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2-23:从i3切换到kde,在初稿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大范围重写。
  • 2018-10-20:初稿

原文连接:https://blog.lightsinger.life/index.php/archives/20.html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本笔记适用于双显卡笔记本,独显笔记本可适当参考。切勿盲从,出现一切后果笔者概不负责。

Linux有很多发行版(Distribution),笔者喜欢arch系列。 笔者在使用Manjaro之前使用的是Ubuntu,使用过程中接触到Arch,觉得Arch的定制化程度很高,于是果断入坑。折腾了一段时间arch之后,发现arch的配置过于消耗精力,自己之前的UI配置,往往在升级之后就无法再次使用,又得花时间重新配置,故而决定选择一个上手更容易一些的Distribution,遂选择了Manjaro。笔者非常喜欢使用Manjaro,其优点如下:

  • 丰富的软件源。aur软件仓库有着世界上最齐全的Linux软件,pamac还可以集成snap和flatpak。
  • 开箱即用,无需关注过多底层细节。
  • 基于Arch,高度可定制。
  • Arch的优秀wiki,无所不包。

基于以上原因,笔者对manjaro也越来越喜爱,完全从Windows迁移到了Manjaro。故而有了本篇笔记,一是分享这个distribution,二是记录自己的安装过程,给需要帮助的人。

最后,基于笔者的经历,给出一点建议:

Linux好用是因为它有完整的tool chain,你可以体验编辑、编译、汇编、链接和安装的全过程,学到持久性通用的知识。切勿将过多的时间花在界面美化上,界面美化消耗了你大量时间,并且你所获得的往往不可迁移,不能持久,花大量时间在界面美化上往往得不偿失。

1. 安装前

Manjaro的安装很大程度可以参考Archl官方安装教程。强烈建议在安装之前好好阅读官方文档,多多查阅资料

由于学校办公需要,笔者采用的双系统的方案。如果你是Windows用户(大部分应该都是),安装前请确保自己关闭了快速启动和安全启动

安装双系统前 ,我们需要在windows进行如下步骤:给新系统分区,烧制U盘,关闭快速启动,设置启动项优先级,安装。

了解物理机配置

笔者电脑为 Dell 7559,双显卡和4K屏,预装Windows 10, 具体信息如下:

双显卡的配置给我的安装和运行带来极大的不便,详细信息我们稍后再聊。

给新系统划分磁盘空间

网上对如何给新系统划分磁盘空间,网上有很多教程,详细步骤请自行百度。在此之前,请务必想清楚你想给新系统多少空间,这可能需要一点 Linux 目录树的知识,但请相信,只要你愿意去了解,其实并不难,加油↖(ω)↗

制作启动U盘

Windows

如果你使用的是Windows,那么可以使用软件 rufus 制作manjaro的启动U盘。 关于如何制作启动U盘,网上已经有很多教程,笔者在此就不赘述了。

不过,在制作启动U盘之前,先要了解自己的电脑是 GPT 分区还是 MBR 分区,以及查看自己电脑是 UEFI 引导启动还是 Legancy 引导方式启动。关于如何查看自己电脑是 GPT 分区还是 MBR 分区,可以参见这里,一般来说,现在预装 win10 的电脑基本都是GPT分区 。引导启动方式可以在 BIOS 里设置,不同电脑品牌进入 BIOS 的快捷键不一样,读者可自行百度或谷歌。

这里有两个注意的地方,一个是在选择的时候 ,注意选择是以 GPT 的方式烧制,还是以 MBR 的方式烧制,这里的选项跟你电脑本身相关。第二个是 manjaro 只能以 DD 镜像模式写入

Linux

可以使用dd工具制作启动U盘,命令如下:

# dd bs=4M if=path/to/archlinux.iso of=/dev/sdx status=progress oflag=sync

记得更换if参数(你的archlinux.iso路径)和of参数(你插入的U盘位置),详情可以参见这里。

关闭 Windows 设置

由于是先装的 Windows ,在开始之前,请确保自己关闭了快速启动和安全启动,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如何关闭,也请自行百度。

2. 安装系统

好的,现在,我们已经做好了安转前的一切准备(了解了自己的电脑,分区,制作U盘,关闭快速启动)。现在,我们把 U 盘插入电脑,然后重启,在系统的第一个界面出现之前,进入 BIOS (笔者电脑是戴尔,所以只需要连续快击F12就好了),找到我们的U盘,设置U盘为第一启动项,确定之后会重启。

修改内核参数

注意:由于笔者是双显卡,所以需要修改内核参数,不然安装之后会一直黑屏,无法使用。如果你不是双显卡,那么直接选择Boot: Manajro.x86_64***那一栏,直接进入下一步分区即可。

由于笔者电脑是双显卡(Gforce GTX960 + HP Graphics 530),所以在进入安装界面时,显卡 driver 选择 nonfree,确定后移动到 boot Manjaro 那一行,按下 E ,修改内核参数,在 quiet 后面那行加上如下几句:

nomodeset systemd.mask=mhwd-live.service

然后,按下 Ctrl + x保存并进入安装界面(live session),进入到这里之后,别急,打开终端,进入这个目录:/usr/lib/calamares/modules/mhwdcfg,编辑main.py:sudo vim /usr/lib/calamares/modules/mhwdcfg/main.py,编辑为如下形式:

最后保存退出。

分区

**好了,现在我们可以来安装系统了。接下来可能比较有难度的是分区(如果你对 分区 一无所知的话)。笔者在这个地方用之前分出来的空间分了三个区,一个是/(20G),一个是/home(40G),一个是交换空间,由于笔者有 16G 内存,所以笔者只是简单的给他分了 4G 。如果你的内存是 8G 以下的,笔者建议至少分配你内存两倍大小的交换空间。 最后,还有最最重要的/boot分区 ,我的是先在gpt分区表下安装了win10,然后U盘启动是用uefi,**这时不要把/boot/efi单独分区,直接在挂载在已经存在的efi分区上,也就是分区时看见的大小为100M(具体大小依据各自电脑配置而不同 )的那个分区:

然后设置了账户密码之后就可以安装了。

3. 配置系统

双显卡用户配置

注意,这一步只对上文修改了内核参数的用户可用。换言之,如果你的电脑不是双显卡,或者电脑双显卡但是安装完成不会出现黑屏的用户,请无视 修改Grub 这一步骤。

对笔者来说,安装完成后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修改grub,否则下次就无法进入系统了。因此,进入系统的第一步,是编辑/etc/default/grub文件,在(第三行)quiet下面加上如下的参数:

acpi_osi=! acpi_osi=\"Windows 2009\"
或者
acpi_osi=! acpi_osi=Linux acpi_osi=’Windows 2015’ pcie_port_pm=off
(很多硬件厂商的BIOS驱动都对Linux不友好,无法顺利加载ACPI模块,而导致无法驱动独立显卡,acpi_osi=’Windows 2009’的意思是告诉ACPI模块,我是‘Windows 7’,别闹情绪了,赶紧工作吧。)

然后在终端输入sudo update-grub更新 grub 配置。

其次,由于我们之前设置的Driver=nonfree,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重新安装我们的显卡驱动。在此之前,为提升下载速度,我们设置国内源。

sudo pacman-mirrors -i -c China -m rank

在弹出窗口中选择排第一位的源,然后刷新缓存:

sudo pacman -Syy
``
然后添加 ArchLinuxCN 的源,编辑`/etc/pacman.conf`,在文件末尾添加如下内容:
​```shell
[archlinuxcn]
SigLevel = Optional TrustedOnly
Server = https://mirrors.ustc.edu.cn/archlinuxcn/$arch

之后刷新缓存,导入 archlinuxcn-keyring :

sudo pacman -Syy && sudo pacman -S archlinuxcn-keyring && sudo pacman -Syy

接下来我们开始安装显卡驱动:

sudo pacman -S virtualgl lib32-virtualgl lib32-primus primus    # 安装依赖
sudo mhwd -a pci nonfree 0300                   # 安装显卡驱动
sudo systemctl enable bumblebeed                # 使bumlebeed开机启动
sudo gpasswd -a $USER bumblebee                 # 将用户添加进bumblebeed组

以下配置仅对i3用户可用。笔者推荐使用kde环境,强大省心。

其次,对于HDPI屏幕,我们还需要编辑~/.Xresource文件,把第一行的DPI设置由96设置为220,然后在终端执行xrandr --dpi 220,重新加载桌面配置生效。

另外,笔者的电脑在安装完后,在使用一些应用时,会出其不意(完全随机)的出现一两声蜂鸣声,可以在~/.xprofile文件中加上一行xset -b来解决。

URvxt 终端字体更该。sudo yaourt -S ttf-monaco wqy-microhei安装字体,编辑 ~/.Xresources文件如下:

URxvt.font:xft:Monaco:pixelsize=35:antialias=true,xft:WenQuanYi Micro Hei Mono:pixelsize=35:antialias=true
URxvt.boldFont:xft:Monaco:pixelsize=35:Bold:antialias=true,xft:WenQuanYi Micro Hei Mono:pixelsize=35:Bold:antialias=true

执行xrdb -load ~/.Xresources生效(maybe need reboot)

下面是manjaro i3 的一些配置文件所在地:

  1. i3’s configure file–> ~/.i3/config,
  2. i3status’s configure file --> /etc/i3status.conf,
  3. URxvt‘s configure file --> ~/.Xresources
  4. morc_menu的配置文件 --> ~/.config/morc_menu/morc_menu_v1.conf,可设置宽度等
  5. 輸入法等配置文件–> ~/.profile
  6. 引導菜單grub的配置文件 --> /etc/default/grub
  7. 桌面组件conky,默认是i3配置文件中启动/usr/bin/start_conky_maia脚本,该脚本加载了/usr/share/conky目录下的两个配置文件,分别是右上角的conky_maia和conky1.10_shrotcuts_maia
  8. $mod+9将lock screen,这是通过执行/usr/bin/blurlock脚本实现的,查看该脚本可见:先屏幕快照->模糊化->删除快照->执行i3lock,可以调整模糊的程度3’s configure file–> ~/.i3/config,

对于一些应用的缩放可以在这里找到

4. 常用软件及其配置

参见我个人的应用wiki。

5. 参考链接

屏幕亮度与一份manjaro的详细配置

安装完成的一些配置*简书

官方wiki HDPI缩放

开启bumbleed和添加用户组

以下三个链接对笔者十分有用

github 在4k 屏幕上安装manjaro

gitgist 引导过程很有用

配置文件所在以及网速显示

油管视频,教你怎么食用 i3wm

6. 写在最后

  1. 多阅读官方文档,多看wiki,善用Google。
  2. 百分之八九十的问题都可以在 Official Forum 中找到解决方案。

In the end, welcome to linux.

【Linux折腾记】manjaro初体验相关推荐

  1. linux标准c和c编译器6,Linux折腾记(六):感悟GNU C及把Vim打造成C/C++的半自动化IDE...

    C语言在Linux系统中的重要性自然是无与伦比.不可替代,所以我写Linux江湖系列不可能不提C语言.C语言是我的启蒙语言,感谢C语言带领我进入了程序世界.虽然现在不靠它吃饭,但是仍免不了经常和它打交 ...

  2. linux nacos启动_nacos初体验-踩坑与填坑篇

    最近在看 RuoYi 的分布式微服务架构权限管理系统,RuoYi 的注册中心和配置中心都是采用 alibaba 的 nacos,本文主要介绍使用 Windows10 电脑安装 nacos 1.3.2 ...

  3. linux下s3c2440开发板,SAMSUNG S3C2440 ARM LINUX 开发板 上手初体验 --开发环境搭建

    1,linux开发环境搭建 2,程序测试 easyOpentag驱动安装,打开连接,选择ARM-linux 1,环境搭建 我的系统版本 root@ubuntu:~# lsb_release -a No ...

  4. Arch Linux折腾记

    A:Why Arch Linux? Q:简单,轻量.丰富的官方文档.滚动更新. A:为什么会有这篇文章? Q:一来给自己重装Arch Linux有个参考(Maybe会有那么一天),二来让其他新手少走弯 ...

  5. n1运行linux,斐讯N1折腾记:运行 Linux 及优化

    此教程同样适用于斐讯 P1 咳咳咳,上篇教程教大家给斐讯 N1 降级并且刷了官改系统,可以当作一个电视盒子和下载机来使用. 有些小伙伴可能不想把它当作电视盒子,就想把它当作 NAS 或者是服务器,但是 ...

  6. Linux Mint + win10 双系统初体验

    Linux Mint + win10 双系统初体验 一.简介 今天给自己的本装上了Linux Mint, 现在是和win10并存的状态. 接触Linux后,发现有好多的版本,主流的如Ubuntu,Ce ...

  7. armbian n1 桌面_斐讯N1折腾记:运行 Linux 及优化 | 米V米

    最后更新时间:2019年03月25日 此教程同样适用于斐讯 P1 咳咳咳,上篇教程教大家给斐讯 N1 降级并且刷了官改系统,可以当作一个电视盒子和下载机来使用. 有些小伙伴可能不想把它当作电视盒子,就 ...

  8. Kali Linux 2016.2初体验使用总结

    Kali Linux 2016.2初体验使用总结 Kali Linux官方于8月30日发布Kali Linux 2016的第二个版本Kali Linux 2016.2.该版本距离Kali Linux  ...

  9. linux卸载桌面Ubuntu,Ubuntu安装卸载KDE桌面之折腾记

    记得几年前刚开始用的是OpenSUSE,桌面环境好像是KED1.5的,经常性崩溃阿,太让人无语了,动不动就崩溃,但是对Linux也不熟悉,没有比较好的方法,后来就转Ubuntu了. 今天看到nenew ...

最新文章

  1. 通俗解释指数加权平均
  2. 关于for中思维卡机的小悲剧
  3. flink sql设置并行度_《从0到1学习Flink》—— Flink parallelism 和 Slot 介绍
  4. [APK签名] .pk8、.x509.pem转化为.keystore签名
  5. matlab k-s检验,柯尔莫可洛夫-斯米洛夫检验(Kolmogorov–Smirnov test,K-S test)
  6. 2021最全HW蓝队指导手册
  7. 自己DIY一个pinephone——debian与主线linux在红米2(msm8916)上的移植 (二)
  8. torch.mul、matmul、mm、bmm的区别
  9. WZOI-277白细胞计数
  10. 液晶电视英文linux使用教程,液晶电视如何使用 液晶电视正确使用方法介绍【详解】...
  11. Moblin授权中心在台北挂牌开业
  12. java身高排队问题_抓狂的java之小朋友排队
  13. 后台启动zookeeper
  14. Java 实现 QQ 登陆
  15. Nx 介绍: 基于插件的单一代码库(Monorepo)构建系统
  16. python lxf
  17. 【新版】系统架构设计师 - 系统配置与性能评价
  18. wechall做题之www-robots
  19. 科软 | Linux课程总结报告
  20. rtmp 播放h265 (rtmp 播放hevc)

热门文章

  1. 9----编程抓小偷(逻辑推理)
  2. Mac下搭建EPS8266开发环境Mongoose OS 篇
  3. 分布式内存数据技术为查询提速
  4. 5G网络逐渐普及TSINGSEE青犀视频云边端架构网页视频实时互动直播系统又将如何发展?
  5. GPU 利用率低常见原因分析及优化
  6. 透视变换原理实例代码详解
  7. .Net CLR运行时是如何编译函数的
  8. 基于Qt的收银点餐系统之小票打印(二)
  9. 10位管理学大师及其核心重要思想
  10. 智汀家庭云入门指南(五):如何创建智能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