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

回想

我们所学过的编程方法:

  • 面向过程:根据业务逻辑从上到下写堆叠代码。
  • 函数式编程:将重复的代码封装到函数中,只需要写一遍,之后仅调用函数即可。

面向过程编程最易被初学者接受,其往往用一长段代码来实现指定功能,开发过程中最常见的操作就是粘贴复制,即:将之前实现的代码块复制到现需功能处。

while True:if cpu利用率 > 90%:#发送邮件提醒连接邮箱服务器发送邮件关闭连接if 硬盘使用空间 > 90%:#发送邮件提醒连接邮箱服务器发送邮件关闭连接if 内存占用 > 80%:#发送邮件提醒连接邮箱服务器发送邮件关闭连接

但是,你会发现会有很多重复的代码,同样的代码写好几遍,这样不容易维护,然后我们开始使用函数式编程,增加了代码的重用性和可读性:

def 发送邮件(内容)#发送邮件提醒连接邮箱服务器发送邮件关闭连接while True:if cpu利用率 > 90%:发送邮件('CPU报警')if 硬盘使用空间 > 90%:发送邮件('硬盘报警')if 内存占用 > 80%:发送邮件('内存报警') 

现在我们学习一种新的编程思想: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

面向对象是一种编程思想,面向对象有两个要素,“类”和“对象”,类是抽象的东西,不具体的东西,有共同特征的东西,比如说人,都有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一个鼻子,一张嘴....,这是共同的属性,人会说话,会吃饭,会走路.....,有共同的方法。这人就相当于类,他不会特指某个人。对象,是类的实例,是具体的某个东西。比如说,有一个叫小明的人,这就是一个对象,他有人的所有属性和功能(方法),小明这就是一个对象。

类和对象的创建:

class Person:def __init__(self,name,age,sex)self.name = nameself.age = ageself.sex = sexdef speak(self):print('speak chinese')def walk(self):print('walk on the road!')person = Person('Tom',18,'f')
person.speak()
  • class为创建类的关键字,上例创建了一个Person类
  • 创建对象只需要在类后面加括号,有参数的要加参数,person这就是一个对象。

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

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封装,继承,多态。

封装

封装,顾名思义就是将内容封装到某个地方,以后再去调用被封装在某处的内容。所以,在使用面向对象的封装特性时,需要:

  • 将内容封装到某处
  • 从某处调用被封装的内容
一、将内容封装到某处
class Foo:# __init__构造方法,当根据类创建对象时自动执行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self.name = nameself.age = age# 创建对象,自动执行__init__方法,将'tom',18封装到obj1,self的name,age属性中
obj1 = Foo('tom', 18)
obj2 = Foo('jerry', 25)

self 是一个形式参数,当执行 obj1 = Foo('tom', 18) 时,self 等于 obj1

当执行 obj2 = Foo('alex', 78 ) 时,self 等于 obj2

所以,内容其实被封装到了对象obj1和obj2中,每个对象中都有name和age属性。

二、从某处调用被封装的内容

调用被封装的内容时,有两种情况:

  • 通过对象直接调用
  • 通过self间接调用

通过对象直接调用封装内容:

class Foo:# __init__构造方法,当根据类创建对象时自动执行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self.name = nameself.age = ageobj1 = Foo('tom', 18)       # 直接调用obj1对象的name属性
print(obj1.name, obj1.age)  # 直接调用obj1对象的age属性obj2 = Foo('jerry', 25)
print(obj2.name, obj2.age)

通过self间接搞用封装的内容:

class Foo: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self.name = nameself.age = agedef detail(self):print(self.name)print(self.age)obj1 = Foo('wupeiqi', 18)
obj1.detail()  # Python默认会将obj1传给self参数,即:obj1.detail(obj1),所以,此时方法内部的 self = obj1,即:self.name 是 wupeiqi ;self.age 是 18obj2 = Foo('alex', 73)
obj2.detail()  # Python默认会将obj2传给self参数,即:obj1.detail(obj2),所以,此时方法内部的 self = obj2,即:self.name 是 alex ; self.age 是 78

综上所述,对于面向对象的封装来说,其实就是使用构造方法将内容封装到 对象 中,然后通过对象直接或者self间接获取被封装的内容。

练习

一、在终端输出如下信息:

  • 小明,10岁,男,去饭馆吃饭
  • 小明,10岁,男,去酒店睡觉
  • 小明,10岁,男,开车去旅游
  • 老李,90岁,男,去饭馆吃饭
  • 老李,90岁,男,去酒店睡觉
  • 老李,90岁,男, 开车去旅游

函数式编程:

def eat(name, age, gender):print("%s,%s岁,%s,去饭馆吃饭" % (name, age, sex))def sleep(name, age, gender):print("%s,%s岁,%s,去酒店睡觉" % (name, age, sex))def travel(name, age, gender):print("%s,%s岁,%s,开车去旅游" % (name, age, sex))eat('小明', 10, '男')
sleep('小明', 10, '男')
travel('小明', 10, '男')eat('老李', 90, '男')
sleep('老李', 90, '男')
travel('老李', 90, '男')

面向对象:

class Foo: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sex):self.name = nameself.age = ageself.sex = sexdef eat(self):print("%s,%s岁,%s,去饭馆吃饭" % (self.name, self.age, self.sex))def sleep(self):print("%s,%s岁,%s,去酒店睡觉" % (self.name, self.age, self.sex))def travel(self):print("%s,%s岁,%s,开车去旅游" % (self.name, self.age, self.sex))tom = Foo('汤姆', 10, '男')
tom.eat()
tom.sleep()
tom.travel()jerry = Foo('杰瑞', 12, '男')
jerry.eat()
jerry.sleep()
jerry.travel()

二、游戏人生程序

创建三个游戏人物,分别是:

  • 盖伦,男,18,初始战斗力1000
  • 剑圣,男,20,初始战斗力1800
  • 凯特琳,女,19,初始战斗力2500

游戏场景,分别为:

  • 草丛战斗,消耗200战斗力
  • 自我修炼,增长100战斗力
  • 多人游戏,消耗500战斗力
class Person:def __init__(self, name, sex, age, fight):self.name = nameself.sex = sexself.age = ageself.fight = fightdef grassland(self):"""草丛战斗,消耗200战斗力"""self.fight = self.fight - 200def practice(self):"""自我修炼,增长100战斗力"""self.fight = self.fight + 200def incest(self):"""多人游戏,消耗500战斗力"""self.fight = self.fight - 500def detail(self):"""当前对象的详细情况"""detail_info = "姓名:%s ; 性别:%s ; 年龄:%s ; 战斗力:%s"  \% (self.name, self.sex, self.age, self.fight)print(detail_info)garen = Person('盖伦', '男', 18, 1000)    # 创建盖伦角色
yi = Person('剑圣', '男', 20, 1800)  # 创建剑圣角色
caitlyn  = Person('凯特琳', '女', 19, 2500)      # 创建凯特琳角色garen.incest() # 盖伦参加一次多人游戏
yi.practice()# 剑圣自我修炼了一次
caitlyn.grassland() # 凯特琳参加一次草丛战斗# 输出当前所有人的详细情况
garen.detail()
yi.detail()
caitlyn.detail()garen.incest() # 盖伦又参加一次多人游戏
yi.incest() # 剑圣也参加了一个多人游戏
caitlyn.practice() # 凯特琳自我修炼了一次# 输出当前所有人的详细情况
garen.detail()
yi.detail()
caitlyn.detail()

继承

继承,面向对象中的继承和现实生活中的继承相同,即:子可以继承父的内容。

例如:

  • 猫可以:喵喵叫、吃、喝、拉、撒

  • 狗可以:汪汪叫、吃、喝、拉、撒

如果我们要分别为猫和狗创建一个类,那么就需要为猫和狗实现他们所有的功能,如下所示:

class 猫:def 喵喵叫(self):print('喵喵叫')def 吃(self):# do somethingdef 喝(self):# do somethingdef 拉(self):# do somethingdef 撒(self):# do somethingclass 狗:def 汪汪叫(self):print('喵喵叫')def 吃(self):# do somethingdef 喝(self):# do somethingdef 拉(self):# do somethingdef 撒(self):# do something

上述代码不难看出,吃、喝、拉、撒是猫和狗都具有的功能,而我们却分别的猫和狗的类中编写了两次。如果使用 继承 的思想,如下实现:

  • 动物:吃、喝、拉、撒

  • 猫:喵喵叫(猫继承动物的功能)

  • 狗:汪汪叫(狗继承动物的功能)

class 动物:def 吃(self):# do somethingdef 喝(self):# do somethingdef 拉(self):# do somethingdef 撒(self):# do something# 在类后面括号中写入另外一个类名,表示当前类继承另外一个类
class 猫(动物):def 喵喵叫(self):print('喵喵叫')# 在类后面括号中写入另外一个类名,表示当前类继承另外一个类
class 狗(动物):def 汪汪叫(self):print('喵喵叫')

代码实例:

class Animal:def eat(self):print("%s 吃 " % self.name)def drink(self):print("%s 喝 " % self.name)def shit(self):print("%s 拉 " % self.name)def pee(self):print("%s 撒 " %self.name)class Cat(Animal):def __init__(self, name):self.name = nameself.breed = '猫'def cry(self):print('喵喵叫')class Dog(Animal):def __init__(self, name):self.name = nameself.breed = '狗'def cry(self):print('汪汪叫')c1 = Cat('小白家的小黑猫')
c1.eat()c2 = Cat('小黑的小白猫')
c2.drink()d1 = Dog('胖子家的小瘦狗')
d1.eat()

所以,对于面向对象的继承来说,其实就是将多个类共有的方法提取到父类中,子类仅需继承父类而不必一一实现每个方法。

就向下面这样:

class 父类:def 父类中的方法(self):passclass 子类(父类):passchild = 子类()
child.父类中的方法()

那么问题又来了,多继承呢?

  • 是否可以继承多个类
  • 如果继承的多个类每个类中都定了相同的函数,那么那一个会被使用呢?

Python的类可以继承多个类,Java和C#中则只能继承一个类

Python的类如果继承了多个类,那么其寻找方法的方式有两种,分别是:深度优先和广度优先

  • 当类是经典类时,多继承情况下,会按照深度优先方式查找
  • 当类是新式类时,多继承情况下,会按照广度优先方式查找

经典类和新式类,从字面上可以看出一个老一个新,新的必然包含了跟多的功能,也是之后推荐的写法,从写法上区分的话,如果当前类或者父类继承了object类,那么该类便是新式类,否则便是经典类。

经典类:

class D:def bar(self):print('D.bar')class C(D):def bar(self):print('C.bar')class B(D):def bar(self):print('B.bar')class A(B, C):def bar(self):print('A.bar')a = A()
# 执行bar方法时
# 首先去A类中查找,如果A类中没有,则继续去B类中找,如果B类中么有,则继续去D类中找,如果D类中么有,则继续去C类中找,如果还是未找到,则报错
# 所以,查找顺序:A --> B --> D --> C
# 在上述查找bar方法的过程中,一旦找到,则寻找过程立即中断,便不会再继续找了
a.bar()

新式类:

class D(object):def bar(self):print 'D.bar'class C(D):def bar(self):print 'C.bar'class B(D):def bar(self):print 'B.bar'class A(B, C):def bar(self):print 'A.bar'a = A()
# 执行bar方法时
# 首先去A类中查找,如果A类中没有,则继续去B类中找,如果B类中么有,则继续去C类中找,如果C类中么有,则继续去D类中找,如果还是未找到,则报错
# 所以,查找顺序:A --> B --> C --> D
# 在上述查找bar方法的过程中,一旦找到,则寻找过程立即中断,便不会再继续找了
a.bar()

经典类:首先去A类中查找,如果A类中没有,则继续去B类中找,如果B类中么有,则继续去D类中找,如果D类中么有,则继续去C类中找,如果还是未找到,则报错。

新式类:首先去A类中查找,如果A类中没有,则继续去B类中找,如果B类中么有,则继续去C类中找,如果C类中么有,则继续去D类中找,如果还是未找到,则报错。

注意:在上述查找过程中,一旦找到,则寻找过程立即中断,便不会再继续找了。

多态

Pyhon不支持多态并且也用不到多态,多态的概念是应用于Java和C#这一类强类型语言中,而Python崇尚“鸭子类型”。

class F1:passclass S1(F1):def show(self):print('S1.show')class S2(F1):def show(self):print('S2.show')# 由于在Java或C#中定义函数参数时,必须指定参数的类型
# 为了让Func函数既可以执行S1对象的show方法,又可以执行S2对象的show方法,所以,定义了一个S1和S2类的父类
# 而实际传入的参数是:S1对象和S2对象def Func(F1 obj):"""Func函数需要接收一个F1类型或者F1子类的类型"""print obj.show()s1_obj = S1()
Func(s1_obj) # 在Func函数中传入S1类的对象 s1_obj,执行S1的show方法,结果:S1.shows2_obj = S2()
Func(s2_obj) # 在Func函数中传入Ss类的对象 ss_obj,执行S2的show方法,结果:S2.show
class F1:passclass S1(F1):def show(self):print 'S1.show'class S2(F1):def show(self):print 'S2.show'def Func(obj):print obj.show()s1_obj = S1()
Func(s1_obj) s2_obj = S2()
Func(s2_obj) 

总结:

  • 面向对象是一种编程方式,此编程方式的实现是基于对类和对象的使用
  • 类 是一个模板,模板中包装了多个“函数”供使用
  • 对象,根据模板创建的实例(即:对象),实例用于调用被包装在类中的函数
  • 面向对象三大特性:封装、继承和多态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zhangxunan/p/5606968.html

Python之路第七天,基础(9)-面向对象(上)相关推荐

  1. 小白学 Python(23):Excel 基础操作(上)

    人生苦短,我选Python 前文传送门 小白学 Python(1):开篇 小白学 Python(2):基础数据类型(上) 小白学 Python(3):基础数据类型(下) 小白学 Python(4):变 ...

  2. python之路《七》文件的处理

    其实我觉得python的方便之处就是简便特别是对数据的处理上 当我们要处理一些数据的时候免不了的就是要处理许多的文件那么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文件的处理 1.打开文件 python的文件打开方式较为简单 ...

  3. python学习笔记(七)类和面向对象

    目录 (一)了解面向对象 面向过程 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 (二)python中的类 1)定义类 新式类与经典类 2)初始化与实例化 3)类的属性 类属性与实例属性 私有属性 特殊属性 同名的类属性与实 ...

  4. Python开发【第七篇】: 面向对象和模块补充

    内容概要 特殊成员 反射 configparser模块 hashlib模块 logging模块 异常处理 模块 包 1. 特殊成员 什么是特殊成员呢? __init_()就是个特殊的成员. 带双下划线 ...

  5. python回合制游戏教程_Python基础之面向对象(回合制游戏)

    需求: 回合制游戏: 大话西游.梦幻西游.魔塔... 角色: Hero: 属性: 名字.生命值.伤害值(浮动随机值) 方法: 攻击方法 Boss: 属性: 名字.生命值.伤害值(浮动) 方法: 攻击方 ...

  6. 【干货】java核心知识整理,阶段一:java基础之面向对象上

    面向对象概述 面向对象是一种符合人类思维习惯的编程思想.现实生活中存在各种形态不同的事物,这些事物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在程序中使用对象来映射现实中的事物,使用对象的关系来描述事物之间的联系,这种 ...

  7. 小白学 Python(24):Excel 基础操作(下)

    人生苦短,我选Python 前文传送门 小白学 Python(1):开篇 小白学 Python(2):基础数据类型(上) 小白学 Python(3):基础数据类型(下) 小白学 Python(4):变 ...

  8. Python之路【第二篇】:Python基础(一)

    Python之路[第二篇]:Python基础(一) 入门知识拾遗 一.作用域 对于变量的作用域,执行声明并在内存中存在,该变量就可以在下面的代码中使用. 1 2 3 if 1==1:     name ...

  9. Python成长之路【第九篇】:Python基础之面向对象

    一.三大编程范式 正本清源一:有人说,函数式编程就是用函数编程–>错误1 编程范式即编程的方法论,标识一种编程风格 大家学习了基本的Python语法后,大家就可以写Python代码了,然后每个人 ...

  10. (转)Python成长之路【第九篇】:Python基础之面向对象

    一.三大编程范式 正本清源一:有人说,函数式编程就是用函数编程-->错误1 编程范式即编程的方法论,标识一种编程风格 大家学习了基本的Python语法后,大家就可以写Python代码了,然后每个 ...

最新文章

  1. mysql给root开启远程访问权限,修改root密码
  2. 如何获取ResultSet的行数和列数
  3. 想做测试经理的看过来
  4. python中类与对象之间的关系_python 类与类之间的关系
  5. java 反向映射,如何使用lambdas實現反向映射Java?
  6. Perl常用语法记录
  7. linkedhashset_Java LinkedHashSet clear()方法与示例
  8. 双亲委派机制_史上三次破坏ClassLoader双亲委派机制
  9. 手机访问www如何自动跳转到m js代码实现
  10. 3分钟搞懂什么是WPF。
  11. 使用Python成功调用大漠插件方法
  12. ubuntu安装系分区,挂载磁盘
  13. 如何自己动手免费申请软件著作权
  14. Halcon常见错误
  15. 如何在Linux下逛B站看视频
  16. 511遇见易语言子程序参考的作用
  17. Windows技术文章汇集
  18. 图森未来:营收增长与亏损扩大并行
  19. java的OpenGL学习资料
  20. Algorithm summary

热门文章

  1. linux 3.0实时性,如何1分钟内对 Linux 性能快速分析(113资讯网)
  2. 如何 gitignore .gitignore
  3. CHM文件制作方法及制作中遇到的坑
  4. PTA创建视图,包含商品打折前后的价格信息
  5. 使用mysql语句进行多表联查(以三个表为例)
  6. 笑话,随便笑不收费.
  7. Word 之 清除页眉下划线
  8. (杂谈二) 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程序的(程序员的自我修养)
  9. codeforces1467E. Distinctive Roots in a Tree
  10. TensorFlow问题:FLAGS._parse_flags()报错AttributeError:_parse_fl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