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把多个人的智慧集合到一起,可能会比一个人好,放在机器学习上,我们借鉴这一经验,把融合多个学习方法的结果来提升效果的方法,我们叫做:Ensemble learning 集成学习。

一、集成学习简介

假设我们有三个样本,h1、h2、h3代表三个分类器,预测结果如下:

对于上图这种结果,我们可以看到h1、h2、h3预测的准确率都是2/3,我们让h1、h2、h3进行投票,发现在最后一行,三个样本都预测对了,这样便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同理对于上面两种情况,分别是没有影响和产生了负面影响。

由于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求:分类器需要效果好且不同!

(效果不好(弱分类器 acc<50%):情况c,相同:情况b)

直觉: 把对同一个问题的多个预测结果综合起来考虑的精度,应该比单一学习方法效果好。

证实: (一些理由)

  • 很容易找到非常正确的 “rules of thumb(经验法则)” ,但是很难找到单个的有高准确率的规则
  • 如果训练样本很少,假设空间很大,则存在多个同样精度的假设。 选择某一个假设可能在测试集上效果较差。
  • 算法可能会收敛到局部最优解。融合不同的假设可以降低收敛到一个不好的局部最优的风险。或者在假设空间中穷举地全局搜索代价太大, 所以我们可以结合一些在局部预测比较准确的假设。
  • 由当前算法定义的假设空间不包括真实的假设, 但做了一些不错的近似。

两个概念:

强学习器: 有高准确度的学习算法

弱学习器: 在任何训练集上可以做到比随机预测 略好 error = ½ -γ

我们能否把一个弱学习器增强成一个强学习器?

集成学习基本想法

有时一个单个分类器 (e.g. 决策树、神经网络…) 表现 不好,但是它们的加权融合表现不错。

算法池中的每一个学习器都有它的权重。

当需要对一个新的实例作预测时:

  1. 每个学习器作出自己的预测
  2. 然后主算法把这些结果根据权值合并起来,作出最终预测。

集成学习策略

法1:平均

  • 简单平均
  • 加权平均

法2:投票

  • 多数投票法
  • 加权投票法

法3:学习

  • 加权多数
  • 堆叠(Stacking ):层次融合,基学习器的输出作为次学习器的输入。

二、Weighted Majority Algorithm (加权多数算法)

加权多数算法 – 预测

假设二值输出:算法池里有n个算法,每个算法已经有自己的输出,它的权值分别是w1,w2...wn, 主算法对其进行加权得到q0和q1,谁大我们就pred谁。

加权多数算法 – 训练

三、Bagging

如果我们只有一个弱学习器,如何通过集成来提升它的表现?

不同的数据上训练可以获得不同的基础模型

一个朴素的方法: 从训练集种采样不同的子集且训练不同的基础模型

这些模型会大不相同,但它们的效果可能很差。

解决办法: 拔靴采样(Bootstrap sampling)

  • 给定集合 D ,含有 m 训练样本;
  • 通过从D中均匀随机的有放回采样m个样本构建 Di ;
  • 希望 Di 会 遗漏掉 D 中的某些样本。

Bagging 算法

For t = 1, 2, …, T Do

  • 从S中拔靴采样产生 Dt
  • 在 Dt 上训练一个分类器Ht

最后,分类一个新的样本x∈X 时,通过对 Ht 多数投票(等权重)。

比如我们从大集合S中放回采样T组,每组样例都有自己的训练值ci,来了一个新的样本x,我们对每个ci(x)进行输出投票。

数据集: Rousseeuw 和 Leroy (1986),臭氧含量 vs. 温度。 100 拔靴采样样本。

灰色线条: 初始的10个预测器; 红色线条: 平均。

Breiman “Bagging Predictors” Berkeley Statistics Department TR#421, 1994。

给定样例集S,Breiman重复下列工作100次报告平均结果:

方法 I:

  1. 把 S 随机划分成测试集 T(10%) 和训练集 D (90%)
  2. 从D中训练 决策树 算法,记 eS 为它在测 试集 T 上的错误率

方法 II:

重复50次: 生成拔靴采样集合Di , 进行决策树学习,记 eB 为决策树多数投票在测试 集T上的错误率 (集成大小 = 50)

同样的实验,但使用最近邻分类器 (欧式距离)

发生了什么? 为什么 ?

Bagging:讨论

Bagging 在学习器“不稳定”时有用,关键是预测方法的不稳定性。

E.g. 决策树、神经网络

为什么?

  • 不稳定: 训练集的差异可以造成产生的假设大不相同。
  • “如果打乱训练集合可以造成产生的预测器大不相同,则bagging算法可以提升其准确率。” (Breiman 1996)

总结

加权多数算法

  • 相同数据集, 不同学习算法
  • 产生多个模型,加权融合

Bagging

  • 一个数据集, 一个弱分类器
  • 生成多组训练样本 来训练多个模型,然后集成。

四、Boosting

是否有一个集成算法能够考虑学习中数据的差异性?

基本想法--从失败中学习

  • 给每个样本一个权值
  • T 轮迭代,在每轮迭代后增大错误分类样本的权重。          – 更关注于“难”样本

AdaBoost

简而言之:少数提升,多数降低。

AdaBoost.M1

此时做错的一定是少数派,我们把正确的降低权重(β<1, 归一化),重复t轮融合,去新的权重log(1/β)

我们不停地更新权重w1,w2...wT,把每一个分类器(带着自己权值)融合在一起,来一个新的样本时加权计算。

例如:

最终假设

AdaBoost在实际使用时的优点

  1. 简单 + 易编程实现
  2. 只有一个参数要调 (T )
  3. 没有先验知识
  4. 灵活: 可以和任何分类器结合(NN, C4.5, …)
  5. 被证明是有效的 (尤其是弱学习器)
  6. 转变了思路: 现在目标是 仅仅需要寻找比随机猜测好一些的假设就可以了

AdaBoost注意事项

性能依赖于 数据 & 弱学习器

在下列情况中使用AdaBoost会 失效

  • 弱学习器 太复杂 (过拟合)
  • 弱学习器 太弱 (αt ->0 太快),
    • 欠拟合
    • 边界太窄->过拟合

过去的实验表明,AdaBoost 似乎 很容易受到噪声的影响

五、讨论

Bagging vs. Boosting

训练集合

  • Bagging: 随机选择样本, 各轮训练集相互独立
  • Boosting: 与前轮的学习结果有关,各轮训练集并不独立

预测函数

  • Bagging: 没有权重; 便于并行
  • Boosting: 权重变化 呈指数; 只能顺序进行

效果

  • 实际中,bagging几乎总是有效。
  • 平均地说,Boosting比bagging好一些,但boosting算法也较常出现损害系统性能的情况。
  • 对稳定模型来说bagging效果不好,Boosting可能仍然有效。
  • Boosting 可能在有噪声数据上带来性能损失,Bagging没有这 个问题。

重新调权 vs. 重新采样

  • Reweighting 调整样本权重可能更难处理

    • 一些学习方法无法使用样本权重
    • 很多常用工具包不支持训练集上的权重
  • Resampling 我们可以重采样来代替: 
    • 对数据使用boostrap抽样,抽样时根据每个样例的权值确定其被抽样的概率
  • 一般重新调权效果会更好一些但重新抽样更容易实现

Bagging & boosting 应用

  • 互联网内容过滤
  • 图像识别
  • 手写识别
  • 语音识别
  • 文本分类

AI遮天传 ML-集成学习相关推荐

  1. AI遮天传 ML/DL-感知机

    感知机的出现是人工智能发展史一大重要里程碑,其后才诞生了:多层感知机.卷积神经网络等一系列的经典网络模型. 在我看来,它虽然是深度学习领域的一大开端,但本身解决的只是线性二分类问题,它本身与机器学习经 ...

  2. AI遮天传 DL-深度学习在计算机视觉中的应用

    本文只做一些在计算机视觉中应用的简单介绍,童叟无欺. 一.图像分类 a. 通用图像分类 将不同图片按照内容进行分类 b. 特定图像分类 特定识别人脸.某种动物.汽车等 1.1 人脸验证 下面是两种典型 ...

  3. AI遮天传 DL-回归与分类

    本文主要介绍Logistic回归和Softmax回归 一.回归与分类回忆 给定数据点集合  和相应的标签 ,对于一个新的数据点x,预测它的标签(目标是找到一个映射 ): 如果是一个连续的集合,称其为回 ...

  4. AI遮天传 ML-广义线性模型(一)

    前文:AI遮天传 ML-回归分析入门_老师我作业忘带了的博客-CSDN博客 前文回顾: 还记得很久很久以前,我们学习了简单的回归分析,这其实与我们在学校所学的求解回归方程并没无太大的区别,或许仅是维度 ...

  5. 详解人工智能(AI) 机器学习(ML) 深度学习(DL)

    有三个词,这两年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人工智能(AI),机器学习(ML),深度学习(DL),到底他们哥仨是什么关系?今天小编化繁为简,用几张图带你迅速看明白.关系如图,从提出概念的时间上来看也很清楚: ...

  6. AI遮天传 DL-反馈神经网络RNN

    本文会先介绍动态系统的概念,然后介绍两种简单的反馈神经网络,然后再介绍两种门控神经网络(LSTM, GRU),最后是关于反馈神经网络的应用(本次以语音识别为例). RNN: Recurrent neu ...

  7. AI遮天传 DL-CNN

    上次我们介绍了多层感知机(MLP),本次将介绍深度学习领域中第二个基本的模型:卷积神经网络(CNN).CNN在MLP之上又引入了两种新的层:卷积层和池化层. 一.简介 1.1 大脑皮层中的局部检测器和 ...

  8. AI遮天传 ML-KNN

    我们之前学习的方法如决策树.回归分析.贝叶斯分析都可以看作是 三步走 的学习方法,即: 估计问题的特征(如分布) 做出模型假设(LSE.Decision.Tree.MAP.MLE ) 找到最优的参数 ...

  9. AI遮天传 ML-SVM

    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是Corinna Cortes和Vapnik等于1995年首先提出的,它在解决小样本.非线性及高维模式式识别中表现出许多特有的优势,并 ...

最新文章

  1. 搭建Eclipse+MyEclipse开发环境
  2. 移植U-Boot思路和实践 | 基于RK3399
  3. linux win10 时间同步服务器,windows和linux下服务器时间如何校正?
  4. python中get和getall_Scrapy框架get() 、getall() 、extract() 、extract_first()的区别
  5. 学会这5种Excel颜色搭配技巧,表格想做不好看都难
  6. Linux多台主机互相免密登陆
  7. html5图片动且平移,HTML5 Canvas平移,放缩,旋转演示
  8. Qt对话框关闭时清理资源
  9. 采用 Python 机器学习预测足球比赛结果
  10. 永磁同步电机PMS直接转矩控制 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
  11. ipad下载python_ipad python
  12. 第一次安装Microsoft SharePoint Protal Server 2003遇到的问题
  13. iOS app中不能跳转到商店更新
  14. 【数学分析】从多元函数的定义一直到多元函数的泰勒展开
  15. Anaconda3 偏好设置
  16. windows下守护sqlserver进程并将bat注入服务
  17. pta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18. linux安装geoserver、postgis,发布wms、wmts地图服务
  19. 树形数据的搜索方法---javascript
  20. 算法设计与分析_算法导论(CLRS)骨灰级笔记分享:目录

热门文章

  1. eps文件_如何编辑eps文件?
  2. 微信支付宝支付如何盈利?盈利如何?
  3. c语言空循环的作用是什么意思,C语言空循环和无穷循环有的区别
  4. 51NOD L4-第三章 树 刷题记录-zyz
  5. 羊年内核堆风水: “Big Kids’ Pool”中的堆喷技术
  6. Allegro 17.2 xnet设置不成功解决方法
  7. windows installer 窗口一直”正在取消“,无法关闭
  8. AI顶会ACL发榜,腾讯30篇论文入选
  9. maven项目对接harbor镜像仓库配置详解分析
  10. easyui(快速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