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务器测试中,关于storage的测试是非常多的,我们会接触很多的盘,比如nvme,m.2,SSD等.当然也有不少概念和协议之类的东西,比如:SATA,PCIe,M.2,NVMe…这些名词想必大家也见得多了,总线,协议,接口也听得耳朵长茧了,但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有什么作用呢?作为服务器测试人员,就很有必要对这些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一 .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的区分
机械硬盘即是传统普通硬盘,主要由:盘片,磁头,盘片转轴及控制电机,磁头控制器,数据转换器,接口,缓存等几个部分组成。磁头可沿盘片的半径方向运动,加上盘片每分钟几千转的高速旋转,磁头就可以定位在盘片的指定位置上进行数据的读写操作。信息通过离磁性表面很近的磁头,由电磁流来改变极性方式被电磁流写到磁盘上,信息可以通过相反的方式读取。 硬盘作为精密设备,尘埃是其大敌,所以进入硬盘的空气必须过滤。

我们常用来测试的大HDD,如下图所示:就是机械硬盘

固态硬盘,英文名Solid State Disk或Solid State Drive,是一种以存储器作为永久性存储器的电脑存储设备。虽然SSD已不是使用“碟盘”来记存数据,也没有用于“驱动”的马达,但是人们依照命名习惯,仍然称为固态硬盘或固态驱动器。固态硬盘分易失性与非易失性两种,我们着重研究更适合作为传统硬盘替代品的非易失性固态硬盘。非易失性固态硬盘中数据的存取主要由NAND Flash及其主控芯片来实现,没有活动的机械部件,为纯芯片结构。
二.机械硬盘和固态的硬盘的区别

1.形态上

一般情况下,硬盘的形态都是通过接口区分的。常见的HDD形态只有一种,即SATA,其有2.5英寸和3.5英寸两个版本,两者差别就是个头大小,其中2.5英寸出现在笔记本中,两种形态都可出现在台式机中。

常见的SSD形态要多一些,包括SATA(常见只有2.5英寸)、mSATA、M.2、PCIe等,常见的为2.5英寸SATA和M.2,而M.2有多种长度版本,常见三种,分别为2242、2260和2280(笔记本中常见)。大家看下图会更加清晰明了,注意下图的大小与实物没有比例关系(M.2要比2.5英寸硬盘小)。机械硬盘的体积要比固态硬盘大,所以重量也要比固态硬盘重;

2.内部结构

虽然SSD和HDD都能存储内容,但两者结构完全不一样。HDD内部有马达、碟片、磁头等机械结构,工作时碟片转动,所以HDD工作时会有轻微震动,并且伴有声音。

SSD的内部结构更像是U盘,拥有主控、闪存芯片等。由于工作的时候没有机械结构转动或移动,所以SSD工作的时候没有震动,也不会有声音。

由于两者在结构上的不同,所以SSD与HDD的特性区别非常明显。由于HDD在运行时需要转动,所以抗震能力和性能比较弱,而且待机转动时功耗也更高一些(停转除外),读写时会有明显“吱”的声响;由于SSD没有机械结构转动,所以抗震能力很强,性能也更好,同时功耗也低很多,工作时没有声音。

另外容量方面,2.5英寸HDD的容量可以做到最高4TB,主流为1TB和2TB,而SSD即使迎来QLC,目前主流容量还集中在256GB和512GB。SSD是完全可以做大容量的,但由于价格问题,中等容量SSD更容易被接受。

3.读写速度
因为SSD的读写速度远超HDD。一般情况下,HDD的持续读写最高大约200MB/s左右,但普通SATA SSD可以轻松实现500MB/s的读写速度, 固态硬盘的读写速度要比机械硬盘的读写速度高,一般要高2倍左右的速度读写能力。另外有一点很重要的是,固态硬盘内部都是使用闪存颗粒的芯片,而机械硬盘是将数据储存在磁碟扇区里,当使用的时候出现碰撞的问题,固态硬盘能够将数据丢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相比这点机械硬盘就要差很多了。
4.售价
虽然SSD相比HDD,在速度、功耗、噪音等方面有着诸多优势,但在价格方面,固态硬盘售价要比机械硬盘贵很多。在一般情况下,台式电脑中的基本都是机械硬盘,但随着固态硬盘的发展,随着市场和用户的各种需求,固态硬盘渐渐成为用户选购的重心。。一般1TB 2.5英寸HDD的价格大约在275元左右,而1TB SSD的价格就高多了,大品牌旗下价格大约在850元-1300元之间,小品牌旗下价格可以做到500元-600元。
三. 硬盘的接口
硬盘接口决定着硬盘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速度,所以硬盘接口是大家不能小觑的元件。为了大家更好的掌握硬盘接口相关知识,今天详细解说硬盘接口的类型。

硬盘接口是硬盘与主机系统间的连接部件,作用是在硬盘缓存和主机内存之间传输数据。不同的硬盘接口决定着硬盘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速度,在整个系统中,硬盘接口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程序运行快慢和系统性能好坏。
机械硬盘的接口
1. IDE接口(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电子集成驱动器) IDE(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电子集成驱动器),包括PIO(Programming I/O)和DMA(Direct Memory Access) 两种传输模式。

ATA(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高技术配置),ATA本身可以支持串行或并行。最快的并行ATA(即ATA/133)所能达到133MB/sec,现在市场上几乎没有IDE接口的硬盘了。

IDE接口的硬盘价格低廉、兼容性强、性价比高。但是,数据传输速度慢、线缆长度过短、连接设备少、不支持热插拔、接口速度的可升级性差。
2.SATA接口(Serial ATA,串行ATA)

SATA(Serial ATA,串行ATA,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速度比IDE接口更快,SATA不依赖系统总线的带宽,而是内置时钟频率,支持热插拔。SATA 3.0最大的改进之处,就是将总线最大传输带宽提升到6Gbps,实际传输速度大约600MB/S(理论为6Gbps/8=768MB/S)

现在市场上大部分机械硬盘接口几乎都是SATA。虽然SATA具备了热插拔的规范,但连接缆线多是设计给内接式硬盘使用,最大插拔次数仅约200次,超过此插拔数目,缆线接头便会劣化,甚至有可能造成硬盘的损坏。

SATA与并行ATA的不同并行ATA数据线由80根线组成,非常宽;SATA数据线仅有7根弦,较窄,不会影响机箱内部散热风流。SATA数据线最远传输距离可达1米,更有利于机箱内部走线,保障系统散热。

3、SCSI接口(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

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使用50针接口,外观和普通硬盘接口有些相似。用在服务器上面比较多,速度快,稳定性很好,比较适合做磁盘阵列。 SCSI的进化型是SAS(Serial Attached SCSI,串行SCSI),而SCSI并不是专门为硬盘设计的接口,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小型机上的高速数据传输技术。SCSI接口具有应用范围广、多任务、带宽大、CPU占用率低,以及热插拔等优点。

4、SAS(Serial Attached SCSI,串行SCSI)
SAS(Serial Attached SCSI,串行SCSI)是新一代的SCSI技术,和现在流行的Serial ATA(SATA)硬盘相同,都是采用串行技术以获得更高的传输速度,并通过缩短连结线改善内部空间等。SAS是并行SCSI接口之后开发出的全新接口,此接口的设计是为了改善存储系统的效能、可用性和扩充性,并且提供与SATA硬盘的兼容性。

固态硬盘的接口

1.SATA 3.0是最为常见的固态硬盘接口

这是SATA Revision 3.0(简称SATA3.0或SATA 6Gbps)它代表所使用的是SATA Revision 3.0标准,速度更快,相对SATA Revision 2.0.SATA是硬盘接口的标准规范,事实上,SATA 6Gbps接口是一个不太规范的说法,正确说法是SATA III(SATA3.0),接口速度是6Gbps。当然,大家都习惯这么说。这是市面上最常见的机械硬盘/固态硬盘接口,大多数人买的硬盘都是在用这种接口.

SATA3.0接口

SATA 6Gbps(SATA3.0)最大优势就是非常成熟,能够发挥出主流SSD最大性能。需要注意的是,一些老电脑的主板,可能仅有SATA2.0,这类接口由于最大支持的速度有限,无法完全发挥出SSD的性能,因此一些老爷机或者比较老主板的电脑用户,一般不建议升级SSD,除非更换支持SATA3.0的主板。

2、mSATA接口

mSATA接口,全称迷你版SATA接口(mini-SATA)。是早期为了更适应于超级本这类超薄设备的使用环境,针对便携设备开发的mSATA接口应运而生。可以把它看作标准SATA接口的mini版,而在物理接口上(也就是接口类型)是跟mini PCI-E接口是一样的。

mSATA接口是SSD小型化的一个重要过程,不过mSATA依然没有摆脱SATA接口的一些缺陷,比如依然是SATA通道,速度也还是6Gbps。诸多原因没能让mSATA接口火起来,反而被更具升级潜力的M.2 SSD所取代。

3、M.2接口

M.2接口是Intel推出的一种替代mSATA的新的接口规范,也就是我们以前经常提到的NGFF,即Next Generation Form Factor。,主要用来取代mSATA接口。不管是从非常小巧的规格尺寸上讲,还是说从传输性能上讲,这种接口要比mSATA接口好很多。正是因为SATA的接口瓶颈越来越突出,现在很多主板厂商都开始在产品线上预留出M.2接口。

M.2接口则是固态硬盘独有的。最近几年新出的主板一般都带有这种接口,一些高端主板甚至会有两个M.2接口,足以满足用户的需要。

这种接口的固态硬盘根据传输协议不同分为M.2接口(SATA总线)、M.2接口(NVMe协议)两种。

M.2接口(SATA总线):这种固态硬盘虽说是M.2接口,但它的数据传输走的还是SATA通道,因为这种固态硬盘所支持的AHCI协议是针对SATA接口设计的。

这是一种由英特尔制定的技术标准,它的英文全称为Advanced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中文意思为进阶主机控制器接口。它是一种让软件与SATA储存装置进行沟通的硬件机制,可让SATA储存装置启用进阶SATA功能,如热插拔。但它的读写速度不及NVMe协议。

M.2接口(NVMe协议):NVMe是NVM Express的进一步缩写,它与AHCI类似,二者都属于总线传输协议规范。但NVMe是通过PCI Express(PCIe)总线与计算机连接的非易失性内存装置。

这是是新一代的总线接口,拥有延时低、并行性强的优点。所以,支持NVMe协议的固态硬盘传输速度更快,能耗更低。

需要注意的是,NVMe协议需要操作系统、主板、固态三者全部支持才可开启。如果你想要购买一块基于NVMe协议的M.2接口固态硬盘,需要查看下自己的主板是否支持。

4、PCI-E接口:

如果说SATA固态硬盘是固态硬盘中的老大哥,PCI-E接口就是固态硬盘接口中的贵族,与闪存颗粒可以说是天生一对,能够非常好的展现闪存的读写速度。

PCI-E是PCI Express的简写,是新一代的总线接口,是由20多家业界主导公司共同起草并完成的新技术规范,采用点对点的串行连接,可以将数据传输率提高到一个很高的频率,以此提供更高的带宽。

而PCI Express的接口根据总线位宽不同,还可分为X1、X4、X8和X16。目前使用较多的是PCIe X4,市面上流通较多的是PCI-E 2.0版本和3.0版本,对应的X4带宽为16Gbps/32Gbps,折算成传输速率约为2GB/s和3.93GB/s,相比SATA接口,这已经是非常恐怖的速率了。

当然,另一方面,PCI-E接口的固态硬盘,其价格昂贵到令许多普通用户望而却步,无法承受,多数使用这类接口的用户都是游戏发烧友,或者设计师这一类,对性能要求很高又有不错的经济实力的用户群体。

5、SATA Express接口

在SATA 6Gbps速度之后,SATA接口再想提升速度就比较困难了。SAS接口虽然说能达到12Gbps的速度,不过这也只是针对企业级市场,并且对原接口做了很大变动,而且后者的成本更大。但是,面对消费市场时就不能这样了,必须考虑到现实问题,SATA-IO最终拿出了SATA Express接口的解决方案。

SATA Express接口

SATA-Express是SATA接口 +PCI-Express 的混合体,其理论带宽达10Gbps,比SATA3.0高了4Gbps,它能兼容SATA标准的老硬盘,也能使用SATA-Express接口的高速SSD,每个SATA-Express接口可以接1个SATA-Express硬盘,或者2个SATA硬盘。

其实,它的物理接口是由SATA 6Gbps接口改造而来,已经在市场上推出了好几年。不过,从目前市场占有率来看,该产品还有很长一段普及之路。该产品做得唯一比较明智的地方就是向下兼容了SATA 6Gbps接口。


6、U.2接口
U2的别称是SFF-8639,是由固态硬盘形态工作组织(SSD Form Factor Work Group)推出的接口规范。U.2不但能支持SATA-Express规范,还能兼容SAS、SATA等规范。U.2接口的最大特色就是高速低延迟低功耗,支持NVMe标准协议,并且走的是PCI-E 3.0 x4通道,理论传输速度高达32Gbps,而SATA只有区区6Gbps,比SATA快了足足5倍多。因此大家可以把它当做是四通道版本 的SATA-Express接口。比较常见的Intel的750系列。

四.硬盘的协议
看完上文后,我们应该对硬盘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咱们来深度解析一下固态硬盘的总线,协议。

首先大家需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我们在固态硬盘领域常常提起的SATA、AHCI、PCI-e、NVMe这四个英文其实指的都是协议,不过是两两对应的。SATA和PCI-E指的是接口协议,AHCI和NVMe指的是传输协议,而SATA和AHCI对应的是高延时的机械硬盘,PCI-E和NVMe对应的是低延时的板卡。

我们先了解一个词:总线

一台服务器由多个电子元器件组成,如CPU,内存,硬盘等,各元器件之间往往需要相互传递数据。

数据传输的公用通道,就是总线。

通道就好似公路,公路有乡间小道、柏油马路和高速公路之分,总线自然也有其区分标准。

区分总线承载能力的名词,称为带宽,也就是单位时间内能够传递的数据量。带宽越大,单位时间内能够传递的数据量自然就越多。

我们常见的总线(通道)有SATA总线,PCIe总线。

SATA总线常见的就是SATA 3.0,理论最高速度只有6Gbps,此类接口的固态硬盘理论传输速度600MB/s。PCIe总线常见的有PCIe 3.0和PCIe 4.0,通道数量不同,速度也会不同。以PCIe 3.0×4总线为例,它的带宽高达32Gbps,此类接口的固态硬盘实际传输速度可以轻松突破1000MB/s,顶级产品甚至可以到达4000MB/s以上。

若继续用公路来类比,那SATA 3.0是乡间小路的话,PCIe 3.0就是柏油马路了。综上,同为固态硬盘,走的是哪种总线,至关重要。

说完了总线,我们再来看协议。

协议,是网络协议的简称,是数据传递双方共同遵循的一种规定、准则。

举个例子,A向B传输视频数据,但是B不接收视频,只接收图片,这就会导致视频数据无法传输。这个时候,只有双方都使用图片格式,才可以正常传输数据,这就是协议。

目前,硬盘常用的协议,主要有AHCI和NVMe两种。

AHCI(Serial ATA Advanced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串行ATA高级主控接口/高级主机控制器接口,是用来替代上一代IDE的。本质上讲还都是基于机械硬盘的设计,所以已经逐渐被淘汰,目前的主流SSD产品在安装前一定要在BIOS设置中打开AHCI模式才可以将性能发挥到最大,许多用户安装了SSD产品后发现速度只有300MB/s不到400,大部分是因为没有开启AHCI模式。

NVMe (Non-Volatile Memory express),是一种建立在M.2接口上类似AHCI的一种协议,是专门为闪存类存储设计的协议。就是因为大家发现AHCI标准并不适合低延时的SSD产品,所以为了解放SSD的性能,重新制定了新的存储规范标准,使用PCI-E通道,目前的高速SSD产品都必须支持NVMe协议才行,而速度普遍都在2000MB/s以上,性能出色的可以轻松超过3000MB/s。

NVMe与AHCI都是逻辑设备接口的一种标准,不过NVMe相比AHCI在延时性、功耗、IPOS等一些方面性能要强。

不过,并非是说NVMe协议的固态硬盘一定比AHCI协议的速度快,具体的速度还要看走的是哪种总线,以及硬盘本身的性能。

一块固态硬盘的性能究竟如何,并不是由某一个因素决定的,除了硬盘本身的性能外,总线,协议和接口都能限制它的性能发挥。

比如说,硬盘的协议十分强大,但是总线和接口不给力,无法承载协议的性能,那么固态硬盘的性能自然受到限制。

因此,除了固态硬盘自身的性能外,总线,协议,接口也是相辅相成的。

厂商在设计的时候,一般会将总线,协议,接口匹配在同一水平线上,因此,我们在选择固态硬盘时,主要看一下固态硬盘的总线承载能力,就基本可以判断出这块固态硬盘的速率上限了。

当然了,这个只是硬盘接口的速率上限,硬盘实际性能的发挥,还要看硬盘本身的设计与用料。

从理论上来说,一款固态硬盘选择M.2接口,走PCIe总线,用NVMe协议,性能发挥是最好的。

五.硬盘的性能

了解这些基本概念后,我们在在以后测试Storage的时候,应该会对测试的硬盘的性能有一个大致的性能判断,比如:

SATA1.0的频率最高1.5Gb/s,接口速率最大约150MB/s;

SATA2.0的频率最高3Gb/s,接口速率最大约300MB/s;

SATA3.0的频率最高6Gb/s,接口速率最大约600MB/s;

而一个PCIe 3.0 x16的通道,x16 的可用带宽为 7.877 * 16 = 126.031 Gbps = 15.754 GB/s,也就是我们所说的16GB/s的高速。

按照上文所说.一个m.2接口的固态硬盘,走PCIE通道,用nvme协议,拥有高达 20Gbps 的理论传输速度。

硬盘的接口,总线,协议知识点总结相关推荐

  1. 固态硬盘的总线、接口、协议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本文主要摘录自Up主硬件茶谈的视频,原视频链接:点我跳转 ​ 在硬盘选购时,主要考虑三个规格.分别是总线(bus).协议(protocol).接口(interface). 概览 协议.总线和接口都能限 ...

  2. 固态硬盘有哪些协议知识点?

    固态硬盘的知识点 固态硬盘的协议: 同品牌,同型号,不同容量速度差距 删除数据是真的将数据删除了吗? 固态硬盘的协议: 硬盘是属于 NVM : Non-volatile memory 非易失性存储器件 ...

  3. #SATA# 常用硬盘一览 之《协议、总线、接口》

    现实生活中,硬盘的种类可谓是多种多样,有时候搞得头晕.今天,我们总结一下.并不会涉及很深的知识点,只是比较初浅的认识. 硬盘想要正常工作,离不开三个条件:数据协议做沟通.传输总线做媒介.物理接口来接入 ...

  4. 笔记本固态硬盘选型(总线、接口、协议、SATA、PCIe、AHCI、NVMe、M.2、NGFF)

    文章目录 固态硬盘选型 1.总线 基本概念 常见总线 SATA PCIe 2.协议 基本概念 常见硬盘协议 AHCI NVMe 3.接口 基本概念 常见接口 SATA mSATA SATA Expre ...

  5. SATA M.2 NGFF PCIE AHCI NVME SSD固态硬盘的接口、总线和协议区分

    总线.协议 说接口之前先说总线,民用产品的硬盘总线多为 SATA 和 PCIe. SATA 总线只能使用 AHCI 协议.NVME 对比 AHCI 的优势在于 低延时.低功耗,更适合固态硬盘. PCI ...

  6. AXI接口协议详解-AXI总线、接口、协议

    转自: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695010 AXI接口协议详解-AXI总线.接口.协议 AXI 总线 上面介绍了AMBA总线中的两种, ...

  7. SSD硬盘的接口区别详解图解 SATA、mSATA、PCI-E、M.2(NVMe协议) 、U.2、Type-c、USB、Macbook接口

    转 扫盲:SATA.mSATA .PCIe和M.2--SSD硬盘的接口 2019年03月02日 20:47:06 nedwons 阅读数 11035更多 个人分类: 非技术 SATAT通道:硬盘--内 ...

  8. i2c hid 触摸板不能用_I2C 总线协议初探 - STM32 I2C 接口外设学习笔记

    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总线是由 PHILIPS(飞利浦) 公司开发的两线式串行总线,用于连接微控制器及其外围设备.是微电子通信控制领域广泛采用的一种总线标准.它是同 ...

  9. a1708硬盘转接口_资讯:希捷上架新款银河Exos系列机械硬盘,15000转+SAS协议

    今日最新消息,希捷上架一款新品希捷银河Exos系列机械硬盘.据悉这款硬盘采用了SAS协议,转速高达15000RPM,目前公布的售价600GB为1899元RMB. 据官方介绍这款希捷银河Exos系列机械 ...

  10. SPI、I2C、UART三种串行总线协议的区别和SPI接口介绍(转)

    SPI.I2C.UART三种串行总线协议的区别 第一个区别当然是名字: 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设接口); I2C(INTER IC BUS) UART( ...

最新文章

  1. kubeadm安装高可用kubernetes v1.14.1
  2. 经典C语言程序100例之十七
  3. calico的两种网络模式BGP和IP-IP性能分析
  4. x264函数调用关系图
  5. diy服务器个人主机_Re:从零开始的服务器-微型服务器DIY手记
  6. 统一的Ajax提交封装,一劳永逸好工具(带跨域处理)
  7. djanjo 使用a标签跳转_djangoGETPOST用法以及点击a标签和form表单跳转的类型取参等...
  8. cv2.error: opencv(4.4.0)_【从零学习OpenCV 4】图像金字塔
  9. MyEclipse2014配置Git
  10. “普通人,不要随便创业,安心拿工资过日子比啥都强”你怎么看?
  11. 电商基础(一):跳出率和退出率
  12. Statistics Pro for Mac(统计学软件)
  13. 前端基础之HTML5音视频标签(video/audio)讲解
  14. mongodb errmsg : not master and slaveOk=false的解决办法
  15. 解决端口占用问题 Port xxxx was already in use
  16. 网上处方药物手册Rxlist 及其药学信息资源
  17. java计算机毕业设计英语学习网站设计与实现MyBatis+系统+LW文档+源码+调试部署
  18. 证书信任管理器(用于https请求) X509TrustManager
  19. Android 圆形头像实现
  20. Java招聘网站源码+页面

热门文章

  1. 宏基笔记本升级bios(2012-12-28-bd 写的日志迁移
  2. ThinkPad T400 笔记本详细拆机过程 清理风扇(图文教程)
  3. SylixOS学习三—— SylixOS的引导与安装1
  4. QT 基于饼状图的一个抽奖系统
  5. autojs之七牛直播云
  6. java浪漫代码_30条代码,拿去“表白”
  7. cplex java_线性最优解java实现+Cplex java调用
  8. 与孩子一起学编程04章
  9. 基于Metronic的Bootstrap开发框架--工作流模块功能介绍(2)
  10. vs 2017官网下载、Q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