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 发自 Palo Alto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跟着开复与雅虎创始人杨致远交流

跟着开复老师的硅谷游基本告一段落。

在5天硅谷行程中,“导游老李”带创新工场兄弟会游历了不少地方:DST创始人 Yuri Milner的硅谷“城堡”、奇点大学、特斯拉、Uber、英伟达、Pixar、苹果总部、Facebook总部、Coatue基金……

再分别说下此行面对面交流的大佬吧:Yuri Milner、奇点大学创始人Roy Kurzweil、奇点大学联合创始人Peter Diamandis、顶尖AI专家Jerry Kaplan、苹果VP Brian Croll、雅虎创始人杨致远、《纽约时报》科技记者约翰·马尔科夫、Facebook AI研究员田渊栋、Coatue高级董事总经理 Thomas Laffont、硅谷知名华人VC黄勇……

行程满满,见闻感受也不少。有些专门话题已经见报,详见:《AI大牛Jerry Kaplan:AGI?没有技术和工程基础》,《李开复对谈硅谷传奇:杨致远敦促AI交产品,马尔科夫说无人车3年没戏》。

今日趁周末向各位谈谈流水账见闻。

 在Yuri家,像一座城堡

都在围绕中美谈趋势

在Yuri家,他就着一份PPT分享了对于未来20年趋势的看法。有几组DST专门调研挖掘的数字,比如市场规模、线上广告占比,全球地理格局发展对比。

核心结论有三点:

1)未来20年全球市场规模将扩大10倍,创造出30万亿的总价值,但速度明显不如上一个10年,因为上一次10倍市场增长只用了10年;

2)中国还会是增长最快的地区,并且在互联网细分领域,电商、移动支付、服务相关赛道,中国已经超过了美国;

3)线上营收仍然会比线下更快,但线上线下在进一步融合。

同时,Yuri也告诉我们,想要在未来20年创造Google、Facebook、亚马逊、腾讯和阿里巴巴这样的千亿美元规模巨头,已经很困难了,因为网络效应在不断增强,强者更强,但百亿美元的公司还有机会,10亿美元的独角兽公司则可以更多。

不过Yuri也表示并不是所有国家创业者都有以上机会,他更愿意从地理的角度去看趋势,并明确认为中国在未来20年更具创业发展优势。

他强调这是网络效应的一部分。Yuri说中国有越来越多有钱的互联网公司,可以给人才开出越来越多的期权和回报,也会直接催促产生越来越多的天使投资,于是也会有更多的机会。

Yuri半开玩笑说,天使投资人更倾向于投资自己的朋友、熟人,所以地理上接近是很重要的。而且成功创业者也会形成榜样作用,这也会成为网络效应的一部分。

“如果你未来20年身处中国创业,就比别人多了更多机会。”Yuri总结道。

 VC扎堆的硅谷沙丘路

位于沙丘路上的知名VC Coatue也有类似的观点,在他们当前的投资项目中,小米、滴滴、美团、ofo、蔚来……基本最热的公司一个都没错过。

Coatue同样对中国市场非常看好。在他们的数据统计中,中国互联网市场最新增长超过57%,几乎是美国的2倍多。他们也认为中国未来在互联网市场的号召力将会更大。

但不要误以为VC们因为“受众来自中国”才这样说。

现在是VC,但更知名身份是“雅虎创始人”的杨致远,也明确表现出硅谷对于中国趋势的兴趣,而且作为分享嘉宾,他一开始便反客为主,要求开复老师和现场听众分享中国的AI进展。

包括常年报道硅谷的《纽约时报》记者马尔科夫,也认为中国在AI时代下与美国的差距正在大大缩小。

对于AI这样当下的主流趋势,剩下的话题可能只有:中美谁会跑得更快一些?

硅谷何以为硅谷

但请不要误以为硅谷会掉队。在创新工场兄弟会硅谷行中,开复老师专门邀请了奇点大学创始团队进行交流。

奇点大学正在谈论的一切,让我们感到“AI”话题之小。

 奇点大学联合创始人Peter Diamandis

比如奇点大学介绍的几个项目:

一个关于基因序列,致力于将人类平均寿命从60岁提升到100岁;

一个关于外太空探索,他们已经在展开外太空“采矿”的行动,去外太空找能源,成为探索外太空的“加油站”——需要说明的是,这并不是一个脑洞想法,而是一个已经在进行的项目,中国的腾讯和创新工场,还参与了投资;

还有一个要解决最具挑战问题的“Xprize”奖,拉里·佩奇、马斯克、贝佐斯这些大佬都是这个奖项的赞助者,他们希望通过该奖项鼓励解决人类最具挑战的一些共同问题。

总之,奇点大学思考的问题,比我们喋喋不休探讨的“AI商业化”,要更大更远。

但也不是说奇点大学不讨论AI。

 Roy Kurzweil因特殊原因没来现场

作为奇点大学校长,Google技术总监、《机器之心》作者Roy Kurzweil被问到了AGI(通用人工智能)的看法,Roy Kurzweil语出惊人,他表示AI发展不分AGI和其他AI,AGI就是唯一的方向。

Roy Kurzweil甚至还给出了AGI发生的关键时间点:2029年

不过之前也报道了,另一名顶尖AI专家Jerry Kaplan并不认同Roy Kurzweil的观点,Kaplan不认为AGI的发生,因为从工程和技术角度无法实现。

Jerry Kaplan说,他来到Roy Kurzweil创办的奇点大学,就像是一个无神论者去见教皇。

但是,奇点大学以及此次行程中的Chabot天文台,让我们也强烈感受到“硅谷何以为硅谷”的原因:Think Big,Just do it!

 在Chabot天文台观星

风格迥异的巨头

再说下参访的几家公司吧。

英伟达和Uber已有前文报道,这次核心说下特斯拉、Facebook和苹果。

 特斯拉总部

使命驱动特斯拉

特斯拉的风格是友好又严格,与每个特斯拉的员工偶遇,都会收到点头微笑,甚至他们会主动打招呼,可能也与我们参观的是生产线有关——每一个来参观的人,都有可能是他们的车主。

不过友好并不代表着随意,从通过特斯拉闸机的那一刻,手机便不能拿出来使用,更别说拍照录像了。

 特斯拉入口及使命

特斯拉位于Fremont的总部,办公和生产线是统一入口,办公区往里走,就有一个66个足球场大小的生产工厂了,在这个工厂里,特斯拉所有车型都在高度机械化、自动化地生产,但还是有1万名工人参与其中。

特斯拉给人的核心印象还有员工对公司的热爱。坦白来说,特斯拉生产线的工作与中国华南一带的制造工厂差别不大,但员工脸上都是微笑,而且都身着特斯拉不同制式的服装。

 随处可见“Tesla”

我专门就此咨询,着装上除了安全考虑,比如要戴帽子、袖套以及特制的硬头皮靴之外,并没有上班一定要穿工装的要求。

然而在特斯拉总部,还是能随处见到特斯拉标识,有创新工场兄弟会的CEO打趣说:公司视觉形象设计太重要了,员工愿意把“公司”穿身上,还能靠外设装备增加营收。

在车主接待处,创新工场兄弟会某位特斯拉车主CEO,购买了多件特斯拉标识的衣帽。

但玩笑归玩笑。特斯拉最强大的感召或许还是公司使命,他们的员工说,在这里不仅是工作,而且每一天付出都会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就像公司入门处的使命一样: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变。

还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特斯拉一直以高人才流失率著称,但在LinkedIn的数据里,特斯拉也是全球对人才感召力最强的公司之一。

一位特斯拉员工告诉我们,在特斯拉工作最具挑战的地方,不在于你的工作任务本身,而是伊隆-马斯克强调的“自由交流”,任何员工可以走到任一员工面前探讨问题、寻求支持,这就让每一天的工作增加了很多不确定性。

顺便可谈的是,伊隆-马斯克每个月会在Fremont的办公室待一周,不过我们不走运,刚好不在他的工作议程时间上。

 参访Facebook

社区生活Facebook

相比特斯拉,Facebook的工作环境简直像个度假村。

Facebook总部的办公区总共有多大?不知道。但就像走在某个城区里,衣食住行一应俱全,到处都可以坐下来,也随处有咖啡、零食、冰淇淋等供应,全免费。

 Facebook园区

在Facebook总部,最高的楼层不超过3层,每栋楼每层楼中间还有红色露天过道。Facebook的员工跟我们说,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扎克伯格希望员工之间的交流更快更直接,哪怕需要面对面交流,也不必在上下楼之间浪费时间。

Facebook的往来员工都很快乐,很难想象这是上班时间,与特斯拉不同,Facebook园区内任意拍照,只要不对着员工的电脑屏幕就行。

不过并不表示Facebook园区不安全,每一个访客都需要接待人,而且接待人在接待时间内始终在侧,一方面是出于周到,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安保。

另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Facebook特点是:数据驱动。在入口处,你能查到全球任意地点的Facebook用户规模,还能更进一步通过不同标签分类。

 数据驱动的Facebook

比如选择越南、女性、摇滚、20-26岁之类的几个标签,系统就能马上给出数据反馈。这种能力也是Facebook最核心的“精准营销”能力体现。

但Facebook员工也强调,隐私保护也是Facebook非常重视的一块,以上内容基本来自用户公开资料,是用户展示出的内容,用户的隐私数据从来也不会被用到变现中。

Facebook员工还告诉我们,由于Facebook的推荐太精准,她现在通过Facebook推送的广告而最后下单购买的商品,概率达50%。

 FAIR研究员田渊栋

总之,Facebook整体氛围让人很放松、很开心。我们还在其后一天与FAIR(Facebook AI 研究院)研究员田渊栋进行了交流,比较启发性的观点会后续分享。

苹果“吐槽大会”

苹果和Facebook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气质。

苹果的员工不会太在意访客,所以不会主动跟你微笑或打招呼。苹果的风格也是出了名“冷淡”而严格。只要进入苹果公司大门一刻起,就能拍照了,也不能在过程中录音。

 参访苹果

基于苹果严格到恐怖的“保密政策”,所以员工也不能谈论太多未公开的信息,给人的感觉很直接:每一个员工都是很合格的公司发言人。

但并不代表苹果公司或员工因为太强大而傲慢。

虽然他们不愿意也不能自己说太多,但他们愿意倾听更多,特别是交流对象还是开发者\用户的时候。

创新工场兄弟会成员中,不少人都是苹果iOS生态内的创业者。几位来交流的苹果高管,核心话题都是:什么地方不好?哪些方面让你们感觉可以更好?什么地方我们的产品还能改进?

当然,在场开发者也传达了iOS审核慢等等较为集中的问题,苹果方面告诉我们:这个问题官方非常重视,还专门派了SVP去负责,相信体验会更好。

在一些开发者遭遇的具体问题上,苹果高管还专门递上名片,说希望把具体问题以邮件的形式详细向他反馈,以后遇到相关问题也可以联系他。

此后,苹果几位高管要求我们“以用户的身份”畅所欲言,重要说说苹果产品的不足。

所以交流一下子变成了“苹果产品吐槽大会”。

“Mac系列电脑USB接口太少”、“iPhone X屏幕很不经划”、“App store地区切换太麻烦”、“iOS通讯录莫名丢失”、“iTunes太垃圾”,“中国区客服体验太差”……

差不多大家平时吐槽的问题,我们都在苹果总部吐槽了,苹果高管们在过程中显得很耐心,他们会问清楚具体问题及特征,唯一的要求是:问题越细致越好。

所以或许你也能感受到苹果强大的原因之一:很重视用户的声音。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Apple Park,即苹果的“飞碟”新总部,创新工场兄弟会此行还没能进到Apple Park参观,不过在Apple Park旁边的访客中心,苹果通过iPad+AR,为来访者了解新大楼的细节。

 iPad+AR了解Apple Park

访客中心也是一个大型苹果产品售卖店,只是这里应该是最全、最丰富的苹果线下店,不仅有当前销售的所有产品,还有一些帽子T恤之类的周边。我们开玩笑说:到了这里,莫名肾疼。

 夜幕下的Apple Park访客中心

中国太焦虑 or 硅谷不思进取?

最后,在硅谷行程即将结束的时候,创新工场兄弟会也内部进行了一次感受分享。

有几个感受引起了大家共鸣:

一是知和行,这次行走交流增加了最直接的感受、视野,但更多系统的知识、技能,可能通过书本才会有更深刻的认知。

二是对于“中美地位”的重估,这可能也是造成第一个感受的核心原因之一。有创业者反馈说,自己也跟在硅谷大公司的老同学进行了交流,留在硅谷的同学会感叹国内变化之快。

不止一位创业者提出了这个问题,也让所有人开始围绕该问题找原因。

有人认为,这是硅谷大公司的问题,不少同学因为最好的福利待遇和环境,成为了大公司业务线上的螺丝钉,导致了只有技术能力上的提升。

也有人表示,问题源头可能来自中美环境的不同。中国这几年发展速度非常快,“焦虑感”也非常普遍,很多技术人员在大环境驱使下选择冒险、开始创业,也在整个过程中得到视野、格局和解决其他能力的提升。

但能否就此可以说明硅谷“不思进取”呢?或许也不能。

如果你问我对于硅谷此行的看法,作为一个多年来把前沿科技报道当做工作的人,硅谷的所见所闻,与之前存在文章、图片和视频里的样子差不多,但有一个现象也越来越明显:硅谷为师,中国亦步亦趋的时代正在加速过去。

过去的模式是硅谷有新技术,中国随之复制,最多进行商业模式上的创新。

但现在不同了,中国不少技术和模式,已经走在硅谷前面。比如人脸识别之类的AI技术和应用,中国无可争辩地领跑全球。

新的时代正在来临,不实地对比可能不容易知道。

加入社群

量子位AI社群13群开始招募啦,欢迎对AI感兴趣的同学,加小助手微信qbitbot5入群;

此外,量子位专业细分群(自动驾驶、CV、NLP、机器学习等)正在招募,面向正在从事相关领域的工程师及研究人员。

进群请加小助手微信号qbitbot5,并务必备注相应群的关键词~通过审核后我们将邀请进群。(专业群审核较严,敬请谅解)

诚挚招聘

量子位正在招募编辑/记者,工作地点在北京中关村。期待有才气、有热情的同学加入我们!相关细节,请在量子位公众号(QbitAI)对话界面,回复“招聘”两个字。


量子位 QbitAI · 头条号签约作者

վ'ᴗ' ի 追踪AI技术和产品新动态

在硅谷谈AI不够有创意,到苹果开吐槽大会 | 跟着李开复去硅谷相关推荐

  1. 跟着李开复去硅谷,你有疑惑我帮问 | 互动一则

    李根 发自 Palo Alto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大家好,我是量子位记者根叔.未来两周都将从硅谷和纽约发回报道. 2017年,我们曾独家报道过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博士的几次出行 ...

  2. 全球首次!AI研制新药物仅需18个月,李开复梁颕宇:AI医疗已突破,但只打1分...

    金磊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比DeepMind的AlphaFold,要更加完整." "传统新药研发需10年,它却只用了18个月.&quo ...

  3. 首个中国高校AI人才培养计划启动,Hinton、Hopcroft和李开复开班授课

    李根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第一个中国高校AI人才国际培养计划,今天在北京大学正式启动. 主办方包含了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创新工场AI工程院和北京大学. 全国49 ...

  4. 英伟达有魔力,Uber小心翼翼 | 跟着开复去硅谷Day1

    Gen Lee 发自 Palo Alto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大家好,这是跟着开复老师游硅谷的第一天. 为了更好倒时差,创新工场兄弟会的前两日议程设计,强度不算大,以参访知名科技 ...

  5. 密探独家 | 访谈李开复:这三个行业会最先被 AI 颠覆

    硅谷Live / 实地探访 / 热点探秘 / 深度探讨 封面图自 O'Reilly 官网 版权属于原作者 李开复来硅谷了! 从 TED 演讲<人工智能如何拯救人类>.到 Tech Crun ...

  6. 李开复:年轻人现在就该开始找AI替代不了的工作

    来源: AI前线 本文约4000字,建议阅读10+分钟. 为了确保职业生涯不会因替代而中断,我们需要了解在可见的未来里,AI做不到什么. [ 导读 ]9 月 2 日,创新工场董事长兼 CEO.人工智能 ...

  7. 论坛报名 | 李开复张亚勤陆奇共论AI时代的创业

    与5位图灵奖得主和100多位专家 共同探讨人工智能的下一个十年 长按图片或点击阅读原文,内行盛会,首次免费注册 北京智源大会倒计时:1天 2020年6月21-24日,第二届北京智源大会(官网:http ...

  8. 谢天谢地,AI开发者的“吐槽大会”终于结束了

    今天是个被AI圈刷屏的日子. 原因不是谷歌新手机和波士顿动力的机器人,而是华为发布了一款新的AI开发平台:ModelArts. 我粗略统计了一下,AI从业者与开发者们之所以瞬间被撩到嗨点,是因为国内看 ...

  9. DNSPod十问李开复:为什么我们对AI既期待又害怕?

    李开复博士,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院长.2009 年创立创新工场,2016 年秋季创办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此前担任过谷歌中国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微软全球副总裁,苹 ...

最新文章

  1. python 读取excel文件 效率 时间 格式_python读取Excel文件中的时间数据
  2. linux信号处理编程实验报告,Linux编程之信号处理
  3. getElementsByTagName
  4. 360公布权威机构对扣扣保镖的测试报告
  5. ArcGIS Engine 10开发环境的一些常见问题(转载)
  6. 这个世界,正在悄悄惩罚那些不注意身体的人
  7. 2020阿里云双12-企业飞天会员年终盛典全攻略
  8. Python 炫技操作:条件语句的七种写法,你都知道吗?
  9. vim打开出现的文档^M什么
  10. mysql key value 排序_MySQL按字符串中部分数值排序
  11. dropout为什么有效
  12. SQL Server数据同步
  13. 被Gartner评为十大安全技术的IAST是什么
  14. ESLint语法检查
  15. ZBrush - 动物毛发制作及渲染
  16. windows系统C++获取当前电脑电池信息
  17. 输入一行字符,分别统计出其中的英文字母大写小写、空格、数字和其它字符的个数。
  18. bitmina mysql root密码_sysbench压测自装MySQL数据库
  19. 琳赛·罗翰外文名: Lindsay Lohan
  20. 基于RISC-V架构的开源处理器及SoC研究综述(一)

热门文章

  1. 现在,AI 已经能预测病人什么时候死亡了,准确率达 90%
  2. 【2021Java最新学习路线】java前端开发
  3. php 怎样让 键 值 反转,PHP 控制和反转
  4. netty权威指南第三版_Hadoop权威指南(第二版及第三版)
  5. 查看已有设置_腾讯企点呼叫中心如何查看企点电话产生的数据报表?
  6. mybatis plus 使用函数_mybatis-plus的使用 ------ 入门
  7. pytorch 对抗样本_【天池大赛】通用目标检测的对抗攻击方法一览
  8. 两个原生JS跨页面传值的小方法
  9. 绿米开关如何重置_开个灯还带音效?跟我学简单改装智能开关,保证按上瘾!...
  10. mat查找多线程并发下大对象导致的堆内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