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解决数据分析师在构建指标体系时无从下手,除了网上常见的DAU,UV、PV、ROI、转化率、留存率等,其实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关注。这次咱不搞虚的,暂时抛开方法论,直接上干货。下面以某APP为例子,详细讲解所有相关指标。

 ⼀个APP在构建指标体系时,所需数据指标可以从六个维度来看:用户规模与质量参与度分析渠道分析功能分析用户属性分析收⼊分析

1. 用户规模和质量

这是最重要的维度,相对应的指标也比较多,包括活跃用户指标、新增用户指标、用户构成指标、用户留存率指标和用户活跃天数指标。

1.1 活跃用户指标

 活跃用户:指在统计周期内启动过APP的用户数量。如果要通过一个指标衡量一款APP是否成功,那一定是活跃用户数,通常一般是DAU。同样也归属为北极星指标

其中,根据不同的统计周期可以分为:日活(DAU)、周活(WAU)、月活(MAU)。

1.2 新增用户指标

 新增用户指标:指安装应用后,首次启动应用的用户数量,也是一个最基础指标。按照统计时间跨度不同分为日、周、月新增用户。

  • 作用:
    主要衡量营销推广的渠道效果;

  • 拓展:
    新增用户/活跃用户:用于衡量产品健康度。
    如果某产品新用户占比过高,那说明该产品的活跃是靠推广得来。这种情应重点关注关注用户的留存率情况。

1.3 用户构成指标

 用户构成是对周活跃用户或者月活跃用户的构成进行分析,有助于通过新老用户结构了解活跃用户健康度。以周活跃用户为例,包括以下几类用户:

  • 本周回流用户:上周未启动过应用,但本周启动的用户;

  • 连续活跃n周用户:连续n周,每周至少启动过一次应用的活跃用户;

  • 忠诚用户:连续活跃5周及以上的用户;

  • 连续活跃用户:连续活跃2周及以上的用户;

  • 近期流失用户:连续n周(大等于1周,但小于等于4周)没有启动过应用的用户;

1.4 用户留存率指标

 用户留存率:指活跃用户在下一个时间段仍有多少用户活跃的比例。
 这里重点关注次日、7日、14日以及30日留存率。

  • 次日留存率:第二天再次启动用户数/今天活跃用户数;
  • 7日留存率:第七天再次启动用户数/今天活跃用户数;
  • 其他以此类推。

1.5 用户活跃天数指标

 每个用户的总活跃天数指标(TAD,Total Active Days per User)是在统计周期内,平均每个用户在应用的活跃天数。如果统计周期比较长,如统计周期一年以上,那么每个用户的总活跃天数基本可以反映用户在流失之前在APP上耗费的天数。

  • 作用:反映用户质量或黏性,尤其是用户活跃度很重要的指标。

2 参与度分析

 参与度分析主要是分析用户的活跃度,包括启动次数分析、使用时长分析、访问页面分析和使用时间间隔分析。

2.1 启动次数指标

 启动次数:指在某一统计周期内用户启动应用的次数。
 在进行数据分析时,一方面要关注启动次数的总量走势,另一方面,则需要关注人均启动次数,即同一统计周期的启动次数与活跃用户数的比值。通常人均启动次数和人均使用时长可以一起分析。

2.2 用户使用时长

 使用总时长:指在某一统计统计周期内所有从APP启动到结束使用的总计时长。该指标是衡量用户质量、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
 其中,包括人均使用时长单次使用时长两个角度。公式如下图所示:

2.3 访问页面

 访问页面数:指用户启动一次所访问的页面数。我们通常要分析访问页面数分布,即统计一定周期内(如1天、7天或30天)该应用的访问页面数的活跃用户数分布,如访问1-2页的活跃用户数、3-5页的活跃用户数、6-9页的活跃用户数…

 同时,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统计周期(但统计跨度相同,一般是7天),统计访问页面的分布差异,以便于发现用户体验的问题。

2.4 使用时间间隔

 使用时间间隔:指同一用户相邻两次启动的时间间隔。比如一个月内,针对该应用的活跃用户进行使用时间间隔的分布统计,常见使用时间间隔为1天内、1天、2天……
 同时,我们可以通过统计不同周期(但统计跨度相同,如都为30天)的使用时间间隔的分布差异,以便于发现用户体验的问题。

3. 渠道分析

 主要分析各渠道在相同的投入情况下,用户数量的变化和趋势,以科学评估渠道质量,优化渠道推广策略。

 渠道分析包括新增用户、活跃用户、启动次数、单次使用时长和留存率等上述提到过的指标。目前,APP的推广渠道主要为Androd和iOS。

3.1 安卓渠道:

  1. 第三方应用市场,如华为、小米、91助手等;
  2. 广告联盟,如网盟、友盟等;
  3. 厂商预装,像华为、小米、vivo等;
  4. 水货刷机,如刷机精灵等;
  5. 社会化推广,如在社群做分享,在社区形成二次甚至多次传播,也可以纳入该推广范畴。

 对于安卓来说,用户来源就分以上几种,每一种可以分别去定义重点指标。不同类型的推广方式,可从不同的维度进行分析。
 比如说像第三方应用市场,很多用户都是通过这个渠道来下载APP,所以这方面的数据更多的是看活跃和留存;像广告联盟这种,是通过积分墙来分析,更多的是用户完成任务的形式,可以通过量级来考量渠道。

3.2 iOS渠道:

 iOS的渠道主要是AppStore,原则上我们所有的数据和激活都是通过这个渠道来获取,但是在实际推广的过程中,我们更多的是想分析用户是通过什么渠道跳转到AppStore上进行下载,激活产品。
 这需要我们直接和技术做最底层的对接——API接口对接。具体的分析方法与安卓是类似的,主要是分析活跃和留存数据。

 当然,以上提到的只是渠道质量评估,属于初级维度,如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渠道,尤其是研究到渠道防作弊层面,指标还需要更多。
 包括:判断用户使用行为是否正常的指标,如关键操作活跃量占总活跃的占比,用户激活APP的时间是否正常;判断用户设备是否真实,如机型、操作系统等集中度的分析。

4. 功能分析

 功能分析主要分析功能活跃情况、页面访问路径以及转化率。

4.1 功能活跃指标

 主要关注某功能的活跃人数、新增用户数、用户构成、用户留存。这些指标的定义与前文提到的“用户规模与质量”的指标类似。只是,本部分只关注某一功能模块,而不是APP整体。比如网易新闻APP某个频道的功能活跃指标。

4.2 页面访问路径分析

 主要是用户从打开应用到离开应用整个过程,统计其每一步的页面访问和跳转情况。该目的是促进达成App的商业目标,即引导用户更高效地完成App的不同模块任务,最终促进用户付费。

  • APP页面访问路径分析需要考虑三方面的用户问题:
    ① 身份:用户可能是你的会员或者潜在会员,也有可能是你的同行或者竞争对手等;
    ② 目标:不同用户使用APP的目的有所不同;
    ③ 访问路径:即使身份类似、使用目的类似,但访问路径也很可能不同。因此,我们在做APP页面访问路径分析的时候,需要对APP用户做细分,然后再进行APP页面访问路径分析。

 最常用的细分方法是:按照APP的使用目的来进行用户分类。如汽车APP的用户便可以细分为关注型、意向型、购买型用户,并对每类用户进行不同访问任务的路径分析,比如意向型的用户,他进行不同车型的比较都有哪些路径,存在什么问题;
 还有一种方法是利用算法,基于用户所有访问路径进行聚类分析,依据访问路径的相似性对用户进行分类,再对每类用户进行分析。

4.3 转化率

 转化率:指进入下一页面的人数(或页面浏览量)与当前页面的人数(或页面浏览量)的比值。

 通常使用漏斗模型来,它可以分析产品中关键路径的转化率,以确定产品流程的设计、用户体验问题。比如用户从进入某电商网站—浏览商品—把商品放入购物车—支付完成,每一个环节都有很多的用户流失。

 通过分析转化率,我们可以比较快定位用户使用产品的不同路径中,分析是否存在问题,并提出如何进行优化的改进意见,通常我们只需要对每天的转化率进行连续性的监控即可。

5. 用户属性和画像分析

 用户属性分析主要从用户使用的设备终端、网络及运营商、地域和用户画像角度进行分析。

5.1 用户属性分析


 设备终端分析的维度有机型分析、分辨率分析和操作系统分析网络及运营商分析有用户联网方式和电信运营商;地域主要从不同省市和国家来分析。

5.2 用户画像分析

用户画像分析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用户个人兴趣分析、用户商业兴趣分析。人口统计学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学历、收入、支出、职业、行为等;
用户个人兴趣指个人生活兴趣爱好的分析,如听音乐、看电影、健身、养宠物等;用户商业兴趣指房产、汽车、金融等消费领域的兴趣分析。用户画像这部分的数据需要进行相关的画像数据采集,才可以支撑比较详细的画像分析。

6. 收入分析

 盈利是产品的最终目的,所以总收入、付费用户数、付费率、ARPU这四个指标经常用到。
 总收入、付费用户数反映的是收入和付费用户的规模;付费率、ARPU代表的是用户付费质量,反映的是用户付费的广度与深度。主要关注转化漏斗最后环节的订单数量和金额。

下一篇,我们来聊聊关于欺诈行为和反欺诈的相关指标。

互联网产品有哪些数据分析指标相关推荐

  1. 互联网产品的运营指标

    开头记: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参考了一些文章,有的文章不让转载,不让复制,非要逼我在Chrome 浏览器打开,然后右键,显示网页源代码,然后复制粘贴,这样好玩吗?-_~ 好东西,传播出去,贴上原址,表示对 ...

  2. 关于移动互联网产品的指标分析初探

    移动互联网产品的本质是信息与数据的传输和交换,其商业模式与数据流量息息相关(可参见 http://blog.csdn.net/wireless_com/article/details/50467071 ...

  3. 提升产品运营力:用户运营常用数据分析指标汇总

    在运营工作中会接触到不同种类的数据指标,这些指标往往都是已经设定好的,我们需要根据指标推动业务发展.依据平台性质不同以及运营重点需要,我们最常用的数据指标首当其冲就是用户指标了. 在马云宣称的DT时代 ...

  4. 退出页面 数据保留_设计师常用的数据分析指标

    原文地址:Viksea的设计思考(公众号) 作者:Viksea 随着互联网由人口红利的1.0时代转向精益发展的2.0时代,各个互联网公司除了正常的拉新之外,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针对已有用户的精细化深度 ...

  5. 都说产品要懂数据分析,到底要懂到什么程度?

    本文适合这几类朋友 1.还没做过数据分析,希望通过数据分析提升产品分析能力 2.野生产品,接触过数据分析,但总觉得学得不系统,没有方向 3.已经在做数据分析,但是老板觉得数据分析能力还比较差 01 为 ...

  6. 互联网产品的灰度发布

    互联网产品的灰度发布 在传统软件产品发布过程中(例如微软的Windows 7的发布过程中),一般都会经历Pre-Alpha.Alpha.Beta.Release candidate(RC).RTM.G ...

  7. 本周数据与上周对比应如何表达_互联网运营中的数据分析方法

    在大数据分析和产品.运营优化方面,大数据分析方法是其核心,那么如何做好数据分析呢,今天我们来讲讲互联网运营中的数据分析方法. 1.细分分析 细分分析是分析的基础,单一维度下的指标数据的信息价值很低. ...

  8. python给用户打标签_用Python实现RFM模型——互联网产品用户分层必备技巧

    1.前言 RFM模型即"R"--Recency(最近一次消费时间)."F"--Frequency(一段时间内消费频次)."M"--(一段时间 ...

  9. 从事互联网产品运营所需的8条技能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zY4NzA1NQ==&mid=402022622&idx=1&sn=1573a0643c4968c0 ...

最新文章

  1. Apache Web服务器访问控制机制全解析
  2. 在什么情况下我应该使用malloc和/或new?
  3. 一入爬虫深似海,反爬技术你知多少?
  4. 如何读H.264的标准和代码
  5. CentOS忘记普通用户密码解决办法
  6. 语C、耽美、盲盒、Lolita……这些95后文化,你看懂了吗?
  7. Java元宵趣图_2019元宵节,猪你元宵节快乐
  8. ajax请求会阻塞dom,Jquery ajax 同步阻塞引起的UI线程阻塞问题_jquery
  9. python字符串方法总结_python字符串使用方法总结
  10. 善领dsa android正式版,善领dsa_善领dsa安卓版_善领dsa2016最新版p57
  11.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广东女子学院虚拟校园系统的构建与技术实现...
  12. Linux内核ncsi驱动源码分析(二)
  13. 两种求矩阵伪逆的方法
  14. flea-common使用之通用策略模式实现
  15. 3D Max合并两个.max文件
  16. 曾国藩不间断读书做笔记 读书十年始展拳脚
  17. 飞腾新8核服务器芯片,国产飞腾桌面级CPU发布:最高2.6GHz 八核只要25W
  18. 电压放大器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19. windows系统下安装深度系统deepin
  20. json串与各种类型对象互转

热门文章

  1. 社区疫情管理系统 计算机毕业设计 网站开发 java开发
  2. 计算字符串长度(可同时字母和汉字,字母占一个字符,汉字占2个字符)
  3. 妙控2代鼠标用于Windows系统注册表修改方法
  4. SQL Server T-SQL数据查询
  5. SQL Server详细使用教程(包含启动SQL server服务、建立数据库、建表的详细操作) 非常适合初学者
  6. github精选-一款高颜值的Redis客户端
  7. Moco测试知多少?什么是moco?如何使用?
  8. 王峰:创业就是长征,能扛才能称王
  9. 2023年美赛论文写作方法——图表篇:美赛O奖中那些好看的图表是如何制作的?
  10. PASCAL VOC 2012数据集及其增强版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