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讲了平时常见的看新闻、支付、直播、下载等场景,现在网站的数目非常多,常用的网站就有二三十个,如果全部用 IP 地址进行访问,恐怕很难记住。于是,就需要一个地址簿,根据名称,就可以查看具体的地址。

例如,我要去西湖边的“外婆家”,这就是名称,然后通过地址簿,查看到底是哪条路多少号。

DNS 服务器

在网络世界,也是这样的。你肯定记得住网站的名称,但是很难记住网站的 IP 地址,因而也需要一个地址簿,就是DNS 服务器

由此可见,DNS 在日常生活中多么重要。每个人上网,都需要访问它,但是同时,这对它来讲也是非常大的挑战。一旦它出了故障,整个互联网都将瘫痪。另外,上网的人分布在全世界各地,如果大家都去同一个地方访问某一台服务器,时延将会非常大。因而,DNS 服务器,一定要设置成高可用、高并发和分布式的

于是,就有了这样树状的层次结构

  • 根 DNS 服务器 :返回顶级域 DNS 服务器的 IP 地址
  • 顶级域 DNS 服务器:返回权威 DNS 服务器的 IP 地址
  • 权威 DNS 服务器 :返回相应主机的 IP 地址

DNS 解析流程

为了提高 DNS 的解析性能,很多网络都会就近部署 DNS 缓存服务器。于是,就有了以下的 DNS 解析流程。

  1. 电脑客户端会发出一个 DNS 请求,问 www.163.com 的 IP 是啥啊,并发给本地域名服务器 (本地 DNS)。那本地域名服务器 (本地 DNS) 是什么呢?如果是通过 DHCP 配置,本地 DNS 由你的网络服务商(ISP),如电信、移动等自动分配,它通常就在你网络服务商的某个机房。
  2. 本地 DNS 收到来自客户端的请求。你可以想象这台服务器上缓存了一张域名与之对应 IP 地址的大表格。如果能找到 www.163.com,它直接就返回 IP 地址。如果没有,本地 DNS 会去问它的根域名服务器:“老大,能告诉我 www.163.com 的 IP 地址吗?”根域名服务器是最高层次的,全球共有 13 套。它不直接用于域名解析,但能指明一条道路。
  3. 根 DNS 收到来自本地 DNS 的请求,发现后缀是 .com,说:“哦,www.163.com 啊,这个域名是由.com 区域管理,我给你它的顶级域名服务器的地址,你去问问它吧。”
  4. 本地 DNS 转向问顶级域名服务器:“老二,你能告诉我 www.163.com 的 IP 地址吗?”顶级域名服务器就是大名鼎鼎的比如 .com、.net、 .org 这些一级域名,它负责管理二级域名,比如 163.com,所以它能提供一条更清晰的方向。
  5. 顶级域名服务器说:“我给你负责 www.163.com 区域的权威 DNS 服务器的地址,你去问它应该能问到。”
  6. 本地 DNS 转向问权威 DNS 服务器:“您好,www.163.com 对应的 IP 是啥呀?”163.com 的权威 DNS 服务器,它是域名解析结果的原出处。为啥叫权威呢?就是我的域名我做主。
  7. 权限 DNS 服务器查询后将对应的 IP 地址 X.X.X.X 告诉本地 DNS。
  8. 本地 DNS 再将 IP 地址返回客户端,客户端和目标建立连接。

至此,我们完成了 DNS 的解析过程。现在总结一下,整个过程我画成了一个图。

负载均衡

站在客户端角度,这是一次DNS 递归查询过程。因为本地 DNS 全权为它效劳,它只要坐等结果即可。在这个过程中,DNS 除了可以通过名称映射为 IP 地址,它还可以做另外一件事,就是负载均衡。

还是以访问“外婆家”为例,还是我们开头的“外婆家”,但是,它可能有很多地址,因为它在杭州可以有很多家。所以,如果一个人想去吃“外婆家”,他可以就近找一家店,而不用大家都去同一家,这就是负载均衡。

DNS 首先可以做内部负载均衡

例如,一个应用要访问数据库,在这个应用里面应该配置这个数据库的 IP 地址,还是应该配置这个数据库的域名呢?显然应该配置域名,因为一旦这个数据库,因为某种原因,换到了另外一台机器上,而如果有多个应用都配置了这台数据库的话,一换 IP 地址,就需要将这些应用全部修改一遍。但是如果配置了域名,则只要在 DNS 服务器里,将域名映射为新的 IP 地址,这个工作就完成了,大大简化了运维。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再进一步。例如,某个应用要访问另外一个应用,如果配置另外一个应用的 IP 地址,那么这个访问就是一对一的。但是当被访问的应用撑不住的时候,我们其实可以部署多个。但是,访问它的应用,如何在多个之间进行负载均衡?只要配置成为域名就可以了。在域名解析的时候,我们只要配置策略,这次返回第一个 IP,下次返回第二个 IP,就可以实现负载均衡了。

另外一个更加重要的是,DNS 还可以做全局负载均衡

为了保证我们的应用高可用,往往会部署在多个机房,每个地方都会有自己的 IP 地址。当用户访问某个域名的时候,这个 IP 地址可以轮询访问多个数据中心。如果一个数据中心因为某种原因挂了,只要在 DNS 服务器里面,将这个数据中心对应的 IP 地址删除,就可以实现一定的高可用。

另外,我们肯定希望北京的用户访问北京的数据中心,上海的用户访问上海的数据中心,这样,客户体验就会非常好,访问速度就会超快。这就是全局负载均衡的概念。

示例:DNS 访问数据中心中对象存储上的静态资源

我们通过 DNS 访问数据中心中对象存储上的静态资源为例,看一看整个过程。

假设全国有多个数据中心,托管在多个运营商,每个数据中心三个可用区(Available Zone)。对象存储通过跨可用区部署,实现高可用性。在每个数据中心中,都至少部署两个内部负载均衡器,内部负载均衡器后面对接多个对象存储的前置服务器(Proxy-server)。

  1. 当一个客户端要访问 object.yourcompany.com 的时候,需要将域名转换为 IP 地址进行访问,所以它要请求本地 DNS 解析器。
  2. 本地 DNS 解析器先查看看本地的缓存是否有这个记录。如果有则直接使用,因为上面的过程太复杂了,如果每次都要递归解析,就太麻烦了。
  3. 如果本地无缓存,则需要请求本地的 DNS 服务器。
  4. 本地的 DNS 服务器一般部署在你的数据中心或者你所在的运营商的网络中,本地 DNS 服务器也需要看本地是否有缓存,如果有则返回,因为它也不想把上面的递归过程再走一遍。
  5. 至 7. 如果本地没有,本地 DNS 才需要递归地从根 DNS 服务器,查到.com 的顶级域名服务器,最终查到 yourcompany.com 的权威 DNS 服务器,给本地 DNS 服务器,权威 DNS 服务器按说会返回真实要访问的 IP 地址。

对于不需要做全局负载均衡的简单应用来讲,yourcompany.com 的权威 DNS 服务器可以直接将 object.yourcompany.com 这个域名解析为一个或者多个 IP 地址,然后客户端可以通过多个 IP 地址,进行简单的轮询,实现简单的负载均衡。

但是对于复杂的应用,尤其是跨地域跨运营商的大型应用,则需要更加复杂的全局负载均衡机制,因而需要专门的设备或者服务器来做这件事情,这就是全局负载均衡器GSLBGlobal Server Load Balance)。

在 yourcompany.com 的 DNS 服务器中,一般是通过配置 CNAME 的方式,给 object.yourcompany.com 起一个别名,例如 object.vip.yourcomany.com,然后告诉本地 DNS 服务器,让它请求 GSLB 解析这个域名,GSLB 就可以在解析这个域名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策略实现负载均衡。

图中画了两层的 GSLB,是因为分运营商和地域。我们希望不同运营商的客户,可以访问相同运营商机房中的资源,这样不跨运营商访问,有利于提高吞吐量,减少时延。

  1. 第一层 GSLB,通过查看请求它的本地 DNS 服务器所在的运营商,就知道用户所在的运营商。假设是移动,通过 CNAME 的方式,通过另一个别名 object.yd.yourcompany.com,告诉本地 DNS 服务器去请求第二层的 GSLB。
  2. 第二层 GSLB,通过查看请求它的本地 DNS 服务器所在的地址,就知道用户所在的地理位置,然后将距离用户位置比较近的 Region 里面,六个内部负载均衡SLB,Server Load Balancer)的地址,返回给本地 DNS 服务器。
  3. 本地 DNS 服务器将结果返回给本地 DNS 解析器。
  4. 本地 DNS 解析器将结果缓存后,返回给客户端。
  5. 客户端开始访问属于相同运营商的距离较近的 Region 1 中的对象存储,当然客户端得到了六个 IP 地址,它可以通过负载均衡的方式,随机或者轮询选择一个可用区进行访问。对象存储一般会有三个备份,从而可以实现对存储读写的负载均衡。

小结

好了,这节内容就到这里了,我们来总结一下:

  • DNS 是网络世界的地址簿,可以通过域名查地址,因为域名服务器是按照树状结构组织的,因而域名查找是使用递归的方法,并通过缓存的方式增强性能;
  • 在域名和 IP 的映射过程中,给了应用基于域名做负载均衡的机会,可以是简单的负载均衡,也可以根据地址和运营商做全局的负载均衡。

来源:

  1. 刘超-趣谈网络协议系列课;

网络笔记(18)DNS协议:网络世界的地址簿相关推荐

  1. 前端网络基础-应用层DNS协议

    目录 初识域名 正向解析和反向解析 DNS解析 主机本地hosts文件实现DNS解析 浏览器缓存实现DNS解析 本地DNS服务器实现DNS解析 域名的组成 DNS迭代解析 DNS递归解析 DNS协议 ...

  2. 【安全牛学习笔记】DNS协议隧道、DNS协议隧道-dns2tcp

    DNS协议隧道 防火墙禁止TCP出站访问流量 - SSH隧道.端口准发全部失效 - 使用基于UPD协议的隧道 - DNS的工作原理适合用于实现隧道 DNS工作原理 - DNS隧道原理: 注册受自己控制 ...

  3. WireShark实战笔记之DNS协议分析

    DNS协议分析 DNS协议概述 DNS工作机理概述 dns报文 WireSahrk分析DNS协议 查看第一个包: 查看第四个包(响应包) DNS协议概述 DNS协议也可以称为DNS服务,全称是Doma ...

  4. 【笔记】DNS 协议、DNSSEC 保护

    介绍 DNS 协议 域名系统(DNS)就如同互联网的电话簿:它告诉计算机向哪里发送信息,从哪里检索信息. DNSSEC 保护 由于 DNS 协议没有认证机制,DNS 服务器容易被假冒,即 DNS 污染 ...

  5. 网络笔记(12) TCP协议(下):西行必定多妖孽,恒心智慧消磨难

    我们前面说到玄奘西行,要出网关.既然出了网关,那就是在公网上传输数据,公网往往是不可靠的,因而需要很多的机制去保证传输的可靠性,这里面需要恒心,也即各种重传的策略,还需要有智慧,也就是说,这里面包含着 ...

  6. 【瑞吉外卖】学习笔记-day6:(一)导入用户地址簿相关功能及菜品展示

    导入用户地址簿相关功能: 需求分析: 地址簿,指的是移动端消费者用户的地址信息 用户登录成功后可以维护自己的地址信息 同一个用户可以有多个地址信息,但是只能有一个默认地址. 页面展示:  数据模型: ...

  7. 纳尼?华为首席架构师只用434页笔记,就将网络协议给拿下了

    不管是前端还是后端,几乎所有的程序运行都会涉及到网络协议.10 个程序员里面,10 个都说自己学过网络协议,9 个说自己懂网络协议.但真正面试的时候,能回答出相关问题的,可能只有两三个. 金九银十跳槽 ...

  8. 大白话说网络(四)-----应用层常用协议介绍

    应用层协议简介 一.HTTP HTTPS HTTP是超文本传输协议,全称"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一个基于请求与响应,无状态的,应用层的协议, ...

  9. ipv6协议与网络服务器有关,IPv6与IPv4协议网络中的双工通信差异

    我们都知道IPv6与IPv4协议网络的本质区别.那么在进行双向会话通信过程中两者有什么差异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说一下这方面的内容.Ipv6和IPv4协议动态NAT一样,NAT-PT只能用于由IPv6网 ...

最新文章

  1. linux bash输入输出重定向
  2. sscanf用法简介
  3. python横向柱状图-python画柱状图--不同颜色并显示数值的方法
  4. opengl加载显示3D模型3MF类型文件
  5. 固定宽度弹性布局(以适应各种各辨率)
  6. 从我开发过的Tensorflow、飞桨、无量框架看深度学习这几年
  7. 年轻人原地过年,也不忘搞钱
  8. 剪板机自动上下料_全自动上下料机械手系统的优势
  9. 事件管理决定一个网管软件的成功与失败
  10. (七)linux操作系统-linux韩顺平2021笔记
  11. 2022-2028全球平板电脑主板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12. matlab投资组合权重,【原创】投资组合风险-收益关系的Matlab实现
  13. Parallels将Win10引入Apple Silicon,实测运行效果糟糕
  14. DOX-HMDN-PEI 阿霉素-二氧化锰-聚乙烯亚胺/PEI-g-PLO(DCA) 聚鸟氨酸-聚乙烯亚胺
  15. Java 8 stream的使用示例
  16. 推荐50个超实用的 Chrome 扩展,建议收藏!
  17. C++正则表达式regex库使用方法总结
  18. SM2签名方案的安全性
  19. cpu的核数和进程_CPU与核心及进程和线程认识
  20. 基于因果推断的根因分析

热门文章

  1. 线性代数笔记21——伴随矩阵和克莱姆法则
  2. 2022最新网络安全行业前景分析,附学习路线图
  3. 记录一些使用化学软件的心得(含bug和问题解决)
  4. rdkit 力场优化UFFOptimizeMolecule、MMFFOptimizeMolecule;chem3D 3D分子生成;获取分子坐标对象
  5. jimu积木报表打印时多一页空白页-问题解决
  6. MATLAB app 实现音乐播放器
  7. 用google突破图书馆入口IP限制小技巧
  8. C语言源代码系列-管理系统之会员计费系统
  9. matlab中plot矢量长度,关于plot函数矢量长度弹错的问题
  10. 灰色马尔科夫链matlab,基于灰色-马尔科夫模型的电力功率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