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5G的杀手级应用是什么?

之所以对“杀手级”应用这般执着,离不开4G时代产生的行业共识,即4G的高速普及主要是社交、视频等“杀手级”应用的拉动,催生了移动互联网的浪潮,并为普通用户的日常生活留下了深深的时代烙印。

5G似乎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性的特点频频被宣传,可在大多数用户的印象中,5G带来的体验和4G并无太大区别,特别是在续航和流量的制约下,不少人主动关掉了5G功能。

以至于许多人笃信,只有“杀手级”应用出现,5G才会出现批量化应用的繁荣景象,否则就只是空中楼阁。5G是否存在杀手级应用,抑或者说杀手级应用的可能方向是什么,也就成了无法回避的话题。

“三年计划”即将收官
华为CFO孟晚舟在回答营收为何下降的问题时,将一个重要原因归结为:“中国的5G建设已经在2020年基本完成,所以在中国的5G部署上已经没有那么多的客户需求了。”这样的回答显然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料。

把时间拨回到2019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为三大运营商和中国广电颁发了5G商用牌照,为国内的5G建设鸣响了指令枪。正是从2019年开始,三大运营商纷纷开启了5G网络建设的加速跑。

根据中国移动的公开数据,2019年建设的5G基站约为5万个,2020年和2021年5G相关资本开支分别为1025亿元和1140亿元,计划2022年的相关投入为1100亿元。以2022年底为时间点进行统计,中国移动累计开通的5G基站将达到110万个,其中和中国广电联合建设的700MHz基站约为48万个。

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采取了共建5G基站的策略,其中中国联通在2019年的5G资本开支约为79亿元,当年和中国电信联合开通了5万个5G基站,2020年的5G资本开支为340亿元,到了2021年这个数字已经下滑到317亿元。尽管中国联通尚未公开2022年的资本开支,却不难从中国电信的投资节奏中窥知一二。

中国电信2020年和2021年的5G投资分别为392亿元和397亿元,2022年的5G计划投资为340亿元,同比下降10.5%。同样以2022年底为时间节点,彼时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在用5G基站将超过99万个。

按照通信行业的常规做法,一代网络的运营周期普遍在5年左右,其中前两年为建设期,主要进行基站的覆盖;接下来是为期两年的成长期,基站有序覆盖同时应用全面爆发;最后是收益期,网络投入减少、边际成本下降、财务指标改善。

对应的案例就是4G网络的部署,2014年到2016年的三年时间里,国内三大运营商保持了每年80万个以上的基站部署,2017年和2018年的部署数量逐步下滑。有趣的是,在短视频全面爆发的2019年,三大运营商当年部署的4G基站猛增到172万个,其中有3G退网的因素,也离不开“杀手级”应用的刺激,但在5G基站的建设中,三大运营商都有“提前收官”的迹象。

除了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5G相关支出肉眼可见的下滑,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也曾公开表示:“2022年是5G投资高峰期的最后一年,明年5G投资不再增长,未来三年里比重会降到20%以内。”

做个简单计算的话,三大运营商连同中国广电,2022年底时在5G网络方面的投入已经超过5000亿元,在数字上逐渐接近4G网络的投入规模,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5G网络和全球最多的用户群体。这大抵也是外界屡屡呼唤5G的杀手级应用的直接诱因,运营商们投下了石子,终归要看到水花。

“杀手级”应用在哪
5G网络就像是运营商打造的一条“高速公路”,倘若路上没有足够的“车”,那么运营商就很难收回前期的投资成本。孟晚舟关于5G部署需求下降的说法,某种程度上折射了中国5G网络应用的现状。

根据三大运营商的公开数据,2022年底时国内的5G套餐用户数约为7.92亿,整体渗透率已经超过40%。同时中国移动最新的财报数据显示,目前5G套餐用户的ARPU值为82.8元,较4G套餐提升了7.5%。要知道在2019年5G商用前夕,中国移动的ARPU值还只有49.1元,短短三年时间里增长了68.6%。隐藏在增长数字背后的,却是很多用户对5G套餐的“不感冒”。

比如在黑猫投诉上搜索“5G套餐”,有超过22700条相关信息,用户投诉的问题包括诱导升级5G套餐、无法降回4G套餐、拒绝5G套餐后4G信号变差等等。罗永浩甚至在微博公开吐槽称,手机可能在用户不知道的情况下被运营商设置丑陋的视频彩铃,除了每月悄悄扣钱,还会折磨给你打电话的人。

再比如在5G覆盖范围有限的局面下,不少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吐槽想要体验5G需要站到特定位置,而且伴有卡顿、延迟、跳网等情况。早期不够充分的市场教育,直接影响了很多人对5G网络的认知,即使三大运营商已经在5G基站上投资超过5000亿元,用户对5G信号欠佳的认知仍未彻底改变。

可以给出的解释是,瑞信曾在2020年对全球的5G进展给出预测,2024年的5G用户将增至23亿,有望带来3830亿美元的营收,需要9580亿美元资本支出,且由于缺乏“杀手级应用”,预期收入增速仅为每年1.3%。

站在运营商的立场上,目前5G网络尚未酝酿出新的营收场景,为了收回数千亿的资本支出,必须要通过大额流量包的方式提升ARPU值,哪怕有越来越多用户表露出了不满的声音。倘若继续缺少杀手级应用来拉动5G消费,收紧在5G基础设施上的投资不失为一种正确选择。

寻找“杀手级”应用,不单单是中国三大运营商的挑战,也是全球所有运营商想要找到的答案。譬如曾经被国内媒体推崇的LG U+,凭借自制VR内容、VR头显补贴等方式,促使韩国40%的5G用户使用VR/AR服务,“吃”掉了35%的5G流量,而且这些5G用户的ARPU值比4G高出了37%。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5G网络的全球占比超过60%,而VR硬件的年销量还不足500万台,LG U+这样小而美的案例,在中国市场可能并不适用。国内的三大运营商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现实,在VR内容生态相对贫瘠、元宇宙都无法带红VR头显的局面下,并未像4G初期那样高举补贴大旗。

不过,国内的运营商也没有选择静待杀手级应用,而是整齐划一地将目光盯向了产业赛道,试图从中开拓5G的新应用场景。

“热闹”的产业赛道
2020年前后,三大运营商的管理层在谈论5G话题时,焦点还集中在VR/AR游戏、4K/8K视频等场景。时间来到2022年,运营商和5G有关的话术已经习惯于和产业挂钩,意味着5G主战场的转移。

一个风向是工信部等十部门在2021年7月印发的《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把5G融合应用提高到了战略规划的高度,涉及8大专项行动和4大重点工程,其中一个重要信息是培育既懂5G又懂行业的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

另一个风向是三大运营商对“东数西算”的回应。中国移动2022年的算力网络投资将达到480亿元,涵盖移动云、业务网、数据中心等业务;中国电信2022年计划在算力方面投资140亿元;中国联动表态将打造“联接+感知+计算+智能”的算网一体化服务……目的正是协同云计算、边缘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让5G在垂直行业提供各类创新应用。

与之相对应的,5G网络的产业应用案例被越来越多人关注。工信部的数据显示,2021年时已经有138个钢铁企业、194个电力企业、175个矿山、89个港口实现5G应用商用落地,国内超过700家三甲医院开展了5G+急诊急救、远程诊断、健康管理等应用,正在多个行业打造点状分布的“样板房”。

5G的杀手级应用是否会出现在产业赛道?答案可能并不乐观。有别于To C的连锁反应,5G的To B应用存在两个不可小觑的挑战。

一方面,5G的场景化落地涉及到网络安全和稳定性,常常需要采用专有频率进行5G网络建设。而国内运营商的5G基站遵循的是城市到郊区再到乡村的逻辑,在场景落地中再次面临着前期的网络投入。

另一方面,运营商面向普通消费者是典型的平台经济,可在产业赛道需要针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甚至是不同的业务场景进行因地制宜的部署,属于项目制服务的范畴,无疑制约了行业应用的落地节奏。

何况5G最大的难题在于投入产出比,即便一些企业有接入5G专网的意愿,却也存在设备淘汰更新、网络稳定可靠等顾虑。毕竟5G本身扮演的角色仍是“管道”,需要和计算、算法、数据等服务融合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服务,也就涉及到产业链上下游的诸多环节,绝非是一蹴而就的生意。

也就是说,5G在产业赛道的商用还处于导入期,或许应用落地的覆盖面在不断扩大,想要夯实落地的深度,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投入,想要找到所谓的“杀手级”应用,不会是一日之功。

想要加速5G应用的流行,三大运营商或许还要拿出4G初期的勇气,一面用补贴的方式哺育市场,一面花钱建设基础设施。所不同的是,To B是一场慢热的生意,产业链上的所有玩家都要做好长线投资的打算。

写在最后
对于5G杀手级应用的讨论,注定还将继续一段时间。

除了消费级市场的VR/AR、8K视频,车联网、城市治理、云游戏等也曾被纳入争论的范畴,但始终没有确切的答案。也许在杀手级应用的问题上,我们又一次陷入了思维上的误区,有别于4G时代的星火燎原,5G就是一个深水摸鱼的过程,需要有足够的勇气、耐心和智慧。

5G建设即将收官,杀手级应用还在路上相关推荐

  1. 运营商无法让5G直播成为杀手级应用

    双十一刚过,当人们还沉浸在直播电商创造出的销售奇迹时,才意识到5G直播已经恰如其分地出现了.11月7日,中国联通举办了一场以"新直播"为主题的发布会,在发布会上发布了定制终端,并提 ...

  2. 边缘计算助力云游戏成为5G时代的杀手级应用

    作者:王超 引言 随着技术.架构以及商业模式的快速发展和完善,边缘计算作为一种成熟的计算范型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边缘计算是为应用开发者和服务提供商在网络的边缘侧提供云服务和IT环境服务,"边缘 ...

  3. “5G杀手级应用”Cloud VR 华为如何打响5G第一枪

    雷锋网消息,近日华为在上海召开华为云 5G Cloud VR服务发布会暨5G Cloud VR开发者沙龙,Cloud VR有何潜力成为5G第一批杀手级应用,华为又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Cloud V ...

  4. 云游戏能成为5G第一个杀手级应用吗?

    5G低延迟.大带宽.海量连接的特性与AI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将为消费电子应用注入新动能.其中,我们认为AR/VR与云游戏(Cloud gaming)是消费电子应用中主要受益的两大方向. 云游戏与AR/V ...

  5. 前途未卜的智能音箱,语音助手还差一个杀手级应用

    https://blog.csdn.net/dQCFKyQDXYm3F8rB0/article/details/84750281 作者 | Rani Molla 译者 | 刘旭坤 整理 | 非主流.J ...

  6. 5G之前,千兆级LTE在铺路,LTE是物联网最理想的连接技术

    移动通信圈子里正热的话题,莫过于5G被提上日程.在国际无线标准化机构3GPP RAN1(无线物理层)87次会议的5G短码方案讨论中,华为力推的"Polar Code(极化码)"方案 ...

  7. 一站式杀手级 AI 开发平台来袭!告别切换零散建模工具

    受访者 | 杨一帆 记者 | 伍杏玲 出品 | CSDN(ID:CSDNnews) 「AI 技术生态论」 人物访谈栏目是 CSDN 发起的百万人学 AI 倡议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 AI 生态顶级大 ...

  8. 5G 建设拉动光模块量价齐升

    来源:国联证券 光模块是光通信的核心部件,它主要完成光电转换和电光转换.行业增长稳定,行业内的头部企业通过不断并购完成上下游的整合,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国内企业在快速的追赶外资标杆企业,产品逐步往 ...

  9. 下一个视觉「杀手级应用」来了,依图行人重识别ReID性能创纪录

    人脸识别之后的下一个风口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业界似乎早已有了共识.从 AI 的人脸识别能力超越人类以来,学术界和产业界的目光逐渐转向另一个更具科研意义和应用价值的课题--行人重识别(Person ...

最新文章

  1. 【OpenCV 4开发详解】方框滤波
  2. boost库之tcp client 回调不正常
  3. 六面 Google,失败经验分享…
  4. 用MOS管防止电源反接的原理
  5. 转发萌新人鱼博客-Java面向对象-面向对象编程之基本概念
  6. OkHttp源码深度解析
  7. OCP笔记部分整理-学习参考
  8. golang底层深入_带有Golang的GraphQL:从基础到高级的深入研究
  9. Java 并发编程之 Callable 和 Future
  10. 文件路径存入mysql_网站的文件的上传,并将相对路径保存到数据库的代码实现。...
  11. hybris recode
  12. 给商品评分效果,CSS技巧
  13. java 通过反射获取数组
  14. linux/unix 上那些炫酷的命令行工具(一)
  15. win10软件安装出现错误代码2503/2502
  16. DLL错误之——无法加载DLL***.dll:找不到指定的模块(异常来自HRESULT:0x8007007E)问题的终极感悟
  17. JAVAEE工程师-2年经验-个人简历
  18. mysql 小数点多余0_mysql中如何去除小数点后面多余的0
  19. JS手写实现call、apply、bind
  20. Halcon识别金属上的雕刻字符

热门文章

  1. photoshop 2020安装方法以及安装包下载视频教程
  2. Linux基础之计划任务
  3. 《从零开始的 RPG 游戏制作教程》第六期:设置怪物掉落物并部署关卡怪物
  4. js 验证身份证号码正确性
  5. Could not get JDBC Connection排查
  6. 关于导出编辑后的PDF文件中目录带框的情况及解决
  7. IT 学习资源大汇总
  8. 普通的html页面中ie11的兼容性问题
  9. 大乱斗ps4好玩吗_《马里奥赛车》 夺冠,网友票选“最好玩的马里奥游戏”
  10. 两个礼拜速成软考中级软件设计师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