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的元数据,指的是“除了字段外的所有内容”,例如排序方式、数据库表名、人类可读的单数或者复数名等等。所有的这些都是非必须的,甚至元数据本身对模型也是非必须的。但是,我要说但是,有些元数据选项能给予你极大的帮助,在实际使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实际应用的‘必须’。

想在模型中增加元数据,方法很简单,在模型类中添加一个子类,名字是固定的Meta,然后在这个Meta类下面增加各种元数据选项或者说设置项。参考下面的例子:

from django.db import modelsclass Ox(models.Model): horn_length = models.IntegerField() class Meta: # 注意,是模型的子类,要缩进! ordering = ["horn_length"] verbose_name_plural = "oxen" 

上面的例子中,我们为模型Ox增加了两个元数据‘ordering’和‘verbose_name_plural’,分别表示排序和复数名,下面我们会详细介绍有哪些可用的元数据选项。

强调:每个模型都可以有自己的元数据类,每个元数据类也只对自己所在模型起作用。


abstract

如果abstract=True,那么模型会被认为是一个抽象模型。抽象模型本身不实际生成数据库表,而是作为其它模型的父类,被继承使用。具体内容可以参考Django模型的继承。


app_label

如果定义了模型的app没有在INSTALLED_APPS中注册,则必须通过此元选项声明它属于哪个app,例如:

app_label = 'myapp'


base_manager_name

自定义模型的_base_manager管理器的名字。模型管理器是Django为模型提供的API所在。Django1.10新增。


db_table

指定在数据库中,当前模型生成的数据表的表名。比如:

db_table = 'my_freinds'

友情建议:使用MySQL数据库时,db_table用小写英文。


db_tablespace

自定义数据库表空间的名字。默认值是工程的DEFAULT_TABLESPACE设置。


default_manager_name

自定义模型的_default_manager管理器的名字。Django1.10新增。


default_related_name

默认情况下,从一个模型反向关联设置有关系字段的源模型,我们使用<model_name>_set,也就是源模型的名字+下划线+set

这个元数据选项可以让你自定义反向关系名,同时也影响反向查询关系名!看下面的例子:

from django.db import modelsclass Foo(models.Model): pass class Bar(models.Model): foo = models.ForeignKey(Foo) class Meta: default_related_name = 'bars' # 关键在这里 

具体的使用差别如下:

>>> bar = Bar.objects.get(pk=1)
>>> # 不能再使用"bar"作为反向查询的关键字了。
>>> Foo.objects.get(bar=bar)
>>> # 而要使用你自己定义的"bars"了。
>>> Foo.objects.get(bars=bar)


get_latest_by

Django管理器给我们提供有latest()和earliest()方法,分别表示获取最近一个和最前一个数据对象。但是,如何来判断最近一个和最前面一个呢?也就是根据什么来排序呢?

get_latest_by元数据选项帮你解决这个问题,它可以指定一个类似 DateFieldDateTimeField或者IntegerField这种可以排序的字段,作为latest()和earliest()方法的排序依据,从而得出最近一个或最前面一个对象。例如:

get_latest_by = "order_date"


managed

该元数据默认值为True,表示Django将按照既定的规则,管理数据库表的生命周期。

如果设置为False,将不会针对当前模型创建和删除数据库表。在某些场景下,这可能有用,但更多时候,你可以忘记该选项。


order_with_respect_to

这个选项不好理解。其用途是根据指定的字段进行排序,通常用于关系字段。看下面的例子:

from django.db import modelsclass Question(models.Model): text = models.TextField() # ... class Answer(models.Model): question = models.ForeignKey(Question, on_delete=models.CASCADE) # ... class Meta: order_with_respect_to = 'question' 

上面在Answer模型中设置了order_with_respect_to = 'question',这样的话,Django会自动提供两个API,get_RELATED_order()set_RELATED_order(),其中的RELATED用小写的模型名代替。假设现在有一个Question对象,它关联着多个Answer对象,下面的操作返回包含关联的Anser对象的主键的列表[1,2,3]:

>>> question = Question.objects.get(id=1)
>>> question.get_answer_order()
[1, 2, 3]

我们可以通过set_RELATED_order()方法,指定上面这个列表的顺序:

>>> question.set_answer_order([3, 1, 2])

同样的,关联的对象也获得了两个方法get_next_in_order()get_previous_in_order(),用于通过特定的顺序访问对象,如下所示:

>>> answer = Answer.objects.get(id=2)
>>> answer.get_next_in_order()
<Answer: 3>
>>> answer.get_previous_in_order()
<Answer: 1>

这个元数据的作用......还没用过,囧。


ordering

最常用的元数据之一了!

用于指定该模型生成的所有对象的排序方式,接收一个字段名组成的元组或列表。默认按升序排列,如果在字段名前加上字符“-”则表示按降序排列,如果使用字符问号“?”表示随机排列。请看下面的例子:

ordering = ['pub_date']             # 表示按'pub_date'字段进行升序排列
ordering = ['-pub_date']            # 表示按'pub_date'字段进行降序排列
ordering = ['-pub_date', 'author']  # 表示先按'pub_date'字段进行降序排列,再按`author`字段进行升序排列。


permissions

该元数据用于当创建对象时增加额外的权限。它接收一个所有元素都是二元元组的列表或元组,每个元素都是(权限代码, 直观的权限名称)的格式。比如下面的例子:

permissions = (("can_deliver_pizzas", "可以送披萨"),)


default_permissions

Django默认给所有的模型设置('add', 'change', 'delete')的权限,也就是增删改。你可以自定义这个选项,比如设置为一个空列表,表示你不需要默认的权限,但是这一操作必须在执行migrate命令之前。


proxy

如果设置了proxy = True,表示使用代理模式的模型继承方式。具体内容与abstract选项一样,参考模型继承章节。


required_db_features

声明模型依赖的数据库功能。比如['gis_enabled'],表示模型的建立依赖GIS功能。


required_db_vendor

声明模型支持的数据库。Django默认支持sqlite, postgresql, mysql, oracle


select_on_save

决定是否使用1.6版本之前的django.db.models.Model.save()算法保存对象。默认值为False。这个选项我们通常不用关心。


indexes

Django1.11新增的选项。

接收一个应用在当前模型上的索引列表,如下例所示:

from django.db import modelsclass Customer(models.Model): first_name = models.CharField(max_length=100) last_name = models.CharField(max_length=100) class Meta: indexes = [ models.Index(fields=['last_name', 'first_name']), models.Index(fields=['first_name'], name='first_name_idx'), ] 


unique_together

这个元数据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它等同于数据库的联合约束!

举个例子,假设有一张用户表,保存有用户的姓名、出生日期、性别和籍贯等等信息。要求是所有的用户唯一不重复,可现在有好几个叫“张伟”的,如何区别它们呢?(不要和我说主键唯一,这里讨论的不是这个问题)

我们可以设置不能有两个用户在同一个地方同一时刻出生并且都叫“张伟”,使用这种联合约束,保证数据库能不能重复添加用户(也不要和我谈小概率问题)。在Django的模型中,如何实现这种约束呢?

使用unique_together,也就是联合唯一!

比如:

unique_together = (('name', 'birth_day', 'address'),)

这样,哪怕有两个在同一天出生的张伟,但他们的籍贯不同,也就是两个不同的用户。一旦三者都相同,则会被Django拒绝创建。这一元数据经常被用在admin后台,并且强制应用于数据库层面。

unique_together接收一个二维的元组((xx,xx,xx,...),(),(),()...),每一个元素都是一个元组,表示一组联合唯一约束,可以同时设置多组约束。为了方便,对于只有一组约束的情况下,可以简单地使用一维元素,例如:

unique_together = ('name', 'birth_day', 'address')

联合唯一无法作用于普通的多对多字段。


index_together

即将废弃,使用index元数据代替。


verbose_name

最常用的元数据之一!用于设置模型对象的直观、人类可读的名称。可以用中文。例如:

verbose_name = "story"
verbose_name = "披萨"

如果你不指定它,那么Django会使用小写的模型名作为默认值。


verbose_name_plural

英语有单数和复数形式。这个就是模型对象的复数名,比如“apples”。因为我们中文通常不区分单复数,所以保持和verbose_name一致也可以。

verbose_name_plural = "stories"
verbose_name_plural = "披萨"

如果不指定该选项,那么默认的复数名字是verbose_name加上‘s’


label

前面介绍的元数据都是可修改和设置的,但还有两个只读的元数据,label就是其中之一。

label等同于app_label.object_name。例如polls.Question,polls是应用名,Question是模型名。


label_lower

同上,不过是小写的模型名。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navysummer/p/10200163.html

django模型的元数据Meta相关推荐

  1. Django模型层Meta内部类详解

    Django 模型类的Meta是一个内部类,它用于定义一些Django模型类的行为特性.以下对此作一总结: abstract      这个属性是定义当前的模型类是不是一个抽象类.所谓抽象类是不会对应 ...

  2. Django模型之Meta选项详解

    Django模型类的Meta是一个内部类,它用于定义一些Django模型类的行为特性.而可用的选项大致包含以下几类 abstract 这个属性是定义当前的模型是不是一个抽象类.所谓抽象类是不会对应数据 ...

  3. Django模型之Meta属性详解

    Django模型类的Meta是一个内部类,它用于定义一些Django模型类的行为特性.而可用的选项大致包含以下几类 abstract 这个属性是定义当前的模型是不是一个抽象类.所谓抽象类是不会对应数据 ...

  4. django model中的meta类

    中文转自http://blog.csdn.net/yelbosh/article/details/7545335 英文django文档:https://docs.djangoproject.com/e ...

  5. django models模型 内部类 class Meta 简介

    class Meta: #这个属性是定义当前的模型类是不是一个抽象类.所谓抽象类是不会相应数据库表的.一般我们用它来归纳一些公共属性字段,然后继承它的子类能够继承这些字段.abstract=True ...

  6. Web开发-Django模型层

    Django模型层 简述 Django框架处理业务的逻辑一般如下(省略图,源于网络,侵删) 可以看到,Django自带了一套ORM机制,这也是Django框架的核心-"全面",将一 ...

  7. 7. Django 模型(一)

    Django 模型(一) 版权声明:本博客来自路飞学城Python全栈开发培训课件,仅用于学习之用,严禁用于商业用途. 欢迎访问路飞学城官网:https://www.luffycity.com/ 本节 ...

  8. 4Python全栈之路系列之Django模型

    Python全栈之路系列之Django模型 MTV开发模式 把数据存取逻辑.业务逻辑和表现逻辑组合在一起的概念有时被称为软件架构的Model-View-Controller(MVC)模式.在这个模式中 ...

  9. 【Django】MTV(Django)模型

    MTV(Django)模型 MVC模型 MVC就是把Web应用分为模型(M),控制器(C)和视图(V)三层,他们之间以一种插件式的.松耦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模型负责业务对象与数据库的映射(ORM),视 ...

最新文章

  1. 常纪文:智慧城市有助于实现低碳绿色发展
  2. uniapp h5 页面在移动端 遮罩层禁止滚动 --安卓和ios端完美适配(只是测试了部分机型)
  3. 微软免费软件项目DreamSpark更名为Microsoft Imagine
  4. Zmail-简单易用的python邮件模块
  5. string.Format 格式化输出
  6. win11更新黑屏无法进入系统怎么办 windows11黑屏更新无法进入系统的解决方法
  7. AIR-Android开发外部数据访问与存储
  8. 如何改变WINDOWS服务的启动顺序(Win2000)
  9. 【NOIP2011】Mayan游戏
  10. 协议知识点(2)- flash测试rtmp流是否正常
  11. tp 框架防sql注入
  12. 如何找到好书?有什么技巧或建议?
  13. KEYCODE 按键列表
  14. Latex(1.1)——符号表
  15. wpsword怎样涂黑方框_Excel中如何插入空心小方块和实心小方块的标志?
  16. 用两条命令看出你买的H3C光模块是否是正品
  17. Unity(12)-场景切换
  18. 吴宇森导演的《赤壁》电影观后感
  19. android 视频画面切割,抖音三屏黑白特效在哪里?安卓手机画面分割器将视频画面分割成黑白三屏的方法...
  20. au如何关闭预览编辑器_Garageband怎么打开关闭音频编辑器 操作方法介绍

热门文章

  1. 那些用起来很爽,但用不好可能会被人打的Python骚操作
  2. 小目标神器!TPH-YOLOv5:将Transformer预测加载Yolov5!
  3. 优秀!303篇论文获2020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4. 【LeetCode刷题记录】LeetCode经典题目数组求和及哈希表的使用!
  5. C++编程积累——C++实现十进制与二进制之间的互相转换
  6. 2018 年度人工智能热门事件大盘点:「悲喜交加」
  7. 深度学习(三十八)卷积神经网络入门学习(2.0)
  8. 地理学中常见图的名称(或者分析)
  9. mysql集群参数讲解_Mysql集群讲解(一)
  10. java跑到linux上,Java程序在Linux上运行虚拟内存耗用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