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处理器和显卡等类似,存储行业也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战场”。但与处理器、显卡行业不同的是,参与“战斗”的可不只有几家厂商。在这个“战场”里既有上百家厂商参与、群雄逐鹿的精彩,也有被淘汰的无奈,如早已退出存储行业的三菱、松下、NEC。更有“大鱼吃小鱼”的市场法则,如被希捷收购的迈拓、LaCie,以及被西部数据“吃”掉的日立存储。然而有消亡,就必然有新生。

2020年10月,SK海力士宣布将以90亿美元收购英特尔旗下NAND和SSD业务,看似这好像又是一次“大鱼吃小鱼”,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收购的资产并非用于SK海力士品牌,而是促成了一家新存储公司、一个新品牌的诞生:Solidigm。

“英特尔的传统与SK海力士全球业务的结合将彻底改变数据内存和存储的未来”这是Solidigm成立当天官方新闻稿的第一句话。显然,SK海力士认为英特尔与SK海力士都有各自的优势,他们希望让这种优势得以传承,希望二者在一起能获得新的成就,成为闪存行业的领导者。

那么作为一家新公司:Solidigm是否具备这样的实力,相对其他传统企业,Solidigm又有哪些优势呢?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对企业诞生过程的回顾、高层专访以及对Solidigm首批产品的解读,为您揭开Solidigm的神秘面纱。

并不是初出茅庐的“新人”!

解析Solidigm的前世今生

在介绍Solidigm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个数据:2021年第二季度包括企业级、消费级在内的SSD整体市场份额的分布情况。根据调研机构TrendFocus的统计,在2021年第二季度的整个SSD市场,三星占有最高的市场份额,西部数据位居第二,拥有16.6%的市场份额,而位居第三、第五的则是英特尔与SK海力士,分别占有10.3%、8.7%的市场份额。

▲从TrendFocus2021年第二季度的统计数据来看,英特尔与SK海力士在市场上都拥有不小的份额,二者之和已超过西部数据。

显然在一众存储巨头中,英特尔与SK海力士虽然不是最强者,但它们的实力也不可小觑,已经超越美光、铠侠这些同样掌控NAND闪存颗粒研发、制造的上游厂商。而在2021年底,这两大存储巨头还“制造”了一条大新闻——英特尔品牌的NAND SSD将逐步退出市场,2021年底成立的新公司、新品牌Solidigm将取而代之。Solidigm从何而来?时间还要回到2020年底。

通过多国批准

打造存储新巨头的20年代大收购

在存储行业中,无论是SK海力士还是英特尔都是历史悠久的伟大企业。SK海力士原名为海力士于1983年成立,中间通过收购LG半导体、出售其他分支业务成为一家专业的存储器制造商。在2012年海力士因被韩国SK集团收购了21.05%的股份再次改名为SK海力士,目前SK海力士已成为存储行业中DRAM内存与NAND闪存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1968年创立的英特尔公司则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领先的技术、多元化的发展成为知名的半导体公司。除了众所周知的酷睿处理器,在1992年英特尔就推出了容量为12MB的NAND存储产品,在2008年英特尔则首次推出了固态盘产品,其NAND业务与CPU产品一样得到了高速发展,从经典的英特尔固态盘530系列、英特尔固态盘750系列到英特尔D7-P5510企业级固态盘,英特尔SSD的性能与品质在企业级与消费级领域都得到了用户的认可。当然更为重要的是,英特尔固态盘的市占率也实打实地排在了前列。

而在SSD市场排名靠前的企业中,可以看到除了英特尔,对于其他厂商而言,NAND闪存就是他们难以分割的核心业务。英特尔则不一样,除了存储业务,其他业务发展得也不错,同时英特尔还亟须资金发展新业务。因此SK海力士为了提升自己在核心业务上的竞争能力,英特尔为了筹集资金开发新的业务,双方一拍即合,在2020年10月20日发布了一条重磅新闻:签署收购协议。

根据协议约定,SK海力士将以90亿美元收购英特尔的NAND闪存及存储业务。本次收购包括英特尔NAND SSD业务、NAND部件及晶圆业务,以及其在中国大连的NAND闪存制造工厂 ,英特尔则仍将保留其基于3D XPoint技术的英特尔傲腾业务。

要完成这笔金额巨大、包含众多资产的庞大收购,两个企业将经历几个阶段。首先SK海力士与英特尔须取得政府机关许可。而根据业内新闻显示,本次收购获得了包括中国、韩国、美国、欧盟等多个经济体的批准,当然SK海力士需遵守相关经济体的限制性条件,避免在NAND业务上形成垄断。在获取相关许可后,SK海力士就能通过支付第一期70亿美元从英特尔收购NAND SSD业务(包括NAND SSD相关知识产权和员工)以及大连工厂 ,这也是Solidigm得以在2021年底成立的重要原因。

此后,预计在2025年3月份最终交割时,SK海力士将支付20亿美元余款从英特尔收购其余相关资产,包括NAND闪存晶圆的生产及设计相关的知识产权、研发人员以及大连工厂的员工。根据协议,英特尔将继续在大连闪存制造工厂制造NAND晶圆,并保留制造和设计NAND闪存晶圆相关的知识产权(IP),直至最终交割日。

SK海力士CEO李锡熙先生表示:“很高兴看到引领NAND闪存技术创新的SK海力士及英特尔NAND部门将共同创造崭新的未来。通过发挥双方的技术和优势,SK海力士将主动响应客户的各种需求,并优化本公司的企业结构,进而在NAND闪存领域也树立与DRAM业务同等水准的创新的产品群。”

新品牌Solidigm来了

如何才能从收购中获得最大的收益?如果SK海力士仅仅是简单地“吃”掉英特尔NAND闪存业务,后续继续使用SK海力士这一品牌,不难预见,其SSD市场份额并不一定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SK海力士+英特尔”的效果,毕竟要让客户了解到“老”品牌的产品、研发与制造能力在收购后有怎样的改变需要时间。所以一些公司在收购之前表现不错的品牌后还会继续保留、使用该品牌很长时间,以实现“1+1>2”的效果。如西部数据收购闪迪后,现在仍在推出基于闪迪品牌的产品,江波龙电子在收购美光的雷克沙品牌后,也继续推出大量基于雷克沙品牌的产品。

因此如果SK海力士完成收购后,继续沿用SK海力士与英特尔SSD品牌,那么从TrendFocus的统计来看,两者的市场份额之和将很可能超过西部数据,位居第二,对于SK海力士而言这显然是一个很大的提升。但问题在于SK海力士收购的只是英特尔的NAND业务,所以收购后,它却面临着无法使用英特尔这一品牌的问题。因此成立一家新公司,打造一个新品牌,但采用原有成熟的运营模式、经验丰富的员工可能才是更好的选择。

这家新公司的名字就是Solidigm。Solidigm于2021年12月30日宣布正式成立,成为韩国半导体供应商SK海力士在美国的独立子公司。这家新公司之所以取名为Solidigm可以说也是煞费苦心。Solidigm的名字分别以“solid-state” (固态)及“paradigm”(范式)组合而成,体现了Solidigm致力于创建固态存储新范式,提供优质的客户服务,以及革新存储行业的坚定决心。Solidigm的规范读法为[saa-luh-dime](注:与其相近的汉语读音为“萨拉代”)。业务方面,Solidigm将提供包括企业级、消费级产品在内的NAND产品和解决方案,满足不同需求的客户。

▲Solidigm这个品牌来源于“solid-state” (固态)及“paradigm”(范式)组合,不知道怎么发音的话,记住与其相近的汉语读音为“萨拉代” 就行。

目前Solidigm的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圣何塞,拥有近2000名员工,在全球20个地区设有办事机构,包括北京、大连、深圳、上海等地都设立了分公司,有专业的资深团队,涵盖产品设计开发、生产支持、销售、质量和可靠性环节,能够更快、更好地满足中国客户的需求。Solidigm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发展到这么大的规模也源于收购时双方承诺:“英特尔与SK海力士将共同合作以确保为客户、供应商以及全体员工提供无缝衔接的顺利过渡。”这也意味着英特尔NAND业务的原有员工能快速融入新公司,Solidigm也能获得原来的客户与供应商。

同时Solidigm的首席执行官还是Robert Crooke先生,也就是之前英特尔公司的非易失性存储器 (NVM) 解决方案事业部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Robert Crooke领导着一支由高级管理人员组成的团队,团队成员在存储器行业均有良好的过往业绩。对于Solidigm,Robert Crooke表示:“我们是一个以技术为导向、致力于成就客户的创新团队,紧密合作激发数据潜能,推动人类发展进步。”

▲原英特尔公司的非易失性存储器解决方案事业部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Robert Crooke出任Solidigm首席执行官。

可以说不论是从人员组成、技术储备、研发与制造能力上,Solidigm已是万事俱备。那么相对于以往的SK海力士、英特尔,Solidigm有什么自己的优势?它的发展目标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我们还对Solidigm数据中心信息与内容总监Roger Corell先生进行了专访。

如何成为NAND闪存技术市场领导者?

Solidigm高层专访

▲Solidigm数据中心信息与内容总监Roger Corell先生

MC:作为SK海力士收购英特尔NAND及SSD业务后成立的新公司,Solidigm的未来发展愿景和目标是什么?

Roger Corell:Solidigm的使命是成为业界优化数据存储解决方案的首选合作伙伴。我们坚信基于使命和与众不同的行业优势能够让Solidigm成为全球领先的创新NAND存储解决方案供应商。实现这一愿景的关键不仅在于Solidigm独特的双技术轨道—集电荷捕获和浮栅技术于一身,使我们能够为日益细分的行业提供优化设计,同时,深刻的行业洞察力和广泛的行业合作也能够为实际工作负载提供优化的解决方案。今年后续,基于双技术轨道所诞生的产品路线图也会陆续公布,这亦将进一步推动我们实现公司愿景。

MC:之前SK海力士闪存使用的是Charge Trap电荷捕获结构,英特尔闪存采用的是Floating Gate浮栅结构,那么Solidigm会主要采用哪种结构的闪存,为什么?

Roger Corell:计算服务器和存储服务器之间的市场在不断进行细分,而每个服务器都有独特的存储需求。电荷捕获和浮栅技术的不同技术优势使Solidigm能够同时满足两个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具体来看,电荷捕获技术能够提供计算服务器所需要的小容量和高读写性能;存储服务器则需要高密度、高读性能、高性价比的固态盘,这正是浮栅技术主要应用领域。

MC:相对于收购前的SK海力士、英特尔NAND及SSD业务,Solidigm有什么新的优势?

Roger Corell:Solidigm具备与众不同的优势。首先,我们独特的双技术轨道能够进行设计优化以满足计算端和存储端的独特需求。其次,基于数十年的深厚行业经验和对平台的深刻理解,Solidigm可针对数据中心、企业和客户端细分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性能优化。最后,得益于深厚洞察和经验积累,Solidigm能够打造兼具业界领先质量和可靠性的固态盘。此外,我们还将通过投资持续在电荷捕获和浮栅技术上保持快速创新节奏,并以领先市场的速度增强自身的制造能力。

MC:Solidigm如何看待NAND闪存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Roger Corell:NAND市场很大并且还在不断增长,其中两个发展最快速的市场是客户端和数据中心存储,我们在这两个领域都有很强的实力,因此从市场角度来看对Solidigm的发展是有利的。此外,我们还在积极为5G、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和边缘计算等领域即将产生的海量数据存储做准备。这些技术不仅将极大增加基础设施之间传输和存储的数据量,还将加速从海量数据中产生更多价值,这将进一步通过诸如医疗、天文、可持续发展等多领域的数据推动人类发展和进步。我们坚信,基于自身的双技术轨道和深刻的行业洞察,能够提供优化的解决方案,同时亦多维度发力,积极通过投资加速技术创新和增强供应能力。

MC:未来Solidigm是继续增大堆叠层数还是发展单元容量更大的PLC颗粒?

Roger Corell:Solidigm会继续追求增大堆叠层数和增加单元密度。我们已在2020年12月成功推出采用电荷捕获技术打造的176层闪存,而在单元密度方面,浮栅技术强大的单元隔离和大读取窗口阈值(RWB)不仅是Solidigm率先推出QLC的关键原因,也是其顺利推动PLC(5 bits/cell)发展的原因之一。

MC点评:长久以来3D NAND堆叠技术方案有两大派系,一种是以英特尔为代表的浮栅技术 ,另外一种则是以其他厂商为代表的电荷捕获技术。之前,各派系都宣传自己的技术更有优势,而当同时拥有浮栅技术与电荷捕获技术的Solidigm问世后,Solidigm显然能更客观地看待这两种技术—每种技术都有更适合它们的用武之地。其双技术轨道让Solidigm相对于只能使用电荷捕获技术的各大存储巨头拥有独家优势。因此Solidigm只要能充分吸收、利用来自SK海力士、英特尔的技术与人才,在NAND闪存领域成为技术市场领导者并不是一件难事。

走进PCIe 4.0时代

解读Solidigm企业级固态盘

得益于高效的领导团队、强大的研发与制造能力,Solidigm成立不久后就在2022年3月发布了首款产品D7-P5530,紧接着,4月底又发布了两款面向数据中心和企业级应用的全新固态盘产品:D7-P5520和D7-P5620。其产品命名原则承袭英特尔SSD的命名规则,使用Solidigm Dx Xxxxx Series (其中“X”为字母,“x”为数字)来对产品系列命名。Solidigm NVMe固态盘以D加数字开头,代表产品是定位性能还是性价比导向。如数字7代表性能导向的NVMe SSD,数字5代表性价比导向的NVMe SSD,而数字3则代表SATA SSD。而“Dx”后面的“Xxxxx”中“X”为字母P代表PCIe/NVMe接口固态盘;为S代表SATA固态盘;为D则代表Dual Port NVMe即双端口NVMe固态盘。

多种形态

适用不同场景

虽然在定位上两款产品都是以性能为导向的NVMe SSD,但D7-P5520和D7-P5620在偏重的应用场景、产品形态上还是有所不同。其中D7-P5520为读取密集型和轻量级混合工作负载设计,支持每天1次全盘写入;而D7-P5620则是为混合型工作负载设计,偏重写入应用,支持每天3次全盘写入。

▲D7-P5520主要规格,偏重读取应用,顺序读写速度可达7100MB/s、4200MB/s,最高4K随机读写性能分别为110万IOPS、220K IOPS,支持每天1次全盘写入,质保时间为5年。

▲D7-P5620主要技术规格,偏重写入应用,顺序读写速度可达7100MB/s、4200MB/s,最高4K随机读写性能分别为110万IOPS、390K IOPS,不仅随机写入性能更强,同时耐久度更高,支持每天3次全盘写入,质保时间同为5年。

作为高写入场景的Solidigm D7-P5620只有U.2一种形态,容量规格包含1.6TB、3.2TB、6.4TB、12.8TB四种。而主打读多写少应用场景的Solidigm D7-P5520则拥有多达四种形态,包括U2、9.5mm厚E1.S、15mm厚E1.S、9.5mm厚度E1.L,其中两个厚度的E1.S产品容量规格均为1.92TB、3.84TB、7.68TB;加长款的E1.L产品特点是容量大,只有15.36TB一款。

支持PCIe 4.0技术 

顺序读写性能大幅提升

这两款Solidigm高性能企业级NVMe SSD最大的特色是支持PCIe 4.0技术,而让它们能支持PCIe 4.0技术的关键,就在于Solidigm第五代控制器SSD的发布。控制器则是各种特性的综合体现,支持更高密度的NAND闪存颗粒、更新版本ONFi、更高带宽的PCIe接口、更丰富的NVMe协议特性等等,让“压抑”的SSD性能终于获得释放。

在PCIe 4.0技术问世之前,固态硬盘大多使用PCIe 3.0  x4接口,理论吞吐量不超过4GB/s,实际上绝大部分PCIe 3.0 x4 SSD的顺序读写速度在3600MB/s以内。而D7-P5520和D7-P5620采用了PCIe 4.0 x4接口,理论吞吐量接近8GB/s,它们的标称顺序读写速度则达到7100MB/s、4200MB/s,分别是高性能PCIe 3.0 x4 SSD如英特尔DC-P4510顺序读写性能的2.2倍、1.4倍。

▲与上代产品相比,两款Solidigm企业级新品的性能提升幅度很大。

除了带宽还有更多

除了获得PCIe 4.0倍增的带宽,Solidigm第五代控制器在随机性能、可管理性等方面也获得了明显的强化,并由此带来了更强的随机性能,更优秀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表现。SSD的服务质量(QoS)是指在服务读/写工作负载时的延迟和IOPS性能的一致性和可预测性。QoS表现越好,意味着其性能越稳定。这对于现代企业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比如证券等金融行业,其不仅要低延迟,还要求稳定的低延迟,突发的高延迟极大地增加了经济损失风险。

具体到性能上,与英特尔上代同类产品DC P4610相比,D7-P5620的4K随机读取性能提升最高可达56%,4K随机写入性能提升高达53%,延迟降低多达76%,128KB顺序读取性能则较DC P4610提升了2倍,128KB顺序写入性能也提升了20%。D7-P5520方面,与英特尔上代同类产品DC P4510相比,前者的4K随机读取性能提升最高可达57%,4K随机写入性能提升高达80%,在4KB读写比为70%/30%的提升也达到了25%,延迟降低多达58%。

融入质量与可靠性设计

为了提升企业级产品的品质与稳定性,Solidigm还采用了高质量设计,主要涵盖:

1、关键组件设计

所有关键组件的设计,如控制器,NAND,固件等均由Solidigm亲自掌控。

2、质量保证+第三方组件的内部认证

对第三方组件进行额外的质量检查,包括供应商可靠性审查和配合评估、供应商制造测试/偏差管理和持续的质量保证监控,以及第三方组件的全面内部验证。

3、增强型断电防护设计

Solidigm 做了针对性的固件设计,以额外验证数据在电源恢复时数据完整性是否准确。这一点很重要,因为突然断电重启事件的发生频率比通常理解的要高,这可能会导致用户数据的损坏。

4、端到端数据路径保护

未被检测到的数据损坏(也称为静默错误)发生的频率比感知到的要高,成本也非常高昂,某些控制器元件可能容易受到影响。为了更好地防止这种情况,Solidigm设计了额外的保护级别,包括:

内置冗余的ECC和CRC两种校验可以同时激活;

保护控制器内的所有关键存储配置:指令缓存、数据缓存、间接缓冲区和物理层缓冲区;

SRAM的ECC覆盖率提高到99%以上;

如果不确定是否发生了静默错误,可以重新启动驱动器。

5、持续改进已知和新的失效机制

DFMEA(设计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是一个在设计过程中寻找潜在或概念性失效的过程,这些错误可能还没有发生就已经有了针对性的设计。在这个关键阶段,Solidigm的设计经验和深入的客户参与为该功能提供了极大的帮助。Solidigm还提供诸多帮助用户监控、管理以及分析SSD的工具,比如 PCIe over VDM, PCIe over MCTP,更强大的Telemetry功能等,极大增强SSD的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并为将来的失效预测、智能运维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发布前就被企业采用

目前已有企业开始采用D7-P5520,即知名的信息科技公司—字节跳动。字节跳动在产品开发早期即与Solidigm展开合作。凭借出色的测试结果,D7-P5520于2022年3月正式在字节跳动上线部署。相比前代产品,D7-P5520在容量和性能上都有大幅提升,帮助字节跳动数据库和云软件定义存储业务获得33%的性能提升,并显著降低其总体拥有成本。此外,Solidigm D7-P5520还将被应用于字节跳动旗下火山引擎的企业级服务中。

虽然Solidigm在企业级存储领域是一家新公司,但由于它的背后其实是原来的英特尔存储、SK海力士,因此无论是从研发实力、生产能力还是销售渠道来看,都是非常成熟的。相信凭借D7-P5520、D7-P5620这类性能优秀、稳定性突出的产品,Solidigm将在企业级存储市场大有斩获。

致力成为NAND闪存技术市场领导者!解析存储新巨头Solidigm相关推荐

  1. 首个64层3D NAND闪存技术出现

    256GB 3位元型芯片是目前行业最小芯片 西部数据公司今日宣布成功开发出下一代3D NAND闪存技术BiCS3,具有64层垂直存储功能.BiCS3由西部数据公司与制造商东芝公司联合开发,初步的闪存容 ...

  2. 三维QLC NAND闪存的全球与中国市场2022-2028年:技术、参与者、趋势、市场规模及占有率研究报告

    本文研究全球与中国市场三维QLC NAND闪存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别从生产和消费的角度分析三维QLC NAND闪存的主要生产地区.主要消费地区以及主要的生产商.重点分析全球与中国市场的主要厂商 ...

  3. 闪存技术瓶颈仍难以克服 注定只是过客?

    富士通首席技术官Dr Joseph Reger 闪存仅仅是我们发展内存存储体系结构的一个中间站--富士通首席技术官Joseph Reger博士近日提出了这个观点. 按照富士通科技解决方案的首席技术官J ...

  4. 英特尔和三星的3D闪存技术有什么差异?

    英特尔(Intel)和三星(Samsung)是半导体行业两大巨头.英特尔来自美国,成立于1968年,具有50年的技术沉淀.三星来自韩国,成立于1938年,已经有了80年的历史. 在2017年,三星第一 ...

  5. SSD固态硬盘闪存技术详解

    传统的机械硬盘(HDD)运行主要是靠机械驱动头,包括马达.盘片.磁头摇臂等必需的机械部件,它必须在快速旋转的磁盘上移动至访问位置,至少95%的时间都消耗在机械部件的动作上.SSD却不同机械构造,无需移 ...

  6. NAND闪存改变了现代生活

    1989年 我出生了, 额,扯远了. 1989年NAND闪存面世了,它曾经且正在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NAND 闪存发明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有了这项颠覆性的发明,才有了我们现如今用的智能手机的高速大 ...

  7. nand读寿命_别在较真寿命 NAND闪存要“长生不老”

    固态硬盘普及了,随之而来的可靠性喝寿命问题越发引人关注,特别是随着NAND闪存工艺的进步,反而越来越不耐用了:MCL NAND闪存再25nm时代还有3000-5000次的编程/擦写循环(P/E),20 ...

  8. NAND闪存与NOR闪存的工作原理详解

    经典物理学认为 物体越过势垒,有一阈值能量:粒子能量小于此能量则不能越过,大于此能量则可以越过.例如骑自行车过小坡,先用力骑,如果坡很低,不蹬自行车也能靠惯性过去.如果坡很高,不蹬自行车,车到一半就停 ...

  9. 长江存储年底提供自研32层堆叠3D NAND闪存样品

    据业内消息称,紫光集团旗下的长江存储技术公司(YMTC)正在规划开发自己的DRAM内存制造技术,而且可能直奔当今世界最先进的20/18nm工艺. 长江存储技术公司是紫光集团收购武汉新芯部分股权后更名而 ...

最新文章

  1. Qlik与百度开放云建立战略联盟,让中国企业通过强大的可视化分析看到数据背后的整个故事...
  2. python爬虫requests-Python爬虫之requests介绍
  3. spring启动过程之源码跟踪(续beanfactory)--spring Debug
  4. 厦大的计算机博士好考吗,2018双非学姐的厦大考博逆袭之路——本硕求学生涯历程...
  5. Linux Increase The Maximum Number Of Open Files / File Descriptors (FD)
  6. 动态资源和静态资源分离
  7. matplotlib的学习
  8. 一台电脑两种jdk_同一个电脑安装两个jdk版本
  9. pygame游戏开发-简介
  10. 论文总结Graph Neural Networks-A review of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11. 开发者从应用程序商店难以赚到真金白银
  12. Flexsim——初学AGV必看的知识点(如何解决AGV锁死的情况)
  13. Windows如何注册Com组件
  14. java 实现三角函数边长计算完整代码
  15. 安全模式解除android,手机安全模式怎么解除
  16. Oracle数据库查询语句去重,Oracle数据库之SQL---select查询
  17. Word VBA自动排版(2)-通过自动查找替换去除叠字
  18. 用python来解 PAT乙级1082射击比赛 -20-满分
  19. 眼睛不可缺少的8大营养素
  20. c语言 内部12位二进制整型数据 转换 十六进制 程序,C语言应用:将128位二进制数据转换为十六进制输出...

热门文章

  1. 记一次java高级工程师面试
  2. 《 VMware Workstation Pro 》__官网下载和账号注册说明(小白也能懂)
  3. 全屏自适应游戏开始界面
  4. Python:list和dict的数据类型基础操作
  5. 太空中的太空书呆子,Steam上的Ryzom,以及更多开放式游戏新闻
  6. 从茅台和可乐,看看企业“护城河”
  7. TLS协议中PRF和TLS1.3中的HKDF
  8. 根据字典数据计算互信息
  9. Mac新手必看!最全Mac系统快捷键一览!
  10. 对于英语学习的一些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