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读完罗翔老师的书了!初知他是好朋友津津乐道讲他在B站上讲述“张三”的故事,她后来还特意报了法考。后来是脱口秀反跨年上他的演讲,这让我对他产生兴趣,翻了很多报道,接下来就是看了“十三邀”“我的青铜时代”采访他。

他身上透露着真实的气质,他的幽默让印象中枯燥的法律生动活泼了起来,他深刻富含哲理的话不断敲打着我内心,我相信他是真的想推动法律与法治的传播,让大众对人类为什么有法律,我们为什么需要法治有清楚的认识,普法像是上天给他的使命。

这本书借助丰富真实的案例,讲述了罗翔老师对于法律与道德,法理与正义的思辨,性刑法的讨论与立场,以及经典中一些自我解读,最后记录他参加节目上的摘要。印象最深刻的是颠覆了我原来法律无非处理对与错、善与恶的观念,实际生活中还存在很多善与善的抉择,判断依据不能单用道德的标准,而是程序上的规范…当然还有自我的剖析,知道与做到的距离,承认自己的无知…

内容简介

摘抄语录

  1. 法治只是治理社会的次优选择或者说最不坏的选择。
  2. 亚里士多德在《论智者的谬误》中为“智者”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智者的技艺貌似智慧其实不是智慧,所谓智者就是靠似是而非的智慧赚钱的人。
  3. 承认自己的无知,接受理性的有限,在各种悖论中寻找似非而是的真理。
  4. 没有以惩罚为后盾的法律规则,社会将变得混乱不堪,乌托邦的结局很可能是人间炼狱。
  5. 法律是对道德的最低要求,道德是通过对人的内心约束来维护秩序,但它的力量是有限的。
  6. 法律最重要的目标就是维护秩序,而要维护秩序必须以惩罚为后盾。只有秩序才能让人类的行为具有相对的确定性。
  7. 贵族政体关注善,荣誉政体注重荣誉,寡头政体关注金钱,民主政体关注平等,而僭主政体则强调对自己的保护。
  8. 据说爱因斯坦称,这个世界没有黑暗,黑暗是光明的缺乏;这个世界没有寒冷,寒冷是热量的消失;这个世界没有仇恨,仇恨是爱的匮乏。人类一切的坏都不过是对好的一种偏离、偏离、偏离,再偏离,它并不具有本体性的意义。
  9. 英国前首相威廉·皮特说:“不被限制的权力倾向于腐化那些拥有它之人的灵魂。”
  10. 法律不是一种工具,它具有独立的价值,它要让一切权力在规则下运行,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民众的自由。
  11. 古希腊诗人阿尔齐罗克斯写过这样一句诗:狐狸观天下事,刺猬以一事观天下。
  12. 怀疑的目的是修正,而不是彻底的破坏,从而陷入虚无。我们认识的真理是有限的,但并不代表真理是相对的。
  13. 紧急避险指的是在紧急状态下,为了保全自己或他人的合法权益,可以通过损害一个较小的利益来保全一个更大的利益。
  14. 挽救生命通常是一种责任,但是牺牲生命也可能是最朴素和最高贵的责任。
  15. 英国剧作家切斯特顿说:一个开放的社会和一张开着的嘴巴一样,它在合上的时候咬住某种扎扎实实的东西。如果没有绝对的对与错,那么食人也只是一种口味问题。
  16. 法治的要义:良法而治;普遍遵守;
  17. 康德所说**“道德本来就不是教导我们如何使自己幸福,而是教导我们如何使自己无愧于幸福”。**
  18. 苏格拉底在接受死刑判决前的自我辩解中说:我的朋友,如果你认为一个宝贵的生命应该花费时间掂量他的生死前景,你就搞错了。无论做什么,他仅有一事需考虑,即做的是对还是错,像个好人还是坏人。
  19. 为什么法律判断要优于道德判断呢?原因有两点:第一,我们必须承认人们个体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有许多隐秘的事情我们并不知晓;第二,复杂的社会并不是黑白分明,非此即彼的,有时善与善之间也会发生冲突。
  20. 义务冲突就是指:行为人同时负有几种义务而不能兼顾时,如果因为履行较高或同等义务,而被迫不履行其他义务的行为,违法性不成立。
  21. 死亡分三档,第一是脑死亡,还可能存在心跳。第二是临床死亡,就是生物体的心脏停止跳动。第三档是生物学的死亡,心脏停博24小时之后,他的细胞就全部死亡了。
  22. 贝卡利亚提出五点废除死刑的理由。第一,国家没有权力适用死刑,按照社会契约论,国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源于民众所放弃的权利。第二,死刑没有效果,最容易触动人感觉的不是强烈但暂时的运动,而是反复且长久的印象。第三,死刑会引起人们对受刑人的怜悯,导致死刑的威吓大打折扣。第四,死刑会让人变得越来越残忍,甚至以暴易暴,最终导致暴行的恶性循环。第五,死刑一旦误判,后果是无法挽回的。
  23. 仁慈的本质是宽恕,但宽恕的本质包括认罪和接受宽恕者本应受到惩罚。P46,老实说没看懂,望高人指教=.=
  24. “出生”本身是不是一种伤害?第一个角度就是法律中对于偶然性和必然性的态度。还有一种角度,从行为正义和结果正义来分析。
  25. 埃比克泰德**“我们登上并非我们所选择的舞台,演出并非我们所选择的剧本”**
  26. 精神病人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第二类是间歇性精神病人;第三类是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如果在行为视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属于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7. 我们必须承认,人类的理性是有限的,我们无法推导出百分之百绝对合理的结论,很多事后法律的推理只是一种经验上的相对合理。
  28. 向特定人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以及通过信息网络或者其他途径发布公民个人信息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提供公民个人信息”。
  29. 马丁路德金说:手段代表着正在形成中的正义和正在实现中的理想,人无法通过不正义的手段去实现正义的目标,因为手段是种子,而目的是树
  30. 法律分为公法与私法。民法属于私法,它调整的是平等主体的关系,在民事诉讼中的证据规则是优势证据标准。刑法是公法,它调整的是国家和被告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对于国家权力要加以严格的限制,避免权力的滥用。
  31. 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杰克逊曾说过:“程序的公平性和稳定性是自由不可或缺的要素,只要程序适用公平、不偏不倚,严厉的实体法也可以忍受。”
  32. 正当防卫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或其他权力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
  33. 英国刑法学家詹姆斯·斯蒂芬在《自由平等博爱》一书的话:“在任何情况下,立法都要适应一国当时的道德水准。如果社会没有还不含糊地普遍谴责某事,那么你不可能对它进行惩罚,不然必会‘引起严重的虚伪和公愤’”。
  34. 证明责任一般可分为提出责任与说服责任。前者指刑事诉讼地当事人提出证据使自己地主张成为争论点地责任,后者则指主张一方提出证据说服审判者自己地主张为真地责任。关于证明责任分配地原则和标准在世界范围都存在争议:第一种是犯罪构成标准。第二种是无罪推定原则。
  35. 德国刑法学家李斯特会说:最好地社会政策才是最好地刑事政策。
  36. 法律地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在各种偏见中寻找一种平衡之道,在各种对立地利益中寻找出一种合乎中道地恰如其分。
  37. 美国大法官霍姆斯说:“法律地生命是经验而不是逻辑。”
  38. 康德,始终对两件事情保持敬畏,一是头顶璀璨的星空,二是心中神圣地道德法则。
  39. 阿克顿勋爵告诫我们:自由并不意味着从道德中获得解脱。否则人类在追求自由地时候反而会受到更大地奴役,这种自由之路沾满血污。
  40. 人的尊严应该成为艺术自由地内在追求。
  41. 罗素称自己活着有三个动力:一个是对爱情地渴望,二是对知识地追求,三是对人类苦难不可抑制地同情心。
  42. 远藤周作在《沉默》一书中有一句话很扎心:“罪,并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如盗窃、说谎。所谓罪,是指一个人通过另一个人的人生,却忘了留在那里的雪泥鸿爪。”
  43. 每一部伟大的作品都是对你心灵的追问,都在帮助你反思自我、走出偏见,引发你思考那些自以为是的观念是否真的无懈可击。
  44. 如果你被强烈的使命感所驱使,甚至为了使命不惜把他人作为工具,我推荐你看戈尔丁的著作《教堂尖塔》,让你反思:自我强加的使命是否只是一种自我欺骗?
  45. 当我们越多地理解世界,我们也就越多地理解自己。
  46. 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中的提醒:“当善良成了白痴,仁爱变得无用,狂暴显示为力量,怯懦装扮为理性,美注定要被践踏和毁灭,恶却愈加肆无忌惮、扰乱一切。”
  47. 读书在某种意义上,正是站在人类总体经验的基础上来获得安身立命的伟大观念。只有这种伟大的观念可以赋予我们最为人的尊严,可以让我们生活得有意义、有目的、有安全感,能够让我们超越暂时的琐碎和有限,能够让我们在一种更高级的意义上审视我们的日常生活,帮我们抵御人生的艰难困苦以及命运的当头棒喝。无论是疾病的流行,还是外族的入侵,人的肉体也许很容易毁灭,但是这种伟大的观念却万世长存。
  48. 穆勒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从消极方面给予公民自由清晰的描述:“若社会以强迫和控制的方式干预个人事物,无论是采用法律惩罚的有形暴力还是利用公众舆论的道德压力,都要绝对遵守这条原则。该原则就是,人若要干涉群体中任何个体的行动自由,无论干涉出自个人还是出自集体,其唯一正当的目的乃是保障自我不受伤害……任何人的行为只有涉及他人的那一部分才必须要对社会负责。在仅仅关涉他自己的那一部分,他的独立性照理来说是绝对的。对于他自己,对于其身体和心灵,个人就是最高主权者。”
  49. 黑格尔,人类从历史中唯一得到的教训就是从来不接受教训。
  50. 卢梭,“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51. 想象中的人类越可爱,越是觉得身边之人乏味恶心。无需付出代价的爱不是为了欺骗自己,就是为了欺骗他人。
  52. 人道教的博爱是一种完全不容于自由的价值,可能酿成巨大的恶果:那些对人类怀着无私的爱,却对具体的人缺乏基本的责任感,他们会用自己对全人类的大爱,变成对具体人采取一切暴力行为的理由。
  53. 斯蒂芬认为法律本身有其超验的根源,因此立法者的意志并非最高意志,在其上还有道德和宗教的源头。
  54. 仁慈只有当其生长于正义岩石的缝隙中,才能开花。若将其移至人道主义的泥沼,它将变成食人草,而其可怕之处更甚,因为他依然顶着可爱绿植之名。
  55. 苏格拉底名言: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
  56. 当一个人接受了偏见,就会选择性地继续强化偏见,并把这种偏见传递给身边的人。
  57. 一个人想要永远拥有美的、好的东西,必定会要追求永恒,而生育正是人类通往永恒的途径。
  58. 理智需要情感的节制,我们的情感也需要理智的限缩。
  59. 从具体人中发现抽象的美,从抽象的美中更好地爱具体地人。
  60. 我们终其一生都是为了在具体地个体上,觉察到看不见地美好和责任,所以一定要把我们的责任、我们的幸福放在具体的人身上。
  61. 罗丹雕塑作品“青铜时代”,它的意思是人类觉醒、摆脱蒙昧。也可以解释成一个人最初认清自我,也认定未来道路的那个重大的人生时刻。
  62. 爱比克泰德“对于不可控的事情,我们保持乐观;对于可控的事情,我们保持谨慎”。
  63. 热爱,不等于称职。把热爱转化为持续的行动,才是称职的开始。
  64.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这样一段话: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
  65. 人这一生,总要为某种超越人生的东西而活着。这些东西也许是我们看不见的,但是看见的不用去相信,看不见的才需要相信。
  66. 永恒由每个今天所构成,每个今天都可以触摸永恒。
  67. 学习是一种回忆,就是说这些知识,本身已经在你的心目中了。就像苏格拉底所说的,对于你懂的东西,你才会真正地认同;对于你不懂的东西,你不可能真正地认同。
  68. 市场的发展是无限的,法律制度只是适应市场经济的一些需要,就法律不可能超前,法律只可能滞后。你不可能计划出一切的东西,你只能去尊重这种自发自生的秩序。
  69. 大学之大不在大楼,乃在大师,或许是伟大的观念。
  70. 人要接受自己的有限性。就是人承认自己是有限的,于是承认你的逻辑是有限的,承认你的理性是有限的,承认你的阅读是有限的,承认你整个人就是在偏见之中,你这一生就是在走出偏见。
  71. 人要接受事与愿违啊,我们太有限了,我们只能做我们觉得对的事情,然后接受它的事与愿违。
  72. 人其实不需要被教导,人只需要被提醒

【读书笔记】法治的细节——做我们觉得对的事情,然后接受它的事与愿违相关推荐

  1. erl_0015 《硝烟中的erlang》 读书笔记002 “为过载做计划”

    为过载做计划 到目前为止,我在实际工作中所碰到最常见的错误,基本上都是节点内存耗尽.而且通常都和过长的消息队列有关37.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不过只有在深入.全面的理解系统后,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

  2. 读书笔记-专注于自己的目标不要为其他事情和人分心和浪费时间

    避免在不必要的情况下制造敌人或者制造麻烦,这要求一个人拥有上文曾经谈到过的能力:专注.你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思路,看清你要去的地方是哪里,看清一路上有哪些关键步骤.当你在这条道路上遇到障碍时,你需要做出反 ...

  3. 读书笔记-精准努力-焦虑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不要因焦虑而焦虑

    没有人能逃过焦虑.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焦虑,小朋友在焦虑期末考试成绩,成年人在焦虑车子.房子,焦虑自己的事业.婚姻.未来.看上去再积极再乐观的人,内心也偷偷藏着崩溃的火种.焦虑不单纯是一件坏事 ...

  4. 这一年,这些书:2022年读书笔记

    Note: 以下 markdown 格式文本由 json2md 自动转换生成,可参考JSON转Markdown:我把阅读数据从MongoDB中导出转换为.md了了解具体的转换过程. 为什么是中国 作者 ...

  5. 网易云音乐前副总裁教你如何做产品 —《幕后产品》读书笔记

    原文链接 jinkey.ai/post/produc- 前言 一直以来都不建议入行的人看产品方面的书籍,而是自己多时间思考分析,多参与项目事件.太多理论没用项目经历支撑是理解不了的,很多人会讲粤语的人 ...

  6. 读书笔记·如何做一个有趣的人

    读书笔记 书名 如何做一个有趣的人 作者 王小圈 时间 20190828-20190829 书摘 当一个人既不愿意为"正事"付出太多,又嫌弃"消遣"回报太少时, ...

  7. 万维钢:怎样做读书笔记

    笔记最好要写到可以取代原书的程度.给课文概括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亦或是画思维导图的方法来做读书笔记,意义都不大. 强力研读要求读书笔记包括四个方面: 清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 带走书中所有的亮点大量自己 ...

  8. 钱钟书是怎样做读书笔记的 杨绛

    许多人说,钱钟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他本人却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所以他读的书虽然 ...

  9. 怎么用xmind做读书笔记

    用思维导图做笔记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既能够利用关键词进行重点摘取内容做到精简,又能够通过内在联系而把握整体结构.帮助我们理解的同时不忘思考,比传统的笔记记忆方式更加记忆深刻易于掌握. 思维导图做读书笔 ...

最新文章

  1. Python 数据结构视频教程五
  2. 1092 最好吃的月饼 (20 分
  3. 写给自己的23条好习惯
  4. TRACERT命令及用法
  5. WebStorm 2018.3.4破解方式
  6. x5cloud云平台---------------网络彩讯
  7. 【项目管理工具】SVN 项目版本管理工具
  8. 去中心化 分布式 自组织 概念区分与理解
  9. mysql foxpro,如何使用MySql同步Visual Foxpro dbfs?
  10. 万能弹窗代码,能突破大部分弹窗拦截插件
  11. 针对全局的接口出入参加解密-AES/ECB/PKCS5Padding
  12. 掘金chrome插件安装失败怎么办?
  13. 【视频分享】尚硅谷HTML5前端视频_Vue核心技术视频
  14. hppt加密 java代码_Http Sampler扩展(加密处理)
  15. ubuntu多屏协同,在电脑上操作手机
  16. 投资入门第 3 步:技术分析法(常用技术分析)
  17. 备战蓝桥杯【二分查找无bug版】
  18. 解决共享打印机引起0x000006d9故障
  19. Alex Liu, Launches Site
  20. sql中几个常用的json解析函数

热门文章

  1. MVP结合(RecycleView,Retorfit,GreenDao和EventBus)数据展示
  2. WPS表格怎么画横线并在上面打字
  3. Spring Boot进阶(13):如何获取@ApiModelProperty(value = “序列号“, name = “uuid“)中的value值 | 超级详细,建议收藏
  4. linux--常用命令
  5. 解绑数字身份,解锁新玩法与构建方式(下)
  6. 零基础想学大数据?别急!先搞清这一点
  7. win10系统一键安装教程
  8. SCRM升级--企业微信数字营销解决方案
  9. Java 2 实用教程(第5版)耿祥义版 习题七
  10. 《 孙子兵法 》“势”论的美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