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经历半个多世纪的技术积累,从容量以及速度再到接口方面在不断的科技进步中快速提升。从早期的PATA变成SATA,SCSI变到SAS以及PMR(垂直记录)、充氦封装、SMR(叠瓦式磁记录)等存储技术在硬盘容量上有突破,但这些进步亦未能改变磁盘的记录方式。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磁带、磁盘、闪存,这些存储技术和介质各有所长,都有自己适用的场景。但是时代在持续演进,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征和主流技术发展方向。随着人们对数据需求增多,存储系统的瓶颈越来越明显。传统硬盘机械结构已经无法满足要求,而所有这一切随着固态存储(SSD)的到来而发生了改变。

深入了解SSD可发现

其实闪存并不是大家所想的“阳春白雪”,“曲高和寡”

而毫无疑问的是,存储的未来是属于闪存

那我们先从一颗SSD硬盘解说: 

图1

闪存'要塞'—FTL转换层

FTL是 SSD 固态硬盘的软件核心技术

闪存中最为关键的是FTL闪存转换层(Flash Translation Layer)他的工作是:完成主机逻辑地址空间到闪存(Flash)物理地址空间的翻译转换或者说是映射(Mapping)。

SSD每把一笔用户逻辑数据写入到闪存地址空间,便记录下该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关系,下次主机想读取该数据,SSD根据这个映射,便能从闪存上把这笔数据读上来然后返回给用户。  FTLSSD 固态硬盘的软件核心技术。正因为有了FTL , NAND Flash 才能被当成硬盘来使用;文件系统才可以直接把 SSD 当成普通块设备来使用。

FTL算法直接决定SSD性能好坏

FTL是SSD固件的核心组成,FTL算法的好坏,直接决定了SSD在性能(Performance)、可靠性(Reliability)、耐用性(Endurance)等方面的好坏。

 

以'客房'角度谈SSD基本概念

以”酒店开房“的角度讲解,不能不秒懂啊!

图1的概念基本上就是SSD的全部原理,这些专业名称生涩,头疼吧?没有关系小伙伴,我们换一个方式聊聊,聊聊酒店、客房,你一定秒懂的!

我们可以理解:星级酒店的前台=FTL,它负责接待住在的客户(数据)并且安排到恰当的客房(闪存空间)中,随时可以提供各类服务。

SSD“预留空间”

=酒店“预留房间”

SSD“磨损平衡”

=酒店“合理安排楼层、房间”

SSD“垃圾回收”

=酒店“退房后清理”

SSD“坏块管理”

=酒店“发现某间客房有严重故障”

如果有客户就更换房间,暂时屏蔽不对外提供客房服务”

好理解吧!企业级SSD产品的FTL提供还有很多功能,不一一对比描述了。

聊聊SSD的分类

“五星酒店与客栈”—没有谁更牛逼,只有谁更合适

SSD包含企业级和消费级

?

企业级=星级宾馆

管理:

服务:

星级酒店:配套设施齐全(管理、服务非常到位)

→企业级产品能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服务和保障

消费级=家庭旅馆

管理:

服务:

家庭旅馆:讲究经济实惠(管理、服务相对欠缺)

→消费级产品能提供亲民的价格具备基本功能

我们比喻 “宾客”入住宾馆客房到床位

就像“数据”存放入SSD盘内一样

那么SSD中NAND颗粒怎么区分?

2D/3D SSD

?

2D SSD=平层别墅

3D SSD=高层公寓

2D3D 成本孰低?

同等占地面积评估:高层公寓自然比平层别墅造价低。小伙伴现在明白了吧,这就是说 3D TLC SSD成本低的原因。

如果宾客(数据)入住多层公寓,睡在3人小通间! 可能不太舒服,但是节省地皮(地皮就是芯片原材料硅片,基本成本)

小伙伴现在明白了吧,我们先从SLC,MLC,TLC,QLC的NAND Flash开始讲吧!

3D SLC,MLC,TLC,QLC颗粒:

同样以酒店房间举例:

SLC 颗粒=单人间

(房间豪华、房价不菲)

相当于SLC 1bit

MLC颗粒=2人间 

(房间适中、房价适中)

相当于 MLC 2bit

TLC 颗粒=3人间 

(房间拥挤、房价便宜)

相当于TLC 3bit

QLC 颗粒=4人间 

(房间特挤、房价廉价)

相当于 QLC 4bit

总结:所谓3D SSD,就是在硅片上立体建立存储数据的单元,比2D平面方式节约了芯片硅片空间,所以成本低

 存储数据单元

同样面积的一个存储单元,SLC存储1bit,MLC存储2bit,TLC存储 3bit,QLC 存储4bit的单元设计是有发展过程的(2006—2019年逐步演进);所以在同样面积的芯片上,闪存容量依次变大,能存放3bit,4bit的TLC/QLC颗粒设计更节约成本。但一个存储单元电子划分的越多,那么在写入的时候,控制进入浮栅极的电子个数就要越精细,所以写耗费的时间就越长;同样的,读的时候,需要尝试用不同的参考电压去读取,一定程度上加长读取时间。

所以我们会看到在性能上

SLC优于MLC

MLC优于TLC

随着原厂制造工艺不断的发展,NAND Flash擦写寿命成本降低的同时,但对控制芯片的ECC纠错能力也越来越高。最初SLC NAND Flash擦写寿命可达10万次,仅需使用1-4bit ECC;20nm工艺MLC擦写寿命降低到3000--10000次,所需的ECC提高到16-40bit;到TLC擦写寿命仅500--1000次,却需72bit甚至更高的ECCSLC时期控制芯片只需要采用纠错能力不强的汉明码算法,MLC需要纠错能力更高BCH码,TLC或QLC纠错技术开始由BCH向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过渡来强化延长使用寿命。

下表所示是SLC,MLC和TLC在性能和寿命(Endurance)上的一个直观对比

企业级存储eMLC

怎么能漏掉这个企业级存储常用的SSD

一定有小伙伴说:“你漏掉一个企业级存储常用的SSD了”,不是漏掉了,是要单独介绍:eMLC企业级存储介质。

eMLC(enterprise MLC)颗粒,先来看看NAND的生产过程:晶圆是制造半导体芯片的基本材料,晶圆经过激光切割成很多小片,这些小片被称为“Die”(Detect it Easy)。每一个Die就是一个具有独立功能而尚未封装的芯片,它可由一个或多个电路组成,最终被作为一个单位而封装起来成为我们常见的NAND FLASH颗粒。由于生产工艺等居多因素,在一个晶圆中并非每个Die都是完好的,因此在封装之前工厂需要测试这晶圆中每一个Die。好的那些被称为Good Die,不好的那些被称为Ink Die

而Good Die还不是最终的成品,Good Die还需要经过严格的测试和筛选分出等级。厂商用企业级的标准来检测Good Die的数据完整性和耐久度。当这些Good Die通过测试后,就被定义为eMLC级别,剩下相对的晶片被定义MLC级别了。

eMLC在寿命和稳定性上表现更加出色。因为企业级MLC闪存介质拥有比普通MLC闪存更多的擦写(P/E)次数,所以它有更大的承受力,能够承担企业应用程序要求的工作负载。

eMLC在使用优质的存储介质的基础上,通过更好的算法提UBER、实现磨损均衡、提供超大OP空间(预留空间)、降低写入放大等很多技术使eMLC闪存拥有SLC闪存一样的可靠性和长寿命。

eMLC和MLC的主要区别:(34nm镁光NAND)

1.P/E:闪存完全擦写一次叫做1次P/E(注意是全盘写入,写满算一次)

2.UBER:不可修复的错误比特率

1片eMlC 30000次擦写

=6片MlC 5000次擦写

=30片TlC 1000次擦写

因此,eMLC主要面向于企业级市场,相对在的企业级应用下,使用eMLC稳定性MLC要高得多,也就是出错的概率更小

SSD寿命=DWPD

“那我们怎么评估SSD寿命?”

很多人以为Flash颗粒的擦写次数就是SSD的寿命。如:Flash可以擦除1万次,SSD就可以反复写满1万次了。小伙伴,你理解错误了。“反复写满”这个概念,我们有个专业名词“DWPD”(Drive Write Per Day),每日整盘写入次数,指在预期寿命内可每日完整写入SSD固态硬盘所有容量的次数。

SSD寿命=DWPD

相当于宾馆每天能换几批客人

也就是说宾馆每天能轮换几批客户(怎么感觉都是钟点房客人),不但取决于房间的能承受打扫清洁次数(质量);而且还取决于房间“打扫策略”。(客人入住,搬出的方式)。

容易想通吧,再怎么好的房间质量(最好颗粒),也可能被频繁入住换房间的客人(改写数据),无统筹计划的管理员(差的FTL设计)快速弄坏。

DWPD是用来标示SSD产品寿命的

比如400GB SSD产品说自己能做到10 DWPD*5年,意思就是每天整盘写入10次,可以使用寿命为5年

规格定义是持续5年,以400GB 容量SSD为例解释DWPD:

10 DWPD 1年=10*0.4TB*365天=1460GB

10 DWPD 5年=10*0.4TB*5*365天=7300GB

通常行业内给寿命命名:

读多型:DWPD 0.3~1     (消费级)

中等型:DWPD 1~3       (中等磨损型)

写密集型:DWPD 3~10    (企业级增强型)

1片eMLC 10 DWPD

>3片MLC 3 DWPD

>10片TLC 1 DWPD

由此可见,晶圆上质量比较好的Die做了特殊优化eMLC的寿命比MLC的数倍还要长很多,完全符合企业级市场的苛刻要求。

贵的400GBor便宜的480GB

NAND颗粒的类型、FTL、DWPD和OP预留空间

在我们采购SSD时,您有没有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怎么容量相近的SSD这么多, 这些容量点很接近,几乎相同,为什么有这么多奇怪的容量SSD在销售呢?如:

256GB,240GB,200GB

500GB,480GB,400GB

1000GB,960GB, 800GB

?

因为消费级市场在意性价比

企业级市场重点考虑寿命和可靠性

小伙伴,消费市场选择SSD考虑更多的是最佳性价比、其次才是寿命和可靠性;企业级市场选择SSD重点考虑寿命和可靠性。容量数字变化背后有我们需要理解的道理,关系到应用的寿命和可靠性。小哥今天必须给小伙伴讲一下:固态硬盘“OP”预留空间,这个功能很重要。

 OP预留空间—提高可靠性

小固态硬盘内部存在的,主控芯片控制,用户不可操作的隐藏空间

op预留空间:英文名称Over-provisioning,是指固态硬盘内部存在的,由主控芯片控制的,用户不可操作的隐藏空间,这部分空间就是用于主控各种优化机制的操作,诸如GC回收磨损均衡等;减少写入放大,提高耐久和可靠性提高SSD的读写性能和可靠性。通常在0-28%之间,根据自己的闪存颗粒品质,质保年限,或者是针对市场定位进行设置。

我们还是用宾馆比喻SSD盘,SSD各种奇怪的容量,等同宾馆预留的房间后的接待量。 亲,一定知道SSD结构完全不同于HDD(机械硬盘)。固态硬盘中FLASH NAND的特性决定了只能顺序新写不能覆盖写;因此SSD必须有保留空间,用于写入数据的交换空间

我们一直用宾馆(宿舍)比喻SSD预留房间多,入住就快(无需等待清洁房间、不需要反复腾挪房间);另外,如果某一间房出现问题(无热水、空调故障。。。)可以快速更换房间。预留房间多,入住体验好,但相对入住成本高。

同理:

SSD预留OP空间越多写入就越顺畅

有可随时替代的空间也就越安全

OP高低是影响寿命的一个因素

不能绝对反映SSD的可靠性和寿命

OP高低一般可以从容量判断,但也不绝对,因为物理容量也可能各个厂家设计不同,颗粒寿命调校也不同,OP比例是一个因素,可以反映部分寿命的设计,但不能全面反映SSD的可靠性和寿命。多维度评估就会纠结颗粒、P/E、OP、DWPD是否符合要求!

选择贵的400GB eMLC

了解NAND颗粒的类型、FTL、DWPD和OP预留空间,企业级eMLC写密集型SSD能提供极致性能,同时预留不少于28%OP空间和5 DWPD寿命,完全能满足各类业务对闪存介质极限要求。您一定不会再纠结是选择贵的400GB还是便宜的480GB!选择贵的400GB eMLC也一定是对的!

eMLC的“三高”

性能高、可靠性高、价格

时至今日,eMLC仍然给人一种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感觉。闪存成败似乎都因为这一个字——性能“高”,可靠性“高”,这是它迅速蹿红的重要原因;但是它的价格“高”,这又是阻碍它快速普及的不利因素。我们深究原因还是闪存NAND Flash成本太高。SSD主要由存储芯片(NAND Flash)、控制芯片(Controller)构成。存储芯片NAND Flash作为SSD最重要的部分大约占SSD总成本70-80%。其制造厂商主要是英特尔(intel)、三星(Samsung)、美光(Micron)、SK海力士(SK Hynix)、东芝(Toshiba) 、闪迪(SanDisk)等6家大厂。

小伙伴:“看出问题了?” 怎么都是国外的?没错!全球的NAND Flash产能都控制在上述的6个大佬的手中。我们目前还没有自主可控的NAND Flash价格能好到哪去?

闪存颗粒自主可控开始行动

未来价格不再“高不可攀”

不要着急,闪存颗粒自主可控已经有大动作了,随着中国三大存储基地长江存储、合肥长鑫、福建晋华的新厂试产,3D工艺的快速成熟,在不远的将来SSD 容量在不断攀高的同时价格也将创新低。

ssd内部是多个flash一起操作_SSD那些事儿相关推荐

  1. ssd内部是多个flash一起操作_一键自毁军工级SSD固态硬盘的技术亮点

    通过短路方式实现,烧毁时可见明火及冒烟,5秒(时间可调整)防误触发功能,每2秒烧毁一片闪存芯片,独特的反馈电路实时反馈烧毁状态,确保所有闪存全部被烧毁.烧毁后电子盘彻底报废,无法通过任何手段恢复数据. ...

  2. ssd内部是多个flash一起操作_广告设计中Flash图形动画的应用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广告设计中Flash图形动画的应用 Flash图形动画顾名思义是一款可以将图像.文字.音乐等各种创意元素融合在一起的动画制作软件.如果能够将Flash图形动画应用到广告设计行业当 ...

  3. ssd内部是多个flash一起操作_固态硬盘容易坏吗 SSD固态硬盘坏掉前有什么征兆【详细介绍】...

    固态硬盘坏掉怎么看?有哪些征兆要留意.随着SSD的流行,如今很多用户电脑都用上了速度更快的固态硬盘.现在问题来了,固态硬盘容易坏吗?SSD固态硬盘坏掉前有什么征兆呢?由于SSD一旦破坏,数据就无法恢复 ...

  4. ssd内部是多个flash一起操作_朗科最新“朗系列”SSD上线,长存颗粒,得一微主控-产经要闻...

    2020年9月,朗科在京东上线了"朗系列"S520S固态硬盘,主打自主可控与超强性能."朗系列"S520S是一款英寸的SATA固态硬盘,采用基于Xtacking ...

  5. ssd内部是多个flash一起操作_关于Flash软件的操作心得

    作为播放器的Flash渐渐被推入历史堆了,作为动画创作软件的Flash还会存在很久很久,(虽然它的最新版本改了名叫Animate),关于Flash动画软件的知识点,对谁有用?比如说,影视动画专业的学生 ...

  6. 解决STM32F0/F1内部FLASH写操作导致中断程序无法响应的问题

    必看链接:试图搞懂MDK程序下载到flash(二)–分散加载文件scatter 参考链接:STM32F10x单片机Flash写操作导致中断不响应问题 最近本人在写STM32F0系列的FLASH写操作的 ...

  7. 【STM32】FLASH擦写+FLASH相关操作+注意事项

    有关FLASH读写的函数: 有关库函数: 实现掉电不丢失的主函数(Flash一定要先擦后写): #define FLASH_START_ADDR 0x0801f000 //写入的起始地址int mai ...

  8. NAND FLASH 读写操作 简介

    NAND FLASH 内存详解与读写寻址方式 一.内存详解 NAND闪存阵列分为一系列128kB的区块(block),这些区块是 NAND器件中最小的可擦除实体.擦除一个区块就是把所有的位(bit)设 ...

  9. SSD内部逻辑结构——Chip与Package的误解

    SSD内部逻辑结构的误解 Chip不是黑色树脂封装的NAND颗粒 最终结果 分类1:Flash array > Channel >Chip(Target) >Die/LUN > ...

最新文章

  1. python使用for循环打印99乘法表-python3:使用for循环打印九九乘法表
  2. iframe和HTML5 blob实现JS,CSS,HTML直接当前页预览
  3. STM32F103 SPI 主机模式分析
  4. 如何打开.etl文件?
  5. java发送串口命令_如何發送命令到串口(JAVA + RXTX)
  6. PHP远程文件管理,可以给表格排序,遍历目录,时间排序
  7. 操盘机器人新增板块资金流向分析模型,可自定义板块、分析周期以及系统自动学习功能
  8. 项目1 :家庭记账系统
  9. Linux—— httpd
  10. Android 高级自定义Toast及源码解析
  11. JS实现将数字金额转换为大写人民币汉字的方法
  12. 通信算法之九:4FSK调制解调仿真链路
  13. 幼儿园故事导入语案例_幼儿园故事教案导入语
  14. 【博主推荐】C#生成好看的二维码(附源码)
  15. Ping命令出现 Packet filtered
  16. 微信小程序解密用户信息--java解密
  17. PowerDesigner中pdm设置1:n,1:1,n:n的对应关系
  18. 获取手机指纹库指纹信息
  19. 安卓手机屏幕分辨率怎么调整
  20. 最新版codeblocks安装与汉化视频教程-自带编译器版

热门文章

  1. 中大型企业如何选择视频会议系统
  2. 软件项目管理系统-项目管理-模块统计-工作量统计
  3. mysql ipv6转整型_php实现ipv6地址转换成数字INT类型存储数据库中
  4. 【新手入门】全网最全Leap Motion技术总结
  5. 昨天·今天·明天(台词)
  6. springboot学习文档
  7. 能假冒一回百亿身家的硅谷大佬,也就今天了 ...
  8. 使用git bash 启动和操作vue或者nodejs等文件是否关于文件访问的一些基本操作质量
  9. 扫地机器人灰尘传感器应用存在的技术难题
  10. 我的世界服务器公会系统指令,我的世界Factions 公会家族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