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理解

上一节的末尾我说了,冒泡 插入 选择这三种时间复杂度都是O(n2),只适用于小规模排序,那么,相对常用的适用于大规模的排序又是哪些呢?

归并排序和快速排序都用到了分治思想,且代码通过递归来解决

分而治之,将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解决完小问题大问题就也解决了

  • 理解归并排序的重点是理解递推公式和 merge() 合并函数。
  • 同理,理解快排的重点也是理解递推公式,还有 partition() 分区函数

归并排序算法 : 是一种在任何情况下时间复杂度都比较稳定O(nlogn)的排序算法,这也使它存在致命的缺点,即归并排序不是原地排序算法空间复杂度比较高,是 O(n)。正因为此,它也没有快排应用广泛。

快速排序算法 : 虽然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是 O(n2),但是平均情况下时间复杂度都是 O(nlogn)。不仅如此,快速排序算法时间复杂度退化到 O(n2) 的概率非常小,我们可以通过合理地选择 pivot 来避免这种情况。


归并排序

我们先把数组从中间分成前后两部分,然后对前后两部分分别排序,再将排好序的两部分合并在一起,这样整个数组就都有序了。

我们现在就来看看如何用递归代码来实现归并排序。

写递归代码的技巧就是,分析得出递推公式,然后找到终止条件,最后将递推公式翻译成递归代码。

所以,要想写出归并排序的代码,我们先写出归并排序的递推公式。

递推公式:
merge_sort(p…r) = merge(merge_sort(p…q), merge_sort(q+1…r))终止条件:
p >= r 不用再继续分解复制代码

merge_sort(p…r) 表示,给下标从 p 到 r 之间的数组排序。

我们将这个排序问题转化为了两个子问题,merge_sort(p…q) 和 merge_sort(q+1…r),其中下标 q 等于 p 和 r 的中间位置,也就是 (p+r)/2。

当下标从 p 到 q 和从 q+1 到 r 这两个子数组都排好序之后,我们再将两个有序的子数组合并在一起,这样下标从 p 到 r 之间的数据就也排好序了。

// 归并排序算法, A 是数组,n 表示数组大小
merge_sort(A, n) {merge_sort_c(A, 0, n-1)
}// 递归调用函数
merge_sort_c(A, p, r) {// 递归终止条件if p >= r  then return// 取 p 到 r 之间的中间位置 qq = (p+r) / 2// 分治递归merge_sort_c(A, p, q)merge_sort_c(A, q+1, r)// 将 A[p...q] 和 A[q+1...r] 合并为 A[p...r]merge(A[p...r], A[p...q], A[q+1...r])
}复制代码
  • merge(A[p…r], A[p…q], A[q+1…r]) 这个函数的作用就是,将已经有序的 A[p…q] 和 A[q+1…r] 合并成一个有序的数组,并且放入 A[p…r]

那这个过程具体该如何做呢?

如图所示,我们申请一个临时数组 tmp,大小与 A[p…r] 相同。我们用两个游标 i 和 j,分别指向 A[p…q] 和 A[q+1…r] 的第一个元素。比较这两个元素 A[i] 和 A[j],如果 A[i]<=A[j],我们就把 A[i] 放入到临时数组 tmp,并且 i 后移一位,否则将 A[j] 放入到数组 tmp,j 后移一位。

继续上述比较过程,直到其中一个子数组中的所有数据都放入临时数组中,再把另一个数组中的数据依次加入到临时数组的末尾,这个时候,临时数组中存储的就是两个子数组合并之后的结果了。最后再把临时数组 tmp 中的数据拷贝到原数组 A[p…r] 中。

merge(A[p...r], A[p...q], A[q+1...r]) {var i := p,j := q+1,k := 0 // 初始化变量 i, j, kvar tmp := new array[0...r-p] // 申请一个大小跟 A[p...r] 一样的临时数组while i<=q AND j<=r do {if A[i] <= A[j] {tmp[k++] = A[i++] // i++ 等于 i:=i+1} else {tmp[k++] = A[j++]}}// 判断哪个子数组中有剩余的数据var start := i,end := qif j<=r then start := j, end:=r// 将剩余的数据拷贝到临时数组 tmpwhile start <= end do {tmp[k++] = A[start++]}// 将 tmp 中的数组拷贝回 A[p...r]for i:=0 to r-p do {A[p+i] = tmp[i]}
}复制代码

归并排序的性能分析

第一,归并排序是稳定的排序算法吗?

结合我前面画的那张图和归并排序的伪代码,你应该能发现,归并排序稳不稳定关键要看 merge() 函数,也就是两个有序子数组合并成一个有序数组的那部分代码。 在合并的过程中,如果 A[p…q] 和 A[q+1…r] 之间有值相同的元素,那我们可以像伪代码中那样,先把 A[p…q] 中的元素放入 tmp 数组。这样就保证了值相同的元素,在合并前后的先后顺序不变。

所以,归并排序是一个稳定的排序算法。

第二,归并排序的时间复杂度是多少?

最好 最坏 平均都是O(nlongn)

归并排序涉及递归,时间复杂度的分析稍微有点复杂。我们正好借此机会来学习一下,如何分析递归代码的时间复杂度。 在递归那一节我们讲过,递归的适用场景是,一个问题 a 可以分解为多个子问题 b、c,那求解问题 a 就可以分解为求解问题 b、c。问题 b、c 解决之后,我们再把 b、c 的结果合并成 a 的结果。

如果我们定义求解问题 a 的时间是 T(a),求解问题 b、c 的时间分别是 T(b) 和 T( c),那我们就可以得到这样的递推关系式:

T(a) = T(b) + T(c) + K
复制代码

其中 K 等于将两个子问题 b、c 的结果合并成问题 a 的结果所消耗的时间。

从刚刚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一个重要的结论:不仅递归求解的问题可以写成递推公式,递归代码的时间复杂度也可以写成递推公式。 套用这个公式,我们来分析一下归并排序的时间复杂度。 我们假设对 n 个元素进行归并排序需要的时间是 T(n),那分解成两个子数组排序的时间都是 T(n/2)。我们知道,merge() 函数合并两个有序子数组的时间复杂度是 O(n)

所以,套用前面的公式,归并排序的时间复杂度的计算公式就是:

T(1) = C; n=1 时,只需要常量级的执行时间,所以表示为 C。
T(n) = 2*T(n/2) + n; n>1
复制代码

通过这个公式,如何来求解 T(n) 呢?还不够直观?那我们再进一步分解一下计算过程。

T(n) = 2*T(n/2) + n
= 2*(2*T(n/4) + n/2) + n
= 4*T(n/4) + 2*n = 4*(2*T(n/8) + n/4) + 2*n
= 8*T(n/8) + 3*n
= 8*(2*T(n/16) + n/8) + 3*n
= 16*T(n/16) + 4*n ......
= 2^k * T(n/2^k) + k * n ......
复制代码

通过这样一步一步分解推导,我们可以得到 T(n) = 2^kT(n/2^k)+kn。当 T(n/2^k)=T(1) 时,也就是 n/2^k=1,我们得到 k=log2n 。我们将 k 值代入上面的公式,得到 T(n)=Cn+nlog2n 。如果我们用大 O 标记法来表示的话,T(n) 就等于 O(nlogn)。

所以归并排序的时间复杂度是 O(nlogn)。 从我们的原理分析和伪代码可以看出,归并排序的执行效率与要排序的原始数组的有序程度无关,所以其时间复杂度是非常稳定的,不管是最好情况、最坏情况,还是平均情况,时间复杂度都是 O(nlogn)。

第三,归并排序的空间复杂度是多少?

归并排序不是原地排序算法。空间复杂度是 O(n)

这决定了归并没有快排应用广泛

这是因为归并排序的合并函数,在合并两个有序数组为一个有序数组时,需要借助额外的存储空间。 实际上,递归代码的空间复杂度并不能像时间复杂度那样累加。刚刚我们忘记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尽管每次合并操作都需要申请额外的内存空间,但在合并完成之后,临时开辟的内存空间就被释放掉了。在任意时刻,CPU 只会有一个函数在执行,也就只会有一个临时的内存空间在使用。临时内存空间最大也不会超过 n 个数据的大小,所以空间复杂度是 O(n)

快速排序

快排的思想是这样的:如果要排序数组中下标从 p 到 r 之间的一组数据,我们选择 p 到 r 之间的任意一个数据作为 pivot(分区点)。

我们遍历 p 到 r 之间的数据,将小于 pivot 的放到左边,将大于 pivot 的放到右边,将 pivot 放到中间。经过这一步骤之后,数组 p 到 r 之间的数据就被分成了三个部分,前面 p 到 q-1 之间都是小于 pivot 的,中间是 pivot,后面的 q+1 到 r 之间是大于 pivot 的

根据分治、递归的处理思想,我们可以用递归排序下标从 p 到 q-1 之间的数据和下标从 q+1 到 r 之间的数据,直到区间缩小为 1,就说明所有的数据都有序了。

如果我们用递推公式来将上面的过程写出来的话,就是这样:

递推公式:
quick_sort(p…r) = quick_sort(p…q-1) + quick_sort(q+1, r)终止条件:
p >= r
复制代码
// 快速排序,A 是数组,n 表示数组的大小
quick_sort(A, n) {quick_sort_c(A, 0, n-1)
}
// 快速排序递归函数,p,r 为下标
quick_sort_c(A, p, r) {if p >= r then returnq = partition(A, p, r) // 获取分区点quick_sort_c(A, p, q-1)quick_sort_c(A, q+1, r)
}
复制代码

归并排序中有一个 merge() 合并函数,我们这里有一个 partition() 分区函数。partition() 分区函数实际上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了,就是随机选择一个元素作为 pivot(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 p 到 r 区间的最后一个元素),然后对 A[p…r] 分区,函数返回 pivot 的下标。 如果我们不考虑空间消耗的话,partition() 分区函数可以写得非常简单。我们申请两个临时数组 X 和 Y,遍历 A[p…r],将小于 pivot 的元素都拷贝到临时数组 X,将大于 pivot 的元素都拷贝到临时数组 Y,最后再将数组 X 和数组 Y 中数据顺序拷贝到 A[p…r]。

但是,如果按照这种思路实现的话,partition() 函数就需要很多额外的内存空间,所以快排就不是原地排序算法了。如果我们希望快排是原地排序算法,那它的空间复杂度得是 O(1),那 partition() 分区函数就不能占用太多额外的内存空间,我们就需要在 A[p…r] 的原地完成分区操作。

这里的处理有点类似选择排序。我们通过游标 i 把 A[p…r-1] 分成两部分。

  • A[p…i-1] 的元素都是小于 pivot 的,我们暂且叫它“已处理区间”,
  • A[i…r-1] 是“未处理区间”。

我们每次都从未处理的区间 A[i…r-1] 中取一个元素 A[j],与 pivot 对比,如果小于 pivot,则将其加入到已处理区间的尾部,也就是 A[i] 的位置。

数组的插入操作还记得吗?在数组某个位置插入元素,需要搬移数据,非常耗时。当时我们也讲了一种处理技巧,就是交换,在 O(1) 的时间复杂度内完成插入操作。这里我们也借助这个思想,只需要将 A[i] 与 A[j] 交换,就可以在 O(1) 时间复杂度内将 A[j] 放到下标为 i 的位置。

因为分区的过程涉及交换操作,如果数组中有两个相同的元素,比如序列 6,8,7,6,3,5,9,4,在经过第一次分区操作之后,两个 6 的相对先后顺序就会改变。所以,快速排序并不是一个稳定的排序算法

快速排序的性能分析快速排序的性能分析\

第一, 快速排序是稳定的排序算法吗?

不稳定的算法,前面提到了,同样的数有可能位置会改变

第二,快速排序的空间复杂度是多少?

O(1) 通过设计巧妙的原地分区函数,可以实现原地排序,解决了****归并排序占用太多内存的问题。 快排是一种原地、不稳定的排序算法

第三, 快速排序的时间复杂度

快排也是用递归来实现的。对于递归代码的时间复杂度,我前面总结的公式,这里也还是适用的。

  • 最好时间复杂度:如果每次分区操作,都能正好把数组分成大小接近相等的两个小区间,那快排的时间复杂度递推求解公式跟归并是相同的。所以,快排的时间复杂度也是** O(nlogn)**。
T(1) = C;   n=1 时,只需要常量级的执行时间,所以表示为 C。
T(n) = 2*T(n/2) + n; n>1复制代码

但是,公式成立的前提是每次分区操作,我们选择的 pivot 都很合适,正好能将大区间对等地一分为二。但实际上这种情况是很难实现的。

  • 最坏时间复杂度: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如果数组中的数据原来已经是有序的了,比如 1,3,5,6,8。如果我们每次选择最后一个元素作为 pivot,那每次分区得到的两个区间都是不均等的。我们需要进行大约 n 次分区操作,才能完成快排的整个过程。每次分区我们平均要扫描大约 n/2 个元素,这种情况下**,快排的时间复杂度就从 O(nlogn) 退化成了 O(n2)。**

我们刚刚讲了两个极端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一个是分区极其均衡,一个是分区极其不均衡。

  • 平均时间复杂度:T(n) 在大部分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都可以做到 O(nlogn),只有在极端情况下,才会退化到 O(n2)。

我们假设每次分区操作都将区间分成大小为 9:1 的两个小区间。我们继续套用递归时间复杂度的递推公式,就会变成这样:

T(1) = C;   n=1 时,只需要常量级的执行时间,所以表示为 C。
T(n) = T(n/10) + T(9*n/10) + n; n>1
复制代码

这个公式的递推求解的过程非常复杂,虽然可以求解,但我不推荐用这种方法。而且,我们也有很多方法将这个概率降到很低,如何来做?我们后面再讲。

快排与归并的区别?

现在,我再来看另外一个问题:快排和归并用的都是分治思想,递推公式和递归代码也非常相似,那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呢? q

  • 可以发现,归并排序的处理过程是由下到上的,先处理子问题,然后再合并。
  • 而快排正好相反,它的处理过程是由上到下的,先分区,然后再处理子问题。

归并排序虽然是稳定的时间复杂度为 O(nlogn) 的排序算法,但是它是非原地排序算法。我们前面讲过,归并之所以是非原地排序算法,主要原因是合并函数无法在原地执行。

快速排序通过设计巧妙的原地分区函数,可以实现原地排序,解决了****归并排序占用太多内存的问题。


如何在 O(n) 的时间复杂度内查找一个无序数组中的第 K 大元素.

我们可以利用分区的思想,来解答开篇的问题:O(n) 时间复杂度内求无序数组中的第 K 大元素。比如,4, 2, 5, 12, 3 这样一组数据,第 3 大元素就是 4。

我们选择数组区间 A[0…n-1] 的最后一个元素 A[n-1] 作为 pivot,对数组 A[0…n-1] 原地分区,这样数组就分成了三部分,A[0…p-1]、A[p]、A[p+1…n-1]。

如果 p+1=K,那 A[p] 就是要求解的元素;如果 K>p+1, 说明第 K 大元素出现在 A[p+1…n-1] 区间,我们再按照上面的思路递归地在 A[p+1…n-1] 这个区间内查找。同理,如果 K<p+1,那我们就在 A[0…p-1] 区间查找。

我们再来看,为什么上述解决思路的时间复杂度是 O(n)?

  • 第一次分区查找,我们需要对**大小为 n **的数组执行分区操作,需要遍历 n 个元素。

  • 第二次分区查找,我们只需要对大小为 n/2 的数组执行分区操作,需要遍历 n/2 个元素。

  • 依次类推,分区遍历元素的个数分别为、n/2、n/4、n/8、n/16.……直到区间缩小为 1。 如果我们把每次分区遍历的元素个数加起来,就是:n+n/2+n/4+n/8+…+1。这是一个等比数列求和,最后的和等于 2n-1。

所以,上述解决思路的时间复杂度就为 O(n)。

内容小结

数据结构与算法-day3-归并 快速排序相关推荐

  1. 数据结构—排序算法(归并非比较)

    目录 1. 归并排序 1.1 基本思想 1.2 归并排序递归方式的实现 1.3 归并排序非递归方式的实现 1.4 归并排序的特性总结 2.计数排序 2.1 计数排序基本思想 2.2 计数排序的实现 2 ...

  2. Hark的数据结构与算法练习之快速排序

    前言 快速排序是最常见,也是面试中最容易考的排序方法,这里做一下总结 算法说明 其实这里说的很清楚了:http://blog.csdn.net/morewindows/article/details/ ...

  3. 数据结构和算法视频学习

    数据结构和算法学习 排序 快速排序-分治 步骤: 确定分界点x,可以是左边界可以是右边界可以是中点 调整区间(左边段小于等于x,右边段大于等于x)重点和难点 ⭐ 递归处理左右两端(最终使左右两断有序, ...

  4. 4数据结构与算法(C/C++实现)视频教程-王桂林-专题视频课程

    <4>数据结构与算法(C/C++实现)视频教程-1008人已学习 课程介绍         C/C++实现数据结构与算法视频培训课程全面介绍计算机行业,基本的数据结构与算法,既有理论的深度 ...

  5. 一位4年的JAVA工程师的面试总结:面试应该先从注意整体的节奏,然后从这些地方下手(数据结构、算法、JVM、多线程、数据库)

    前言 16年毕业到现在也近4年了,最近面试了阿里集团(菜鸟网络,蚂蚁金服),网易,滴滴,点我达,最终收到点我达,网易offer,蚂蚁金服二面挂掉,菜鸟网络一个月了还在流程中-最终有幸去了网易.但是要特 ...

  6. 快速排序 c++_算法浅谈——分治算法与归并、快速排序(附代码和动图演示)

    本文始发于个人公众号:TechFlow 在之前的文章当中,我们通过海盗分金币问题详细讲解了递归方法. 我们可以认为在递归的过程当中,我们通过函数自己调用自己,将大问题转化成了小问题,因此简化了编码以及 ...

  7. 排序中减治法算法伪代码_算法浅谈——分治算法与归并、快速排序(附代码和动图演示)...

    在之前的文章当中,我们通过海盗分金币问题详细讲解了递归方法. 我们可以认为在递归的过程当中,我们通过函数自己调用自己,将大问题转化成了小问题,因此简化了编码以及建模.今天这篇文章呢,就正式和大家聊一聊 ...

  8. 【数据结构与算法】快排、归并 O(nlogn) 基于比较

    冒泡.插入.选择 O(n^2) 基于比较 快排.归并 O(nlogn) 基于比较 计数.基数.桶 O(n) 不基于比较 一.分治思想 1.分治思想:分治,顾明思意,就是分而治之,将一个大问题分解成小的 ...

  9. 数据结构与算法之快速排序

    数据结构与算法之快速排序 目录 快速排序介绍 代码实现 1. 快速排序介绍 快速排序(Quicksort)是对冒泡排序的一种改进.基本思想是:通过一趟排序将要排序的数据分割成独立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的 ...

最新文章

  1. 比特币现金可能成为市值第四大最大的加密货币
  2. Castle.ActiveRecord的嵌套事务处理
  3. C# AutoResetEvent
  4. Quartz 定时器任务调度
  5. java 析构函数_C++与Java的区别(一)
  6. python生成list的时候 可以用lamda也可以不用_python 可迭代对象,迭代器和生成器,lambda表达式...
  7. 腾讯视频怎么设置下载视频位置
  8. Cubic interpolation立方插值
  9. 黑马程序员—文件读取路径及行读取的方式,今晚总算有点小懂
  10. 反编译PyInstaller打包后的exe为py源码
  11. 【YY手机】用AVR单片机制作手机系列教程-基础篇
  12. 关于JavaScript在对象{}内部定义函数的几种方式(ES6的极简之美)
  13. paypal如何支付欧元_paypal海外支付流程是什么?paypal中国可以用吗?
  14. 想让你的Mac桌面清爽整洁?试试Mac临时文件存储小助手Yoink
  15. Mac SecureCRT安装、破解和使用(mac版)
  16. Dockerfile中ADD文件用法
  17. Photoshop调出花朵照片复古冷色效果
  18. 小程序替换二维码logo并添加文字
  19. 2020年Web前端学习网站导航
  20. 2023年最新zabbix监控Linux服务+ensp交换机

热门文章

  1. 三种基本的存储引擎比较
  2. linux下错误的捕获:errno、perror和strerror的使用
  3. 异步编程:JDeferred 2.x 的使用(针对Android)
  4. Android快捷键
  5. Tomact和MySql搭建android简单服务器
  6. 平滑动画 每秒60帧 -- 16ms内绘完一帧
  7. v8学习笔记(八) 【JS与C++互调】
  8. Android 自定义Adapter以实现自定义填充ListView的Item
  9. 从最基础的讲起如何做到均匀的生成随机数
  10. JavaScript中错误正确处理方式,你用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