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中,接触不良的故障的比例非常大,而且这种故障很麻烦,因为会表现出来有时好有时坏,分析起来很麻烦。而且,有时的接触不良体现出来的现象会令人迷惑不解。以下我将从物理的角度来解释接触不良问题,使大家更加明朗和深刻理解此现象。我之前并没有看到有类似深刻分析接触不良的文章,所以难以取得权威的资料,因此,如果分析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欢迎指正。
       电子产品中的接触不良,有元器件自身内部的接触不良,也有元器件互连时的接触不良,也有虚焊(一般为元件与PCB)产生的不良。下面以最常见的连接器(接插件)之间的接触为实例分析接触不良问题,之后大家可以触类旁通。
       连接器一般是针接触件和孔接触件之间的连接 。我们知道,元器件的引脚或端子,一般是有一层镀层,比如镀铅锡合金、镀纯锡、镀镍、镀银、镀银钯合金、镀金、等等。所以元件之间的接触,其实就是这些镀层金属之间的接触。当然,不同的镀层金属的导电率是不同的,对应产生的接触电阻也有所不同。 一般银的导电率比较好,铜、金次之 。在焊接工艺时,由于焊接实际上是形成合金的过程,这个合金本身就是良导体,所以焊接本身的可靠性是比较高的,除非是焊接不良。但是,连接器之间的连接,靠的是表面之间的接触,所以容易导致接触不良,更具体的原因分析如下。
       两个金属表面之间的接触是否良好,主要取决于材料(不同金属导电率不同)、接触压力、实际接触面结。关于材料种类,上面已经提到了,一般器件的镀层材料,基本上都是由良导体做的,对接触不良的影响不大,顶多影响接触电阻(当然更进一步来说还影响到了是否容易被氧化),所以不再更详细地讨论。关于连接器的接触压力,连接器靠的是孔接触件的弹力来给针接触件一定的压力的。一般压力越大接触得也越好。当然,一般小而又薄的孔接触件是不太可能提供特大的压力的。而且如果这个孔接触件本身的弹性不好,这个压力就小,接触也就没那么好。同时,如果孔接触件或针接触件有变形,也会导致实际接触面积小,从而有可能导致接触不良。同时,连接器的孔接触件或针接触件当然一般是连接在塑胶上的,如果脚数多了,有可能导致某一个或数个接触件装在塑胶件上的位置有偏差,于是,两个连接器插入时,那些偏位了的接触件就有可能接触不好。
       以上是从宏观的角度来分析的。事实上,要真正理解接触不良问题,必须从宏观逐渐深入到微观去理解接触问题。
       接触件的表面肉眼看起来是光滑的。事实上,这些接触件表面并不光滑。我们知道,如果金属件表面非常光滑,那么它就会闪闪发光。比如古代的铜镜就是把铜的表面磨得很光滑。一般器件的引脚或端子,远远没有达到闪闪发光那么光滑。其实,即使是闪闪发光那么光滑,放大来看,也不是真的完全光滑。所以,把连接器的接触件放大到一定程度时,你会发现,其表面是充满了凹凸不平的!可以这样去理解,在外太空观察地球表面,会发现有的地方是很平的,但是你不断地逼近来看,就会发现,其实远看是平的地面可能包含了不少小丘陵和山谷。再举个浅显生动的比喻。比如,在舞台上光鲜照人的一些漂亮女明星,有的人感觉她们的脸蛋很光滑,其实,拿高倍镜头照出来的照片会让你大失所望,因为她们涂脂抹粉的脸上,感觉是沟沟壑壑的。
       因此,两接触件表面接触时,其实是凹凸不平的表面之间的犬齿交错的接触。有的地方,可能是凸的和凸的相接触,而那些凹下去的表面,可能就接触不到对方的表面。当然还有的情况是这个凸的嵌入到对方的凹的那里,不过一般由于凸和凹的形状和大小不可能完全吻合,所以嵌入的时候其实也只是部分接触。所以,表面上看起来接触紧密的金属表面之间,事实上是凹凸不平的表面之间的接触。其真正有效接触面积已经大打折扣了。当然,两表面接触时,接触面之间的压力会对接触状况造成影响。压力大,就可以使两表面间互相嵌入得更深入,同时,有的凸起在压力下产生形变,变得没这么突出,使其周围更矮的地方也有可能接触在一起了。所以,压力的大小其实最终是影响到了表面间实际有效接触面积的大小。另外说明下,在实际接触到了的表面间,两金属的原子之间的距离被压得非常近(压力更大时原子间甚至会相互嵌入),于是可以互相交换电子,所以才会导电。
       另一个方面,金属表面的氧化和杂质,也会导致接触不良。我们说引脚或端子没有氧化,是以肉眼来看的。事实上,暴露在空气中的金属,肯定会不同程度地受到氧化,氧化程度与金属材料、环境状况、放置时间密切相关。镀金的镀层被认为是比较不容易氧化的,事实上,金也并不是完全不氧化,只是相对来说,氧化程度低一些。其他镀层就容易被氧化了。所以,我们一般意义上肉眼判断的“没氧化”只是说氧化不是很严重,事实上,氧化是客观存在的。金属氧化物是不导电的。所以,这些引脚或端子表面,某些区域已经分布了一定的氧化层,这些氧化层使实际有效接触面进一步减少。
       同时,杂质的影响也不可以忽略。金属表面与其他物质接触时,会沾上杂质。比如,人的手的皮肤上,事实上有大量的汗渍油脂等等物质,人手碰到引脚或端子,就会把这些杂质沾到其表面上。另外,空气中含有大量的尘埃,这些尘埃包括灰尘、粉尘、各种物质间摩擦产生的微粒、尾气、烟雾、人造纤维尘埃、盐雾、人体的体屑和吐沫、微生物,等等。暴露在空气中的金属,必定会沾上这些微粒。这些杂质我们肉眼看不到,所以,可能会认为这些元器件的引脚或端子很“洁净”。殊不知,这些杂质对于原子来说,是个“庞然大物”了。杂质覆盖到金属表面,影响到了两器件金属原子之间的直接接触,于是,也使实际有效接触面进一步减少。
       上面的压力、变形、氧化、杂质问题都会金属表面件的接触造成影响。肉眼认为的金属间的“接触良好”的实际状况远远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完美!其次,还有一个困扰大家的是,为什么接触会有时好时差呢?
       金属接触时,如果有明显的外力作用时,接触状况发生变化,大家比较容易理解。比如,连接器接触不良时,用手去压一压,可能就好了。有的器件内部接触不良,振动一下或敲一敲这个器件,有时可能又好了,再敲,又可能接触不良。但是,还有些接触不良现象,表面上看起来是比较奇怪的。
       比如,有的人说,我明明没有碰那个器件,它怎么会从接触良好到接触不良呢(或接触不良到接触良好,这里的“良好”“不良”实际上是指接触电阻小或大甚至开路)?一般说的“不碰”,指的就是没有直接去碰那个器件。于是,很多人就以为,这个器件就没有受到新的外力,因此,接触状态是不应该变化的。事实上果真如此么?我们假设某个器件装在成品上,这个成品放在桌子上。这时,这个器件是处于静止状态,它必定是出于受力平衡状态。然后,有人拿起来了这个成品,这时,里面器件有没有收到新的外力呢?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诉你,受到了新的外力。很简单,这个器件从静止到运动,运动状态改变了,所以必定是受到了新的外力的影响。稍微有物理基础的人都能够理解这个问题。既然这个器件受到了力的作用,接触面之间就有可能重新作用,变形或位移,于是,以前的接触状态可能发生了变化。我们再回忆上面讲到的理论,金属表面间的接触是凹凸不平的犬齿交错的接触,同时这些表面还有氧化层和杂质。如果以前的接触,正好处于接触良好(或不良)的临界点,我们想一想,这个状态改变了,那么有几个可能,一个是变得更多地方接触不上了,也有可能是变得更多地方接触上了。这一切都取决于这3个因素:1、表面凹凸程度、氧化物和杂质的分布状况;2、初始接触状态;3、受力或形变(或位移)方向。上面这三个因素中任何一个因素都是有无数种可能的。所以,外力的作用后,产生的后果也有无数种可能性。比如由接触不良变成了接触良好,或由接触良好变成了接触不良。当然还有可能是接触不良受外力后还是不良,接触良好受力后还是良好。也有可能,处于临界接触良好(或不良)状态的表面不断受作用后,有时变好,有时变差。当然,有时这种变化在一般作用下是不可逆的。比如,以前接触不良的,外力作用后,变得恰好有不少凹凸之间正好吻合接触上了,然后,由于凹凸之间相“咬”,于是,再受一般的外力,他们还是咬合得较好,于是还是表现为“接触良好”。当然,如果这种接触之间的压力不够大,再加上杂质较多,那么即使短时间内不会再出现接触不好,时间久了,各种因素不断地作用,总有一天可能还会变成接触不良的。
       另外,器件间的热胀冷缩也会对接触面进行影响,使其受力或变形。除了环境温度的变化,机器自身工作时的发热也会造成机器内部温度的变化。运动是绝对的。以上各种变化和运动,都在不断地影响到接触面之间的状况。人们表面上认为没去“动”这些器件,表面上是波澜不惊,但事实上,不断地有外因作用于这些 接触面,接触面的接触状况已经发生了“波澜壮阔”的变化。
       有的器件内部断了,但是断面还碰在一起。于是,从外面测试起来还是导通的。可是这种接触是非常不可靠的。因为,断了后,其断面放大来看,有很多的凹凸不平,重新接触时,稍微有一点位移(根据上面的描述,我想大家对“动”已经有深刻的印象了),那些凹凸就不能像刚断时那样吻合,于是,接触面积大大减少;同时,他们之间的接触,表面间的压力是很小的(只是“碰”在一起)。于是,这种表面上的接触良好,在外界作用到一定程度时,总有一天会彻底开路的。有比如,多层贴片陶瓷电容,有时装在PCB上时,在热和机械应力的作用下产生了纹裂。有时,这些纹裂造成层与层电极之间错位,导致电容短路。但是,有时产生这些纹裂后,层与层之间的位移不大,断面之间正好还是本层和本层的电极接上了,这时,电容表现出既未短路,又未开路。这种情况测试时很难测出问题来,于是产品可能流向客户端。可是,这种电容有极大的隐患,总有一天,在各种外因的影响下,这种电容会变成开路,或层间短路的。如果理解了我上面的理论,也就能理解这个问题了。

电子产品接触不良问题物理解释相关推荐

  1. 孩子学计算机最佳年龄,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的最佳年龄段及时间(一定要记住)|亲子早教心理学...

    原标题: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的最佳年龄段及时间(一定要记住)|亲子早教心理学 电 子 产 品 泛 滥 如今,信息已经先被别人消化,重新合成,再打包,然后准确无误地发送到我们孩子的起居室,他们只需要作为被俘 ...

  2. 为什么无线电子产品要做振动试验?有什么用?

    为什么无线电子产品要做振动试验?有什么用? 为何要进行振动测试? 1.设计.开发阶段 1.分析试品在不同振动状态下的震动模态 2.测试产品的极限强度及订定相关的特性规格 3.失效分析与改善 2.生产阶 ...

  3. 电子产品的磨砂膜和镜面膜的选择

    我们常常调侃说:"看手机眼会瞎,看书不会"有没有一定道理呢? 我们来一点点解释. 太阳光为什么是平行光 由于太阳是地球的109倍,太阳的曲率远远小于地球曲率, 导致太阳光照射到地球 ...

  4. 什么叫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 电子产品已成儿童“多动症”诱因

    什么叫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 电子产品已成儿童"多动症"诱因 太阳火神的美丽人生 (http://blog.csdn.net/opengl_es) 本文遵循"署名- ...

  5. 导热材料在电子产品散热系统中的重要性

    导热系数是在我们电子产品导热散热行业中最常用到的一个参数,也是表达导热材料好坏的一个代名词,很多时候大家在提到"热阻"时我们会对这个词感到一点点的陌生,下面导热材料厂家诺丰电子就给 ...

  6. 嵌入式是什么?(一个电子产品的从0到1)-杂谈

    这篇博客,我想聊聊嵌入式.在IT行业,存在着很多不同的领域与不同的职位,由此也延伸出了各式各样的工程师.但其中嵌入式工程师算是比较迷糊的一个职位了,即便同是IT的同事也有不少问过我"嵌入式是 ...

  7. 条码、RFID(射频标签)及EPC(电子产品代码)之间的关系

    引言 在成熟条码技术在物流各类中越来越普及应用的背景下,在对RFID(射频标签)自动标识技术开发.应用前景的一片怀疑和争论声中,一些IT和供应链的领导者们又提出EPC技术(电子产品代码)和物连网的概念 ...

  8. 电子产品的高温、低温、高低温、老化、可靠性测试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的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结构越来越细微,工序越来越多,制造工艺越来越复杂,这样在制造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潜伏缺陷.电子产品在生产制造时,因设计不合理.原材料或工艺措施方面的原因引 ...

  9. 电子产品的瞬变和浪涌防护

    摘要:电子产品在使用中的电压瞬变和浪涌将导致电子产品的损坏,因此,电压瞬变和浪涌防护问题已经得到越来越多设计者的重视.文章在指出防护的必要性的同时,还介绍了瞬变和浪涌防护器件的分类及特性,并重点介绍了 ...

最新文章

  1. PHP替换字符串函数strtr()和str_replace()
  2. C语言自学《四》---- 循 环
  3. List接口中常用的方法
  4. 用Docker搭建Nexus私服
  5. bellman ford 算法 判断是否存在负环
  6. strocli64 源码_storcli 简易使用介绍
  7. 六问六答理解ForkJoin原理
  8. 华为交换机默认vlan都是通的吗_华为设备二层交换技术——Hybrid接口详解
  9. 结合webpack配置_呕心沥血编写的webpack多入口零基础配置 【建议收藏】
  10. java集合框架 改写_Java集合框架1
  11. 利用图片延迟加载来优化页面性能(jQuery)
  12. 无头浏览器 html5定位,PhantomJS-无头浏览器的妙用
  13. flash绘制荷花多个图层_《荷花》Flash动画课件
  14. sonarqube 数据清理
  15. 面试官问你期望的工资是多少,怎么回答最好?
  16. Q12矩阵中的路径 回溯法
  17. hp打印机被识别为了usb大容量存储
  18. 蚂蚁的愤怒之源(落日余晖)-终结篇
  19. 今日头条竖屏视频没有收益吗,今日头条竖版视频没收益怎么回事
  20. TimerTask.cancel() 与 Timer.cancel() 的区别

热门文章

  1. DHCP八种报文 Discover Offer Request Ack Nack decline release inform及其工作原理流程 详解
  2. MySQL创建函数错误
  3. Java整型byte、short、int、long的取值范围
  4. 【单片机项目】制作一辆基于STM32的智能小车——概述
  5. 德芙网络营销策略ppt_德芙--网络营销推广策略(ppt 37页)
  6. html避免js脚本注入,chrome浏览器拓展——js脚本拦截及注入
  7. 327、淘宝用户浏览轨迹【逛淘宝记录】的查询设计
  8. 怎么把php转变成word文档,表格怎么转换成word文档
  9. excel表格如何转换成word表格_excel转化为word表格怎么做?
  10. matlab 画三条曲线,如何利用MATLAB(plot 3函数和fplot3函数)绘制三维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