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实际问题
        初步查看发现,无法对外新建TCP连接时,线上服务器存在大量处于TIME_WAIT状态的TCP连接(最多的一次为单机10w+,其中引起报警的那个模块产生的TIME_WAIT约2w),导致其无法跟下游模块建立新TCP连接。
        TIME_WAIT涉及到TCP释放连接过程中的状态迁移,也涉及到具体的socket api对TCP状态的影响,下面开始逐步介绍这些概念。

2. TCP状态迁移
       面向连接的TCP协议要求每次peer间通信前建立一条TCP连接,该连接可抽象为一个4元组(four-tuple,有时也称socket pair):(local_ip, local_port, remote_ip,remote_port),这4个元素唯一地代表一条TCP连接。
       1)TCP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TCP建立连接的过程,通常又叫“三次握手”(three-way handshake),可用下图来示意:
       

可对上图做如下解释:
        a. client向server发送SYN并约定初始包序号(sequence number)为J;
        b. server发送自己的SYN并表明初始包序号为K,同时,针对client的SYNJ返回ACKJ+1(注:J+1表示server期望的来自该client的下一个包序为J+1);
        c. client收到来自server的SYN+ACK后,发送ACKK+1,至此,TCP建立成功。
        其实,在TCP建立时的3次握手过程中,还要通过SYN包商定各自的MSS,timestamp等参数,这涉及到协议的细节,本文旨在抛砖引玉,不再展开。

2)TCPConnection Termination
       与建立连接的3次握手相对应,释放一条TCP连接时,需要经过四步交互(又称“四次挥手”),如下图所示:
        
         可对上图做如下解释:
       a. 连接的某一方先调用close()发起主动关闭(active close),该api会促使TCP传输层向remotepeer发送FIN包,该包表明发起active close的application不再发送数据(特别注意:这里“不再发送数据”的承诺是从应用层角度来看的,在TCP传输层,还是要将该application对应的内核tcp send buffer中当前尚未发出的数据发到链路上)。                
       remote peer收到FIN后,需要完成被动关闭(passive close),具体分为两步:
       b. 首先,在TCP传输层,先针对对方的FIN包发出ACK包(主要ACK的包序是在对方FIN包序基础上加1);
       c. 接着,应用层的application收到对方的EOF(end-of-file,对方的FIN包作为EOF传给应用层的application)后,得知这条连接不会再有来自对方的数据,于是也调用close()关闭连接,该close会促使TCP传输层发送FIN。
       d. 发起主动关闭的peer收到remote peer的FIN后,发送ACK包,至此,TCP连接关闭。
       注意1:TCP连接的任一方均可以首先调用close()以发起主动关闭,上图以client主动发起关闭做说明,而不是说只能client发起主动关闭。
       注意2:上面给出的TCP建立/释放连接的过程描述中,未考虑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重传、拥塞控制等协议细节,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查看各种TCP RFC Documents ,比如TCP RFC793。

3)TCP StateTransition Diagram
       上面介绍了TCP建立、释放连接的过程,此处对TCP状态机的迁移过程做总体说明。将TCP RFC793中描述的TCP状态机迁移图摘出如下(下图引用自这里):
     
          TCP状态机共含11个状态,状态间在各种socket apis的驱动下进行迁移,虽然此图看起来错综复杂,但对于有一定TCP网络编程经验的同学来说,理解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限于篇幅,本文不准备展开详述,想了解具体迁移过程的新手同学,建议阅读《Linux Network Programming Volume1》第2.6节。

3. TIME_WAIT状态
        
经过前面的铺垫,终于要讲到与本文主题相关的内容了。 ^_^
        从TCP状态迁移图可知,只有首先调用close()发起主动关闭的一方才会进入TIME_WAIT状态,而且是必须进入(图中左下角所示的3条状态迁移线最终均要进入该状态才能回到初始的CLOSED状态)。
        从图中还可看到,进入TIME_WAIT状态的TCP连接需要经过2MSL才能回到初始状态,其中,MSL是指Max
Segment Lifetime,即数据包在网络中的最大生存时间。每种TCP协议的实现方法均要指定一个合适的MSL值,如RFC1122给出的建议值为2分钟,又如Berkeley体系的TCP实现通常选择30秒作为MSL值。这意味着TIME_WAIT的典型持续时间为1-4分钟。
       TIME_WAIT状态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1)为实现TCP这种全双工(full-duplex)连接的可靠释放
       参考本文前面给出的TCP释放连接4次挥手示意图,假设发起active close的一方(图中为client)发送的ACK(4次交互的最后一个包)在网络中丢失,那么由于TCP的重传机制,执行passiveclose的一方(图中为server)需要重发其FIN,在该FIN到达client(client是active close发起方)之前,client必须维护这条连接的状态(尽管它已调用过close),具体而言,就是这条TCP连接对应的(local_ip, local_port)资源不能被立即释放或重新分配。直到romete peer重发的FIN达到,client也重发ACK后,该TCP连接才能恢复初始的CLOSED状态。如果activeclose方不进入TIME_WAIT以维护其连接状态,则当passive close方重发的FIN达到时,active close方的TCP传输层会以RST包响应对方,这会被对方认为有错误发生(而事实上,这是正常的关闭连接过程,并非异常)。
        2)为使旧的数据包在网络因过期而消失
       为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先假设TCP协议中不存在TIME_WAIT状态的限制,再假设当前有一条TCP连接:(local_ip, local_port, remote_ip,remote_port),因某些原因,我们先关闭,接着很快以相同的四元组建立一条新连接。本文前面介绍过,TCP连接由四元组唯一标识,因此,在我们假设的情况中,TCP协议栈是无法区分前后两条TCP连接的不同的,在它看来,这根本就是同一条连接,中间先释放再建立的过程对其来说是“感知”不到的。这样就可能发生这样的情况:前一条TCP连接由local peer发送的数据到达remote peer后,会被该remot peer的TCP传输层当做当前TCP连接的正常数据接收并向上传递至应用层(而事实上,在我们假设的场景下,这些旧数据到达remote peer前,旧连接已断开且一条由相同四元组构成的新TCP连接已建立,因此,这些旧数据是不应该被向上传递至应用层的),从而引起数据错乱进而导致各种无法预知的诡异现象。作为一种可靠的传输协议,TCP必须在协议层面考虑并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这正是TIME_WAIT状态存在的第2个原因。
       具体而言,local peer主动调用close后,此时的TCP连接进入TIME_WAIT状态,处于该状态下的TCP连接不能立即以同样的四元组建立新连接,即发起active close的那方占用的local port在TIME_WAIT期间不能再被重新分配。由于TIME_WAIT状态持续时间为2MSL,这样保证了旧TCP连接双工链路中的旧数据包均因过期(超过MSL)而消失,此后,就可以用相同的四元组建立一条新连接而不会发生前后两次连接数据错乱的情况。

另一比较深入的说法

TIME_WAIT状态的存在有两个理由:(1)让4次握手关闭流程更加可靠;4次握手的最后一个ACK是是由主动关闭方发送出去的,若这个ACK丢失,被动关闭方会再次发一个FIN过来。若主动关闭方能够保持一个2MSL的TIME_WAIT状态,则有更大的机会让丢失的ACK被再次发送出去。(2)防止lost duplicate对后续新建正常链接的传输造成破坏。lost duplicate在实际的网络中非常常见,经常是由于路由器产生故障,路径无法收敛,导致一个packet在路由器A,B,C之间做类似死循环的跳转。IP头部有个TTL,限制了一个包在网络中的最大跳数,因此这个包有两种命运,要么最后TTL变为0,在网络中消失;要么TTL在变为0之前路由器路径收敛,它凭借剩余的TTL跳数终于到达目的地。但非常可惜的是TCP通过超时重传机制在早些时候发送了一个跟它一模一样的包,并先于它达到了目的地,因此它的命运也就注定被TCP协议栈抛弃。另外一个概念叫做incarnation connection,指跟上次的socket pair一摸一样的新连接,叫做incarnation of previous connection。lost duplicate加上incarnation connection,则会对我们的传输造成致命的错误。大家都知道TCP是流式的,所有包到达的顺序是不一致的,依靠序列号由TCP协议栈做顺序的拼接;假设一个incarnation connection这时收到的seq=1000, 来了一个lost duplicate为seq=1000, len=1000, 则tcp认为这个lost duplicate合法,并存放入了receive buffer,导致传输出现错误。通过一个2MSL TIME_WAIT状态,确保所有的lost duplicate都会消失掉,避免对新连接造成错误。

Q: 编写 TCP/SOCK_STREAM 服务程序时,SO_REUSEADDR到底什么意思?

A: 这个套接字选项通知内核,如果端口忙,但TCP状态位于 TIME_WAIT ,可以重用

端口。如果端口忙,而TCP状态位于其他状态,重用端口时依旧得到一个错误信息,

指明"地址已经使用中"。如果你的服务程序停止后想立即重启,而新套接字依旧

使用同一端口,此时 SO_REUSEADDR 选项非常有用。必须意识到,此时任何非期

望数据到达,都可能导致服务程序反应混乱,不过这只是一种可能,事实上很不

可能。

TCP/IP详解--TIME_WAIT状态存在的原因相关推荐

  1. TCP/IP详解--TIME_WAIT状态详解

    Socket中的TIME_WAIT状态 在高并发短连接的server端,当server处理完client的请求后立刻closesocket此时会出现time_wait状态然后如果client再并发20 ...

  2. TCP/IP详解学习笔记-基本概念

    为什么会有TCP/IP协议 在世界上各地,各种各样的电脑运行着各自不同的操作系统为大家服务,这些电脑在表达同一种信息的时候所使用的方法是千差万别.就好像圣经中上帝打乱了各地人的口音,让他们无法合作一样 ...

  3. 基础才是王道——TCP/IP详解学习笔记 这位仁兄写得太好了

    TCP/IP详解学习笔记 这位仁兄写得太好了 TCP/IP详解学习笔记   这位仁兄写得太好了. http://blog.csdn.net/goodboy1881/category/204448.as ...

  4. TCP/IP详解 第十二章(10) TCP Socket 编程

    前言 不管面试 Java .C/C++.Python 等开发岗位, TCP 的知识点可以说是的必问的了. 任 TCP 虐我千百遍,我仍待 TCP 如初恋. 遥想小林当年校招时常因 TCP 面试题被刷, ...

  5. TCP/IP详解学习笔记(1)-基本概念

    为什么会有TCP/IP协议 在世界上各地,各种各样的电脑运行着各自不同的操作系统为大家服务,这些电脑在表达同一种信息的时候所使用的方法是千差万别.就好像圣经中上帝打乱了各地人的口音,让他们无法合作一样 ...

  6. TCP/IP详解学习笔记 这位仁兄写得太好了.

    http://blog.csdn.net/goodboy1881/category/204448.aspx TCP/IP详解学习笔记(1)-基本概念 为什么会有TCP/IP协议 在世界上各地,各种各样 ...

  7. TCP/IP详解 第十二章(9) TCP断开连接

    前言 不管面试 Java .C/C++.Python 等开发岗位, TCP 的知识点可以说是的必问的了. 任 TCP 虐我千百遍,我仍待 TCP 如初恋. 遥想小林当年校招时常因 TCP 面试题被刷, ...

  8. 《TCP/IP详解卷一》学习笔记

    <TCP/IP详解卷一>学习笔记 第1章 概述 第3章 IP:网际协议 第6章 ICMP: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 第7/8章 Ping/Traceroute程序 第9/10章 IP路 ...

  9. 《TCP/IP详解·卷1:协议》随笔(已完结)

    第一章.概述 Internet的成功 Internet体系结构被设计成支持现有网络互联,同时提供了广泛的服务与协议操作. 选用数据包的分组交换主要是因为它的鲁棒性与效率,而相对来说数据安全性与交付可预 ...

最新文章

  1. github上fork了别人的项目后,再同步更新别人的提交
  2. #HTTP协议学习# (二)基本认证
  3. android应用测试机型,app兼容测试选择哪些机型才够全面呢?
  4. 在WinRT中读取资源文件
  5. 【多线程】C++11进行多线程开发 (std::thread)
  6. java cxf 搭soa,WebService CXF入门问题 SOA 骑着上帝去环游 - 贪吃蛇学院-专业IT技术平台...
  7. Byte Cup 2018机器学习大赛进入冲刺阶段,最全资料帮你快速上手!
  8. element ui封装 tree下拉框
  9. 拿下 Gartner 容器产品第一,阿里云打赢云原生关键一战!
  10. Xctf练习sql注入--supersqli
  11. typo(ruby的开源blog)系统的安装
  12. 助创cms众筹 php,【教程】助创cms众筹系统完整测试流程详解
  13. String常用方法
  14. 阴阳师服务器维护3月25日,《阴阳师》手游3月25日维护更新公告
  15. siebel基础配置
  16. linux传输系统架构,Linux后端程序成长关键技术——底层体系结构
  17. 韩学东 中科院计算机,视觉导航技术综述医.pdf
  18. Loadrunner执行https报错Action.c(7): Error -27778: SSL protocol error when attempting to connect with hos
  19. 易语言MySQL静态编译,我说易语言静态编译太强大……
  20. java排序算法(一)冒泡排序

热门文章

  1. 使用装饰器时带括号与不带括号的区别
  2. KineticJS教程(3)
  3. 查看xxx.a库架构的命令
  4. AgileEAS.NET之ORM访问器
  5. CodeForces - 1547F Array Stabilization (GCD version)(ST表+二分)
  6. AtCoder - arc100_c Or Plus Max(SOSdp)
  7. HDU - 5920 Ugly Problem(Java大数+贪心)
  8. PAT (Basic Level) 1034 有理数四则运算(模拟)
  9. python基础语法-异常处理
  10. nginx系列之八:使用upsync模块实现负载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