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概念

POCO

  POCO(Plain Old CLR Object)的概念是从java的POJO借用而来,而两者的含义是一致的,不同的仅仅是使用的语言不一样。所以POCO的解释就是“Plain Old C# Object”。POJO的内在含义是指那些没有从任何类继承、也没有实现任何接口,更没有被其它框架侵入的对象。

PO

  PO是指持久对象(persistant object持久对象)。持久对象实际上必须对应数据库中的entity,所以和POJO有所区别。比如说POJO是由new创建,由GC回收。但是持久对象是 insert数据库创建,由数据库delete删除的。基本上持久对象   生命周期和数据库密切相关。另外持久对象往往只能存在一个数据库 Connection之中,Connnection关闭以后,持久对象就不存在了,而POJO只要不被GC回收,总是存在的。

ORM

  ORM(Object/Relational Mapping) 对象关系映射,主要是把数据库中的关系数据映射称为程序中的对象

 NHibernate

  NHibernate是一个面向.NET环境的对象/关系数据库映射工具。对象/关系数据库映射(object/relational mapping,ORM)这个术语表示一种技术,用来把对象模型表示的对象映射到基于SQL的关系模型数据结构中去。所以NHibernate与Entity Framework是很相近的。

Entity Framework

  Entity Framework的全称是ADO.NET Entity Framework,是微软开发的基于ADO.NET的ORM(Object/Relational Mapping)框架。

其架构图如下:

  在接手一个新项目时我们所熟知及习惯使用的设计方式,是在分析需求后开始创建数据库中的表,一旦表确定后变动不会太大或者几乎不再去更改表的结构,后面的模型编写及业务逻辑的编写都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这种方式称为Database First。

  而在2011四月发布的Entity Framework 4中存在三种工作方式,他们分别为:Code First, Model First和Database First。其中本文要讨论的Code First就是新增的一种方式。

Code First

  为了支持以设计为中心的开发流程,EF4 还更多地支持以代码为中心 (code-centric) ,我们称为代码优先的开发,代码优先的开发支持更加优美的开发流程,它允许你:

在不使用设计器或者定义一个 XML 映射文件的情况下进行开发。

  ·允许编写简单的模型对象POCO (plain old classes),而不需要基类。

  ·通过"约定优于配置",使得数据库持久层不需要任何的配置

  ·也可以覆盖"约定优于配置",通过流畅的 API 来完全定制持层的映射。

  Code First是基于Entity Framework的新的开发模式,原先只有Database First和Model First两种。Code First顾名思义,就是先用C#/VB.NET的类定义好你的领域模型,然后用这些类映射到现有的数据库或者产生新的数据库结构。Code First同样支持通过Data Annotations或fluent API进行定制化配置。

其他两种设计方式

Database First是最老也是应用得最广泛的一种设计方式。如上文提到过的那样,Database First这种方式的设计高度依赖于数据库中表的结构,根据表及表间的关系来创建模型。如果后期需求有所变更或者功能有很大变化的话,需要涉及到更改数据库所付出的代价将会很大,因为之前编写好的代码将不再适用于新的表,我们必需重构以更改代码中的逻辑以适应更改之后的表。

Model Firstj是创建ADO.NET实体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指定到数据库的映射。这个实体对象即为Model。

在MVC中使用CodeFirst

  这里我将用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来演示一下Code First在MVC中的使用,主要还是展示Code First 具体是怎么工作的。

  Note:你可能需要单独安装Entity Framework 4.1

  ADO.NET Entity Framework 4.1 安装文件下载地址:http://www.microsoft.com/download/en/details.aspx?displaylang=en&id=8363

  下面我们开始这个例子。既然是Code First,就是以代码为中心进行设计,所以我们并不关心具体的数据库构造到底是怎么样的。我们从分析需求开始,即我们要实现的功能。这里我仅仅是要实现一个展示博客列表的页面,这里我们不关注CRUD的实现,因为这些都可以在MVC里自动生成。这里我们将看到,整个过程我们没有写sql语句,也没有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在数据库里进行表的设计,但我们运行程序时,这些需要的表就已经自动创建好了,并且我们在页面进行CRUD操作时,也是与数据库里面的数据是完全同步的。

  打开VS2010新建一个MVC3项目,注意环境要设为.Net Framework 4。这里我将项目命名为MvcBlog。

  选择空的模板,View engine我们用ASPX。

  因为Code First需要EntityFramework支持,项目创建好后在引用里面系统已经自动为我们引用了EntityFramework程序集,如果没有需要手动引用进来。

(为了展示完整的目录层结构,在图片上我把中间很多引用去掉换以省略号代替,所以你看到这张图片时不要感到奇怪,我的VS不是特别定制版的)

  我们首先在Model中创建一个博客类来保存一篇博客的基本信息,它包含一个博客标识BlogId, 标题Title还有创建日期CreateDate。

在Model文件夹上右击选择Add->Class。

  在Name中输入Blog再点击Add。

  其中的代码如下:

 1 namespace MvcBlog.Models
 2
 3 {  4  5 public class Blog  6  7  {  8  9 public int BlogId { get; set; } 10 11 public string Title { get; set; } 12 13 14 15 public DateTime CreateDate { get; set; } 16 17  } 18 19 }

  同样的方法我们再新建一个类,命名为BlogEntities.cs,这个类跟Blog类的功能是不同的,我们将在代码里将它定义为从DBContex继承,这样这个BlogEntities上下文类将扮演着与数据库沟通的重要角色,在这里面可以定义需要的表,项目运行后这些表将自动在数据库创建。这里,我们用刚才定义好的Blog来定义一个Dbset,代码如下:

1 public class BlogEntities:DbContext
2
3  { 4 5 public DbSet<Blog> Blogs { get; set; } 6 7 }

 (注意:这里需要在文件顶部添加using System.Data.Entity引用语句才能使用DbContext及DbSet)

  上面我们把模型准备好了,现在定义Controller。但在进行这一步前,我们需要Ctrl+Shift+B编译一下程序,以便系统知道我们之前定义好的Blog类和BlogEntities类。右击Controllers文件夹选择Add->Controller打开添加Controller对话框,将其命名为HomeController(MVC的Controller,当然你也可以随便命名,只不过在打开网页时需要手动输入路径),此刻数据库还没有被创建,并且呆会自动创建后里面也是空的没有数据,我们需要向里面添加一些数据,所以这里模板我们选择带有CRUD(增删除改查)功能的,再将下面的模型类选为Blog,上下文类选为BlogEntities,系统会自动实现CRUD操作,不用我们手动编写。

(注意:之前必需编译一下,才能在这一步的下拉菜单里找到我们已经定义好的类)

单击Add之后,生成的代码大概是这样:

+ View Code?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namespace MvcBlog.Controllers
{
    public class HomeController : Controller
    {
        private BlogEntities db = new BlogEntities();
        //
        // GET: /Home/
        public ViewResult Index()
        {
            return View(db.Blogs.ToList());
        }
        //
        // GET: /Home/Details/5
        public ViewResult Details(int id)
        {
            Blog blog = db.Blogs.Find(id);
            return View(blog);
        }
        //
        // GET: /Home/Create
        public ActionResult Create()
        {
            var blog = new Blog();
            return View();
        }
        //
        // POST: /Home/Create
        [HttpPost]
        public ActionResult Create(Blog blog)
        {
            if (ModelState.IsValid)
            {
                db.Blogs.Add(blog);
                db.SaveChanges();
                return RedirectToAction("Index"); 
            }
            return View(blog);
        }
         
        //
        // GET: /Home/Edit/5
  
        public ActionResult Edit(int id)
        {
            Blog blog = db.Blogs.Find(id);
            return View(blog);
        }
        //
        // POST: /Home/Edit/5
        [HttpPost]
        public ActionResult Edit(Blog blog)
        {
            if (ModelState.IsValid)
            {
                db.Entry(blog).State = EntityState.Modified;
                db.SaveChanges();
                return RedirectToAction("Index");
            }
            return View(blog);
        }
        //
        // GET: /Home/Delete/5
  
        public ActionResult Delete(int id)
        {
            Blog blog = db.Blogs.Find(id);
            return View(blog);
        }
        //
        // POST: /Home/Delete/5
        [HttpPost, ActionName("Delete")]
        public ActionResult DeleteConfirmed(int id)
        {           
            Blog blog = db.Blogs.Find(id);
            db.Blogs.Remove(blog);
            db.SaveChanges();
            return RedirectToAction("Index");
        }
        protected override void Dispose(bool disposing)
        {
            db.Dispose();
            base.Dispose(disposing);
        }
    }
}

  

  视图已经自动添加在了Views文件夹下,到此我们的程序已经能够工作了,虽然我们似乎什么都没做。在运行前我们可以打开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或者在VS里用服务器管理器连接到你本地的数据库)查看一下以确定数据库里还没有我们程序里需要的Blog表。然后我们Ctrl+F5运行网站。

  页面显示出了我们在Blog中定义的Title字段和CreateDate字段,但由于还没有数据来进行显示,所以只有标题。

  这个时候,我们断开数据库再重新连接,就会发现EF创建了一个程序命名空间为名称的数据库MvcBlog.Models.BlogEntities,里面包含我们用Dbset定义的Blogs表。表中的列也正好与我们在Blog类中定义的字段相对应。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它自动将BlogId定义为了主键,这是EF的convention在起作用,如果我们没有显示地指定数据库的连接字符串等配置信息,这些值将会遵从EF里的约定进行取值,比如这里的数据库名 MvcBlog.Models.BlogEntities。

  这样的名称当然不是我们想要的,而且,如果我们本地安装了多个数据库实例的话,我们也希望指定项目将数据创建在我们想要的实例当中。要覆盖默认的约定,我们只需在Web.config(注意:不是Views文件夹下的Web.config)里添加一下对数据库的配置信息,代码如下:

<connectionStrings><add name="BlogEntities" connectionString="server=(local)\sqlexpress;database=MvcBlog;integrated security=true;" providerName="System.Data.SqlClient"/> </connectionStrings>

  注意上面的name应和Models中的定义的上下文类名称相同,这样才能使EF正常工作。server换成你本机数据库实例的名字。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在先前那个数据库上方它生成了我们重新命名的数据库。

  重新运行程序,我们在页面中点击Create New来添加几条数据。

  添加完数据后我们再返回去看数据库中的变化。

  如图,数据库中已经保存了我们在页面上添加的数据。

  到这里大家已经看到了Code First 设计方式的大概过程。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之前所做的操作,将会更加明白这一过程是怎样进行的,特别是代码优先是如何做到在没有数据库支持的情况下先建立数据模型,然后再对数据库进行操作的。

  首先我们在Models中创建了所需要的数据模型Blog类,里面包含的字段将映射到以后数据库表中的相应列。

  接下来同样是在Models文件夹中,我们定义了一个最关键的BlogEntities上下文类,它继承自System.Data.Entity下的DbContext,它将我们的数据模型映射到数据库中,将代码中的数据持久化。

  最后,在页面上进行添加数据时,页面将表单数据通过Blog类型传回Controller里面相应的方法,这里是处理Post回传的Create Action,它接收传回来的数据,通过调用db.SaveChanges()进行了数据的保存。这里db是BlogEntities上下文类的一个实例。通过BlogEntities上下文类,我们进行的RUD操作将反应到数据库中,完成了从代码到数据库的更新过程。

说明:操作ORACLE数据库配置更复杂些,下次再介绍!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yourshj/p/5258847.html

EF中的Code First相关推荐

  1. EF中三大开发模式之DB First,Model First,Code First以及在Production Environment中的抉择

    一:ef中的三种开发方式 1. db first... db放在第一位,在我们开发之前必须要有完整的database,实际开发中用到最多的... <1> DBset集合的单复数... db ...

  2. EF中加载实体的方式

    EF中的查询执行时机: 1. foreach进行枚举 2. ToArray.ToList.ToDictionary 3. Linq的一些操作,如First.Any 4. DbSet上的Load操作.D ...

  3. EF中的那些批量操作

    在使用EF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批量操作数据的场景,批量操作有的时候不仅能提高性能,比如使用SqlBulkCopy进入批量插入的时候,而且比较方便操作,提高效率.那么这篇文章就来总结EF中的那些 ...

  4. ef power tools mysql_使用 EF Power Tool Code Frist 生成 Mysql 实体

    使用 EF Power Tool Code Frist 生成 Mysql 实体 1,在要生成的项目上右键 2, 3, 4, 5,  生成后的效果 已知问题: 1,在Mysql数据表中 tinyint( ...

  5. 关于EF中ApplyCurrentValues和ApplyOriginalValues区别

    关于EF中ApplyCurrentValues和ApplyOriginalValues区别:两者都是编辑数据时使用. //         // 摘要:         //     将 System ...

  6. 数据库在EF中创建模型

    数据库在EF中创建模型,最简单的理解就是把数据库的字段以及关系映射到项目中,在项目中通过EF框架和LINQ语句直接对数据库数据进行增删改查.下边手把手教你建立模型. 1.建立一个项目,添加新项目,选择 ...

  7. 在EF中使用SQL执行简单高效的增删查操作

    随着平台数据的积累,对于数据访问的速度要求愈来愈高.优化后台访问性能,将是之后的一个重点任务. 但是,后台在项目开发初期采用的是Abp(Lite DDD)框架,集成EnityFramework.因为之 ...

  8. CodeFirst EF中导航属性的个人理解

    >导航属性: 01.个人理解就是Ef中的属性在实体数据表中不存在(先这么认为); 02.就是除了根据表中列映射出的属性 之外根据表与表之间的关系的关联属性.方便操作与之关联的表; 例如: 有 表 ...

  9. [转载]EF中的那些批量操作

    阅读目录 插入 更新 删除 在使用EF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批量操作数据的场景,批量操作有的时候不仅能提高性能,比如使用SqlBulkCopy进入批量插入的时候,而且比较方便操作,提高效率.那么 ...

最新文章

  1. C++ Vector用法深入剖析
  2. html页面选择指定条件在下方显示,如何从符合特定条件的HTML中找到CSS选择器?...
  3. P1092虫食算-深度优先搜索+玄学剪枝
  4. 1-4 数组元素的区间删除 (20 分)
  5. c语言通过指针变量输出10个元素,C语言程序设计第2版指针程序设计(10页)-原创力文档...
  6. pyqt5中控件缩放功能_python GUI库图形界面开发之PyQt5动态(可拖动控件大小)布局控件QSplitter详细使用方法与实例...
  7. P3047 [USACO12FEB]附近的牛Nearby Cows
  8. Hacker News 8 月招聘趋势榜:React 连续 15 月登顶,Python 卫冕编程语言
  9. python爬虫之伪装浏览器
  10. win7桌面运行html,win7系统多桌面切换的解决方案
  11. 怎么看公司邮箱服务器地址,怎么看企业邮箱是哪里的
  12. 力扣 179. 最大数
  13. 秉火429笔记之五控制RGB彩灯
  14. 译言网、东西网创始人赵嘉敏访谈
  15. 51nod 1072 威佐夫游戏
  16. linux下编译isl,CentOS 6 编译GCC 4.8.1简明流程
  17. 行人检测数据库(包含9个常见数据库)
  18. 中国重大铁路事故一览,90年代以前基本都是爆炸事故,90年代以后基本都是追尾事故
  19. 五种方法教你鉴别山寨、欺诈和钓鱼网站
  20. [UE5]物体沿指定路径(样条线)循环往复的移动

热门文章

  1. hdu-1251(基本字典树)
  2. Bit-Z生态联盟正式上线 开启全球加密货币市场新征程
  3. 【译】Making Sense of Ethereum’s Layer 2 Scaling Solutions: State Channels, Plasma, and Truebit
  4. Deep learning:一(基础知识_1)
  5. dos系统 关闭服务器,如何开启或关闭服务程序?巧用DOS命令全攻略
  6. 浙江工商大学计算机学院调剂录取,浙江工商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调剂拟录取名单公布(持续更新)...
  7. oracle 连续5分钟_3-1!10分钟3球杀入前四,连续5个客场大逆转,名字叫曼联
  8. mysql数据库用hs_MySQL数据库安装步骤
  9. /usr/include/boost/type_traits/detail/has_binary_operator.hp:50: Parse error at BOOST_JOIN错误
  10. hibernate mysql自定义变量_hibernate如何得到mysql的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