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信】
贺老师:
  您好,我是来自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16级的一名本科生。今年大三。过去两年的大学时光我经历了许多的迷茫,走了很多弯路和挫折,把自己搞得很浮躁,后来才慢慢专注下来,在这其中也折腾过不少东西,也看了不少相关的书籍。大二寒假的时候,看到《逆袭大学》和您的博客的很多文章,那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在脑海里也是挥之不去。尤其是我们身边学术气息的缺失和讨论氛围的欠缺更是让我十分不爽和愤怒。看过我们一个07级的大牛师兄在11年的博文对华师计算机学院的评价,越发觉得,我们一年又一年,一直在重复着前人已经重复过的迷茫,踩着前人踩过的坑,正如您的《逆袭大学》所说,我们在不断地陷入泥淖之中。
  我在班级担任学委的工作,去年年底我曾写了一个很详细的文档向学院反馈我目前遇到的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什么积极的回应。所以我在今年5月份开始,在业余时间维护了一个面向计算机的同学的一个小小的论坛社区(网址 ),想尝试着改变身边的讨论氛围。目前的目标用户主要还是我身边的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同学,这个网站也旨在帮助大家更好地交流和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把曾经讨论过的东西沉淀下来,以便回顾。
  暑假的时候,我试着花了几天时间把我过去两年的学习中遇到过的不错的资源(包括您的博客专栏)通过帖子的形式整理了起来(链接),期间也吸引到了我们院网络系一直以来十分关心学生成长的王立斌老师(Bintou)的加入。
  开学至今快一个学期,似乎信息量太大,看起来太“高端”(?),效果也不是非常地理想。大概同学们也不怎么习惯发帖,我们学院每年将近300名新生,听说位于另一个校区的软件学院今年也有将近300名新生录取,加起来 500-600 人,我的网站,至今注册用户有 150 左右,但平时也是只有几个同学在上面活跃,慢慢的版面也发展得有种我和 Bintou 老师两个人的博客的既视感,也正如 Bintou 老师在我发起的资源整合帖所说的,建议太多,该听谁的?

这一点,在一个18级师妹发布的博文中也有一些印证。
https://cauri404.github.io/2018/12/22/记/

  至今我个人写过的帖子,简单统计起来也将近20w的字符(可能包括很多图片链接 Markdown 的元素之类)。于我而言,我已经大三了,关于大学学习生活的建议什么的,可能已不再重要,因为一直以来,遇到问题的时候,我可以通过主动的寻找去得到答案,可能的缺点就是有点后知后觉、亡羊补牢之感,但不是所有人都有意识去提升自己的信息搜集能力,这个网站或许可以做一个引导与“索引”的角色。另一方面,我也因为这个网站意外地得到了直系师兄内推的大厂实习机会,也让我感觉在大学的时候,能试着做一些让周围的环境变得更好的事情,是很有意义的,而不只有用爱发电的心累。
  关于网站的建设方面,老师有没有什么建议呢?
  我个人的力量十分有限,在这里,我也诚挚地邀请老师加入我们的社区!
  期待您的回信。

【回信】
你好:
  非常感动,在我们的大学里,一直有你这样热心,有责任,有行动的同学。有这份努力在,不管能帮到多少同学,都是好事。
  我已经加入了论坛并将之放到收藏夹,有我能够做到的,一定参与。不过,需要我能常想到点开这个论坛。
  在我主动向周围的同学施加影响的那段时间,我也遇到了同样的尴尬。现在,作为事后,我也理解这些同学。成长需要一个过程,有些时候,真是要随缘的。
  再一个,人总是不喜欢被告知的,即使他自己提出了问题。最好的答案,是他自己嘴里说出的答案。不知你有没有浏览过我近期的回信,我更多地在读者的问题基础上,向他提出追问,启发他自己找到答案。这大概是我在帮大学生解迷茫中自己最大的提高。我们经历了灌输式教育,包括我在内,提出能启发人的问题的能力,需要提高。
  写到这里,我由不得想对你提问:你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创建这个论坛的?同样的目的,是否还有别的手段可以实现?(貌似现在同学们没有上论坛的习惯)不管是为了提高低年级同学的信息素养,还是方便他们接受你要传达的信息,更好的方法是什么?如果你是现在的大一学生,你希望得到什么?面对多样化的需求,又能做些什么?是否有让他们参与感更好的方式?是什么?
  我现在有慕课,课程中的论坛基本没有作用。我也将之当作一个问题在思考,显然,我们需要更多的创新。
  最后想说的是,我们的这些事,都是在本职之外的。所以优先将自己的事做好,这也是更长远地能帮人的需要。
  感谢你,让我再次看到年轻一代的责任和担当。

【回音】
  感谢您的耐心回复,很惊喜,也很不好意思,因为刚好这周我自己的事情比较忙,一直没能及时回信。
  收到回信这几天,我想了很久,由您的这几个提问展开,现在好像清晰了不少。关于建立这个网站的目的,我的主要想法还是希望可以创造一个倡导沉淀与交流的环境。
  现在觉得,我们年轻人可能面临的问题是,我们之中很多人在慢慢地被爆炸信息所麻痹。我们面对的很多信息,有久经考验的沉淀,也有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很多号称好的东西实际上是在贩卖焦虑、收智商税。同样包着相似的外衣的情况下,绝大多数时候只能通过王婆卖瓜的方式让他人知道。这样的情况普遍了,就很少有人能真正让人信服地告诉大家哪个是好的,哪个是坑,就像 Bintou 老师的帖子说的“该听谁的”的问题。我也觉得我们的学习环境,存在着很大的信任缺失,甚至连教材本身都难以分辨好坏。
  这让我想起了之前遇到您的书的经历:当时我大二,在纠结计算机学习相关的问题,然后在知乎看到这么一篇回答(链接)。最初看到这个“正能量”这样的标题,我个人第一感觉是不太喜欢的(毕竟遇到了很多贩卖焦虑的快餐读物,也是这样的说法),如果没仔细看的话,可能就一刷而过了。幸运的是,这篇知乎的回答摘录了《逆袭大学》的关于自学的部分,看了以后我深受启发,也有了动力进一步去了解了这本书,再有了接下来的故事。后来偶尔在您博客的一篇文章,留意到了《走出大学的泥淖》这个书名,才明白了这一切。
  有沉淀的东西,往往很少会持续主动地发声。但我想到一点,在嘈杂的环境里,或许那些沉淀着但没发声的,会更容易被发现呢?这时候我有种很强烈的感觉,我发现这本书实在是太晚了,收获的也很多是弯路上的风景。是金子总会发光,但发光错过了合适的时候,大概也是一个小小的缺憾之处。
  我相信在我之前,肯定还有人看过这本书并受到启发,不然我们的图书馆也不会出现它。我很喜欢我们学校的一点是,学校的图书馆,无论好书坏书,只要有人荐购,很快就会订购回来。所以,这里有《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也有《C语言从入门到精(fang)通(qi)》。但就是,没人告诉我有《逆袭大学》这样一本非常值得一看的指导,可能也没其他人知道。这么类比之下,互联网大约也是一个更大更杂的图书馆,没有指导,大概也会走许多弯路,甚至拐不回来。
  在我所在的环境中,师兄师姐,周围的同学线下很少有交流,线上交流几乎只依赖微信和QQ这类即时通信工具,平时萌生的问题,还没来得及思考,东西就被刷走,然后忘记了;在我身边(不知道能不能代表本科生群体),邮件这样的非即时的沟通几乎没有,大家平时的阅读也主要是公众号推文,微信这样的强调热点的属性的媒介,也难以有沉淀,甚至把原本可能可以用来啃书的时间也拆成了碎片。填补大家内心空虚的,大都是虚伪的满足感,大概这也产生了一个让大家变得浮躁的土壤。直到脱离了象牙塔,迎来的是现实的当头一棒。
  我希望建立这样的交流方式的目的,想在我们周围的群体之中培养一种分享与开源的氛围。人的精力始终有限,在日常的讨论中,与他人的信息交换中打开更大的世界;在学习方法上,在知识面上能和开放的互联网世界互相接轨;我相信,在互相分享的情况下,很多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东西,能在更多人在被浮躁与信息垃圾包围之前接受到它们;在一些非实时,有沉淀的日常交流中,因为专注,也在继续产生沉淀,就像您的博客和我们 Bintou 老师的博客,因为沉淀,即使过了好几年,仍然焕发着生机,在不经意间指导着我们的成长;在回顾过去自己写过的东西的时候,有时候又会有更多新的发现。
  至于提高信息素养,传达信息方面好像也只是其中的部分产物,我觉得它可以带来的不仅仅是这些。
  现实来说,觉得我们接触了很多很多的线上交流平台,以沉淀和交流的角度来看它们的话:

  • 以沉淀为主的有博客、论坛、邮件、笔记软件,好像暂时还没发现什么更好的方式。
  • 以交流为主的有微信、QQ、邮件、博客评论、论坛等。

我们最常用的应该是微信和QQ这类IM工具,但是IM工具因为强调即时,沉淀很难做到,而我们绝大多数时间都花在了微信与QQ上面,也失去了沉淀的交流。
  于是,我觉得,大概只有论坛能比较好的做到这两点了。通过话题组织帖子,通过分类与 tag 来组织话题,让信息变得结构化一些,也方便查找和回顾。
  别的手段的话,我能想到的,线上方面,大概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这样的新媒体,制作一些相关的内容来发出这样的声音,但新媒体的内容的半衰期太短,我觉得它扮演的更多的是把眼球吸引过来的角色。
  另外还可能有线下交流,类似分享会、学习小组之类的形式。但我自己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也没有额外的精力去策划这样的事情了,就像您说的,这是本职之外的事。Bintou 老师几年来也在尝试做这样的事情(2018图灵班工作手记),目前的效果看起来也不是很理想。
  我很难想起刚入学的时候的心境了,不过有一点我可以确定的是,如果说我是现在的大一学生,我想我可能需要的是一些提醒,过去未曾体会过自己的精力有限,大一也过得十分“丰富多彩”,于是两年来陷入了许多任务切换之中,在最容易保持专注的时候没有保持专注。
  仔细想想,参与感的确是一个很准确的关键字,应该是我需要关注的最大的问题。我光是顾着引导内容的输出,大概是老用户的帖子多了,版面显得比较高端而难以接近,而忽视了目标用户的参与感的培养。所以我现在打算尝试邀请一些新同学,引导发帖分享与讨论,尽可能把平台的氛围营造得与新人更加贴近一些,把它因为第一印象带来的门槛降低。
  继续让它保持着内容的慢慢积累和链接,让大家认识到,沉淀的威力。即使发帖的人不多,我觉得对于看帖的人也是有积极影响的。大概,信息素养与学术氛围也可以由此慢慢地带起来。在引导大家独立面对的同时,也许也可以走向共同面对呢!
  想到很多,也不知不觉写了很多,再次感谢老师您的耐心,也祝您元旦假期愉快!

【回复】
  很高兴你能有这么深刻的思考。
  这些事情,我们的愿望是助人。助人不必用强加硬塞的方式,但如果不考虑方式创新,也还是缺一些的。
  而助人中,又何尝不是助自己。实现我们美好的心愿,提升我们的能力,还有,输出当前自己所学,就是我们学习、提高的方式。这也可以叫做深沉。
  新的一年里,好事继续做,创新依然要,但负担真不必那么多。
  共勉!
  祝新年快乐!

关于在计算机同学之间建立社区讨论氛围的疑惑相关推荐

  1. 额外sql使用什么封装_为什么建立社区值得付出额外的努力

    额外sql使用什么封装 当我们在2003年推出Nethesis时,我们只是系统集成商. 我们仅使用现有的开源项目. 我们的商业模式很明确:为这些项目增加多种形式的价值:专有技术,面向意大利市场的文档, ...

  2. 戴尔电脑正在准备自动修复_戴尔如何建立社区为开放的未来做准备

    戴尔电脑正在准备自动修复 在云和数据中心工作的任何人都不会对组织改变其IT部门的运营方式感到惊讶. 应用程序的编写和部署方式有所不同,从单一组件转移到微服务. 组织通过使用开源软件和社区协作将开发原则 ...

  3. 计算机环境下和手工环境下,在计算机环境下建立手工模拟实验的设想

    作者:杨艺佳 [摘 要]随着实践性的教学更多的受到重视,作为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在会计专业的教学中也变得更加不可或缺: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也给传统的手工会计 ...

  4. 计算机健康教育应用的意义,健康教育路径计算机模块的建立与应用  (3)

    健康教育路径计算机模块的建立与应用 (3) 时间:2016-03-16 12:00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真启云 贡浩凌 解红 点击次数: 生成的健康教 ...

  5. Docker使用Link在容器之间建立连接

    原文链接:Docker使用Link在容器之间建立连接 在使用Docker的时候我们会常常碰到这么一种应用,就是我需要两个或多个容器,其中某些容器需要使用另外一些容器提供的服务.比如这么一种情况:我们需 ...

  6. ssh主机之间建立互信 --免密码

    1 ssh之间如何免密码 互信任关系  ---原理是  公钥加密私钥解密(我要ssh你,你拥有公钥,我有私要可以解密) 实验  web1 (192.168.204.7)与 web2(192.168.2 ...

  7. 计算机会计和传统手工会计的区别,手工会计与计算机会计之间的区别.doc

    手工会计与计算机会计之间的区别 手工记账与电算化记账的区别 1.运算工具不同传统手工会计运算工具是算盘或电子计算器等,计算过程每运算一次要重复一次,由于不能存储运算结果,人要边算边记录,工作量大,速度 ...

  8. 浏览器显示“您与此网站之间建立的连接不安全”的解决方案

    现在很多网站打开的时候发现浏览器地址栏多了一个小的信息提示,点开看,谷歌的Chrome浏览器会提示"您与此网站之间建立的连接不安全",火狐的firefox浏览器会提示"您 ...

  9. linux 隧道服务器,如何在两台CentOS 7服务器之间建立GRE隧道

    介绍 什么是GRE?有哪些优势? GRE代表Generic Routing Encapsulation(通用路由封装),它允许两台服务器私下通信.GRE隧道非常有用,因为它们允许所有类型的流量通过.它 ...

最新文章

  1. 《C#精彩实例教程》小组阅读02 – Visual Studio简介与安装
  2. 【React踩坑记一】React项目中禁用浏览器双击选中文字的功能
  3. 笔记-高项案例题-2016年下-项目收尾
  4. 【转载】dotnet 线程同步
  5. Codeforces 1032F Vasya and Maximum Matching dp
  6. atitit。html css框架Bootstrap  Foundation的比较与不同 attilax大总结
  7. 基于php+MySQL电脑外设商城网站 毕业设计-附源码271538
  8. Trace View
  9. 2pin接口耳机_让耳机“轻松一下”—— QDC BTX(耳机蓝牙线)
  10. 【AVD】视频解码时如何获取 coded_width coded_height 即参与编码的宽高
  11. GSAP动画效果三——3D动画
  12. python: 打包并生成可执行文件 exe
  13. Java—二维码生成与识别(一)
  14. 【IoT】BLE 广播的基础数据定义:广播名字类型和设备类型标志
  15. 英特尔Haswell处理器已出货 预计6月推出
  16. java程序开启远程调试、断点功能
  17. MATLAB初入门(一)
  18. win11安装虚拟机以及运行乌班图遇到的问题
  19. Mysql Unique Key 报错 Duplicate
  20. 安卓开发文档!花三分钟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懂了!帮你突破瓶颈

热门文章

  1. 人贵有自知力和自制力...
  2. ThinkCMF-smeta扩展字段
  3. 众多世界500强企业集聚第二届数博会,数字产业大幕即将开启!
  4. 基于php022公司企业网站设计-计算机毕业设计
  5. private方法可以被代理吗?
  6. 解决U盘弹出问题:无法停用 通用卷 设备,因为某一程序仍在访问它
  7. css-doodle 学习第三天, selectors的使用
  8. 开源的.NET系统推荐
  9. 流计算 Oceanus 限量1元秒杀,立省2000元
  10. 量子力学 or 线性代数(Stern-Gerlach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