的离散分布规律)

      • 文字描述:如果把一篇较长文章(约5000字)中每个词出现的频次统计起来,按照高频词在前,低频词在后的递减顺序,并用自然数给这些词编上等级序号,即频次最高的词等级为1,频次次之的等级为2,…,频次最低的词等级为D。若用f表示频次,r表示等级序号,则有**: fr= C**。式中C为常数。这里的常数并不是绝对不变的恒量,而围绕一个中心数值上下波动。

    • 洛特卡定律(信息生产者分布规律)

      • 文字描述:科研论文作者信息分布规律,科学生产力的平方反比分布 。 生产2篇论文的作者大约是生产1篇论文作者数的1/4,生产3 篇论文的作者大约是生产1篇论文作者数的1/9,生产n篇论文的作者大约是生产1篇论文作者数的1/n^2
    • 普莱斯定律(信息生产者分布规律)

      • 文字描述:核心生产者分布的平方根定律。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全部论文的半数系由该领域中全部作者的平方根的那些人撰写的
    • 指数增长率(信息对时间的分布规律)

      • 普赖斯曲线

      • 生长曲线

  2. 什么是生长曲线? 结合生长曲线解释为什么在不同阶段科学文献增长的态势是不同的。(会作图)

    • 概念以及解释:一般来说,在不同的阶段科学文献增长的态势是不同的。

      • 学科处于诞生和发展阶段,文献量指数增长,文献寿命较短
      • 学科进入相对成熟阶段,增长率变小,曲线平缓,文献寿命相对较长。某一知识领域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后进入相对成熟的阶段,内容上更新的文献又将进入一个新的急剧增长时期,然后又进入一个稳定时期
      • 文献的增长往往伴随几个急剧增长时期和几个相对稳定时期,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格局
    • 图像:

  3. 文献老化 :影响因素、指标

    • 文献老化概念:文献随时间增长,其内容日益百年的陈旧过时,逐渐减少或失去其作为情报源的价值,越来越少的被读者获用户所利用
    • 影响因素:
      • 文献增长。文献的增长和老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它们从不同的侧面来描述科学的发展,阐明科学知识的修正率。
      • 学科差异。世界上93%~98%的科学杂志引用寿命为20年左右,但并不是所有这些学科的文献老化速率都大体一致,相反,彼此之间差异甚大。
      • 学科发展阶段的差异。即使是同一学科,不同的时期或阶段,文献的半衰期不尽完全相同。
      • 信息环境和需求。不同信息用户对文献的需求是不同的,因而信息利用者的需求及所处的信息环境的研究十分必要。
    • 指标:
      • 普赖斯指数
      • 鲁布克斯负指数
      • 文献半衰期
  4. 文献半衰期,普赖斯指数的定义和关系。

    • 文献半衰期:某学科领域现时尚在利用的全部文献中的一半是在多长一段时间内发表的
    • 普赖斯指数:某一学科领域内,对发表年限不超过5年的文献的引用次数与总的引用次数之比值。
    • 关系:一般来说,某一学科或领域文献的普赖斯指数越大半衰期就越段短,说明其文献的老化速度就越快

第四章 信息获取

  1. 信息源的分类(记录性信息源的分类)

    1. 记录型信息源:包括由传统介质(纸张、竹子)和各种现代介质(磁盘,光盘,缩微胶卷、胶片等)记录和存贮的知识信息

      1. 载体分类:

        1. 印刷型:铅印、油印
        2. 缩微型:缩微胶卷等
        3. 计算机阅读器:磁带、光盘
        4. 网络型:网络书刊、搜索引擎、问答平台等
      2. 信息加工深度分类:
        1. 一次信息:原始信息。如期刊论文、研究报告、市场调查报告、专利说明书以及各种网络信息
        2. 二次信息:书目、题录、简介、文摘等检索工具
        3. 三次信息:综述、述评、年度总结、文献指南、书目之书目等
    2. 实物信息源:由实物携带和存贮的知识信息,如生物样品、产品样机、工艺品
    3. 智力型信息源:由人脑存贮的知识信息。包括人的各类知识、诀窍、技能和经验。(又被称为隐形知识)
    4. 零次信息源:人们直接交流获得的信息,是信息客体的内容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听、视、嗅、味、触觉)的结果
  2. 信息源评价的一般指标有哪些

    • 专指性
    • 正确性
    • 清晰度
    • 及时性
    • 真实性
    • 权威性
    • 可获得性
    • 可验证性
    • 情感效应
  3. 信息质量评价一般分为哪四个维度

    1. 信息内容

      1. 正确性
      2. 完整性
      3. 相关性
      4. 新颖性
    2. 信息表达形式
      1. 准确性
      2. 可理解性
      3. 精简性
      4. 标准化程度
    3. 信息资源系统
      1. 可获取性
      2. 快速响应性
      3. 可靠性
    4. 信息资源效用
      1. 可用性
      2. 适量性
      3. 价值增值性

第五章 信息组织

  1. 信息组织的定义

    也叫信息整序,是利用一定的规则、方法和技术对信息的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进行揭示和描述,并按给定的参数和序列公式排列,使信息从无序集合转换为有序集合的过程

  2. 信息组织的思想方法 :分类法、主题法

    1. 分类法

      • 概念:根据信息资源的内容属性和其他特征对信息资源进行分门别类的组织。用分类号表达各种概念,将各种概念按照学科性质进行分类和系统排列

      • 举例: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杜威十进制分类法、

    2. 主题法

      • 概念:通过主题分析,直接以表达信息资源主题内容的语词作为检索标识,提供字顺检索途径,并采用参照系统揭示词间关系的信息资源和组织检索系统的方法
      • 分类:标词法、单元词法、叙词法、关键词法(叙词有严格的规范,关键词只做极少量规范化处理(或者不做))
    3. 分类—主题一体化

  3. 元数据的定义、代表

    • 定义:定义描述其它数据的数据
    • 代表:都柏林核心集、中国的CNMARC等
  4. 知识组织系统的定义、类型

    • 定义:是对人类知识结构进行表达和有组织地阐述的各种语义工具的统称

    • 类型(规范程度逐渐增加):

      • 词汇列表
      • 分类聚类体系
      • 关系模式

  5. 本体的定义及其理解

    • 定义:可共享的概念化的明确的形式化规范说明
    • 本体由类、实例、关系、函数、公理五部分构成。从知识组织的角度,本体是某一领域中术语及术语间关系的规范说明。本体定义了组成主题领域的词汇表的基本术语及其关系,以及 结合这些术语和关系来定义词汇表外延的规则
  6. 知识图谱的价值(三个方面)

    1. 助力搜索:基于知识图谱的搜索,除了能够直接回答用户的问题外, 还具有一定的语义推理能力,大大提高了搜索的精确度
    2. 助力推荐:以电商推荐为例,假设买了手机,手机的强下位关系是手机壳,这样系统就可以推荐手机壳,同时也可以推荐相似或互补的实体
    3. 助力问答:知识图谱给问答与对话系统挂载了一个背景知识库

第六章 信息检索

  1. 信息检索的本质:用户的信息需求和一定的信息集合匹配

  2. 信息检索的特点:

    • 相关性:信息检索时规定的一篇正文与表示信息提问的另一篇正文的符合程度。用户是否认为一文献与一提问吻合。
    • 不确定性:标引的不确定性、检索词选用的不确定性
    • 逻辑性:检索语言、检索策略
  3. 信息检索策略:(不用背,但要判断运用了那种方法)

    1. 顺查法(课题背景)
    2. 倒查法(查新)
    3. 抽查法
    4. 追溯法(以文献末所附参考文献为依据)
    5. 循环法(先查一批文献,再已文献末所附参考文献用追溯法查询)
  4. 信息检索效率有哪些评价指标?(四个指标) 查全率和查准率的关系?

    • 评价指标:

      • 检全率
      • 检准率
      • 漏检率
      • 误检率
    • 查全率和查准率

      • 查全率:检出的相关文献量/检索系统中相关文献总量

      • 查准率:检出的相关文献量/检出的文献总量

      • 关系:互逆关系

  5. 搜索引擎的分类*(能判断是哪类搜索引擎,不用死记硬背)***

    • 按照检索机制划分:

      1. 关键词检索型搜索引擎:谷歌、百度
      2. 目录浏览性搜索引擎:Looksmart
    • 按数据收录范围:
      1. 综合搜索引擎:谷歌、百度、必应
      2. 垂直型搜索引擎:学科专业搜索、购物搜索、图书搜索、音乐搜索
    • 按包含检索工具的数量
      1. 独立搜索引擎:谷歌、百度
      2. 元搜索疫情:MetaCrawler、万维搜索、360综合搜索
  6. 独立搜索引擎和元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有何不同?

    • 独立搜索引擎

    • 元搜索引擎:在使用元搜索引擎时,用户只需提交一次搜索请求,由元搜索引擎负责转换处理,提交给多个预先选定的独立搜索引擎,并将从各独立搜索引擎返回的所有查询结果, 集中起来处理后再返回给用户

  7. 元搜索引擎如何分类 ? 各自工作原理

    • 并行处理式元搜索引擎:将用户的查询请求同时传送给它调用链接的多个独立型搜索引擎进行查询处理
    • 串行处理式元搜索引擎:将用户的查询请求依次传送给它调用链接的每一个独立型搜索引擎进行查询处理。在实际应用中,元搜索引擎主要以并行工作方式为主。

第七章 信息服务

  1. 什么是信息服务? 原则?

    • 概念:信息服务是用不同的方式向用户提供所需信息的一项活动
    • 内容:
      • 对分散在不同载体上的信息进行收集、评价、选择、组 织、存贮,使之有序化,成为方便利用的形式
      • 对用户及信息需求进行研究,以便向他们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原则:
      • 针对性原则
      • 及时性原则
      • 易用性原则
      • 成本/效益原则
  2. 信息集成服务的类型*(能判断属于什么类型)***

  3. 信息需要、信息需求、潜在信息需求、现实信息需求*(要能区分这几个概念)***

    • 信息需要:人们在实践活动中为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而对信息的不满足感和必要感
    • 信息需求:意识到的信息需要
    • 潜在信息需求:意识到为表达出来的信息需要
    • 现实信息需求:意识到并表达出来的信息需要

  4. 信息需求的特征

    1. 多样性特征
    2. 知识性特征
    3. 模糊性特征
  5. 意义构建理论的观点、要素和知识非常态理论的观点(不用背但了解)

    • 意义构建理论:由德尔文提出。意义建构模型由环境,鸿沟以及使用三要素组成。
    • 知识非常态理论:信息需求开始于人们感知到头脑中既有的知识体系发生异常或呈现不寻常状况时,即现有知识架构不足或难以运用于目前任务的状况
  6. 用户信息行为规律(六点 ) (要背过)

    1. 用户所需解决的问题的重要性,或所需要的信息的价值的大小,是决定用户的信息需求是否转化为信息行为的根本原因。
    2. 信息和信息服务的可获得性以及信息资源和信息系统的易用性是决定用户是否利用某种信息服务的最重要因素。
    3. 用户寻求信息的过程:首先从个人的资料库中查寻,然后转向非正规渠道,取得同行的帮助
    4. 任何信息用户,既通过正规渠道,也通过非正规渠道寻找所需要的信息。
    5. 用户对提供信息服务及信息资料的时间要求的总趋势是更快更新
    6. 用户向信息中心的信息服务工作者提出咨询,会产生两种现象:
      • 所表达的往往是他认为该信息中心能够提供给他的东西,而不是他真正想要的东西
      • 用书信方式提问比直接向信息人员咨询更能准确地表达其信息需求。
  7. 网络用户信息需求的马太效应和罗宾汉效应*(要背过)***

    • 马太效应:信息需求量大的用户,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累积的信息量越多,其信息需求也越来越高于平均水平。而信息需求量小的用户,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累积的信息总量出现停滞的态势,其信息需求量也因而越来越低于平均水平
    • 罗宾汉效应:用户信息需求水平总是比较平衡的,大多数用户的信息需求总量趋于平均
  8. 网络社群的定义(要背过),网络社群用户的协同信息行为分类(了解一下)

    网络社群的定义:

    网络社群是衍生自实体社群/社区的概念,用来表示在网际 网络上所呈现出来的类社群现象,是指一群主要由计算机网 络彼此沟通的人们,他们彼此有某种程度的认识、分享某种 程度的知识和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如同对待朋友般彼此关怀, 从而所形成的团体

    分类:

第八章 信息系统

  1. 信息系统的定义

    由计算机硬件、网络和通讯设备、计算机软件、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组成的以处理信息流为目的的人机一体化系统

  2. 诺兰模型的六个阶段,六种增长要素, 诺兰模型的意义*(本条是重点,要考!)***

    • 六个阶段:起步阶段、扩展阶段、控制阶段、集成阶段、数据管理阶段、成熟阶段

    • 六种增加要素:

      1. 计算机软硬件资源:从早期的磁带向最新的分布式计算机
      2. 应用方式:批处理到联机方式
      3. 计划控制:短期、随机到长期、战略
      4. MIS在组织中的地位:附属到独立
      5. 领导模式:上层管理部门与MIS部门一起决定发展战略
      6. 用户意识:作业管理级的用户发展到中、上层管理级
    • 意义:
      • 诊断信息系统当前所处的阶段,有利于选择信息系统开发的时机
      • 对系统的规划做出安排,控制系统发展的方向,对处于不同阶段上的系统提出限制条件和制定针对性的发展战略。
  3. 了解信息系统的四种架构模式(了解一下)

    • 主机-终端模式
    •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C/S模式)
    • 浏览器/服务器模式(B/S模式)
    • 多层架构模式
  4. 系统开发方法(四种),了解各自的思想

    1. 结构化生命周期法

      • 最早、最传统、耗时长、质量高

      • 基本思想:设计阶段:自顶向下,逐层分解;实现阶段:自底向上。过程严格按照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等流程

    2. 原型法

      • 快速

      • 基本思想:先初步了解用户,快速开发原型,演示给用户,开发人员根据用户意见和评价对原型进行修改,如此反复,逐步完善

    3. 面向对象方法

      • 将客观世界的任何事物都看作对象。(属性、行为、方法、消息、封装继承多态)

      • 步骤:

        • 系统调查和需求分析
        • 面向对象分析
        • 面向对象设计
        • 面向对象编程
    4.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法(CASE)

      • 只是一种开发环境,不是开发方法
  5. TAM和TTF的基本内容

    • TAM(技术接收模型

      • TAM认为,要让用户愿意使用系统,必须让用户认识到信息系统能带给他好处,而且这些好处不需要花费太多精力时间
      • 两个主要决定因素:
        • 感知有用性:反映一个人认为使用一个具体的系统对他业绩提高的程度
        • 感知易用性:反映一个人认为容易使用一个具体系统的程度
    • TTF(任务与技术的匹配
      • 在TAM中加入考虑任务对使用的影响等因素而扩展形成的
  6. 信息系统安全的定义

    信息系统安全是指确保信息系统结构安全、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元素安全以及与此相关的各项安全技术、安全服务和安全管理的总和。

第九章 信息机构及管理

  1. 信息机构类型划分(一级、二级,要能判断那些是一级哪些是二级)

    • 一级信息部门:面向市场或公众提供营利或非营利性信息商品或服务的部门。
    • 二级信息部门:满足政府或企业内部消费而提供信息生产与服务的部门。

  2. 公益性信息机构的定义、定位、经营思想

    • 定义:向社会提供公共信息产品和服务非营利信息机构
    • 定位:向公众提供无偿或低价信息产品或服务
      • 使民众能够均衡享有基础性信息资源
      • 为国家战略(科学、教育、文化)提供信息资源支持
    • 经营思想:
      1. 兼顾生存与福利两个目标。
      2. 政府为主导,引入市场化运作。
      3. 单纯的公益性事业管理转型成以公益性为主导多元化管理模式

第十章 信息政策与信息法律

  1. 区分信息政策、信息法律*(概念不用记,但要能区分)***

    • 信息政策:国家管理和发展信息产业的方针、措施及行为准则。

    • 信息法律:在调整信息活动中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 信息基本法的作用:各类信息法律的立法的基础和准则

  3. 信息法律的规范作用?

    1. 指引作用。对信息主体的行为起到导向、引路的作用
    2. 评价作用。信息法律对他人的行为评价标准所起的作用
    3. 预测作用。信息主体根据信息法律的规定,可以预先估计人们相互间将怎样行为以及行为的后果等,从而对自身的行为作出合理的安排。
    4. 强制作用。对信息违法行为及犯罪行为的震慑、惩罚和预防
  4. 数字作品的类型(要能判断)

    1. 经过数字化后在网络上存储和传播的传统作品(如纸质图书的网络电子版唱片公司所发行歌曲的网络MP3等格式)
    2. 直接在网上生产、存储和传播的数字作品(如博客、网络小说)。
  5. 网络隐私权及其具体形式

    • 概念:网络隐私权是指公民在网上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犯、知悉、收集、复制、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也指禁止在网上泄露个人相关的敏感信息,包括事实、图像以及诽谤的意见等。

    • 具体形式:

      • 隐私不被窥视的权利
      • 不被侵入的权利(主要体现在用户的个人邮箱、交流信息以及交易活动 的安全保密上)
      • 不被非法收集的权利(主要体现在用户的个人特征、个人资料等不得在未经许可的状态下利用)

础和准则**

  1. 信息法律的规范作用?

    1. 指引作用。对信息主体的行为起到导向、引路的作用
    2. 评价作用。信息法律对他人的行为评价标准所起的作用
    3. 预测作用。信息主体根据信息法律的规定,可以预先估计人们相互间将怎样行为以及行为的后果等,从而对自身的行为作出合理的安排。
    4. 强制作用。对信息违法行为及犯罪行为的震慑、惩罚和预防
  2. 数字作品的类型(要能判断)

    1. 经过数字化后在网络上存储和传播的传统作品(如纸质图书的网络电子版唱片公司所发行歌曲的网络MP3等格式)
    2. 直接在网上生产、存储和传播的数字作品(如博客、网络小说)。
  3. 网络隐私权及其具体形式

    • 概念:网络隐私权是指公民在网上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犯、知悉、收集、复制、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也指禁止在网上泄露个人相关的敏感信息,包括事实、图像以及诽谤的意见等。

    • 具体形式:

      • 隐私不被窥视的权利
      • 不被侵入的权利(主要体现在用户的个人邮箱、交流信息以及交易活动 的安全保密上)
      • 不被非法收集的权利(主要体现在用户的个人特征、个人资料等不得在未经许可的状态下利用)

信息管理学总结(hzau)相关推荐

  1. 信息管理学第一章作业

    辨析题(先判断正误,再说明理由) 信息和知识都具有社会性和可共享性. 错误,知识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组合的系统化的信息的集合,所以知识是具有社会性的.而信息是事物的存在形式.运动状态和相互联系特征的 ...

  2. 【620】【信息管理学基础】【01信息与信息管理】

    文章目录 信息链 信息链中的数据.信息和知识 数据,信息,知识,情报的关系 [论述题] 信息的含义 本体论层次的信息 认识论层次的信息(全信息) 信息的分类 信息管理发展 信息管理的发展历程及阶段划分 ...

  3. 【信息管理学基础】总论-复习提纲

    文章目录 1)信息与信息管理 2)信息交流 3)信息分布 4)信息获取 5)信息组织 6)信息检索 7)信息服务 8)信息系统 9)信息机构管理 10)信息政策与信息法律 1)信息与信息管理 详情 信 ...

  4. 《信息管理学基础》——娄策群(第二版)第二章答案

    试述信息与信息资源的关系. 信息是指狭义的信息资源,既指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切可以用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客观形态. 而信息资源包含狭义的信息资源和广义的信息资源. 试述信息资源概念提出的时代背 ...

  5. 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信息分析考研上岸前辈经验

    一.考研择校经验与建议 1.择校经验 图情专业的院校主要有:武大.南大.人大.中科院.中信所等,大部分集中于北京地区,所以竞争尤为激烈,报考时一定要看清楚招生要求与招生人数,因此,我当时就是根据招生人 ...

  6. 现代化医学信息管理c语言,山西医科大学_院校信息库_阳光高考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医学信息学方向) (四年制)-山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集医学基础知识.现代信息技术与管理能力为一体的高 ...

  7. 全美杰出的技术MBA专业

    除了令人羡慕的工作和诱人的优先认股权以外,这些全美最杰出的技术MBA专业还会给它们的毕业生带来哪些好处呢?下面这四所在此次调查中排名前四位的大学的情况介绍或许能让你对此有所了解.在此,笔者亦希望这篇文 ...

  8. 浙江农林大学有计算机专业,浙江农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职研究生

    浙江农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职研究生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能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与方法,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在企事业和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计 ...

  9. 武汉大学计算机专业录取分数线,最新武汉大学专业排名录取分数线

    最新武汉大学专业排名录取分数线 武汉大学专业分数线 科类 专业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人数 理工类 武汉大学_测绘类 648 615 620.8593 理工类 武汉大学_地球物理学 615 613 ...

最新文章

  1. AR普及后的未来是怎样的?
  2. Tasklets 机制浅析
  3. ORACLE 错误:oralce record is locked by another user
  4. Spring Boot + JSP
  5. jsp中获取list长度
  6. javascript中substring()、substr()、slice()的区别
  7. 发牌一周年 国内5G发展如何?
  8. Linux TCP/IP网络协议栈:IP协议源码分析
  9. 病毒周报(100125至100131)
  10. liunx中的gcc命令
  11. Qt 内嵌浏览器几种办法
  12. 《虎胆龙威4_终极警探4》
  13. 理论篇:关注点分离(Separation of concerns, SoC)
  14. VideoShow -视频编辑 v8.8.4rc (更新版)
  15. Highcharts 写 venn图 (韦恩图),以及解决项目中venn的报错
  16. uefi启动适合什么计算机,uefi版和装机版有什么区别详解
  17. 抖音内容选题怎么做?有哪些找选题的办法?
  18. 计算机网络基础——WWW万维网
  19. 【保研夏令营经验贴】2021武汉大学国家网络安全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
  20. 2021/12/14 nginx包下载安装步骤记录

热门文章

  1. DS1302的使用说明
  2. Linux 常用SIG信号及其键值
  3. 经纬财富:铜陵支撑和阻力位,可小区间操作
  4. CSS特殊样式(三)纯CSS实现各类气球泡泡对话框效果
  5. 原子化,元服务,卡片设计指南
  6. 适当强制是教育必要之恶,能培养创造力
  7. 好花堪赏直需赏,莫待花开就折枝
  8. Dell 灵越5775 安装CentOS 7(已安装Windows系统)
  9. win10忘记登录账户密码怎么办
  10. PWN ret2shell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