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身在互联网科技圈的江湖中,你或许听过不少离职员工和前东家的爱恨情仇。其中有一种「逆行」现象,很耐人寻味:员工离职后,辗转工作了一段时间,又重新回到老东家任职。比如曾经从腾讯去了阿里,又回到腾讯任职开放平台部总经理的侯晓楠,还有出走金山创办小米、重返金山董事会的雷军。

抛开大佬们传奇的职业生涯不谈,作为「沉默的大多数」,普通公司雇员选择与老东家再相逢的原因是什么?背后又有哪些利弊,如何做出正确的决定?

一、到底有多少人想回老东家?

「还是老东家好,」动过这样心思的人不在少数。

《第一财经周刊》曾引用过一家招聘平台的全行业调研数据,有 47.9% 的员工表示,如果有机会,愿意回到原公司;也有 31.4% 的企业表示接纳前员工再入职,60.8% 的企业视情况而定,只有 7.8% 明确不允许二进宫。

不过愿意归愿意,真正成功回到老东家的人又有多少呢?可参考的是,腾讯曾公布过一份内部调查,显示共有 200 多位前员工在 2014-2016 年期间被再次聘用,在腾讯总体员工规模中占比不到 1%。而在流动性更大的阿里巴巴,已有超过 2000 名老员工被返聘。

离职员工再入职更常见于大中型企业,小企业的员工流失原因往往和公司业务瓶颈、工作稳定性有关;而大公司的业务、团队规模大,可吸纳人才回流的空间也更大。

二、离职后成功回到老东家的员工,都分为哪些类型?

1、创业型

每年踌躇满志地离开大厂创业的人不计其数,「再回首」的创业者有两种情况。

一是创业成功,商业模式得到市场验证,业务也恰好与老东家的商业版图互补;于是被老东家以战略投资或收购的形式收编麾下,顺理成章地回去担任负责人。比如乔布斯、支付宝出身的滴滴打车创始人程维,以及阿里出身的口碑网创始人李治国。

二是创业失败,重新寻找就业机会,包括融资不顺、团队变故等。他们有的技术实力过硬,有的因为对市场理解更深,受到老东家的赏识,挖回公司甚至直接升职。

2、 业务或技术导向型

「老树抽新芽」也是驱动候选人二进宫的常见诱因。比如老东家开辟了新的明星业务,市场更有前景,或者是技术上更有难度和挑战性。

以 BAT 为例,在核心和非核心部门的集团资源和技术历练可谓天壤之别。一部分通过校招进入BAT非核心部门的员工,当初可能正是因为如此而选择离开;如果老东家恰好有新核心部门招人,足以吸引他们二进宫。

3、 文化导向型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互联网企业终究也是由机制和人治凝聚成的劳动关系组织。因此,未必需要喊什么「一日XX人,终身XX人」的口号打鸡血,任何企业都可上情下达、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的价值观,最终形成文化烙印。 长期习惯于某种工作氛围的候选人,前东家的文化烙印很深;在跳槽时如果没有做好充分评估和自我调适,很容易在 culture shock 下心生退意。

4、 被动型

最后一类人的二进宫,更多是出于无奈。常年的同质化工作导致他们的技术提升速度明显落后于同龄人,或者未及时转型和拓宽技术广度,就业面狭窄,除了回到原公司,几乎别无选择。但这只是短期权宜之计,如果不主动做出改变,「被动选择」这一柄达摩克斯之剑迟早要落下。

三、他们为什么要下决心重返老东家?

100offer 有幸找到了几位有过重返老东家经历的候选人。从他们看似千差万别的职场故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促使人们选择「逆行」的共同原因。

1、 良禽择木而栖,老东家恰好有新的施展空间

现处百度 T7 的宇阳是一位 100offer 候选人。他从某名校计算机科学本硕毕业后就进入了百度,4年后作为某广告业务条线的技术 leader 开始带团队。

工作的第 5 年半,宇阳期望去看看机器学习在广告领域的实践究竟怎么玩,就跳槽去某电商,负责商品个性化推荐等功能的实现。但新团队技术实力不如人意,让他很失望。

在此期间,宇阳留心经营人脉,与老同事和HR都保持了联系。熬过了一年,正逢百度新建立了某电商广告项目,从HR那里得到消息的宇阳,发现自己的资历背景与新项目正好匹配。于是,宇阳毫不犹豫地通过内推再次投身前东家怀抱。

2、 追错风口的代价

大多数时候,「风口」是一个看上去比实际更美的词。有些一波三折的重返老东家经历,就是为追风口所付出的代价。

100offer 曾经在《离开 BAT 去创业的人,后来怎样了?》中,讲述过一位候选人离开大厂追风口,却创业失败重返前东家的故事。除了追错风口的人,还有选错风口的人。比如 100offer 的高端猎头接触过的 Y 先生。他在真正的风口面前判断失误,最后通过「二进宫」实现了自我矫正。

X 和 Y 同是出身于某大厂的资深互联网人,在 2013 年一起进军 O2O 领域创立 A 公司。没多久,Y 看中了某 B2B 领域的商机,按捺不住心中那股闯劲,从A公司单飞另起炉灶创业。但在单飞的半年内,Y 一直和前创业伙伴X保持联络。了解到 A 公司融资成功的近况,Y 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了该领域的巨大想象空间。最终 Y 决定破釜沉舟,放弃自己的创业公司,重回 A 企业当高管。

3、被体制和文化跨度过大的跳槽「闪了腰」

由于受企业文化冲突而选择二进宫的案例不在少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员工自我预期管理不足,以及新公司在员工磨合期也缺乏沟通和引导。

比如前亚马逊中国副总裁张思宏。他曾经离开亚马逊去了乐视,那是他工作15年来第一次试图从外企的环境「断奶」,但「工作生活平衡、尊重个体」的外企文化已经深入骨髓。此后的第 5 个月,张思宏终于忍不住发长文吐槽乐视「浮躁」的企业文化,离职重返亚马逊。

如果说张的二进宫,代表了外企和民企的文化冲突,100offer 的候选人 R 先生,则代表了从互联网大厂到创业公司的水土不服。

R 在毕业后加入了一家游戏大厂,在技术导向、管理规范、业务成熟的环境下待了七八年。时间久了,他感受到了业务推进的瓶颈,想去有活力的地方拼一把。某 A 轮创业公司是他跳槽时聊的第一家公司,热火朝天的工作氛围让多年身处安逸的他很受触动,当即决定加入。

R 没有想到的是,新公司的工作强度超过了 996,团队内还出现了管理混乱的各种糟心事。两个月后,R找老同事谈妥了前东家另一事业群的工作,回到了让他熟悉的环境中。

四、互联网企业对离职员工再入职怎么看?

企业对离职员工二进宫的看法,视其现处融资阶段、规模、人才制度和企业文化而定。比如华为就是出了名地对二进宫抱有谨慎严苛的态度。

不过,如果着眼于互联网大中型企业,大多数 HR 都对离职员工秉持着欢迎和包容的态度。究其根源,是互联网行业发展到如今不过二十年历史,沉淀下来的优质人才仍然非常稀缺,外部招聘新人的成本居高不下。

因此从 HR 角度来看,盘活「离职老员工」这笔人力资产也有不少好处。 首先是信息透明,招聘和培训成本低。只要不是被开除的人员,前员工的技术水平和胜任力都是经过实际环境考核的,HR 从候选人的老同事、上级处可以很容易地获得再次聘用的评估意见。员工愿意回来,说明其对企业文化足够认同,融入环境的磨合期也更短。

其次,员工的自我定位更清晰,预期也相对客观稳定。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回归的员工对人才市场有更清醒的认知,往往会倾向于在老东家任职更长时间,甚至表现更佳。腾讯2016年内部调查显示,回流员工的绩效在鹅厂的社会招聘渠道中是最好的。

那么,企业喜欢再招聘怎样的前员工?

本质上,企业对二进宫员工的考核标准与其社招的价值取向一脉相承。100offer 的高端猎头 Eva 就提到,一些大厂非常看好离职后有创业经历的人。「即便创业以失败告终,这群人仍然有更高的格局和抗压能力,会站在老板的角度换位思考,更能理解公司的决策。」

此外,在离职前有过重要项目成果、离职时交接顺利,离职后善于经营老公司人脉并有明显的成长,这样的人回到公司都可能发挥更大的价值。

反之,在外两三年却没有明显技术提升,资质和潜力较差的;得罪过老同事和领导的;以及被竞品用高薪挖走,难以体现忠诚度的,二进宫往往会以失败告终。

同时,「三进两出」的人也基本没戏,除非你是具有很强专业能力的稀缺人才。对于试图「三进宫」的人,HR 会尤其顾虑其稳定性和雇主忠诚度,并着重考察你之前的离职原因是什么,毕竟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也是有限的。

五、和老东家「再续前缘」,需要注意哪些风险?

如果你在万水千山走遍之后,仍想打道回府;那么建议你在第二次签协议之前,明确以下几点,把潜在风险降到最低。

1、 确认老东家与你现阶段求职需求匹配,管理好预期

和任一次决定该不该接受某个 offer 的道理相同,回去之前最重要的还是那三个字:想清楚。

你对下一份工作的期望,到底是追求成熟的技术沉淀,风口的潜力,还是稳定的环境?比起其他 offer,老东家的优缺点、绩效指标、业务发展水平和文化氛围,于你而言,信息的不对称性已经降到了最低。此时,平衡好主观因素就更为关键:你能否接受这些缺点,对下一份工作提出合理、健康的诉求?

100offer 的大客户经理 Annie 举例说到:「比如对薪资和 title 期望过高;幻想加入的新业务能一飞冲天;指望在离开的这段时间,公司已经消化掉了那些老问题,等等,都是不太健康的期望。你当下的诉求,前公司如果能满足80%,就比较合适了。」

2、 明确新的汇报关系和组织架构

以阿里为例。由于阿里的流动性大,即便你回到之前熟悉的同一条业务线上,很可能因为时隔一年半载,你的直属领导、同事都已经换了一批,但你直属领导的上级却是老面孔,甚至还和你关系很好;这等于是在给你的直属领导出管理难题。

因此,在入职前一定要尽可能弄清新的人员架构和你的汇报关系,防止之前的人脉给你的新工作「埋雷」。

为了避免这样的尴尬,成功二进宫的候选人,通常会基于之前在职的观察,以及离职后对老东家的密切关注,提前选择好自己看好的业务线和岗位。毕竟你曾经离开过,对于老团队你肯定有过不爽,再进公司时不妨换一个更合适的新起点,重新经营人际关系。

3、 薪资涨幅和职级可能并不如意

这在二进宫大厂的人中尤其常见。我们的确见证过一些回老东家升职加薪的人生赢家,但如果两次进出间隔不到一年,或从大企业离职去小公司,薪资涨幅过高,又回到老东家,老东家的 HR 很可能还是参考你离职前的原有职级和薪资开 offer。

理由很简单,一些在互联网热潮中成功融资的创业公司,会为了争夺人才而开出虚高的价位,但即便你依靠跳槽让年薪「通货膨胀」了十几万,实际的职级和技术水平却没有明显提升,HR是不会突破公司的薪酬体系 offer 你的。

4、 如何避免在一段时间后,老问题再次暴露?

职业缱绻就是在常年不变又缺乏挑战的工作环境和节奏中孕育出的。因此,为避免回到老东家后旧病复发,你需要给自己提前打好预防针。

当被问及是否担心自己会变回原先的状态时,2 个月内从创业公司重返大厂的R先生给了肯定的答复。但紧接着,他说道:「我不后悔当时选择离开舒适区,时间久了,老问题是一定会有的。再过几年,同事们会有的离职,有的结婚,团队越来越图安逸。 但在此之前,我会把想做的事情做好。直到那时,再去寻找我的下个目标。」

100offer说:

在面对二进宫的可能性时,不少人会唯恐陷于「回去多没面子」、「好马不吃回头草」的说辞,而止步于行动。但在 100offer 看来,你不可能通过跳槽寻找到一份完美的工作。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当你明确了职业诉求之后,回到老东家也未尝不是一条值得奔赴的前路。

(为保护隐私,文中候选人姓名均为化名)

离职后重回老东家?你需要明白这些事情相关推荐

  1. 程序员离职后收到前东家2400元,反手被告违反竞业协议赔35万

    点击"开发者技术前线",选择"星标????" 在看|星标|留言,  真爱 来自:infoQ 整理 | 钰莹 近日,一则有关程序员离职后收到前东家 2400 元, ...

  2. 人才流失不断,苹果 M1 芯片首席设计师重回老东家——英特尔

    早在 2020 年苹果发布首款自研芯片 M1时,苹果就曾表示,会用两年时间将Mac过渡为自己的Apple Silicon 处理器,逐步摆脱英特尔芯片的控制.然而就在两年期限即将到来之际,M1 芯片首席 ...

  3. 离职半年了,老东家又发 offer,回不回?

    有小伙伴问松哥这个问题,他在上海某公司,在离职了几个月后,前公司的领导联系到他,希望他能够返聘回去,他很纠结要不要回去? 俗话说好马不吃回头草,但是这个小伙伴既然感到纠结了,我觉得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 ...

  4. 华为一研发谈好新东家、离职后,对方反悔

    本文转载自程序员专栏 日前,中国裁判文书网官网披露了一则民事判决书:华为一研发谈好新东家.离职后,对方不录用了:索赔80万.判赔11.7万 判决书显示:2019年7月24日,被告朗帛公司向刑某某发出录 ...

  5. 华为一研发谈好新东家、离职后,对方不录用了:索赔80万、判赔11.7万

    ????????关注后回复 "进群" ,拉你进程序员交流群???????? 程序员求职面试(ID:CoderJob)整理 内容参考自:中国裁判文书网 日前,中国裁判文书网官网披露了 ...

  6. 70后.net老猿,尚能饭否?

    相关阅读: 阿里P7/P8学习路线图--技术封神之路 MySQL大表优化方案,单表优化.读写分离.缓存.分区表--都在这里了 互联网技术(java框架.分布式.集群)干货视频大全,不看后悔!(免费下载 ...

  7. 离职后,你做这些事绝对会后悔

    离职,对于职场人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很多人认为离职很简单,无非就是办理好离职手续之类程序上的事宜.其实不然,离职做得不好,小则得罪老东家,招人话柄:大则影响前途,利益受损.人在职场,如履薄冰,稍 ...

  8. 离职后,华为的哪些东西是你最留恋的?

    华为,中华有为,可以说是我们国内最好的科技公司,假如从华为离职后,华为的哪些东西是你最留恋的?笔者整理了从很多离职华为员工和骨干那里了解到主要是下面几个方面: 较稳定可观的收入 华为收益主要是工资.奖 ...

  9. Facebook前副总裁手撕老东家,叫板华尔街,怒怼风投圈……

    硅谷Live / 实地探访 / 热点探秘 / 深度探讨 硅谷好?它还可以更好. 话说,前几日一则"Facebook 前高管手撕老东家"的新闻,大家不知有没关注到. 这位 Faceb ...

最新文章

  1. 你必须会的 JDK 动态代理和 CGLIB 动态代理
  2. 产品需求管理中的四大难点
  3. 如何判断Java中两个Class对象是否相同
  4. 【模板】Dijkstra
  5. android uri获取参数,android-无法从深度链接获取Uri数据
  6. 基于Conditional Layer Normalization的条件文本生成
  7. 初探ArrayList之删除
  8. java 多线程 关键字_java多线程基础(synchronize关键字)
  9. 第二周作业 wordcount
  10. 曾断崖式跌落的三星,能否在中国东山再起?
  11. 《卷积神经网络》学习笔记
  12. labview创建case结构_操作者框架(AF)系列视频学习笔记之视频三:创建简易操作者...
  13. matlab 图像噪声去除,基于Matlab的图像去除噪声的研究
  14. 智慧电力信息化系统建设整体方案
  15. 为什么蓝鸽的听力下载完还是听不了_推荐这款练习英语听力的神器级免费App
  16. OneApiConnect(一) Fins欧姆龙通讯协议实现源代码
  17. PaddleOCR体检报告识别
  18. 我的电脑中无法新建txt文本文档
  19. 数据中心架构,如何节省运营成本,机房冷却方面减少压力?
  20. 对话图灵奖得主Jeffrey Ullman:数据库不会进入周期性的坏循环|《新程序员》

热门文章

  1. 如何简单的管理API
  2. 关于vue的视频上传
  3. 智安新闻丨智安网络【一站式等保云平台】产品发布会,荣耀开启!
  4. 成人世界黑话鉴定指南
  5. opencv与openmv?
  6. python-docx获取word的自动编号
  7. win10蓝屏自动修复解决方案
  8. 自己不行就认为别人也不可能
  9. 我100米跑了7秒会不会太慢了
  10. Resources Root目录和Sources Root目录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