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禁卡、地铁卡,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携带大量内置NFC或者RFID芯片的卡片。设想有一天,这些卡片都被植入到我们的身体中是什么体验?

体内植入了14枚芯片,其中包含9个RFID(无线射频识别)植入式标签。来自荷兰的生物黑客Patrick Paumen第一眼看上去和常人并没有什么不同。

不过当他向好奇心日报展示了用手指吸起一枚钉子的时候,你可能才留意到他指尖微微凸起的植入物。

作为2017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 ISC )DC010黑客活动上最受关注的人之一,生物黑客Patrick Paumen和Nina Alli在活动上分享了植入式芯片目前已经有过的案例,和利用RFID和NFC植入物来与门禁系统、门锁、智能手机等各种电子设备交互的演示。

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并读写芯片内的数据。在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小区的门禁卡,靠近就可以识别住户信息。NFC芯片则是由RFID演变而来的近场通信技术。目前,手机上几乎都装备了NFC芯片,平时我们使用的地铁卡就是使用NFC技术。

电子芯片植入技术在医学界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早在2014年底,美国奇点大学教授雷蒙德·麦考利在自己左手的虎口位置植入一个微小的芯片胶囊。这枚胶囊就是NFC芯片。

为了可以进行人体植入,芯片被设计得小型化,并有生物涂层覆盖。Patrick Paumen告诉好奇心日报,现在植入芯片的操作并不复杂,很多小型芯片还可以自己植入,他向我们展示了手背上不太明显的伤口。

由于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鼓包,甚至发生爆炸,目前大部分植入芯片都是无源器件,不需要电池,像RFID和NFC芯片都是只有读卡器识别的时候才会感应供电,芯片在体内几乎可以伴随一生。

  可以植入的芯片体积约为米粒大小

但植入芯片只是一件听上去挺酷的行为,还是真正能有实际用途?面对这个问题,Patrick Paumen拿出手机,演示用胳膊扫过就可以解锁。植入芯片同样可以解锁电脑,在电脑上安装了识别设备后,只需要用手指轻轻一挥就可以解锁。

“我觉得最实用的功能还是解锁和刷地铁,当然地铁要看具体的城市是否支持。这次来北京,我就是用植入的NFC芯片来使用地铁的。由于我本身也是做门禁安全系统的,只要握住门把手就可以解锁公司的大门是很快捷。”

而最为特别的体验,是Patrick Paumen可以感知电器是否正在工作。家里的手机插头,微波炉等设备有没有正常工作,他用手摸一下就能感知到。这种体验是普通人无法感知的。

  植入在手指上的RFID芯片

目前,全球大约有3万人在身体中植入了不同的设备。大部分都是安全的无源芯片,其他也有可以获取心跳、体温等医疗用芯片,除了功能性外,还可以植入在地磁环境下会自动发光的装饰芯片。

在Patrick Paumen看来,植入芯片技术现有的功能还太少,不足以让很多人接受。但未来很难预测,如果越来越多的功能被开发出来,植入芯片很有可能改变我们的生活。

植入芯片只是生物黑客(Biohacker)群体中的一种尝试。不同于通过程序代码进入他人系统的黑客,生物黑客提倡的是不断地对自己的身体进行试验,通过运用现代技术,不断地“hack”人体,让人类感知的世界的方式不断增多。

生物黑客从2005年开始不断发展出两个社会运动分支。一种是DIY生物学运动(Do-it-your-self Biology)指的是通过类似“开源”的手段,让普通人不需要依靠大学实验室也能进行更为深入的生物学研究和实验。

而另一种则更为激进。 (Grinder)研磨者运动提倡通过把一些外置设备植入其中,来改善、增强人体机能。就像Patrick Paumen所做的那样。

不过这两种运动都围绕着一个宗旨,就是希望将原本局限于一小部分专业人群的“科学探索”开放给大众,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主流的生物科学会被各种条款所束缚,“是否可以带来回报”,“是否在实际操作中有可行性”,众多考虑导致科学发展趋于谨慎。而生物黑客的出现刚好打破了这些条条框框,拥有更大发挥的空间。

但由于试验在某些方面过于激进,社会对生物黑客的担忧也一直存在。

今年8月,美国华盛顿伍德罗威尔逊中心发出警告说,需要立法来监控肆意进行“生物合成”的实验室,因为无法确保它们创造的东西都是安全的。

纽约、波士顿和旧金山都成立了名叫“绅士空间(Genspace)”的生物学实验室,这里为生物黑客们提供自行进行试验的仪器,不受法规管制。

这些实验室里进行着“合成生物学”试验项目,例如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生凯-奥尔重新改编了大肠埃希氏菌的基因组——可能导致细菌感染。

但大部分实验室的条件并没有这么好,很多实验者都会选择车库或者地下室进行试验。设备也多选用二手的仪器,实验结果很难保证。

不单只是生物合成实验,一些实验室也在尝试合成生物细菌武器。牛津大学分子生物学家约翰·帕林顿教授警告称,由于基因编辑工具已经不再昂贵,打造可能携带传播病毒的生物武器并不再是困难的事情。

去年3月,两个意大利的生物黑客合成了一种复合物,可以释放高剂量的催产素,这是一种可以让人产生满足感的无毒激素。他们把这种复合物制作成烟雾炸弹,在公共场所引爆发生装置,将大量气体放入空气中,让行人吸入体内。

这种行为被生物黑客宣称为模拟未来可能发生的生物袭击,那时候就不是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的激素,而是可能造成伤害的物质。

2014年10月,各国生物学家在韩国平昌缔结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在大会上,首次确认合成生物学问题与《公约》密切相关。并敦促各国采取预防性办法处理生物黑客试验可能导致的威胁。

除了和生物黑客近距离接触,在这次2017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 ISC )还展示了众多的黑客攻击项目。浙江大学的徐文渊教授和团队展示了通过超声波语音指令攻击智能音箱,谷歌的Google Assistant、苹果的Siri、亚马逊的Alexa、三星的S Voice、微软的Cortana以及华为的HiVoice都会受到影响,执行荒谬甚至危险的指令。

而360 Pegasus Team安全团队的杨芸菲在现场利用读卡器在不接触RFID卡片的情况下,快速获取其他人信用卡的信息。演示中,无论是信用卡,还是宾馆房间门卡,都可以在几秒钟读取甚至复制完信息。

  扫描信用卡后,显示记者的身份,交易信息

信息安全是目前网络中较为关注的话题。大规模的黑客攻击事件时有发生。这周一,美国三大征信公司之一Equifax宣布遭到黑客攻击,1.4亿用户数据遭到泄密。

相比起已经开始影响我们生活的数字黑客袭击,生物黑客技术目前依然多出现在实验室和个人尝试上。但随着科技的前进,人类与科技的融合或许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而这块也将引起更多机构的监管。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这个生物黑客体内植入了14枚芯片,真的很酷吗?相关推荐

  1. 我往手里面植入了一枚芯片,但并没有获得超能力

    现在我的左手嵌入了一个小东西. 不是别的,正是一块 NFC 芯片.老实说,我也是最近才对其有所了解.要把这小东西不留痕迹地植入手部,需要有精准的手法及外科手术的经验.我成功了,恢复很快,只留下了一个小 ...

  2. 女子车祸后开始“改造”自己:左手芯片开门、右手可刷 NFC,这些“生物黑客”有多疯狂?

    科幻元年2020已经悄然到来了,我们或许离小说中的科幻场景更近了一些. 虽然在现实中,我们的科技还远没有到达大片儿的程度,但不免有一些人在向往着这种"超人类"的生活,想要通过植入一 ...

  3. 终极攻击大法:生物黑客入侵

    如果能忍受一时的疼痛,把数字设备植入到皮肤组织之下,就可以躲过物理扫描和数字扫描,得以成功潜入目标内部. 无线安全工程师塞斯·沃尔,就在左手的虎口处植入了一枚芯片.这枚芯片含有NFC(近场通信)天线, ...

  4. 以太坊再爆高危漏洞!黑客增发ATN 1100万枚token事件始末

    以太坊再爆高危漏洞!黑客增发ATN 1100万枚token事件始末 编者按:5月11日,ATN Token遭受恶意攻击,攻击者利用DSAuth库与ERC223搭配使用具有的混合漏洞,窃取了ATN的所有 ...

  5. 生物黑客,是怎样一种神秘存在?

    生物黑客,又称生物崩客 Biohack 自己动手的生物学家,车库生物学家等,为了防止出现技术被少数专业人士所掌握,而形成的垄断操纵,而产生的一群团体. 他们主要是通过网络,及其他手段来普及现代生物学知 ...

  6. bootstrap3 徽章_尔冬升送张大大金像奖女神徽章,全国仅14枚,网友吐槽:他不值得...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偶像说]并置顶每天 不见不散11月2号张大大举办了自己的生日会,这一场生日会对张大大来说也非常有意义,他三十岁了,要奔四了,并且这一年他有了新的挑战, 以演员的身份参加了<演 ...

  7. YY创始人体内植入芯片真相调查

    乾明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科幻黑科技成了现实? 昨天,纳斯达克上市公司YY的创始人李学凌发朋友圈说:自己在体内植入了芯片. "相信这是里程碑的一天,未来会 ...

  8. 蓝桥杯2021国赛太原理工大学获得14枚奖牌

    在2021年6月5日举行的蓝桥杯国赛中,太原理工大学共获得14枚奖牌. 软件类获得二等奖6个,三等奖5个. 电子类的单片机比赛中,获得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1个.

  9. 中国首枚芯片邮票问世:搭载NFC芯片 可APP读取

    昨日,中国邮政官方微信公号发布消息称,中国邮政发行<第40届全国最佳邮票评选纪念>邮票纪念张,这是中国首枚芯片邮票. 该纪念张复合搭载了NFC芯片,利用近场通信技术和手机NFC功能,通过中 ...

最新文章

  1. 【送书-小姐姐配音】低代码平台的核心价值与优势
  2. [css] 移动页面底部工具条有3个图标,如何平分?在设置边框后最后一个图标掉下去了怎么办?
  3. 星宿UI V1.1-后台优化激励视频判断插件
  4. 《冒号课堂》精彩书评集萃
  5. Django(71)图片处理器django-imagekit
  6. MTK modemlog分析
  7. 测试UDP端口连通性
  8. Sobel 边缘检测
  9. 技术干货大集锦(一)
  10. python批量修改文件后缀名
  11. 车床角度计算用计算机,3角函数(数控车床角度计算公式)
  12. 基于mysql的报表工具有哪些?值得推荐的mysql报表工具
  13. 大学电子竞赛及项目~总贴
  14. 从零开始搭建免费小程序商城
  15. 计算机网络之简单概念
  16. 【NLP】第11章 让你的数据说话:故事、问题和答案
  17. 前端小报-201809 月刊
  18. MAX17043锂电池电量测量芯片C51驱动
  19. 第十八篇:融汇贯通--谈USB Video Class驱动
  20. STM32兴趣篇二:模拟汽车OBD接口处的CAN收发信号实验

热门文章

  1. 【Ubuntu】安装Adobe Acrobat
  2. 页面调用Adobe Reader自带的控件实现pdf打印
  3. 《Google工作整理术》读书笔记
  4. 马士兵—JVM—内存溢出—1.线上OOM(内存溢出)问题排查——亲测
  5. 【微服务】SpringCloud微服务环境搭建
  6. tools:replace specified at line: for attribute android:appComponentFactory, but no new value specifi
  7. html 禁止页面回弹,JavaScript禁止微信浏览器下拉回弹效果
  8. ArcGIS JS 天地图之深色地图 地图夜间模式
  9. cron crontab anacron anacrontab Linux下的计划任务
  10. bugku ctf 这不是md5 (666c61677b616537333538376261353662616566357d)