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躁已经成了普遍的社会现象。判断一个人是否浮躁非常容易,看他一天主动拿起手机的次数就可以了。据TED的演讲者说,这个值一般是50次,除了8小时的睡觉之外,基本上每20分钟就要去翻翻手机。

你会去用手机做什么?看微信,票圈,微博,知乎,淘宝,或只是来回刷首页。我们不是名人,没人关心你在社交网络上的行动。然而在这短短几分钟,破坏了大脑辛苦构建的情境,放下手机后很可能忘记之前在做什么,然后很久都难以进入状态。碎片化阅读盛行,可是当你放下手机,还能记得些什么呢?

我们还发现,几乎同时毕业的同学,在工作几年后会产生巨大的差距,有的人已经能够管理上百人的大团队,而有的人甚至连自己都无法管理,唯命是从,没有主动性。看似每个人都在工作,为何几年后职业发展,专业性和影响力方面都相差巨大呢?

深度学习是人工智能(AI)中很重要的概念,意指结构够深,容量够大的模型才能完成复杂任务。借鉴这个概念,对人来说,深度工作就是高质量,有深度广度的工作和思考。虽然我们拥有如此强大的大脑,并不是每个人都擅长有深度的工作。

(机器模型的深度在近几年突飞猛进)

浮躁和焦虑

浮躁的人,往往不能坚持阅读较长较难的文字,在独处的环境中坐立不安,不停地翻手机,经常追求短期价值而非长期收益。大脑不得不反复切换情境,越来越浮躁,进而恶性循环,且很容易疲劳:比如试着同时与10个人聊天,半小时就疲惫不堪了。

不少同学调试代码的习惯并不好,沙漠君也一样,举个栗子:写代码很可能一次性写不对,出错后修改,再运行,再修改。每次运行都需要花一两分钟时间,那么就会习惯性地拿起手机,之后低头一看怎么又出错了。几经折腾,一上午倒是刷了不少知乎,却没干多少正经事情。大神是怎么写代码的呢?他们会专注地在大脑里模拟运行一遍,提前把发现的错误改掉,调试时非常专注。但两者效率差异大得令人咋舌。

我们发现,懒惰的人难以生存。但不懒惰却浮躁也不见得好到哪里。我曾经把要做的事情做成列表,清理完列表即完成任务。之后郁闷地发现,越来越沉迷于完成列表的感觉,定的目标越来越琐碎,而不去深究任务的细节和高度。浮躁虽不是懒惰,看似很忙,实则质量低下。战术上的忙碌改变不了战略的懒惰。没想清楚问题就匆忙上路,瞎忙活。

质量远比数量重要,成功从来不是依赖于足够多的事,改变取决于关键的几个要素。“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 长者完成了三件小事足以名垂千古,对大部分人来说,完成1件重要的事情就够了。

深度工作的状态

深度工作时,大脑是非常专注而高效的,有能力处理复杂问题。想象一种状态:在无人打断的长时间思考下,大脑会创建精密的立体信息网络,各种想法和创意会不断涌现,发现问题后去吸收信息的效率会非常高。

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实则有丰富的内涵,是否能想到足够的深度。举个数学的例子:对贝叶斯公式,它的概念简单,被很多理工科同学熟知。它最初用于解决什么问题,有什么条件,需要哪些背景知识,进一步,它的本质,有哪些推论和扩展,在哪些领域被成功应用。能把这些问题都讲清楚,足够去应聘顶级的算法工程师。

专注是一种习惯,当你能在乏味或费解的问题上(比如看这篇文章)保持专注时,大脑会自然地习得这种技能,并逐渐适应。专注工作非常高效,虽然财富相差巨大,但人人时间平等,节约了工作时间就有更多空闲去浪。

除了高质量地工作,深度思考还可以扩展到平时的空闲时间,当然并不是鼓励成为工作狂。很多好想法,并非来源于书桌前的正襟危坐,而是来自于生活中不经意的思维火花。当你对一个问题很感兴趣时,就会不自觉地在潜意识中思考它。不刻意的状态反而能促使它们浮上真正的意识。

散步中思考非常有效,当然要保证安全。在冗长的通勤途中,让自己尽量不玩手机,想想有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原本抓狂无聊的等待反而进入了平静。想象周六傍晚,一个人安静地坐在西湖边的长椅上,周边空无一人,只有几只小猫在身边玩耍。望着平静的湖面陷入沉思:最近要完成的任务,有几种方案,优劣如何,资源是否能到位,会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哪个妹子比较好看(又乱入了),进一步地,制定关键节点,任务产出和产生的影响。在半小时之内,不借助笔和纸,让大脑对问题的解决路径做完整的模拟。说不定能一下子想通困扰很久的问题。

城市本来是无趣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生活,交流和竞争带来了趣味。你可以和大脑做朋友,它会为你构造漂亮的场景,创建记忆宫殿,记住令人惊讶的海量信息。大脑还可以模仿几个朋友帮你出谋划策,但千万不要陷入多重人格的陷阱啊(这个太酷了)。

一次只做一件事

不少知识和技能是很难在不同领域迁移的,但专注和深度却是任何领域都必备的素质。培养这种底层能力,便能对自身各方面都产生深远影响。问题是,如何才能保持专注?

有人认为专注需要刻意锻炼。其实只要培养离开手机和不轻易走神的习惯,就能跨出有价值的一步: 想拿起手机了,忍住;难题想不通,淡定,画张图给自己再讲一遍。这样起码能保证以半小时为单位的专注工作。多数人的大脑并不擅长并行,因此保持专注串行完成反而会更有成效。引用XBOX游戏《光环》里的士官长经常讲的一句话:“一次只做一件事”。

当然,如果要创造巨大的成果,则需要数以天计甚至以月为单位的艰辛劳动,如证明精妙的数学命题,这就需要天赋和兴趣,以及对专注度的刻苦锻炼。比尔盖茨曾抛弃所有,在8个星期里设计了BASIC语言,奠定了微软帝国的基础。他在这两个月内如此努力工作,极其疲惫时就睡一两个小时,被保罗艾伦称赞为“专注力的惊人之举”。对比看看,我们两个月能干什么呢?

可以主动创造仪式感和环境,迫使自己进入专注状态。如果可能则关掉微信和钉钉;请健身教练,因为肉疼的价钱而训练地格外起劲;经常去心仪的咖啡馆读书写作,比在家里晃悠好得多。一家企业的办公环境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员工的做事风格,互联网公司的超大开间极大地促进了信息的交流,也一定程度上导致员工难以静下心来思考问题,比如我司。而充满小隔间的笼子虽然利于个人研究,但也会降低信息流通的效率。微软的办公区设计很值得借鉴,他们有宽敞的公共空间供开放讨论,每人也有独立的办公室供深度工作,因此微软学术研究产出颇丰。

如果依然无法让自己静心和专注,那么可能就是身体的原因了。笔者最近晚上研读《黄帝内经》(有机会写篇读后感,做大数据算命),其中上古天真论中的16字令人深思:“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城市产生了太多的欲望和浮躁:很多人不顺应天地之气,手机电脑一天挂在眼前,各类辐射充斥周围,夏天空调巨冷冬天又很热,平日不锻炼吃得又油腻,导致虚火过旺,不能静心,更谈不上专注和深度了。反而处在田园农舍时,听着夜半知了的声音,很容易就能静下心来,然后就困得要睡觉了...

也许你不相信中医,没关系,但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却是必需的。不得不说,深度工作非常消耗脑力,一两个小时的思考足够让大脑有燃烧的感觉。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深度工作的意义

深度工作不是成功学,更不是走向人生巅峰的灵丹妙药。它是认真对待生活,有效利用时间的态度。它并不意味着要与世隔绝不与外界交流。你可以按自己的习惯配置闭关和沟通的节奏,沟通的效率反而更高。对方会因为你之前的深度思考而感到惊喜,没有人会喜欢脱口而出的无意义观点。

深度和专注会带来巨大的不同:一般环境下,只要认真工作,就足够成为佼佼者。然而在强手如林的竞争环境下,要想出人头地,就需要对业务,产品和算法有一穿到底的体系化理解,以及深度的工作,主动地行动。虽然大公司人才济济,我们却很容易发现大家有时忙过了头,最根本的细节被忽视的现象比比皆是。再回答前面的问题,因为强者能够想清楚并规划未来,专注导致主动,主动反哺专注。因此起点相同的人几年后会有巨大的差距。

更何况,由于人力成本越来越高,AI发展日新月异,速度快成本低,且几乎不会出错,未来大量对脑力要求不高的工作将会被AI取代,尤其入门级的会计,程序员,美工等办公室白领,反而对需要与环境复杂交互的服务业冲击较小。要想在新的竞争形态中取得优势,不仅要与人竞争,还需要拥有AI不具备的模糊决策的深度思考能力。

当然,道理谁都懂,能不能身体力行则是另外一回事了,这才是竞争的分水岭。比如发完这篇文章后,我一小时就能主动拿起手机50回,哎。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buptzym/p/8059121.html

深度工作:充分使用每一份脑力相关推荐

  1. (转载)深度工作:充分使用每一份脑力

    原文出处:http://www.cnblogs.com/buptzym/p/8059121.html 浮躁已经成了普遍的社会现象.判断一个人是否浮躁非常容易,看他一天主动拿起手机的次数就可以了.据TE ...

  2. 深度工作:充分使用每一份脑力--转载

    浮躁已经成了普遍的社会现象.判断一个人是否浮躁非常容易,看他一天主动拿起手机的次数就可以了.据TED的演讲者说,这个值一般是50次,除了8小时的睡觉之外,基本上每20分钟就要去翻翻手机. 你会去用手机 ...

  3. 转载:深度工作:充分使用每一份脑力

    浮躁已经成了普遍的社会现象.判断一个人是否浮躁非常容易,看他一天主动拿起手机的次数就可以了.据TED的演讲者说,这个值一般是50次,除了8小时的睡觉之外,基本上每20分钟就要去翻翻手机. 你会去用手机 ...

  4. 时间只属于自己——读《如何使用每一点脑力进行深度工作》

    引言 为什么需要深度工作 怎么深度工作 小结 引言 在互联网时代,所有人,在每一个时刻,都是被连接的.这种连接意味每天都会有海量的信息被我们接收处理.有些消息时来自于公司内部,看起来像是敦促着我们实时 ...

  5. 深度工作,打工人的必备指南!

    深度工作 深度工作是指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从而创造新价值,学会各种新技能. 想要做到深度工作,需要遵守以下准则: 准则1.选择深度哲学. 深度哲学是指深度工作 ...

  6. 像盖茨、乔布斯一样,成为深度工作的践行者

    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书是--<深度工作:如何有效使用每一点脑力> 本书作者,卡尔·纽波特,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博士.乔治城大学计算机科学副教授.畅销书作家.著有<如何在大学里脱颖而出 ...

  7. 读书笔记:《Deep Work -- 深度工作》

    DEEP WORK,深度工作,如何有效使用每一点脑力.   IT行业常讨论的一个问题:加班.为什么IT人员喜欢晚上加班,一方面是业务忙,时间不够用:另一方面是IT人员需要一个大块的时间来解决解决手头的 ...

  8. 深度学习工作开展_深入开展深度工作:新经济中的两项核心能力

    深度学习工作开展 by Bar Franek 由Bar Franek 深入开展深度工作:新经济中的两项核心能力 (Going Deeper on Deep Work: Two Core Abiliti ...

  9. 【拆书】《深度工作》教你时间管理

    文章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 第1章 深度工作是有价值的 导语 高级技术工人 超级明星 所有者 如何在新经济形势下成为赢家 深度工作帮助你迅速掌握困难的事物 深度工作有助于精英级产出的实现 第2章 ...

最新文章

  1. 基于 OpenCV 的人脸追踪
  2. C - Catch That Cow POJ - 3278
  3. FindPrivateKey X509
  4. TechEmpower Web 框架性能第19轮测试结果正式发布,ASP.NET Core在主流框架中拔得头筹...
  5. (十三) 深入浅出TCPIP之setsockopt参数详解
  6. android iphone对比度,对比度对比:显示器优势明显_苹果 MacBook Pro_液晶显示器评测-中关村在线...
  7. Axure高保真企业商城后台管理系统web端公司商城后台管理原型连锁门店管理系统交互组件点餐平台商家管理端后台库存管理财务管理系统管理接单管理
  8. 弹性理论法研究桩基受力计算公式_桩基础沉降计算方法及相关的理论分析
  9. 腾讯赵建春:AI浪潮下的高效运维思考及实践
  10. mysql使用联合唯一索引会影响查询效率吗_想进大厂,这些Mysql索引底层知识你是必须知道的。...
  11. 【第四章】 资源 之 4.3 访问Resource ——跟我学spring3
  12. 网络运维系列:Ubnt ER-X初始化和开启硬件NAT
  13. 通信新人,该如何写日报?
  14. MAC地址克隆 破解共享上网限制
  15. Android系统时间
  16. win10系统c盘C:Users后面的用户名怎么更改
  17. 笔记本计算机没有声音是怎么回事,笔记本电脑声音没了怎么恢复_笔记本怎么没有声音-win7之家...
  18. 【工具封装】Python 字典列表按中文姓名首字母排序
  19. 算法 2.二进制加法
  20. linux 隐藏字符 h,shell 里面的奇葩字符实现

热门文章

  1. 未能加载文件或程序集“Poderosa.Core
  2. java数据结构系列——排列(2):有序阵列
  3. 开发实战细节之——关于整型转换为字符串类型的性能与实现分析
  4. BigDecimal.setScale 处理java小数点
  5. struts2 Action获取表单数据
  6. 一步一步学NUnit
  7. 业务层勿用继承,不要为了方便舍弃了性能。TʌT不好意思我错了
  8. javascript --- 隐藏内部实现(最小暴露原则)
  9. vim中跳到第一行和最后一行
  10. 深入Spring Boot:快速集成Dubbo + Hystr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