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了不起的我–作者陈海贤》,从青春到暮年,不同的人生课题

我们从行为的改变,心智模式的改变,讲到关系的改变和转折期的改变,我们看待自我发展的视角在不断的转换和深入。我们也知道,自我发展当然是与年龄相关的,不同年龄所面临的人生课题,肯定也是完全不一样。

**自我发展其实就是一个自我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什么意思呢?

人生的前半段所做的事情是两个字“收集”,收集稳定的自我,亲密关系,职业认同,以及成就、声望与尊重。而人生的后半段就是把收集的东西给分发出去,去关心自我以外的人,关心我们的下一代,关心我们接触到的晚辈,成就他们的人生。于是,我们从原来的小自我中走出来,迎接更大的格局。这就是自我发展的过程,从小我走向大我。

接下来我们跟随陈海贤,分别从青春期,成年早期,中年期和老年期4个阶段,看看我们在特定的人生阶段中所遇到的矛盾与挑战,以及怎么克服它们,完成自我范围的扩大,获得自我的发展。

青春期

首先是15~25岁的青春期。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身份认同,回答“我是谁”。

青春期本身就充满了矛盾,身体逐渐发育成熟,但还需要依赖着自己的父母家庭,同时也开始尝试着脱离家庭的束缚,争取自己的空间。也开始参与社会,但对于社会其实还一无所知。

在这个阶段,阻碍我们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对于自我形象的过度关注,以及对他人评价的过分在意。

这个阶段的人就像生活在舞台的聚光灯下一样,觉得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受到别人的关注和评论。这带来两种典型的反映,一个是对于社会标准非常顺从。既然别人的标准很重要,那我就按照这个评价来。如果得到了别人的表扬,我就很骄傲,如果得不到,那我就很自卑,可是这样顺从他人的评价,是无法发展出坚实的自我的,只会把自己变成特别听话的孩子而已。

还有一种表现是对社会标准的反抗,很多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就是通过反抗,通过特立独行,来告诉别人我与你不同,从而确认我是谁。可是在这个不同的背后,想要确认的价值,依然建立在他们所反抗的东西上。所以,其实顺从和反抗都是同一种东西的两个侧面而已,都无法建立起自我的身份认同。

那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话说有一个青春期的男孩,陈海贤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留着长发,穿着破铜牛仔裤,脚上的高帮牛皮靴,全身上都挂着反光的金属片,像个摇滚歌手。他讲了很多对于社会的愤怒,觉得大人都虚伪势力,只想让他好好学习,从不关心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他觉得学习、工作、买房、买车,这些事情都是毫无意义的,他说自己将来想要学艺术。学艺术是很多年轻人逃避生活的借口,陈海贤也就没当真。

再次见到男孩是3年之后了,他已经在国外一所艺术学院校读书,穿着一件白色校服,长发还留着,但已经扎起来,很有艺术家的范儿。

陈海贤很好奇这几年发生了什么,男孩说,父亲觉得画画也是考学的一个捷径,于是就送他去学画画了。在这期间,男孩遇到了一位老师,这位老师的人生很坎坷,从农村到小有名气的老师都是自己一步步打拼得来的,男孩很佩服他。老师也对他很好,鼓励他学英语去考国外的艺术院校。老师说:“你现在觉得孤独,是因为身边没有和你想法一样的人,等你去了那个学校就好了。”

这个老师对男孩很重要,他可以说是男孩的人生榜样。后来,男孩真的去到了国外的艺术院校,遇到了很多和自己相似的年轻人,他找到了归属感,便开始认真的学习并积极参与竞争。

陈海贤问:“你不是觉得社会不公平,学习和工作都没意义吗?现在干嘛这么努力?”

男孩说:“是啊,世界不公平,可我只管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了啊。”

这句话代表他已经意识到了两个重要的道理:一是自己的人生需要自己负责,就算再怎么抱怨和反抗,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其次,就算有不满,也不需要说出来了,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

一个人在青春期最需要解决的人生课题,获得自我认同的标志,就是像男孩这样,对自己负责,并且学会容纳矛盾。

男孩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自己的一些才能,获得了信心,同时拥有一位能欣赏他,并被他视为榜样的老师,还有一帮价值观相似的同学伙伴。这些都是建立自己身份认同的条件。在有了稳定身份认同之后,不再需要通过顺从和反抗来确认自我,也不过度关注他人的评价,最后逐渐克服青春期的自我中心,参与到真实的成人社会。

陈海贤和男孩握手说:“欢迎来到成人的世界。”

亲密关系

青春期之后是成年早期,25~35岁。这段时期 的核心课题有两个,一个是建立亲密关系,另一个是建立职业认同。

首先,怎么建立亲密关系,这是自我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意味着自我的扩大,爱人就是我们自我的延伸,同时是对自我缺陷的弥补。

话说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年轻的时候患有抑郁症,他用各种哲学思考和科学方法想要摆脱抑郁症。可最终拯救他既不是科学也不是哲学,而是因为他结婚了。亲密关系让他结束了过度的自我反思,从中找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平和。从此也进入到了他学术生涯的高产期。

亲密关系的意义重大,还不仅仅在于两个人生活上的彼此照顾,而是在这段关系中,允许我们暴露自己的脆弱,他们不再是我们需要掩饰的东西,不再是我们需要从自我中排斥的部分,这些脆弱被接纳,它们被整合到了自我的概念之中。

亲密关系最大的意义竟然是接纳自我,让我们变得更加完整,这是对自我身份认同的进一步深化。

而在建立亲密关系的过程中,我们会害怕自己不被接纳,害怕承诺付出,也会害怕改变自己,失去了单身的自由,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建立亲密关系的障碍。

作为折中的解决方案,很多人就戴上面具,一起配合扮演一段亲密关系。如果你仔细观察过别人的家庭,或者自己就身在这样的关系中,你就会明白,人们假装亲密,却各自孤单。有些人选择出轨,有些人把关系变成一种利用,占有或者寻求刺激的途径。可最终内心的空虚会提醒他们,你并没有完成人生的重要课题。

那怎么才能真正建立亲密关系呢?很简单,就是大胆的去爱。发自内心的做出这样的承诺:“我承诺,即使会受到伤害,我也愿意投入的去爱,即使放弃其他的可能性,即使你不完美,我也愿意爱你,我愿意为我们俩的关系负责,我愿意接受关系中的种种限制。”

如果发自内心的完成了这个承诺,我们就获得了爱的能力。

当然了,我们需要找到那对的人,可不是我们先找对的人才做出承诺,而是先做出了这样的承诺,这个人才变成了对的人。

亲密关系很可能不是一成不变的,或许一段时间之后,那个曾经对的人现在不合适了,但就算是那个人离开了,可我们爱的能力,却永远都在。

**
**

职业认同

成年早期的另一个重要课题,确立职业认同。这跟建立亲密关系很像,工资、福利这些外在的东西就相当于爱人的颜值,而真正让我们感觉幸福的,是我们在亲密关系中的感受,是我们认同我们所做的事情。

经常有人会问,我应该干一样爱一行,还是爱一行才干一行呢?这就像是我该找一个我爱的人,还是爱我的人一样。

其实,如果我们不能发展出两个人能够完全分享彼此的亲密感,那就不是好的爱情,同样,如果我们不能把“干一行”与“爱一行”之间的矛盾整合起来,我们也就无法建立对职业的认同。

职业认同的标准是胜任感,承诺,报酬与满足感。

胜任感是我们能胜任这个工作,并且从中能体会到一种成就。

承诺意味着我愿意投入这份工作,把它视为自己很重要的一部分。比方说陈海贤在做很多事,教学,写作,同时也做付费课程。但是他最重要的承诺,第一职业认同还是一名心理咨询师。

接下来报酬意味着从职业中获得满意的回报。

最后是满足感,我们在工作的时候有一种沉浸和投入,有一种理所应当,本该如此的感觉。

这些总结下来是:我们需要把自己从事的工作镶嵌进自己的人生故事里,让他成为我们人生的一部分。

我们总是把生活与工作隔离开,好像工作是为了得到更好的生活,我们会问那些事业有成的人,他们是怎么平衡工作与生活的。其实工作就是生活本身,就是自我实现的手段,是我们完整人生的一部分。

把他整合进我们的人生,而不是将他排除在外,或者当做美好生活的前奏。这才是职业认同最关键的部分。

当年鲁迅先生,想当医生,是因为家人被庸医所害,让他有了治病救人的想法。而他弃医从文是因为发现精神的医治比身体的医治更加紧迫也更加重要。把职业和人生故事联系起来的职业认同,就赋予了工作意义,也进一步回答了“我是谁”这个问题。

中年期

如果我们已经建立了稳定的自我,获得了亲密关系与职业认同。我们又要进入下一个动荡时期了,35~60岁这很长一段时间的中年期,对很多人来说这都是一个惊涛骇浪的时期。

因为开始衰老,我们的身体变得陌生,而感情又重新变成一件麻烦的事情,孩子进入叛逆期,父母开始生病离世。我们自己不再满足于琐碎的日常生活,希望寻找到更深层的人生意义。之前从来不觉得是问题的时间,现在开始成了问题,我们意识到生命的有限。

生命中的可能性正在逐渐消失,年轻时候想做却没做的事情,可能永远都做不成了,一些想在而没在一起的人,可能永远都不会再一起了。对于变老这件事情,很多人变得非常抗拒,一些男人开始寻求婚外情,想重新找回青春的激情。一些女人开始精心打扮自己,害怕因为变老而失去魅力。有些人开始对年轻人指手画脚,变得俗气,势力,斤斤计较,把生命的长度寄托在钱财、名望这些可以看得见的东西上。

但是同样有些人,到了中年变得更加成熟,更有经验,也更有创造力,他们摆脱了小我的束缚,人生的境界开阔了起来。

他们不在意别人的看法,也不在乎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与规则,更多只遵循自己的内心来。他们更关心自我以外的别人,从家庭内的繁衍与家庭外的繁衍两个方面寻求到自己人生的意义。

在家庭内,可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发展出了这样的繁衍感,有的父母表现出的是占有式的爱,比方说想让孩子上一个好大学,弥补自己没有上大学的遗憾,比方说让孩子争气,出人头地,给自己在同事朋友面前争面子。

其实,繁衍感的本质是爱的奉献。我们要孩子最大的意义不在于养儿防老,继承我们的事业,更不是让他帮我们争面子或者完成我们未达成的心愿。最大的意义只在于陪伴一个新生命的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奉献与付出,学会爱与关心。

在爱孩子的过程中,我也在学习怎么爱自己,在奉献自我的同时,我们也在加强自我,发展自我。这种奉献式的爱,是我们克服中年发展障碍的一种方式。

另一种家庭外的繁衍,就是在工作和社会中实现的。

阿里云的原总裁王坚分享自己成长经历的时候说:“我原来在学校的时候,很年轻就被评为教授,当时跟我同事的老师很多都比我大二三十岁,给了我很多帮助。后来一路辗转,加入阿里云,我发现周围的同事都是比我小20多岁的年轻人。我会想除了自己的工作之外,我还可以做些什么,当年别人为我做了这么多,现在我又为别人做些什么,这深刻的影响了我对工作价值的判断。”

这便是在工作和社会中的繁衍感,传承。

家庭治疗大师,简·海丽去世的时候,米纽庆曾说:“我们用一辈子积累而来的知识,已经普遍影响了下一代的咨询师,他们不一定记得我们的名字,但那已经一点都不重要了”这句话,就是对传承最好的说明。

帮助年轻人成长,成为他们的榜样和领路人,他们需要我们的付出,而我们在这付出中超越了自我。

米纽庆80岁的时候,他对陈海贤的老师说:“你知道吉他手塞戈威亚吗?我和他一样,给我一把吉他,我在台上也能奏乐,但是走下台,我只是一个老头儿。你不想为你的民族做些事情吗?你不想回到你自己的地方发展吗?”

老师当时热泪盈眶,说我才不要你的吉他呢。老师这么说,一是因为不愿意承认米纽庆老了,二是因为她知道这背后的责任。可最后,她还是不知不觉的接过了米纽庆的“吉他”。

老师一直在香港和内地之间往返,教导一些年轻的咨询师,她总是真诚的把自己会的东西都教给他们。她已经是位老太太了,可是她每天上课督导,从早到晚马不停蹄。有时候他开玩笑说:“我已经这么老了,万一我在这里出事了,你们知道怎么把我弄回去吗?”

有一次,陈海贤问老师,你希望留给世界什么东西?

老师回答说:“我活着的时候不想去殡仪馆,死了也不想去。我看过一部电影,一群人乱糟糟的出海去送葬,大家都很开心。如果我离开了,最好也是这样,大家都高高兴兴的,我家里还有很多美酒,到时候拿出来大家都喝掉,什么都别留下,就留滋味在人间就好了。”

从老师身上,我们看到的就是传承,之所以她能如此豁达的面对衰老,跟他承担起传承的责任是有关的,这种突破自我中心之后所带来豁达的人生境界,就是繁衍感给予的回报。

家庭内外的繁衍,似乎看起来都是单向的奉献与付出,其实不是的。年轻人在长者那里获得了培养与教导,长者同样从年轻人那里获得了爱与尊重。他们在彼此的相互疗愈中,完成了各自人生发展的课题,这就是一种奇妙的安排。

**衰老与死亡确实给我们的人生画了边界。但是当我们突破自我中心,真正的学会关心他人之后,我们就拥有了超越衰老与死亡的豁达,帮助我们完成中年成长的课题。

老年期

接下来是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老年期。

这个时候我们的孩子已经长大,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已经卸下,衰老、疾病和身边不断去世的朋友,都在提醒我们终点的临近。我们还有最后一个人生课题,对自己人生的整合。

无论我们的一生经历了多少的快乐和痛苦,都当做独特的经历接纳下来。如果不能做到接纳,我们就会感到人生苦短,对自己的人生不满意,但也没有重新来过的机会了。

人生必然是有遗憾的,我们一定会错过一些东西,自我发展的可能性与生命有限之间存在着永恒的张力,我们必须要通过选择,让一些东西成为现实,同时必然也有另一些东西与我们渐行渐远。选择让我们书写了只属于我自己的独特人生故事。就像是在试卷上写下最后的答案,现在铃声响起,交卷的时间到了,给出一个令自己满意的答案,这就是人生的整合。

只有当死亡来临的时候,我们过去的所作所为,才显示出他们的意义。如果我们在中年的时候获得了繁衍感,那我们就不那么害怕死亡,因为我们知道自己的事业,愿望与爱都会延续下去。

话说,陈海贤所在的浙大有位传奇教授,陈天洲,36岁就成为了计算机学院最年轻的博导。不仅学术能力强,而且对学生也特别好,还是单身主义的实践者,号称浙大光棍协会最后一位坚守初衷的会员和主席。

就是这么一个厉害而有趣的人,在2011年被查出患上了胰腺癌,这是一种死亡率非常高的癌症。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他没有抱怨和自怜,仍然坚持学术研究,甚至在去世前一周还在参加学生的论文答辩。

4年之后,他去世了。他把所有遗产都捐赠给了浙大用来帮助学生,他是很多浙大学生心中的英雄。

我们看到,陈天洲并没有完成建立亲密关系的人生课题,但是他通过学术研究和教书育人获得了足够的繁衍感,这种人生的意义在他生命最后的时间帮他完成了自己人生的整合。

或许同学们和我一样,很幸运的还不需要去面对衰老和死亡,但如果现在我们就有向死而生的觉悟,会令我们收获巨大。

有这样一个说法,我们的所有财富,社会地位,亲人、朋友,乃至我们的身体,这全全部部都是命运女神借给我们的,我们要虔诚的保管好它们。如果有一天命运女神要收回他们,我们也绝对不该不高兴,而是没有怨恨,满怀欣喜的说:“谢谢您让我曾经保管这一切,现在如数奉还。”

有一个思想实验,想象自己已经到了垂暮之年,一生都过得很完美,这个时候我们已经获得了晚年的平静。现在回忆自己的人生,回想自己在2020年,在当下所面临的难题,你觉得这位老人会怎么选,怎么做,才让他不会后悔呢?

如果说,生命有限有什么好处的话,也许就是让我们意识到,自己所在的每一刻都那么美好。

过程的意义

这期节目我们说了不同人生阶段所面临的人生课题,从青春期一直到老年期。但话又说回来,这只是大多数人走过的路,或许这些也只是大多数人的偏见而已。而每个人都有选择独特的权利。

有人说:“我虽然没有建立亲密关系,但是我获得了容忍孤独的能力。”人生并不像跑马拉松,必须要按照规定跑完所有的路线。

人总是处在各种各样的矛盾之中,自我和他人,亲密和孤独,理想和现实,生与死,如果我们能够完成对这些矛盾的适应,也就已经完成了自己人生的课题。

我们每个人,人生的终点毫无疑问都是固定的,而其间的过程就是人生的本质。就像是我们所有的人生目标,无论是最后成功了欢呼雀跃还是失败了伤心流泪,目标的意义本身其实并非最后的结果,而是它所引发的过程。

其实成败得失都没这么重要,太注重结果,会让我们错失对过程的体验。

绝大多数同学应该和我一样,现在还身强力壮甚至还在青春期,我们对衰老和死亡都觉得很可怕。

陈海贤说,他在青春期的时候,幻想自己的中年太可怕了,通宵熬夜的精力再也没有了,腹肌也最终变成了一坨肥肉,再也不会有姑娘喜欢他了,有了家庭和孩子,再也没法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程了。

可是等他真的到中年以后,这些可怕的事情确实都发生了,但是还有很多他没想到的事情。他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变得成熟而坦然。因为职业上的精进,得到了之前没有过的尊重。经济上也有了更大的自由。当然也被家庭和孩子束缚,但这种束缚本身就是快乐,看到孩子的笑,他哪里都不想去了。

我们设想中的未来和真正的未有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非要等到过程真正的展开,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快乐与忧伤。

我们在想象未来的时候,总是放大了将会失去的,而很难想象自己将要得到的。而人生真正重要的东西,常常都是在失去中获得的。

**
**

好了,关于《了不起的我》这本书的解读,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

很庆幸在我最需要的时候遇见了它,它帮我走出了人生的困境,希望也能帮助到你。

不想去了。

我们设想中的未来和真正的未有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非要等到过程真正的展开,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快乐与忧伤。

我们在想象未来的时候,总是放大了将会失去的,而很难想象自己将要得到的。而人生真正重要的东西,常常都是在失去中获得的。

**
**

很庆幸在我最需要的时候遇见了它,它帮我走出了人生的困境,希望也能帮助到你。

《了不起的我》读后感相关推荐

  1. GC13:XO独占游戏《神鬼寓言传奇》公布

    作者: 来源: www.bts668.com 微软日前公布了<神鬼寓言传奇>(Fable Legends),该游戏是此系列作品的新作,将作为Xbox One游戏出现. 这款由狮子头工作室开 ...

  2. Facebook 重金挖不到,ASP.NET 之父,微软大神“红衣教主”传奇

    作者 | 伍杏玲 出品 | CSDN (ID:CSDNnews) 2018 年底,微软"王者归来",时隔 16 年市值重返全球第一.人们纷纷用"力挽狂澜"&qu ...

  3. 乔布斯去世衍生多种周边产品(支持乔布斯请顶)

    各种乔布斯肖像 乔布斯公仔 乔布斯立体纸人 不管你是不是狂热的苹果粉丝,是不是拥有n多的苹果产品,苹果帮主乔布斯都应该值得我们纪念. "为什么说乔布斯改变了世界?没有 iPhone,就不会有 ...

  4. 一战封神!“中国飞人”苏炳添跑出9秒83到底有多牛?

    公众号后台回复"图书",了解更多号主新书内容作者:CDA数据分析师来源:CDA数据分析师 [导读] 在刚刚结束的东京奥运会百米飞人大战上,中国选手苏炳添在半决赛跑出9秒83,刷新了 ...

  5. 乔布斯导演的最后一幕

    连作者也说,他仅仅是这本书的写作者,真正的作者是乔布斯."中信出版社总编辑潘岳近日分享了<史蒂夫·乔布斯传>幕后的故事.这本传记预定期已达100万册,预估最终销量将达到500万册 ...

  6. 30本pdf完整版的经典Linux学习和开发教程和资料下载 android arm java 资料大全

    史上最牛的Linux内核学习方法论   点击下载 我的arm_linux移植笔记   点击下载 S3C2440完全开发流程   点击下载 Linux系统命令及其使用详解完整版   点击下载 Linux ...

  7. 30本pdf完整版的经典Linux学习和开发教程和资料下载 android arm java 资料大全...

    史上最牛的Linux内核学习方法论 点击下载 我的arm_linux移植笔记 点击下载 S3C2440完全开发流程 点击下载 Linux系统命令及其使用详解完整版 点击下载 Linux主要shell命 ...

  8. 养成励志的习惯,一生励志——文指星终极励志

    语言的突破全集 卡耐基 --励志经典     点击下载 人性的优点--卡耐基名著--励志经典     点击下载 人生格言精华总集     点击下载 人生定律与原则--励志经典     点击下载 厚黑学 ...

  9. 养成励志的习惯,一生励志

    语言的突破全集 卡耐基 --励志经典     点击下载 人性的优点--卡耐基名著--励志经典     点击下载 人生格言精华总集     点击下载 人生定律与原则--励志经典     点击下载 厚黑学 ...

  10. 【转】乔布斯经典语录

    2011年8月25日消息,乔布斯辞去了苹果公司CEO的职务.10月6日,传来了他去世的消息.在此缅怀乔帮主的同时,与大家分享乔布斯在世时的经典语录.(来自于<乔布斯传>--神一样的传奇的附 ...

最新文章

  1. java 集合自定义元素_java集合 collection-list-ArrayList 将自定义对象作为元素存到ArrayList集合中,并去除重复元素。...
  2. 【C 语言】二级指针案例 ( 字符串切割 | 返回 二维数组 作为结果 )
  3. 文件系统写入100G文件需要多久
  4. win 2008 控制共享文件夹大小_Windows 10 无法访问共享的解决办法大全
  5. QApplication和QCoreApplication区别
  6. Java Spring Beans.xml里的Bean定义是如何被解析出来的
  7. [COCI2015]ZGODAN
  8. Net Core平台灵活简单的日志记录框架NLog+Mysql组合初体验
  9. android 充电动画_iPhone 12充电测试:18/20W并无明显区别
  10. 如何在路由器的局域网下使用IIS发布网页
  11. CSS图片布局 flex(竖着的几张图片改为一排)
  12. 200 万年薪的博士,华为到底看重什么?
  13. ios 添加浮动效果_自定义悬浮窗详解(模拟IOS小球拖动,轮盘滑动)
  14. 实验十、静态路由和直连路由引入配置
  15. 2.2磁盘IO网络IO工作机制
  16. py知识(每日更新) 7.19
  17. axios封装需要注意的增删改查传参易混淆点
  18. 本地win10安装的MySQL8.0.12用navicat12报错 2509 -Authentication plugin ' caching_sha2_password' cannot be :
  19. 大数据在医疗领域应用有哪些挑战?
  20. 服务器虚拟机光驱,vSphere client中的光驱配置方式

热门文章

  1. Matlab2017b安装教程及破解失败方法
  2. 一周小结(2019/12/23)
  3. 数据预处理——以GSE3494为例
  4. 马云的卸任,刘强东的舆论,万达的动荡,谁将是下一个龙头老大!
  5. 批量md5解密教程,用这个免费md5解密网站亲测能解
  6. 带农历日期的html代码,很全的显示阴历(农历)日期的js代码
  7. js 根据公历日期 算出农历_显示阴历(农历)日期的js代码
  8. 在 LaTeX 中插入表格
  9. 画图必备工具:25个常用Matplotlib图的Python代码总结
  10. 用C语言编写大写字母用ascll表示,用java实现输入ASCII码,打印出对应的大写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