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看到这个题目时,对于“微博生态圈”这个概念还是很模糊的,经过查阅资料,看到这样一个说法,“微博生态圈包括用户价值、平台、盈利”,无论什么,一旦与利益挂钩,总会涉及到一个度,与自然生态圈一样,若想长久可持续发展,必须要维持生态圈的平衡,至于微博生态圈如何维持平衡,这就取决于微博生态圈的盈利的模式了。

目前国内有很多微博产品,比较为大众所熟知的有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网易微博、搜狐微博等等。现如今微博的盈利模式无外乎六种:关联广告、实时搜索、捆绑销售、同本产品的其他业务结合进行交叉销售、同第三方网站分享流量、同APP开发商和内容提供商收入分成。以下,我们将对这几种模式进行具体分析。

个人认为,广告应该是微博盈利的主要手段。首先,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形形色色的通信设备已经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中,也因此推动了各种通信软件的发展,微博也在众多通信应用软件之中脱颖而出,出现在大众的视线中,并且迅速拥有了众多铁杆粉丝,这对于广告商来说,无疑是一个推广自己产品的重要平台,然而,广告的内容对于微博粉丝来说,是有用的信息还是垃圾信息,直接决定了粉丝们对微博产品的选择,没有人会愿意看到自己在耗费了大量的流量后,得到的只是一堆垃圾广告,这对于信息爆炸时代来说,无疑又是一个重磅炸弹,为什么百度、谷歌会如此受欢迎?就是因为他们提供的是大众真正需要的信息。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注册微博账户时,它会提供一些选择来了解不同人群的喜好,以此来推荐一些用户真正感兴趣的产品,而不至于使用户反感。所以,个人觉得植入广告不能过多,应该慎之又慎,否则,默默感觉这种植入过多的微博迟早会被大众淘汰。

其次,我们再来看一下实时搜索。我不是一个微博控,但也是有微博的人,偶尔会逛一下微博,主要会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一些人和事,这些是自己早就关注了的,对于那些自己平时不关注但又很重要的时事就只有通过实时搜索来得到消息了,其实个人觉得实时搜索是一个了解时事的很好的渠道,特别是对于像我这种不看新闻的人来说,比如新疆暴乱、马航失联事件的进展等我都是通过微博了解的,毕竟没有人会随时守在电视机前面看新闻,而且个人感觉微博发送新闻的速度还是相当快的。所以说,关于实时搜索,暂且不说盈利,但看其消息的及时性以及其内容的重要性,就足以吸引大众眼球。作为一个绝佳的消息传送平台,微博的实时搜索不仅向大众及时传送了信息,同时,也为自己本身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其实,以上的盈利模式本质上就是不同形式的广告,不管是商品、电影还是电视剧,都会通过微博平台进行推广,所以,当你浏览微博的时候,会发现大部分微博都是一些明星或是主持人对自己的电视剧、电影或综艺节目做宣传,而且大家有没有发现,当你看到某一篇微博的时候,微博下方会显示出发送这条微博的手机型号,当然,大都是最新推出的或是正在热销的手机,这应该也是一种变相的广告,因为我们所关注的大部分是名人的微博,名人效应对于商品来说,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但是,这种盈利模式真的好吗?微博作为一个社交软件,并且逐渐趋于商业化,其盈利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毕竟产品推出来就是要挣钱的,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不仅又要思考,商业化后的微博真的是大众所需要的吗?生态圈,顾名思义,既然是一个圈子,就要维持这个圈子本身就有的平衡,一旦平衡打破了,那么这个生态圈也就随之崩溃。因此,我们会发现过多的广告植入导致用户的视觉疲惫,并且不能及时检索到自己这正想要看到的信息,到时用户对微博本身的价值产生怀疑,严重的会导致微博用户数量的减少,而微博用户数量的减少又会降低广告商对微博这个广告平台所评估的价值,从而减少广告投入,那么久而久之,微博的盈利水平逐渐降低,最终,我们悲剧的发现,微博早已成为历史。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设,但是,这种假设不代表不会成为现实,毕竟,照目前微博的盈利模式来看,它的模式和机制都是不成熟的,甚至是有所欠缺的,如果微博生态圈不能尽快调节这种失衡,那么,生态圈的平衡被破坏是必然的。而且,在各种社交应用持续更新的网络时代,微博生态圈的盈利模式的改革已迫在眉睫,那么,微博生态圈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下去,我们拭目以待。

由于本人对微博生态圈盈利模式的了解甚微,以上仅发表个人观点。

二:

09年新浪开始正式推广微博,随后在10 年,11年全国掀起了微博热,目前微博的注册人数大约有8亿,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

现在来看,微博已经从单纯的社交平台,变成了具有商业气息的和综合性平台,在我看来微博的盈利模式大分为这么几种:

1、增值业务

2、广告

3、实时搜索

一、增值业务

微博所提供的增值服务也就是会员。

对于一般的用户,粉丝数上限是2000,而2000这个数字对于营销号,或者是搞团购,开网店的用户来说限制就太大了。而对于那些营销号或者说所谓的大V用户来说,他们则需要有大量的粉丝,只有这样才会有人来找他们推销广告,才能去推广或者说销售自己的产品,这个顺序可能有些怪,有些大V实现通过各种原创或搬段子,积累的大量的人气,比如说:回忆专用小马甲,但我忍为他们购买会员的目的就是为了之后的广告宣传,获得收益;对于另一部分营销账号来说,区区2000个粉丝是相当不够的,他们就需要加入会员才能达到想要的目的。

还有一些是团购,或者是淘宝小店家,比如说,旦旦团,酱酱团,大红团啦等等,对于这些团体来说他们在豆瓣,微博都有根据地,而他们的收益则来源于每一次团购的提成,他们同样需要庞大的粉丝说来支撑或者说带动他们团购活动;

像一些明星,他们会员,V,相当于是新浪微博所赠送的,因为这些人有相当庞大的粉丝团,大家都想近距离的了解,接触自己所喜欢的明星,这就为新浪微博带来相当可观的注册量。同时新浪微博还给粉丝提供了新的一种接近明星的方法:粉丝俱乐部。着这里可以听到明星的语音啦,视频啊等等,但这些俱乐部都要价不菲,必须成为粉丝俱乐部会员:84元/季度,298元/年。像现在很火的明星,权志龙,TFboys等都开通了粉丝俱乐部。相比于普通来说年费才不过108元,但这些明星的粉丝团相当强大,为此申请会员的人不在少数,所以不得不说通过于明星合作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方式。

还有一种就是微盘,微盘,百度云等这中云存储网盘都是采用会员的方式来提高用户所需要的存储空间的大小。

现在新浪微博会员数应该不在少数,这种盈利方式是各个门户网站普遍存在的。

二、广告

在广告这一方面最明显的就是随着阿里入驻新浪,在新浪微博的界面上多出了一栏淘宝的广告。还有就对自己家游戏或者是产品的推广,比如使用微盘时,要是你下载一个东西,会出现一个分享到微博的选项,这应该算是对自己产品的一个推广。

而且新浪微博的认证合作中的链接网站,企业微博应该都存在相关的推广,从而获得收益。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品牌进驻新浪微博,比如说魅族科技,小米公司等等,企业与消费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发布促销信息,将自己的新品通过微博的方式广而告之,并且在自己的主页放出购买链接。而新浪微博的用户,活跃度相对高的大部分都是白领或学生,正是拥有购买力和潜在购买力的人群。当用户积累到更大规模,网站自然拥有广告价值,品牌广告收入就会得以实现。

对于一些网站来说,我们经常能看到什么分享到微博之类的标注,这些对他们网站自己的发展是有非常大的好处的,一旦有人分享就意味着更多的人知道他们的网站,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利益。

同样,我们在自己的首页上可以看到#......#的字样,也就是话题,微博上有很多热门话题,有些是热点被顶上去的,但有的前面会加上“推广”这样的字样,而且这种话题要是出现的话都是出现在热门话题的最前端。这种推广一般是某个商品啊或者是某个节目,这就相当于在对这个东西进行宣传,而且在一个很显眼的位置。我觉得这条话题背后的团队也是要付出相当的代价的。

三、实时搜索

因为微博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又是一种交互式沟通,这就意味着新浪中拥有庞大的信息,而且每天都有海量的数据涌入,这对实时搜索是非常有利的。但这些信息对于用户来说并非都是有用的,如何有效地筛选出对用户有用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微博现在已经推出了微博搜索s.weibo.com,这里有各种热搜榜,其中最靠前的就是实时热搜榜(我不知道这是他自己开发的还有第三方开发的),在老版微博中你可以可以搜索到的信息:含有所有搜索词的微博条数,可见条数为:1000条;可按照评论量,转发量排序;可分拣我的,我关注的,定义某个人的含搜索词微博;可将搜索词分类展示,微博,找人,带图片的微博,带音乐,视频,短连接等等;可分拣地域,你的所在地,你的附近,全部;如果你的搜索词是找人的,可以按昵称,单位,学校,标签来分拣。还有性别等等,可以有效地过滤信息。还可以按照实时,热门排序,微博中“实时”是按照发布时间排序,最新发布的显示在最前面,不过与你有关的人发布的微博会优先显示;“热门”是按综合素质来,比如转发数、评论数、发布时间、内容质量等,热门搜索结果只限于最近发布的原创微博。但是“热门”一般会比较滞后,有种一直被顶在前面的感觉,而“实时”,毕竟自己关注的会出现在前面,我自己觉得可能会好一点。(我没怎么用过新版的微博)

如果实施搜索能够识别出对用户有用的信息,将会产生巨大的盈利潜力。微博现在已经成为获得实时信息的主要手段,就像Google刚推出实时搜索时有2%的收益增长一样,这些会给新浪带来不小的收益。

这就是我认为的微博生态圈的盈利模式。

三:

在2006年,推特出现于美国,它的出现把人们的目光带入到一个叫“微博”的世界里。2007年中国出现第一家微博网站饭否,后来又陆续出现好多,如 follow5 、叽歪、9911等。各大门户均开设微博,如腾讯微博、网易微博、搜狐微博、新浪微博。“微博”成为一个热词。2014年3月27日,新浪微博网站显示,其名字已改为“微博”,至此,新浪公司的微博已然成为中国最具知名度的微博,是no 1。

作为一名软件学院大三的学生,接触微博有3年左右的时间,自己对微博的了解不能说很熟悉,但也略知一二,以下就是我对微博生态圈盈利模式的分析。

首先,不得不说的就是广告,大家都知道,微博对所发的文字内容有字数限制,要少于140字,因为简短,所以不会花费人们太多的时间去阅读;许多明星名人都有自己的微博,普通的群体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关注自己所想要关注的明星,还有他们自己感兴趣的某方面的东西,且微博是公开的。光这几点,微博就会吸引大量的用户,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微博这个行列。这样在微博上置入广告,就会被很大一部分人群所看见,了解。

(一)、当我们用电脑登陆微博,浏览最新的状态时,你会发现,在屏幕的右侧一个不是特别大的空间会出现淘宝网热门商品推荐正在打女装的广告,广告占整个网页的面积不是很大,但足够醒目,足以让你发现什么什么东西正在热卖。而且过几秒钟,它会滑动,向你展示另外一件商品。还有在每页微博的最底端,也会出现服装,电器等广告,浏览完该页微博,点下一页时,你就会看见广告。也许此时正在刷微博的人,就会忍不住点开。我从网上了解到这是阿里巴巴注资新浪微博,占据微博的一个版面,推出自己的广告,将淘宝中的信息展示给那些正在刷微博的广大用户。

(二)、在微博的网页的上部,你会看见某某游戏公司推出新产品,只有几行字所占位置那么大,不会影响你浏览微博的内容,但是打开微博网页,首先映入眼帘的应该就是这个游戏广告的位置,想不看见都不行。由于使用微博的人数巨大,其中就会存在一些爱好游戏的人,这样,游戏公司,就会看重这一点,在微博上面进行游戏宣传。

(三)、一些公司有自己的公共微博,即企业微博。他们经常会将一些最新的关于产品的消息活动,发到微博上,为公司产品做宣传,一些用户会通过关注他们所喜爱的品牌微博,来了解最新的资讯。

(四)、经常玩微博的且足够细心的人会发现,一般第三条微博会是一条推送微博,即使你没有关注它,它也会出现。经常会是某公司或者企业的公共微博发出的一条关于他们公司的状态,推出什么新产品以及有什么新活动等等。浏览微博的人,也会很容易看见。达到了他们做广告,做宣传的目的。我想微博一定会对这些推送广告收费的。

(五)、一些公共账号,比如一些关注量比较大的一些娱乐公共账号,搞笑段子,他们偶尔也会发一些与平时发的娱乐性趣味微博毫无关系的广告,下面会附上一些图片及链接。例如:最近比较火的就是55度变温杯,我关注的好几个娱乐公共账号都在发这条广告。

(六)、我们经常会发现,在一些名人微博的评论里面,会有许多,类似,想开网店,加我qq;最近我买了什么什么东西,效果很好,后面紧跟着一条链接。这也是另外一种广告方式。而且你会发现,数量很多,几乎每条微博评论里面都会存在这种广告。

(七)、一些话题,微博中的一些话题也会存在广告。

(八)、最后就是新浪给自己的微博做广告,它会在右侧的一个小区域里,告诉你最近会员有什么新体验,新功能,有哪些新特权,可以有你自己的专属昵称等等。刺激你成为他们的会员。

我们很容易发现,这些广告的共同特点就是,它们全部出现在一个很合适的位置,不会影响用户浏览微博,用户也会在不经意间看见这些广告。这样不至于让用户产生反感,同时也达到了广告宣传的目的。

其次,要说的是一些用户会成为微博的会员,当然,这时就需要付费了。成为微博会员会有一些特殊权利,你可以用非常漂亮的微博封面图,有专属昵称,会有等级加速,生日提醒,勋章,还可以发语音微博等等好多,享受更多普通用户不能使用的权利,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我看中了一个很漂亮的微博封面图,正想点击使用时,右上角出现几个红色字“会员专享”。还有,从网上了解到,微博有规定非会员用户的粉丝上限是2000人,一些名人明星,公共主页等等,粉丝数都会超过2000,这样,他们必须要成为会员才可以。自然而然,会有很多人为成为这种会员付费。

还有,今年微博已经成功上市,登陆纳斯达克。成为国内社会化媒体首家上市公司,这也会带来很大的利润。

最后,我们还知道,微博中也存在一些手机应用。也会有很大数量的人用手机登陆微博。还有,我知道的,有一些媒体与微博合作,推出读书专栏,小说,漫画等等,他们会推出订阅服务,即电子杂志。我还听说过,有些人为了扩大自己的知名度,花钱买粉丝,从而增加自己的粉丝数量。以及现在也出现微博支付。这些都会给微博带来利润。

以上这些就是我对微博生态圈盈利模式的分析。

四:

接触到新浪微博是在高一的时候,那个时候的新浪微博还很单纯,没有现在这么多的广告推送,没有这么多的首页推荐,有的都是当时玩微博的同学们每天的心情状态,那个时候微博的图片很少,大多都是文字。在别人都还在玩空间的时候,玩微博的确是一件很潮的事情。

但是后来新浪微博内容渐渐变得丰富了起来,单纯的文字多了很多的配图,再后来甚至有了短视频。更多的名嘴和段子手让人们关注的范围越来越广。同时,广告和推送消息也变得多了起来,那个时候,微博还没有褪去最开始的单纯,但是内容已经很是充实。那个时候,我们还不知道“凤姐”、“芙蓉姐姐”都是推手们扶持的,那个时候微博还满是鸡汤和笑话。

但是说到新浪微博的目的,对于我们这些用户来说,它是我们了解外界的一个窗口,是我们消磨时间的方式。但是对于新浪。它无非就是新浪用来盈利的工具,我们利用它实现自己的情感需求,新浪利用它实现自己的物质需求,仅此而已。

一个互联网公司想要盈利,无非就是那么几种方式:卖广告、卖体验、卖数据、卖平台,新浪微博也不能免俗。因为新浪微博一开始就吸引了大量的用户,用户的数量决定了广告在新浪微博上的影响力。但是同时,新浪微博是个注重用户体验的地方,如果这么一个地方,用户们看不见自己想要看见的内容,却先看到了各式各样的广告,不论广告多么贴合用户的需求,用户体验都会急剧降低,这样会导致用户数量急剧流失。所以新浪微博很聪明,他把广告都插在了那些边边角角,用户会注意到但是却不影响用户使用的地方,比如下拉加载的时候加载框里就有广告,几十条微博中间出来一个厂商官方微博的推广。这都是在不影响用户体验的同时对空间的最大利用。

新浪微博刚开始为什么这么火?一是博客的长度注定它无法适应快节奏的互联网生活,人们需要更加短而精的信息。二是很多人想知道自己喜欢的明星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样的,微博刚好能够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实现粉丝和明星的交互,明星的生活照片粉丝可以看到,粉丝的回复和评论明星们可以看到。这极大的拉近了明星和粉丝的距离。

微博并不只能靠广告挣钱,不难发现,玩微博的用户有各种各样的称号,类如“微博达人”、“微博会员”、“加V(新浪认证)”等等。这对新浪微博的用户来说无疑是一种与别人不同的体验。这种用户体验也可以为新浪微博带来财富,人们可以充钱获得所谓的特权,比如微博界面的不同,头像的不同,会员专属标识等。这些东西某方面来说并没有一点作用,但是他可以变相增加使用者的粉丝数量,或者是让使用者使用产品的时候获得更多的个性设置等等。举个例子,新浪普通用户的粉丝上限是2000人,也就是说如果你不通过新浪认证或者变成新浪会员的话,最多只有2000个人能够关注你的微博,这对于某些喜欢展示自己生活的人无疑是很有挫败感的。

微博还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很多微博段子手在使用微博的时候获得了很大的利益,这些段子手通过自己发的鸡汤或者搞笑段子,收买了大量的人气和关注,在粉丝数上涨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们就会发一些改编过的广告,从中获取相应的广告收益。这些段子手和明星们的微博不同,他们是草根,只是有很多很有意思或者很新奇的言论从而吸引了很多的粉丝。在他们眼里,微博更像是一个工作地点而不是生活地点。他们可以利用微博的宣传使得自己的其他网络店铺比如淘宝店获利,也可以通过推广别人的产品获得广告费,这些人是新浪官方盈利的主要竞争对手,新浪以后或许会解决这个问题。

还有一个盈利手段就是第三方应用,新浪本身就有电脑新浪微博和手机新浪微博的应用程序,同时他也会在微博中推广一些可以介入新浪微博的人气应用。这些应用可以帮助用户实现一些新浪微博本来不能实现的功能。比如皮皮时光机,这是一个可以帮助用户定时发微博的应用,它完全依附于新浪微博,确实现了更多的功能。

在我看来,新浪微博的盈利手段相比外国的twitter或者Facebook还是略显单一,但是它胜在本土市场内并没有很多的竞争对手,搜狐微博和腾讯微博虽然也有一定的用户数量,但是从明星们的数量和段子手的数量来看还是新浪微博的势力庞大些。

总结一下,微博的盈利手段大概就分为以下几种:

一、广告

1、话题广告:在##中加入微博就会变成微博话题,直接搜索话题,就可以看到和话题相关的所有微博,在庞大的话题中就可以投放广告。

2、关键字广告:用户在检索中输入特定关键字时,厂商就可以在搜索结果出投放广告,其形式类似于百度推广。

3、推广广告:在几条微博中间的一条广告,强制用户关注。

4、微博内置广告:包括微博新功能,周边应用等广告。

二、会员用户收费

新浪通过给予会员用户特殊的用户体验来吸引更多的人充会员。而且会员时间越长解锁的特殊功能越多,在给予用户特权的同时获得盈利。

三、第三方应用收费

新浪微博提供平台,让很多软件开发商搭上这辆“快车”,第三方应用可以丰富微博的功能,但同时也要向新浪支付相应的报酬。

新浪微博的营销手段,在现在看来无疑是成功的,它在吸引了大量用户关注的同时自己也获得了巨大的利润。但是它的发展方向却令人担忧,随着微博内容的不断丰富,图片微博,gif图微博,视频微博把原来仅有文字的微博渐渐取代了。新浪微博的广告和推广信息也渐渐从“幕后”变到了“台前”,用户的体验越来越差。而且会员用户的权利变大的同时,普通用户的权利就显得微不足道。这会让很多不想充会员的用户渐渐放弃新浪微博这个“喜富厌贫”的微博平台。所以现在新浪微博应该抓住那些普通的用户,增加用户体验,让广告的形式更加的巧妙,让微博的功能更加丰富。更多的人能在其中找到乐趣,有了用户的支持,新浪微博的未来肯定是光明的。

五:

无人不微博,无人不营销。这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同样这也是一个商业化的世界。新浪毕竟只是一个公司,不是一个公益机构,他也有员工要发工资。拥有近六亿注册用户的新浪在商业化的道路上越行越远,新浪微博报价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顶部公告、推荐商品、热门话题都是可以买来的,一句话,有钱,任性!

愚观微博生态圈,主要有三种盈利模式。

1、广告盈利是现在微博主要盈利来源。

Twitter 可以帮助广告商面向用户投放广告,营收主要来自广告销售。微博作为“中国版Twitter”也沿用了Twitter的这一盈利模式。在所有营收中,广告业务占总营收的81%以上,达1.6亿美元。

去年阿里入股新浪18%股份,与新浪合作“淘宝橱窗”以及面向中小广告主的微博广告产品“粉丝通”,使得13年第四季度首次实现盈利。新浪开拓了对中小企业和淘宝商家的市场,使新浪微博广告收入和广告主数量都实现了成倍增长,成为了盈利的新来源。我去看了一下所谓的粉丝通,其实就是广告中心,只要你出钱,你想要推广的东西就会展示在微博上。而淘宝橱窗,其实就是另外一个淘宝。淘宝卖家利用新浪不凡的用户数量,推销自己的商品。

想必经常玩微博的朋友都知道,打开微博就可以看到顶部公告,刷着刷着就会有推荐商品,这些都是赤裸裸的广告啊。不过这也只是硬广,一般人看看就过去了。让我觉得比较不可思议的是微博的热门话题居然是软广的重灾之地啊!以前刷热门话题,抱着找乐子的心态去的,纯属休闲娱乐。后来发现,我潜移默化看了好多广告啊。好多电视剧电影,都可以登上热门话题。什么奔跑吧兄弟,一年级,都一直在热门话题榜前几。无论是好评如潮,还是差评连连的话题,都会让你有兴趣进一步了解。既不会像硬广那样看人产生抵触心理,又起到了广而告之的作用,这无疑是打了很好的一个广告。

2.企业入驻,互惠互利。

企业入驻微博,实在是互惠互利的好做法。微博是一个流量大,关注度多,覆盖率高的平台。企业微博可以发布产品信息,提供一定客户服务。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可以收到用户的体验与反馈,和用户互动成了企业微博的一大亮点。一个商品,广告打得再好,都不如一个好口碑来的实在。企业通过经营微博和用户产生良好互动,从用户那边知晓产品的优缺点,扬长避短。

我想小米手机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微博宣传也是他做的很成功的地方。小米手机将企业微博办成发布消息的窗口,发布消息的同时会和用户交流沟通。小米公司正是通过建立沟通的方式来博取用户信任,依靠自身媒体实现企业公关。低成本,高效率,有效建立信任并树立了新品牌形象。还有就是小米公司不仅需要数量多的粉丝,还需要粉丝是质量高的粉丝。像有奖活动转发微博,互动性微博等,不仅能达到营销目的,也能增加访问量和关注度。

3、名人明星发条微博就能挣钱?

明星自我炒作营销,随便发个微博就能增加关注度,把钱挣。前阵子林志颖连续发出多条微博推销其个人品牌骨胶原蛋白饮品,号称可以拥有不老容颜。与其他艺人只是顺手转发产品广告不同,林志颖这条微博属于非常详细的广告贴,赤裸裸的硬广。不仅有产品的购买链接,还表示买产品可以赠送林志颖未公开发表的新歌等与林志颖本身相关的产品。有不少网友在看到林志颖的推销帖后“惊喜”地表示想要购买此款产品。但随后就被打假斗士方舟子公开质疑,是上海某公司的贴牌加工产品,也有网友认为林志颖涉嫌虚假广告。这是很明显的艺人通过自己的名气像自己的粉丝推销某产品的行为,当然也有人通过自我炒作来让自己被公众认识。这就要提到广为流传的郭美美事件,背后一直都有网络推手及网络水军公司。她在微博炫富,并称自己是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从而名声大噪,拖垮了红十字。郭美美从不名知到网络红人,其实都是网络推手及网络水军公司一手策划的阴谋。网络红人郭美美,不只是舞台上的演员,幕布背后实际上有着更加熟悉公众心理、媒体运作的“导演”和“编剧”,来获得更多营销利益。无论是炒作自己还是推荐产品,都是在利用名人效应来达到自己的目标。

其实微博生态圈是一个大整体,企业通过微博发发小广告,和用户互动一下,名人通过微博让粉丝更了解自己,而微博靠着企业名人来获得更多的用户,打着小广告挣挣钱。各自离不开对方,彼此互惠互利。但是有利即有弊,虽然微博现在盈利了,但是用户体验感却变差了。谁也不希望,自己只是刷个微博,看看消息,却被铺天盖地的广告给淹没。曾经有一条新闻说“淘宝搜棺材,微博被骨灰盒广告轰炸 ”,倒是让网友们哭笑不得。虽然微博的用户数同比和环比仍是同步增长,不过增长率的确出现下降。2013年日活跃用户的同比增长率为36%,第四季度为4.2%,这两项数字都是微博有史以来最低的增长率。所以如何增加用户粘性才是新浪现在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微博广告,远不是根据用户的搜索记录去给用户推荐相应的商品,这还只是传统的售卖广告形式,提供用户最需要的信息才是要义所在。如何在用户体验和广告盈利之间实现最佳平衡点,恐怕始终是微博需要认真思量的问题。

六:

微博在我看来和微信的朋友圈是很相似的,虽然我上微信比上微博多,但是今天我还是要来谈谈我对微博以及它形成的生态圈模式的分析与理解。

微博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我们不必去深究,但是微博的背后以及微博生态圈的盈利模式还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去分析的。

什么是微博,微博是一个以互联网为媒介,用于那些存在联系的用户之间获取信息,传播信息,分享信息的一个移动互联网平台,那么微博是怎么盈利的呢。

我们先来看看我们更加熟悉的微信。微信是腾讯公司在腾讯QQ的基础上划分出来的一个部门,当时大家都不看好这个部门,但是腾讯的老综既然敲定主意要划分这么一个部门出来自然是有他自己的考量。当然,这个考量到底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我们这些外人怎么会知道别人公司内部高层的想法,但是看看今天微信的成绩我们不难看出微信是很成功的。为什么这么说,我们看看数据,微信的用户在2013年突破6亿,这是一个难以想象的数字,微信用了两年时间做到了这个份上,这是我们难以想象的。虽然现在微信有多少用户不得而知,但是这巨大的用户背后存在的利润绝对是巨大的。当然你会问,我们不是在说微博生态圈的盈利吗,别急,微信的盈利和微博的盈利是有相似性的。先看看微信朋友圈的盈利再让我们来看看微博生态圈的盈利。

我们在微信朋友圈经常会看到好多在推销商品的,有学生用品,有化妆品,还有好多其他商品。总结一下,这些都有什么特点,首先是那些商品的入门门槛低,其次是利用了大流量下的连接效应,当然这个是我自己想出来的词语,如有不妥,还请见教。何谓大流量下的连接效应,我觉得就是在大流量的背景下催生的一个现象,用户永远是我们潜在取款机,我们通过巨大的用户在他们之间传递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东西的同时,可以传递一些我们自己想让他们关注的东西,例如,我们要推销的商品,一方面是入门门槛低,另一方面,门槛低风险小,试想一下,你买一个十几块钱的东西和几十万元的东西时的心态,十几元的你肯定不会犹豫,即使是吃亏了心理也能很快平复下来,但是一个十几万元的东西,如果是假的,肯定会痛心疾首很长一段时间,这种利用大流量多用户催生的商业模式在微博中同样也是适用的,其实一开始我就说过,微博和微信朋友圈是一个很相似的东西,我们暂且不论这两者是否有互相的抄袭,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模式是有可取之处的,那就是这种模式是能够从用户那里得到利润的。

微博除了拥有上面微信所述的那种盈利模式,他还有微信不具有的一个盈利模式,那就是QQ空间的模式,但是这三者是有一定相似性的,都是基于大量用户以及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关联与信息交流。那微博与微信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呢,微信主要的还是一个聊天工具,但是微博侧重的确实信息交流信息发放分享的平台,为什么这么说,从我们普通用户来讲,我们是很难利用微信QQ添加到我们喜欢的那些明星呀,偶像呀什么的,但是微博的特性现在却体现出来了,我们可以通过微博关注到我们喜欢的明星以及偶像的信息,而不用先将他们添加为好友,那微博具有这些明星用户能怎么样呢?那就该说说明星效应了,最近的万达公司的公子王思聪被评为大众老公,王思聪所使用的输入法因此也被万众关注,网友们戏称,虽然不能成为大众老公,但是能和大众老公用同一个输入法也是值了。所以明星效应也是具有巨大的商业利益的,而这在微博中的体现远远比在微信与QQ之间运用的更加广泛,而且微博的用户量也不比微信少,所以用户这方面自然也是一个巨大的利益,除去微博上用微信朋友圈营销的模式,微博生态圈还有其他盈利模式吗?答案是当然有。

微博的盈利除了上述的,还有就是通过植入广告,当然,植入广告也是一个技术活,通过明星来打广告自然是一非常明智的想法,但是并不是谁都能让明星来为自己打广告的,而且还是免费的广告,所以,这个广告投放还是需要成本的,当然,这还是需要有巨大的用户,巨大的流量的,具备这个条件,并将广告投放到关注度高的地方,总会有人被上面的广告吸引,去点击,这样,一方面能从投放广告的公司获得收益,也能从用户点击的广告分析出用户关注的是哪方面的东西,当然这里就涉及到大数据之类的分析方式了。

除了上述两种模式,微博还有别的模式来盈利吗,有,当然有,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富起来了,人民生活水平好起来了,当然不缺一些有钱的主,我们称之为土豪,所以微博的附加服务收费,对于那些人来说这不过是一个炫富的小部分,看这自己的微博头像是VIP的皇冠,别人的还是灰灰的,这里自然而然就有优越感,所以微博附加服务收费也该算是微博的一种盈利模式,对于那些不差钱的主来说,这些都是小钱,但是有钱的主多了,这些小钱变也成为了巨大的商机。

上述就是我个人对微博生态圈要盈利模式的的理解与分析,如有不同意见,还望斧正。

七:

2009年8月,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成为中国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因其即时性、大众性而在很多新闻、公共事件中有较为突出的表现。微博在互联网中占有越来越大的市场,越来越多的用户每天都要用到微博,他们在这里浏览新闻,八卦,交朋友。在去年年底,仅仅是新浪微博的用户数已经超过5亿,活跃用户也达到了将近5000万,微博逐渐成为商家的“摇钱树”。那么微博是用什么来赚钱的呢?

经过查阅资料,微博盈利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广告

作为互联网最原始的一种盈利模式,微博的广告收入当然也是其主要的盈利模式之一。目前微博的广告形式有以下几种:

1)关键词广告:通过检索页面得到关键词的广告,通常按点击次数收取广告费。

2)话题植入式广告:当用户搜索某种热议的话题时,广告主在结果页面投放广告。

3)自助式广告:广告主自主发布和管理广告内容,通常按效果付费。

4)手机微博广告:通过手机登陆微博所产生的流量越来越大,将移动互联网作为一个微博广告平台。

5)微博功能内置广告:通过微博的功能可为第三方带来用户增长,微博可以通过上线游戏赚钱广告费用。

6)推广广告:每次用移动端的微博客户端和网页刷新微博页面,刷新后的第三条微博为推广微博。

二、会员用户收费

新浪微博推出了自己的会员业务以区分普通用户和付费用户。采取的是包月制的做法,付费的会员不仅界面可以更新颖,拥有独特的标识、而且可关注的人数上限增多,同时还有会员等级制度,成为会员的时间越长,将获得更多服务。服务包括把自己发的微博置顶、可以发送语音微博等等。

三、第三方应用收费

第三方应用即API,即新浪微博提供平台,供开发者将自己开发的应用接入到微博,让更多的人使用,而这是要付费的。

四、即时信息和深度信息收费

即时信息收费:指的是微博公司为其它网络公司提供海量的即时信息从众收取费用。

深度信息收费:微博公司通过对大量的即时信息进行整合,加工得到一些数据指标,就可以出售给其它需要这些信息的企业。

五、运营商分成

微博经营者可以和移动运营商进行流量和短信的分成。

六、企业用户收费

为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宣传平台,企业发布的信息也更具针对性,企业甚至可以结合自己的销售情况,利用该服务进行分众化营销传播,更好的刺激市场。

七、开发以“名人”为核心的衍生产品

我国门户网站代表新浪利用雄厚的势力和人脉资源,采用博客推广中名人成功经验,邀请众多名人加入微博,发挥名人的“光环效应”。

当下微博的盈利模式多遇到的问题有这几种:用户数量较低;用户价值主张为充分实现;国内微博的竞争者多。然而商业化不是简单的盈利化。如今的新浪微博,为了商业化,摒弃了为用户带来价值的最基本出发点,用户在微博上接收的全部是毫无价值的、甚至是骚扰信息,用户活跃度的降低也就不足为奇了。0有人会说,这是新浪微博要实现商业化,这是商业模式。所谓商业模式, 指的不仅仅是盈利模式,不仅仅是怎么赚钱。商业模式讲究的是一个生态,这个生态圈包括用户价值、平台、盈利,在这个生态圈里,用户价值是核心,只有在保证用户价值的前提下,整个生态圈才可以进入良性循环。Goole为用户提供了 搜索信息的服务,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商业模式才是可持续的。0而新浪微博为了短暂的盈利置用户利益于不顾,确实是愚蠢的做法;反观腾讯微博,则 不像新浪微博那么浮躁,可以的在信息流中进行降噪,让用户看到的都是有价值的,有趣的 feed,在这个基础上同时为企业提供服务,带来收入,这个过程又完美整合在Feed中,并没有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体验,反而会给用户带来一些有趣的东西,整个生态非常健康。0良好社交生态意味着让广告成为整个信息阅读的一部分,腾讯微博的思路是在用户基础内容和产品方面努力,基于大数据挖掘,一方面提高用户价值信息获取,另一方面则通过精准情境匹配的微博内容式广告,消除用户的“违和感”,保持强劲的多元化信息流动,由此形成的生态保证了用户体验的优化,在用户体验和商业价值之间寻找平衡。0从最近在微博上低调“流出”的腾讯微博消息流广告产品可以看出这一思路。在语义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的配合下,广告更具隐蔽性。这意味着用户接受度和互动参与性会大大提高。这从测试广告内容的阅读数、转播评论数也可以看出。移动互联网到来之后,越来越多的APP通过微博这种媒体来进行低成本的推广,社交网 络带来的效应不可估量,在社交红利真正到来时,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展示出不同的生态系统,新浪微博弃用户利益于不顾,而腾讯微博则从用户价值做起,从内容、产品开始做起,开始一个良性的生态环境。0实际上,现有的互联网商业模式也可以理解为“多边平台商业模式”,所谓多边平台商业 模式,即将两个或者更多的有明显区别但又相互依赖的客户群体集合在一起。建立一个平台,为不同的客户群体提供不同的价值主张并获得收入。这才是健康的商业模式生态系统。比如说 Google的商业模式(第三方网站的广告);Wii对决PSP/Xbox,相同模式,不同关注;苹果的平台运营商的演变。0总之,对用户利益不管不顾的商业模式都是畸形的商业模式,是不健康的生态系统。新 浪微博如果不及时悬崖勒马,将满屏的广告先去掉,忘记KPI,从最基础的用户体验做起,给用户提供实实在在的价值,一味的追求短暂的商业利益,则会使整个商业模式陷入不健康的循环,很有可能被的重视产品、重视用户价值的产品超越。

八:

相信微博大家都已经非常熟悉了,平时除了刷QQ、刷微信、就是刷微博了。通过它,可以获取新闻、传播新闻、发表自己的言论、制作舆论等等,很多人都通过微博而走红,但是事实并不像我们所想的,虽然微博现在很火,但是根据我查到的资料显示在截至到2012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为3.09亿,同比增长了5873万,即使用户都这样激增了也没有给微博带来盈利性的作用。而且不仅没有增反而减了,亏损已达到了成本的一半多,我觉得既然是一个社交平台,如果没有盈利,它有一天也会被收购或者面临破产。那么,像微博这种“赔本赚吆喝”它的前景何在呢?它的经营模式到底有什么问题,它的盈利性在哪里,以下我会通过自己所查询到的资料数据和自己的一点见解来对微博生态圈盈利模式进行分析。

根据数据显示,2012年新浪微博的收入主要是广告收入。但是正像我们平时所操作那样的,由于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那么多流量一条一条的打开看,很多广告都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而且就像我虽然我身为一个新浪微博用户,但是平时刷QQ 刷微信什么的都已经够了,不太登录微博,而且登一次我就会发现有很多人都转载了一样的东西,比如说我关注的几个热点,他们之间可能互相帮助你帮他转他帮你转内容,或许我会有时间有闲情逸致来读读,但是更多时候像什么小店铺的开业介绍啊什么的我都会直接忽略。垃圾消息太多了我都没有心情上微博了,我相信像我这样的人还是很多的,所以虽然微博用户很多,但是真正玩转微博的人可能就只有一部分,广告肯定没有在电视上播效果好。所以我觉得微博靠广告来盈利,它只能靠那种大众都已经很熟悉的品牌,很热门的品牌,通过大家的主动精确的搜索和传播。同时,它也推出“自助广告系统”,也就是直接为企业提供服务,根据你的各项资料,比如说年龄、兴趣、你大概所属的交际圈给你发送相应的内容,但是我觉得这就相当于一个猜的过程,就是一个概率的问题,虽然概率会相应增大一点,但是小概率事件也总是存在的。所以,谋求长期的发展,光是广告一个是远远不够的。

微博效应大家都是知道的,任何人都可以作为消息的接收者同时也可以作为消息的发送者。与外界可以交流,分享。在别人发表了言论时,我们可以赞同或者反对,并且同时发布到网上,别人也是可以看见的,我觉得这个平台是非常好的。国家、国际上的任何消息我们都可以通过微博来了解到,通过手机这个移动设备随时随地只要手机有电有网,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方方面面,而且对于国家或是某省某市某乡有什么新的政策需要大家来投票表决,因为现在微博用户相当于都是实名制,我们就可以网上投票,发表自己的看法,对政策的改进意见等,如果是传统上的,则真是劳神费财。所以,这点微博就对传统上做了大大的改善。而且,现在言论自由,大家通过网络可以和别人交流,很多社会问题都可以反映出来,大家说出自己的看法,像春节文艺晚会,很多题材都是根据目前社会上的问题来展开的,微博上的数据可以为他们提供素材等。孩子走丢,逃犯抓捕通过网上可以起到更大的作用。相关企业,国家行政单位等都使用这一平台,所以我觉得在这一部分上盈利还是不错,而且因为社会效益比较好,所以盈利是不用担心的。

微博电商也对盈利起到促进作用。因为电商本来就是一个盈利的行业。像淘宝啊、一号店、唯品会、京东等。为了更好地盈利,这些电商也会在微博这个大家都用的社交网站上做广告,这样也对微博的盈利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在我刚刚查询时,看到的新闻,阿里在13年的时候也入股了新浪微博,从这次合作新浪微博收益肯定很多,同时它的商业化路线也更清楚。在人们发出微博的时候,淘宝就可以根据它的内容来给用户推送相关的产品。比如说发了一条,“我好冷啊,好想买个大衣穿!”这样就可以发关于最近大衣在淘宝上有什么活动之类给用户,在淘宝赚钱的时候微博方也会得到相应的利益。

而且像我下载的软件ONE一个、蘑菇街、知乎等等都是支持微博登陆的,虽然我不知道这个其中有什么利益关系,但总是另一种盈利方式。

以上这些就是我能想到的微博的盈利模式,但是它要盈利翻转现在亏损的局面,我觉得在这几个方面它都需要再努力一些。朝着多元化、集成化、更加的平台化方向发展,超越QQ,微信等。也要提高用户的活跃度,让像我这样的用户对它的依赖超过对微信的依赖,如果有一天,像我这样的人越来越少,那微博就立于不败之地了。以上就是我的分析与看法。

九:

微博,一个时代新兴的产物,作为一个用户交流推送个人状态的交互式平台,他的成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而新浪微博作为中国用户量最大的微博,他的成功不光因为赶上时代的潮流,也有自己独特的经营与盈利方式。

首先,广告,作为网络第一收入来源,也是微博的盈利模式之一。微博,这个大家都知道,之前很多媒体报道过,只要你的粉丝达到多少万,你帮商家发布一个广告,你就能获得多少钱。所以经常在微薄上看到XX说:今天买了个XX牌子的XX,真好用啊,还有就是商家直接加V,直接广告。社区型网站的广告是收益的主要来源,这些广告商能够能够根据微博客户的访问信息,归纳整理出用户的访问习惯,兴趣爱好,生活城市,甚至近期搜索结果和预期未来希望获得的产品,则样针对性的投放广告,广告的点击率就高,这就是google看上facebook的主要原因。而目前微博的广告形式也分为很多种,有关键词广告,话题植入广告,自助式广告,手机微博广告,微博内置功能广告等,这些都构成了微博的广告盈利方式。

第二,名人效应。微博和Twitter的掘取都离不开名人效应的拉动,自然盈利模式也离不开。新浪利用自己雄厚的实力和人脉资源,采用博客推广中名人策略的成功经验,邀请众多名人加入微博,发挥名人的“光环效应”。微博可以依照这些名人,开发出各种产品,供用户购买使用。例如新浪微博就设有名人堂,名人按所属行业进行分类排列,根据娱乐,体育,财经,名人明星分类,言简意赅,显而易见。明星可以以简短的信息表达思想,并且与关注者们进行交流互动。发布的内容既有严肃的消息通报,更多的是富有生活味和娱乐性的信息。名人通过个人化、私语化的表达,向关注者展示了另一种生活中的形象,吸引了大批“粉丝”关注。新浪微博可以充分利用“名人”资源,开发以“名人”为核心的衍生产品和增值服务。例如,可以开发出皮肤,信息提示,甚至是装饰性质的,用来彰显低位的特殊名人粉丝图标。

第三,运营商与企业。微博作为一个用户量极大,涵盖面极广的平台,自然不会不被企业和运营商们看中。微博为企业提供特殊的微博平台,提供收费的服务,使得企业信息可以实时的被用户所熟知,所相应,同时也能够获得用户的建议与看法。微博也可以从为其他公司提供的海量即时信息中收取费用。微博客上无数条即时信息构成了一个海量信息库。这个信息库中信息类型多样,涉及话题丰富,即时性强,用户可以通过输入关键字来搜索话题和找人,是个十分有力的搜索引擎。谷歌、微软之所以会和Twitter签署合作协议,正是因为如果缺少了微博客的海量即时信息,它们的信息库就是不完整的。正因为这样,微博的数据库拥有巨大的潜力,也是微博盈利的主要来源之一。

另一方面,微博也可以通过对大量即时信息的整合,加工的到一些技术指标,出售给其他需要这些信息的公司。Twitter、新浪上都有搜索关键字可以搜话题、找人,但这种搜索只能得到一个很粗糙的分类。如果微博客经营者能对信息进行深度加工,结合用户地域、年龄、性别等指标,分析用户的性格和偏好,就能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消费者监测数据。这些被称为大数据的数据,可以为用户提供一些实用化个人性化的收费信息,这些都是微博的盈利方式。

另一方面,微博可以通过和电信商合作,获取短信微博的分成,尤其在微博拥有巨大用户群的情况下,这笔分成也是重要的盈利收入。

微博的盈利模式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赚钱,是一种长远利益上的盈利模式,所有的盈利,都建立在庞大的基础用户群上,没有了用户群,也就无从盈利而来。这些盈利模式是比较常见,也是新浪微博最为常用的盈利模式,除此以外,还有其他如同增值服务,收费服务等选择性的盈利模式。但是不得不承认,微博的盈利模式有自己的优势,这样庞大的资源库,还有海量的用户资源,还可以开发出更多更富有优势的盈利模式,从而构建出更加多元化的产品链,从中获取利润。

十:

互联网的赚钱方式,无外乎就那么几种:卖广告,卖体验,卖数据,卖平台。三大门户网站,都在疯狂的卖广告,后来百度恍然大悟,我也可以卖以搜索的关键词为依据的广告啊,于是竞价排名横空出世。像腾讯,早期的时候没什么东西可卖,当然了,还有他的衍生品,像很多游戏之类的东西,腾讯也都在卖体验。而像迅雷之类的资源网站,现在在卖体验的基础之上开始了卖资源,很多稀缺资源需要去买。而淘宝就是在卖平台,天猫这个平台,因为自身平台搭建的完善与知名度的提高,平台上的商家,需要购买在此之上的位置,也是变相卖广告的一种形式。

而我们亲爱的微博该卖什么?微博一开始就吸引了大量的用户,而一开始就开始卖广告了,因为广告是以网页为平台的互联网盈利的最基本的方式,但是微博的广告推广方式是很值得商榷的。

微博的广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广告一般来说不能显示在微博的正文之中,如果有相当数量的广告混杂在微博的正文之中,那么微博用户的体验就会急剧下降,用户体验的糟糕,是一个产品开始衰落的标志。

微博的粉丝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很多名人都有很多粉丝,其实不难理解,作为一个平凡人,我们都想知道名人在干什么,他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拉屎,什么时候睡觉。因而关注度和存在感等一系列的概念应声而出,而粉丝的数量是微博可以利用的另外一个创造盈利的资源。

微博在卖广告的同时,也开始卖体验了,当然了,和很多的网站一样,微博的网站是卖的会员。而这种会员的最大的卖点就是粉丝数量上限,会员不设上限,而普通用户的粉丝数量上限是2000,也就是说,你想要超过2000的关注度,那么你就必须成为会员,因为只有会员才会有这个权限。这种体验,从很多人的心理上入手,让用户有被很多人关注的体验,这是一种很好的卖点。会员还有很多相关的体验,比如什么等级加速啊,什么什么的,但是对于纵横互联网多年的中国网民来说,我觉得很少有人会再花时间去关注这些,至少我之前从未知道微博还有用户等级这种说法,远远不如腾讯的太阳月亮星来的有名气。

而对于数据和平台,我觉得微博很难去推广。用户数据,对于商业利用的价值并不是很大,当然,微博在今后可以做另一个商业平台,类似于天猫之类的,然后通过微博的平台将用户分流指向电子商务的平台,或者定期给用户推送电子商务相关的信息。而对于平台,新浪的平台并不是一个可以确定的平台,用户自主选择的可能性更大,无法将相关的企业成功地推送到这个平台上,所以微博卖不了平台。

总之,微博的盈利模式,目前看来还是相当的初级,不够成熟和稳定,绝大部分只是在卖广告和卖体验,今后随着微博的不断发展,应该多多借鉴facebook和推特的盈利模式,从而获得更加持续有效的盈利增长。

去年年底的时候,就新浪微博而言,注册用户数已经超过5亿,活跃用户也达到了近5000万人。而对这块5000万活跃用户的“大蛋糕”,新浪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来盈利,那它是怎么赚钱的?

(一).广告

广告本就是各大网商最原始也是最根本的盈利方式,微博自然也不例外。企业利用微博为自己的公司做宣传,影视公司利用微博为自己的作品造势。这些需求就造就了多种广告方式。

(二).会员用户收费

微博推出了自己的会员业务以区分普通用户和付费用户。采取的是包月制的做法,付费的会员不仅界面可以更新颖,拥有独特的标识、而且可关注的人数上限增多,同时还有会员等级制度,成为会员的时间越长,将获得更多的服务。服务包括把自己发的微博置顶、可以发送语音微博等等。

(三).第三方应用收费

第三方应用即API,即微博提供平台,供开发者将自己开发的应用接入到微博,以让自己的应用搭上微博这辆“快车”,让更多的人使用,而这是要付费的。在每个用户的微博界面,可以专门看到应用选项,里面即是许多API,而微博也会对使用量大的应用做出宣传,表示该应用为“人气应用”。

以上三点是我能够想到的微博平台的盈利模式。但是我们知道,做为微博生态圈,当然不止有这个平台,还有用户这个方面。

1.微博对个人的商业价值

在传统观念中,明星打广告赚钱好像就是天经地义的一件事情,毕竟有“名人效应”这样一种东西存在。那么在微博这个大量明星云集的地方,微博官方和明星背后的利益集团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虽然各位明星都急于为自己洗白,表示没有参与这样的交易,而自己平时发的广告也不过为自己的影视音像产品做宣传,不过依然能看到明星转发一些具有明显广告性的微博。

2.微博对企业的商业价值

微博一开始是没有“企业蓝V”这种东西存在的,有的只是企业代表的黄V,大概是需求和微博合作的企业越来越多,“企业蓝V”给各大企业进行认证作为官方发言的平台。而企业呢,表面上是给消费者一个直接和企业对话的平台,其实说白了,目的更明显,我就是要给你打广告。这就更难让人接受了。所以,各大企业在如何给织围脖的人打广告上,也是颇费了心思。

微博为广大网民提供了一个自由传播,广泛互动和充分展示的平台,也让广大企业找到了一个新的、更快捷、更准确的营销平台。随着微博用户的爆发式增长和微博产品研发的不断深化,微博巨大的潜在营销价值也会被逐渐开发出来,新的产品和服务将会不断涌现,更多更适合微博的商业模式也将陆续出现。通过这次对微博生态圈盈利模式的分析,让我对这方面的知识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商机处处可见。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anf/p/5063161.html

微博生态圈盈利模式分析相关推荐

  1. 微信生态圈盈利模式分析

    微信生态圈盈利模式分析 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目前拥有超过6亿的用户,如此巨大的用户数量给微信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基于个人对微信的一些认识和在网上查找的一些资 ...

  2. 微博客传播特性及盈利模式分析

    以饭否等一批专业微博客网站兴起为起点,以新浪推出微博产品为市场引爆契机,现在微博客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上最为流行的产品之一.虽然诞生时间不长,在将来微博客的整个发展史上可能刚处于导入期阶段,但微博客的发 ...

  3. 中国自媒体行业竞争格局与运营盈利模式分析报告2022年

    中国自媒体行业竞争格局与运营盈利模式分析报告2022年 -------------------------------------  <出版单位>:鸿晟信合研究院 <修订日期> ...

  4. 网站盈利模式分析总结十条(转载)

    原文:http://blog.hc360.com/portal/personShowArticle.do?articleId=142743 网站盈利模式分析总结十条 文章来源: 网络 [转贴] 200 ...

  5. 中国化学原料药行业投资风险与盈利模式分析报告2022版

    中国化学原料药行业投资风险与盈利模式分析报告2022版 ════════════════ <修订日期>:2022年2月 <出版单位>:鸿晟信合研究院 <对接人员>: ...

  6. 网站盈利模式分析分类——别人的网站是怎么赚钱的!

    网站盈利模式分析分类 1.在线广告: 最主要最常见的网络在线盈利模式,国内做的较好的是新浪(www.sina.com.cn  ).搜狐(www.sohu.com  ).网易(  www.163.com ...

  7. 网站盈利模式分析分类——别人的网站是怎么赚钱的

    网 站盈利模式分析分类 1.在线广告: 最主要最常见的网络在线盈利模式,国内做的较好的是新浪(www.sina.com.cn ).搜狐(www.sohu.com ).网易( www.163.com ) ...

  8. 【转】互联网盈利模式分析

    几天前我写过一篇调侃的文章,借古喻今,谈的是互联网盈利方式.但是没写透,很不爽.今天我重新整理了思路,对之前的分析作些补充和调整. 互联网行业的盈利方式是什么?不是两类,是三类.分别为:广告盈利.销售 ...

  9. 拼多多盈利模式分析研究

    摘 要 在网络零售业快速发展的今天,电商行业迎来了一个巨大的商机,这也给了中小规模.新进入市场的企业带来了更多的竞争.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零售电子商务企业如何脱颖而出,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盈利模式, ...

最新文章

  1. AI科学家王怀清:机器视觉识别领域 或将出现AI独角兽
  2. c# 因其保护级别而不可访问。只能处理公共类型。
  3. div模拟textarea文本框,输入文字高度自适应,且实现字数统计和限制
  4. 微软 word转换pdf_如何将行转换为Microsoft Word表中的列
  5. myeclipse5.5注册码
  6. 将EnyimMemcached从.NET Core RC1升级至RC2
  7. toolchain安装教程支持_Xilinx交叉编译工具链安装步骤
  8. VisualSVN https 钩子失效 关闭服务器信任
  9. 多年收集的一些稀有软件1
  10. 海康nvr sdk java调用,海康SDK开发NVR拍照功能
  11. pdf 分形 张济忠_清华大学出版社-图书详情-《分形(第2版)》
  12. 未来20年美国AI研究路线图
  13. Bluedroid 函数分析:BTA_GATTC_Open
  14. 费控系统对接用友NC
  15. python向excel写数据_Python向excel中写入数据的方法 方法简单
  16. GNU C++ 智能指针3-- 解析_Sp_counted_base类
  17. 一文搞懂什么是前端渲染和后端渲染以及两者的区别
  18. 《Arduino实验》实验:土壤湿度传感器检测土壤湿度
  19. JS树结构操作:查找、遍历、筛选、树结构和列表结构相互转换
  20. html5 swf在线播放,html5怎样播放swf格式的视频

热门文章

  1. 《海底捞你学不会》探索管理的本质
  2. do还是doing imagine加to_问个问题imaginetodo/doing哪个是对的?imaginedo/doing的区别?
  3. linux下查看mysql线程_linux-如何查看线程在哪个CPU内核中运行?
  4. 机房综合环境监控系统
  5. Kaldi学习之数据准备详细解释说明
  6. 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与IBM合作试行区块链
  7. [MYSQL]完犊子了,索引不生效了
  8. Linux命令:man
  9. 智能家居产品存在的几大安全问题
  10. IT职场老油条亲传:教你如何在公司汇报工作时表现更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