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摘自维基百科
目录:
感知器介绍
历史 
结构
感知器介绍

    感知机(英语:Perceptron)是Frank Rosenblatt在1957年就职于Cornell航空实验室(Cornell Aeronautical Laboratory)时所发明的一种人工神经网络。它可以被视为一种最简单形式的前馈式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二元线性分类器。

Frank Rosenblatt给出了相应的感知机学习算法,常用的有感知机学习、最小二乘法和梯度下降法。譬如,感知机利用梯度下降法对损失函数进行极小化,求出可将训练数据进行线性划分的分离超平面,从而求得感知机模型。

     感知机是生物神经细胞的简单抽象。神经细胞结构大致可分为:树突、突触、细胞体及轴突。单个神经细胞可被视为一种只有两种状态的机器——激动时为‘是’,而未激动时为‘否’。神经细胞的状态取决于从其它的神经细胞收到的输入信号量,及突触的强度(抑制或加强)。当信号量总和超过了某个阈值时,细胞体就会激动,产生电脉冲。电脉冲沿着轴突并通过突触传递到其它神经元。为了模拟神经细胞行为,与之对应的感知机基础概念被提出,如权量(突触)、偏置(阈值)及激活函数(细胞体)。

在人工神经网络领域中,感知机也被指为单层的人工神经网络,以区别于较复杂的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ron)。 作为一种线性分类器,(单层)感知机可说是最简单的前向人工神经网络形式。尽管结构简单,感知机能够学习并解决相当复杂的问题。感知机主要的本质缺陷是它不能处理线性不可分问题。

    线性分类器的第一个迭代算法是1956年由Frank Rosenblatt提出的。这个算法被提出后,受到了很大的关注。感知器在神经网络发展的历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它是第一个从算法上完整描述的神经网络。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受感知器的启发,工程师、物理学家以及数学家们纷纷投身于神经网络不同方面的研究。这个算法在今天看来依然是有效的。

历史

    1943年,心理学家 Warren McCulloch 和数理逻辑学家 Walter Pitts 在合作的《A logical calculus of the ideas immanent in nervous activity》 论文中提出并给出了人工神经网络的概念及人工神经元的数学模型,从而开创了人工神经网络研究的时代。1949年,心理学家唐纳德·赫布 在《The Organization of Behavior》[2] 论文中描述了神经元学习法则。

人工神经网络更进一步被美国神经学家 Frank Rosenblatt 所发展。他提出了可以模拟人类感知能力的机器,并称之为‘感知机’。1957年,在 Cornell 航空实验室中,他成功在IBM 704机上完成了感知机的仿真。两年后,他又成功实现了能够识别一些英文字母、基于感知机的神经计算机——Mark1,并于1960年6月23日,展示与众。

为了‘教导’感知机识别图像,Rosenblatt,在 Hebb 学习法则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种迭代、试错、类似于人类学习过程的学习算法——感知机学习。除了能够识别出现较多次的字母,感知机也能对不同书写方式的字母图像进行概括和归纳。但是,由于本身的局限,感知机除了那些包含在训练集里的图像以外,不能对受干扰(半遮蔽、不同大小、平移、旋转)的字母图像进行可靠的识别。

首个有关感知机的成果,由 Rosenblatt 于1958年发表在《The Perceptron: A Probabilistic Model for Information Storage and Organization in the Brain》[3] 的文章里。1962年,他又出版了《Principles of Neurodynamics: Perceptrons and the theory of brain mechanisms》[4] 一书,向大众深入解释感知机的理论知识及背景假设。此书介绍了一些重要的概念及定理证明,例如感知机收敛定理。

虽然最初被认为有着良好的发展潜能,但感知机最终被证明不能处理诸多的模式识别问题。1969年,Marvin Minsky 和 Seymour Papert 在《Perceptrons》书中,仔细分析了以感知机为代表的单层神经网络系统的功能及局限,证明感知机不能解决简单的异或(XOR)等线性不可分问题,但 Rosenblatt 和 Minsky 及 Papert 等人在当时已经了解到多层神经网络能够解决线性不可分的问题。

由于 Rosenblatt 等人没能够及时推广感知机学习算法到多层神经网络上,又由于《Perceptrons》在研究领域中的巨大影响,及人们对书中论点的误解,造成了人工神经领域发展的长年停滞及低潮,直到人们认识到多层感知机没有单层感知机固有的缺陷及反向传播算法在80年代的提出,才有所恢复。1987年,书中的错误得到了校正,并更名再版为《Perceptrons - Expanded Edition》。

近年,在 Freund 及 Schapire (1998)使用核技巧改进感知机学习算法之后,愈来愈多的人对感知机学习算法产生兴趣。后来的研究表明除了二元分类,感知机也能应用在较复杂、被称为 structured learning 类型的任务上(Collins, 2002),又或使用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的大规模机器学习问题上(McDonald, Hall and Mann,2011)。

结构


设有维输入的单个感知机(如右图所示),维输入向量的各个分量,为各个输入分量连接到感知机的权量(或称权值),为偏置,为激活函数(又曰激励函数或传递函数),为标量输出。输出的数学描述为:

                                                                                            (1)

其中 及为反对称的符号函数,其定义为:

从式(1)可知,偏置被引申为权量,而对应的输入值为 1。故,一感知机的输出行为是求得输入向量与权向量的内积后,经一个激活函数所得一个标量结果。

设输入向量与权向量的内积为零,可得出维的超平面。平面的法向量为,并经过维输入空间的原点。法向量指向的输入空间,其输出值为,而与法向量反向的输入空间,其输出值则为。故可知这个超平面定义了决策边界,并把输入空间划分为二。

准则函数


设一训练集为 ,其中表示输入,而是对应的目标输出。由于符号函数的不连续性,如果采用标准的均方误差,所得误差函数必然是不连续的,因而基于梯度的学习算法也就不能被使用。为此,Rosenblatt 提出了感知机准则函数:

其中是被当前错误分类的的输入向量集合。当时, ,而当时, 。故,误差函数是一组正数的和,又或当训练集里所有输入都被正确分类时,等于零。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Iknowyou/p/3446291.html

模式识别算法之2--感知器(感知机)算法相关推荐

  1. 模式识别感知器算法matlab,模式识别第三章-感知器算法.doc

    模式识别第三章-感知器算法 模式识别第三章 感知器算法 一.用感知器算法求下列模式分类的解向量w: 将属于的训练样本乘以(-1),并写成增广向量的形式: ,,, ,,, 第一轮迭代:取, 因不大于0, ...

  2. 机器学习系列(一)感知器分类算法

    分类算法有两种类型:感知器和适应性线性神经元 神经元的数学表示 w=[w1w2...wm],x=[x1x2...xm]w=\begin{bmatrix} w_1 \\ w_2 \\ ... \\ w_ ...

  3. 机器学习算法系列(一)- 感知器学习算法(PLA)

    阅读本文需要的背景知识点:数学基础知识.一丢丢编程知识 一.引言   前面一节我们了解了机器学习算法系列(〇)- 基础知识,接下来正式开始机器学习算法的学习,首先我们从最简单的一个算法--感知器学习算 ...

  4. 神经网络与机器学习 笔记—Rosenblatt感知器收敛算法C++实现

    Rosenblatt感知器收敛算法C++实现 算法概述 自己用C++实现了下,测试的例子和模式用的都是双月分类模型,关于双月分类相关看之前的那个笔记: https://blog.csdn.net/u0 ...

  5. 【Python-ML】感知器学习算法(perceptron)

    1.数学模型   2.权值训练 3.Python代码 感知器收敛的前提是两个类别必须是线性可分的,且学习速率足够小.如果两个类别无法通过一个线性决策边界进行划分,要为模型在训练集上的学习迭代次数设置一 ...

  6. 神经网络算法-论证单层感知器的局限性

    神经网络算法-论证单层感知器的局限性 今天课上学习了一个思路 将真值表转换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来论证线性可分还是不可分,挺有意思记录一下. 简单感知器模型实际上仍然是MP模型的结构,但是它通过采用监督 ...

  7. ML之NB:基于news新闻文本数据集利用纯统计法、kNN、朴素贝叶斯(高斯/多元伯努利/多项式)、线性判别分析LDA、感知器等算法实现文本分类预测

    ML之NB:基于news新闻文本数据集利用纯统计法.kNN.朴素贝叶斯(高斯/多元伯努利/多项式).线性判别分析LDA.感知器等算法实现文本分类预测 目录 基于news新闻文本数据集利用纯统计法.kN ...

  8. DL之Perceptron:Perceptron感知器(感知机/多层感知机/人工神经元)的简介、原理、案例应用(相关配图)之详细攻略

    DL之Perceptron:Perceptron感知器(感知机/多层感知机/人工神经元)的简介.原理.案例应用(相关配图)之详细攻略 目录 Perceptron的简介.原理 多层感知机 实现代码 案例 ...

  9. 深度学习-感知器(感知机)

    一.深度学习 1.基本定义 在现在的人工智能领域,数据挖掘类的算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种是机器学习算法,第二种是深度学习算法.深度学习算法,可以叫做深度神经网络算法.神经网络的结构可以如下图所示: ...

最新文章

  1. blackberry Jvm error 104 错误(Device Simulator)
  2. STM32F103 与 STM32F407引脚兼容问题
  3. react native 中下拉列表FlatList组件的讲解以及实例demo
  4. 进阶学习(3.4) Builder Pattern 建造者模式
  5. 曾经迷茫的起点,多年后终于明白了(续)
  6. 利用 C# 中的 FileSystemWatcher 制作一个文件夹监控小工具
  7. excel字符串反转
  8. 《Visual Studio.NET Tips and Tricks》第一章的翻译
  9. python-二级补充-idle的了解
  10. 瑞丽,边陲的旖旎风情
  11. jQuery源码分析 Sizzle选择器
  12. Aruba7010 默认密码_钟祥人注意!手机这个密码必须设,否则危险!
  13. Codeforces Round #358 (Div. 2) Alyona and Strings
  14. TensorFlow实践:经典CNN-AlexNet
  15. STM32F4 固件库下载
  16. 招商银行网络科技笔试
  17. 机器学习基础:概率论基础
  18. 伦敦时间现在几点_英国伦敦时间现在几点钟(英国时差和中国差几个小时)
  19. 5种利用自动化技术提高仓库管理效率的方法
  20. python外星人入侵代码_Python外星人入侵完整代码和注释(一)

热门文章

  1. 计算机数制转换操作方法,计算机基础 数制及其相互转换
  2. nvme固态必须uefi启动吗_戴尔Inspiron 灵越笔记本装win10系统及bios设置教程(uefi+gpt)...
  3. 教你如何将360全景图免费下载到本地,并生成全景漫游
  4. 大一学生HTML期末作业 【html体育排球5页面带注册】学生网页设计作业源码
  5. [日推荐]『与你见字如面』信息时代的一股清流
  6. WSUS管理控制台打开报错
  7. android关闭手机偷录她人功能实现(退出程序依然录像)
  8.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网格GIS
  9. ubuntu18.04-ros-melodic-carlar安装教程详细指南
  10. 字节跳动 录屏功能_免费屏幕录制软件有哪些?原来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