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目标检测算法YOLOV4

目录

  • 简述 yolo 的发展历程
  • 介绍 yolov3 算法原理
  • 介绍 yolov4 算法原理(相比于 yolov3,有哪些改进点)
  • YOLOV4 源代码日志解读

yolo 发展历程

采用卷积神经的目标检测算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流派,一类是以 R-CNN 为代表的 two-stage,另一类是以 YOLO 为代表的 one-stage,

R-CNN 系列的原理:通过 ROI 提取出大约 2000 个候选框,然后每个候选框通过一个独立的 CNN 通道进行预测输出。

R-CNN 特点:准确度高,速度慢,所以速度成为它优化的主要方向。

YOLO 系列的原理:将输入图片作为一个整体,通过 CNN 通道进行预测输出。

YOLO 特点:速度快,准确度低,所以准确度成为它优化的主要方向。

经过一系列的优化与改进,特别是今年 4 月份推出的 YOLOV4,使得它在准确度方面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另外,它还能达到实时检测(在 GPU 加持的情况下)。

下图是 YOLOV4 源代码的页面,github: https://github.com/AlexeyAB/darknet

它的 Star 达到 13400,可以说,知名度不是一般的高,在目标检测领域,好像只有 YOLOV3 超过它了,达到了 19000 ,是不是值得大家花点时间精力去探索一下呢 ?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的是 YOLOV3(美国大神),YOLOV4 (俄罗斯大神)作者不是同一个人,在 19 年的时候,YOLOV3 作者发表了一个声明:有些组织将他的算法用于

军事和窥探个人隐私方面,使得他在道德上很难接受,他将不再进行 CV 的研究与更新。当然,这是一个小插曲了,这里,我们看到,YOLOV4 作者更新是非常频繁的,

commits 达到了 2000 + 。下面我们看看官方给出的实验结果。

这里是以 COCO 作为测试数据集,相比于 YOLOV3,YOLOV4 在精度方面提升了 10%,FPS(frame per second) 提升了 12%。

顺便说一句,YOLOV3 的作者也是认可 YOLOV4 的改进的,在 YOLOV3 的官网 https://github.com/pjreddie/darknet 也是给出了

YOLOV4 的链接。

yolov3 算法原理

这里借用某位大神画的结构图,因为 YOLOV4 是在 YOLOV3 的基础上改进的,所以我们需要先介绍一下 YOLOV3,

这里可能需要一些神经网络的知识,比如卷积,池化,全连接,前向传播,反向传播,损失函数,梯度计算,权重参数更新,如果对

这些不是很清楚,可以看我之前的博客(卷积神经网络(CNN)详解与代码实现 深度学习之卷积神经网络(CNN)详解与代码实现(一) - w_x_w1985 - 博客园)。

YOLOV3 原理我在上上一篇博客(深度剖析YOLO系列的原理 深度剖析YOLO系列的原理 - w_x_w1985 - 博客园)有过介绍,

这里我就介绍一下大家容易忽略,或者是比较难理解的点:

  • 输入图片尺寸可变

输入图片尺寸是 608 * 608,当然,这个尺寸是可以改变的,它只需要满足是 32 的倍数,因为在经过后面的网络结构的时候,图片尺寸缩小的最大倍数是 32 倍,

这可以从它的输出 19 * 19 看出来。

  • 主干网络

采用的是 darknet 53 层网络结构,去掉了全连接层,53 - 1 = 52

52 = 1+(1+2*1)+(1+2*2)+(1+2*8)+(1+2*8)+(1+2*4)

为什么要去掉全连接层 ?

解答:全连接的本质是矩阵的乘法运算,会产生固定尺寸的输出,而 YOLOV3 是需要多尺寸的输出的,所以要去掉全连接层。

CBL :表示基础的卷积模块,是由一个 Conv 卷积层 + BN 批量归一化层 + relu 非线性激活函数层组成。

为什么在 CBL 里没有池化层 pooling ?

解答:池化层有两种实现方式,最大值池化和平均值池化,他们都有一个缺点,会造成信息的明显丢失(相比于卷积实现池化的功能来说,改变滑动窗口的步长) 。

Res Unit(残差单元) :表示将上一层的输出一分为二,一部分通过两个基础卷积模块得到输出,与另一部分进行求和,这样就能使得输出的残差不可能为 0,

从而有效的防止梯度消失或者梯度爆炸。

ResX : 是由不同的 Res Unit 组成。

多尺寸输出:用到 2 个上采样,注意 Concat 和 Add 的区别。

上采样原理:以特征图相邻像素值来预测中间位置的像素值,然后以这个值插入到中间位置,实现特征图尺寸的翻倍。

Concat : 特征图张量的拼接,拼接后尺寸不变,深度改变。

Add :特征图对应位置像素值的求和,求和后的尺寸和深度不发生改变。

  • 输出

有三个输出,19 * 19 * 255,38 * 38 * 255,76 * 76 * 255

这三个输出有着怎样的物理含义 ?

解答:将输入图片网格化,网格化后的大小是 19 *19, 38 * 38,76 * 76,每个网格化后的小方格,也就是一个 grid cell,将要

预测 3 个 bounding box,每个 bounding box = 1 个置信度 + 4 个位置信息 + 类别总数(COCO 数据集就是 80)

为什么每个 grid cell 要预测 3 个 bounding box ?

解答:这样来理解,比如说,一个人站在一辆车的前面,从远处看,这个人和这辆车中心点是完全重合的,但是我们能够看清楚

人和车,但是如果中心点重合的对象超过 3 个,那么我们很有可能对第 4 个,第 5 个以及后面的对象就完全看不清楚了,

所以,这里的 3 表示对象中心点重叠的最大值。

bounding box 如此之多,如何确定最佳的 bounding box ?

解答:采用的 NMS(Non Maximum Suppression)非极大值抑制算法来去除重叠。

NMS 算法原理:> 将预测输出的 bounding boxes 放入到左边的列表中,以置信度来进行降序排列,找到置信度最大的 bounding box ,

比如说这里的 dog1,将 dog1 移出左边列表到右边列表中;

> 遍历左边列表,求出每个 bounding box 与 dog1 的交并比(IoU = Intersection over Union 两个框的交集/并集),

当然,要提前设定一个阈值(一般是 0.5),大于 0.5表示左边 bounding box 与 dog1 有高度的重叠,将这个 bounding box 去掉;

> 重复之前的操作,直至左边列表为空,右边列表得到的 bounding box 就是最佳的结果;

检测匹配问题,为什么 19 * 19 => 大对象 ? 38 * 38 => 中等对象 ? 76 * 76 => 小对象 ?

解答:输入图片尺寸是固定的,比如说这里的 608 * 608,将它网格化,网格化就有三种情况:19 * 19,38 * 38,76 * 76,那么是不是 19 * 19 网格化后

的小方格的宽和高要比其他两种要大,这也就意味着它的感受视野是最大的,所以它就能检测出大对象,而其他两个的对应关系也是相同的道理。

yolov4 算法原理

还是借用某位大神画的结构图,记不清名字了,是在抱歉。

乍一看,是不是跟 YOLOV3 长得很像,只不过比 YOLOV3 更复杂了一些,这里 YOLOV4 的作者将结构划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Input,Backbone,Neck,Head,下面就来看看每个部分都做了哪些改进。

  • Input 改进点

采用 Mosaic 实现数据增强。

Mosaic 算法原理:在输入图片集中随机选取 4 张图片进行随机缩放,随机裁剪,随机扭曲,然后将他们拼接起来,

其目的就是丰富样本数据集。

  • Backbone 改进点

采用 CSPNet(Cross Stage Partial Network)网络结构,它其实是在残差网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具体改进点:

> 用 Concat 代替 Add,提取更丰富的特征。

之前介绍过 Concat 操作后,特征图的尺寸不变,深度会增加,而 Add 操作后尺寸和深度都不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说,用 Concat 代替 Add,就能够提取更丰富的特征。

> 引入 transition layer (1 * 1conv + 2 * 2pooling),提取特征,降低计算量,提升速度。

为什么引入 1 * 1conv,能够降低计算量,提升速度 ?

解答:这里我举一个实例来说明,输入图片大小是 56 * 56 * 256,要求得到输出大小是 28 * 28 * 512,这里就有两种实现方式:

一次卷积方式,它的卷积核参数个数是 117 万;另一种是二次卷积方式,引入了 1 * 1 卷积,它的卷积核参数个数是 62 万,

相比于一次卷积方式,它的卷积核参数个数降低了一倍。

> 将 Base layer 分为两部分进行融合,提取更丰富的特征。

将 Base layer 一分为二,一部分通过类似残差网络得到的输出与另一部分进行 Concat 操作,将操作后的结果通过 Transition Layer。

  • Backbone 改进点

用 dropblock 取代 dropout

dropout 作用:防止过拟合,

dropout 缺点:每次训练时随机去掉的神经元可以通过相邻的神经元来预测,因为随着网络层数的增加,神经元之间的相关性是越来越强。

dropblock:每次训练时随机去掉一整片区域,这样就能组合更多不一样的网络,从而表现出更好的泛化作用。

  • Neck 改进点

FPN(Feature pyramid networks) + PANet(Path Aggregation Network)

它其实是在 YOLOV3 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自底向上的 PANet 结构,特征图的尺寸是通过下采样得到的,而下采样是通过卷积的方式实现的(改变滑动窗口的步长)。

  • Head 改进点

用 CIoU Loss 取代 Iou Loss

IoU loss 中 IoU 交并比,两个框的交集/并集,有两个缺点:

> 无法反应两个的距离

例如 状态 1,两个框不相交,无论怎样移动两个框,IoU = 0。

> 无法区分两者相交的情况

例如 状态 2 和 3,两个框相交的情况完全不一样,但是 IoU 相同。

CIoU Loss 的思想:第一步,在两个框最外层再画一个最小的矩形框,求出这个框的对角线的距离,这个距离就能衡量两个框的距离;

第二步,求出两个框中心点的欧式距离,这欧式距离就能衡量两者的相交情况。

CIoU Loss 数学表达式如上,它能有效的解决 IoU Loss 存在的问题。

YOLOV4 源代码日志解读

  • 网络层数:

YOLOV4 总共层数有 161 层,YOLOV3 是 106 层,网络层数增加是非常明显的。

从这个图可以看出,YOLOV4 采用了大量的 1 * 1 卷积,之前介绍过,采用 1 * 1 卷积,是能降低计算量,提升速度的。

  • 每列含义

layer : 每层操作名称

filters :卷积核的深度

size/strd(dil):卷积核的尺寸/滑动窗口的步长

input:输入图片的大小

output:输出图片的大小

  • 代表性层的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隐藏了一个前提条件 padding = 1)

> 第 0 层 conv 卷积操作,表示 608 * 608 * 3 & 3 * 3 * 32 => 608 * 608 * 32,这里 32(输出特征图尺寸深度)

是由卷积核的深度决定的。

> 第 1 层 conv 还是卷积操作,表示 608 * 608 * 32 & 3 * 3 * 64 => 304 * 304 * 64,大家发现没有,输出特征图的尺寸

相比于输入特征图的尺寸,降低了一倍,这是因为滑动窗口的步长变成了 2 。

> 第 7 层 Shortcut,它其实等价于 Add 操作,也就是第 6 层的输出与第 4 层的输出进行卷积,

304 * 304 * 64 & 304 * 304 * 64 => 304 * 304 * 64,输出特征图的尺寸和深度都没有改变。

> 第 9 层 route 操作,它其实等价于 Concat 操作,也就是第 8 层的输出与第 2 层的输出进行卷积,

304 * 304 * 64 & 304 * 304 * 64 => 304 * 304 * 128,输出特征图尺寸不变,深度增加,为两个输入特征图深度之和。

相信大家理解了这些层的含义之后,对于后面的其他层的理解,就比较容易了,下面看看它最后的输出:

76 * 76 * 255, 38 * 38 * 255,19 * 19 * 255,这跟之前介绍 YOLOV4 结构图的输出是相一致的。

引用

深入浅出 Yolo 系列之 Yolov3&Yolov4 核心基础知识完整讲解 - 极市社区

https://pjreddie.com/media/files/papers/YOLOv3.pdf

https://arxiv.org/pdf/2004.10934.pdf

https://arxiv.org/pdf/1911.11929v1.pdf

https://arxiv.org/pdf/1803.01534.pdf

不要让懒惰占据你的大脑,不要让妥协拖垮了你的人生。青春就是一张票,能不能赶上时代的快车,你的步伐就掌握在你的脚下。

深度剖析目标检测算法YOLOV4相关推荐

  1. keras faster物体检测_全网 | 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算法(精选12篇)

    太多的公众号每天的文章是否让你眼花缭乱?刷了好多文章,发现大都是转来转去?今天我在全网公众号里为大家精选主题为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算法的文章12篇,其中包括综述,R-CNN,SPP-Net,Fast R- ...

  2. 目标检测算法(YOLOv4)

    目标检测算法(YOLOv4) 本文要来介绍很火的目标检测算法YOLOv4,该算法是在原有YOLO目标检测架构的基础上,采用了近些年CNN领域中最优秀的优化策略,从数据处理.主干网络.网络训练.激活函数 ...

  3. 目标检测算法YOLOv4详解

    YOLOv4是精度速度最优平衡, 各种调优手段是真香,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YOLOv4介绍 YOLOv4框架原理 BackBone训练策略 BackBone推理策略 检测头训练策略 检测 ...

  4. 深度学习-目标检测YOLOV3 YOLOv4原理详解

    2.YoloV3核心基础内容 2.1 网络结构可视化 Yolov3是目标检测Yolo系列非常非常经典的算法,不过很多同学拿到Yolov3或者Yolov4的cfg文件时,并不知道如何直观的可视化查看网络 ...

  5. 目标检测算法——YOLOv4

    以下内容如有错误,恳请指出. 而且查阅参考的资料也有点多,参考链接若有遗落,也恳请指出,会立刻补上 文章目录 1.YOLOv4简介 2.YOLOv4相关工作 1)对象检测模型 2)Bag of fre ...

  6. 基于Matlab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算法系统GUI,单目标、多目标检测

            深度学习是一种功能强大的机器学习方法,可用于训练稳健的目标检测器.目标检测有多种方法,包括 Faster R-CNN 和 you only look once (YOLO) v2!本文 ...

  7. 常见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算法总结

    对之前的学习内容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有时间会继续补充. 目标检测常见算法主要分为两类: One stage: SSD, YOLO V1, YOLO V2, YOLO V3; (精度较低,速度较快) T ...

  8. 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算法综述(论文和代码)

    RCNN-→SPP Net-→ Fast RCNN-→ Faster RCNN-→ YOLO-→ SSD 思路是:a,生成候选框 b,CNN提取特征 c,分类网络 d,回归,位置精修(refine) ...

  9. 从RCNN到SSD,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算法盘点

    向AI转型的程序员都关注了这个号

最新文章

  1. 深度分析蔡徐坤的百万流量数据,揭底哪些是假的!
  2. 电脑无法识别u盘怎么办_笔记本无法识别U盘了怎么办?这个端口你一定没开启!...
  3. DroidPilot 测试脚本详解 (一)
  4. php orm url,PHP ORM使用之
  5. html中如何把两行合并单元格,怎么把Excel单元格中多行文字合并为一行(2)
  6. Marketing Cloud和Cloud for Customer的客户主数据
  7. hdu2648 Shopping-map容器
  8. 从简单的信道预计说起
  9. 炫界 (978) -(建工发现应用克隆漏)_除了DMA,这些漏损点检测与漏损区域识别技术你知道么?...
  10. 一款简单实用的桌面电子邮件客户端
  11. Win10 独立音量调整
  12. 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应用场景解决方案
  13. 爱立信笔试c语言,爱立信招聘笔经_ 7索尼爱立信北京暑期实习笔试题_笔试
  14. wps怎么关闭修改痕迹_WPS文字中如何保留修改痕迹
  15. rtl8211 smi读取_RTL8211E应用(二)之信号输入、输出接口
  16. 分享回顾|我们是神经搜索少年团!
  17. 10个小技巧,让你的谱面更专业
  18. vulnhub FristiLeaks: 1.3
  19. Android知识大全
  20. PPT的三种抠图方法-演示

热门文章

  1. hana::detail::variadic::foldr1用法的测试程序
  2. boost::fusion::clear用法的测试程序
  3. Boost.Flyweight 键值测试的类
  4. GDCM:获取SubSequence数据的测试程序
  5. Boost::context模块fiber的jump测试程序
  6. Boost:可移植地自定义boost :: hash的测试程序
  7. boost::callable_traits的is_const_member的测试程序
  8. ITK:两个图像的基本全局注册
  9. VTK:Points之RadiusOutlierRemoval
  10. OpenCV提炼角点位置的实例(附完整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