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小白上路,找到了非常详细的教程!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sxf1061700625/article/details/105870851/


hello大家好!我又来搬文章了!我就不信还有比这更详细的?!


MNIST可以说是机器学习入门的hello word了!导师一般第一个就让你研究MNIST,研究透了,也算基本入门了。好的,今天就来扯一扯学一学。


在本文中,我们将在PyTorch中构建一个简单的卷积神经网络,并使用MNIST数据集训练它识别手写数字。在MNIST数据集上训练分类器可以看作是图像识别的“hello world”。

MNIST包含70,000张手写数字图像: 60,000张用于培训,10,000张用于测试。图像是灰度的,28x28像素的,并且居中的,以减少预处理和加快运行。

设置环境

在本文中,我们将使用PyTorch训练一个卷积神经网络来识别MNIST的手写数字。PyTorch是一个非常流行的深度学习框架,比如Tensorflow、CNTK和caffe2。但是与其他框架不同的是,PyTorch具有动态执行图,这意味着计算图是动态创建的。

先去官网上根据指南在PC上装好PyTorch环境,然后引入库。

import torchimport torchvisionfrom torch.utils.data import DataLoader

准备数据集

导入就绪后,我们可以继续准备将要使用的数据。但在那之前,我们将定义超参数,我们将使用的实验。在这里,epoch的数量定义了我们将循环整个训练数据集的次数,而learning_rate和momentum是我们稍后将使用的优化器的超参数。

n_epochs = 3batch_size_train = 64batch_size_test = 1000learning_rate = 0.01momentum = 0.5log_interval = 10random_seed = 1torch.manual_seed(random_seed)

对于可重复的实验,我们必须为任何使用随机数产生的东西设置随机种子——如numpy和random!

现在我们还需要数据集的dataloader。这就是TorchVision发挥作用的地方。它让我们用一种方便的方式来加载MNIST数据集。我们将使用batch_size=64进行训练,并使用size=1000对这个数据集进行测试。下面的Normalize()转换使用的值0.1307和0.3081是MNIST数据集的全局平均值和标准偏差,这里我们将它们作为给定值。

TorchVision提供了许多方便的转换,比如裁剪或标准化。

train_loader = torch.utils.data.DataLoader(  torchvision.datasets.MNIST('./data/', train=True, download=True,                             transform=torchvision.transforms.Compose([                               torchvision.transforms.ToTensor(),                               torchvision.transforms.Normalize(                                 (0.1307,), (0.3081,))                             ])),  batch_size=batch_size_train, shuffle=True)test_loader = torch.utils.data.DataLoader(  torchvision.datasets.MNIST('./data/', train=False, download=True,                             transform=torchvision.transforms.Compose([                               torchvision.transforms.ToTensor(),                               torchvision.transforms.Normalize(                                 (0.1307,), (0.3081,))                             ])),  batch_size=batch_size_test, shuffle=True)

运行上面的程序后,会自动将数据集下载到目录下的data文件夹。下载过程可能有点烦,经常卡住不动,只能多来几遍。完成后就是这样了:

除了数据集和批处理大小之外,PyTorch的DataLoader还包含一些有趣的选项。例如,我们可以使用num_workers > 1来使用子进程异步加载数据,或者使用固定RAM(通过pin_memory)来加速RAM到GPU的传输。但是因为这些在我们使用GPU时很重要,我们可以在这里省略它们。

现在让我们看一些例子。我们将为此使用test_loader。

让我们看看一批测试数据由什么组成。

examples = enumerate(test_loader)batch_idx, (example_data, example_targets) = next(examples)print(example_targets)print(example_data.shape)

example_targets是图片实际对应的数字标签:

一批测试数据是一个形状张量:

这意味着我们有1000个例子的28x28像素的灰度(即没有rgb通道)。

我们可以使用matplotlib来绘制其中的一些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fig = plt.figure()for i in range(6):  plt.subplot(2,3,i+1)  plt.tight_layout()  plt.imshow(example_data[i][0], cmap='gray', interpolation='none')  plt.title("Ground Truth: {}".format(example_targets[i]))  plt.xticks([])  plt.yticks([])plt.show()

好的,经过一些训练,这些应该不难识别。

构建网络

现在让我们开始建立我们的网络。我们将使用两个2d卷积层,然后是两个全连接(或线性)层。作为激活函数,我们将选择整流线性单元(简称ReLUs),作为正则化的手段,我们将使用两个dropout层。在PyTorch中,构建网络的一个好方法是为我们希望构建的网络创建一个新类。让我们在这里导入一些子模块,以获得更具可读性的代码。

import torch.nn as nnimport torch.nn.functional as Fimport torch.optim as optim
class Net(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super(Net, self).__init__()        self.conv1 = nn.Conv2d(1, 10, kernel_size=5)        self.conv2 = nn.Conv2d(10, 20, kernel_size=5)        self.conv2_drop = nn.Dropout2d()        self.fc1 = nn.Linear(320, 50)        self.fc2 = nn.Linear(50, 10)    def forward(self, x):        x = F.relu(F.max_pool2d(self.conv1(x), 2))        x = F.relu(F.max_pool2d(self.conv2_drop(self.conv2(x)), 2))        x = x.view(-1, 320)        x = F.relu(self.fc1(x))        x = F.dropout(x, training=self.training)        x = self.fc2(x)        return F.log_softmax(x)

具体各部分的含义,在下面详细讲!

广义地说,我们可以想到torch.nn层中包含可训练的参数,而torch.nn.functional就是纯粹的功能性。forward()传递定义了使用给定的层和函数计算输出的方式。为了便于调试,在前向传递中打印出张量是完全可以的。在试验更复杂的模型时,这就派上用场了。请注意,前向传递可以使用成员变量甚至数据本身来确定执行路径——它还可以使用多个参数!

现在让我们初始化网络和优化器。

network = Net()optimizer = optim.SGD(network.parameters(), lr=learning_rate,                      momentum=momentum)

注意:如果我们使用GPU进行训练,我们也应该使用例如network.cuda()将网络参数发送给GPU。在将网络参数传递给优化器之前,将它们传输到适当的设备是很重要的,否则优化器将无法以正确的方式跟踪它们。

模型训练

是时候建立我们的训练循环了。首先,我们要确保我们的网络处于训练模式。然后,每个epoch对所有训练数据进行一次迭代。加载单独批次由DataLoader处理。

首先,我们需要使用optimizer.zero_grad()手动将梯度设置为零,因为PyTorch在默认情况下会累积梯度。然后,我们生成网络的输出(前向传递),并计算输出与真值标签之间的负对数概率损失。现在,我们收集一组新的梯度,并使用optimizer.step()将其传播回每个网络参数。有关PyTorch自动渐变系统内部工作方式的详细信息,请参阅autograd的官方文档(强烈推荐)。

我们还将使用一些打印输出来跟踪进度。为了在以后创建一个良好的培训曲线,我们还创建了两个列表来节省培训和测试损失。在x轴上,我们希望显示网络在培训期间看到的培训示例的数量。

train_losses = []train_counter = []test_losses = []test_counter = [i*len(train_loader.dataset) for i in range(n_epochs + 1)]

在开始训练之前,我们将运行一次测试循环,看看仅使用随机初始化的网络参数可以获得多大的精度/损失。你能猜出我们的准确度是多少吗?

def train(epoch):  network.train()  for batch_idx, (data, target) in enumerate(train_loader):    optimizer.zero_grad()    output = network(data)    loss = F.nll_loss(output, target)    loss.backward()    optimizer.step()    if batch_idx % log_interval == 0:      print('Train Epoch: {} [{}/{} ({:.0f}%)]\tLoss: {:.6f}'.format(        epoch, batch_idx * len(data), len(train_loader.dataset),        100. * batch_idx / len(train_loader), loss.item()))      train_losses.append(loss.item())      train_counter.append(        (batch_idx*64) + ((epoch-1)*len(train_loader.dataset)))      torch.save(network.state_dict(), './model.pth')      torch.save(optimizer.state_dict(), './optimizer.pth')          train(1)

神经网络模块以及优化器能够使用.state_dict()保存和加载它们的内部状态。这样,如果需要,我们就可以继续从以前保存的状态dict中进行训练——只需调用.load_state_dict(state_dict)。

现在进入测试循环。在这里,我们总结了测试损失,并跟踪正确分类的数字来计算网络的精度。

def test():  network.eval()  test_loss = 0  correct = 0  with torch.no_grad():    for data, target in test_loader:      output = network(data)      test_loss += F.nll_loss(output, target, size_average=False).item()      pred = output.data.max(1, keepdim=True)[1]      correct += pred.eq(target.data.view_as(pred)).sum()  test_loss /= len(test_loader.dataset)  test_losses.append(test_loss)  print('\nTest set: Avg. loss: {:.4f}, Accuracy: {}/{} ({:.0f}%)\n'.format(    test_loss, correct, len(test_loader.dataset),    100. * correct / len(test_loader.dataset)))    test()

使用上下文管理器no_grad(),我们可以避免将生成网络输出的计算结果存储在计算图中。
    是时候开始训练了!我们将在循环遍历n_epochs之前手动添加test()调用,以使用随机初始化的参数来评估我们的模型。

test()for epoch in range(1, n_epochs + 1):  train(epoch)  test()

震惊了,我的电脑!!

运行结果:

评估模型的性能

就是这样。仅仅经过3个阶段的训练,我们已经能够达到测试集97%的准确率!我们开始使用随机初始化的参数,正如预期的那样,在开始训练之前,测试集的准确率只有10%左右。

我们来画一下训练曲线。

test()for epoch in range(1, n_epochs + 1):  train(epoch)  test()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fig = plt.figure()plt.plot(train_counter, train_losses, color='blue')plt.scatter(test_counter, test_losses, color='red')plt.legend(['Train Loss', 'Test Loss'], loc='upper right')plt.xlabel('number of training examples seen')plt.ylabel('negative log likelihood loss')plt.show()

从训练曲线来看,看起来我们甚至可以继续训练几个epoch!

但在此之前,让我们再看看几个例子,正如我们之前所做的,并比较模型的输出。

examples = enumerate(test_loader)batch_idx, (example_data, example_targets) = next(examples)with torch.no_grad():  output = network(example_data)fig = plt.figure()for i in range(6):  plt.subplot(2,3,i+1)  plt.tight_layout()  plt.imshow(example_data[i][0], cmap='gray', interpolation='none')  plt.title("Prediction: {}".format(    output.data.max(1, keepdim=True)[1][i].item()))  plt.xticks([])  plt.yticks([])plt.show()

我们的模型对这些例子的预测似乎是正确的!

检查点的持续训练

现在让我们继续对网络进行训练,或者看看如何从第一次培训运行时保存的state_dicts中继续进行训练。我们将初始化一组新的网络和优化器。

continued_network = Net()continued_optimizer = optim.SGD(network.parameters(), lr=learning_rate,                                momentum=momentum)

使用.load_state_dict(),我们现在可以加载网络的内部状态,并在最后一次保存它们时优化它们。

network_state_dict = torch.load('model.pth')continued_network.load_state_dict(network_state_dict)optimizer_state_dict = torch.load('optimizer.pth')continued_optimizer.load_state_dict(optimizer_state_dict)

同样,运行一个训练循环应该立即恢复我们之前的训练。为了检查这一点,我们只需使用与前面相同的列表来跟踪损失值。由于我们为所看到的训练示例的数量构建测试计数器的方式,我们必须在这里手动添加它。

for i in range(4,9):  test_counter.append(i*len(train_loader.dataset))  train(i)  test()

太棒了!我们再次看到测试集的准确性从一个epoch到另一个epoch有了(运行更慢的,慢的多了)提高。让我们用图像来进一步检查训练进度。

fig = plt.figure()plt.plot(train_counter, train_losses, color='blue')plt.scatter(test_counter, test_losses, color='red')plt.legend(['Train Loss', 'Test Loss'], loc='upper right')plt.xlabel('number of training examples seen')plt.ylabel('negative log likelihood loss')plt.show()

​(我没跑出了,但)

这看起来仍然像一个相当平滑的学习曲线,就像我们最初要训练8个epoch!请记住,我们只是将值添加到从第5个红点开始的相同列表中。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    ​1. 从检查点内部状态继续按预期工作。
    ​    ​2. 我们似乎仍然没有遇到过拟合问题!看起来我们的dropout层做了一个很好的规范模型。

总结

总之,我们使用PyTorch和TorchVision构建了一个新环境,并使用它从MNIST数据集中对手写数字进行分类,希望使用PyTorch开发出一个良好的直觉。对于进一步的信息,官方的PyTorch文档确实写得很好,论坛也很活跃!

入门级Pytorch+MINIST数据集实现手写数字识别相关推荐

  1. 【MLP实战】001:基于Minist数据集的手写数字识别

    本文又是一篇基于Minist数据集的手写数字识别. 首先,mnist数据集: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7R7_jnDKZm9F7M6n8hiIw 提取码:rn8z 首 ...

  2. DL之CNN:自定义SimpleConvNet【3层,im2col优化】利用mnist数据集实现手写数字识别多分类训练来评估模型

    DL之CNN:自定义SimpleConvNet[3层,im2col优化]利用mnist数据集实现手写数字识别多分类训练来评估模型 目录 输出结果 设计思路 核心代码 更多输出 输出结果 设计思路 核心 ...

  3. 基于TensorFlow和mnist数据集的手写数字识别系统 ,可识别电话号码,识别准确率高,有对比实验,两组模型,可讲解代码

    基于TensorFlow和mnist数据集的手写数字识别系统 ,可识别电话号码,识别准确率高,有对比实验,两组模型,可讲解代码

  4. MNIST数据集实现手写数字识别(基于tensorflow)

    ------------先看看别人的博客--------------------- Tensorflow 实现 MNIST 手写数字识别         用这个的代码跑通了 使用Tensorflow和 ...

  5. 智科模式识别期末大课设:多种方法对数据集进行手写数字识别(数据集:MINIST)

    0结课作业内容 (1)程序编写及报告. 请大家下载70000个样本的MNIST数据集("手写体数字70000.zip",28*28像素),60000个用于训练,10000个用于测试 ...

  6. matlab朴素贝叶斯手写数字识别_基于MNIST数据集实现手写数字识别

    介绍 在TensorFlow的官方入门课程中,多次用到mnist数据集.mnist数据集是一个数字手写体图片库,但它的存储格式并非常见的图片格式,所有的图片都集中保存在四个扩展名为idx*-ubyte ...

  7. 神经网络——实现MNIST数据集的手写数字识别

    由于官网下载手写数字的数据集较慢,因此提供便捷下载地址如下 手写数字的数据集MNIST下载: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gaoyu1253401563/108 ...

  8. Pytorch 学习 (一)Minst手写数字识别(含特定函数解析)

    目录 本人目前在跟随csdn博主 "K同学啊"进行365天深度学习训练营进行学习,这是打卡内容 也作为本人学习的记录. 一.准备部分 三.训练模型 四.正式训练 五.输出 MNIS ...

  9. 北京大学曹健——Tensorflow笔记 05 MNIST数据集输出手写数字识别准确率

              # 前向传播:描述了网络结构 minist_forward.py # 反向传播:描述了模型参数的优化方法 mnist_backward.py # 测试输出准确率minist_tes ...

  10. 【机器学习】基于mnist数据集的手写数字识别

    文章目录 第1关:创建训练样本批量生成器 第2关:创建卷积神经网络

最新文章

  1. 观点 | 李飞飞最新访谈:我每天都在对AI的担忧中醒来
  2. 【2017-02-20】C#基础 - 运算符//表格,示例,代码巩固练习
  3. x86_64编译JPEG遇到Invalid configuration `x86_64-unknown-linux-gnu'
  4. c语言第四版课后答案第三章3.4,算法与数据结构C语言版课后习题答案(机械工业出版社)第3,4章 习题参考答案...
  5. java win10 通知,如何使用Java AWT创建和显示Windows 10通知
  6. 页眉页脚怎么单独设置某一页里面的_Word小技巧:如何从任意页面开始设置页眉页脚...
  7. 继承redis spring_Spring 极速集成注解 Redis 实践
  8. linux ping策略打开_Linux Iptables允许或阻止ICMP ping请求
  9. hnu 暑期实训之7还是7 to_string的实现方法
  10. anaconda双版本python_Anaconda中安装多版本Python及切换
  11. mac上安装brew(最简易)
  12. kafka mysql 迁移,kafka迁移数据目录
  13. 初中数学老师计算机培训反思,初中数学特级教师培训会学习心得体会
  14. 去香港读研——申请全过程
  15. 2020年AJ超级配乐库音频配乐资源2020.VOL-09更新100首Audio Jungle音乐素材包
  16. 双目立体匹配算法SGBM
  17. 旋转电机设计_尤哈·皮罗内 PDF完整版下载 网盘分享
  18. 简单的直接修改MAC地址的方法
  19. 微信小程序 初学——【音乐播放器】
  20. 地下城与勇士游戏设计元素及成功原因分析

热门文章

  1. 0xFFFF中的0x是什么意思
  2. url 转码 java_HttpClient请求URL字符集转码问题解决方法
  3. 单目结构光三维扫描仪的标定与三维重建
  4. 计算机应用专业配置标准,计算机应用专业技能抽查考试标准.doc
  5. BT种子 kitty
  6. 网易公开课APP如何修改视频缓存地址
  7. Ubuntu安装字体for wps
  8. java wps linux 安装_安装wps for linux无法启动
  9. 解决WebStorme点击谷歌浏览器图标无反应问题
  10. 555555555 5555555555 55 55555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