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常用排序法研究
2008-12-25 14:38
首先介绍一个计算时间差的函数,它在<time.h>头文件中定义,于是我们只需这样定义2个变量,再相减就可以计算时间差了。
函数开头加上
clock_t   start   =   clock();
函数结尾加上
clock_t   end   =   clock();
于是时间差为: end - start
不过这不精确的   多次运行时间是不同的   和CPU   进程有关吧
(先总结一下:以下算法以时间和空间以及编码难度,以及实用性方面来看,快速排序法是最优秀的!推荐!~
但是希尔排序又是最经典的一个,所以建议优先看这2个排序算法)
排序算法是一种基本并且常用的算法。由于实际工作中处理的数量巨大,所以排序算法
对算法本身的速度要求很高。
而一般我们所谓的算法的性能主要是指算法的复杂度,一般用O方法来表示。在后面我将
给出详细的说明。
对于排序的算法我想先做一点简单的介绍,也是给这篇文章理一个提纲。
我将按照算法的复杂度,从简单到难来分析算法。
第一部分是简单排序算法,后面你将看到他们的共同点是算法复杂度为O(N*N)(因为没有
使用word,所以无法打出上标和下标)。
第二部分是高级排序算法,复杂度为O(Log2(N))。这里我们只介绍一种算法。另外还有几种
算法因为涉及树与堆的概念,所以这里不于讨论。
第三部分类似动脑筋。这里的两种算法并不是最好的(甚至有最慢的),但是算法本身比较
奇特,值得参考(编程的角度)。同时也可以让我们从另外的角度来认识这个问题。
第四部分是我送给大家的一个餐后的甜点——一个基于模板的通用快速排序。由于是模板函数
可以对任何数据类型排序(抱歉,里面使用了一些论坛专家的呢称)。 现在,让我们开始吧: 一、简单排序算法
由于程序比较简单,所以没有加什么注释。所有的程序都给出了完整的运行代码,并在我的VC环境
下运行通过。因为没有涉及MFC和WINDOWS的内容,所以在BORLAND C++的平台上应该也不会有什么
问题的。在代码的后面给出了运行过程示意,希望对理解有帮助。
1.冒泡法:
这是最原始,也是众所周知的最慢的算法了。他的名字的由来因为它的工作看来象是冒泡:
#include <iostream.h>
void BubbleSort(int* pData,int Count)
{
int iTemp;
for(int i=1;i<Count;i++)
{ for(int j=Count-1;j>=i;j--) { if(pData[j]<pData[j-1]) [Page]{ iTemp = pData[j-1]; pData[j-1] = pData[j]; pData[j] = iTemp; } }
}
}
void main()
{
int data[] = {10,9,8,7,6,5,4};
BubbleSort(data,7);
for (int i=0;i<7;i++) cout<<data[i]<<\" \";
cout<<\"\\n\";
}
倒序(最糟情况)
第一轮:10,9,8,7->10,9,7,8->10,7,9,8->7,10,9,8(交换3次)
第二轮:7,10,9,8->7,10,8,9->7,8,10,9(交换2次)
第一轮:7,8,10,9->7,8,9,10(交换1次)
循环次数:6次
交换次数:6次
其他:
第一轮:8,10,7,9->8,10,7,9->8,7,10,9->7,8,10,9(交换2次)
第二轮:7,8,10,9->7,8,10,9->7,8,10,9(交换0次)
第一轮:7,8,10,9->7,8,9,10(交换1次)
循环次数:6次
交换次数:3次
上面我们给出了程序段,现在我们分析它:这里,影响我们算法性能的主要部分是循环和交换,
显然,次数越多,性能就越差。从上面的程序我们可以看出循环的次数是固定的,为1+2+...+n-1。
写成公式就是1/2*(n-1)*n。
现在注意,我们给出O方法的定义:
若存在一常量K和起点n0,使当n>=n0时,有f(n)<=K*g(n),则f(n) = O(g(n))。(呵呵,不要说没
学好数学呀,对于编程数学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我们来看1/2*(n-1)*n,当K=1/2,n0=1,g(n)=n*n时,1/2*(n-1)*n<=1/2*n*n=K*g(n)。所以f(n)
=O(g(n))=O(n*n)。所以我们程序循环的复杂度为O(n*n)。
再看交换。从程序后面所跟的表可以看到,两种情况的循环相同,交换不同。其实交换本身同数据源的
有序程度有极大的关系,当数据处于倒序的情况时,交换次数同循环一样(每次循环判断都会交换),
复杂度为O(n*n)。当数据为正序,将不会有交换。复杂度为O(0)。乱序时处于中间状态。正是由于这样的
原因,我们通常都是通过循环次数来对比算法。
2.交换法:
交换法的程序最清晰简单,每次用当前的元素一一的同其后的元素比较并交换。
#include <iostream.h>
void ExchangeSort(int* pData,int Count)
{
int iTemp;
for(int i=0;i<Count-1;i++)
{ for(int j=i+1;j<Count;j++) { if(pData[j]<pData[i]) [Page]{ iTemp = pData[i]; pData[i] = pData[j]; pData[j] = iTemp; } }
}
}
void main()
{
int data[] = {10,9,8,7,6,5,4};
ExchangeSort(data,7);
for (int i=0;i<7;i++) cout<<data[i]<<\" \";
cout<<\"\\n\";
}
倒序(最糟情况)
第一轮:10,9,8,7->9,10,8,7->8,10,9,7->7,10,9,8(交换3次)
第二轮:7,10,9,8->7,9,10,8->7,8,10,9(交换2次)
第一轮:7,8,10,9->7,8,9,10(交换1次)
循环次数:6次
交换次数:6次
其他:
第一轮:8,10,7,9->8,10,7,9->7,10,8,9->7,10,8,9(交换1次)
第二轮:7,10,8,9->7,8,10,9->7,8,10,9(交换1次)
第一轮:7,8,10,9->7,8,9,10(交换1次)
循环次数:6次
交换次数:3次
从运行的表格来看,交换几乎和冒泡一样糟。事实确实如此。循环次数和冒泡一样
也是1/2*(n-1)*n,所以算法的复杂度仍然是O(n*n)。由于我们无法给出所有的情况,所以
只能直接告诉大家他们在交换上面也是一样的糟糕(在某些情况下稍好,在某些情况下稍差)。
3.选择法:
现在我们终于可以看到一点希望:选择法,这种方法提高了一点性能(某些情况下)
这种方法类似我们人为的排序习惯:从数据中选择最小的同第一个值交换,在从省下的部分中
选择最小的与第二个交换,这样往复下去。
#include <iostream.h>
void SelectSort(int* pData,int Count)
{
int iTemp;   //一个存储值。
int iPos;    //一个存储下标。
for(int i=0;i<Count-1;i++)
{ iTemp = pData[i]; iPos = i; for(int j=i+1;j<Count;j++) { if(pData[j]<iTemp)    //选择排序法就是用第一个元素与最小的元素交换。{ iTemp = pData[j]; iPos = j;              //下标的交换赋值。 [Page]} } pData[iPos] = pData[i]; pData[i] = iTemp;
}
}
void main()
{
int data[] = {10,9,8,7,6,5,4};
SelectSort(data,7);
for (int i=0;i<7;i++) cout<<data[i]<<\" \";
cout<<\"\\n\";
}
倒序(最糟情况)
第一轮:10,9,8,7->(iTemp=9)10,9,8,7->(iTemp=8)10,9,8,7->(iTemp=7)7,9,8,10(交换1次)
第二轮:7,9,8,10->7,9,8,10(iTemp=8)->(iTemp=8)7,8,9,10(交换1次)
第一轮:7,8,9,10->(iTemp=9)7,8,9,10(交换0次)
循环次数:6次
交换次数:2次
其他:
第一轮:8,10,7,9->(iTemp=8)8,10,7,9->(iTemp=7)8,10,7,9->(iTemp=7)7,10,8,9(交换1次)
第二轮:7,10,8,9->(iTemp=8)7,10,8,9->(iTemp=8)7,8,10,9(交换1次)
第一轮:7,8,10,9->(iTemp=9)7,8,9,10(交换1次)
循环次数:6次
交换次数:3次
遗憾的是算法需要的循环次数依然是1/2*(n-1)*n。所以算法复杂度为O(n*n)。
我们来看他的交换。由于每次外层循环只产生一次交换(只有一个最小值)。所以f(n)<=n
所以我们有f(n)=O(n)。所以,在数据较乱的时候,可以减少一定的交换次数。
4.插入法:
插入法较为复杂,它的基本工作原理是抽出牌,在前面的牌中寻找相应的位置插入,然后继续下一张
#include <iostream.h>
void InsertSort(int* pData,int Count)
{
int iTemp;
int iPos;
for(int i=1;i<Count;i++)
{ iTemp = pData[i];
iPos = i-1; while((iPos>=0) && (iTemp<pData[iPos])) { pData[iPos+1] = pData[iPos]; iPos--; } pData[iPos+1] = iTemp;
}
}
void main()
{
int data[] = {10,9,8,7,6,5,4};
InsertSort(data,7);
for (int i=0;i<7;i++) cout<<data[i]<<\" \";
cout<<\"\\n\";
}
倒序(最糟情况)
第一轮:10,9,8,7->9,10,8,7(交换1次)(循环1次) [Page]
第二轮:9,10,8,7->8,9,10,7(交换1次)(循环2次)
第一轮:8,9,10,7->7,8,9,10(交换1次)(循环3次)
循环次数:6次
交换次数:3次
其他:
第一轮:8,10,7,9->8,10,7,9(交换0次)(循环1次)
第二轮:8,10,7,9->7,8,10,9(交换1次)(循环2次)
第一轮:7,8,10,9->7,8,9,10(交换1次)(循环1次)
循环次数:4次
交换次数:2次
上面结尾的行为分析事实上造成了一种假象,让我们认为这种算法是简单算法中最好的,其实不是,
因为其循环次数虽然并不固定,我们仍可以使用O方法。从上面的结果可以看出,循环的次数f(n)<=
1/2*n*(n-1)<=1/2*n*n。所以其复杂度仍为O(n*n)(这里说明一下,其实如果不是为了展示这些简单
排序的不同,交换次数仍然可以这样推导)。现在看交换,从外观上看,交换次数是O(n)(推导类似
选择法),但我们每次要进行与内层循环相同次数的‘=’操作。正常的一次交换我们需要三次‘=’
而这里显然多了一些,所以我们浪费了时间。
最终,我个人认为,在简单排序算法中,选择法是最好的。
二、高级排序算法:
高级排序算法中我们将只介绍这一种,同时也是目前我所知道(我看过的资料中)的最快的。
它的工作看起来仍然象一个二叉树。首先我们选择一个中间值middle程序中我们使用数组中间值,然后
把比它小的放在左边,大的放在右边(具体的实现是从两边找,找到一对后交换)。然后对两边分别使
用这个过程(最容易的方法——递归)。
1.快速排序:
#include <iostream.h>
void run(int* pData,int left,int right)
{
int i,j;
int middle,iTemp;
i = left;
j = right;
middle = pData[(left+right)/2]; //求中间值
do{ while((pData[i]<middle) && (i<right))//从左扫描大于中值的数 i++;      while((pData[j]>middle) && (j>left))//从右扫描大于中值的数 j--; if(i<=j)//找到了一对值 { //交换 iTemp = pData[i]; pData[i] = pData[j]; pData[j] = iTemp; i++; j--; } [Page]
}while(i<=j);//如果两边扫描的下标交错,就停止(完成一次)
//当左边部分有值(left<j),递归左半边
if(left<j) run(pData,left,j);
//当右边部分有值(right>i),递归右半边
if(right>i) run(pData,i,right);
}
void QuickSort(int* pData,int Count)
{
run(pData,0,Count-1);
}
void main()
{
int data[] = {10,9,8,7,6,5,4};
QuickSort(data,7);
for (int i=0;i<7;i++) cout<<data[i]<<\" \";
cout<<\"\\n\";
}
这里我没有给出行为的分析,因为这个很简单,我们直接来分析算法:首先我们考虑最理想的情况
1.数组的大小是2的幂,这样分下去始终可以被2整除。假设为2的k次方,即k=log2(n)。
2.每次我们选择的值刚好是中间值,这样,数组才可以被等分。
第一层递归,循环n次,第二层循环2*(n/2)......
所以共有n+2(n/2)+4(n/4)+...+n*(n/n) = n+n+n+...+n=k*n=log2(n)*n
所以算法复杂度为O(log2(n)*n)
其他的情况只会比这种情况差,最差的情况是每次选择到的middle都是最小值或最大值,那么他将变
成交换法(由于使用了递归,情况更糟),但是糟糕的情况只会持续一个流程,到下一个流程的时候就很可能已经避开了该中间的最大和最小值,因为数组下标变化了,于是中间值不在是那个最大或者最小值。但是你认为这种情况发生的几率有多大??呵呵,你完全不必担心这个问题。实践证明,大多数的情况,快速排序总是最好的。
如果你担心这个问题,你可以使用堆排序,这是一种稳定的O(log2(n)*n)算法,但是通常情况下速度要慢
于快速排序(因为要重组堆)。
三、其他排序
1.双向冒泡:
通常的冒泡是单向的,而这里是双向的,也就是说还要进行反向的工作。
代码看起来复杂,仔细理一下就明白了,是一个来回震荡的方式。
写这段代码的作者认为这样可以在冒泡的基础上减少一些交换(我不这么认为,也许我错了)。
反正我认为这是一段有趣的代码,值得一看。
#include <iostream.h>
void Bubble2Sort(int* pData,int Count)
{
int iTemp;
int left = 1;
int right =Count -1;
int t;
do
{ //正向的部分 for(int i=right;i>=left;i--) { if(pData[i]<pData[i-1]) [Page]{ iTemp = pData[i]; pData[i] = pData[i-1]; pData[i-1] = iTemp; t = i; } } left = t+1; //反向的部分 for(i=left;i<right+1;i++) { if(pData[i]<pData[i-1]) { iTemp = pData[i]; pData[i] = pData[i-1]; pData[i-1] = iTemp; t = i; } } right = t-1;
}while(left<=right);
}
void main()
{
int data[] = {10,9,8,7,6,5,4};
Bubble2Sort(data,7);
for (int i=0;i<7;i++) cout<<data[i]<<\" \";
cout<<\"\\n\";
}
2.SHELL排序
这个排序非常复杂,看了程序就知道了。
首先需要一个递减的步长,这里我们使用的是9、5、3、1(最后的步长必须是1)。
工作原理是首先对相隔9-1个元素的所有内容排序,然后再使用同样的方法对相隔5-1个元素的排序
以次类推。
基本思想:
先取一个小于n的整数d1作为第一个增量,把文件的全部记录分成d1个组。所有距离为dl的倍数的记录放在同一个组中(所以d值越小,分组越少,每组的元素越多)。先在各组内进行直接插人排序;然后,取第二个增量d2<d1重复上述的分组和排序,直至所取的增量dt=1(dt<dt-l<…<d2<d1),即所有记录放在同一组中进行直接插入排序为止。
该方法实质上是一种分组插入方法。
(备注:增量中最好有基数也有偶数,所以可以人为设置)
#include <iostream.h>
int ShellPass(int * array,int d) //一趟增量为d的希尔插入排序
{
int temp;
int k=0;
for(int i=d+1;i<13;i++)
{
if(array[i]<array[i-d])
{temp=array[i]; [Page]int j=i-d;do{array[j+d]=array[j];j=j-d;k++;}while(j>0 && temp<array[j]);array[j+d]=temp;
}
k++;
}
return k;
}
void ShellSort(int * array) //希尔排序
{
int count=0;
int ShellCount=0;
int d=12;                            //一般增量设置为数组元素个数,不断除以2以取小
do
{
d=d/2;
ShellCount=ShellPass(array,d);
count+=ShellCount;
}while(d>1);
cout<<\"希尔排序中,关键字移动次数为:\"<<count<<endl;
}
void main()
{
int data[] = {10,9,8,7,6,5,4,3,2,1,-10,-1};
ShellSort(data);
for (int i=0;i<12;i++) cout<<data[i]<<\" \";
cout<<\"\\n\";
}
算法分析
1.增量序列的选择
Shell排序的执行时间依赖于增量序列。
好的增量序列的共同特征:
① 最后一个增量必须为1;
② 应该尽量避免序列中的值(尤其是相邻的值)互为倍数的情况。
有人通过大量的实验,给出了目前较好的结果:当n较大时,比较和移动的次数约在nl.25到1.6n1.25之间。
2.Shell排序的时间性能优于直接插入排序
希尔排序的时间性能优于直接插入排序的原因:
①当文件初态基本有序时直接插入排序所需的比较和移动次数均较少。
②当n值较小时,n和n2的差别也较小,即直接插入排序的最好时间复杂度O(n)和最坏时间复杂度0(n2)差别不大。
③在希尔排序开始时增量较大,分组较多,每组的记录数目少,故各组内直接插入较快,后来增量di逐渐缩小,分组数逐渐减少,而各组的记录数目逐渐增多,但由于已经按di-1作为距离排过序,使文件较接近于有序状态,所以新的一趟排序过程也较快。
因此,希尔排序在效率上较直接插人排序有较大的改进。
3.稳定性
希尔排序是不稳定的。
四、基于模板的通用排序:
这个程序我想就没有分析的必要了,大家看一下就可以了。不明白可以在论坛上问。
MyData.h文件
///
class CMyData
{
public:
CMyData(int Index,char* strData);
CMyData();
virtual ~CMyData(); [Page]
int m_iIndex;
int GetDataSize(){ return m_iDataSize; };
const char* GetData(){ return m_strDatamember; };
//这里重载了操作符:
CMyData& operator =(CMyData &SrcData);
bool operator <(CMyData& data );
bool operator >(CMyData& data );
private:
char* m_strDatamember;
int m_iDataSize;
}; MyData.cpp文件 CMyData::CMyData():
m_iIndex(0),
m_iDataSize(0),
m_strDatamember(NULL)
{
}
CMyData::~CMyData()
{
if(m_strDatamember != NULL) delete[] m_strDatamember;
m_strDatamember = NULL;
}
CMyData::CMyData(int Index,char* strData):
m_iIndex(Index),
m_iDataSize(0),
m_strDatamember(NULL)
{
m_iDataSize = strlen(strData);
m_strDatamember = new char[m_iDataSize+1];
strcpy(m_strDatamember,strData);
}
CMyData& CMyData::operator =(CMyData &SrcData)
{
m_iIndex = SrcData.m_iIndex;
m_iDataSize = SrcData.GetDataSize();
m_strDatamember = new char[m_iDataSize+1];
strcpy(m_strDatamember,SrcData.GetData());
return *this;
}
bool CMyData::operator <(CMyData& data )
{
return m_iIndex<data.m_iIndex;
}
bool CMyData::operator >(CMyData& data )
{
return m_iIndex>data.m_iIndex;
}
///
//
//主程序部分
#include <iostream.h>
#include \"MyData.h\"
template <class T>
void run(T* pData,int left,int right)
{
int i,j;
T middle,iTemp;
i = left; [Page]
j = right;
//下面的比较都调用我们重载的操作符函数
middle = pData[(left+right)/2]; //求中间值
do{ while((pData[i]<middle) && (i<right))//从左扫描大于中值的数 i++;      while((pData[j]>middle) && (j>left))//从右扫描大于中值的数 j--; if(i<=j)//找到了一对值 { //交换 iTemp = pData[i]; pData[i] = pData[j]; pData[j] = iTemp;i++; j--; }
}while(i<=j);//如果两边扫描的下标交错,就停止(完成一次)
//当左边部分有值(left<j),递归左半边
if(left<j) run(pData,left,j);
//当右边部分有值(right>i),递归右半边
if(right>i) run(pData,i,right);
}
template <class T>
void QuickSort(T* pData,int Count)
{
run(pData,0,Count-1);
}
void main()
{
CMyData data[] = { CMyData(8,\"xulion\"), CMyData(7,\"sanzoo\"), CMyData(6,\"wangjun\"), CMyData(5,\"VCKBASE\"), CMyData(4,\"jacky2000\"), CMyData(3,\"cwally\"), CMyData(2,\"VCUSER\"), CMyData(1,\"isdong\")
};
QuickSort(data,8);
for (int i=0;i<8;i++) cout<<data[i].m_iIndex<<\" \"<<data[i].GetData()<<\"\\n\";
cout<<\"\\n\"; C++中如何产生随机数
2007年04月26日 星期四 08:33 P.M.
C++中产生随机数种子对于初学者一直都很困惑.大家知道,在C中有专门的srand(N)函数可以轻松实现这一功能,然而在C++中则要复杂一些.下面是笔者学习的一点心得,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这里我们依然要借助C标准库中的rand()函数)
函数说明:
int rand();             :返回从[0,MAX)之间的随机整数,这里的MAX与你所定义的数据类型而定;需#include <cstdlib>void srand( unsigned seed );         :设置随机数种子,#include <cstdlib>time_t time( time_t *time );           :返回当前时间,#include <ctime>应用举例:
1):
srand(time(0));                       //根据系统时间设置随机数种子
int i = rand() % N;                           //取得区间[0,N)的整数
如要产生1~10之间随机数,则代码如下: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include <ctime>
#include <cstdlib>
int main()
{         int t;srand(time(0));       //seedt = rand() % 10+ 1;       // random number 1-10cout << t << endl;return 0;
}
2):
srand(time(0));                       //根据系统时间设置随机数种子
float x = rand() * x / RAND_MAX;                   //返回1/x的概率3):
srand(time(0));                      //根据系统时间设置随机数种子
vector<int>v;                随机访问数组类型,#include <vector>
random_shuffle(v.begin(), v.end());                      //STL算法random_shuffle把容器类的元素顺序捣乱
以下源码来自crafty19.3,最强的源码开放的chess程序。注释很清楚,无需多言。
问:
1.Knuth的书中是怎么讲的?该书我无缘拜读。
2.static const unsigned long x[55],这里取55个随机数的理由是什么?
3.能否比较全面地讲讲随机数产生的一些算法或理论,或推荐一些参考资料?
[code]/*
A 32 bit random number generator. An implementation in C of the algorithm given by
Knuth, the ar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 vol. 2, pp. 26-27. We use e=32, so
we have to evaluate y(n) = y(n - 24) + y(n - 55) mod 2^32, which is implicitly
done by unsigned arithmetic.
*/unsigned int Random32(void) {/*random numbers from Mathematica 2.0.SeedRandom = 1;Table[Random[Integer, {0, 2^32 - 1}]*/static const unsigned long x[55] = {1410651636UL, 3012776752UL, 3497475623UL, 2892145026UL, 1571949714UL,3253082284UL, 3489895018UL, 387949491UL, 2597396737UL, 1981903553UL,3160251843UL, 129444464UL, 1851443344UL, 4156445905UL, 224604922UL,1455067070UL, 3953493484UL, 1460937157UL, 2528362617UL, 317430674UL, 3229354360UL, 117491133UL, 832845075UL, 1961600170UL, 1321557429UL,747750121UL, 545747446UL, 810476036UL, 503334515UL, 4088144633UL,2824216555UL, 3738252341UL, 3493754131UL, 3672533954UL, 29494241UL,1180928407UL, 4213624418UL, 33062851UL, 3221315737UL, 1145213552UL,2957984897UL, 4078668503UL, 2262661702UL, 65478801UL, 2527208841UL,1960622036UL, 315685891UL, 1196037864UL, 804614524UL, 1421733266UL,2017105031UL, 3882325900UL, 810735053UL, 384606609UL, 2393861397UL };static int init = 1;static unsigned long y[55];static int j, k;unsigned long ul;if (init){int i;init = 0;for (i = 0; i < 55; i++) y[i] = x[i];j = 24 - 1;k = 55 - 1;}ul = (y[k] += y[j]);if (--j < 0) j = 55 - 1;if (--k < 0) k = 55 - 1;return((unsigned int)ul);
} [/code]
对于初学者来说,只需熟练掌握1)种用法,更深层次的随着水平的提升自然会有所领悟.
(以上部分来自"迷路的狼")
另:
一、C++中不能使用random()函数random函数不是ANSI C标准,不能在gcc,vc等编译器下编译通过。 可改用C++下的rand函数来实现。1、C++标准函数库提供一随机数生成器rand,返回0-RAND_MAX之间均匀分布的伪随机整数。 RAND_MAX必须至少为32767。rand()函数不接受参数,默认以1为种子(即起始值)。 随机数生成器总是以相同的种子开始,所以形成的伪随机数列也相同,失去了随机意义。(但这样便于程序调试) 2、C++中另一函数srand(),可以指定不同的数(无符号整数变元)为种子。但是如果种子相同,伪随机数列也相同。一个办法是让用户输入种子,但是仍然不理想。 3、 比较理想的是用变化的数,比如时间来作为随机数生成器的种子。 time的值每时每刻都不同。所以种子不同,所以,产生的随机数也不同。
// C++随机函数(VC program)
#include <stdio.h>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time.h>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MAX 100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srand( (unsigned)time( NULL ) );//srand()函数产生一个以当前时间开始的随机种子.应该放在for等循环语句前面 不然要很长时间等待  for (int i=0;i<10;i++) cout<<rand()%MAX<<endl;//MAX为最大值,其随机域为0~MAX-1return 0;
}
二、rand()的用法   rand()不需要参数,它会返回一个从0到最大随机数的任意整数,最大随机数的大小通常是固定的一个大整数。 这样,如果你要产生0~10的10个整数,可以表达为: int N = rand() % 11; 这样,N的值就是一个0~10的随机数,如果要产生1~10,则是这样: int N = 1 + rand() % 11; 总结来说,可以表示为: a + rand() % n其中的a是起始值,n是整数的范围。 a + rand() % (b-a+1) 就表示 a~b之间的一个随机数
若要0~1的小数,则可以先取得0~10的整数,然后均除以10即可得到随机到十分位的10个随机小数,若要得到随机到百分位的随机小数,则需要先得到0~100的10个整数,然后均除以100,其它情况依
此类推。 通常rand()产生的随机数在每次运行的时候都是与上一次相同的,这是有意这样设计的,是为了便于程序的调试。若要产生每次不同的随机数,可以使用srand( seed )函数进行随机化,随着seed的不同,就能够产生不同的随机数。 如大家所说,还可以包含time.h头文件,然后使用srand(time(0))来使用当前时间使随机数发生器随机化,这样就可以保证每两次运行时可以得到不同的随机数序列(只要两次运行的间隔超过1秒)。

  

C++常用排序法、随机数相关推荐

  1. 希尔排序法对一维数组排序

    希尔排序法对一维数组排序 希尔排序(缩小增量排序),首先将整个待排序的序列分割成若干子序列,分别直接插入排序,然后再对全体记录进行插入排序.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 ...

  2. java实现apriori算法_七大经典、常用排序算法的原理、Java 实现以及算法分析

    0. 前言 大家好,我是多选参数的程序员,一个正再 neng 操作系统.学数据结构和算法以及 Java 的硬核菜鸡.数据结构和算法是我准备新开的坑,主要是因为自己再这块确实很弱,需要大补(残废了一般) ...

  3. java 性能 排序_Java常用排序算法及性能测试集合

    package algorithm.sort; import java.lang.reflect.Method; import java.util.Arrays; import java.util.D ...

  4. java实现数组排序代码_Java使用选择排序法对数组排序实现代码

    编写程序,实现将输入的字符串转换为一维数组,并使用选择排序法对数组进行排序. 思路如下: 点击"生成随机数"按钮,创建Random随机数对象: 使用JTextArea的setTex ...

  5. Visual C# 诠释常用排序算法

    Visual C# 诠释常用排序算法 前段时间因为项目需要,做了个用来对数组排序的类,顺便把以前学过的几种排序算法用C#实现一下.用C#的一些机制来诠释了一下算法的是实现.在阅读本之前,需要一些对C# ...

  6. 各种常用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https://blog.csdn.net/jiajing_guo/article/details/69388331 一.常用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表格 二.特点 1.归并排序: (1)n大 ...

  7. 力扣242.有效的字母异位词(Java语言,排序法、散列表法)

    题目描述: 给定两个字符串 s 和 t ,编写一个函数来判断 t 是否是 s 的字母异位词. 注意:若 s 和 t 中每个字符出现的次数都相同,则称 s 和 t 互为字母异位词. 解题思路: 思路1: ...

  8. Unity3D教程:手游开发常用排序算法 -下

    五.堆排序(Heap Sort) 1. 基本思想: 堆排序是一树形选择排序,在排序过程中,将R[1..N]看成是一颗完全二叉树的顺序存储结构,利用完全二叉树中双亲结点和孩子结点之间的内在关系来选择最小 ...

  9. 冒泡排序、插入排序、选择排序、希尔排序、堆排序、归并排序等常用排序算法的比较

    掌握好常用的排序算法,在实际的项目开发中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每一种排序算法在执行的效率上是存在差别的,这些微小的时间差,也许在平常的联系当中感觉不到,但是涉及到数据量比较大或者是在资源比较紧张的系统中 ...

最新文章

  1. awbeci网站之技术篇
  2. OS-鸿蒙系统-以及编译器
  3. CSS3学习笔记-技术提示
  4. java 去重复值 按位_详解Java的按位操作符
  5. VB.NET工作笔记004---认识wsf文件
  6. linux mysql恢复数据_删库不跑路详解MySQL数据恢复
  7. about command : wget
  8. 在 CentOS 7 上搭建 Jenkins + Maven + Git 持续集成环境
  9. css3制作旋转动画
  10. C#:DataTable判断是否存在某列
  11. 查询聊天好友IP地址(自用)
  12. Round 2—算法的复杂度
  13. 我国计算机发展历程简述,简述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4. 【流放之路-召唤愤怒狂灵攻略】
  15. 物理搬砖问题_搬砖问题 - jeff_nie - 博客园
  16. ATM维护人员教大家正确使用银行卡和取款机
  17. 华为与android连接方法,华为手机怎样与电脑连接?安卓手机连接电脑的方法介绍...
  18. 微信改版,“内容+服务”成为王道?
  19. [多目标优化算法]1.NSGA-II——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20. 利用python-docx设置简单的word文档模板

热门文章

  1. python多重循环break_Python教程:跳出多层循环for、while
  2. jq 封装弹窗提示框,自动消失,确认
  3. This may cause things to work incorrectly. Make sure to use the same version for both.
  4. .net 编译后有个pdb文件,是用来干什么的,那位大侠知道?
  5. 值得使用的CSS库添加图像悬停效果!
  6. Magento事件与事件监听
  7. linux 下批量压缩文件
  8. Swift中文教程(八) 枚举类型
  9. firebug for IE6+, Firefox, Opera, Safari and Chrome
  10. Nginx开启stub_status模块配置方法_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