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浩楠 明敏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今天上午10时,袁隆平院士遗体告别仪式,在长沙明阳山殡仪馆举行。

袁老逝世,举国哀恸。

图源:中新网

送别仪式现场庄严肃穆,哀乐低回。

袁隆平院士的遗体安卧在鲜花翠柏丛中,身上则覆盖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各界群众,能到场和未到场的,则用各种方式,寄托对袁隆平院士的哀思。

告别袁隆平院士

告别仪式场外,有人自发乘坐飞机高铁前往长沙,为袁老送行。

在新华社拍摄的镜头中,群众队伍绵延了好几公里:

图源:新华社

殡仪馆外的台阶,也被鲜花淹没。

赶到现场的人群中,有学生、有老者,有带着孩子的父母,也有袁老母校武汉四中的代表。

人们手捧菊花、稻子,安静有序地缓慢前进

而在人群中还出现了抱着几束花的快递小哥。

被委托送花的速递小哥,来源:果然视频

买花者来自上海、南京、江苏、北京、内蒙、青海…..

他们不能赶来现场,就在网上定了花,这些鲜花都附上了纸条,写着留给袁老的话。

更多没有到场的人,表示相送却不知如何下单,不知邮寄何方。

而他们用另外一种独特的方式送上对袁隆平院士的哀思,表达缅怀之情。

AI修复袁老珍贵视频资料

一些不能到现场哀悼的网友,他们用AI修复了袁老年轻时珍贵的视频资料,赋予了它明亮的色彩。

也让更多人再一次看到这位可爱的老者,曾经意气风发、手捧梦想的样子。

以下图源均来自“AI深度学习研究”

从修复的视频里我们看到,他穿着十分朴素的衣服,在试验田旁,专心地处理手中的水稻。

这或许是几十年前平常的一天,袁老按照惯例下地查看稻苗。

彼时他矫健地走在田埂上,熟练地弯下腰检查试验品种。

我们还能看到袁老在实验室中的珍贵影像。

在显微镜中观察到样本特征后,袁老赶紧让一旁的学生也来看一看,让学生能够最直观地学习到知识,并分享这其中的喜悦。

在那个电脑不普及的年代,一篇篇意义非凡的论文,就是这样在袁老的笔尖下诞生的。

此外,还有网友找到了袁老还是年轻帅小伙时的照片,并用AI赋予了它神态和表情。

上图来自微博网友@买卖提看财经

袁隆平留下两个梦想,一个心愿

袁隆平从 1964 年开创杂交水稻研究,1997 年开展超级杂交稻研究,2000 年、2004 年、2011 年、2014 年分别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 10.5 吨、12 吨、13.5 吨、15 吨的目标,2020 年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 3000 斤的攻关目标……

直到今年年初,袁隆平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活跃在做科研的第一线。

就连在被授予国家最高荣誉 “ 共和国勋章 “ 的当天,他还下地查看了 “ 第三代杂交水稻 “ 制种情况。

袁隆平常说,“ 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依旧在践行这句话。

知情人士透露了袁隆平入院后的细节,称袁老有意识的时候问了两件事,第一件事还是问试验田里面的稻子怎么样了,另一件事就是问自己是不是快不行了,大家辛苦了,不用太费力气救自己。

而在今天,在袁隆平遗体送别仪式现场,青岛海水稻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国栋含泪讲述袁老遗愿:

希望为中国增加1亿亩良田,多养活8千万人口。

袁老耕耘至最后一刻,因为心中有两个梦,和一个心愿。

2019 年 10 月 23 日,袁隆平曾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题为《我的两个梦》的文章,其中写道:

“ 禾下乘凉梦,我是真做过,我梦见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而我则和助手坐在稻穗下面乘凉。其实我这个梦想的实质,就是水稻高产梦,让人们吃上更多的米饭,永远都不用再饿肚子。”

据袁老身边的人回忆,袁隆平第一次说起这个梦,是在 2004 年 10 月 29 日。

当时 74 岁的袁隆平来到位于深圳东部碧岭的国家超级杂交水稻试验基地。在稻田里,他拿起镰刀,割下了一束稻谷,并分享了自己有个稻荫下的 “ 禾梁梦 “。

而袁老尚未完成的那个心愿,是双季稻亩产2000公斤。

如今,袁隆平走了,他的梦与心愿,一定会有后人去实现。

参考链接:

https://www.iqiyi.com/v_23dittymwds.html
https://news.ifeng.com/c/86V9n9q2d0a
http://www.xinhuanet.com/photo/2021-05/24/c_1127484503.html

这是袁隆平40年前稻田教学的样子!网友用AI修复珍贵视频寄托哀思相关推荐

  1. 缅怀袁隆平院士:一颗稻谷里的爱国情怀

    来源:科学网 5月22日,<中国科学报>从中国工程院获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 ...

  2. 沙漠种水稻,88岁的袁隆平又创造奇迹!他参与的“袁米”还有个大计划

    摘要: 今年88岁的袁隆平说,他退休之前想看到两件事情:一件是杂交稻大面积亩产1200公斤,另一件是海水稻研发成功. 这几天,关于海水稻的话题再次成为热点. 上周,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海水稻和杂交水稻. ...

  3. 孙溟㠭创作篆刻作品(稻)纪念袁隆平老先生

    孙溟㠭篆刻作品<稻> 孙溟㠭篆刻作品<稻> 稻穗熟了,袁老走了.溟㠭先生为纪念袁隆平老先生而治印一枚. 拓印左侧禾苗繁茂,稻田里蛙声一片.拓印右侧为袁老的样子,人瘦心厚,顶着烈 ...

  4. 悲恸!5月22日13时07分,袁隆平院士逝世

    记者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获悉,"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5月22日13时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 ...

  5. 国稻种芯百团计划行动 丰收节贸促会·袁隆平:水稻国际竞争

    国稻种芯百团计划行动 丰收节贸促会·袁隆平:水稻国际竞争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研智库 国情讲坛 商协社团 谋定论道 经信研究 哲商对话 万赢信采编: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6. 2018未来科学大奖揭晓:袁隆平、马大为、林本坚等7位科学家获奖

    整理 | 非主流 出品 | AI科技大本营 9 月 8 日下午,第三届未来科学大奖在北京公布最终获奖者,李家洋.袁隆平.张启发获生命科学奖:马大为.冯小明.周其林获物质科学奖:林本坚获数学与计算机科学 ...

  7. 袁隆平院士在湖南农业大学新生典礼上的致辞

    2019年9月16日上午,袁隆平出席湖南农业大学2019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会场,分享自己的人生体会.袁隆平谈及成功的'秘诀'体会,用八个字概括是'知识.汗水.灵感.机遇'. 1.知识就是力量,是创新的 ...

  8. “90后梗王”袁隆平:我啊?Handsome!

    近日,自称是"90后"的 袁隆平爷爷接受采访 也对年轻人说出自己的新年寄语 "首先要注意身体 这是基础" 谈到体育锻炼 袁爷爷颇为自豪 "我年轻的时候 ...

  9. 袁隆平杂交水稻创新团队发布“农业芯片”,世界顶级科学家点赞拼多多新农人...

    "耐热超级稻新品种既高产又稳产,在高温天气下,结实率较其他品种提高了30%."11月3日,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袁隆平杂交水稻创新团队 ...

最新文章

  1. 文本框可编辑查看页面
  2. SBB: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特征究竟由什么决定
  3. 封装 继承 多态_Java基础知识——封装、继承、多态
  4. 6 款 Java 8 自带工具,轻松分析定位 JVM 问题!
  5. WB, IHC实验问题总结与处理方案
  6. Mysql 8备份工具mysqlbackup下载安装图解
  7. 分类与监督学习,朴素贝叶斯分类算法
  8. 马来西亚热情拥抱阿里巴巴 马云倡议的eWTP首次落地海外
  9. 将PDF和Gutenberg文档格式转换为文本:生产中的自然语言处理
  10. codeforces 688D D. Remainders Game(中国剩余定理)
  11. 翻译:重载解决和Null
  12. 2017年2月24号课堂笔记
  13. python之函数(function)
  14. 彻底卸载SQL Server
  15. 百度原创度在线检测_资深自媒体作者:做自媒体没有这款“原创度检测”软件是不行的...
  16. 网页加速器1.0.5.6 免费版
  17. C++(35)——判断一个数能否同时被3和5整除
  18. windows系统redis部署配置(IP端口服务)配置
  19. 美创科技与联通(浙江)产互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 东营计算机考试,2018年东营市上半年计算机等级考试报名时间

热门文章

  1. 【DV】arbiter 的验证思路
  2. Java的并发集合框架
  3. Linux服务器搭建相关教程链接整理
  4. django-外键和表关系
  5. 十五天学会Autodesk Inventor,看完这一系列就够了(七),工程图纸
  6. UVA 几道dp题总结
  7. 重量级ASP.NET资源
  8. 苏州优步车主之家司机端下载
  9. 嵌套列表与列表推导式
  10. Linux服务器取证研究,linux系统取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