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术论文一般发表流程:

学术期刊的编辑在收到投稿文章之后,首先会进行编辑初审,初步审查投稿文章是否符合期刊的相关主题内容、特定质量标准与具体格式规范。如果文章大体符合期刊的各类要求,则编辑将决定进入同行评审,将文章发送给多个同领域的同行评议专家,收集这些同行审稿人关于这篇文章的具体审稿意见。

在阅读了所有同行评审专家的审稿意见之后,期刊主编将进行终审评估决定是否接受稿件、拒绝稿件(包括推荐转让投稿)或要求作者根据同行评审专家的审稿意见对文章进行大修或小修后重新提交。

在作者重新提交修改稿与回复审稿意见至期刊之后,投稿文章将进入期刊复审阶段,由上次相同的同行评审专家或直接由期刊主编再次审稿,以审核同行评审人提出的问题是否已经得到解决、投稿文章是否已经完全符合接受要求。

期刊编辑在确定来稿与期刊内容要求一致,且具有一定的发表价值的时候,会将稿件送到选定的同行审稿人作进一步的评审。甚至,有些期刊还会要求作者推荐一些同行当作审稿人。因此,了解同行评审是怎么回事很有必要。

二、同行评审是怎么来的?

同行评审是什么?简单来说,同行评审是由某领域的专家对研究进行评估和评价。许多国家将同行评审视为科研发表的重点,绝大多数的期刊也都采用同行评审,一般相信经过同行评审可以确保发表的科研质量。在科研期刊刚开始发行时,就有在发表前进行评审的过程存在,只是形式各不相同,然后逐渐演变形成现在我们知道的同行评审形态。一开始的时候,决定论文是否发表的工作完全是期刊编辑来处理,但到了20世纪初,科学逐渐变得精细,研究人员开始钻研狭窄的学科领域,于是期刊编辑的决策工作愈发变得困难,随着研究人员数量的增加,他们对职涯、基金等需求,开始产出大量论文,让同行评审机制开始成形。

三、同行评审的角色?

同行评审是期刊审稿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重要环节。作为现代科学研究成果验证与发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行评审模式已经运行与发展了300多年。通常,同一篇投稿文章将由期刊编辑分配给2-3名同领域专家进行同行评审,这些同行评审专家将对该文章与其涉及的学术研究的整体质量、正确性、严谨性、创新性、应用价值等重要指标进行仔细、详细的评估,通过甄别与过滤低质量研究与投稿文章,最大程度地保护科学研究与学术文献的可信度与完整性。

同行评审专家在审稿之后,可能会给出如下几种评审结果与建议:

1)无条件接受与发表;

2)有条件接受,要求作者根据自己的具体评审意见与问题对研究进行调整或对文章进行修改;

3)推荐拒稿,但鼓励作者重新整理研究内容与文章观点后再次投稿;

4)完全拒绝接受。

四、同行评审类型?

根据期刊需求,不同的期刊采用的同行评审方式各有不同,有单盲、双盲、开放同行评审等形式。最近有些期刊也开始发表后的同行评审,希望能借此淘汰不好的科学。虽然评审的形式有所不同,但其用意都是在验证科学并确保研究发表后具有国际影响力。

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现代科研学术出版主要的几种同行评审类型:

✅单盲式同行评审(Single-blind peer review)

单盲同行评审也称封闭性同行评审,是学术期刊最常见的同行评审方式。在单盲评审中,作者的身份信息对审稿人公开,而审稿人的身份信息对作者不公开。这一评审模式可以有效避免作者在同行评审过程中对审稿人进行干扰与影响。

✅双盲式同行评审(Double-blind peer review)

在双盲评审过程中,无论是作者还是审稿人都不知道彼此的身份信息,保证作者无法干预审稿人的评审结果,同时有效消除审稿人对于某些作者的偏见。但值得注意的是,遵循双盲评审原则的期刊都会要求作者单独提供文章的标题页与匿名正文内容。

✅三盲式同行评审(Triple-blind peer review)

三盲评审模式相对少见,在该模式评审过程中,期刊编辑、同行评审人与作者均采用匿名化,三者的身份信息均不公开。这种评审模式可为作者提供最大的保护,同时有效避免编辑与审稿人对作者的偏见,但评审过程较为繁琐、耗时很长。

✅开放式同行评审(Open peer review)

在开放式评审过程中或评审结束后,所有的参与者都将互相知晓身份信息。有些学术期刊还会鼓励同行评审的透明化,即将全部审稿意见与文章一同发表见刊。如今的科学研究愈发讲究公开透明,研究员不再要求匿名化,开放评审的方式也将被逐步扩展开来。

✅转让式同行评审(Transferable peer review)

可转让的同行评审也称级联同行评审,这一评审模式允许作者在投稿被拒之后,将任何已有的同行评审意见与反馈内容连同投稿文章转移到同一出版商旗下的另一新期刊上。转让评审模式可以避免审稿人被不同期刊邀请多次审阅同一文章。

学术期刊所使用的同行评审方式通常会在期刊官网的相关政策中标明,而且也会在对同行评审专家的审稿邀请信中明确写明。如果在仔细浏览期刊官网后,仍不确定该期刊要求使用的同行评审类别,我们建议大家主动以邮件的方式联系期刊编辑进行询问。希望以上内容可以让大家对标准化的期刊审稿与同行评审过程有所了解,在大家选择目标期刊投稿时,也可将期刊所规定的具体同行评审模式作为一个重要参考因素。

五、如何应对同行评审?

所有作者都知道或经历过论文发表过程不是一步登天,论文投稿必须根据期刊要求准备许多相关文件与撰写投稿信,一旦递交出去后,短则几天、长则几周方能收到期刊回复,极少论文能够在不做任何修改的情况下立即接受发表,大部分的论文都需要根据评审意见进行几轮修改,直到期刊编辑认为达到发表标准为止。

审稿人可以建议修改的幅度,比如简单的小修,或是需要增加数据补充实验等大修。期刊不会接受没有完善处理评审意见的论文,所以作者必须要遵守回复同行评审意见的一些准则,虽然作者不必要同意所有的评审修改意见,但回复时务必要提供有理有据的反驳,可以参考再投稿技巧来提升论文发表速度。

六、关于审稿人的选择

总的来说,选择审稿人有三种方式。

1、编辑选择审稿人。维护同行评审的客观公正,缺点是寻找审稿人的过程比较费时费力,还有可能因为编辑根据稿件的关键词在文献数据库或专家数据库中选择合适的审稿人。这种方式有利于编辑学科知识的有限而选择不当。

2、编委推荐审稿人。编辑将稿件提交给学科编委,由编委来审理,或者由编委推荐审稿人。这是一种高效、合理的方法,但是需要编委的全力配合;而实际上编委都是著名学者,工作繁忙,很难全力配合,尤其是在稿件超多而编委有限的情况下。

3、作者推荐审稿人。编辑要作者推荐审稿人的主要意图是找到最合适的“小同行”审稿专家因为作者已经阅读过大量的相关文献,了解哪些人在做这方面的研究,作者比编辑更清楚谁更有资格和能力来评估自己的工作。作者在公正、认真的前提下推荐的审稿人应该是最合适的审稿人,这种方法有利于加快审稿进程。

由于前两种审稿人的选择方式不需要作者参与,所以我们在这也不做论述。但是,当我们需要推荐审稿人的时候,那么,正确的选择审稿人是十分必要而且也是十分重要的。

七、一般情况下,推荐审稿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开始。

作者应优先选择投稿论文中参考文献的作者。选择和你的研究内容最直接相关的文章作者,或者多次出现的作者名作为候选。推荐审稿人可以是研究的同一疾病领域,也可以是不同疾病的同一研究方向,还可以是应用了相同的方法学,从而满足从多个角度全面评估投稿论文的需求。通过这种方式,找到3名推荐审稿人应该不难。

其次,通过数据库或者google scholar寻找到新发表的相关论文作者。这些论文可能在刚刚开始研究时检索遗漏的文章、或者是在你研究及论文写作期间刚刚发表的最新论文。

第三,投稿期刊中发表的相关文章作者。进入准备投稿的期刊网页,输入投稿论文关键词,寻找在该期刊内发表过的相关文章。

第四,在学术会议中交流过的学者。如果你投稿的论文在之前参加过学术会议并做了交流,则会议期间交流过的本领域方面的专家是非常重要的推荐审稿人。无论是对方来讨论你的报告,还是你在观摩别人的研究成果后,和对方讨论了双方的相关研究,都给别人留下一个直观的印象;在这个场合下结识的学者不仅仅会成为你文章的审稿人员,还有可能成为你未来的合作伙伴。

关于期刊审稿与同行评审,论文“不为所知”的拒稿秘密在这里相关推荐

  1. 影像放射领域十大顶级期刊审稿周期及中国论文发表盘点-SCI基金讲座资料-动态-MedSci.cn...

    RADIOLOGY Radiology自1923年定期发行以来,就被公认为是放射学领域最新,与临床相关切质量最高的权威杂志.杂志每月刊登296页的同行评审原创研究.权威评论.重要文章的评论以及对新技术 ...

  2. NeurIPS 2020论文评审结果出炉,提前拒稿、作者审稿惹争议,网友:改投别家吧...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来源|机器之心 NeurIPS 2020 论文评审结果出来了,你有被评审结果「摧残」到吗? 经历了两次 deadline 推迟之后,NeurIPS 2020 的论文评审结果终于出 ...

  3. 学术期刊因投稿者并非双一流高校作者而拒稿引热议!这算学历歧视吗?

    点击上方"3D视觉工坊",选择"星标" 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整理:公众号@募格学术 本文仅做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连学术也不论内容只讲出身了? 最近, ...

  4. 顶刊大改革:别只给“接收/拒绝”,咱把同行评审内容一块亮出来

    金磊 Pine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一个顶刊,要颠覆科学出版的"游戏规则"了. 就在今天,生物学期刊eLife官方宣布了一个重大决定: 取消论文&quo ...

  5. Nat. Biotech. | AI、药物重定位和同行评审

    传统的计算分析和机器学习是否可以弥补在信息泛滥的情况下对药物重定位论文进行同行评审的不足? COVID-19的流行改变了科学和临床成果的分享和传播方式.根据最近的一项分析,平均每周有367篇COVID ...

  6. 编辑审稿流程是怎样的?怎么降低拒稿率?

    1,审稿流程 审稿是论文发表所必须经历的过程,是由科技论文的特点决定的.审稿即接受同行评价,主要评价论文在创新性和科学性方面是否具有发表价值.不同期刊的审稿制度不同,但一般包括编辑初审.专家评审和终审 ...

  7. 期刊投稿状态_SCI投稿全过程解析及拒稿后处理对策

    之前给大家介绍了如果使用人工智能来提高SCI写作效率的神器,相信大家对SCI写作已经很有信心了.但有些小伙伴后台说对投稿过程很没有概念,不同期刊不同状态.那么今天我们就对SCI投稿过程.投稿状态做一个 ...

  8. 论文作者串通抱团、威胁审稿人,ACM Fellow炮轰「同行评审」作弊

    来源:机器之心 编辑:陈萍.杜伟 布朗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机器学习研究者.2018 年 ACM Fellow 迈克尔 · 利特曼(Michael L. Littman)在 ACM 通讯上发文斥责「部 ...

  9. ICLR 2020被爆半数审稿人无相关领域经验,同行评审制度在垮塌?

    作者 | 若名 出品 | AI科技大本营(ID:rgznai100) 根据维基百科,同行评议(peer review),是指由一个或多个具有与作品生产者具有相似能力的人员(同行)对作品进行的评估活动. ...

最新文章

  1. Alpha冲刺Day10
  2. tf.broadcast_dynamic_shape
  3. 前端node 和vue开发之环境搭建
  4. 64位虚拟机下asm()语法_用Hyper-V在win10中创建虚拟机,简单快捷,不用安装其它软件...
  5. 仓库移动_移动式RFID仓库管理解决方案,智能仓库未来应用的会更广泛
  6. python 识别图形验证码_Python图片验证码降噪处理实例!此乃识别验证码神技!...
  7. 基于springboot的民办职业学校缴费系统
  8. c语言负数除法运算过程,C语言负数的除法和求余运算
  9. 通用的业务编码规则设计实现
  10. 最易学和最难学的编程语言 Top 5
  11. golang处理NAN值
  12. SAP ABAP 关于SMARTFORMS打印中英文时候出现乱码的问题
  13. 去APP Store评分撰写评论方案
  14. 修改Exchange2010 OWA登录时的企业logo
  15. 通达信手机版分时图指标大全_通达信精选指标——操盘手主图优化版
  16. 踩坑日记:Parameter ‘XXX‘ not found. Available parameters are [param5, param6]解决一下午。。。。
  17. matlab抓取网页信息,如何利用Matlab抓取网页数据
  18. kerboros协议讲解
  19. STM32芯片型号的命名解读
  20. 关于uniapp打包报毒 主机名\证书弱校验风险

热门文章

  1. uedit php,laravel uedit上传oss
  2. 字符串写入到json文件
  3. 23王道数据结构代码题全解(二)
  4. 你还用60款下架侵害用户权益APP吗!!!!!
  5. ERC721:全生命周期精析,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不会玩NFT合约啦
  6. nginx 官方文档翻译
  7. 华为云HCCDA认证考试
  8. Azure - AD B2C自定义策略和身份体验框架
  9. 洛谷P2903 [USACO08MAR]麻烦的干草打包机The Loathesome Hay Baler
  10. 输入框只允许输入数字字母下划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