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在开头:关于宇宙背景辐射

1909年意大利人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通信后,到了30年代无线电通信慢慢发展成为了一个热门产业,那时大多还只依靠收音机,所以广播行业(比如,讲讲一些小笑话啥的)得到了大力发展。与此同时越洋通信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迫切,而定向天线由于能量集中、发射效率高的优点被大家所青睐,定向天线必须对准方向才能获得最好的通信效果(谁还记得小时候爬楼转电视天线的时光?一个站在电视机旁指挥,另一个人在楼顶转天线。)。美国贝尔实验室在测试定向天线时受到了一个奇怪的信号,而且这个信号似乎是每隔23小时56分钟出现一次,正当大家一脸懵逼的时候,突然有人大叫一声:靠,这不是恒星日么?地球自转一圈是23小时56分钟(地球公转了约0.986度,折算成自转约3分56秒,所以地球相对太阳的自转加公转总共是24小时),他们跑出屋外一看,恍然大悟:原来定向天线正对着银河系,这个信号原来是银河中心发出来的,于是一门新的学科诞生了:射电天文学。

196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工程师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正在架设一台喇叭形的天线,用以接收“回声”卫星的信号,为了检测这台天线的噪音性能,他们将天线对准天空方向进行测量。但是他们发现这个天线始终有“滋啦滋啦”的噪声(当年黑白电视机上没有图像时的“雪花”还记得么?)怎么也去不掉,难道是什么地方有杂音干扰到了信号?他们调整了天线各个方向,也还是一样的结果,于是确定、肯定以及一定是天线本身的问题,因为噪声不随角度而变化,果然发现一窝鸽子在天线里面搭了一个窝,窝里还有一群蛋,顺便还在天线里拉了一堆鸽子粪。两位工程师一看,还真不拿自己当外人啊,那时动物保护的概念已深入人心,还不能强拆,于是赶紧找了动物保护人员,把这窝鸽子蛋全部一走了,然后彻彻底底的打扫了一遍,打开天线一扫描,噪声又来了:窝草,这事真整的让人闹心,到底有完没完!

于是两人写了一篇论文,发表在了《天体物理学报》上,顺便打电话到了附近的普林斯顿大学;迪克小组接听了电话后,心里立刻就拔凉拔凉的,他们寻找多年的东西,居然被两个工程师捷足先登了。不久之后迪克、皮伯斯、劳尔和威尔金森在同一杂志上以《宇宙黑体辐射》为题发表了一篇论文,对噪音给出了正确的解释:这就是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啊,是宇宙诞生之初大爆炸的余热。彭齐亚斯和威尔逊他们测出来的波长大约7.35厘米,折算成黑体辐射大约是2.73K的温度。大爆炸的余温被测到了,而且跟预言吻合的非常好,从此“大爆炸宇宙学”成了大家普遍接受的主流学说。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后来双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运气来了真是挡都挡不住啊。但是我们更要看到他们的执著,大家都是工程师,假如身处他们的位置,来了这么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机遇”,是否也能坚持到底,更重要的是你现在还会写论文么?(参考自:吴京平-柔软的宇宙)。

五,电感器相关

电感器相关的知识点还有很多,例如:磁芯气隙的作用,电感绕线导线选择,磁芯存储能量的计算等等。本章主要简述两部分内容:趋肤效应原理和气隙磁芯原理。

1,趋肤效应

趋肤效应本来是在“信号完整性”章节中分析的,因为趋肤效应对PCB高速信号走线距离计算和损耗都有较大的影响,但是在电感器中已经不可避免的需要去理解趋肤效应了,否则很多现象无法理解。趋肤效应对PCB走线或电感器中的不同在于应用的频率不同:PCB走线很扁平,所以发生趋肤效应时的频率就非常高(>10MHz),而电感器铜导线则是圆形线缆,其直径远大于PCB走线,产生趋肤效应时的频率就低很多(几百KHz)。

导致趋肤效应的具体原理,我们在“信号完整性”章节具体分析,我们这里只讲趋肤效应的现象以及针对电感器导线的解决方法。

趋肤效应,就是随着在导线中信号频率的升高,决定电流分布的阻抗由原来的电阻变成了感抗,导致电流趋于聚集到导体的表面。聚集程度随频率的增加按√f规律加大,所以电流聚集会导致铜导线有效电阻的增加,此时导线对电流表现出来的就是:交流电阻。

——当导线中的信号频率增加到一定大小时,导线中心位置将没有电流通过,电流流过导线的实际横截面积减小了,也就是说对该频率信号的电流来说,其导线电阻增加了。

由于趋肤效应产生了趋肤深度δ的概念,即:从导线表面到电流密度下降至表面的1/e处的距离,按照指数曲线理想近似方法,可认为由表面到趋肤深度处(深度为δ)的电流密度一直保持不变,然后突降为0;趋肤深度δ ≈66.1/√f  mm。如下图所示,我们可以将导线看成是“中空”的,所以在使用圆导线时,若选择直径等于趋肤深度的2倍,那么导线内部无任何一点到表面的距离超过趋肤深度,每一部分导线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同时可以认为电感器导线的交流电阻与直流电阻相等。

——如下图所示,e指数曲线的一个有趣性质:从0到无穷大,曲线下方面积等于经过1/e点的矩形面积。例如:信号频率f =70KHz,那么趋肤深度是0.25mm(根据δ ≈66.1/√f公式计算可得,即10mil),因此在70KHz开关频率下,需要选择直径小于2*10mil = 20mil的导线(因为直径大于20mil,那么导线中间有一部分导体将没有电流流过,会被白白浪费掉)。

在70KHz开关频率下,直径为20mil的铜导线(AWG24)通流能力为1A,但是如果电源设计需求电感器最大电流为10A,那么我们可以用10股AWG24铜导线并联来解决。

2,气隙磁芯

我们日常接触到的电感器磁芯有多种多样,但大部分都不是无气隙的磁芯。那无气隙磁芯和气隙磁芯有什么差别么?

无气隙磁芯的有效磁路长度基本上就是磁芯中心虚圆的周长:Le,有效面积几乎是磁芯的几何截面积:Ae;此时磁阻RΦ = Le/(μc*Ae)。如下图所示磁芯有气隙后,磁阻会增加至RΦ = Lgc/(μc*Ae);其中lgc = Le + μr*Lg;μr =μc/μ0。事实上Lgc是气隙磁芯的有效长度,其远大于无气隙磁芯长度Le。那为什么有气隙磁芯的磁路长度会增加呢?

1. 根据安培环路定律:磁场强度H的闭环积分等于包围的安匝数:Hc*Lc + Hg+Lg = N*I;

2. 由于B = μ*H,而Φ = B*A,可得:Φ/(μc*Ac) *Lc +Φ/(μ0*Ac)*Lg = N*I。

——根据基尔霍夫(大师)定律,磁通Φ(相当于电流)在磁路中必须连续,且磁芯与气隙中的Ae相同,所以Φc = Φg = Φ,Ag = Ac;气隙的磁导率为真空磁导率μ0,

3. 计算可得Φ = (N*I)/[Lc/(μc*Ac)+Lg/(μ0*Ac)] = FΦ/RΦ,所以RΦ= Rc + Rg = Lc/(μc*Ac) + Lg/(μ0*Ac) = [1/(μ0*Ac)]*[(Lc/μr)+Lg] = [1/(Ac*μ0*μr)]*(Lc+ μr*Lg) =Lgc/(Ac*μr);

4. 可得到Lgc = Lc +μr*Lg,即气隙磁芯的有效磁路长度增加了,虽然Lg非常小,但是μr可达几千,所以磁路长度Lgc值基本上取决于μr*Lg。

增加了磁路长度,有什么实际用处呢?

1. 有气隙磁芯的有效体积从Ae*Le变成了Ae*Lgc,直观上体积增加了z倍,意味着气隙磁芯体积比实际见到的磁芯物理体积要大的多;

2. 气隙实际上成为了磁芯体积的倍增器,而且只要能产生足够强的磁场,就有希望存储更多的能量。

——实际上大部分磁场能量存储在了气隙上。

3. 加气隙后新的有效长度除以加气隙之前的就的有效长度,该比例称为z因数:z =Lgc/Le = (Le+μr*Lg)/Le ≈ μr*Lg/Le,其中Le = Lg+Lc;所以净磁阻从无气隙磁芯的Re = Le/(μr*Ae)增加到了有气隙磁芯的Rgc = z*Le/(μr*Ae)。

——假设磁芯磁导率为1000,气隙长度占磁芯长度的5%,那么有效磁路长度L ≈ 1000*5% = 50,磁路长度增加了50倍,磁阻也增加了50倍。

4. 气隙使得电感器的磁阻增加了,所以磁通密度(磁感应强度)B= Φ/Ae = N*I/(Ae*RΦ),从无气隙磁芯时的μc*N*I/Le降至有气隙磁芯时的μc*N*I/(z*Le),那么磁通密度B降低在什么地方?既然B = Φ/Ae,而且磁通量在磁芯和气隙中都是连续的,所以不管在气隙和磁芯中其磁通密度都是μc*N*I/(z*Le)。

——由磁路欧姆定律可得:FΦ = N*I =Φ * RΦ。

如下图所示,比较有气隙磁芯和无气隙磁芯的磁通密度B和磁通强度H。

1. 根据基尔霍夫定律,磁通(相当于电流)在磁路中必须连续,而Φ = B*Ae,磁芯与气隙的Ae相同,并且磁力线穿过不同材料时是连续的,所以Bg = Bc = B =μc*N*I/Lgc;

2. 由于H =B/μ,磁芯中的磁导率为μc而气隙中的磁导率为μ0,它们相差μr = μc/μ0 倍(相对磁导率),所以Hc = B/μc = N*I/Lgc,Hg = B/μ0 = μr*(N*I/Lgc);气隙磁芯的磁芯与气隙的磁场强度H不同(磁场强度在气隙和磁芯之间不连续,有突变),相差一个相对磁导率系数μr

3. 对于有气隙的磁芯,相比于同尺寸的无气隙磁芯,其磁通密度B下降了z倍,而且磁芯的磁场强度H也一样。

——我们将磁路换成电路:磁通量Φ = 电流I,磁阻 RΦ = 电阻R,磁动势F = 电动势U;那么当在电路中电压U不变,电阻R增加,那么必然电流I会响应减小;同理对于磁路来说,磁阻增加,必然会导致磁通量Φ等比例减小。

如下图所示,我们了解了磁芯气隙与磁路长度、磁阻、磁通量以及磁通密度和磁场强度的关系,那么我们前面说了我们从直观上理解气隙增加了等效磁路长度,从而增加了磁芯体积而获得更高的储能能力,但是磁芯气隙具体是如何获得更多的能量储存呢?

1. 根据电感能量储存的公式ε= 1/2*B*H*V(体积),对于无气隙磁芯来说H = B/μc,那么εe= 1/2*B²*Ve/μc;

2. 对于有气隙磁芯来说,需要分为两部分:

1, 气隙部分:εg  = 1/2*B*Hg*V = 1/2*(B²*Ae*Lg/μ0);

2, 磁芯部分:εc  = 1/2*B*Hc*V =1/2*(B²*Ae*Lg/μc);

3, 气隙磁芯的总能量储存εgc = εg + εc =1/2*(B²*Ae²)*[Lg/(μ0*Ae) + Lc/(μc*Ae)] =  1/2*(B²*Ae²)* RΦ= 1/2* RΦ*Φ²。(Φ= B*S)。

——该磁芯储存能量公式:ε = 1/2*Φ²* RΦ;类似于电气消耗能量:P = I²*R;因为磁通量与电流等效,而磁阻与电阻的表现类似,但磁阻具有储能能力而无耗能特性。又由于电感器储能量定义:ε = 1/2*I²*L,与ε = 1/2*Φ²* RΦ结合,可以推导出电感量L =(μc*N²*Ae)/Le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推一下,对掌握磁场公式有好处)。

3. 当磁芯增加气隙时,如果安匝数(N*I)保持不变(即,磁动势不变),那么气隙磁芯的磁通密度B下降1/z,而取决于B²*z的储存能量也以1/z下降,并不能增加能量储存;

4. 如果磁通密度B保持不变,即安匝数(N*I)增加z倍,那么能量存储以系数z倍增加。

——我们还是翻译成电路来进行比对:假如电路中受限制的是电流最大值Imax(磁通量),现在电路中的电阻增加了z倍:z*R(磁阻z*RΦ),那么如果电压U(磁动势FΦ)保持不变,那么电路的功耗:P = U²/(z*F),是原功耗的1/z;那为了保持电流最大值Imax(Φmax)不变,所以将电压增加z倍变成:z*U;那么功耗P = (z*U)²/(z*R) = z*U²/R  。

5. 在开关电源设计中,电流一般是预先设定的,它取决于负载电流和占空比,所以电流不能任意控制,所以此时需要增加线圈匝数,这也最终限制了z的最大值(线圈匝数受磁芯体积限制,一般控制z = 10)。

上述数学推导过程是以磁导率不变,磁路增加(磁阻增大)的角度来分析的;那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上气隙磁芯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为无气隙磁芯和气隙磁芯的B-H磁滞回线对比图,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如下结论:

1. 气隙磁芯的磁导率变小了(B/H斜率);

——同材料/体积的磁芯(不管有气隙或无气隙),其Bmax值是确定的,有气隙磁芯可以对应更大的磁通强度(H),那么其磁芯的磁导率必然会更小。

2. 有气隙磁芯允许通过的磁场强度(H)更大了,说明线圈上允许通过更大的电流;

3. 根据磁芯储能密度公式:ε = 1/2*B*H,即如下图B和H构成的三角形面积:

1, 随着气隙的增加,构成最大三角形的面积也相应增加;

2, 在保持磁场强度(H)相同时,可以看到无气隙磁芯的磁通密度(B)最大(B/H斜率最大),所以此时反而是无气隙磁芯的储能最大。

写在最后

这章的内容实在过多,应该分成两章才好。但这绝不是电感相关基础知识的全部哦,对于硬件设计来说,电感器和感性(对,不是理性)非常重要,决定了很多认为是“玄乎”的现象;如果你不幸遇上了说不清道不明,问题里弥漫出来一种玄学的味道,那就可以试着从感性这个角度入手看一看。(关于玄学,后面再详细讲解,嗯~)

对偶原理最开始在射影几何中被发现:将一个定理的“点”和“直线”对互换,然后其相对应的性质也替换后,得到的命题依然成立。后来在各种领域和系统中都可以找出对偶关系:任何系统均可找出对偶二象的结构关系,且二象间具有完全性,互补性,对立统一性,稳定性,互涨性和互根性。

对于电场和磁场却非完全的对偶关系,我们在上一章《电感特性原理》中,讲述磁场强度概念时说到:由于电场有正负电荷,根据对称性的要求,推论磁场也存在正负磁荷这类单极子(科学家们现在还在寻找着磁荷),所以定义两个磁荷之间的作用力为磁场强度;但实际上磁场每次都以磁偶极子的形式成对出现:我们无论怎么分离磁铁,一个磁体上总是同时拥有N、S极,而不会单独出现磁单极的情况。这同时也体现在了麦克斯韦方程组上,如下图所示,如果存在磁单极,那么高斯磁定律就不是0(磁场线不闭合),而是:▽. B =μ0 *ρ。

宇宙刚诞生之初是具有高度对称性的,按理应该存在磁单极子,但随着宇宙温度的下降,对称性开始破缺(原始力先后分裂出:引力、强力、弱力、电磁力),从而导致了电场和磁场轻微的不对称,但宇宙大爆炸时产生的磁单极子还有飘荡在宇宙中的,只是由于宇宙空间的膨胀,磁单极子的密度变得非常小,小到我们很难探测到。

本章部分相关内容和图片参考自:Sanjaya Maniktala -《精通开关电源设计》(不得不说这位大神名字对我来说太拗口),“硬件十万个为什么”论坛相关文章。下一章《电感器分类》。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关注、点赞、收藏和转发,谢谢^_^~

阻容感基础09:电感器原理(4)-趋肤效应和气隙磁芯相关推荐

  1. 阻容感基础09:电感器原理(3)-电感器参数

    说在开头:关于奥本海默极限 我们跟随着爱因斯坦继续他的 "相对论"旅行,后续才会有"量子论"相关分享. 有一个美国年轻人名叫奥本海默(学通信的同学不要认错了,不 ...

  2. 阻容感基础09:电感器原理(1)-电感器模型

    说在开头:关于中子星(1) 有一个年轻的印度学生来到英国求学,这个小伙子叫钱德拉塞卡,那时候印度能上大学的人不多,他考入英国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读博士.钱德拉塞卡在船上一直思考关于恒星末日的问题:一个年 ...

  3. 阻容感基础09:电感器原理(2)-电感器基本特性

    说在开头:关于中子星(2) 1932年在<自然>杂志上刊登了一篇叫做<中子可能存在>的文章,作者是查德威克.查德威克受益于法国实验物理学家约里奥-居里夫妇(不错,就是老一代居里 ...

  4. 阻容感基础06:电容器分类(3)-薄膜电容器

    说在开头:关于广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后,有很多物理学大牛都支持他,也有强烈的反对声音,但是更多人则默默地吃着瓜,因为当时物理学界没有几个人能看懂狭义相对论这玩意.对于一般的反对和质疑,爱因 ...

  5. 阻容感基础04:电阻器应用

    说在开头:关于相对运动 牛顿老爷子认为是存在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的,正如<论语>中的子曾说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哪,它就像一条河流,永远均匀且不停歇的流着,不依赖任何外界事物.而&q ...

  6. 阻容感基础05:电容器原理(1)-电容器模型

    说在开头:关于关于狭义相对论 19世纪末,大多数物理学家都认为宇宙中是有"以太"存在的(当然这个"以太",并非是现在的"以太网"),但是经过 ...

  7. 阻容感基础10:电感器分类(4)-变压器

    说在开头:关于引力波(1) 爱因斯坦在捣鼓相对论的时候,就隐约感觉到有引力波的存在,他认为:在这个宇宙中没有什么信号传播的速度能超越光速,那么引力传播也不可能超越光速,必定需要时间,那么显然就会以波的 ...

  8. 阻容感基础11:电感器应用(终结篇)

    说在开头:关于引力波(2) 爱因斯坦虽然算出了引力波公式,但这玩意在当时根本没有办法检测,一般天文事件发出的引力波微乎其微,举个栗子:木星(质量是地球的300倍)绕太阳旋转,期间会不断辐射出引力波,其 ...

  9. 阻容感基础10:电感器分类(2)-功率电感器

    说在开头:关于暗物质(2) 科学家们也纷纷推测暗物质到底是个啥,比如:黑洞,褐矮星,宇宙尘埃等等那些已知物质,但是他们全部加起来也不够分量:到了20世纪80年代,它们基本被排除在暗物质的概念之外了.人 ...

最新文章

  1. Win10环境Tensorflow-GPU13.1/JupyterNotebook的安装
  2. mysql和oracle执行计划_mysql explain执行计划详解
  3. 【AR】Vuforia之unity3d 开发环境搭建
  4. oracle 将查询出的数据加1-10_PostgreSQL数据库跨库访问
  5. 用反射通过构造函数给窗体传参
  6. 【论文解读】NN如何在表格数据中战胜GBDT类模型!
  7. 2018,腾讯110,感谢有你
  8. NoClassDefFoundError和ClassNotFoundException
  9. mysql事务和锁InnoDB(转)
  10. 一款问答APP的产品需求文档(PRD)
  11. 单片机反相器_小白学单片机 :AT89S51单片机基本硬件结构认识(3)
  12. 比特币 POW 白皮书 区块篡改成功的概率计算详解
  13. Lovgate病毒移除经验
  14. CSS3实现的立体button
  15. 第一次使用vim遇到的问题及常用方法
  16. ArcGIS Pro地理配准
  17. oracle 12c新特性 FETCH FIRST、WITH TIES 关键字详解
  18. TCP_NODELAY/SO_LINGER/SO_NOSIGPIPE/MSG_NOSIGNAL设置
  19. LVM的常用操作【创建lvm】
  20. Tab切换 排斥 asyncData

热门文章

  1. python end函数用法_python end用法是什么?_后端开发
  2. PTA——重要的话说三遍
  3. 蜂群思维三个关键词:群体智慧、分布式、涌现
  4. 纪念-收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正式录用通知
  5. python开发实例-python开发案例
  6. udp洪水攻击java_udp洪水攻击 - 上树的熊的个人空间 - OSCHINA - 中文开源技术交流社区...
  7. 编译ZMQ和JZMQ
  8. uniapp使用环信插件实现视频通话
  9. Google Earth更新北京奥运场馆卫星地图
  10. uniapp从企业微信、微信公众号获取地址栏的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