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包括稳压管的介绍,三端稳压器的介绍及其电路形式,LDO低压差稳压器与DC-DC转换器的介绍,TL431可控精密稳压源的应用[作为稳压源或基准源或比较器(含工程实际使用电路)]。紫色文字是超链接,点击自动跳转至相关博文。持续更新,原创不易! 
目录:
一、稳压管
1、美标稳压管
1)稳压管的外型   2)美标稳压管型号表   3)伏安特性曲线
2、稳压管的使用
二、三端稳压器基本介绍
1、三端稳压器的封装
2、三端稳压器的分类
1)根据输出电压能否调整分类   2)固定输出电压式根据输出电压的正、负分系列
3)根据输出电流分挡
3、几种固定三端稳压器的参数
三、三端稳压器电路形式
1、电路形式
2、提高电压、扩大电流的方法
1)提高输入电压   2)提高输出电压   3)扩大输出电流方法
四、LDO低压差稳压器与DC-DC转换器
1、LDO概述(以LM1117说明)
2、LDO主要参数
1)输入电压   2)输出电压   3)最大输出电流   4)最小压差   5)输出电压精度
​​​​​​​6)静态电流   ​​​7)电源抑制比(PSSR)
3、DC-DC转换器概述
4、LDO与DC-DC转换器型号
1)LDO   2)DC-DC转换器
五、TL431可控精密稳压源
1、概述
2、封装
1)TL431存在不同厂家、不同管脚定义顺序的问题   2)各种封装管脚定义
3、内部结构
1)简述   2)原理框图   3)连接方式
4、典型应用
1)作为稳压源或基准源   2)作为比较器   3)与运放组成高精度电压基准
5、应用注意
------------------------------------------------------------------------------------------------------------------
一、稳压管
1、美标稳压管
1)稳压管的外型

图1.1.1 稳压管实物
-------------------------------
2)美标稳压管型号表

1N4614  1.8V  0.5W 1N4110  16V  0.5W 1N4727 3V0  1W 1N4746 18V  1W
1N4615  2V  0.5W 1N4111  17V  0.5W 1N4728 3V3  1W 1N4747 20V  1W
1N4616  2.2V  0.5W 1N4112  18V  0.5W 1N4729 3V6  1W 1N4748 22V  1W
1N4617  2.4V  0.5W 1N4113  19V  0.5W 1N4730 3V9  1W 1N4749 24V  1W
1N4618  2.7V  0.5W 1N4114  20V  0.5W 1N4731 4V3  1W 1N4750 27V  1W
1N4619  3V  0.5W 1N4115  22V  0.5W 1N4732 4V7  1W 1N4751 30V  1W
1N4620  3.3V  0.5W 1N4116  24V  0.5W 1N4733 5V1  1W 1N4752 33V  1W
1N4621  3.6V  0.5W 1N4117  25V  0.5W 1N4734 5V6  1W 1N4753 36V  1W
1N4622  3.9V  0.5W 1N4118  27V  0.5W 1N4735 6V2  1W 1N4754 39V  1W
1N4623  4.3V  0.5W 1N4119  28V  0.5W 1N4736 6V8  1W 1N4755 43V  1W
1N4624  4.7V  0.5W 1N4120  30V  0.5W 1N4737 7V5  1W 1N4756 47V  1W
1N4625  5.1V  0.5W 1N4121  33V  0.5W 1N4738 8V2  1W 1N4757 51V  1W
1N4626  5.6V  0.5W 1N4122  36V  0.5W 1N4739 9V1  1W 1N4758 56V    1W
1N4627  6.2V  0.5W 1N4123  39V  0.5W 1N4740 10V  1W 1N4759 62V    1W
1N4099  6.8V  0.5W 1N4124  43V  0.5W 1N4741 11V  1W 1N4760 68V    1W
1N4100  7.5V  0.5W 1N4125  47V  0.5W 1N4742 12V  1W 1N4761 75V    1W
1N4101  8.2V  0.5W 1N4126  51V  0.5W 1N4743 13V  1W 1N4762 82V  1W
1N4102  8.7V  0.5W 1N4127  56V  0.5W 1N4744 15V  1W 1N4763 91V  1W
1N4103  9.1V  0.5W 1N4128  60V  0.5W 1N4745 16V  1W 1N4764 100V 1W
1N4104  10V  0.5W 1N4129  62V  0.5W
1N4105  11V  0.5W 1N4130  68V  0.5W
1N4106  12V  0.5W 1N4131  75V  0.5W
1N4107  13V  0.5W 1N4132  82V  0.5W
1N4108  14V  0.5W 1N4133  87V  0.5W
1N4109  15V  0.5W 1N4134  91V  0.5W
1N4135  100V  0.5W
以1N4742说明:
稳压管文档中Izt指在标称稳定电压时,流过稳压二极管的电流值;1N4742电压允差±10%,而1N4742A电压允差±5%。

-------------------------------
3)伏安特性曲线
稳压管属于一个PN结,利用PN结的伏安特性经过特殊工艺制作而成的,使PN结工作于反向击穿区。稳压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下图所示,反向击穿区的电流有最小值IZMIN和最大值IMAX,电路设计时,必须使该稳压二极管工作在该电流区间,电流小于该区间达不到稳压效果,而大于该区间则稳压二极管会过热而永久击穿,烧毁。

------------------------------------------------------------
2、稳压管的使用

图1.2.1
在电源不稳定、刚开机的冲击电流、空载对稳压管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可能会烧毁器件。关于阻容降压的内容可移步:https://blog.csdn.net/liht_1634/article/details/124065398。
在上图中两个6.2V/1W的稳压管串联,等效于一个12V/2W的稳压管,其温度系数最小,如下所述。以及稳定电压较高的场合,比如120V,两个62V或更多串联是合适的。串联使用时,最好使用相同型号的稳压二极管,这样其稳压电流范围不变,不需要计算。若不同型号,最好选择工作电流范围一样或者较相近的稳压二极管,这样其工作电流范围更宽,稳压效果更好。
稳压管不适合并联使用,因为元件的离散性,其电压不完全一样,并联后造成流过两个稳压管的电流不一样。
4V~7V稳压管串联温度性能较好,尤其6V,因为稳压管稳压值6V附近,温度系数最小。
串联使用举例:
若一只稳压管的稳压值为5.6V,另一只稳压值为3.6V,设稳压管正向导通电压均为0.7V,则串联后共有四种不同的稳压值。
两只二极管都反接,反接电压是稳压值,为 5.6V+3.6V=9.2V;
5.6V的正接,3.6V的反接,正接的是0.7V,反接的是3.6V 得3.6+0.7=4.2V;
同理5.6V的反接,3.6V的正接,5.6+0.7=6.3V;
两个二极管都反接 0.7+0.7=1.4V。
------------------------------------------------------------------------------------------------------------------
二、三端稳压器基本介绍
1、三端稳压器的封装

图2.1.1
------------------------------------------------------------
2、三端稳压器的分类
集成三端稳压器因其输出电压的形式、电流的不同有不同的分类。
1)根据输出电压能否调整分类
集成三端稳压器的输出电压有固定和可调输出之分。固定输出电压是由制造厂预先调整好的,输出为固定值。例如,7805型集成三端稳压器,输出为固定+5V。
可调输出电压式稳压器输出电压可通过少数外接元件在较大范围内调整, 当调节外接元件值时, 可获得所需的输出电压。例如:CW317型集成三端稳压器, 输出电压可以在12~37V 范围内连续可调。
-------------------------------
2)固定输出电压式根据输出电压的正、负分系列
输出正电压系列(78××)的集成稳压器其电压共分为5~24V七个挡。例:7805、7806、7809等,其中字头78表示输出电压为正值,后面数字表示输出电压的稳压值。输出电流为15A(带散热器)。
输出负电压系列(79××)的集成稳压器其电压共分为-5~-24V七个挡。例:7905、7906、7912等,其中字头79表示输出电压为负值,后面数字表示输出电压的稳压值。输出电流为15A(带散热器)。
-------------------------------
3)根据输出电流分挡
三端集成稳压器的输出电流有大、中、小之分,并分别有不同符号表示。
输出为小电流,代号"L"。例如,78L××,最大输出电流为0.1A
输出为中电流,代号"M"。例如,78M××,最大输出电流为0.5A
输出为大电流,代号"S"。例如,78S××,最大输出电流为2A
注意:各厂家分挡符号不一,选购时要注意产品说明书
------------------------------------------------------------
3、几种固定三端稳压器的参数 
测试条件:Ci=0.33μF,C0=0.1μF, Ta=25 

参 数

单位

7805

7806

7815

输出电压范围

V

4.8~5.2

5.75~6.25

14.4~15.6

最大输入电压

V

35

35

35

最大输出电流

A

1.5

1.5

1.5

V0(I0变化引起)

mV

100(I0=5mA~1.5A)

100(I0=5mA~1.5A)

150(I0=5mA~1.5A)

V0(Vi变化引起)

mV

50(Vi=7~25V)

60(Vi=8~25V)

150(Vi=17~30V)

V0(温度变化引起)

mV/

±0.6(I0=500mA)

±0.7(I0=50OmA)

±1.8(I0=50OmA)

器件压降(Vi-V0)

V

2~2.5(I0=lA)

2~2.5(I0=lA)

2~2.5(I0=1A)

偏置电流

mA

6

6

6

输出电阻

17

17

19

输出噪声电压(10~100kHz)

μV

40

40

40

------------------------------------------------------------------------------------------------------------------
三、三端稳压器电路形式
1、电路形式
LM78XX这样的三端稳压器都有一个所谓“压损”的问题,也就是稳压时所导致的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的落差值(稳压损耗),一般压损2.5V,比如得到12V稳压值,必须使输入电压高于12V+压损,至少得有14.5V以上才行,输入电压范围是14.5V~35V。低于12V的不能用7812达到12V(输出=输入-0.6V,无稳压效果)。
比如:输入24V,输出12V,电压落差值=12V,流过=120mA,压损=12V*0.12A=1.44W。

图3.1.1

图3.1.2

------------------------------------------------------------

2、提高电压、扩大电流的方法
1)提高输入电压
78xx稳压器的最大输入电压为35V(7824为40V),VT、R1和VD组成一个预稳压电路,使得加在78xx稳压器输入端的电压恒定在VD-0.7V,最大输入电压仅取决于VT的耐压。

-------------------------------
2)提高输出电压
①将稳压二极管VD1串接在LM78xx稳压器2脚与地之间,可使输出电压Uo得到一定的提高,稳压二极管VD1串接在LM78xx稳压器2脚与地之间,可使输出电压Uo得到一定的提高,输出电压Uo为78xx稳压器输出电压与稳压二极管VD1稳压值之和。VD2是输出保护二极管,一旦输出电压低于VD1稳压值时,VD2导通,将输出电流旁路,保护LM78xx稳压器输出级不被损坏。

---------------
②由于R1、RP电阻网络的作用,使得输出电压被提高,提高的幅度取决于RP与R1的比值。调节电位器RP,即可一定范围内调节输出电压。当RP=0时,输出电压Uo等于lm78XX稳压器输出电压;当RP逐步增大时,Uo也随之逐步提高。

-------------------------------
③扩大输出电流方法
VT2为外接扩流率管,VT1为推动管,二者为达林顿连接。R1为偏置电阻。该电路最大输出电流取决于VT2的参数。

------------------------------------------------------------------------------------------------------------------
四、LDO低压差稳压器与DC-DC转换器
1、LDO概述(以LM1117说明)
       LDO即Low Dropout Regulator,是一种低压差线性稳压器,是相对于传统的线性稳压器来说的。传统的线性稳压器,如78xx系列的芯片都要求输入电压要比输出电压高出2v~3V以上,否则就不能正常工作。但是在一些情况下,这样的条件显然是太苛刻了,如5v转3.3v(比如HT7533),输入与输出的压差只有1.7v,显然是不满足条件的。针对这种情况,才有了LDO类的电源转换芯片。
       低压降(LDO)线性稳压器的成本低,噪音低,静态电流小,这些是它的突出优点。它需要的外接元件也很少,通常只需要一两个旁路电容。新的LDO线性稳压器可达到以下指标:输出噪声30μV,PSRR为60dB,静态电流6μA(TI的TPS78001达到Iq=0.5uA),电压降只有100mV(TI量产了号称0.1mV的LDO)。 LDO线性稳压器的性能之所以能够达到这个水平,主要原因在于其中的调整管是用P沟道MOSFET,而普通的线性稳压器是使用PNP晶体管。P沟道MOSFET是电压驱动的,不需要电流,所以大大降低了器件本身消耗的电流;另一方面,采用PNP晶体管的电路中,为了防止PNP晶体管进入饱和状态而降低输出能力,输入和输出之间的电压降不可以太低;而P沟道MOSFET上的电压降大致等于输出电流与导通电阻的乘积。由于MOSFET的导通电阻很小,因而它上面的电压降非常低。
       如果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很接近,最好是选用LDO稳压器,可达到很高的效率。所以,在把锂离子电池电压转换为3V输出电压的应用中大多选用LDO稳压器。虽说电池的能量最后有百分之十是没有使用,LDO稳压器仍然能够保证电池的工作时间较长,同时噪音较低。
现以LM1117作具体说明:
本器件是一个低压差调节器系列,其压差在1.2V输出(负载电流800mA时1.2V),与国家半导体工业标准器件LM317有相同的管脚排列。它有可调电压的版本,通过2个外部电阻实现1.25~13.8V输出电压范围。另外还有5种固定电压输出(1.8V、2.5V、2.85V、3.3V和5V),其封装有TO-263、SOT-223、TO-220和TO-252(D-PARK)。

图4.1.1

图4.1.2

图4.1.3
电子滤波器(原理详述 抗干扰处理)可以看作是一种低成本的分立元件LDO:

输出可调分立元件的LDO:

使用Multisim仿真,关于Multisim移步:Multisim14仿真使用汇总_liht_1634的博客-CSDN博客。

输出电压的计算与调节原理:

输出电压通过R3、R4分压后,R4的对地电压等于三极管Q2基极的对地电压。近似认为Q2的BE导通电压和D2的导通电压均为0.6V,那么R4的对地电压就固定为1.2V。

=> Vout*R4/(R4+R3)=1.2V

=> Vout=1.2V *(1+R3/R4),图4.1.2的计算公式

下面再来看看什么决定了R3、R4的数量级。

若输出Vout=6V,则Q1的基极电压Vq1b=6.6V,则电阻R2流过的电流为(12V-6.6V)/1K=5.4mA。

当输出电流Iout=100mA时,为方便计算假定β=100,为使Q1的CE间压降尽量小,可以使Ib1q为临界放大电流的1.5~2倍(方便计算这里取2),得Q1的基极电流Iq1b=2Iq1c/β=2mA,则由节点电流法可知Q2的C级以及E级电流为5.4mA-2mA=3.4mA,那么Q2基极电流应该为68uA左右,则反馈电阻R3、R4流过的电流应远远大于68uA,所以1~2mA比较合适。

则R4取值为1K。若要输出6V那么通过Vout=1.2V *(1+R3/R4)计算得知R3为4K,通过输出结果校正后当R4=1K、R3=3.65K时输出为6V,当需要调整输出端电压时通过调整R3即可。

由于流过稳压二极管或普通二极管的电流变大后,其正向电压也会变化。故不断增加负载可以其看到输出电压会出现一定的偏差。

使用运算放大器(射级跟随器)来作为参考源,使用运算放大器产生的参考电压误差会大大减小,精确的参考电压就保证了精确的输出电压。

------------------------------------------------------------

2、LDO主要参数​​​​​​​
1)输入电压
考虑系统提供给 LDO 输入的范围,不能超过 LDO 最大可以承受的电压,同时系统最低电压时应能保证 LDO 可以正常工作。
-------------------------------
2)输出电压
考虑系统提供给 LDO 输入的范围,不能超过 LDO 最大可以承受的电压,同时系统最低电压时应能保证 LDO 可以正常工作。
-------------------------------
3)最大输出电流
​​​​​​​考虑系统提供给 LDO 输入的范围,不能超过 LDO 最大可以承受的电压,同时系统最低电压时应能保证 LDO 可以正常工作。
-------------------------------
4)最小压差
它与输出电流值相关。因为 LDO 之所以能够稳压,是靠内部的主功率管与负载分压的,老式的 LDO 主功率管是三极管工艺的,最小压差大约为 1.5V,也就是说输入电压减去输出电压小于 1.5V 时,输出电压是无法维持稳压的。现在的的 LDO 一般采用 CMOS 工艺,最小压差大大降低,通常为数百毫伏,不过仍然需要注意,最小压差跟此刻输出的电流是息息相关的,因为主功率管有导通电阻,电流流过后会产生压降,最小压降与主功率管的面积是相关的,也决定了 LDO 的成本。一种有效表示最小压差的方法是,在满载时最小压差是多少,然后归一化为 XmV/mA。 ​​​​​​​
-------------------------------
5)输出电压精度
通常以百分比的形式给出输出电压精度,给数字芯片或者普通的模拟电路供电,3% 以内的精度足矣。做 ADC 的参考源时,需要采用1%精度。需要注意,采用固定电压输出的 LDO,其输出电压精度较为准确,而 ADJ 版本的 LDO,外部的反馈电阻会直接影响输出电压精度,高要求时需要外部的反馈电阻为 1% 甚至 0.1% 精度的。 ​​​​​​​
-------------------------------
6)静态电流
静态电流是指 LDO 负载不吸取电流时,也就是单从 LDO 的 GND 引脚流走的电流大小。一般小于 50uA 为低功耗 LDO,小于 5uA为超低功耗 LDO。静态电流会影响 LDO 的噪声,瞬态响应等关键参数。越低功耗的 LDO,其噪声越大,PSRR、瞬态响应越差。
早期采用三极管工艺做的 78XX 和 1117 系列 LDO,静态电流会随着输出电流的增大而明显增大,因为三极管本身属于一个流控器件。现在采用的 CMOS 工艺,主功率管是 PMOS,属于压控器件,输出电流增大并不会导致主功率管控制端电流的增大。不过 LDO 内部的许多恒流源,误差放大器带宽的切换,还有一些保护电路,会随着输入电压的高低,吸取的电流会变化,导致 LDO 的静态电流会随着输出电流或者输入电压而发生变化。​​​​​​​

上图是润石RS3236 的静态电流,可以看到随着输出电流从0mA增加到100mA过程中,静态电流在增加,此时误差放大器的带宽也在增加。

上图是润石 RS3002 的静态电流,可以看到随着输出电流从0mA增加到150mA过程中,静态电流仅轻微增加,因为RS3002 是超低功耗LDO,误差放大器的带宽不能设计的很宽。
-------------------------------
​​​7)电源抑制比(PSSR)
指 LDO 输入端有交流纹波干扰时,经过 LDO 后,输出端还残存多少,一般用 dB 值来表示。电源抑制比是频率的函数,也就是输入干扰频率越高,电源抑制比越低,其一般跟 LDO 内部的误差放大器的开环增益,带宽有很大关系。在高清摄像头模组、高清晰音频、微弱信号检测等应用,对电源抑制比的参数比较关注。
LDO 的 PSRR 曲线可以分为三段,低频段主要受内部基准电压源的影响,中频段主要受内部误差放大器的开环增益曲线影响,在高频段,PSRR 基本上与 LDO 内部主要的器件无关了,主要是输出滤波电容,输出端的引线电感,还有 LDO 内部的等效输出阻抗在相互作用而表现出具有某个频率点谐振的状态。输出电流越大,LDO 的 PSRR 越差。

润石RS3005 实测的PSRR 曲线-63dB@1kHz
------------------------------------------------------------
3、DC-DC转换器概述
如果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不是很接近,就要考虑用开关型的DC-DC了,因为从上面的原理可以知道,LDO的输入电流基本上是等于输出电流的,如果压降太大,耗在LDO上能量太大,效率不高。
DC-DC转换器包括升压、降压、升/降压和反相等电路。DC-DC转换器的优点是效率高、可以输出大电流、静态电流小。随着集成度的提高,许多新型DC-DC转换器仅需要几只外接电感器和滤波电容器。但是,这类电源控制器的输出脉动和开关噪音较大、成本相对较高。DC-DC转换器有隔离与非隔离之分。
Remark:DC-DC的开关噪声通常在MHz级别,与开关频率相关。
------------------------------------------------------------
4、LDO与DC-DC转换器型号
1)LDO
(1)普通LDO
5V输出:ASM1117-5V(SOT-223),ASM1117-3V(SOT-223),或ASM1117-ADJ输出可调;
3.3V输出:HT7533(SOT-89),HT7533-1(SOT-23-5);
LM2950-xx(TO-92/SOP-8),xx=1.5V、1.8V、2.8V、2.85V、3.0V、3.3V、5.0V或ADJ可调;
LT3071 只有85mV压差@5A输出。
---------------
(2)超低压差LDO
输入1.6V~5.5V LTC3409EDD,输出0.62V~5.5V,转换效率95%以上。
-------------------------------
2)DC-DC转换器
参见“https://blog.csdn.net/liht_1634/article/details/124081788”。
------------------------------------------------------------------------------------------------------------------
五、TL431可控精密稳压源
1、概述

TL431是可控精密稳压源,它的输出电压用两个电阻就可以任意的设置到从Vref(约为2.495V)到36V范围内的任何值。在输出电流为1.0mA至100mA时,典型动态阻抗为0.2。该器件具有良好的开启特性,在许多应用中其工作过程相当于低温度系数(典型值50ppm/)的齐纳二极管。

实物

-----------------------------------------------------------

2、封装
1)TL431存在不同厂家、不同管脚定义顺序的问题
(1)全新TL431管脚定义分辨(数字万用表)
测量那两只脚的阻值是无限大的,然后逆向测一下是导通的,那么这两只脚就是A及K了;
导通时的红色表针是A,黑色表针是K(原因参考本内容“3、内部结构之2)原理框图”);
余下这只脚当然就是R了。注意:A和K之间有一只二极管,R和K之间也有一只二极管。
---------------
(2)电路板上的分辨
A脚一定是接地的;
K及R脚大多是并联着一只103的电容器;
R脚一定有一根或多根电阻连接在地端;
K脚99.9%没电阻连至地端,却大多是连至光耦;
K及R脚连接在一起,这意味着这是连接成一只2.5V的齐纳二极管了。

-------------------------------
2)各种封装管脚定义

图5.2.1
-----------------------------------------------------------

3、内部结构
1)简述
Vref是一个内部的2.5V的基准源,接在运放的反向输入端。由运放的特性可知,只有当Reference端(同向端)的电压高于Vref(2.5V)时,三极管中才会有电流通过,同相输入电压少于2.5V时,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理想状态下),随着Reference端电压的微小变化,通过三极管的电流将从1mA到100mA变化。
-------------------------------
2)原理框图

图5.3.1
-------------------------------
3)连接方式

图5.3.2
若需要生成其它电压(比如1.5V),可使用TLV431A并调整R1与R2电阻分压得到。
-----------------------------------------------------------
4、典型应用
1)作为稳压源或基准源

图5.4.1
Vout = (R1+R2)*2.5/R2,同时R3、R4的数值应该满足1mA <(Vcc-Vout)/R3 < 500mA。
当Vout电压上升时,取样电压UREF也随之升高,使UREF(外部参考)>Uref(内部2.5V),内部运放输出高电平,使内部的VT导通(如图5.3.1所示),Vout开始下降。当Vout下降时会导致UREF下降,从而UREF < Uref,内部的运放输出变成低电平,内部的VT截止使Vout上升。这样循环下去,从动态平衡的角度来看,就迫使UO趋于稳定,从而达到了稳定的目的,并且UREF = Uref。

图5.4.2

通常会加入电容C1,在其他TL431电路中也可适当加入,用于滤除噪音干扰。移步“ 用TL431做简单5V稳压电源,效果不理想”。

图5.4.3
使用收音机的中波来试验各电源的噪声还是明显的,纹波越小效果越好,当然最好的是电池!而在FM波段,对电源要求变低。也可以不使用TL431直接调整,如下图。

-------------------------------
2)作为比较器

图5.4.4
Vin<(R1+R2)*2.5/R2 的时候输出Vout为高电平,否则输出低电平。注意:当Vin在 (R1+R2)*2.5/R2附近以微小幅度波动的时候,电路会输出不稳定的值。Proteus仿真如下图所示,原文件移步”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liht_1634/85095581“。

图5.4.5 工程实际使用电路仿真(U1输出高电平)

图5.4.6 工程实际使用电路仿真(U1输出低电平)
-------------------------------
3)与运放组成高精度电压基准

刚上电,运放输出端没有电流输出。此时,431尚未启动,对地表现为断路。由于电阻R7的存在,运放的正相端获得一个初始电压(理想情况下此电压应该等于VCC,因为后续电路的影响可能达不到,但肯定能使运放开始输出电流),此电压高于反相端的电压(反相端初始因运放没有输出电流所以电压为0),于是运放输出端开始输出电流,431两端的电压开始升高,直到431正常启动。此时,因为431的存在,运放的正相端电压恒定为2.495V。根据运放特性,运放会竭力保证反相端的电压等于正相端,由于R5和R6的分压,运放输出电压为2.495/R5 * (R5+R6) = 3.86V可以满足要求。此时这个电路达到稳态,431的工作电流为(VCC-2.495)/R7 +(3.86-2.495)/R4,因为R7阻值巨大,所以可以认为431工作电流=(3.86-2.495)/R4=0.002A即2mA,为手册上推荐的最佳值。
VCC的电压波动时。因为R7是一个阻值巨大的电阻,根据上面的计算公式,VCC每变化1V,431的工作电流变化1/R7 = 0.0000005A=0.5uA。连1微安都不到。所以除非VCC电压有成百上千V的变化,否则对431工作电流的影响都是微乎其微。431永远工作在2mA的恒定电流中,任VCC如何变化,都不会发生改变。保证其能一直输出稳定的参考电压。
其中的431也可以是别的基准源(比如LT1004之类的)甚至可以是一个简单的稳压二极管。
-----------------------------------------------------------
5、应用注意

1)由公式Vo=2.5×(1+R1/R2),取Vo最大为36V,可以计算出的R1/R2最大比值为13.4,即R1最大是R2的13.4倍。
2)常见TO-92封装的TL431最大功耗为0.7W,TL431在电路的实际消耗为P=Vo*I,Vo为输出电压,I为通过TL431的电流。因此,TL431只有在输出不超过5V时才可输出140mA电流,输出电压为7V时,只能输出100mA电流,这是因为受功耗限制的缘故。
3)由于TL431的内部基准Vref是靠阴极电流维持,并且低于极间电压,所以注意:TL431的输出极截止后,仍必须有大于0.2mA的阴极维持电流;当输出极“饱和”后,极间电压仍至少大于2.2V。

------------------------------------------------------------------------------------------------------------------

电子元件-稳压器件(稳压管/TL431/LDO/DCDC)相关推荐

  1. LDO + 稳压管的扩压电路试用笔记

    事发原由:还不是因为穷.. 没错,就如标题所示,在零件堆里面,找到的IC中,只有AMS1117-3.3和AMS1117-5.0的两种LDO,我用的是12V进行供电,但是实际上我需要一个7.2V左右的电 ...

  2. AP5186 三功能内部VDD稳压管过温保掮 LED驱动IC

    AP5186 是一款集成三功能的开关降压型 LED 恒流驱动器.通过电源的接通与关断可实现 功能之间的切换:100%全亮→25%暗亮→爆闪. AP5186 内部还集成了 VDD 稳压管,过温保护电路, ...

  3. 稳压管,TVS管,压敏电阻,气体放电管等电涌保护器器件比较------amoBBS

    //稳压管和TVS管特性比较// [相同点] 1.都可以限制两端电压在一定得范围内 2.长时间耐流值差不多,跟体积功耗有关 [不同点] 1.电压精度上   稳压管的稳压值比较精确,TVS是在一个范围内 ...

  4. 三极管稳压管组成的线性电源关键理解

    1. A点电压为20V.B点电压是稳压管电压5.6V.则A到B的电流是固定的. 2. 加电后在调整三极管,负载, 稳压管的电流回路如图.(注意电流方向,a->b电流方向和大小都是基本不变的.) ...

  5. 二极管的结构、特性、参数、稳压管的特性和参数

    二极管的结构.特性.参数.稳压管的特性和参数 本文介绍的定义 一.半导体类型 二.PN结的结构与单向导电性 三.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四.二极管的参数 五.稳压管 本文介绍的定义 本文介绍的定义:半导体. ...

  6. 【小知识】TVS瞬态抑制二极管与齐纳二极管(稳压管)的差异点分析

    TVS瞬态抑制二极管称为TVS管,稳压管又为齐纳二极管,其实两者之间的联系还是蛮大的. TVS管是基于稳压管而生产制造的,是现在行业中一种畅销电子保护元器件产品之一.稳压管是TVS管的前身,所以他们之 ...

  7. TVS管和稳压管两者比较

    TVS管具有很好的浪涌功率吸收能力,能有效的保护电路中其他元器件的免受浪涌脉冲的损坏. [相同点] 1.都可以限制两端电压在一定得范围内.  2.长时间耐流值差不多,跟体积功耗有关.  [不同点]  ...

  8. 稳压管稳压电路基本理解

    一.电路组成 由稳压二极管Dz和限流电阻R所组成的稳压电路是一种最简单的直流稳压电源.从该稳压管稳压电路可以得到两个基本关系式: Ui=Ur+Uo Ir=Idz+IL 稳压管的伏安特性如下图,在稳压管 ...

  9. 通过封装和数字万用表判断贴片二极管、稳压管、LED、正负级性

    二级管是电子电路中比较常用的电子器件,其包括普通二极管.稳压管.LED等. 通过封装判断:一般二极管一边有横线的为负极,LED反面有横线的为正级(T型标). 本人对通过封装判断正负极老是模糊,(尤其是 ...

最新文章

  1. iphonex重量_精仿苹果iPhone X手机配置介绍
  2. request.form()和request()和request.data的区别
  3. 那个专攻JVM的00后求职者,薪水比我的还高···
  4. VC调用外部程序接口
  5. Redis对象类型与编码
  6. luogu1991 无线通讯网
  7. 【安全牛学习笔记】思路、身份认证方法、密码破解方法、字典
  8. 怎样理解Linux的文件系统
  9. 精彩预告:还在迷茫吗,DBA的未来,他们怎么看?
  10. 第二次作业动手动脑的解答
  11. python矢量裁剪栅格代码_Python中使用面状矢量裁剪栅格影像,并依据Value值更改矢量属性...
  12. UML--交互图(时序图、协作图)
  13. Lync常识之Lync Server有哪些角色
  14. HTML+JS调用摄像头拍照并上传图片
  15. 无纸化民主测评考核系统领导班子干部微信二维码匿名评价投票打分平台
  16. 蓝桥杯 等差素数列(python实现)
  17. WPF参考书籍及资料推荐(转)
  18. 《AWR Adaptive Weighting Regression for 3D Hand Pose Estimation》研读与实践
  19. 超低插损的新材料射频开关(PCM RF switch)的新进展
  20. SQLite 使用(针对Android)

热门文章

  1. 【第二季】图像像素格式RGB和YUV的理解
  2. 国外远控软件DarkComet-RAT
  3. AVI文件规范(更新版)
  4. 手机用户界面和多媒体版面有价值问题整理[j2medev.com][0406更新]
  5. 通宵教室(ACM水题)
  6. sql rank()函数
  7. 全球及中国PVD镀膜机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投资战略分析报告2022-2028年
  8. 直流电机位置控制matlab仿真,利用Simulink仿真直流伺服电机的闭环位置控制系统...
  9. 公平锁和非公平锁介绍,为什么要“非公平”?
  10. 平台小程序视频播放类APP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