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truct的巨大作用

面对一个人的大型C/C++程序时,只看其对struct的使用情况我们就可以对其编写者的编程经验进行评估。因为一个大型的C/C++程序,势必要涉及一些(甚至大量)进行数据组合的结构体,这些结构体可以将原本意义属于一个整体的数据组合在一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会不会用struct,怎样用struct是区别一个开发人员是否具备丰富开发经历的标志
在网络协议、通信控制、嵌入式系统的C/C++编程中,我们经常要传送的不是简单的字节流(char型数组),而是多种数据组合起来的一个整体,其表现形式是一个结构体。

  经验不足的开发人员往往将所有需要传送的内容依顺序保存在char型数组中,通过指针偏移的方法传送网络报文等信息。这样做编程复杂,易出错,而且一旦控制方式及通信协议有所变化,程序就要进行非常细致的修改。

  一个有经验的开发者则灵活运用结构体,举一个例子,假设网络或控制协议中需要传送三种报文,其格式分别为

C代码  
  1. struct structA
  2. {
  3. int a;
  4. char b;
  5. } ;
  6. struct structB
  7. {
  8. char a;
  9. short b;
  10. } ;
  11. struct structC
  12. {
  13. int a;
  14. char b;
  15. float c;
  16. } ;
struct structA
{int a;char b;
} ;struct structB
{char a;short b;
} ;struct structC
{int a;char b;float c;
} ;

优秀的程序设计者这样设计传送的报文:

C代码  
  1. struct CommuPacket
  2. {
  3. int iPacketType;   // 报文类型标志
  4. union       // 每次传送的是三种报文中的一种,使用union
  5. {
  6. struct structA packetA;
  7. struct structB packetB;
  8. struct structC packetC;
  9. }
  10. } ;
struct CommuPacket
{int iPacketType;   // 报文类型标志 union       // 每次传送的是三种报文中的一种,使用union {struct structA packetA;struct structB packetB;struct structC packetC;}
} ;

在进行报文传送时,直接传送struct CommuPacket一个整体。

假设发送函数的原形如下:

// pSendData:发送字节流的首地址,iLen:要发送的长度
Send( char * pSendData, unsigned int    iLen);
发送方可以直接进行如下调用发送struct CommuPacket的一个实例sendCommuPacket:
Send( ( char * ) & sendCommuPacket , sizeof (CommuPacket) );
假设接收函数的原形如下:
// pRecvData:发送字节流的首地址,iLen:要接收的长度
// 返回值:实际接收到的字节数
unsigned int Recv( char * pRecvData, unsigned int    iLen);

接收方可以直接进行如下调用将接收到的数据保存在struct CommuPacket的一个实例recvCommuPacket中:

Recv( ( char * ) & recvCommuPacket , sizeof (CommuPacket) );

接着判断报文类型进行相应处理:

C代码  
  1. switch (recvCommuPacket. iPacketType)
  2. {
  3. case PACKET_A:
  4. …     // A类报文处理
  5. break ;
  6. case PACKET_B:
  7. …    // B类报文处理
  8. break ;
  9. case PACKET_C:
  10. …    // C类报文处理
  11. break ;
 switch (recvCommuPacket. iPacketType){case PACKET_A:…     // A类报文处理 break ;case PACKET_B:…    // B类报文处理 break ;case PACKET_C:…    // C类报文处理 break ;
} 

以上程序中最值得注意的是:

C代码  
  1. Send( (char *)&sendCommuPacket , sizeof(CommuPacket) );
  2. Recv( (char *)&recvCommuPacket , sizeof(CommuPacket) );
Send( (char *)&sendCommuPacket , sizeof(CommuPacket) );
Recv( (char *)&recvCommuPacket , sizeof(CommuPacket) );

中的强制类型转换:(char *)&sendCommuPacket、(char *)&recvCommuPacket,先取地址,再转化为char型指针,这样就可以直接利用处理字节流的函数。

  利用这种强制类型转化,我们还可以方便程序的编写,例如要对sendCommuPacket所处内存初始化为0,可以这样调用标准库函数memset():

memset((char *)&sendCommuPacket,0, sizeof(CommuPacket));

二、struct的成员对齐

Cpp代码  
  1. 1 . #include < iostream.h >
  2. 2 . #pragma pack( 8 )
  3. 3 . struct example1
  4. 4 .  {
  5. 5 . short a;
  6. 6 . long b;
  7. 7 . } ;
  8. 8 . struct example2
  9. 9 .  {
  10. 10 . char c;
  11. 11 . example1 struct1;
  12. 12 . short e;
  13. 13 . } ;
  14. 14 . #pragma pack()
  15. 15 . int main( int argc, char * argv[])
  16. 16 .  {
  17. 17 . example2 struct2;
  18. 18 . cout << sizeof (example1) << endl;
  19. 19 . cout << sizeof (example2) << endl;
  20. 20 . cout << (unsigned int )( & struct2.struct1) - (unsigned int )( & struct2)
  21. << endl;
  22. 21 . return 0 ;
  23. 22 . }
 1 . #include < iostream.h > 2 . #pragma pack( 8 )3 . struct example14 .  {5 . short a;6 . long b;7 . } ;8 . struct example29 .  {10 . char c;11 . example1 struct1;12 . short e;    13 . } ;14 . #pragma pack()15 . int main( int argc, char * argv[])16 .  {17 . example2 struct2;18 . cout << sizeof (example1) << endl;19 . cout << sizeof (example2) << endl;20 . cout << (unsigned int )( & struct2.struct1) - (unsigned int )( & struct2) << endl;21 . return 0 ;22 . } 

问程序的输入结果是什么?

答案是:

8
16
4

不明白?还是不明白?下面一一道来:

1) 自然对界

  struct是一种复合数据类型,其构成元素既可以是基本数据类型(如int、long、float等)的变量,也可以是一些复合数据类型(如array、struct、union等)的数据单元。对于结构体,编译器会自动进行成员变量的对齐,以提高运算效率。缺省情况下,编译器为结构体的每个成员按其自然对界(natural alignment)条件分配空间。各个成员按照它们被声明的顺序在内存中顺序存储,第一个成员的地址和整个结构的地址相同。

  自然对界(natural alignment)即默认对齐方式,是指按结构体的成员中size最大的成员对齐。

例如:

C代码  
  1. struct naturalalign
  2. {
  3. char a;
  4. short b;
  5. char c;
  6. };
struct naturalalign
{char a;short b; char c;
};

在上述结构体中,size最大的是short,其长度为2字节,因而结构体中的char成员a、c都以2为单位对齐,sizeof(naturalalign)的结果等于6;

如果改为:

C代码  
  1. struct naturalalign
  2. {
  3. char a;
  4. int b;
  5. char c;
  6. };
struct naturalalign
{char a;int b;char c;
};

其结果显然为12。

2) 指定对界

一般地,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来改变缺省的对界条件:

  · 使用伪指令#pragma pack (n),编译器将按照n个字节对齐;
  · 使用伪指令#pragma pack (),取消自定义字节对齐方式。

  注意:如果#pragma pack (n)中指定的n大于结构体中最大成员的size,则其不起作用,结构体仍然按照size最大的成员进行对界。

例如:

C代码  
  1. #pragma pack (n)
  2. struct naturalalign
  3. {
  4. char a;
  5. int b;
  6. char c;
  7. };
  8. #pragma pack ()
#pragma pack (n)
struct naturalalign
{char a;int b;char c;
};
#pragma pack ()

当n为4、8、16时,其对齐方式均一样,sizeof(naturalalign)的结果都等于12。而当n为2时,其发挥了作用,使得sizeof(naturalalign)的结果为8。

  在VC++ 6.0编译器中,我们可以指定其对界方式(见图),其操作方式为依次选择projetct > setting > C/C++菜单,在struct member alignment中指定你要的对界方式。

另外,通过__attribute((aligned (n)))也可以让所作用的结构体成员对齐在n字节边界上,但是它较少被使用,因而不作详细讲解。

3) 面试题的解答

至此,我们可以对Intel、微软的面试题进行全面的解答:

  程序中第2行#pragma pack (8)虽然指定了对界为8,但是由于struct example1中的成员最大size为4(long变量size为4),故struct example1仍然按4字节对界,struct example1的size为8,即第18行的输出结果;

  struct example2中包含了struct example1,其本身包含的简单数据成员的最大size为2(short变量e),但是因为其包含了struct example1,而struct example1中的最大成员size为4,struct example2也应以4对界,#pragma pack (8)中指定的对界对struct example2也不起作用,故19行的输出结果为16;

  由于struct example2中的成员以4为单位对界,故其char变量c后应补充3个空,其后才是成员struct1的内存空间,20行的输出结果为4。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lzlsky/archive/2012/08/29/2662378.html

struct深层解析相关推荐

  1. C/C+语言struct深层探索

    作者:宋宝华       出处:PConline 1. struct的巨大作用 面对一个人的大型C/C++程序时,只看其对struct的使用情况我们就可以对其编写者的编程经验进行评估.因为一个大型的C ...

  2. python struct pack解析_python struct pack

    这个struct主要是用来处理C结构数据的,读入时先转换为Python的字符串类型,然后再转换为Python的结构化类型,比如元组(tuple)啥的~ 一般输入的渠道来源于文件或者网络的二进制流. 在 ...

  3. python struct pack解析_Python struct 详解

    最近在学习python网络编程这一块,在写简单的socket通信代码时,遇到了struct这个模块的使用,当时不太清楚这到底有和作用,后来查阅了相关资料大概了解了,在这里做一下简单的总结. 了解c语言 ...

  4. Python深层解析json数据之JsonPath

    我们在做接口自动化时,一般接口响应的都是json数据体,对响应数据进行提取使用或断言,当数据量很大或层级很深时,就会变得很麻烦,于是就可以用到jsonpath模块,解决json路径深取值难的问题. 一 ...

  5. MagicRecord For IOS API深层解析

    一.NSManagedObjectContext创建和获取 1.默认上下文(每种只存在一个) (1)MR_rootSavingContext:此方法返回的上下文类型为NSPrivateQueueCon ...

  6. 优秀案例UI素材模板|深层解析iPhone手机APP页面怎么设计?

    APP产品设计中,用户注册.登录页面设计一直是应用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是用户使用APP的第一道门槛,也相当于是这款APP的"门面". 登录和注册 登录界面 就形式来说,注册.登录页面 ...

  7. 串行接口ping不通自己的原因及深层解析

    素材来源于日常工作中接触到的学员或自己.或他人遇到的实验或现网故障,旨在分析.总结.分享,请勿转载,谢谢. 网络拓扑: 两台路由器通过串行接口S1/1连接,中间配置IP子网为 12.1.1.0/24, ...

  8. FreeRTOS任务切换过程深层解析

    FreeRTOS 系统的任务切换最终都是在 PendSV 中断服务函数中完成的,uCOS 也是在 PendSV 中断中完成任务切换的. [为什么用PendSV异常来做任务切换] PendSV 可以像普 ...

  9. iphone 开发 窗口(UIWindow) 与视图(UIView)之间以及整个程序间的关系,深层解析

    窗口和视图是为iPhone应用程序构造用户界面的可视组件.窗口为内容显示提供背景平台,而视图负责绝大部分的内容描画,并负责响应用户的交互. 和Mac OS X一样,iPhone OS通过窗口和视图在屏 ...

  10. Daniel带你深层解析象锅锅比赛

    一.前  言 Daniel也看了直播比赛,为象哥哥队伍感到可惜.不过话说回来,胜败乃兵家常事,在比赛之后,分析一下导致胜败的具体因素,汲取养分也是非常有意思的. 简单来说,冠军队与辰盟选择的是两种打法 ...

最新文章

  1. linux 中的who的参数,linux who命令参数及用法详解
  2. 线段树什么的最讨厌了
  3. 用matlab交互式的选取图像特定区域数据
  4. Java猿面试_猿灯塔:关于Java面试,你应该准备这些知识点
  5. Framework Design Studio 发布了
  6. SpringBoot项目部署与服务配置
  7. Python入门--常用的内置模块
  8. 区分音视频文件的容器格式和编码格式
  9. 破解版超级数据恢复软件-内含已破解注册码
  10. 天锐绿盾技术大讲堂:终端出现红色“+”
  11. [量化学院]基于协整的配对交易
  12. 电脑实用技巧:给大家推荐5种低成本笔记本散热方式
  13. python内turtle库应用
  14. Android 64bit系统中app以32bit运行
  15. 蓝牙耳机音质变差或许该注意这些问题,学生党什么牌子蓝牙耳机性价比高?
  16. 小白学3D建模推荐3dsMax,这些功能你必须知道!
  17. [个人笔记]R语言:缺失值NA处理
  18. 欺诈团伙遇上关联网络,邪不压正
  19. openssl 自制国密证书
  20. 千字详解:“Java性能调优六大工具”之JConsole工具

热门文章

  1. 最全的HTTP1.1状态码
  2. hibernate_09_关联映射_多对一
  3. The method getContextPath() is undefined for the type ServletContext
  4. Devexpress GridView 提交焦点列
  5. 代码调试之-单步调试问题
  6. easyui---layout实战
  7. Java编程框架——Spring Cloud微服务架构实践经验总结
  8. JVM高级特性与实践(二):对象存活判定算法(引用) 与 回收
  9. Swift iOS : Core Data
  10. json数据格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