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naiver 于 2017-6-10 14:37 编辑

如果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从下往上看,谢谢!!

-----------------------------------------------------------------------分割线----------------------------------------------------------------------

20170610更新2

刚才又简单测试了一下,发现Wifi魔盒这个工具真是不错,至少漫游测试很方便,可惜IOS或者OSX上没有找到类似的工具。

下面是刚才又测试了一下小米1S和HTC M7的漫游结果。

左边是小米,右边是M7,差别明显呀!! 这样至少说明了如果终端支持802.11r的话,的确可以做到“快速漫游”。

另外还有一些新的心得,一起说一下。

1,时延比较,小米500-1000ms,M7 2000-5000ms

2,M7 发生漫游的时候,原本的AP信号强度都降到-70左右,这估计就是M7预设的阈值,需要断开再搜索新的AP了。

小米发生漫游的时候,连接这个AP信号还保持在-60甚至更高,802.11r的优势可见一斑。

3,M7漫游时,两次是断开后再连接,小米没有发生断线!

4,前两天说漫游到K2,是连接5G优先,看来是不完全正确的,这次测试都只连接2.4G,MAC末尾9a是K2 2.4G,9b是K2 5g。这恐怕还是看运气了。

1s test.jpg (45.81 KB, 下载次数: 42)

2017-6-10 14:28 上传

htc test.jpg (46.51 KB, 下载次数: 48)

2017-6-10 14:28 上传

20170610更新

承诺给酷友的LEDE 802.11r设置界面。简单解释一下。

移动域,用来识别多个AP在一个空间,任意的4字符ID都可以。

NAS ID, R1 Key Holder 分别是R0 和 R1的密钥,用任意的6个8位字节表示,为了便于设置一般就用所在AP的MAC地址,去掉冒号。

两个时间参数不用改。

PMK R1 Push,不知道是啥,反正勾上。

R0KH (R0 Key Holder) 列表:MAC 地址,NAS标识符,128位密钥 (十六进制字符串)。

拿我的举例,改了Mac几个字符:

74:7D:00:00:50:9A,747D0000509A,8a7fcc966ed0691ff2809e1f38c16996

00:24:00:00:36:F5,0024000036F5,8a7fcc966ed0691ff2809e1f38c16996

74:7D:00:00:50:9B,747D0000509B,8a7fcc966ed0691ff2809e1f38c16996R1KH (R1 Key Holder) 列表:MAC地址,R1KH-ID (包含冒号的6个八位字节),128位密钥 (十六进制字符串)。

拿我的举例,改了Mac几个字符:

74:7D:00:00:50:9A,74:7D:00:00:50:9A,8a7fcc966ed0691ff2809e1f38c16996

00:24:00:00:36:F5,00:24:00:00:36:F5,8a7fcc966ed0691ff2809e1f38c16996

74:7D:00:00:50:9B,74:7D:00:00:50:9B,8a7fcc966ed0691ff2809e1f38c16996R0KH和R1KH列表,在每个AP上都要设置所有AP的信息,比如我设置了Buffalo的2.4G,K2的2.4G和5G,就要在每个AP的R0&R1列表里设置3个项目,自己的和另外两个的,最后一个128位密码保持统一就行,也是随便设定。

如果你要设置4个AP,每个都有2.4和5G,就要在每个AP 的R0&R1列表里设8个项目。

提醒一下,要想LEDE 802.11r能够有效,AP一定只能桥接,不能用路由模式,要漫游发生在一个网段内,3级漫游是不行的!

第一张图设置图里R0KH和R1KH列表看不清,具体看第二张图。

802.11r设置

11r.jpg (179.67 KB, 下载次数: 48)

2017-6-10 13:02 上传

R0 & R1 key list

Rlist.jpg (39.36 KB, 下载次数: 46)

2017-6-10 12:49 上传

-----------------------------------------------------------------------分割线----------------------------------------------------------------------

20170609更新

5G同2.4G之间802.11r快速漫游测试成功!

昨晚把K2的5G AP也加入了802.11r的r0和r1认证列表,成功漫游,开心。

而且从buffalo往K2移动,会优先漫游到K2的5G点,而不是2.4G,有点出乎我的意料,算是个惊喜。

我用了多个不同终端测试,在家里走来走去的,被当做犯傻了

结果如下:

Iphone7:漫游成功,用iNetTools ping网关测试,基本保证丢包1次以下。

Macbook Air:漫游成功,在终端下ping 网关,会丢包3-6个,感觉MAC系统ping包频率比较高,所以丢包比手机上多。(现在看来同UBNT的漫游效果基本一致,我看夜大也是用的Macbook测试UAP–AC–IW的漫游)

小米1s:这么老的手机,出乎我的预料,居然也能漫游,用wifi魔盒的漫游测试,丢包2-4个。

HTC M7:刷了小米系统,无法漫游!用wifi魔盒漫游测试,丢包严重,明显看到wifi失去连接再重新连接的提示,在小米1s上没有看到。(可能是HTC不支持11r,也可能是定制小米系统的问题,不确定)

有朋友要我放出LEDE系统 802.11r设置攻略,我晚上回家截个屏放上来,很简单的!

另外,这是Lede官网固件下载地址,我不能放URL,大家自己加上h头。进去查找自己的路由器型号下载就好了。

lede-project.org/toh/views/toh_fwdownload

-----------------------------------------------------------------------分割线----------------------------------------------------------------------

20170608更新

搞了3-4天,终于搞定了openwrt(LEDE)的802.11r协议,的确可以用。

用两个路由当胖AP用,K2和Buffalo的G300NH(老东西了

),刷了官方正式的LEDE,卸载mini-wpad,安装wpad,两个路由设置相同SSID,加密方式,密码,不同信道。

打开802.11r,设置相关参数(没有认证服务器的话,其实就是把所有的秘钥在每个AP上都保存一份),把两个路由放在房间最远两头(还隔着好多墙),拿着iphone走来走去,同时ping网关。

基本上切换的时候最多丢一个包,好的话只是时延长一点,已经基本能够达到我的期望了。

如果关闭802.11r,对比了一下,至少丢包10个以上,有时候就算持续丢包也不切换到另一个AP上去。(K2说:“我就不撒手你能咋地?”

)

同论坛里已发布的针对UBNT/TP的评测比较一下:

UBNT AP,他们有自己开发的FR技术,切换时候最多可能会掉4-6个包。

TP AC300+APTP从未声称支持漫游,但有网友测试下来不掉包,切换也流畅,目前我看始终是这几位网友在推荐TP,多个帖子里都是老面孔,我目前还是保留意见,等待更多测试结果参考。

另外我的Buffalo不支持5G,现在还不知道5G之间以及2.4G和5G之间能否也快速切换,等我第一个K2上岸,再买一个试试。

80211r.jpg (102.29 KB, 下载次数: 35)

2017-6-8 12:36 上传

暂时待选的几个方案如下:

1,Lede刷机无线路由,搞4个,802.11r全打开,只用5G(如果5G支持的话)

优点:漫游流畅,同UBNT 的快速漫游比起来不差,价格便宜,AP甚至可以免费

缺点:稳定性一般,出问题维护很不方便,我已经可以想象了

不如面板型AP干净整洁,每个房间都得找个地方放,还得有电源插口。

用户终端也必须支持802.11r,苹果应该都可以,但我的HTC好像不支持。

2,UBNT 面板AP,搞4个,快速漫游家用也够了。

优点:整齐美观,不影响房间原有布局。稳定性没话说,也便于管理。

缺点: 贵!!

3,AC300+4APs

待定,TP的漫游,我的理解是,就算没有打开RSSI强度阀值,AC300或者AP也有一个默认阀值,比如-75db,用的还是简单粗暴的方式。

是否真如有些网友说的,体验不差甚至比UBNT还好,我等更多的声音(是否这个高大上的论坛里其实根本没人买TP哦?

)

-----------------------------------------------------------------------分割线----------------------------------------------------------------------

20170607更新

唉,说来说去,还是没看出个所以然。

我发帖的目的可不是问买多贵的AC产品才多有逼格呢。

不丢包我是不会追求了,没戏的,再好的产品也不能保证不丢包,何况几百块的家用级产品。

有网友说不考虑别的,只考虑漫游的话,AC300比UBNT的体验都更好,我目前是怀疑的,至少UBNT还声称有个Fast Roaming,TP可啥都没说(不符合TP风格)。

我就想问问买了AC300的朋友的使用体验,不开RSSI信号强度阀值,真的能在多个AP间漫游?始终连接在信号强度最强的AP上?

另外,如果有TP内部人士,能否透露一下AC300的漫游机制?我是没想明白,怎么做到的

附TP官网上关于AC产品的介绍,关于漫游一个字都没有提,更别说什么快速,无缝了。。。

型号最大管理AP数认证功能安全管理其它功能

TL-AC100100MAC地址过滤

WPA/WPA2

WPA-PSK/WPA2-PSK无统一设置SSID

SSID绑定VLAN

设置AP参数、升级AP

频谱导航

功率调节

TL-AC200200MAC地址过滤

WPA/WPA2

WPA-PSK/WPA2-PSK无统一设置SSID

SSID绑定VLAN

设置AP参数、升级AP

频谱导航

功率调节

TL-AC300300MAC地址过滤

WPA/WPA2

WPA-PSK/WPA2-PSK

Web认证

微信认证

一键上网认证广播风暴抑制

DHCP防护

ARP防护统一设置SSID

SSID绑定VLAN

设置AP参数、升级AP

频谱导航

功率调节

速率调整

负载均衡

手动射频绑定

双链路备份

-----------------------------------------------------------------------分割线----------------------------------------------------------------------

原帖 (20170606)

新人一个,最近准备装修,也在考虑无线AP的布局问题,看了好多贴。。看到好多TP的AC+AP方案,也有点心痒痒,但仔细研究,觉得TP的无缝漫游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说说我的看法,看是否正确。

我理解的无缝漫游:

1,真正的AP无缝漫游,应该是由AC根据客户端所在位置的信号,匹配最合适的AP点,如果客户端移动到新的位置,原本连接的AP信号变差,就应该主动踢出用户,让客户端主动去连接信号最好的AP。(当然客户端也需要提供相关数据,帮助AC寻找最佳匹配AP)

2,要实现第一条,需要AC/AP以及客户端同时支持802.11k/r/v 这几个协议,现在大多数苹果和三星都能够支持,但还有很多安卓机不支持。这会导致即使AC支持无缝漫游,使用这些手机的也无法使用。

3,这样的无缝漫游,要实现,真不是1-2K的硬件可以做到的。一个AC+2个AP,没个4-5K下不来。

那么TPlink 的AC+AP是怎么实现 所谓的无缝漫游?

1, 给所有AP设置相同的SSID,加密方式,密码,这样的确能让我走到任何一个房间都有无线wifi可以用,但这只是做到了无线覆盖,并不是漫游。

表现在,经常在两个以上AP同时覆盖的地方,连接的是信号最弱的那个AP,并没有主动漫游。

2,除了不是“漫游”,更加不是“无缝”,切换AP的时候会有明显的卡顿甚至断线,可能平时使用时没有留意,但是如果开着视频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你就会感觉到,又或者你还是连接在那个远端的弱信号AP上,没有漫游。

3,这样的话,低端的AC100/AC200只是一个统一设置工具,自动搜索所有AP,设置相同的参数,如果AP数量比较多,的确是比较方便,但如果只有4-5个AP,有点鸡肋,不过价格也不贵,买不买我觉得都可以。

4,但也有人说AC300开始支持漫游了,这里说的漫游,不是前面我说的802.11k/r/v的漫游,只是可以在AC里设置一个最低信号强度阀值,如果信号低于这个阀值,AC就会把这个用户从它现在连接着的AP上踢掉,让它去主动匹配信号更强的AP。

-- 这个信号阀值非常难搞,设定的太低,根本没用,信号再弱还是连着,设定的太高,交接区域,就会你踢了我踢,我踢完你再踢。

-- 更加关键的是,我发现如果把TP的AP调到胖模式,每个AP都可以自己设置这个信号阀值,AC300看来也只是做了个统一设置界面。(看下面图片,这是TPlink胖瘦一体AP用户手册里的截图)

-- 另外,AC300可不便宜,小一千的价格,虽然还有一些微信登陆的功能,也只能玩玩罢了,家用是鸡肋。

RSSI.jpg (55.98 KB, 下载次数: 40)

AP1750C

2017-6-6 16:28 上传

总结

也是目前我的想法,还未确定。

1,真正的无缝漫游,我就不想了,没5K下不来,设置也麻烦,都是企业级的。

2,AC100+4AP,这个方案可以考虑,设定维护起来也方便,只是“漫游”就别想了,自己多开关手机wifi主动切换,一般家用也可以接受

3,4AP 胖模式,每个设置一下也不麻烦,还可以分别设置RSSI信号强度阀值,一次搞定后就可以,信号强度阀值设的好,体验应该不差,但是“无缝”也是别想了,切换时会有卡顿掉线。

4,AC300+4AP,这个方案我是不会考虑了,1K的一个AC,其实也没做到“无缝”和“漫游”

5,Lede刷机无线路由,搞4个,已经可以实现802.11r了,这个我还在研究中。。。

6,UBNT,好像不支持802.11r,但是有类似的方案,叫Fast Roaming,可以匹配任何客户端,不需要客户端也支持802.11r,好像也不错,但是价格。。。

大家给点意见呗,谢谢!!

ap漫游测试软件,AC+AP方案选择,TP无缝漫游强过UBNT?胖AP如何实现802.11r?相关推荐

  1. 噪声系数测试的几种方案选择

    一. 关于噪声系数 对于放大器或者其他有源器件,由于本身就会有噪声,输出端信噪比和输入端信噪比不一样,为此,使用噪声系数来衡量放大器本身的噪声水平,公式表示为:噪声系数NF=输入端信噪比/输出端信噪比 ...

  2. 英语四级单选测试软件,英语四级单选选择

    <英语四级单选选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四级单选选择(3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1. Can you understand the____D_ ...

  3. 胖AP和瘦AP组网方案的优缺点

    胖AP和瘦AP的组网方案各有哪些优缺点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说明和比较. 1.组网规模及应用场景 胖AP一般应用于小型的无线网络建设,可独立工作,不需要AC的配合.一般应用于仅需要较少数量即可 ...

  4. 胖AP与瘦AP的区别以及胖瘦AP组网的优劣对比

    一,胖瘦AP如何区分? 无线AP通常可以分为胖AP(Fat AP)和瘦AP(Fit AP)两类,不是以外观来分辨的,而是从其工作原理和功能上来区分.当然,部分胖.瘦AP在外观上确实能分辨,比如有WAN ...

  5. 胖AP和瘦AP区别组网优缺点

    注:本文来自互联网和本人笔记结合整理!!! 目录 一,瘦AP和胖AP简介及区别 二,胖&瘦AP组网的优缺点 1,组网规模及应用场景 2,无线漫游 3,自动负载均衡 4,管理和维护 一,瘦AP和 ...

  6. 组网胖模式_胖AP和瘦AP的区别、组网优缺点分析

    一,什么是AP,胖瘦AP如何区分? 先说说AP的概念.AP是Access Point的简称,即无线接入点,其作用是把局域网里通过双绞线传输的有线信号(即电信号)经过编译,转换成无线电信号传递给电脑.手 ...

  7. 胖AP和瘦AP的区别、组网优缺点分析【转】

    转自:https://blog.csdn.net/baidu_36170368/article/details/78502226 知乎上回答: 一,什么是AP,胖瘦AP如何区分?        先说说 ...

  8. 分清胖AP与瘦AP,wifi满信号全覆盖

    AP即无线接入点,其作用是把局域网里通过双绞线传输的有线信号(即电信号),经过编译转换成无线电信号传递给电脑.手机等无线终端,同时又把这些无线终端发送的无线信号转换成有线信号,通过双绞线在局域网内传输 ...

  9. 胖AP和瘦AP的区别、组网优缺点分析

     一,什么是AP,胖瘦AP如何区分?        先说说AP的概念.AP是Access Point的简称,即无线接入点,其作用是把局域网里通过双绞线传输的有线信号(即电信号)经过编译,转换成无线 ...

  10. 局域网、广域网以及无线AP(胖AP、瘦AP)

    局域网.广域网以及无线AP(胖AP.瘦AP) 认识局域网.广域网.以太网 无线局域网WLAN 局域网的类型/局域网互连设备 无线AP 无线AP分类: 胖AP和瘦AP的区别 胖.瘦AP组网: 无线AP拥 ...

最新文章

  1. 函数组:SDIFRUNTIME
  2. 马云第一次创业翻译社,差点倒闭,兼卖鲜花和礼物维持终翻身
  3. 关于JS的循环和函数,由入门到放弃
  4. Spring源码-AOP(六)-自动代理与DefaultAdvisorAutoProxyCreator
  5. linux如何运行用户程序,Linux系统下,如何以其他用户身份运行程序
  6. 字符串处理示例--列车车次查询.sql
  7. c语音异或运算符_C语言中的按位异或运算符有什么用处?
  8. 解决ssh登录过慢问题
  9. hive如何获取当前时间
  10. 成都女学霸高考 692 分想当“程序媛”,网友:快劝劝孩子
  11. 去掉有序数组中的重复元素 c/c++
  12. 【Codeforces Round #555 (Div. 3) G】Inverse of Rows and Columns【bitset优化暴力...】
  13. Arduino IDE 1.0以上LiquidCrystal_I2C驱动
  14. 和利时 浙大中控DCS组态软件,操作员在线模拟软件
  15. MSP430单片机学习视频
  16. 历年研究生数学建模优秀论文汇总
  17. 飞机机身控制电子设计,原理图和PCB
  18. 学会思考(转一位辩友的书单)
  19. adb 命令与手机控制(提供python测试)
  20. Activity启动过程笔记

热门文章

  1. 【洋桃电子】STM32入门100步-02
  2. 自制H5页面工具盘点 宣传/相册/邀请函
  3. esp_image: Image length xxxx doesn‘t fit in partition length 1048576问题解决思路
  4. ​【原型设计】8种原型设计工具介绍​
  5. Android Studio最新稳定版下载 - 百度网盘(更新于2017年7月14日)
  6. ps只能选择html格式,怎么找不到ps“选择主体”功能?
  7. word中没文字地方添加下划线方法
  8. FusionCompute产品介绍
  9. sqlmap之tamper绕过
  10. 笔记本win10玩红警黑屏_外星人笔记本新手优化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