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在5G在智慧工厂、矿山、钢铁、智慧园区、港口、校园、自动驾驶、无人机等各行业出现了一些应用场景,但5G应用没有出现预期的投资回报。2021年,三大运营商在5G方面持续投资,但在产业方向上开始转向打造5G的场景应用,树立行业的标杆应用。此前网上有一个很火的视频,前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先生在回答记者的采访时谈到对5G的一些看法,观点比较中肯,他认为现在对5G的上马和投资是盲目的。但是现在5G下一步怎么发展?在2B怎么实现转变?如何打造真正的场景应用?(本文内容为作者在“钛资本科技和企业服务投研社第70期”的主题分享《5G助力垂直行业数字化》)

1

1G-4G的产业格局

#传统的通信产业链中,设备制造商、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公司共同协作构成数字化能力。

从底层来看是先有通信技术标准,设备制造商、运营商、一些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制定出国际统一的通信标准。

其中厂商会通过预研以争取产业技术标准的话语权和主导权,设备制造商依据通信标准生产通信网元产品,进行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把网元产品制造出来后,销售给电信运营商,运营商和设备商一起进行网络集成,把网元产品集成为通信网络,提供通信服务,同时运营商会把网络运营服务作为核心重点进行专业化、规模化的7*24小时通信网络运营服务。互联网公司或终端公司基于运营商的通信网络提供产品、基于云做各种应用、基于终端的生产制造形成各种产品研发,最终让用户基于通信网络,在终端上使用应用所提供的数字化能力。2G、3G、4G以及固定通信网络等,都是这样一条产业链。

#传统的通信体系当中,产业链的结构是清晰完整的,相互之间也非常固化。

甲乙双方的责任关系就在链条之上,把整个通信的基本能力最终提供给客户使用。随着实际的发展,2C数字化发展已经进入瓶颈,需要借助5G发力行业数字化。

5G实际上是2B+2C。4G的后缀是LTE,LTE的意思是长期演进。在3GPP的演进路线中,从1G、2G、3G到4G,4G时代归于统一。原来基于2C的数字化、应用性,到4G时代基本上已经完成了。1G-4G,运营商有足够的收益,整个产业链能够有效运转。

2

5G带来的变化

#5G面世前,移动通信网络主要是为公共客户提供服务的。

整个产业链的模式基于通信设备商提供同样设备、网络的建设和集成,遵从同样的技术标准,且电信运营商提供同质化、标准化的通信能力;此时运营商网络和客户规模越大,单位成本就越低,电信运营商的竞争力就越强。

电信运营商将通信技术和网络实现商业变现,通过对通信网络的规模化运营获取巨额收益。比如,购买了华为、中兴、爱立信的设备,运营商把这些设备组装在一起,面向个人客户进行规模化复制,通过套餐等产品设计能够把标准化的网络进行商业变现,面向不同的客户群体进行产品的供给。

以中国移动为例,运营商把标准化通信网络进行商业变现,2020年全年通信服务收入6957亿元,获取了巨额利润,所以其有能力向设备商购买和支付巨额费用,去年整个资本开支超过1800亿。无论是2G、3G还是4G,因为运营商有足够的2C收益,才使得整个产业链能够健康运转。

#5G时代商业模式发生较大的变化:除了面向公众客户提供服务,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重心是为企业客户提供服务。

首先,高频等特性决定了5G广域覆盖投资巨大,2C数字化领域增收不明显。其次,面向企业客户提供连接和上云属于基础服务,并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企业客户对于成本的敏感度比较高,区域覆盖的专网模式成为重要应用场景。所以,对于企业客户,这部分资金越少越好,就成本的敏感度而言,试图用连接去赚钱是非常困难的。5G做广域覆盖时,无论是物联网还是传统的个人客户,并不能给运营商带来很高的收益。企业客户即便可以为专网通信支付较高费用,但是从供给侧的角度来看,这种专网通信如果都提供个性化定制,则难以复制,所以不能够与规模化的公众客户比经济效益。

那为什么运营商还会这么关注整个5G的行业市场?运营商看中的不仅仅是连接,而是5G时代企业数字化市场。一方面,个人数字化领域发展已经见顶的;按照现在发展情况,为不影响到个人客户的体验和网络新应用承载,运营商也必须要进行网络升级建设5G,但指望靠2C把5G全赚回来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企业数字化市场想象空间巨大,必然成为下一阶段的数字化主战场,所以即便有各种困难,也不得不把资源和精力投入到5G战场当中——这就是运营商在5G时代面临的挑战,需要在面向个人客户很成熟的产业模式基础上,转换成为2C和2B两个战场同时发展。

运营商角度看,5G未来的发展重点是要在2B中形成产业增量,不能仅局限于2C。

在话音时代,移动通信创新产生的产业红利主要由设备商和运营商分享。3G和4G推动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创新不仅来自于通信产业,也来自终端企业和移动APP、互联网公司。由于有大屏终端和应用APP的创新,形成了新的移动互联网产业空间,由此产生的产业红利被终端、移动互联网企业、运营商、设备商共同分享。可以说,如果没有互联网公司和终端的创新,那么运营商的4G会只做一些底层的连接业务,产业空间没有增长,产业的整体增值和健康运转是很困难的。

在5G时代初期,电信运营商以2C业务为主,尝试在VR/AR等2C领域突破,探索2H和车联网等市场空间,这些尝试都是在延续之前的通过规模形成效益的模式。运营商把面向个人客户、家庭客户等市场的产品进行最大规模的拓展,从而通过用户规模分摊成本;而在2B领域,对于行业的需求,其价值还是主要体现在降本增效上。这也是在移动互联网行业数字化时期,运营商的赢利模式,主要的驱动点还是降低成本。未来要找到移动通信技术创新带来的产业增量,才会有真正引爆5G的高光时刻。

未来5G时代迫切需要有新的产业增量,依托无线的三大特性以及网络切片等技术,实体企业在数字化领域孵化出新能力,形成产业互联网和行业数字化领域的产业增量,这样才可能形成一种正向循环。即通过本身网络的创新在行业中产生新的产业增量,使得行业数字化有很好的发展空间,5G产业时代的正向循环才能够运转起来。

5G无线的三大特性:大带宽、低时延、海量物联,能够满足很高的宽带业务,能够去做低时延,能够为车联网、工业控制、远程医疗等方面提供保障,为海量物联提供技术支持。实际上低时延和海量物联都是瞄准着工业互联网和2B的数字化而诞生的产业特性, 5G在研发之初有很明确的导向,哪些是2C的,哪些是2B的,哪些是为新的产业打造一些新的技术。

除了本身的无线特性之外,5G的核心网——SA组网也有很大变化。以前4G是核心网模式,而5G实现云化之后,会进行核心云和边缘云的分解。由于相关设定使得5G时代的核心网和4G时代发生很大变化,整个核心网全云化是5G产生的一个质变。未来看6G如何发展,不应该仅仅看到6G的无线技术有哪些变化,而是要去关注6G时代的核心网会怎么变?6G在终端会怎么样?如果没有一些新的发展,所谓6G的概念也只不过是5G的一个延续,谈不上是新一代的产业发展。

5G的核心网进行云化之后,解决行业痛点的网络切片技术就体现出来了,网络架构基于SDN/NFV技术,可以快速提供和调整服务,实现向第三方的网络能力开放,能够进行应用隔离、 灵活定制、弹性部署。专网切片能够把一张完整的5G网络根据不同的需求切出一张张的虚拟专网,能够面向各行各业、不同客户群提供所需要的专用通信网络能力,这是5G网络特有的创新。5G可以应用于不同产品,用于不同的场所和不同的行业相结合,展现出非常美好的前景。

3

5G 2B产业角力——平台视角

当前阶段推动5G落地的最大动力来自于产业里的大企业。

5G面向于垂直行业时,电信运营商、云公司和设备制造商的推动力都很强,打造云网一体化平台成为传统设备商、电信运营商,乃至提供云计算的互联网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

行业数字化的基础设施中,底层是连接层,往上是数据转换层,然后数据层、能力开放层。整个数字化的底座先要有运营商或非运营商连接,把底层物理点变成数字化的连接点;由于企业特性不同、技术标准不一,再加上私有标准、终端的双向管理等特殊需求,在连接层之上需要有数据转换层。比如连接管理平台是按运营商的技术要求进行协议转换,然后上云;能力开放平台是把运营商的网络直接以云化方式开放出来,在云上调用;终端管理平台不仅可以有北向的信息采集能力,还有南向的对终端进行指令控制;还有边缘计算节点等。这一层级实际上是把千奇百怪和非常专业的复杂连接,通过整理之后能够统一上云,便于在云上进行存储和计算。

再往上,面向不同的行业应用,有应用开发平台、数据分析平台、运营使能平台,能够帮助开发者和应用更好的云计算能力,使得云更好地向应用进行开放。

“云+网”是传统设备商、运营商和云公司共同面对的问题和目标。无论是以华为为代表的设备制造商,还是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为代表的电信运营商,以及BAT这样的云计算公司,看似一样的“云+网”,却是性质不同的“云网一体化”。

目前推动5G的都是做基础设施的大企业,大企业适合做产品化、标准化和规模化复制的生意,连接、存储、计算等基础设施是符合这一特性的。大企业的战略趋同,原本处于产业链上下游的不同大玩家,都试图通过平台加生态方式去拓展市场空间,利用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去竞争一个有限的市场空间,力争在产业中获取主导地位。

【设备制造商】

以华为为例,依托华为云,传统设备制造商集成运营商的通信网络,或者向企业客户直接提供网络资源和能力,满足企业对基础设施的要求。

比如今年的央视春晚中,支持4K+5G的不再是去年的“华为+中国移动+央视”的组合。央视直接跟华为公司签约,设备商直接对接企业客户,华为直接在大厅搭建一个自有系统,提供相应的硬件和软件的方式,能够帮助企业客户通过高清视频、新的高科技给客户带来更好的视频享受。

【运营商】

运营商有规模化、专业化运作的网络资源和能力,同时也有一部分云存储和计算能力,可以集成第三方的云。运营商优势在于面向企业客户和开发者,有传统的触点。

运营商利用开源的方式和产业生态合作,试图搭建低成本可定制的5G网络。去年乐天移动和日本电气公司宣布通过云原生的方式去做无线的云化。而印度的Reliance Jio目前已完成了端到终端的5G技术开发,实现了完全自动化且运行在云原生平台上,得到了资本市场的看好。

中国移动在去年1月份启动Open UPF合作伙伴计划,于去年底发布Open UPF一体机,把极简UPF、5G核心网、BBU、小型SPN、模块化交换机、边缘计算应用的“六合一”集成设计,庞大的5G网络被塞进了一个小小的机柜里。这时供应商不是传统的老牌设备供应商,而是一些新兴小伙伴通过开源技术提供一体机,能够与公网进行对接,但同时满足企业客户的要求。

在整个体系当中,运营商也在试图通过自己的创新跟生态合作,找到更加低成本的合作伙伴来去搭建更加灵活的连接网络。

【互联网云计算公司】

云计算公司提供的云服务更贴近应用侧,对低成本、强开放性、高灵活性有期望,尤其现在CT技术IT化的趋势下,可以通过IT技术实现数字化连接及连接组网。

【客户自研】

如果没有设备商、运营商,客户自己也能研发。2020年全球数字价值峰会上,山东兖矿集团信息化总工程师刘坤表示,煤矿5G与传统5G差别很大,所以他们选择自己研发设计,核心网、井下控制器、终端、手机、无人驾驶等应用,都是由兖矿集团自己提出需求,由集团下属的专业公司进行开发设计的。所以如果没有产业玩家能满足垂直行业的要求,客户自研并非天方夜谭。

4

5G 2B产业角力——企业客户视角

#5G时代,企业需要的数字化能力可以呈现为数字经济三角形:数字化生产、数字化营销、数字化运营。

对于企业客户来说,需要的数字化能力,包括数字化营销、数字化运营和数字化生产。数字化营销是互联网公司最擅长的,2C时代做得非常不错;数字化生产需要跟客户自身的需求结合非常紧,通过客户的进入才能够产生新的场景;数字化运营是企业客户基于自身的能力和需求,通过内部运作效率的提升和自动水平的提高,提高运营能力、员工效率,降低员工的成本。

现在大多数5G场景都围绕数字化运营和数字化营销,而真正意义的数字化生产相对较少。因为目前客户侧参与得不够,现在很多应用还是设备制造商、电信运营商的一些技术专家依据5G特性,去设想客户也许对哪些场景感兴趣?哪些技术能够应用起来?并没有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去倾听客户对于5G应用场景的想法。

5G面向垂直行业时,产品级解决方案、定制开发和集成的价值更大。

对于5G的垂直行业客户,他们更需要的是产品级解决方案、定制开发和端到端的系统集成。如果从平台往上看,底下是平台,上面是能够满足特定的共性需求的产品级解决方案,比如行业解决方案、能力解决方案和场景解决方案。最终客户需要的数字化能力,一部分是调用底层的平台+解决方案的能力,一部分由定制化应用开发和系统集成提供。

所以从上往下,从真正的客户需要去看,才能体会到行业数字化的“价值”链条。客户所需要的是个性化应用,需要端到端的集成,而提供共性能力的产品级解决方案、再往下的产品和平台,都是成本。

对于客户来说,5G面向垂直行业时,相对于同质化的云网一体化基础设施,更贴近客户的产品级解决方案、定制开发和集成的价值才大。在5G时代垂直行业应用发展起来之后,供应商要谨慎选择自己的定位,在多功能和低成本之间找平衡。因为功能越多、系统越复杂、能力越强,相应的成本也越高,被客户认可的概率越低;而功能少的产品和平台,则会因为能力覆盖范围有限,同样得不到客户认可。

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大企业围绕着可规模化复制的基础设施进行产业竞争,而中小企业成本低、价格便宜,无论是做产品解决方案的,还是面向于企业客户的个性化定制和集成的,他们的空间反而会变得非常大,是因为这些应用、方案对于企业来说更有价值,企业更愿意付费。

5

5G 2B产业生态将会发生巨大变化

5G发展的未来,行业客户会取代个人客户,成为5G主体客户。传统产品化的模式,在成本和功能方面,无法满足企业客户的需求;于是将会发生通信产业链重组、设备商直接与行业客户对接专网的现象,运营商可能会被边缘化。

未来有几个趋势:

(1)出现产业新玩家,如行业互联网。

(2)传统通信厂商提供的电信级设备适合海量客户规模化运营的公网模式,不大适合局部覆盖专网覆盖;所以,运营商会倾向于向IT商购买价格低廉、功能和性能可用的设备,产业出现行业互联网、迷你设备商、支持小批量定制的行业终端工厂等新玩家。

(3)2B数字化呈现碎片化,产业生态发生重构。

第一阶段, 5G激活2B的数字化之后,ICT进入到5G时代,企业客户制造出产业增量,从而行业客户取代个人客户,成为5G主体客户,这是5G时代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整个演进的开始:

最初,当行业客户成为5G的主体客户之后,供应商会试图延续2C时代的商业模式,通过产品升级去提供更多的功能,引导客户的需求向产品靠拢。

个人客户面对厂商所提供的产品只有选择权,没有定制权。所以在信息时代2C数字化的时候,无论是电信设备制造商、电信运营商、移动互联网企业,我们看到2C数字化时代的赢家,都是先做好产品,再将产品进行规模化复制。对于这些传统赢家来说哦,自然非常希望将这种游戏规则延续到2B时代。既然客户有个性化需求,能不能通过升级方式去提供更多功能?

但是行业数字化的个性化需求是企业开展竞争和生存的刚需,不太可能使用完全产品化的方式做数字化,产品化形成的数字化能力仅能在一定阶段有价值,企业最终还是要做个性化、差异化的数字化。

第二阶段,电信设备商和运营商的传统合作模式在功能和成本上无法满足企业客户的要求,于是通信产业链先会出现重组的迹象,设备商直接与行业客户对接建专网。运营商在2C时代,将标准化的网络进行产品定义之后,以规模化运营方式向客户进行销售;在面对企业客户不是一个可规模化复制的需求时,运营商的价值和存在空间会被压缩,可能会退化成为技术管道的接入商,甚至会出现被边缘化的风险。运营商应该思考如何应对这样的挑战。

第三阶段,局部覆盖专网模式,电信级的设备不具备价格优势。传统的电信设备制造商都是依托公用通信网络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他们的设备都是应对大容量、海量运算需求之下的整体最优模式。对于这种局部覆盖专网模式,电信级设备不具备价格优势情况下,无论是电信运营商还是企业客户,都会找一些IT厂商做小规模批量定制的网元设备和数字化基础元器件,替代昂贵的电信级网络设备。

于是产业里会出现新的玩家。比如行业互联网企业,他们类似于2C数字化时代的移动互联网企业,既出身于垂直行业又有条件做轻资产运营,他们和行业客户一起寻找产业的增值空间,找到数字化的创新和突破。再比如,迷你设备商和行业终端企业,是推动产业成本降低的重要力量。

第四阶段,2B数字化产业链呈现碎片化,以前的链条状产业链被打碎,不同的厂商、玩家可能在产业链中扮演不同角色。和4G时代完全不一样,5G时代碎片化的模式下,大企业有一定的生存空间,但是中小企业会有更好的成长机会,所以在5G时代会有更多的产业机会等着去发掘突破。其中很重要的角色是客户自己,需要客户通过自身能力提升掌控数字化主导权,自己做开发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形成开发优势,这才是5G时代的逻辑。

5G未来产业链的合作模式会发生质变,企业客户所需要的应用不再是泾渭分明的厂商链条,而是一个底层连接终端到网元、到网络集成、到网络运营、到云服务、到解决方案、到应用的产业链,不同的玩家可能会扮演不同的角色,同时这种组合关系不是恒定的,谁是对手、谁是伙伴、谁是最终客户,在不同的项目里,各方的角色关系完全不一样。

6

小结

面向个人客户市场,5G必须做到广覆盖,但是这种广覆盖给运营商带来增值空间是有限的,2B数字化产生的空间才会给运营商带来一定的成长性。

2C数字化时代设备商—运营商—互联网云服务的产业链很难在2B数字化领域延续下去。

面向垂直行业,电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云平台厂商等大企业的定位趋同,因此导致相互渗透,甚至试图取而代之。

垂直行业数字化必须满足企业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对低成本的追求催生产业链的质变,诞生出新的产业玩家。

5G带来了垂直行业数字化的发展机遇,产业生态呈现碎片化,垂直行业数字化市场最终由客户/应用/产品化解决方案/平台/基础设施等拼接而成,中小型企业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最后一点就是从建设周期来看,垂直行业数字化不能期待5G完成广域覆盖之后再发展应用,采用纵向一体化的模式进建设,往往更加高效、快捷、低成本。

7

问答

问题1:现在欧洲一些国家对企业专网已经通过立法等实现了,国内会有什么变化?

:很多人都关注5G频谱资源会不会分给企业客户。把5G的频谱资源直接分配给企业客户,让企业客户自己用资源去建专网,这个模式在英国和德国都在进行试点尝试。目前中国的工信部,包括其他的一些研究机构是在密切跟踪这个趋势,但是并没有明确提出说在中国可以这么做,刚刚发布的工信部指导性文件中还是强调5G虚拟专网,也就是切片网络。从目前工信部政策来说,还是倡导先去建5G,然后利用切片技术切除5G的信息专网,还有数量上的要求,我理解这是目前工信部比较明确的态度,3000个虚拟专网应该都是指5G的虚拟专网。但是我个人判断,不排除未来在中国会有变化。

问题2:数字化时代运营商会不会被抛弃?如果不被抛弃,应该构建何种核心能力?

:首先运营商不会被抛弃,而且运营商还会有所成长,只不过它的成长空间是大和小的问题。

一方面,运营商的2C业务非常稳健。同样是2C的业务,运营商的收费模式是租约模式,一次签约,长期付费;而互联网公司必须要通过重复购买才能够从客户端获得收入。所以互联网公司要去做流量经营、做促销,通过频繁吸引眼球方式、吸引用户重复购买,才能产生实际收入;运营商不去做营销,收入也会很稳定。运营商的这种模式会导致面向个人客户稳健的基本盘不会受到其他的影响,即便5G投资比较大,也是能够让运营商能够很好地维持下去。运营商的变数在于5G时代2B有多少的增长空间,而运营商面向5G有很多的做法,可以让自己的资产进一步增值,比如通过投资的方式,投给一些更具有成长性的企业。

另一方面,运营商在做平台、做生态时,可以通过自身的优势找到如何帮助企业客户形成数字化能力,利用地域差把自己的能力和经验进行一些横向推广,带动数字化能力提升。虽然互联网公司像华为、中兴等的设备制造商,它也有面向企业客户的营销能力,但是因为运营商长期是属地化运作,面向于千行百业、众多企业,真正能够为这些企业客户直接建立起点,运营商还是有优势的,所以我认为,在5G时代运营商不是一个行将消亡的角色,相反如果把运营商、设备商和云公司三家并行去看,我认为电信运营商的日子比另外两类公司可能会更好一些。

问题3:Open UPF在中国市场的前景如何?

:实际上运营商一直是在积极推动,运营商希望找到一些更低成本、更可定制、更灵活的满足需求的供应商。中国移动是最先去做Open UPF的,联通和电信也在推动Open UPF这样的平台能力建设和研发,相信会再去推动起来。另一方面Open UPF给运营商带来更大的好处,除了低成本之外,更多的应该是灵活性,就通过软件定义这样一种开源的方式,能够让资源灵活调配,可以去适配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场景,我还是很看好这个领域的发展。

问题4:如何看待运营商大力发展云服务业务和华为阿里直接竞争?

:因为云网一体化是电信运营商不得不去做的一件事情,现在阿里云和华为云已经在中国排名前两位,一谈到云好像互联网公司更具优势。但是,长期来看,未必。

第一,提供云网一体的基础设施,如果自己没有云,只能是集成别人的云,实际上会失掉一部分的主导权,无论是在价格还是在能力上,都会让自己相对处于被动。第二,当你满足客户需求时会发现,有些大企业客户并不是完全信任公有云,或者说他对于公有云的依赖程度不像想象中那么高,客户还是希望有一些私有云或者混合云。互联网公司并不太喜欢去做公有云,因为效率和效益会比较差,而且还有很多定制东西是运营商强项。所以用户如果需要的一些云能力的话,运营商也可以提供,那么对于运营商来讲,这部分的空间也是要去做的。第三点,2C时代产品是相对稳定的存在,中间渠道越多,附加的价格越高,但最终客户感受到的产品是最初就定义好的,所以去掉中间商的环节,价格更低,整体效益更好。但是企业数字化并不是多一个环节、多一件事情就会让利润降低一块,而是可以在原有价值基础上,进行产业和产品的增值。我认为运营商既有属地化运营的优势,又有跨地域的运作机制,有利于发现基础设施之上的附加价值。

所以电信运营商必须也有能力把自己的云做起来这样才能在5G时代利用“云加网”的技术打造基础设施,争取属于自己的成长空间。

问题5:如何看待未来国内运营商与公有云厂家的合作?比如5G核心网overload就是跨云的,这种您是怎么看待?

:我个人认为直接在云上进行互动互通并不是运营商能够认同的,因为运营商做公用推行的时候还要考虑到安全、可靠、稳定等因素,所以也许会在互联网公司做网,从云上往下看,给一些企业客户做专网,做一些定向连接,可能会有这样一个尝试,但是直接在5G上做全面的互联互通,为时尚早。

问题6:您提到当前各厂商的互相渗透,甚至替代。那么现在移动电信是运营商也是云平台厂商,请问这两个属性能否帮助运营商在5G时代找到新的增长点?

:“云+网”运营商是一定要去做的,会给运营商带来一定的成长性,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如果运营商不去做云,只是基于自己的网络定位,我不认为在未来5G时代,运营商还能够保持现状,很有可能会被其他的竞争对手打成一个供应商。如果运营商只是为云公司提供网络资源,就意味着运营商输掉了5G 2B这一局。

问题7:数字化时代垂直行业领域的赢家,您认为是传统行业玩家数字化转型更有可能,还是新型的互联网公司或者懂5G的公司更容易成长为新的巨头?

:我个人的观点是客户里面懂ICT的人,就是那些能够用ICT语言讲述自己需求的人,将来可能在一些行业互联网企业出现,这些人知道5G的技术特性,学习到了IT的能力,理解云,然后他们能够用IT语言和编程能力把自己的应用,用自己双手开发出来,或者找到长期合作伙伴,把理念通过ICT手段去实现,这是比较正常的大趋势。大企业只能做一些维持生态,或者说把“云+网”做得更扎实一些,因为大企业去做这种产品级解决方案,很难在多功能和低成本之间进行平衡,所以说“大企业做平台,中小企业做产品级解决方案,小企业跟客户一起做应用”这种模式是比较合理的,而这三类企业中,中间这一层,也就是做产品级解决方案的中小企业成长性会更好。

问题8:如何看待SDWAN公司的发展机遇跟挑战?

:我认为SDWAN的兴起是软件定义网络技术落地的一个起点,有点像当年做CDN的厂商,可能会在短期时间内会爆发一下。但是未来当网络全面云化,都去进行软件定义的时候,SDWAN或者说其他只是提供有限能力的产品,成长空间不足,所以从中长期来看的话,和其他企业相比是没有什么长久竞争优势。

问题9:垂直行业数字化后,中小企业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现阶段有哪些比较看好的中小企业,分别有什么优势?

:需要看具体案例。我已经把它细分成为做行业的、做能力的、做场景的,但是也看到很多企业集团里面会有不同的模块,不同的组合,可能是在做拆分,所以说我觉得现在有很多的苗头是不错的。但是下一步怎么走,需要去做一些沟通和辅导。我觉得想做这个领域的企业,首先要去明确自己定位,找到自己的方向之后,再去说怎么能够实现成长。即便现在机会再好,如果自己的定位调整不到位、行动有误,那么也可能是把自己带入一个深渊。所以这并不是行业问题,而且跟企业自身的管理发展有很大关系。

8

钛资本研究院观察

进入5G之后,国内的通信技术应用领域,进入到了没有先例可循的阶段。5G以2B作为主应用场景,完全不同于之前的1-4G。在客户应用、商业模式、产业配套等方面,都需要新的探索、更深的积累。如何利用好5G驱动的数字化机会,真正解决B端企业侧痛点需求,还能形成规模收益;这对于运营商、设备商、应用商,都是非常大的挑战。

每一次通信技术的代际更替都会超前于应用,然后经过3-5年真正形成繁荣。5G的推出更是显著超前于当下企业的数字化需求和能力。企业数字化的进程相比于个人数字化,需要更长的时间。这使得,基于5G的2B应用市场的变革和演进,一定会是渐进的,但是会呈现逐步加速的态势。

当前阶段,在5G应用方面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客观来说,总体符合发展规律。5G面临的问题,不只是通信技术本身的,而更多是全社会各行各业整体行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和机会。可以预见,在先行的5G的拉动下,国内各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都将得以加速;进而驱动产业整体能力提升,产业结构的优化重组。

【相关文章】

5G时代系列谈:(一)大厂之战

5G时代系列谈:(二)生态之乱

5G时代系列谈:(三)成本之殇

5G时代系列谈:(四)应用之囿

5G时代系列谈:(五)未来之势相关推荐

  1. 5G时代系列谈:(二)生态之乱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谈到这样几个观点: 1.个人数字化时代,企业规模越大,竞争力越强.移动互联网让互联网企业成为最大赢家,同时电信运营商也是受益者,获胜者都是大企业. 2.互联网企业已经触碰到了个人数字 ...

  2. 中国移动咪咕公司:打造五新体验 做5G时代内容的聚合者与生产者

    [TechWeb]在2019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期间,"5G+业务创新论坛"在广州召开.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副总经理颜忠伟以"共建5G开放生态,创新业务共赢模式" ...

  3. 2021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 5G时代下,苏宁如何看待未来零售发展?

    2021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海展将于2月23日至25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重磅回归,本次展会将带来5G.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家居等在内的最新技术突破. 创新驱动一切.资本的不断注入助推其扩 ...

  4. 2020云米5G战略新品发布,超越时代探索“互联未来•互动家”

    2020年5月19日,云米科技在线上召开了"互联未来·互动家"云米5G IoT战略发布暨2020新品发布会,发布了品牌5G IoT战略及5G IoT 2020战略新品,以" ...

  5. 5G时代,视频会议的未来

    过去,2G打开了了移动互联网天下,3G促成了即时通信,诞生了QQ.微信等巨头,4G 带来了短视频兴起,字节跳动等公司崛起.2.3.4G的出现促成了移动互联网10年繁荣.而5G的出现,也会促成至少10年 ...

  6. 未来的预想--5G时代与私人云存储

    5G时代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急速普及开来,它到底会令我们的互联网生活变成什么样呢? 细心的你可能会发发现. 移动互联网通讯技术的提升及更新换代对于我们生活中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移动互联通讯费用成本高梯度 ...

  7. 未来网络发展方向之一:5G时代

    本文转载自:5G时代:和TCP/IP说拜拜 I just don't love you anymore这一首可以单曲循环一星期的歌曲,此刻听来,仿佛是5G唱给TCP/IP听的. 众所周知,4G LTE ...

  8. 亚信安全发布“安全定义边界”2020发展理念 赋能企业在5G时代的数字化安全运营能力

    2020年4月21日,以"信行合一 聚势致远"为主题的亚信安全2020合作伙伴大会正式在云端拉开帷幕,超过1500家生态伙伴相聚云端,在为期3天的大会上共话安全,共商发展.会上,亚 ...

  9. 广电在5G时代的发展和应对策略

    山 西 传 媒 学 院 广电在5G时代的发展和应对策略 院 系:融媒技术学院 学生姓名:刘博杰 专 业:广播电视工程 年 级:2017 届 完成日期:2020年2月28日 指导教师:张燕 广电在5G时 ...

最新文章

  1. QTP的那些事--QTP回放iFrame控件时间非常慢的问题分析
  2. 将0~N打乱顺序,然后排序
  3. Mac 技术篇-VS Code插件安装方法,查看vscode已安装插件的方法
  4. 11.17-20 | KubeCon 北美 2020 阿里巴巴完整议题
  5. 第1章python基础语法1
  6. 字符串搜索。HOJ1530 Compound Words。
  7. SpringBoot项目部分文件解析、数据库连接(idea)
  8. C#【Thread】Interlocked 轻量级锁
  9. 11. 王道考研-二叉树的实现
  10. wamp修改端口localhost
  11. 【从线性回归到BP神经网络】第一部分:协方差与相关系数
  12. python萤火虫算法_测试运行 - 萤火虫算法优化 | Microsoft Docs
  13. 软件工程毕设(六)·论文
  14. QTTabBar 安装记录(Win10 enable .NET)
  15. Rufus 制作U盘启动器
  16. 科研笔记1:科研绘图
  17. ubantu 16 nfs挂载
  18. 近年来机器人主流抓取估计方法总结
  19. php代码纵向排列文字怎么写,css里怎么文字纵向排列?
  20. linux文件编辑--vi

热门文章

  1. 【论文解读】FA-GANs: 面部吸引力增强、面部美容、几何与外观双分支GAN一致性增强
  2. hadoop 错误锦集
  3. IP地址,子网,掩码的计算
  4. 2-3 打折促销* (10 分)
  5. 【DirectX11】第一篇 DirectX11简介
  6. Flowable 79 张表都是干嘛的?
  7. 中文文本校对源码java_浅谈中文文本自动纠错在影视剧搜索中应用与Java实现
  8. 不懂分布式系统概念没关系,这份足足《800页分布式系统概念》啃完不信你还不懂!
  9. PowerPC简介及编程
  10. 用Java计算税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