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ache Flink自2017年12月发布的1.4.0版本开始,为流计算引入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特性:TwoPhaseCommitSinkFunction(相关的Jira)。它提取了两阶段提交协议的通用逻辑,使得通过Flink来构建端到端的Exactly-Once程序成为可能。同时支持一些数据源(source)和输出端(sink),包括Apache Kafka 0.11及更高版本。它提供了一个抽象层,用户只需要实现少数方法就能实现端到端的Exactly-Once语义。

有关TwoPhaseCommitSinkFunction的使用详见文档: TwoPhaseCommitSinkFunction。或者可以直接阅读Kafka 0.11 sink的文档: kafka。

接下来会详细分析这个新功能以及Flink的实现逻辑,分为如下几点。

  • 描述Flink checkpoint机制是如何保证Flink程序结果的Exactly-Once的
  • 显示Flink如何通过两阶段提交协议与数据源和数据输出端交互,以提供端到端的Exactly-Once保证
  • 通过一个简单的示例,了解如何使用TwoPhaseCommitSinkFunction实现Exactly-Once的文件输出

Apache Flink应用程序中的Exactly-Once语义

当我们说『Exactly-Once』时,指的是每个输入的事件只影响最终结果一次。即使机器或软件出现故障,既没有重复数据,也不会丢数据。

Flink很久之前就提供了Exactly-Once语义。在过去几年中,我们对Flink的checkpoint机制有过深入的描述,这是Flink有能力提供Exactly-Once语义的核心。Flink文档还提供了该功能的全面概述。

在继续之前,先看下对checkpoint机制的简要介绍,这对理解后面的主题至关重要。

一次checkpoint是以下内容的一致性快照:

  • 应用程序的当前状态
  • 输入流的位置

Flink可以配置一个固定的时间点,定期产生checkpoint,将checkpoint的数据写入持久存储系统,例如S3或HDFS。将checkpoint数据写入持久存储是异步发生的,这意味着Flink应用程序在checkpoint过程中可以继续处理数据。

如果发生机器或软件故障,重新启动后,Flink应用程序将从最新的checkpoint点恢复处理; Flink会恢复应用程序状态,将输入流回滚到上次checkpoint保存的位置,然后重新开始运行。这意味着Flink可以像从未发生过故障一样计算结果。

在Flink 1.4.0之前,Exactly-Once语义仅限于Flink应用程序内部,并没有扩展到Flink数据处理完后发送的大多数外部系统。Flink应用程序与各种数据输出端进行交互,开发人员需要有能力自己维护组件的上下文来保证Exactly-Once语义。

为了提供端到端的Exactly-Once语义 - 也就是说,除了Flink应用程序内部,Flink写入的外部系统也需要能满足Exactly-Once语义 - 这些外部系统必须提供提交或回滚的方法,然后通过Flink的checkpoint机制来协调。

分布式系统中,协调提交和回滚的常用方法是两阶段提交协议。在下一节中,我们将讨论Flink的TwoPhaseCommitSinkFunction是如何利用两阶段提交协议来提供端到端的Exactly-Once语义。

Flink应用程序端到端的Exactly-Once语义

我们将介绍两阶段提交协议,以及它如何在一个读写Kafka的Flink程序中实现端到端的Exactly-Once语义。Kafka是一个流行的消息中间件,经常与Flink一起使用。Kafka在最近的0.11版本中添加了对事务的支持。这意味着现在通过Flink读写Kafaka,并提供端到端的Exactly-Once语义有了必要的支持。

Flink对端到端的Exactly-Once语义的支持不仅局限于Kafka,您可以将它与任何一个提供了必要的协调机制的源/输出端一起使用。例如Pravega,来自DELL/EMC的开源流媒体存储系统,通过Flink的TwoPhaseCommitSinkFunction也能支持端到端的Exactly-Once语义。

exactly-once-two-phase-commit-1

在今天讨论的这个示例程序中,我们有:

  • 从Kafka读取的数据源(Flink内置的KafkaConsumer)
  • 窗口聚合
  • 将数据写回Kafka的数据输出端(Flink内置的KafkaProducer)

要使数据输出端提供Exactly-Once保证,它必须将所有数据通过一个事务提交给Kafka。提交捆绑了两个checkpoint之间的所有要写入的数据。这可确保在发生故障时能回滚写入的数据。但是在分布式系统中,通常会有多个并发运行的写入任务的,简单的提交或回滚是不够的,因为所有组件必须在提交或回滚时“一致”才能确保一致的结果。Flink使用两阶段提交协议及预提交阶段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checkpoint开始的时候,即两阶段提交协议的“预提交”阶段。当checkpoint开始时,Flink的JobManager会将checkpoint barrier(将数据流中的记录分为进入当前checkpoint与进入下一个checkpoint)注入数据流。

brarrier在operator之间传递。对于每一个operator,它触发operator的状态快照写入到state backend。

exactly-once-two-phase-commit-2

数据源保存了消费Kafka的偏移量(offset),之后将checkpoint barrier传递给下一个operator。

这种方式仅适用于operator具有『内部』状态。所谓内部状态,是指Flink state backend保存和管理的 -例如,第二个operator中window聚合算出来的sum值。当一个进程有它的内部状态的时候,除了在checkpoint之前需要将数据变更写入到state backend,不需要在预提交阶段执行任何其他操作。Flink负责在checkpoint成功的情况下正确提交这些写入,或者在出现故障时中止这些写入。

exactly-once-two-phase-commit-3

示例Flink应用程序启动预提交阶段

但是,当进程具有『外部』状态时,需要作些额外的处理。外部状态通常以写入外部系统(如Kafka)的形式出现。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提供Exactly-Once保证,外部系统必须支持事务,这样才能和两阶段提交协议集成。

在本文示例中的数据需要写入Kafka,因此数据输出端(Data Sink)有外部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在预提交阶段,除了将其状态写入state backend之外,数据输出端还必须预先提交其外部事务。

exactly-once-two-phase-commit-4

当checkpoint barrier在所有operator都传递了一遍,并且触发的checkpoint回调成功完成时,预提交阶段就结束了。所有触发的状态快照都被视为该checkpoint的一部分。checkpoint是整个应用程序状态的快照,包括预先提交的外部状态。如果发生故障,我们可以回滚到上次成功完成快照的时间点。

下一步是通知所有operator,checkpoint已经成功了。这是两阶段提交协议的提交阶段,JobManager为应用程序中的每个operator发出checkpoint已完成的回调。

数据源和widnow operator没有外部状态,因此在提交阶段,这些operator不必执行任何操作。但是,数据输出端(Data Sink)拥有外部状态,此时应该提交外部事务。

exactly-once-two-phase-commit-5

我们对上述知识点总结下:

  • 一旦所有operator完成预提交,就提交一个commit。
  • 如果至少有一个预提交失败,则所有其他提交都将中止,我们将回滚到上一个成功完成的checkpoint。
  • 在预提交成功之后,提交的commit需要保证最终成功 - operator和外部系统都需要保障这点。如果commit失败(例如,由于间歇性网络问题),整个Flink应用程序将失败,应用程序将根据用户的重启策略重新启动,还会尝试再提交。这个过程至关重要,因为如果commit最终没有成功,将会导致数据丢失。

因此,我们可以确定所有operator都同意checkpoint的最终结果:所有operator都同意数据已提交,或提交被中止并回滚。

在Flink中实现两阶段提交Operator

完整的实现两阶段提交协议可能有点复杂,这就是为什么Flink将它的通用逻辑提取到抽象类TwoPhaseCommitSinkFunction中的原因。

接下来基于输出到文件的简单示例,说明如何使用TwoPhaseCommitSinkFunction。用户只需要实现四个函数,就能为数据输出端实现Exactly-Once语义:

  • beginTransaction - 在事务开始前,我们在目标文件系统的临时目录中创建一个临时文件。随后,我们可以在处理数据时将数据写入此文件。
  • preCommit - 在预提交阶段,我们刷新文件到存储,关闭文件,不再重新写入。我们还将为属于下一个checkpoint的任何后续文件写入启动一个新的事务。
  • commit - 在提交阶段,我们将预提交阶段的文件原子地移动到真正的目标目录。需要注意的是,这会增加输出数据可见性的延迟。
  • abort - 在中止阶段,我们删除临时文件。

我们知道,如果发生任何故障,Flink会将应用程序的状态恢复到最新的一次checkpoint点。一种极端的情况是,预提交成功了,但在这次commit的通知到达operator之前发生了故障。在这种情况下,Flink会将operator的状态恢复到已经预提交,但尚未真正提交的状态。

我们需要在预提交阶段保存足够多的信息到checkpoint状态中,以便在重启后能正确的中止或提交事务。在这个例子中,这些信息是临时文件和目标目录的路径。

TwoPhaseCommitSinkFunction已经把这种情况考虑在内了,并且在从checkpoint点恢复状态时,会优先发出一个commit。我们需要以幂等方式实现提交,一般来说,这并不难。在这个示例中,我们可以识别出这样的情况:临时文件不在临时目录中,但已经移动到目标目录了。

在TwoPhaseCommitSinkFunction中,还有一些其他边界情况也会考虑在内,请参考Flink文档了解更多信息。

总结

总结下本文涉及的一些要点:

  • Flink的checkpoint机制是支持两阶段提交协议并提供端到端的Exactly-Once语义的基础。
  • 这个方案的优点是: Flink不像其他一些系统那样,通过网络传输存储数据 - 不需要像大多数批处理程序那样将计算的每个阶段写入磁盘。
  • Flink的TwoPhaseCommitSinkFunction提取了两阶段提交协议的通用逻辑,基于此将Flink和支持事务的外部系统结合,构建端到端的Exactly-Once成为可能。
  • 从Flink 1.4.0开始,Pravega和Kafka 0.11 producer都提供了Exactly-Once语义;Kafka在0.11版本首次引入了事务,为在Flink程序中使用Kafka producer提供Exactly-Once语义提供了可能性。
  • Kafaka 0.11 producer的事务是在TwoPhaseCommitSinkFunction基础上实现的,和at-least-once producer相比只增加了非常低的开销。

这是个令人兴奋的功能,期待Flink TwoPhaseCommitSinkFunction在未来支持更多的数据接收端。

kafka window 启动_Apache Flink结合Kafka构建端到端的Exactly-Once处理相关推荐

  1. flink和kafka区别_Apache Flink和Kafka入门

    flink和kafka区别 介绍 Apache Flink是用于分布式流和批处理数据处理的开源平台. Flink是具有多个API的流数据流引擎,用于创建面向数据流的应用程序. Flink应用程序通常使 ...

  2. 【Flink】 Flink与Kafka版本对应关系

    1.概述 转载:Flink与Kafka版本对应关系 转载这个主要是上次做flink kafka版本升级,忘记记录了. 先上干货:以下为Flink和Kafka的版本对照表 Flink版本 Kafka版本 ...

  3. Flink与Kafka版本对应关系

    先上干货:以下为Flink和Kafka的版本对照表 Flink版本 Kafka版本 1.12.X 2.4.1 1.11.X 2.4.1 1.10.X 2.2.1 1.9.X 2.2.0 1.8.X 2 ...

  4. StarRocks X Flink CDC,打造端到端实时链路

    实时数仓建设背景 实时数仓需求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飞速发展,企业业务种类变得越来越多,数据量也变得越来越大.以 Apache Hadoop 生态为核心的数据看板业务一般只能实现离线的业务.在部分领域,数 ...

  5. Apache Flink 结合 Kafka 构建端到端的 Exactly-Once 处理

    文章目录: Apache Flink 应用程序中的 Exactly-Once 语义 Flink 应用程序端到端的 Exactly-Once 语义 示例 Flink 应用程序启动预提交阶段 在 Flin ...

  6. flink checkpoint 恢复_Flink解析 | Apache Flink结合Kafka构建端到端的ExactlyOnce处理

    周凯波(宝牛) 阿里巴巴技术专家,四川大学硕士,2010年毕业后加入阿里搜索事业部,从事搜索离线平台的研发工作,参与将搜索后台数据处理架构从MapReduce到Flink的重构.目前在阿里计算平台事业 ...

  7. 杠上Spark、Flink?Kafka为何转型流数据平台

    AI前线导读: 消息中间件系统(比如RabbitMQ.Kafka.Pulsar等)是现代实时数据或者流数据基础架构的关键环节.它通常作为一个数据管道,链接了各种业务前台和数据后台(比如数仓等).但是随 ...

  8. 《从0到1学习Flink》—— Flink 读取 Kafka 数据批量写入到 MySQL

    <!-- more --> 前言 之前其实在 <从0到1学习Flink>-- 如何自定义 Data Sink ? 文章中其实已经写了点将数据写入到 MySQL,但是一些配置化的 ...

  9. kafka学习_《从0到1学习Flink》—— Flink 读取 Kafka 数据写入到 RabbitMQ

    前言 之前有文章 <从0到1学习Flink>-- Flink 写入数据到 Kafka 写过 Flink 将处理后的数据后发到 Kafka 消息队列中去,当然我们常用的消息队列可不止这一种, ...

最新文章

  1. 软件测试职业培训中心,软件测试工程师就业班
  2. 看了两篇园子里的文章,初步懂了点接口的涵义
  3. 面向对象---类与对象
  4. 北航 2012 秋季 软件工程课 M2 要求
  5. servlet3.0异步处理
  6. python如何画虚线_Python威力巨大,五分钟如何绘制出漂亮的系统架构图?
  7. 博图如何上载wincc程序_WINCC 博途 以太网下载方式
  8. joomla2.5 常用组件
  9. java学习之htlm总结
  10. java多线程之Guarded Suspension模式
  11. 红米5plus开发者选项怎么打开?
  12. prop()方法的应用
  13. 《C++ Primer 第5版》-11.4无序容器-康奈尔笔记
  14. 鸿蒙系统盲测,小米5S重磅领衔:一图看懂小米2016秋季新品发布会!
  15. 搜狗输入html,搜狗输入法:回家的路
  16. 设计张程序员专用壁纸
  17. 土豆视频搜索显示服务器走丢了,她往土里丢了一个土豆,结果家里变成了菜园!...
  18. python access violation_python – “WindowsError:exception:access violation …” – ctypes问题...
  19. 利用python爬虫技术获取每天每场的每位球员NBA数据以及每日范特西评分
  20. 初入SAS后的一些小技巧

热门文章

  1. 王小云:连破两套美国顶级密码,获得711万奖励,美国不淡定了
  2. 李航:未来若干年,AI 技术发展可能会进入平缓期
  3. sparksql自定义函数
  4. 搜索研发工程师需要掌握的一些技能
  5. jetty9更改post请求长度
  6. Unity3D打包后日志文件输出目录
  7. 系统调用和库函数的区别
  8. Mysql写入数据时,adapter 日志报ES连接错误
  9. Flink keyby 数据倾斜问题处理
  10. Hbase 预写日志WAL处理源码分析之 LogClea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