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讲讲 HashMap 的底层结构和原理

HashMap 就是以 Key-Value 的方式进行数据存储的一种数据结构嘛,在我们平常开发中非常常用,它在 JDK 1.7 和 JDK 1.8 中底层数据结构是有些不一样的。总体来说,JDK 1.7 中 HashMap 的底层数据结构是数组 + 链表,使用 Entry 类存储 Key 和 Value;JDK 1.8 中 HashMap 的底层数据结构是数组 + 链表/红黑树,使用 Node 类存储 Key 和 Value。当然,这里的 Entry 和 Node 并没有什么不同,我们来看看 Node 类的源码:

// HashMap 1.8 内部使用这个数组存储所有键值对
transient Node<K,V>[] table;


每一个节点都会保存自身的 hash、key 和 value、以及下个节点。咱先画个简略的 HashMap 示意图:

因为 HashMap 本身所有的位置都为 null 嘛,所以在插入元素的时候即 put 操作时,会根据 key 的 hash 去计算出一个 index 值,也就是这个元素将要插入的位置。

举个例子:比如 put(“小牛肉”,20),我插入了一个 key 为 “小牛肉” value 为 20 的元素,这个时候我们会通过哈希函数计算出这个元素将要插入的位置,假设计算出来的结果是 2:

我们刚刚还提到了链表,Node 类里面也确实定义了一个 next 属性,那么为啥需要链表呢?

首先,数组的长度是有限的对吧,在有限的数组上使用哈希,那么哈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很有可能两个元素计算得出的 index 是相同的,那么如何解决哈希冲突呢?拉链法。也就是把 hash 后值相同的元素放在同一条链表上。比如说: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当 Hash 冲突严重时,在数组上形成的链表会变的越来越长,由于链表不支持索引,要想在链表中找一个元素就需要遍历一遍链表,那显然效率是比较低的。为此,JDK 1.8 引入了红黑树,当链表的长度大于 8 的时候就会转换为红黑树,不过,在转换之前,会先去查看 table 数组的长度是否大于 64,如果数组的长度小于 64,那么 HashMap 会优先选择对数组进行扩容 resize,而不是把链表转换成红黑树。

看下 JDK 1.8 下 HashMap 的完整示意图,应该画的比较清晰了:

2. 新的 Entry/Node 节点在插入链表的时候,是怎么插入的?

在 JDK 1.7 的时候,采用的是头插法,看下图:

不过 JDK 1.8 改成了尾插法,这是为什么呢?因为 JDK 1.7 中采用的头插法在多线程环境下可能会造成循环链表问题。

首先,我们之前提到,数组容量是有限的,如果数据多次插入并到达一定的数量就会进行数组扩容,也就是resize 方法。什么时候会进行 resize 呢?与两个因素有关:

1)Capacity:HashMap 当前最大容量/长度

2)LoadFactor:负载因子,默认值0.75f


如果当前存入的数据数量大于 Capacity * LoadFactor 的时候,就会进行数组扩容 resize。就比如当前的 HashMap 的最大容量大小为 100,当你存进第 76 个的时候,判断发现需要进行 resize了,那就进行扩容。当然,HashMap 的扩容不是简单的扩大点容量这么简单的。

扩容 resize 分为两步

1)扩容:创建一个新的 Entry/Node 空数组,长度是原数组的 2 倍

2)ReHash:遍历原 Entry/Node 数组,把所有的 Entry/Node 节点重新 Hash 到新数组

为什么要 ReHash 呢?直接复制到新数组不行吗?

显然是不行的,因为数组的长度改变以后,Hash 的规则也随之改变。index 的计算公式是这样的:

  • index = HashCode(key) & (Length - 1)

比如说数组原来的长度(Length)是 4,Hash 出来的值是 2 ,然后数组长度翻倍了变成 16,显然 Hash 出来的值也就会变了。画个图解释下:

OK,说完扩容机制我们言归正传,为啥 JDK 1.7 使用头插法,JDK 1.8 之后改成尾插法了呢?

我们来看 1.7 的 resize 方法:

newTable 就是扩容后的新数组,transfer 方法是 resize 的核心,它的的功能就是 ReHash,然后将原数组中的数据迁移到新数据。我们先来把 transfer 代码简化一下,方便下文的理解:

先来看看单线程情况下,正常的 resize 的过程。假设我们原来的数组容量为 2,记录数为 3,分别为:[3,A]、[7,B]、[5,C],并且这三个 Entry 节点都落到了第二个桶里面,新数组容量会被扩容到 4。

下面的图画的可能会有点不严谨,不过能够方便大家理解其中意思就好


OK,那现在如果我们有两个线程 Thread1 和 Thread2,假设线程 Thread1 执行到了 transfer 方法的 Entry next = e.next 这一句,然后时间片用完了被挂起了。随后线程 Thread2 顺利执行并完成 resize 方法。于是我们有下面这个样子:

注意,Thread1 的 e 指向了 [3,A],next 指向了 [7,B],而在线程 Thread2 进行 ReHash后,e 和 next 指向了线程 Thread2 重组后的链表。我们可以看到链表的顺序被反转了。

OK,这个时候线程 Thread1 被重新调度执行,先是执行 newTalbe[i] = e,i 就是 ReHash 后的 index 值:

然后执行 e = next,导致了 e 指向了 [7,B],而下一次循环执行到 next = e.next 时导致了 next 指向了 [3,A]

然后,线程 Thread1 继续执行。把旧数组的 [7,B] 摘下来,放到 newTable[i] 的第一个,然后把 e 和 next 往下顺移:

OK,Thread1 再进入下一步循环,执行到 e.next = newTable[i] ,导致 [3,A].next 指向了 [7,B],循环链表出现!!!

由于 JDK 1.7 中 HashMap 使用头插会改变链表上元素的的顺序,在旧数组向新数组转移元素的过程中修改了链表中节点的引用关系,因此 JDK 1.8 改成了尾插法,在扩容时会保持链表元素原本的顺序,避免了链表成环的问题。

3. HashMap 的默认初始数组长度是多少?为什么是这么多?

默认数组长度是 16,其实只要是 2 的次幂都行,至于为啥是 16 呢,我觉得应该是个经验值问题,Java 作者是觉得 16 这个长度最为常用。

那为什么数组长度得是 2 的次幂呢?

首先,一般来说,我们常用的 Hash 函数是这样的:index = HashCode(key) % Length,但是因为位运算的效率比较高嘛,所以 HashMap 就相应的改成了这样:index = HashCode(key) & (Length - 1)。

那么为了保证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来的 index 值是分布均匀的,我们就必须保证 Length 是 2 的次幂。

解释一下:2 的次幂,也就是 2 的 n 次方,它的二进制表示就是 1 后面跟着 n 个 0,那么 2 的 n 次方 - 1 的二进制表示就是 n 个 1。而对于 & 操作来说,任何数与 1 做 & 操作的结果都是这个数本身。也就是说,index 的结果等同于 HashCode(key) 后 n 位的值,只要 HashCode 本身是分布均匀的,那么我们这个 Hash 算法的结果就是均匀的。

4. 以 HashMap 为例,解释一下为什么重写 equals 方法的时候还需要重写 hashCode 方法呢?

既然讲到 equals 了,那就先顺便回顾下运算符 == 的吧,它存在两种使用情况:

  • 对于基本数据类型来说, = = 比较的是值是否相同;
  • 对于引用数据类型来说, = = 比较的是内存地址是否相同。

equals() 也存在两种使用情况:

  • 情况 1:没有重写 equals() 方法。则通过 equals() 比较该类的两个对象时,等价于通过 == 比较这两个对象(比较的是地址)。
  • 情况 2:重写 equals() 方法。一般来说,我们都会重写 equals() 方法来判断两个对象的内容是否相等,比如 String 类就是这样做的。当然,你也可以不这样做。

另外,我们还需要明白,如果我们不重写 hashCode(),那么任何对象的 hashCode() 值都不会相等。

OK,回到问题,为什么重写 equals 方法的时候还需要重写 hashCode 方法呢?

以 HashMap 为例,HashMap 是通过 hashCode(key) 去计算寻找 index 的,如果多个 key 哈希得到的 index 一样就会形成链表,那么如何在这个具有相同 hashCode 的对象链表上找到某个对象呢?

那就是通过重写的 equals 比较两个对象的值。

总体来说,HashMap 中get(key) 一个元素的过程是这样的,先比较 key 的 hashcode() 是否相等,若相等再通过 equals() 比较其值,若 equals() 相等则认为他们是相等的。若 equals() 不相等则认为他们不相等。

如果只重写 equals 没有重写 hashCode(),就会导致相同的对象却拥有不同的 hashCode,也就是说在判断的第一步 HashMap 就会认为这两个对象是不相等的,那显然这是错误的。

5. HashMap 线程不安全的表现有哪些?

关于 JDK 1.7 中 HashMap 的线程不安全,上面已经说过了,就是会出现环形链表。虽然 JDK 1.8 采用尾插法避免了环形链表的问题,但是它仍然是线程不安全的,我们来看看 JDK 1.8 中 HashMap 的 put 方法:

注意上图我圈出来的代码,如果没有发生 Hash 冲突就会直接插入元素。

假设线程 1 和线程 2 同时进行 put 操作,恰好这两条不同的数据的 hash 值是一样的,并且该位置数据为null,这样,线程 1 和线程 2 都会进入这段代码进行插入元素。假设线程 1 进入后还没有开始进行元素插入就被挂起,而线程 2 正常执行,并且正常插入数据,随后线程 1 得到 CPU 调度进行元素插入,这样,线程 2 插入的数据就被覆盖了。

总结一下 HashMap 在 JDK 1.7 和 JDK 1.8 中为什么不安全:

  • JDK 1.7:由于采用头插法改变了链表上元素的的顺序,并发环境下扩容可能导致循环链表的问题
  • JDK 1.8:由于 put 操作并没有上锁,并发环境下可能发生某个线程插入的数据被覆盖的问题

6. 如何保证 HashMap 线程安全?

这个问题留到下篇文章再做讲解,这里先笼统概括下,主要有三种方式:

1)使用 java.util.Collections 类的 synchronizedMap 方法包装一下 HashMap,得到线程安全的 HashMap,其原理就是对所有的修改操作都加上 synchronized。方法如下:

public static <K,V> Map<K,V> synchronizedMap(Map<K,V> m)

2)使用线程安全的 HashTable 类代替,该类在对数据操作的时候都会上锁,也就是加上 synchronized

3)使用线程安全的 ConcurrentHashMap 类代替,该类在 JDK 1.7 和 JDK 1.8 的底层原理有所不同,JDK 1.7 采用数组 + 链表存储数据,使用分段锁 Segment 保证线程安全;JDK 1.8 采用数组 + 链表/红黑树存储数据,使用 CAS + synchronized 保证线程安全。

HashMap 的底层结构和原理相关推荐

  1. 阿里P8架构师谈:深入探讨HashMap的底层结构、原理、扩容机制

    摘要 HashMap是Java程序员使用频率最高的用于映射(键值对)处理的数据类型. 随着JDK(Java Developmet Kit)版本的更新,JDK1.8对HashMap底层的实现进行了优化, ...

  2. HashMap的底层结构、原理、扩容机制

    文章目录 一.问题 Q0:HashMap是如何定位下标的? Q1:HashMap由什么组成? Q2:Java的HashMap为什么不用取余的方式存储数据? Q3:HashMap往链表里插入节点的方式? ...

  3. 深入探讨HashMap的底层结构、原理、扩容机制

    Q0:HashMap是如何定位下标的? A:先获取Key,然后对Key进行hash,获取一个hash值,然后用hash值对HashMap的容量进行取余(实际上不是真的取余,而是使用按位与操作,原因参考 ...

  4. Java集合- HashMap 的底层数据结构实现原理

    一.HashMap 的数据结构 JDK1.8 之前 JDK1.8 之前 HashMap 底层是 数组和链表 结合在一起使用也就是 链表散列. HashMap 通过 key 的 hashCode 经过扰 ...

  5. 聊聊Java系列-集合之HashMap底层结构原理

    前言           由于HashMap在我们的工作和面试中会经常遇到,所以搞懂HashMap的底层结构原理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在JDK1.8之前,HashMap的底层采用的数据结构是数组+链表, ...

  6. V7000存储底层结构原理+V7000存储数据恢复案例

    Storwize V7000(也就是我们常说的V7000)是新推出的一款中端存储系统,这款系统的定位虽然在中端,但是Storwize V7000提供有存储管理功能,这一功能以前只有高端存储才拥有(例如 ...

  7. HashMap的底层存储结构和实现原理

    文章目录 前言 一.HashMap是什么? 二. 数组 三. 链表 四.哈希算法 五.哈希冲突 总结 前言 HashMap实现了Map接口,我们常用来put/get操作读存键值对数据,比较典型的key ...

  8. Java基础笔记(2)——HashMap的源码,实现原理,底层结构是怎么样的

    Java基础笔记(2)--HashMap的源码,实现原理,底层结构是怎么样的 HashMap的源码,实现原理,底层结构 1.HashMap: HashMap是基于哈希表的 Map 接口的实现.此实现提 ...

  9. HashMap底层实现及原理

    注意:文章的内容基于JDK1.7进行分析.1.8做的改动文章末尾进行讲解.       一.先来熟悉一下我们常用的HashMap: 1.HashSet和HashMap概述 对于HashSst及其子类而 ...

  10. 复习一波,hashMap的底层实现原理

    前言 HashMa是Java中最常用的集合类框架,也是Java语言中非常典型的数据结构,同时也是我们需要掌握的数据结构: java中集合的分类: java中的集合可以分为:单列集合(collectio ...

最新文章

  1. sql附加服务器数据库文件夹,快速开发平台企业版--后台SqlServer更换服务器,可以用数据库分离与附加方法重新启动...
  2. CPU和软件模拟异常的执行流程
  3. node进阶| 解决表单enctype=multipart/form-data 时获取不到Input值的问题
  4. ImportError: cannot import name ‘joblib‘
  5. CVPR 2019 行人检测新思路:高级语义特征检测取得精度新突破
  6. 网页整个技术文档怎么拷贝_企业文档管理混乱?试试文档管理系统
  7. 如何隐藏地址栏中的真实地址_如何删除Chrome地址栏记录?
  8. 一个基于DataTable的后台框架的实现
  9. 使用PostSharp在.NET平台上实现AOP(转)
  10. 关于element el-button使用$attrs的一个注意要点
  11. 2021-08-04
  12. 网站底部添加公安备案HTML代码
  13. Mac无法打开CORE Keygen
  14. 一键adb连接网易Mumu模拟器
  15. 给一个长度为n的字符串,找出长度为m的最小字典子序列【单调栈】
  16. Latex中斜线表头的制作方法
  17. mysql 限定时间段范围
  18. 易语言 图片插入超级列表框_新手教程!如何在PDF文件中插入图像
  19. C++11 for(auto x : s)statment 和 for(auto amp; x:s)statment
  20. win7系统安装 cygwin 的详细步骤

热门文章

  1. 华为USG6000防火墙安全策略配置实例(CLI方式)
  2. 计算机硬盘常用分区工具,三款好用的磁盘分区工具推荐
  3. javascript常用正则表达式
  4. GD32F103快速替换STM32F103
  5. 线性定常系统的离散化
  6. SpringAop原理
  7. Windows安装Protoc
  8. php 时间转换yyyymmdd,YYYYMMDD字符串日期转换为日期时间值
  9. 响应式设计中的HTML5
  10. Python 字符串去除空格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